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民風習俗和禮儀總匯(二)

文/網路     編輯製作/荷花小女子與美國人社交的基本禮儀一、見面禮節去繁就簡西方國家人民在傳統上有一套繁瑣的見面禮節,從握手、問候到互相介紹都有約定俗成的習慣。相形之下,美國人在人與人間的交往上就比較隨便。在美國,朋友之間通常是熟不拘禮地招呼一聲「哈羅」,哪怕兩個人是第一次見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個招呼就行了,還可直呼對方的名字,以示親熱。但在正式場合下,人們就要講究禮節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在美國,握手時,男女之間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緊,如果對方無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點頭鞠躬致意。長幼之間,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上級先伸手;賓主之間,則由主人先伸手。握手時應注視對方,並掐下手套。如果因故來不及脫掉手套,須向對方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還應注意人多時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見面時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後順序一樣,介紹兩人認識時,要先把男子介紹給女子,先把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先把職位低的介紹給職位高的。二、稱呼隨便舍姓喊名大多數美國人不喜歡用先生、夫人或小姐這類稱呼,他們認為這類稱呼過於鄭重其事了。美國男女老少都喜歡別人直呼自己的名字,並把它視為親切友好的表示。人們初次見面,往往是連名帶姓一起介紹,譬如說:「我叫瑪麗·史密斯。」這時對方可以隨便叫她「瑪麗」或「史密斯小姐」。常見的情況是,交談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稱呼,過不了一會兒就改稱名字了。有時剛同一個美國人結識,不知如何稱呼好,你可以只稱先生或女士。這時,對方會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熱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爾遜,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別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薩利好了」。的確,美國人之間,不論職位、年齡,總是盡量喊對方的名字,以縮短相互間的距離。美國有家刊物曾專就稱呼問題在150種工商行業中做過調查,結果發現他們之中85%的稱呼是只喊名字。美國人很少用正式的頭銜來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一般只用於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高級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參議員、克拉克將軍、布朗醫生、格林教授、懷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從來不用行政職務如局長、經理、校長等頭銜稱呼別人。三、與人交談莫問私事在美國社會中,人們的一切行為都以個人為中心,個人利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這種準則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人們日常交談,不喜歡涉及個人私事。有些問題甚至是他們所忌談的,如詢問年齡、婚姻狀況、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競選中投誰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禮的。美國入看到別人買來的東西,從不去問價錢多少?見到別人外出或回來。也不會去問上一句「你從哪裡來?」或「去哪兒?」至於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隨便問的事,誰想在這些方面提出問題,定會遭人厭惡。美國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來了」這句話來表示對提問入的輕蔑。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人對年齡的看法同我們大不相同。在我國,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國卻是「人老珠黃不值錢」。因此在美國,老年人絕不喜歡別人恭維他們的年齡。有一次,中國留學生在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城市舉行盛大聚會,賓客如雲。當地一位名牌大學的校長與其母親也光臨盛會。留學生在歡迎辭中說:「××老夫人的光臨使我們全體同學感到榮幸。」「老」字在中國是尊稱,不料卻觸痛了這位老夫人,當時她臉色遽變,尷尬不堪,並從此再也不在中國留學生的聚會上露面了。美國人還十分講究「個人空間」。和美國人談話時,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為宜。平時無論到飯館還是圖書館也要盡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已與別人同坐一桌或緊挨著別人坐時,最好打個招呼,問一聲「我可以坐在這裡嗎?」得到允許後再坐下。四、社交場合 女士優先美國婦女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這裡姑且不論。但在社交場合中,她們總是會得到格外的優待。尊重婦女是歐美國家的傳統習俗,從歷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歐洲中世紀騎士作風的影響;若從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於對聖母瑪利亞的尊敬。按照美國人的習慣,在社交場合,男子處處都要謙讓婦女,愛護婦女。步行時,男子應該走在靠馬路的一邊;入座時,應請女子先坐下;上下電梯,應讓女子走在前邊;進門時,男子應把門打開,請女子先進。但是下車、下樓時,男子卻應走在前邊,以便照顧女子;進餐廳、影劇院時,男子可以走在前邊,為婦女找好座位;進餐時,要請女子先點菜;同女子打招呼時,男子應該起立,而女子則不必站起,只要坐著點頭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時,男子必須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東西掉在地上時,男子不論是否認識她,都應幫她拾起來。總之,美國男子在社交場合同女子接觸時,一方面事事尊重她們,另一方面又要處處以保護人的姿態出現,以顯示男子的地位。五、禮貌用語多多益善不少到過美國的人,都有這樣一種印象:即美國人講話嘴很甜,他們對好聽的話從不吝嗇,常令聽者心舒意暢。的確,在美國「請」、「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語言隨處可聞,不絕於耳。在美國,不論什麼人得到別人的幫助時都會說一聲「謝謝」,即使總統對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場里,售貨員的臉上總是堆著笑容,當顧客進門時,他們會主動迎上來,問一聲「我可以幫助你嗎?」當顧客付款時,他們會微笑著道謝。最後還會以謝聲送你離去。同樣,顧客接過商品時也會反覆道謝。美國人在一家人之間也是客氣話不離口,不僅夫妻之間如此,對小孩子們說話也常帶「請」和「謝謝」,這樣,孩子便自然地養成了講禮貌的好習慣。美國人還習慣於對別人道「對不起」。當人們發生小摩擦時,一聲「對不起」,常使芥蒂煙消雲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別人問路、在劇場中從別人座位前走過等,美國人也會連聲表示歉意。美國人把在公共場所打嗝或與別人交談時打噴嚏、咳嗽都視為不雅,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就會說聲「對不起」,請對方原諒。關於各國吃雞蛋的奇風異俗在國外,有許多關於吃雞蛋的奇風異俗。英國在英國,每逢到節日盛宴,人們愛把雞蛋打破,滴入清水中,以其形狀來占日後的生活是否美滿。然後,再拌入白糖蒸熟,意味著生活美滿、和諧。法國在法國的一些偏僻村寨,男婚女嫁時,新娘總喜歡把雞蛋偷放在衣褲中。當步入洞房時,故意跌倒,讓雞蛋掉出,以示自己會「生蛋」。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青年,把雞蛋看成是神聖、純潔的愛情象徵。每逢復活節到來的第一個星期一,青年們聚會跳舞,談情說愛,處於熱戀中的男女青年,總喜歡忠貞不渝。如果男子不吃女子送的雞蛋,則說明不愛對方,或愛情破裂。土耳其在土耳其,雞蛋是生育的象徵。如果姑娘立志不談戀愛,不結婚的話,她是一輩子不吃雞蛋的。吃雞蛋的姑娘則表示她們要婚配,要做媽媽。奈及利亞奈及利亞有一種傳統觀念,認為雞蛋是絕育東西,婦女吃了雞蛋就不會生孩子。因此,婦女一般不吃雞蛋。羅馬尼亞在羅馬尼亞,婦女認為多吃雞蛋可多生兒養女,人丁興旺。因此,該國婦女最喜歡吃雞蛋。摩洛哥摩洛哥有一種奇怪風俗,婦女不能當著丈夫的面吃雞蛋,否則就會遭到丈夫的譴責。因此,婦女吃雞蛋只能躲起來吃。歐洲國家:法國社交禮儀禮節禮儀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慣以握手為禮,少女向婦女也常施屈 膝禮。他們的男女之間,女子之間的見面時,還常以親面頰或巾面頰來代替相互間的握手。法國人還有男性互吻的習俗,兩位大男人見面,一般要當眾在對方的臉頰上分別親一下。在法國一定的社會階層中「吻手禮」也頗為流行。不過施吻手禮時,嘴不應接觸到女士的手;也不能吻戴手套的手;不能在公共場合吻手;更不得吻少女的手。一般禮儀法國商人往往相當拘禮和保守。法國當地人對其他任何人——包括其他地方的一些法國人——說法語的方式都感到走樣,聽不入耳。稱謂與問侯輕輕握手是通常的問侯方式,但客人對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不應主動伸手。約會與準時事先約會是慣例。準時赴約是禮貌的標誌。款待與饋贈被邀請到某人家裡作客是難得的,即使已相識很久。不過,若有這類邀請的話,給女主人送上鮮花(不要送玫瑰花或菊花)或巧克力之類小禮品將是受歡迎的 法國人注重烹調藝術,因此中午和晚上的兩餐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容忽視。能激起人們思維和美感的禮物特別受歡迎。不要送印有你公司名稱的顯眼大標誌的禮品。交談要迴避個人問題、政治和金錢之類的話題。社交習俗法國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這樣幾句話來概括:法國友人很直爽,性格大多較開朗;談吐幽默又風趣,特別善於搞交往;「女士優先」成風氣,良好傳統大發揚;忌諱詢問個人事,秘密從不對人講;注重禮節和禮儀,樂於助人講風尚。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法國人最愛美,這是舉世公認的,尤其婦女,稱得上為世界上最愛打扮的人。就連他們國家的老年婦女也是如此,每天全都離不開化妝和美容,為的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年輕些。他們一般都把對女子秀示謙恭禮貌當作生活中教養好壞的標準。「女士第一」在法國極為盛行。他們時間概念很強。他們無論出席什麼集會,都習慣準時到達,從不拖拉遲到,不願聽到那些蹩腳的發音。法國女賓由於有化妝的習慣,所以一般都不歡迎服務員為她們遞送香巾。法國人在同客人談話時,總喜歡相互站得近一些。他們認為這樣顯得更為親迫。他們偏愛公雞。認為它既有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司晨報曉的特殊本領,把它看作為「光明」的象徵,並視其為國鳥。他們非常昵愛鳶尾花。認為它是自己民族的驕傲,是權力的象徵,國家的標誌,並敬其為國花。法國是個盛產鮮花的國家,人們愛花成癖。他們視秋海棠為「熱忱的友誼」;把蘭花表示「虔誠」把丁香表示「純潔」,把大麗花表示「感謝」,把玫瑰表示「愛情」之意等等。他們對藍色偏愛,並把藍色看成是「寧靜」和「忠誠」的色彩;對粉紅色也較為喜歡,認為粉紅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色彩,給人以喜悅之感。他們談話習慣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他們的手勢和我們的習慣有所不同。如:我們用姆指和食指分開表示「八」,他們則表示「二」;我們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表示「是我」,但他們的手指指自己的胸膛才表示「是我」;他們還把姆指朝下表示,「壞」和「差」的意思。儀態禮儀法國人談吐文雅,熱情幽默,他們有聳肩膀表示高興的習慣。他們在同人交談時,喜歡相互站得近一些,認為這樣顯得親切。談話過程中經常用手勢來表達某種意思,但有的手勢和我們的習慣不同。法國人特別愛侃,並善侃。但從不涉及粗俗話題,對庸俗下流的舉止極為鄙視。