現在就好好看國內綜藝吧,沒有原版,至少還有山寨
近年來,綜藝類節目在傳統電視行業下行時期逆行生長,打造得整個市場一片繁榮。
不過遺憾的是,這些熱門的綜藝,一半以上是以拿來主義的精神,「借鑒」了國外的相關產品,其中又以韓國綜藝類節目被借鑒的最多。
「知道」(nz_zhidao)和你聊聊,山寨綜藝那些事兒。
《尹餐廳》和《中餐廳》的節目海報(網路圖)
中國綜藝正迎來一個山寨的白銀時代。
在中國的熒屏上,綜藝類節目長期壟斷了收視率前十幾名,頑強支撐起廣電這塊陣地的繁榮。
不過遺憾的是,這些熱門的綜藝,很少有幾個是徹頭徹尾的原創產品。它們一半以上是以拿來主義的精神,「借鑒」了國外的相關產品,其中又以韓國綜藝類節目被借鑒的最多。
「借鑒」是一個好詞。如果「借鑒」可以相對輕鬆賺大錢,而且不惹上官司,那「借鑒」真是一件大好事了?
「借」來的繁榮
近年來,綜藝類節目在傳統電視行業下行時期逆行生長,打造得整個市場一片繁榮。2016年,中國電視圈整體產出的綜藝節目數量高達255檔,比2015年增長了近20%。
據八大綜藝投資上市公司2016年度財報顯示,2016年八大綜藝投資上市公司通過綜藝類項目實現了38.16億元的凈利潤。與此同時,另據未完全統計,2016年度這八大綜藝投資上市公司共實現招商超過人民幣41億元,吸金能力驚人。誰說電視是「傳統媒體」?
而在綜藝市場一片大好景象的背後,則是大量拿來、借鑒境外綜藝創意及模式的現實。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5月底,本年度已知的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四家綜藝大台的共計54款綜藝節目(從未播出過的不計算在內)中,完全本土生長的原創綜藝有16款,剩下的38款或購買版權,或高度被懷疑為「借鑒」境外產品。其中,節目模式和創意疑似來自韓國的有26款,接近上述四台全部綜藝節目的半壁江山。
拿湖南衛視今年三季度準備開播的《中餐廳》為例,這一節目和韓國tvN熱播綜藝《伊餐廳》,據媒體報道,它們的區別如下:名字差了一個字,然後使用了不同的明星、地點、布景,節目的主創意方面,《尹餐廳》是韓國藝人在國外開韓餐廳推廣韓國料理,而《中餐廳》則是中國藝人在國外開中餐廳的方式推廣中國料理的匠人精神。
當然,對於這些「神似」,甚至是「形似」能否被定義為抄襲,法律上有自己的說道,我們很難給出明確的結論。但對於大眾而言,恐怕只要好看就行,抄不抄的不關我事啊?
中國電視曾有過一個購買版權的時代
在中國各界都在強調自主創新的時候,電視綜藝界重新颳起「拿來主義」之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尹餐廳》製作人羅英錫在被記者問及抄襲事件時,也許是因為沒看到《中餐廳》不好下結論,只是回應性地說了幾句。不過,其中有兩句還是頗讓人在意:一是「版權不貴,請購買正品」;另一句是「一兩年前大家都會購買版權……」
先看第二句「一兩年前大家都購買版權……」,意思是以前還是經常買的,只是這兩年不怎麼買了。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這兩年不買了呢?
再配合第一句「版權不貴」,這個「不貴」說也許恰恰戳中中國電視界頗為窘迫的現狀。
當年,《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之後,許多實力雄厚的影視公司加入綜藝市場,中國綜藝的大蛋糕迅速膨脹進入了億元時代。
《中國好聲音》節目現場。(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圖)
那些年,國內電視台曾大量購買國外綜藝版權,原因嘛——
一當時的電視台不差錢。作為收視新寵,中國國內綜藝市場體量、潛力十分驚人,開機即盈利的市場環境讓買方即便支付了巨額的版權購買費用之後,仍然能夠獲得極高的收益。
二是這塊咱不熟啊。相對於風險高、沒有經受過觀眾和時間檢驗的原創綜藝,購買國外成熟的節目模式風險更小,見效快。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市場早已從藍海變成紅海,節目泛濫,播出的黃金時間卻有限。
算一筆簡單的賬,2016年中國工製作了255檔綜藝節目。假設一檔節目15輯,每一輯含廣告時長一個小時,那麼這255檔綜藝節目需要的總播出時間就是:
255×15=3825(小時)
而傳統電視每天的收視黃金時間也就是晚上8-10點,最多加上10點後的一個小時,每天3小時,全年大概是365×3=1095小時;周末每天再多計算4個小時,52×4=208小時,也就是全年黃金收視時間大約1300小時。
3825小時的節目如果要爭搶1300小時的黃金播出時間,那個競爭還是比較慘烈的。
推薦閱讀:
※推薦15個國內素材網址
※國內外磁州窯600件匯總(十四)
※九大國內避暑勝地 帶你逃離史上最熱七月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
※國際追逃 意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