相見禮儀法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大都以握手為禮。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少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少女通常是向婦女施屈膝禮。當地人還有男性互吻臉頰的習慣。男子戴禮帽時,還可施脫帽禮。商務禮儀與法國人會面,可由第三者介紹,也可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應講清姓名,身份或將自己的名片主動送給對方。法國人很重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般情況下,未成朋友前,是不會跟你做大宗生意的。和法國人談生意,一定要守時,否則不會被原諒。和法國人談生意,要避開商業淡季。每年8月份由於天氣較熱,幾乎全國放假。旅遊禮儀法國堪稱旅遊者的樂園,購物者的天堂。商業網點遍布全國,購物中心比比皆是。巴黎的各主要街道,現有一種會說話的地圖,即在一張信息網路板里置放一台電腦,儲存市區有關資料,行人只需按一下地圖上自己要去的地址,這裡的車子都是靠右行,坐車很方便。 在這裡付小費的項目很多,一般均付帳面費用的15%。法國人還習慣在新年到來之際,給終年為自己服務的人一筆年終賞金。俄羅斯的禮儀和風俗一、 鮮花是最好的禮物俄羅斯人酷愛鮮花,無論生日、節日,還是平常做客,都離不開鮮花。贈送鮮花,少則一枝,多則幾枝,但是必須是單數。三八婦女節時,給女友送相思花;送給男人的花一般是高莖、顏色艷麗的大花;對方有人去世時,要送雙數的鮮花,可以送康乃馨或鬱金香。二、 三記吻俄羅斯人見面和告別時,習慣於接吻和擁抱。特別是親人和好友,要在面頰上連吻三下:左右左三、 贊語要恰當通常情況下,俄羅斯人在寒喧、交談時,對人的外表、裝束,身段和風度都可以誇獎,面對人的身體狀況不能恭維,這習慣正好與中國人不同。在俄羅斯,幾乎聽不到諸如:「你身體真好」、「你真健康、不生毛病」這些恭維話,因為在俄羅斯人的習慣中,這類話是不準說的,人們覺得說了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四、 婚禮上大喊「苦啊,苦」在興高采烈的婚禮宴席上,俄羅斯客人會突然喊起「苦啊,苦!」意思是「生活這麼苦,來點甜的吧!」於是,新郎新娘就會站立起來,在眾人面前接吻。五、 看見空桶不吉利俄羅斯人認為,如果你在路上看見有人手提空桶,或者挑著兩隻空桶,是不祥之兆。如果遇見桶里盛滿了水,就是好兆頭。六、 數字的好惡與許多西方國家的公民一樣,俄羅斯人也不喜歡13這個數字,因為背叛耶穌的猶太在「最後的晚餐」中排列第13。俄羅斯人也不喜歡666這個數字,認為它是魔鬼。俄羅斯人喜歡7這個數字,可能與東正教有關,因為7得到上帝的寵愛,上帝用6天時間創造了世界,一天休息,這就是一周的來歷。在俄語里,7經常被用來形容好的事情。例如,中國人說「三思而後行」,俄羅斯人卻說:「七次量體,一次裁衣」;中國人說:「九重天」,俄羅斯人卻說,他高興得好像在「七重天」。奧地利風俗習慣談起奧地利,無人不知其音樂和歌劇。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中世紀節當地居民在街頭出售食物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一。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奧地利學齡兒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均由國家負擔。凡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可免試上大學。著名的維也納大學創立於1365年,系德語區最古老的大學。在奧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應邀赴宴,可著深色裝,也可著淺色裝;較正式的重要場合(例如有較重要的人物參加)應著深色裝,以示莊重,參加婚禮或生日慶祝活動可著淺色裝;聽音樂會、看歌劇須著深色裝。奧地利的餐館以「鴿子」作為餐館的星級標誌。「鴿子」越多,餐館越高級,最高為四星級。宴請可分為工作宴請和私人宴請兩種。如系工作宴請禮物可免;私人宴請則需帶禮品。文章:奧地利,不經意間邂逅「莫扎特」在奧地利每過一天,憂慮就多一分。感觸太多,無從下筆。回到家,將帶回來的半箱資料鋪了一地,我有一千多張圖片,我有一萬多句話,可是到底該用什麼樣的體裁,什麼樣的語氣,傳達給讀者什麼樣的情感呢?是留戀、冷靜、嚮往,還是流著口水的羨慕?究竟什麼才能夠完全表達我的感受,才能還原一個遊客眼中的奧地利?維也納沒有給我預想的驚喜 但是我們笑了一路多年以前不知道從哪裡看了篇文章說,維也納綠樹成陰,多瑙河上每日必演奏《藍色多瑙河》。於是臆想中,認定維也納每一個空氣分子里都流淌著音符和浪漫的東西。然而,它竟然沒有想像的那份嬌媚,而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充滿了雕塑、教堂、鴿子和綠草如茵——幾千年間,不斷的戰爭、聯姻到今天歐洲一體化,歐洲城市大致如此。對一個蜻蜓點水的旅遊者來說,維也納並不是最典型的那一個。論建築的經典,比不過布拉格;論皇宮的輝煌,比不過凡爾賽;論多瑙河兩岸的美景,比不過這條大河穿過布達佩斯的媚態……初來乍到,我怎麼有些失望?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拜見各個音樂家的塑像是每個遊客的功課。我們決定自己去位於城堡花園的莫扎特雕像,卻迷了路。一位胖胖的老紳士經過,便逮住他問路。只聽朋友對老紳士「呵呵哈哈」說了半天,我聽懂了一個詞「Beethoven」(貝多芬),老頭臉上露出迷茫的神色,我趕緊說不是貝多芬是「Schubert」(舒伯特),老頭更加迷茫,我意識到自己滿嘴跑火車了,趕緊又說也不是舒伯特,是莫扎特,「Mozart」!老紳士終於明白,但一下子怒髮衝冠,拂袖而去。我們心裡一百八十個奇怪,怎麼突然生氣了呢,我們的態度可是畢恭畢敬呢。躊躇地往前走來到一座小橋邊,咦,這位老先生站在那裡正看著我們。我以為他等著為我們指路,沒想到他還在怒氣衝天,教訓了我們一大通兒,我只聽懂他不知是用德語還是英語在喊「No Beethoven!No Sc-hubert Mozart Mozart」我們趕緊連連道歉,他這才非常憤懣地告訴我們過橋即是,隨即氣哼哼地走了。目送著他遠去的背景,我們相視大笑。原來他是在氣我們連自己要找哪一位名人都不知道,居然還問路,簡直是對音樂家的大不敬,對維也納的大不敬!來到莫扎特的雕像前,四周蔥綠寧靜,遠處有噴泉嘩嘩的噴水聲,也有小孩子的嬉鬧聲。那一整天,我們一提起這件事就不禁失笑,笑我們沒有做好功課,更佩服這位老人的執著。從他的身上,日耳曼人的一絲不苟,一板一眼可見一斑。在薩爾斯堡和因斯布魯克 終於捉到了奧地利迷人的眼神從維也納一路沿著洶湧的多瑙河來到薩爾斯堡,突然感到自己身體里有什麼東西與這個城市擊掌言歡——一種感覺甚至是味道,原來這裡是《音樂之聲》的誕生地!雖然奧地利人不太認可這部美國人的電影,但是它無疑成了薩爾斯堡最好的風光宣傳片。今天的薩爾斯堡市建於696年,St. Rupert作為傳教士來到薩爾斯堡並建造了修道院。後來薩爾斯堡發展成為獨立的教會和政府,被視為北方的羅馬。大主教擁有精神和世俗的權力,建立了今日風景如畫的薩爾斯堡。薩爾斯堡是離音樂最近的天堂,它是莫扎特的出生地。今天薩爾斯堡是許多節日、歌劇和戲劇演出的中心,並在十佳外國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六!我們每一個人都喜歡薩爾斯堡,這個依山跨河而建的城市,它比維也納更平易近人,也更有性格。城市不大,但每一個角落都能留住你的目光。我能安於阿爾卑斯山下小城安靜的日子嗎——走過奧地利兩個最著名的旅遊城市維也納和薩爾斯堡,來到因斯布魯克時,我這樣問自己。依然是那深遠的歷史、典故,依然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和教堂,舉辦過兩屆冬奧會的因斯布魯克卻異常寧靜。因斯布魯克過去是德國、義大利貿易的必經之路,也是奧地利從西到東的樞紐。900多年前,義大利商人歷盡千辛萬苦登上阿爾卑斯山眺望,如果能夠看到一個金頂屋在遠處閃閃發光他們就會歡呼雀躍:奧地利到了!如今金屋頂依然閃亮,今天的因斯布魯克依然在阿爾卑斯山下佇立宛若一位安靜的仕女。生活在這裡不是「過」著,而是「流淌」著,從嬰兒到耄耋老人,因斯布魯克人好像就這樣慢悠悠、笑著過了一生。如果奧地利是你歐洲的一站,除了維也納一定要選擇有薩爾斯堡或者因斯布魯克的路線,否則,你將錯過兩次悄然心跳的感覺,錯過真正的奧地利。奧地利三個華彩片斷以音樂做血液只有親臨奧地利,才能感受到音樂和這個國家的關係。音樂是奧地利的空氣,每個奧地利人的血管里都汩汩地流淌著古典音樂的旋律。從來到維也納的第一天開始,我們「路過」了一個又一個免費露天音樂會。即使是看大屏幕上放映音樂會的錄像,人們也穿戴整齊,非常專註。還有他們腳下三四歲的孩子,坐得穩穩噹噹愣愣地聽著。同行的朋友感慨道:從小就這麼聽能沒有藝術細胞嘛!參觀度假我們趕上了歐洲的暑假,整個奧地利都在休假。而我們就苦哈哈參觀別人如何休假。早起後去莫扎特的姥姥家——沃爾伏干湖畔一個非常美麗的小村莊。湖面晨霧氤氳,四周青山若隱若現,湖畔綠樹、鮮花環繞中的農家,像精緻的工藝品。倘徉村中,恍入仙境,拍下的照片,哪怕一張老的臉龐,也驟添神韻、陡增風采。墓園是通往天國的花園歐洲遍地都是教堂。教堂那虔誠的味道,那透過彩色玻璃射進來的光柱,那金碧輝煌的神像,那尖聳直逼天際的屋頂,讓我好幾次走進教堂,眼睛竟然潮濕了。在歐洲,墓地的概念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把墓地當作通往天國的花園,墓地繁花似錦,充滿了幸福的味道,每一塊墓碑都精心地設計過,有的已經在那裡上百年了,墓碑上一個一個十字架將逝去的人導向美好的天國樂土。雖然此趟只走奧地利,但是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奧地利可以折射出許多歐洲國家的共性。為了更多旅遊者的歐洲之行更加美滿,在此袒露自己的得失經驗,算是個前車之鑒吧。歐洲國家 烏克蘭禮儀儀態禮儀烏克蘭人性格堅強而又溫和,嚴肅而又不失開朗,尤其是知識層次較高的人士,頗有儒雅風度。即便經常在一起的人,見面時都要點頭致意或用手勢打招呼;上下車和上下飛機時,男子都要讓女士先行,丈夫則挽著妻子,戀人之間則喜歡手拉手;有的地方,小孩見到長輩時還要躬身問安,平時成人則習慣蹲下來同小孩談話,大人之間不和時則竭力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或失態。相見禮儀在烏克蘭,陌生人相見時,一般稱呼女士,先生,若是熟人見面,可只稱其本名和你名,這樣顯得關係親密;若是兄弟姐妹之間相稱,一般喜歡用昵稱。 握手和擁抱是當地居民相見時最普遍的見面禮。他們不怠慢任何客人,非常樂意廣交朋友。在社交場合,客人可作自我介紹,如果對方示做自我介紹,不必直接詢問,可待會兒向第三者打聽。商務禮儀與烏克蘭人進行商業會晤時最好事先進行安排,包括時間,地點,與會人員,主談人員等,並盡量做到準時赴約。他們辦事果斷,雷厲風行,不喜歡過多地閑聊,最反感開長會,議而不決。在第一次去某人家赴宴或第一次進行非公務性訪問時,可送花或帶些小禮物,比如巧克力等。旅遊禮儀烏克蘭多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和,這裡交通發達,與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以及歐洲各國都有方便的陸路交通。在當地坐飛機坐車都可以通過旅行社或直接提前訂票。對服務人員可付小費。若被拒收,也不要勉強,如果有事詢問或主教當地人,他們會熱情幫忙,客人應致謝,但不必付給酬金。歐美上洗手間須知洗水間是我們日常使用極為頻繁的地方,也由於公共場所的洗手間是眾人共享的,所以在使用時就必須格外小心,以免影響了下一位使用者的情緒,而國外使用洗手間與國內有些地方是不太相同的。排隊不論男生或是女生,如果在洗手間均被佔用的情況上,後來者必須排隊使用,而排隊的方法是在整排的洗手間最靠外處依序先來後到的排成一排,一旦有其中有某一間空出來時,排在第一位之人自然擁有優先使用權,這與國內各個排在某一間門外,有點賭必定會遭其它人怒目相視、甚至指責,而你都可能弄不清楚何以後咎呢?使用洗手間最忌諱骯臟,所以在使用時請盡量小心,若有污染也儘可能的加以清潔,有些人如廁習慣不良,又不去善後,保證下一位使用者必須鄒著冒頭,心中不停咒罵下繼續使用。婦女用品也千萬別順手扔入馬桶中,以免造成馬桶堵塞,其它如蹲在馬桶上使用,大量浪費衛生紙以致後來者無紙可用等都是相當不妥的行為,只要心中為下一位使用者想一想,自然而然很多事你都會考慮後再做了。沖水有些地方的沖水把位置與一般不同,大多是在水箱旁,有的在頭頂用拉繩來拉的,也有在馬桶後方用手拉的,更有一些是在地面上用腳來踩的,事實上用腳踩的方式是最符含衛生原則的,若你是被沖水時手被污染則不妨可用衛生紙包住沖水把再按沖水,當然你得迅速把最後一張給丟下去才來的及。用完後若在無人排隊的情況下,不必把廁所門關好,應該留下一些縫細,讓後來者不需猜疑就可以知道其中一定是空的,否則一定門會關好,這點與我們的習慣也不太相同。飛機在飛機、輪船、遊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上,洗手間是不分男女的,也就是大家共享,男女一起排隊是很正常的,此時也不必講究「女士優先」了。標示每個地方的標記的各不相同,一般除了用客國不同的文字書明外,也有不少地方是用圖案來代替的,男廁所多是:煙斗、鬍子、帽子、拐仗;而女士則多以高跟鞋、裙子、洋傘、嘴唇等來表示。兒童稚齡兒童一般是可以和父親或母親一起使用洗手間的,但是不成文的規定是,母親可以帶著小男孩一起上女廁,沒有人會介意,而父親則不可以帶女孩上男廁的。小費在歐洲諸國,上洗手間是須付費的,客氣一點是在出口處的桌子上擺著一個湹櫻猛暾嚦梢噪s意放置一些銅板、角子等當做清潔費。嚴格一點的則在入門處清楚標示每人的如廁費用若干,有些要事先付費的,你若不付費,看守者就不替你打開鎖著的廁門。還有一些用機械投幣式的,在進口設有一自助動投幣柵門,投下一個銅板門就可以開一次,但也常可見在外國觀光客一人卡住柵門以利其它人免費通過的情形,旁觀者均為之側目。洗手原則上上完洗手間者必定會去洗手,洗手台旁也會有擦手紙與吹手機,一般習慣是先用擦手紙擦乾手,把用完之紙扔入垃圾桶後再用吹手機把手吹乾,而吹手機多為自動感應式並有自動定時裝置,所以不用考慮如何關閉電源的問題。停用由於清潔工人會不斷的巡視各洗手間並清潔之,在清潔時有時會拖地,此時可能會把洗手間暫停使用,以免有人因此而滑倒受傷,因此會放上「wet floor」等黃色顯用的告示牌。若遇此情形,不可堅持使用以免影響他的正常工作,但可以向其詢門最近的洗手間在何處。德國人的飲食風情和禮讓德國人飲食有自己的特色。德國人多屬日爾曼族,愛好「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費量達66千克,居世界首位。德國人愛吃豬肉,也喜歡自己養豬。在德國最大的工業區魯爾,儘管區內處處是高樓大廈,然而居民都在大樓之間辟出一個個養豬場,每年都僱傭屠夫宰殺自家養的豬,一家人吃上大半年。由於偏愛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一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及火腿。除了豬肉,德國人均麵包消費量也高居世界榜首,每人每年要吃掉80千克麵包。提起德國,人們馬上就會想到啤酒。的確,德國的啤酒如同汽車、電器、足球一樣,舉世聞名,是當今世界上著名的啤酒王國。德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一啤酒肚」。德國的飲食文化有其獨特之處,他們在「吃」和「請客」方面有很多做法值得我們深思。德國的早餐比起午餐和晚餐是最豐盛的。在旅館或政府機關的餐廳,早餐大多是自助形式。有主食麵包、肉類、蔬菜、飲料、水果等,品種非常豐富,且色澤鮮亮悅目。麵包有精粉的、黑麥的、燕麥的、白面和雜糧摻和的等等。蜂蜜、果醬、奶油、乳酪、牛油等,都裝在比火柴盒略小的精美小盒內,撕去表面軟紙,即可食用,既方便又不浪費。辦公室內大多都設有專門煮咖啡和茶的房間,職工在上午10點和下午4點各有20分鐘的喝咖啡或茶的時間,他們同時還要吃一些糕點。這種點綴,可以防止中午和晚上因飢餓而過量飲食,是一種科學的「飲食習慣」。德國的午餐和晚餐一般是豬排、牛排、烤肉、香腸、生魚、土豆和湯類等。在德國喝啤酒,酒量不大者不必擔憂,因為酒宴上,德國人互不勸酒也不逼酒,喝者各自量力而為。即使喝啤酒,他們也是先問你是否要,若不要絕不會給你送來。用餐是一人一份,食者大多會用麵包將盤內的肉末或湯汁蘸著吃盡,絕不浪費。德國的飲食特點是營養豐富,方便省時,文明科學,吃飽吃好。德國城市的街頭小吃攤點滿目皆是,車站廣場上出售煎香腸、比薩餅、漢堡包的,隨時可見。街上的大小餐館很多,還有義大利、法國、土耳其、希臘、西班牙餐館,當然中國餐館也可見到。不過在中國餐館裡,中國菜的吃法已被西化了,每道菜都要配上一套公用刀叉、勺子和筷子。每位即席的人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盤裡夾菜,然後再用自己的筷子吃。德國人請客,在我們看來,幾乎是吝嗇。德國的一個國家機構為中國一個學習班學員結業舉行的宴會上,宴請大菜不過3道,形式隆重。晚上休息時,一位去過中國的德國朋友說:「你們也許覺得午餐不夠豐富,但我們的國務秘書請客也不過如此。」在州里宴請,只有部長以上的官員有權因公事請客送禮,其他官員一律自費請客。德國有個規定,宴席中凡多要了飲料和啤酒的需自己付錢。德國人招待客人講究節約、簡單,飯菜僅夠主客吃飽,營養足夠就可以了。例如,一個大工業集團的技術工程部負責人為訪問學者舉行正式宴會。參加宴會前會見和商談的人很多,但宴會開始,主人方面作陪的只有5人,其他人都回家吃飯去了。宴會上只有一湯兩菜,剛好夠吃,一點也不浪費,主人也不覺得這樣做就顯得小氣了。德國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數的富裕國家之一,他們不僅本國社會福利種類多,而且還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把錢花在刀刃上,從這點看,德國的精打細算真是令人佩服。禮讓成為德國交通慣例德國是一個汽車大國,8000萬人口卻擁有5000多萬輛汽車。路上車流不息,卻少有交警,交通幾乎全由信號燈及路牌來指示。德國交通有個重要特點:行人享有特別的照顧。當行人正在或將要穿越斑馬線的時候,車輛要停駛或低速行駛,等待行人過去;車輛要拐彎時,如果車輛和行人都是綠燈,一定要讓行人先過。駕駛員都會自覺禮讓斑馬線,他們認為行人在交通中處於劣勢,「車是可以修復的,而人是無法修復的」。德國行人也很守交通規則,即使交通信號燈壞了,紅燈一直亮著,德國人也會站在那裡等,絕不亂穿馬路。在擁擠的車道上,如果想併線,只要先打燈,旁邊車道上的車一般都會避讓而不是「較勁」。載重車都自覺在最右邊車道行駛,偶爾超車,也趕緊並回原車道。德國人在高速路上很少併線,高速路上最左邊的車道是快行線,在這個車道里行駛必須快速,如果後面有更快的車,就必須讓道。在德國,忌諱「13」。要是13日碰巧又是個星期五,人們會特別小心謹慎。此外,德國人祝賀生日的習慣也不同於中國人。在中國,友人生日臨近,你方便時,送他生日禮物並祝他生日快樂,他一定會為你的關心及熱情而感激不盡。但如果這事發生在德國,則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是因為按德國的習俗,生日不得提前祝賀。在原聯邦德國,年齡、職業、婚姻狀況、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個人收入都是隱私,相識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對方底細是司空見慣的事。另外,別人買到一樣東西,即使喜歡,也不要問價格。遇到別人生病,除傷風感冒或外傷等常見的病外,不要問及病因及病情,否則會招來好窺視別人秘密之嫌。訪友時,切不可搞「突然襲擊式」的登門拜訪,都要事先約定。原民主德國居民樓的煙囪都比較大,因此,城市中有一種專門從事清掃煙囪的工人。人們相信,誰要是出門在半路遇見煙囪清掃工,誰一整天就會順利;如果有人在和煙囪清掃工擦肩而過時在他身上摸一下,他這一天就會交好運。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過去德國人的房子都比較簡陋,爐灶、煙道都比較簡單,很容易引來火災,有煙囪工人清掃就會避免這類災難。這種習慣延續至今。國外旅遊如何不犯忌莫議論嬰兒的眼睛中國人誇嬰兒總愛說:「看這對水靈靈的大眼睛」。到伊朗您可千萬別議論嬰兒的眼睛,伊朗人對嬰兒眼睛最敏感,來客若出言語不慎,雙親會出錢讓人挖掉嬰兒的「邪眼」。女人上街必須戴耳環到西班牙去旅遊,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環,如果沒有戴耳環,就象個正常人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被人笑話。千萬別弄碎玻璃器皿去匈牙利旅遊,不論是住店,還是用餐,千萬別弄碎裂玻璃器皿,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器皿,就會被人認為是要交逆運的先兆,您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千萬別碰黃牛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黃牛是神明的「神牛」,對「神牛」,不準鞭打,不準傷害,不能役使,更不能宰殺吃肉;「神牛」走近身邊,應把最好的食物送上,逢年過節,要舉行教牛儀式;在公路鬧市遇到「神牛」,行人,車輛要迴避、繞行,尼泊爾政府將黃牛定為「國獸」,誰若傷害、鞭打它,是要罰款和判刑的。日本人用筷有八忌:1、舔筷;2、迷筷,手拿筷子,拿不定吃什麼,在餐桌上四處尋游;3、移筷,動一個菜後又動一個采,不吃飯光吃菜;4、扭筷,扭轉筷子,用舌頭舔上面飯粒;5、插筷,將筷子插在飯上;6、掏筷,將菜從中間掏開,扒弄著吃;7、跨筷,把筷子騎入在碗、碟上面;8、剔筷,將筷子當牙籤剔牙。討厭過問私事如果您去英國旅遊,千萬不能像在國內一樣,問人家「您去哪兒」,吃飯了嗎?這類問題,中國人認為很熱情,英國人會認為你很粗魯,他們討厭別人過問他們的個人生活,英國人更忌諱別人淡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就連他家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這些卻是他閃個人生活的秘密,絕不允許別人過問。西方人厭惡「13」西方人極端厭惡「13」這個數字,在任何場合都極力避開它,樓層中的口上面便是14,宴會廳的餐桌14號緊介面號,每月13號,西方人都感到惴惴不安,西方人認為13是個不幸,兇險的數字,它源於《最後的晚餐》,耶酥和弟子們一起吃晚飯,第13個人是弟子猶大,他為貪圖三十塊銀幣,將耶酥出賣了,使耶酥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影響極深,西方人憎惡猶大,故把「13」這個數字當作「不幸的象徵」。所以到西方旅遊要了解這一禁忌。左手不潔去印度或中東旅遊,吃飯和接拿東西,只能用右手,絕對不能用左手。因為這些國家的人一般是用左手洗澡,上廁所,左手是不潔凈的。所以用左手接拿食品是對主人最大的不禮貌。馬爾他傳統與風俗在現代科技技術影響並促進馬爾他發展時,人們對待一些未知的事情還是一向小心翼翼,他們都知道什麼東西會帶來好運或惡運.即使是現在,城裡的母親也絕不讓孩子穿著綠色衣服去應付重要考試。在馬爾他許多公共汽車上都有小神,老年乘客在汽車啟動時或經過教堂大門時會在胸前畫十字,表示「我們信靠上帝」。為了迷惑鬼魂,一些教堂的頂部裝置兩隻鍾,一隻是真的,另一隻是風水筒,魔鬼弄不清楚就不能吸亡靈。不過,沒幾座教堂造得起這兩隻鍾。為了把魔鬼擋在門外,許多鄉村的房子屋頂高處或大門上都綁著一隻向外指的公牛角。18世紀時的姑娘都佩戴珊瑚項鏈以驅邪,直到現在許多男子戴的項鏈墜是小小的像公牛似的護身符,而孩子們做遊戲時,常偷偷伸食指和小指像牛角一樣,希望對方輸掉。如果你在馬爾他發現某家在大門上釘上一枚白色蝴蝶花結,可不要以為這只是為了裝飾,這是表示這家有婚慶喜事了。而如果哪家有喪事,大門口一定放一碟鹽或一杯水,為了亡靈回家後不會口渴,食物也不會因沒有鹽而淡而無味。馬爾他水手在船上塗上強烈鮮明的色彩是為了保護自己,每隻船還以天主教徒的名字命名。船首兩邊各有一隻警惕的大眼睛,是用來阻擋厄運的。同樣,為了驅邪,馬車上往往繫上紅絲帶或羽毛。還有一種習俗很像中國民間的「抓周」,即孩子出生一周歲時,家庭便舉行聚會,家人們把許多小物品放在一個盤子里,給男孩和女孩的物品略有區別。盤子里一般放的是頂針、鋼筆、念珠、雞蛋和一些錢幣。把盤子放在周歲孩子面前由他(她)挑選,然後預示他們將來會當裁縫、官吏、牧師、農夫、銀行家等等。而現在只成為舉行聚會的一種借口了。還有一種本來由家庭舉行,現已融入天主教的慶典儀式,在聖誕節前約兩周,孩子們拿到碟子或淺碗,裡面灑上大麥種子,然後把它們放在背蔭處,每兩天澆一次水。一旦長長的嫩芽一出土,孩子們就把它們放在聖嬰的周圍。葡萄牙共和國的風俗禮儀葡萄牙國名源於本國第二大城「波爾圖」的名稱。在拉丁語中,「波爾圖」為「溫暖的港口」之意。起初的葡萄牙僅指波爾圖周圍地區,後發展到現在的全境。1143年成為獨立王國,開始採用葡萄牙作國名。葡萄牙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西南部。東面和北面與西班牙毗鄰,西面和南面瀕臨大西洋。葡萄牙全國面積9.2072萬平方公里。人口1023萬(1985年)。主要為葡萄牙人。全國劃分18個行政區,下設市和鎮。首都里斯本。貨幣為「埃斯庫多和康托」。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社交習俗葡萄牙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住居歐洲葡萄牙, 國民性格多豁達;感情細膩喜開誠, 交往不願心滲雜;話題樂於聊鬥牛, 人人尊愛石竹花;忌諱「十三」和「周五」, 認定遇其災萌發;盯視他人含歹意, 違犯必把禍惹下。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葡萄牙人性格豁達開朗,感情真摯細膩,待人熱情誠懇、東於直言直語,不願相互彎繞。他們處事認真、待客禮貌,不論身份高低,一般送客人都要親自送到門口。他們「男尊女卑」現象較為嚴重,一般男人享有的權力婦女則沒有,諸如選舉權、選夫權,甚至在銀行都不得獨立帳戶,未經丈夫許可也不能取得護照等等,她們有的只是繁重勞動的權力。他們逢節假日,人們普遍都喜愛野餐。古堡前、風車旁、路旁花叢等都是他們野餐的好地方。凡有過路人從近旁經過,都會受到他們盛情邀請的。他們喜歡在閑聊中暢敘本國的優點和個人的一些愛好,文明鬥牛等活動,更是他們樂於談論的話題。他們偏愛石竹花,視其為和勝利的象徵,並常以石竹花來相互表示祝賀,還喻其為國花。他們喜歡薰衣草和雁來紅,因為這些花草既有觀賞價值,又有經濟作用,還會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幸福。禮節禮儀葡萄牙男人相見時,一般慣以熱情擁抱並互拍肩膀為禮。婦女熟人間相見時,一般都慣以親吻對方的雙頰為禮。他們在社交場合,對握手禮也不陌生。一般禮儀餐館帳單通常已包含賞錢,但不妨再給百分之十的小費。稱謂與問候在葡萄牙,男人習慣在見面時相互擁抱(abraco)――熱烈地擁抱並互拍背部。婦女在密切的朋友之間互吻兩頰。約會與準時與商界人士約會不要定在中午到下午3時這段時間,因為在此期間停止一切活動。事先預定約會時間是十分必要的。儘管葡萄牙人不大注意遵守時間,客人仍應準時赴約。款待與饋贈如被邀請赴宴,不一定要帶禮物。禮尚往來的做法是請你的主人上餐館吃飯。交談客人應迴避談論政治和政府。合乎禮貌的做法是談談家庭生活、葡萄牙的積極方面以及個人的興趣愛好等等,不過,交談中過分好奇愛問是不禮貌的。信仰忌諱葡萄牙人絕大多數信奉羅馬天主教,有少數信新教和猶太教徒。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人們都對其存在有恐懼感,都認為「13」和「星期五」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徵。他們忌諱別人過問他們的年齡、婚姻狀況,以及他們的經濟收入等方面的問題。認為這些都是個人的私事,別人無權來干涉。他們對久久盯視自己的人存有戒心,認為這是不懷好意的一種表現。他們不願意談論有關政治或政府方面的問題。飲食習慣葡萄牙人對來訪客人,常以家鄉的名菜「燒豬腸」來盛情待客。據說這種「燒豬腸」是為了紀念先輩衛國將士而定為佳肴名菜的。他們嗜飲葡萄酒,而且對飲酒的時機還挺講究,一般他們飯前要飲開胃的葡萄酒;飯後要飲助消化的葡萄酒;吃海味菜肴時要配白葡萄酒;吃肉類時要配紅葡萄酒;吃冷盤時要配玫瑰香葡萄酒;吃點心時要配葡萄汽酒。他們有與法國人相媲美的高超烹飪技藝,一年365天,他們可以每天用不同的方法烹制出美味的國餐――鰭魚乾。他們非常喜歡光顧餐館,在品嘗美味佳肴。一般習慣以西餐為主,對中餐也極為欣賞。他們用餐習慣使用刀叉。葡萄牙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①注重 講究菜肴與酒的搭配,注重菜肴的營養價值。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濃重,愛吃辣味。③主食 以面為主食,對米飯也很喜歡。④副食 愛吃魚、蝦、海鮮品、雞、牛肉、豬肉、蛋類等;蔬菜喜歡土豆、辣椒、茄子、西紅柿、胡蘿蔔、捲心菜等;調料喜用辣椒粉、胡椒粉等。⑤製法 對炒、烤、溜、炸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京菜。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醬酥排骨、干煸牛肉絲、宮保雞丁、烤鴨、羅漢大蝦、炸肥腸、糟溜魚片、冬瓜盅、拔絲蘋果等風味菜肴。⑧水酒 愛飲白葡萄酒、玫瑰酒和葡萄汽酒、香檳酒等;對飲料中的咖啡、檸檬水、酸牛奶也頗為喜愛;對香片花茶也極感興趣。⑨果品 喜愛水果中的葡萄、蘋果、柑、桔等;乾果愛吃葡萄乾、花生米等。歐洲國家:波蘭的風俗禮儀波蘭,面積:312,683.00 平方公里,人口.3863.2萬(2001年底),主要民族是波蘭人(98%),其餘為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俄羅斯、德意志和猶太等少數民族。全國約90%以上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蘭語。貨幣:茲羅提 ;首都:華沙;國花:三色堇。(1)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波蘭人的舉止優雅,語言文明,彬彬有禮,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同外人打交道時,波蘭人對稱呼極其重視。他們的習慣,是要儘可能地採用鄭重其事一些的稱呼。對於男士,波蘭人言必稱「潘」。對於婦女,他們則非要稱之為「帕那」或「帕妮」不可。在社交場合問候他人時,波蘭人肯定會對對方以「您」相稱。他們假如與對方以「你」相稱,則多半意味著雙方關係十分密切,彼此相交已非一日。按照波蘭人的習慣,自己在交際場合被介紹給他人之後,必須要主動同對方握手為禮,同時還要報上自己的姓名,不然即為失禮。在波蘭,最常用的見面禮節有握手禮和擁抱禮。在波蘭民間,吻手禮則十分通行。一般而言,吻手禮的行禮對象應為已婚婦女,行禮的最佳地點應為室內。在行禮時,男士宜雙手捧起女士的手在其指尖或手背上象徵性輕吻一下,假如吻出聲響或吻到手腕之上,都是不合規範的。(2 )服飾禮儀波蘭人的穿著打扮極有自己的特點。除正式場合要穿西服、套裙之外,波蘭人日常著裝的最大特點,是崇尚個性,講究與眾不同。(3 )餐飲禮儀波蘭人的飲食習慣與其他東歐國家大致相似。具體而言,波蘭人平時以吃麵食為主。他們愛吃烤、煮、燴的菜肴,口味較淡。在飲料方面,他們還愛喝咖啡和紅茶。在飲用紅茶之時,波蘭人大都愛加入一片檸檬,並且不喜歡茶水過濃。在飲食禁忌方面,波蘭人主要不吃酸黃瓜和清蒸的菜肴。波蘭人在人際交往中非常喜歡請客吃飯。在宴請客人時,波蘭人有不少的講究:一是忌諱就餐者是單數。他們認定此乃不吉之兆。二是在吃整隻的雞、鴨、鵝時,波蘭人通常講究要由在座的最為年輕的女主人親手操刀將其分割開來,然後逐一分到每位客人的食盤之中。三是不論飯菜是否合自己的口味,客人都要爭取多吃一點,並要對主人的款待表示謝意。四是口中含著食物講話,在波蘭人看來,是很粗魯的。(4 )習俗禁忌波蘭人普遍愛花。在所有鮮花之中,他們最喜歡三色堇,並將其定為國花。給波蘭人送花時,宜送由一種鮮花所組成的單束花,但不宜送雙束花。波蘭人最喜歡的動物是白鷹,被定為國鳥。波蘭的公共設施,還被標以與眾不同的標誌。比如男用衛生間的標誌是倒三角形,女衛生間的標誌則是一個圓圈。與波蘭人進行交往應酬時,有三個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第一,天主教在波蘭的影響無處不在。第二,波蘭人的民族自尊心極強,與其交談時,提及波蘭的偉人以及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最令波蘭人開懷。第三,波蘭人很介意待人的禮數。歐洲國家:保加利亞的風俗和禮儀保加利亞現有人口896.7萬,主要是保加利亞人,佔88%;其他有土耳其人,吉普賽人等等,官方語言為保加利亞語。 保加利亞人酷愛玫瑰花,稱它為花中之王,並奉為國花。他們認為,玫瑰花是同愛神維納斯相生相伴的,故常用它象徵和傳達愛情。服飾禮儀保加利亞人一般在穿戴上不十分講究,他們的原則是簡樸實惠。其經常穿著的服裝是襯衫,短袖衫等,西服多在正規場合穿用。各地區的民族服裝有一定差別。女子服飾有四種。保加利亞人在服飾上強調內外有別。在家主張隨便一些,在外則要求莊重一些。在辦公室或在街上行走時,一般要求穿外衣。儀態禮儀保加利亞人很注意自身的修養。在公共場合和社交場合強調姿態端正和端莊,即便在家中,也不能太隨便,尤其是有長輩和客人在場時更是強此。當然,年輕人有較大的自由靈活性,往往表現較隨便,但隨便之中並不失分寸。在保加利亞流行OK手勢和V手勢。前者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構成一個圓圈,再伸出其它三指,表示讚揚和允諾之意。相見禮儀保加利亞人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親朋好友相見,一般施擁抱禮和親吻禮。保加利亞女子對特別尊敬的男子,一般施屈膝禮,並同時伸手給對方,以便對方施吻手禮。餐飲禮儀保加利亞人用餐一般用活動的或一邊固定在牆上的摺疊桌。就餐座位有嚴格規定。靠火爐最裡邊的位置為上座,是家中長者之位。長者旁是其妻子座位,然後才是兒子,兒媳的座位。保加利亞人一般以午餐為主,早晚餐比較簡單。主食是麵包和烤餅,米飯為調劑品。喜喪禮儀保加利亞人將結婚看作是人生的重大轉折而予以高度重視,故其婚禮先定的吉日達五天之多,舉辦的儀式也名目繁多。從星期四到第二周的星期一,婚禮儀式一個接一個,極具風格。在農村,婚禮前一天,由一位腰扎三角巾的人到全村邀客,被邀者要對著酒壺吸一口酒。商務禮儀保加利亞坐小車,一般都讓客人坐到司機旁的位置上,以便讓客人更清晰地欣賞一路上的風光。參觀瀏覽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亂丟煙頭,並注意不要對著軍事設施,政府機構和黑海海岸拍照。旅遊禮儀保加利亞工商界人士在初次見面時,一般要互換名片,他們時間觀念較強,約會準時到達,因此,與保加利亞人交往,要準時赴約。 保加利亞工商界人士對外國商人友好熱情,他們作出決策往往要經過長時間的思索,對此應有耐心。同時他們往往希望降低進口商品價格。主要禁忌保加利亞信奉東正教的居民約佔人口總數的26%,土耳其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有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它們是不吉利的。瑞典國家禮儀服飾禮儀瑞典的傳統民族服裝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背心,下身穿緊身褲子。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的婦女則戴式樣不一的包頭帽。在正式禮儀場合,男子一般是西裝革履,加上一件長外套;女子一般是西服上衣配短裙,或穿低胸露肩的長裙。儀態禮儀瑞典人在與客人交談時,一般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他們不習慣靠得太近。他們喜歡在交談時直視對方,認為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示。相見禮儀在瑞典,熟人見面時都會主動打招呼,並互相問候。與外國客人相見時,通常以握手為禮,有時也行接吻禮,在一般情況下,互不相識的人初次交往時要作介紹。其介紹的原則是把男子介紹給女子,把年幼者介紹給年長者。餐飲禮儀瑞典人習慣於歐式西餐,以麵食為主,愛吃燒賣,麵包,對香腸,牛肉等也樂於食用。參加瑞典人主辦的宴請活動時,要按主人排定的座次入席,同時要注意幫助座位旁的女伴入座。用餐時不要發出響聲。一定要等到主人,年長者或比你級別高的人向你敬酒後才能向他們敬酒。喜喪禮儀瑞典人婚禮有宗教婚禮和非宗教婚禮兩種形式。宗教婚禮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禮儀進行,非宗教婚禮則由法官或其他有權主持婚禮的人主持,同時要有兩位證婚人。 瑞典的節慶活動很多,主要有聖誕節,元旦,仲夏節等。商務禮儀瑞典人辦事沉著冷靜,計劃性強,與外國人交往時很重禮儀。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時間是2-5月,9-11月,由於當地冬季漫長,大家格外珍惜夏季,7,8月往往休假,所以在此期間不宜找他們洽談生意。旅遊禮儀瑞典人喜愛安靜幽雅的環境。他們養成了自學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即便馬路上沒有來往的車輛,但只要亮著紅燈,他們也決不會橫穿馬路。 在瑞典坐計程車,電車時,如攜帶了行李,需另繳行李費,行李費根據行李大小而有區別,車子小費是10-15%。主要禁忌瑞典人忌諱陌生人詢問他們的政治傾向和年齡,忌諱黃色藍色。瑞典對酒後開車罰款很重。澳洲的日常習俗小費在澳洲付小費不是強迫性的,不過付小帳仍是比較受歡迎的方式。一般來講,小帳大約是全部費用的百分之十左右。稅收沒有額外的銷售稅或服務稅要徵收,餐牌上的價錢已全部包括了。訂座在星期四,五,六三日,無論午餐或晚餐最好預先訂位比較好。入座一般來說,客人進入餐館後,先在門口等服務生帶您入座,在快餐店和小吃攤可以自己先找位子坐。吸煙很多澳洲人均知道吸煙有害健康,故很少人抽煙。在一般商店,辦公室,餐廳等公共場所也很少人抽,路上所看到的女士比男士抽的人多,原因之一是她們相信抽煙能保持身材苗條。悉尼很少餐廳禁止客人吸煙,有些餐廳會分設吸煙區和非吸煙區,如您覺得這對您來說是重要的,請先查詢一下。衣著悉尼大部份餐廳對衣著無限制,但某些餐廳要求客人打領帶及穿外衣,在訂座時最好先查詢一下。BYOBYO意思是「自己帶酒來」(BringYourOwn),有些餐廳沒申請賣酒的牌照,但允許客人自己帶酒,最好在訂座時詢問一下。音量不管在那裡,大聲喧嘩總會使人反感,或許華人喜歡熱鬧,總會不自覺地提高聲量。在澳洲一般人對於大聲講話的人只會反感地瞪你一眼,有些脾氣較暴燥的會上前叫你閉嘴,或許你在火車上會覺得納悶後面的人對同車的澳洲人大聲笑語而無動於衷,而對你們講話就講粗口。對於這些人只要你們不是真得講話太大聲大可不必理會。通常他們帶有種族歧視,若他們繼續騷擾你們,可向火車上的警員(每節車廂靠近門的地方均有和警員通話的對講機)提出。澳大利亞商務禮儀澳大利亞人很平易近人,他們喜歡直截了當的談話,不喜歡被施加壓力,更討厭屈尊俯就的感覺。做生意不拘禮節,不喜歡炫耀,直接切入正題。不要給人做事情的方式高人一等的感覺。澳大利亞人在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方面很有獨到之處:他們能很好地分配工作時間,忙裡偷閒進行放鬆和娛樂,做到工作、娛樂兩不誤。禮節商務活動輕鬆、隨意,不過不鼓勵未經預約突然拜訪的行為。會談前應先預約,即使你是從5000英里遠的地方趕來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同事、客戶或飯店裡的侍應生稱你為「夥伴」,千萬不要太驚奇,事實上「夥伴」是一種友好的稱呼,女士們也在使用。「先生」這個稱呼表示尊敬,但從你被介紹的那一刻起,人們往往以你的第一個名字(教名)稱呼你。性別問題女性在商業和政府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沙文主義。像為女士開門這樣的禮節依舊普遍。商務習俗和禁忌避免批評任何與澳大利亞有關的事情,包括澳洲離歐洲相當遙遠這個事實。不要隨便對別人的觀點表示同意,澳大利亞尊重自己有見解的人。行為舉止要隨意———任何裝腔作勢只會產生笑料。你可能因此受到嘲笑,不過那通常並非出於惡意。討論通常很直接、坦白,不過得注意不要因為無禮的幽默而導致對別人的不尊重。著裝保守———冬天穿套裝,夏天穿長褲、裙子或襯衫。職業女性多數穿套裝。在不是很正式的場合,男士可穿得體的短裝、及膝長襪、襯衫以及戴領帶。贈送禮物有英國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喜歡好茶、橘子汁、蘇格蘭威士忌、脆餅和傑邁街襯衫等,亞洲和南歐的人則喜歡來自其祖國的禮物。食物和飲料午餐一般很清淡,不提倡喝酒。澳大利亞人對他們的酒引以為傲,澳大利亞出產的酒世界聞名。語言英語。羅馬尼亞的習俗和禮儀羅馬尼亞是以其民族的名稱命名的國家。羅馬尼亞原為達契亞王國。106年被羅馬帝國征服,成為羅馬帝國富饒的連陲省份。以後當地的達契亞人與羅馬人,又加上後來入侵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相融合併混居。到十世紀末。形成了羅馬尼亞民族。他們自稱為羅馬尼亞人,即「從羅馬來的人」。「羅馬尼亞」意為「羅馬尼亞人的國家」。1861年後才出現羅馬尼亞統一的國家。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89年12月28日,羅馬尼亞救國陳線委員會在正式宣布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羅馬尼亞」,保留共和制。羅馬尼亞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北部。西南、西北分別與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接壤,南與保加利亞隔多腦河為鄰,東靠摩爾多瓦、烏克蘭並瀕黑海。羅馬尼亞全國面積23.75萬平方公里。人口2289.5萬(1986年)。其中羅馬尼亞人占絕大多數,匈牙利人及日耳曼人等佔少數。羅馬尼亞全國劃分為40個縣和布加勒斯特直轄市,縣以下設市、鄉。首都布加勒斯特。貨幣為「列伊」。官方語言為羅馬尼亞語。一、社交習俗羅馬尼亞人社交習谷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羅馬尼亞人好客,為人忠厚心地熱;時間觀念較為強,約會準時從不拖;生活習俗有特點,養成習慣生水喝;昵愛色彩有偏重,大多喜歡綠、白色;傳統忌諱「過堂風」,若遇準會受干涉。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羅馬尼亞人以非常友好、熱情好客而著稱。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只要登門拜訪,也會受到盛情接待的。他們講究文明、注重禮貌。在對人的禮節稱呼上,一般情況下,都習慣對男人禮貌地稱「先生」,對女人則要按身分的不同稱「夫人」或「小姐」等。他們酷愛玫瑰花,尤其偏愛典雅、純凈的白玫瑰,並視其為「純潔」和「幸福」的象徵。故此,人們還把玫瑰花喻為國花。他們在投親會友時,特別喜歡送鮮花,但他們以送單數為吉利,可過生日卻又例外,為祝賀朋友的生日,餐桌上若放兩枝鮮花,是會受到格外歡迎的。他們昵愛綠色,並對其懷有極深的感情。人民綠色看成是給人間帶來美好和幸福的源泉。羅馬尼亞人還對白色倍加喜愛,他們認為白色為純潔之色,象徵著光明。他們不習慣喝開水,人人都樂於飲生水(即自來水),即使他們在國外,這個喝生水的習慣也固守不變。他們時間觀念很強,對約會或宴請習慣遵守時間,從不拖延或失約。他們喜歡在聊天中談論體育 、旅遊、音樂、服裝以及書籍方面的話題。二、禮節禮儀羅馬尼亞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一般都慣以握手為禮,握手時要尊敬地目視對方。男朋友間相見時,還常以相互抱一抱肩膀為禮;女人一般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雙頰。(1)稱謂與問候一般只在親密的朋友之間才用名字稱呼對方。在較為正式的場合,應用頭銜稱號加姓氏。(2)約會與準時事先約會是必要的。羅馬尼亞人非常遵守時間,所以你赴約要準時。(3)款待與饋贈羅馬尼亞人把招待客人引以為極大的榮幸,所以經常邀請客人外出。如被邀請到羅馬尼亞人家裡作客,雖然這是很少有的,別忘了給女主人送鮮花(但不要送紅玫瑰)。送給東道主家裡人的禮物可以是香水、化妝品、牛仔褲或咖啡之類。送給商界人士的禮物可以是不太昂的、印有名字的鋼筆或打火機。(4)交談恰當的話題有體育運動、旅行、音樂、時裝和圖書。不要談論政治或羅馬尼亞的任何消極面。三、信仰忌諱羅馬尼亞人主要信奉東正教,其次是天主教和親教。他們忌諱「13」。認為這是不吉祥之數,是令人厭惡的數字。他們最忌「過堂風」,如在客廳,餐廳有人同時打開兩邊的窗子通風,一定會有人出來干涉的。他們認為「過堂風」容易使人得病。他們不願談論政治問題,以及有關羅馬尼亞不好的地方。他們不喜歡吃米飯;忌食油膩大的食品,尤其不愛吃肥肉。四、飲食習慣羅馬尼亞人以吃西餐為主,也樂於品嘗中餐。他們對早餐要求簡單,午餐很重視,晚餐可以從簡,一年四季都愛喝清涼飲料,並喜歡冰鎮。他們喜歡在餐桌上備用醬油、醋之類的調味品。他們偏愛食牛肉,認為牛肉營養最為豐富。他們愛吃煮老玉米。不過他們吃法個別,總喜歡蘸點細鹽一起吃,據說放鹽是為了消毒。他們對中國的茶也有一定的興趣,有人也願意品嘗喝上一小杯茶水的,但他們很少有人連喝幾杯的。羅馬尼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①注重 講究餐桌備有調味品,注重菜肴焦香濃郁。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酸味道。③主食 以面為主,土豆也常用來當主食品。④副食 喜歡吃牛肉、羊肉、豬肉、雞、鴨、魚、蝦、香腸、海參、蛋品等;愛吃番茄、柿子椒、生菜葉、豌豆、洋蔥、菜花、酸菜等蔬菜;調料愛用生蔥、大蒜、辣椒、胡椒粉、奶油等。⑤製法 對煎、炒、炸、焗、燒、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魯菜、粵菜、京菜。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蛋煎豬腦、芙蓉煎蛋、烤鴨、干煎雞脯、奶油肉卷、油泡蝦仁、脆皮雞、酸蘋果拼肉脯、咕嚕肉、炒肉絲拉皮、清湯雞蛋等風味菜肴。⑧水酒 喜歡喝酒,特別愛喝葡萄酒;也樂於喝咖啡、桔子汁和礦泉水等飲料。⑨果品 喜歡吃蘋果、葡萄、菠蘿、香蕉、桔子等;乾果愛吃葡萄乾、花生米、杏仁等品種。瑞士聯邦的風俗禮儀瑞士國名源於國內的一個州名――施維茨。在古高德語中,「施維茨」有「焚燒」之意。因這一地區原為一片森林,放火燒荒後,當時的瑞士民族便在此地開始居住。1291年,為抵禦奧地利哈布斯王朝的侵略,瑞士三個州的民族結盟,即萌生了瑞士聯邦的構想,後又合併了一些民族,便初步形成了現今的瑞士聯邦。1848年制定憲法,正式定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瑞士為中歐多山的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聯邦德國。瑞士全國面積4.1293萬平方公里。德意志瑞士人佔多一半,法蘭西瑞士人、義大利瑞士人以及雷托羅曼人等佔少一半。瑞士全國劃分為23個州,州下設市鎮。首都伯爾尼。貨幣為「瑞士法朗」。官方語言是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拉丁羅馬語。社交習俗瑞士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瑞士國民心細膩。 舉止文雅又風趣;給人印象有修養, 言炎話語也客氣;「新生婦女」有傳統, 講究禮貌重禮儀;「十一」數字多崇拜, 認為吉祥又如意;色彩一般喜紅、黃, 也愛藍、橙、紫和綠。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瑞士人舉止端莊、文雅大方、感情細膩、言語風趣、注重文明、講究禮儀,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有修養。瑞士有使人大開眼界的七特點:①瑞士使用4種語言,但卻沒有瑞士本國人的語言;②瑞士由4種民族組成,但卻沒有瑞士族人;③瑞士國家元首任期只有1年,但國家卻治理的井井有條;④瑞士雖然是「永久中立國」,但卻擁有軍隊;⑤瑞士雖國小,地下資源又貧乏,但人民生活水平卻極高;⑥瑞士各州的教育制度內容各異,但培養出的人材卻比比綿是;⑦瑞士雖未加入聯合國,但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聰明總部卻設在瑞士日內瓦,國際紅十字會總部、國際勞動組織總部也設在日內瓦。瑞士人與客人相逢時,不分國籍和民族,他們總要點頭問好;行走間也習慣相互讓路;若你無意中碰著對方,他可能還會向你微笑地說聲:「對不起,我妨礙了你」,在為互豐主動抱歉是瑞士人民的良好傳統風尚。他們對婦女極為尊重。在公共場合都有「女士優先」的習慣。他們與客人對話,習慣輕聲細語、講究安靜。對雅的環境是極感興趣的。他們性格爽快、注重感情。每逢客人光臨,他們都要以一鍋又一鍋的干乳酪雞蛋糊和白酒來熱情款待客人。他們喜歡紅、黃、藍、橙、綠、紫色,以及紅白相間、濃淡相間的二重色。他們對數字「11」倍加偏愛與崇拜。人們視其為吉祥的數字。據說與古索洛圖因成為瑞士聯邦的第11個州有關。他們時間觀念很強,習慣按時赴約。他們在聊天中,喜歡議論體育、旅遊、政治及關於瑞士等話題。他們偏愛蔥頭,既樂於品嘗用蔥頭製作的各種風味的菜肴,又習慣用蔥頭製作各種藝術品供欣賞或佩帶。瑞士人民的心中十分珍視火絨草,用它來象徵至高無上的榮譽並視為國花。人們還常將它作為最珍貴的贈禮奉獻外賓,以表達友好、誠摯、崇敬。禮節禮儀瑞士人與客人相見,一般慣行握手禮,握手時習慣坦然注視對方。瑞士人男子間的相見,也有施擁抱禮的;女子之間,還常以吻面頰為禮。一般禮儀一般說來,瑞士人比較保守,他們認為炫耀財富是不禮貌的。約會與準時瑞士人認為事先約會是必要的,並且高度重視遵守時間。不要把約會安排在7月份和8月份的度假期間。款待與饋贈在宴席上表示的最大讚賞就是再取一些你已嘗過的食品。饋贈鮮花或糖果之類不帶個人色彩的禮物是很有品味的,但紅玫瑰帶有情愛之意。交談恰當的話題有:體育運動、你對瑞士的觀感、旅遊和政治。應迴避的話題是有關減肥和節食(特別是在用餐時間)、個人的年齡、職業、家庭或私人生活等問題。信仰忌諱瑞士人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幾乎各佔一半。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是令人厭惡和恐懼的數字和日期,因其會給人們帶來不幸或災禍。他們忌諱貓頭鷹、認為它是一種禍鳥。給人以刺探、欺騙、陰謀和險惡的印象。他們忌諱有人打聽他們的年齡、工資及家庭狀況。認為這些個人的私事,不須他人過問。他們對送花是很講究的。不習慣接受別人送人的3支紅玫瑰,因為3支帶有浪漫色彩。若以1支或20支為禮,還是可以接受的。他們不愛議論減肥和節食的話題,尤其在就餐之時,談論這些更會令人倒胃口和掃興。他們願看到在公共場所(公寓、陽台、餐廳等處)晒衣服。認為這樣做不雅觀,會影響環境的美觀。他們在餐廳就餐時,不願聽到餐具相互碰撞的響聲和咀嚼食物的聲音,他們不喜歡吃辣味過重的菜肴。飲食習慣瑞士人樂於吃類似中國涮羊肉一樣的菜肴。不過他們在國內使用的是由爐,爐上置口大肚小的鐵鍋,鍋內的橄欖油燒沸後,將小塊生牛肉「涮」於鍋中,片刻取出放入調料盤中食用。瑞士的大米飯與中國的作法不同,他們是按適當比例在大米中加上牛奶、水、生蛋黃、糖和鹽,攪抖均勻,再用文火煮至沒有水時,然後將蛋清打好倒入,燜至米飯呈現黃皮時為好。他們非常喜歡吃土豆,而且他們食用花樣繁多,有炸土豆條、炸土豆團等等。他們以西餐為主,愛吃法國菜;對中國菜也極感興趣。瑞士士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①注重 講究菜肴色、香、味、形,注重菜肴精烹細作。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稍帶甜味。③主食 以面為主食,也喜歡米飯。④副食 喜歡雞、蛋類、牛肉、羊肉、鹿肉、豬肉、野味品、乳酪等;蔬菜愛吃土豆、洋忽、西紅柿、黃瓜、胡蘿蔔、捲心菜、茄子等調料愛用橄欖油、胡椒粉、糖等。⑤製法 對涮、炸、烤、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蘇菜。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烹蝦段、炸雞排、番茄牛肉、煎扒白菜卷、炸茄合、火靠肉段、雞火煮乾絲、炒山雞片、烤乳豬等風味菜肴。⑧水酒 愛喝瓊漿玉液酒和葡萄酒;對飼料中的咖啡、香片花茶。可可、酸牛奶很喜歡。⑨果品 愛吃梨、葡萄、蘋果、等水果;乾果愛吃葡萄乾、杏仁等;還喜歡吃巧克力。希臘國家的風俗和禮儀在現今希臘13.19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仍留下來大量的古希臘時期的遺迹,在現有1026.9萬人口中,希臘族佔98%以上,此外還有馬其頓等。希臘語為國語98%的居民信奉東正教。他們與外國高度重視教育,積極投資教育事業,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在公立中小學中實行免費制度。服飾禮儀希臘人十分注意著裝整潔,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講究衣著端莊大方。在正式社交場合,男子通常穿深色西裝,打領帶或系領結。一般來說,希臘的中老年人平時只要外出都要打扮自己,老太太們十分喜歡穿各式顏色鮮艷的服裝。儀態禮儀希臘人舉止高雅,並有許多講究。他們不使用招手和擺手的動作,認為這是蔑視人的一種行為,手離對方的臉越近則侮辱性越強。 他們還認為久久地凝視別人是不懷好意的表現。當眾打噴嚏和用手帕擦鼻涕更是他們十分忌諱的。相見禮儀一般來說,希臘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是以握手為禮,但在許多情況下他們也以擁抱,親吻來表示自己的友好之情。 希臘人在路上與他人相遇時,即便他們素不相識,但也會向對方問候,以示友好。如果道路狹窄,他們總是讓對方先行,尤其是對外國人。餐飲禮儀希臘人以麵食為主,有時也吃米飯。他們喜歡吃牛肉羊肉,常吃蔬菜有番茄,土豆等。希臘人的晚餐開始得很晚,在雅典城裡晚飯一般是在10點以後才開始。他們喜歡喝圖耳其咖啡,而且嗜酒如命,不論午餐晚餐都要喝酒,常常喝得稍醉微醺。喜喪禮儀希臘人的婚禮仍保持著濃郁的傳統色彩,婚禮一般在星期日舉行,新郎新娘身著結婚禮服,新娘頭上還蒙著一塊淡紅色的面紗,然後由親友們陪著前往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禮。 希臘人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有聖誕節,新年等,新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入一枚銀幣,家人分吃時誰吃到銀幣,誰將吉祥如意。商務禮儀到希臘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當年9月至次年5月。聖誕節前後不宜前往。見面時,當地工商界人士通常會為你遞上一杯濃稠的咖啡,對此不宜拒絕。希臘人性格開朗,樂天好客,他們說話好激動,但並無惡意。對方如滔滔不絕地說話,你最好恭敬地傾聽。旅遊禮儀希臘的鐵路公路客運業,市內交通業均由國家經營,由於旅遊業的發展,水陸交通發達。但在雅典等大城市由於私人轎車過多,所以交通十分擁擠。現在不少當地人外出改坐摩托車。 到當地的集市購買東西很便宜,這裡可以討價還價,顧客可以隨便翻撿東西。坐計程車,可付小費10%,旅館等小費已附加入帳單內,但可給服務生5%小費。主要禁忌希臘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它們是不吉祥的,他們不喜歡黑色,也不喜歡貓,尤其厭惡黑貓。到希臘人家中作客,忌過份讚賞某件東西。匈牙利風俗和禮儀服飾禮儀在正式社交場合,匈牙利人著裝很注意整潔,男子多穿保守式樣的西服,也有的穿雙排扣西服;女子則多是裙子配上衣,也有的穿款式新穎的連衣裙。在平時,人們穿著較為隨便,青年男女穿牛仔服的不少,對衣服的顏色和衣料質量也不很講究。儀態禮儀匈牙利人性格熱情開朗,愛說笑話,但是他們在社交生活中也有嚴肅的一面,人們十分注意自己舉止得體,體態端莊。他們不用手指著別人的臉部,認為那樣是不禮貌的。他們避免做出伸懶腰等不禮貌動作。相見禮儀匈牙利人的姓名,排列與我國漢族人名相似,姓在前,句後。他們的姓名由兩節組成,稱呼匈牙利人時,只稱姓不稱名。 匈牙利人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是以握手為禮,有時也行擁抱禮,婦女則通常行屈膝禮。餐飲禮儀匈牙利人以麵食為主,喜歡吃豬肉,牛肉等,蔬菜中喜食白菜,洋蔥等。匈牙利人不吃奇形怪狀的食物,認為吃了這些東西,吉祥就會像魚一樣溜走。喜喪禮儀匈牙利人的婚禮,現在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教堂里由神甫主持,一種是在家庭中舉行婚禮。匈牙利人的民間節慶活動很多,如他們每年的12月25日至26日要過聖誕節。 匈牙利人根據死者的年齡選用不同顏色的棺材。商務禮儀到匈牙利從事商務活動,可選在9-次年5月前往,6-8月當地人多休假。與匈牙利人進行商務方面的洽談應有耐心,他們在談判中喜歡討價還價,一般最後賣方得打點折扣才能推銷出商品。如果應邀到當地工商界人士家中作客,可帶上一瓶酒和一束花作為禮物。旅遊禮儀匈牙利旅遊業發達,辦理入境旅遊手續簡便,國內交通便利,食宿有保障。首都布達佩斯是歐洲著名古城,多瑙河把市區分為布達與佩斯兩部分。 旅遊期間坐公共汽車時,上車後不要搶座位,遇有老人,婦女應主動讓座。在街心公園,動物園等處旅遊時,要愛護花木,不要去挑逗動物。主要禁忌匈牙利人忌13和星期五,尤其是舉行宴會時,不能設13個座位。他們認為打破了玻璃和鏡子將有倒霉的事發生。丹麥國家的風俗和禮儀丹麥是斯堪地納維亞裡面積最小的一個國家,位於歐洲北部日德蘭半島上及附近島嶼。南部就是德國,北部瀕臨大西洋北海和波羅的海。瑞典和挪威分別位於丹麥以北及西北方向,與丹麥隔海相望。 【國花】雛菊 ;【國鳥】 雲雀;【面積】4.31萬 平方公里(不包括格陵蘭和法羅群島)。【人口】 551.94 萬人(2009 年 1月),丹麥人約佔95 %,外國移民約佔5%;官方語言為丹麥語,英語為通用語; 86.6 %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 0.6 %的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首都】哥本哈根;【國家元首】女王瑪格麗特二世(Margrethe II),1972 年1月14日即位。【貨幣】丹麥克朗。服飾禮儀丹麥人在正式社交場合很注意著裝整齊,通常西裝革履,衣冠楚楚。舉行盛大晚宴時,人們還習慣穿夜禮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衣著較隨便,穿各式流行服裝的都有,不少人喜愛著運動服。在夏季,丹麥的一些海濱勝地,到處可見穿著游泳衣褲的遊客。儀態禮儀丹麥人舉止大方,性格豪放,他們在一塊交談時喜歡離得稍遠些,這只是一種民族習慣,並不是有意疏遠對方,他們其實是很善於結交異國朋友的。丹麥人與南歐人不同,他們約束較少,行為較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規矩。譬如,你到當地人家中拜訪,進門後如果主人請你脫大衣,則表明主人願意久留你,否則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相見禮儀丹麥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有的丹麥姑娘還保留一種古老的習俗。她們在高雅的場合與有身份的男子見面時,常施屈膝禮,有的還將手伸出,手掌自然下垂,這是讓對方施吻手禮的表示。丹麥人不喜歡甚至忌諱四人交叉握手,他們在招待朋友時還認為用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機打一次火給三個以上的人點煙是不吉利的。餐飲禮儀丹麥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尤愛吃麵包,副食愛吃牛肉,羊肉,蔬菜則常吃西紅柿,洋白菜等。丹麥人喜歡喝酒,所以每次宴請客人時,總要指定一人為司機,他滴酒不沾,否則不論喝多少,都不準開車。他們平時常飲咖啡,酸牛奶和花茶。喜喪禮儀丹麥政府注重對國民普及性教育,全國各類學校都開設有性知識的課程。男女青年感情外露,交往非常自由,敢於大膽追求自己的意中人。丹麥發羅群島的漁民有過捕豚節的習俗。當地人去世後,有土葬和火葬兩種方式,信奉路德教的人按傳統的宗教儀式舉行葬禮。商務禮儀前往丹麥進行商務活動最適宜的季節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6月至9月當地的商人多休假。另外,丹麥實行五天工作制,辦公時期一般是從上午8時或9時到下午4時。同丹麥商人談判前,最好能制定一個完備的建議再提交給他們,他們不喜歡無休止地討價還價。丹麥人善於推銷。所以,在與丹麥商人打交道時應當注意計劃性,只有靠優質商品總能順利打開市場。 旅遊禮儀 丹麥旅遊業發達,它有服務周到的民航客機飛往世界名地,國內有旅遊專用機,在丹麥,自行車是與汽車同等重要的交通工具,全國有300多萬輛自行車,這是丹麥不同於其它歐洲國家的特色之一。坐計程車不必付小費。主要禁忌丹麥人忌諱13和星期五。他們忌諱有人打擾他們,找他們談公事。他們不喜歡談論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話題,也不喜歡別人打聽有關他們的私事。挪威王國的風俗和禮儀「挪威」一詞,大約是在9世紀時出現的。意為「通往北方之路」、「北方航道」。由於「挪威」處於斯堪的納維業半島北岸,故被古代北歐人稱之為「諾爾維」,後來又逐漸演變為「挪威」。是按英語音譯而來的。若按現代挪威語的發音,「挪威」應譯為「諾爾蓋」。1914年5月17日通過憲法規定挪威為世襲君主立憲國,定該日為國慶日。挪威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西瀕挪威海,東臨瑞典,南隔斯卡格拉克海峽與丹麥相望,北靠芬蘭和俄羅斯聯邦。挪威全國面積38.6958萬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巴德群島、揚馬延等屬於)。人口415.9萬(1986年)。主要是挪威人,北部有少數的拉普人和芬蘭族人等。挪威分郡和市兩級,全國共劃分為19個郡。首都奧斯陸。貨幣為「克朗」。官方語言是挪威語。一、社交習俗挪威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挪威賓朋心很細,性格內各重實際;天生富有幽默感,給人印象不孤僻;待人態度極忠懇,文明熱情又和氣;注重禮節和禮貌,善交朋友講友誼;褐色婦女最昵愛,大眾喜歡「紅、藍、綠」。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挪威人以好客著稱。只要人光臨,他們總要以滿腔的熱情來招待客人,目的是讓客人高興和滿意。他們時間觀念較強,總準時赴約,認為這是一種社交禮節的問題。他們在相互談話時,總習慣距離稍遠一點,最好要在1.2米以外。他們昵愛紅色,尤以衣服紅色最為流行。女孩的大衣,兒童的滑雪衫多是紅色,就連男人的氈帽鑲邊大多也是紅色。人們普遍認為紅色會給人以溫暖之感。挪威的婦女對褐色感情是極為深厚的。一般認都願使自己的皮膚設法變成褐色。故此他們經常使用褐色來裝飾自己,並以此相互媲美。他們喜歡綠色和藍色,認為綠色象徵著吉祥,藍色象徵著美好。他們喜歡石南花,因為石南花伴隨著他們生活,並賦予他們美的感受。所以石南花又被喻為國花。他們最愛河鳥。認為河鳥象徵著人間的自由,並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因此,人們都尊其為國鳥。二、禮節禮儀挪威人的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慣以握手為禮。朋友間的相見,也常以擁抱為禮;女子之間相見,還常以貼面頰為禮。(1)稱謂與問候挪威人比美國人較為拘謹,在熟悉你之前較少用名字相稱。(2)約會與準時挪威商界人士嚴格遵守時間。如果你無法履行約會,該用電話通知取消或改期。不要在復活節期間(在棕櫚主日以後的10天)、7月份或8月初到挪威去作商業旅行。(3)款待與饋贈如應邀去挪威人家裡作客,可帶鮮花、巧克力之類小禮品送給女主人。挪威對酒後駕車執法甚嚴,所以在社交聚會時通常指定某人擔任駕駛員,此人在席間滴酒不沾。(4)交談通常避而不談諸如職業、工薪和社會地位等個人問題。恰當的話題有業餘愛好、政治、體育運動和旅行。三、信仰忌諱挪威人主要信奉新教的路德教會(信義宗),其教又是挪威的國教會;國內還有少量的天主教徒。挪威人不願他人過問自己的工作、工資及社會地位等情況。認為這些事情都屬於個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過問和干預。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些是「厄運」與「災難」的數字和日期,是極其令人厭惡的。他們忌諱相互間交叉式握手或交叉式談話。認為交慶式握手或交叉式談話都是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有人酒後開車,尤其對自己所乘車的司機更是倍加註意,並竭力反對司機喝酒。因為挪威受太陽的光照時間很短,一年中只有7、8月為享受太陽的黃金季節。所以,對在這兩個月內來找他們辦公事的人,是不會太熱情的,因為打擾了人家享受太陽最佳光陰。他們對海產品中的原形蝦有所忌諱,所以烹制的原形蝦許多人不喜歡吃,但加工後再烹制出的菜肴,有些人還是喜歡吃的。四、飲食習慣挪威人過聖誕節時,很多人都喜歡用晒乾的魚浸在鹽水中煮熟以後吃。挪威的薩阿米人主要以獸肉、鹿肉和魚為食,愛把鹿肉腌製成肉乾,以備整年食用。薩阿米人的飲料是以鹿奶為主。人以西餐為主,慣用刀叉作餐具,大多也都樂於品嘗中餐。挪威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①注重 講究菜肴的香、脆,注重菜肴的質量。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酸、甜味。③主食 對米、麵食都能適應;一般都愛吃炸小包子、什錦炒飯、木須飯等。④副食 愛吃牛肉、豬肉、雞、魚、蝦、火腿等;蔬菜愛吃土豆、油菜、白菜、茄子、菜花、鮮蘑等;調料愛用番茄醬、咖喱粉、胡椒粉、醋等。⑤製法 對烤、炸、煎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⑥中餐 喜歡中國的晉菜、京菜。⑦菜譜 很欣賞涼拼盤、烤肉、炒菠菜雞蛋、炸茄盒、番茄牛肉、扒白菜卷、鍋包肉、炸雞排、干炸魚、烹蝦段等風味菜肴。⑧水酒 喜歡飯後喝啤酒,對汽水、礦泉水或冰激凌也很愛品嘗,早晚一般慣飲咖啡,也喜歡喝紅茶和香片花茶。⑨果品 挪威人喜歡國光蘋果、桔子、廣柑、草莓等;乾果愛吃葡萄乾、杏仁等。捷克的習俗禮儀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czechoslovakia),位於歐洲東部,是個內陸國家.面積12..7萬平方公里.人口1560萬,捷克族占決人口的64%,斯洛伐克族佔總人口的30.8%.主要宗教是羅馬天主教,天主教徒約佔全國人口的70%.首都布拉格(praha).捷克和斯洛伐克語為國語.貸幣克朗Koruna.,捷克和斯洛伐克有」支之國」的美稱」1981年10月28日獨立,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36年3月又被希特勒得國佔領.直至1945年5月9日全國解放.1990年4月20日又改名為捷在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憲法於1960年公布.聯邦國會分民族院及兩面三刀共和國選出等數休表組成的人民院.人民院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直接民選。總統由聯邦國會選舉。1949年10月6日與我國建交,中捷兩國於1950年建立貿易關係。捷克和斯洛伐克經濟比較發達,工業有一定的基礎,已有150年歷史,是世界上工業發達國家之一。尤以機業突出,其次是玻璃品、鞋類、酒等也較著名。主要礦產次源有煤、鈾、玻璃砂、花崗岩等,森林次源較豐富,但主要工業原料和很大一部分能源須依進口。1983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208億美元,人均5480美元。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在起居方面,有早起早睡的良好習慣。一般說來,他們通常要住寬敞適、衛生設備齊全的房間,穿著也較講究。按照當地人的商務活動,隨時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會政府官員,須先訂約會。各經濟機構均為國營,現有外貿企業103個,其中,直屬聯邦外貿部領導的專業公司53個,經濟單位自營外貿企業和公司50個。這些貿易組織各司其職,負責一特定會同務談羊一般較拖拉,叭有耐心的人才能做生意,應邀到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家裡做客,要上禮物和鮮花、葡萄酒、威士忌或法國白蘭地。在捷克和斯洛伐克,一要在物、美術、軍事設施和機場拍照,不要給和軍人拍照。捷克和斯洛伐克人認為紅三角形是有毒的標記。捷克和斯洛代表克人在食上習慣吃西餐。他們吃早餐時,要有麥粥。而在晚餐時,一般都要有湯。但是,他們愛吃清湯,同時也特別愛吃用奶油做的各種點心。一般說來,他們在口味上與法國人相似,喜食以炸、燜烹的菜肴。他們特別上與法國人相似。當地的節日,1月1日元旦、2月25日勞動人民勝利紀念日、5月1日勞動節。各銀行營業時間從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上午至下午4時。商務活動,每年9月至次年5月最宜往訪。每年6月8月是傳統的休、度季節,這段時間外國商人最好不要去捷談生意。大城市及度勝地水安全。捷克和斯洛代伐克是個內陸國家。貸運通常是通過歐洲其他港口進行的,其中主要包括安特衛普、漢堡、勒阿旨爾、特的里格尼亞等。海關規定,免稅香煙250支或雪匣40支、或煙草200克,酒1瓶。本國貸幣禁止出入境,但對經互會成員國另有規定。公民往返經互會各國,可出入不超過500克朗的本幣。經互會各國公民去捷克和斯洛伐克,出入以600克朗為限。外幣入不限,入境時申報數額,可如數攜出。官方禁止小費,但私下仍受歡迎。計程車小費為車資的5~0%,行李一件5克朗,旅店、夜總會的小費為10%,另給3%者,皆大歡喜。比利時的習俗禮儀比利時王國(The Kingdom of Belgium ),簡稱比利時,位於歐洲西北部。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990萬。北方的佛拉芒語和南方的法語都是官方語言。宗教以羅馬天主教為主。觀光地區英語可流行,一般人大多不懂英語(買東西一般沒問題)。貸幣:比利時法郎Belgian Franc ( Bf )。首都布魯塞爾( Brussels ),是歐洲共同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總部的所在地,有「歐洲首都」之稱。1971年10月25 日與我國建交。比利時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為丘陵和低地,煤炭資源較為豐富,工業和畜牧業比較發達。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和糧食靠進口,工業產品則有40%供出口。比利時人比較穩重,但一開車似乎就變了,胡亂開車的人很多,往往亂闖硬擠,所以交通安全要特別注意。在比開展商務活動,必須了解不同民族的特殊性點,有助於生意成功。寄商品目錄時,不要以為比利時屬法語系就寄法語的目錄,這樣就錯了,會受到佛拉芒人的非議。樂天而開朗的瓦隆人,你要求其為之代銷時,會欣然接受,並會說:「方便的話,我也可以一手包辦」。同樣一件事,跟佛拉芒人打交道,可就不那麼容易了,若不符合他們的意思,他們就會按兵不動。在比利時,名士家族和一般人分得很清楚。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僅能到高級中學為止。只有名士家庭的子女才能接受大學教育。而出了大學,踏入商業社會的時候,初進公司就會被安排在名士的路線上。比如,擔任經理助理,開始學習經理的作業,而後,就順利地平步青雲了。公司里重要著日常的業務。因此,有些事宜直接找高職員談,比較能夠早作決定。在商務活動中,宜穿3件套的保守式西裝。往訪務必與預約,且訂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之間,最好是邀請對方於下午1時至3時之間午餐面談。名片上勿列商品廣告。比利時人一般不吃過份油膩的菜。早晨習慣吃酸奶牛、水果,進餐時喜喝啤酒、白蘭地。餐前習慣先來眯料,用餐時一定要有警備區,後要喝咖啡,若受邀到比利時人家中進晚餐,宜先請花店送花去對方家中,然後抵達.送花時,千萬別送菊花,對比利時人來說,菊花意味著死亡,此為禮及萬聖節(11月1、2日)專用。除非餐桌上有煙灰,否則不要抽煙。比利時南部人,女孩愛粉紅色,男孩愛藍色,一般人高雅的灰色。忌用墨綠色。而比利時北方人,女孩愛藍色,男孩愛粉紅色。12月及7、8月多去度假,其他月份都適宜往訪。注意:布爾的每周三,安特普的每周一,是當地商人同業聚餐日,較難找他們談生意。出入境並沒有特別需要洋意的地方,通關非常輕鬆。冬天或濃霧的時候,級降落地點可能變更,不過還是會著陸在機場附近。入關可攜免稅香煙400支,或雪茄100支,或煙草500克,酒2瓶,無外匯管制。自來水含質過多,不喝為宜。在超級市場,有各種的料出售,瓶裝礦泉價廉物美。比利時佛拉芒人相見時在兩交替著吻三下,男人相見也擁抱。在社地交場所和工作交往中,人們機見和離別時的習慣是握手。布爾的大部分人講法語。巴林的習俗禮儀巴林國(The state of bahrain),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島嶼組成.面積662平方公里.人口約46.6萬,阿拉伯人約佔60%,75~80%的居民住在城市裡.。伊斯蘭教為國教,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國內普遍實行一日5次的禮拜及期他宗教儀式。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英語廣泛使用。首都麥納麥(Manama)。巴林,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兩股水源,兩個海」,巴林有「石油之國」之稱。1971年8月14日獨立,改巴林酋長國名訓巴林國。現政府為群主立憲。由無首授權「國務會議」掌理行政。國會則由44名議員組成,由內閣(國務會議)成員及人民選舉產生。今系阿拉伯聯盟會員國之一,亦為1982年5月26日成立之海灣合作理事會6個成員國之一。對外號稱中立,參加不結盟國家組織。1989年4月18日與我國建交。巴林的石油資源豐富,國民經濟以石油為主,巴林國民收放的四分之三來源於石油。今日巴林,被譽為「中東的香港」,金融、工業、旅遊成為三大經濟支柱。巴林是波斯灣中一個美麗的國,景色秀麗、四季如春、素有「海灣明珠」之稱。自古以來,天然的湧泉散布內各處,神賜之水與燦爛的阿拉伯陽光所孕育的天然椰林點綴各地,也因此成為東西來往的水供應地,歷久不衰。巴林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擁有良好的海軍和空軍基地,如朱菲爾海軍基地和穆哈拉克空軍基地。今日的巴林,實已成為中東的金融和航運中心。巴林的商務禮俗,冬天訪問時,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訪均須先訂好約會。按照當地的高業習慣,上班時間,政府機關實施一班制(7-13時),民間為兩班制,要注意拜會時間的安排。另外,他們星期五休假,所以,每星期有三天即星期五、六、日無法辦事。和其他中東國家一樣,前往洽談生意,須有禮貌及耐心。推銷產品,態度放低。巴林人喜歡直接和你談生意,不要派遣你在沙烏地阿拉伯或其他鄰國的商務代表前往巴林代談商務。因此,不妨在當地找一家專門進口商。貨幣為第納爾。宜持英文、阿拉伯文對照的名片。巴林政府契約均規定:「得標者須在巴林設有代理人」,極少例外。銷售最好用信用證方式收款。巴林人年均收入1萬美元左右,市面上充滿歐、美、日進口之奢侈品。除了伊斯蘭教世界的教條以外,沒有什麼特別需用注意的。按當地習俗,商家喜歡咖啡代替飲酒。宴會多在家中。相處中,避免談中東政治。商務注意事項,齋戒、朝拜期間不要前往。最好於12月至次年4月往訪。6月至10月又熱又濕。食物幾都是進口的,價格偏高。勿飲生水,淡化的海水約佔二成,鹽份仍較多,不適於飲用,以改飲礦泉水為宜。吃蔬菜務必洗凈。出入境注意事項,商人、旅遊者都可在機場取得停留72小時的簽語,費用是6美元。海關免稅香煙4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2瓶。貸幣出入無任何限制。小費計程車10%。飯店、旅舍已附加10%於帳單內。我國從1956年起,與巴林開始有貿易往來。1976年和1978年由中國貿促會先後兩次組織貿易代表團到巴林舉辦中國商品展銷會,展銷的商品有紡織品、絲綢製品、工藝產品、五金礦產產品、輕工業品、土畜產品、糧油製品、茶葉等,深受巴林人民的歡迎。芬蘭國家的風俗禮儀芬蘭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芬蘭國旗  【國名釋義】意為「湖沼之國」 面積33.8145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532萬人(2009年底)。芬蘭有兩種官方語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蘭語和6%人口的母語瑞典語。少數人口包括了薩米人、俄羅斯人、猶太人等。 大多數芬蘭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約1%的人口則信奉東正教。其餘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羅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首都】 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55.9萬人(2004年底)。儀態禮儀芬蘭人與外國人交往時很注意禮儀。他們在交談時習慣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如果對方企圖靠得太近,會被看作是不禮貌的舉動。對於脫鞋,當眾剔牙等行為,他們會投來鄙視的目光。他們不喜歡見到別人把胳膊搭在一起。相見禮儀芬蘭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不分男女都熱情地行握手禮。芬蘭人與外國友人相會時,尤其是對到他們家中做客的朋友,喜歡讓對方簽名並留言,以示對於友情的珍重。芬蘭人願意別人稱呼他們的職銜。如果不知道他們的職銜,則可籠統地稱作經理。商務禮儀最近10多年來,芬蘭同中國的經貿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 芬蘭人商談生意通常在辦公室進行,他們一旦作出決定,握手就像書面全同一樣有效。他們講究信用,事前約定的會晤,一般也都會準時到達。如果應邀到當地工商界人士家中作客,可帶花束送給他的太太,但必須是單數。旅遊禮儀與商務活動相反,到芬蘭旅遊的最佳季節可以是每年的6-9月,在這個季節可以看到世界罕見的極晝奇觀。芬蘭的露天市場是外國遊客觀光的必到之處,最能吸引他們的是擺滿各種工藝品的貨攤。芬蘭十分注意解決殘疾人出門難的問題。在公共場所有專門為殘疾人設置的停車處,地鐵入口處有殘疾人的專用電梯,在芬蘭坐計程車不付小費。荷蘭國家的風俗禮儀荷蘭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 lands),簡稱荷蘭(Nether land)。位於歐洲西部。面積40884平方公里。人口1414萬。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1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但是荷蘭王國的議會、政府機構都設在海牙,就連荷蘭的首相府、中央政府各部,以及各國駐荷蘭使館,也都設在海牙。只有君主登基儀式或重大慶典才在阿姆斯特丹舉行,僅有象徵意義。荷蘭15世紀建國。1581年獨立。17世紀未成為世界最大的海上殖民帝國。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1795年法軍入侵,1806年在法國統治下成立荷蘭王國。1815年同比利時成立聯合王國。1830年同比利時脫離。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德國佔領,戰後恢復獨立。現為君主立憲,責任內閣。內閣掌行政權,直接向國會負責。國會分兩院:第一院(first chamber)議員由省議會選出,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第二院(second chamber)議員民選,任期4年。國王有權同時解散或分別解散兩院。王位的繼承採取世襲,由長子繼承王位,無子時由長女繼承。現任國王為碧麗克絲女王。荷蘭於1945年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7年成為歐美共同體成員國。荷蘭雖然地處北緯50-53度之間,但冬天並不冷,夏天也不熱。然面,溫帶的海洋氣候卻使這裡陽光不足,陰雨連綿,一年中只有65天的光照時間。荷蘭的名字Netherlands ,在荷蘭語里就是「低洼的陸地」的意思,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境內絕大部分為平原,60%的人集中在西部的低洼地帶,最低處竟比海平面低6.7米.因此,當你乘飛機在著陸的瞬間,你會發現大海的深處坐飛機。在乘船時,你會覺得離河不遠的街道上的汽車比船低。商務活動,宜穿保守式樣西裝。公私單位往訪前均務必訂約。荷蘭商人尤其愛旅行,千萬先約好才前往荷蘭。雖然不象法國、德國商人那樣愛握手,荷蘭人也較正式、保守。訪談涉及對方私生活。大工業常有「後備訂單」對象。所以切記直接拿出您最好的談判條件,以免生意飛了。荷蘭商人喜愛相互招待宴請,往往早餐豐富,上午10時休息吃茶點,中午大吃一頓,下午四時又休息吃茶點,晚上7時正式吃晚餐,睡前還有一次宵夜。所以,切記帶著你的腸胃藥。如果荷蘭人邀請你至他家坐坐,大多隻請你喝幾杯酒,然後出去上飯館吃飯,記得帶花送給他太太——務必是單數,5朵或7朵最好,別對別人的太太過份。荷蘭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漢學)知之頗深,不妨談談中國也孟哲學——他也懂。荷蘭人在食上習慣吃西餐,但對中餐也頗興趣。在荷蘭,據說中國菜之多居歐洲之首位。每逢假日,荷蘭人常愛全家到中國菜吃中餐,品嘗中國的菜肴。牛奶是其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料,喝奶尤如我國喝茶一般。荷蘭人倒咖啡有特別的講究,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處。倒滿是失禮的插為,被視為乏教養。食習慣早餐吃乳酪、火腿、香腸、果醬。相處之道,不要提起納粹,及其在亞受日本人迫富的事情。上樓梯時,男士在前。一般而言,男女爬樓梯的時候,女性在前,男性在後,這是一咱禮貌。而荷蘭這處國家卻與此相反。荷蘭人把胡蘿蔔、土豆和洋蔥混和烹調而成的菜叫「國菜」,每年的10月3日,家家戶戶都要吃這種「國菜」,他們很吃柑桔類水果,其他水果則吃得不多。荷蘭人的早餐多為冷餐,一般是麵包奶油或奶酩。荷蘭人不太喜歡茶。受到荷蘭法律保護的琵鷺為國鳥,而「鮮花之國里最多的花卉——鬱金香,已成為荷蘭的象徵,因此被譽為「國花」。荷蘭人以愛花和擅長種花聞名遐爾,因而荷蘭素有「歐洲花園」的美譽。荷蘭是個缺山少林的國家。他們通常駐對山、林有特異之感受。荷蘭人多少世紀以來有養花植樹草的習慣。在荷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要在住房前後種些花草,點綴環境。中國人講究盆景,而荷蘭人都喜愛「窗景」,他們往往習慣在窗台上擺設或窗口上懸掛著各種奇花異草,恰與兩旁的垂簾相映成趣,自成一景。此外,荷蘭人一般都比較講究清潔、整齊,習慣在每天早晨須將住房打掃收拾乾淨,甚至一個村子裡擦地板的老婦人,隨身帶的清潔工具有毛刷、硬帚、垃圾鉤、擦鋼粉、鋼砂紙之類不下一二十種。3-5月、9-11有最宜往訪。6、7、8月,荷蘭人多去渡假。荷蘭緯度已甚高,夏天的晚上9點仍然明亮。飲水處處均安全,味道清純。瓶裝礦水也佳。 V 荷蘭出租汽車司機不收小費。荷蘭人的傢具、室內裝飾聞名於世,所以荷蘭人喜歡別人恭維他們的傢具、藝術品、地毯和家中擺設。談話時避免談論美國政治、錢和物價,比較受歡迎的談話內容包括政治、旅行和體育。荷蘭人時間觀念強,講究準時。西班牙的習俗禮儀西班牙王國(The Kingdom of Spain),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面積50.4萬平方公里,為歐洲第3大國。首都馬德里(Madrid)。人口400餘萬。羅馬天主教為國教。官方語言為卡斯提亞(西班牙)語,有的自治區有其他官方語言如卡塔盧尼亞語、巴斯克語和加利西亞語。除一流旅館之外,英語並不管用。西班語也是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貨幣為比塞塔Peseta,西班牙國名意為野兔、邊疆、海洋。西班牙被人們譽為「無雨之國」、「歐洲萊園」、「地中海陸地」、「旅遊王國」、「海上強國」』 「 野兔國」、「永不沉沒的航空艦」、「通往歐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橋樑 」「橄欖王國」、「歐洲的果園」。1973年3月9日與我國建交。西班牙人對飲食極為愛好和講究,因此,在西班牙境內,一流的餐館為數不少。這裡的餐館以「叉子」的數量多少分為高低五等。餐館通常每周休息一天,多為星期天或星期一。每天啟市和收市的時間較歐洲其他國家為遲,只有在遊客區內才會較早啟市,或有些晝夜營業。西班牙具有特殊風味的烹調術,是旅遊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塞戈維亞的烤乳豬,米蘭達埃布羅的烤羊肉,巴倫西亞的以紅色作配料的「巴戈亞飯」,曼卡的乳酪,比斯開灣的海味等,皆是臉炙人口的美食。西班牙全國有2萬多間飯館和餐廳,擁有120多萬個座位,各式建築保留著古老的民族風格,屋內裝飾按傳統風格布置,點油燈和蠟燭,使人彷彿回到了17~18世紀。在每家餐館、店鋪門前,多會擺放著其餐單,標出其明碼實價,客人亦可先查問餐單後才「決定是否光顧。總而言之,在西班牙享受一頓美食,絕對毋須很大的花費。在西班牙,顧客到了早餐店裡,只要對服務員。說一聲「啾羅」 ,很快就會端出一份象中國油條一樣的食品。「啾羅」意為「油棒子」,出鍋時有2丈多長,象一大堆捲起來的腸子,據說這技術是由中國水手傳到西班牙的。按照西班牙商人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建議你隨時穿著保守式樣西裝,內穿白襯衫,打保守式樣的領帶。在西班牙,通常在晚間赴宴或參觀劇院也不是盛裝出現。在西班牙,商人和實物不可分離,只要有可能,客人應將產品的樣品或者服務項目遞送給或者介紹給主人。到西班牙作客的商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不要穿棕色皮鞋 ,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綠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日落之後,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純樸,南北方有區別,北方的巴斯克人樸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係,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階級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因此,較低一級的公司,他們的領導人員就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中等階級的人了。但是,他們多數是從實際工作中訓練出來的。因此,在經營方面,態度非常積極。談判時,出面磋商的人也具備絕對的決定權,所以,商務談判我方也必須派遣相當的人員前往洽談,否則,他們是會不予理睬的。拜會公司單位,必須要預先約會。最好持用有西班牙文、中文對照的名片,這樣,會給會面和談判供方便。在首都馬德里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Barcelon)的西班牙商人作風頗為貴族化及保守。別忘了,這兒是個歷史悠久、顯赫一時的王國。你的作風、舉止最好也顯得保守、正式講究一些禮節。西班牙人 好朋友相見時,通常情況下要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雙頰。商務活動見面和道別時,務必頜首、握手為禮。西班牙人只有在看鬥牛時才準時到達。許多西班牙商人不知「守時」為何物,上午11時到辦公室,中午午餐即不見人,直到下午4~5時方回辦公室,往往又工作到8-9點才離去。午餐一定在下午1點半以後,晚餐吃得很晚,得到10點左右才開始。初抵西班牙,赴約前還是先吃點東西為妙.飯館一般晚上9點才開門營業,到晚上11點才有大批吃飯的人光顧。由於西班牙的氣候溫和,每日都有長時間的陽光,所以居民都不習慣早起,較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起得更遲。西班牙的國花是石榴花,在西班牙的國微上,就繪有一個紅色的石榴。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貴、吉祥的象徵。送花不要送大麗花和菊花,這兩種花和死亡有關。紅玫魂用來送給演員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給其他女性。如彼邀請去西班牙人家裡吃飯,可帶上一束鮮花,點心、蛋糕或巧克力。在送禮方面,電器,如收錄機、袖珍計算器等屬於貴重品,受人珍視。西班牙人喜歡談論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國政治進行比較,喜歡談體育和旅行,避免談論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說有關鬥牛的壞話。西班牙的城市村莊,掘官方統計,每年舉行的傳統慶祝會,約達200個之多。這些慶典源遠流長,充分表現出西班牙傳統文化氣息和各地風土特色。2月全國皆舉行盛大的嘉年華會,3月19日巴倫西亞舉行的Las Fallas節,復活節是一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節日,約於每年的春天期內舉行。4月的西維爾節,非常熱鬧。5月為安達盧西亞區傳統的EL Rocio節。7月6日至14日潘普路納舉行一年一度的鬥牛節。名聞遺迹的西班牙鬥牛,是頗為盛行的一種競技表演。它起源於古代的宗教活動。18世紀中葉,西班牙各地開始興建正式的鬥牛場,每年春秋兩季便是鬥牛季節。西班牙婦女善於使用扇子表達感情,據說,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半部遮起來,這意味著她在問人:「你喜歡我嗎?」或者她在說:「愛你」。如果婦女一個勁快速地煽扇子,那意思是說:離開我。如果把扇子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西班牙的女人上街必須要戴耳環,如果沒戴耳環,簡直就家一個正常的人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被人笑話的。西班牙人名由父名和母名組成,交談時只用父名即可。如果你不熟悉對方,最好先問一句:「我該怎麼稱呼你?」為表示禮貌,最好在名片上加上職稱或頭銜。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最宜往訪。聖涎節前後兩周及復活節前後一周免訪。7~8月商人多在度假。付小費是西班牙人的一種習慣,雖然很多地方已加收服務費用,但人們已照常在結帳時留下一些零錢作為小費。計程車小費10~15%,行李每件50Pesetas,飯店、旅館、夜總會10~15%已附加入帳單,可另給5%予侍者。其他服務每次給30Pesetas即可,在酒吧、餐館、酒店、戲院及劇場內,均有付小費的習慣,不過,假如不付小費亦不會引起麻煩。海關規定,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1瓶,本國貨幣出境不得逾20000Pesetas,人境不得逾100000Pesetas。外市入境不限,先申報數額,可如數攜出。北美人手勢的含義當你身處北美與當地人打交道時了解一些他們的示意動作或身勢語言是很重要的。這裡列舉了20種美國人最常用的示意動作和手勢語。雖然有些情況與國內的習慣不相符,甚至正好相反,但你不要忘了這可是在人家的地盤上,要想與他們和平共處,你最好還是入鄉隨俗吧。1、握手北美人在見面時握手相互致意,他們從兒童時代起就學會握手時要緊緊有力地握一下。2、目光接觸當向人致意或和人交談時,北美的小孩就已知道要正視對方。如果不看著對方,這通常被認為是羞怯或者是缺乏熱情,或者――甚至更糟――是懦弱。3、揮手北美人不論是在向人打招呼還是告別,或者只是要引起離他較遠的人注意,他們舉臂,張開手,來回擺動。4、召喚北美人要召喚別人通常是先揮手以引起對方的注意,然後把手轉過來做向內舀的樣子。美國人還有一種召喚人的手勢,那是伸出食指(手掌朝著自己的臉),將該食指向內屈伸。5、表示勝利的v字形的手勢用食指和中指形成v字形,這差不多在全球都可理解為示意勝利或者和平。6、o.k.的手勢北美人經常並熱情地炫示這個手勢:拇指和食指構成環形,其他三指伸直。7、豎起大拇指這個在北美以及許多別的國家裡非常普遍的手勢常被用來無聲地表示支持和贊同:幹得好!、o.k.或者棒極了!以及其他十幾種表達用語。8、鉤住他們的雙角大多數得克薩斯州人會識別這個手勢(舉起拳頭,把食指和小指直)為得克薩斯大學的集合集號,因為它象徵該校的標誌和吉祥物,著名的得克薩斯長角公牛的長角。9、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正常的社交情況下,北美人站在一起時,一般相互間隔30英寸左右,大約為一臂之遙。這個間距被認為是使個人感到舒適安逸的範圍。10、碰觸北美人不喜歡碰觸。好朋友之間會偶爾碰一下對方的前臂或肘部。非常好的朋友之間也許甚至會把一個手臂圍著對方的肩膀。但是點頭之交決不會擁抱。11、接吻北美人通常只是給愛人和母親親吻。有時在親近的女親屬之間親吻。但是兩個男人很少親吻。12、祝酒北美人偶爾禮節性地舉杯或碰杯相互祝酒。但是在婚禮上,男儐相所要承擔的幾乎就是祝酒。13、擠進已有人就坐在兩排座位間的狹通道在看體育比賽時或在劇院里,北美人通常是臉向前,背朝著已就坐在觀眾,側身在兩排座位間的狹通道擠過去。14、我看見一位漂亮的姑娘北美人要表示這個信息是頻頻揚眉毛,或者吹口哨。15、吹口哨北美人向漂亮女人吹口哨,但也在運動場上作為喝彩的形式,或者在一場傑出的演出,又拍手又吹口哨。在這些場合,吹口哨都表示讚揚。16、點頭和搖頭在世界大多數地方,上下點頭表示是,左右搖頭表示不。17、請你聽電話北美人要表達這個信號先握拳,然後把拇指和小指盡量伸直來模擬一架電話聽筒,再把這個手勢放在耳邊。但這並不是全球公認的信號。18、表示長度等如果你問一位北美人6英寸有多長?,他或她會伸出兩個食指,把兩指相距約6英寸以表示這段間距。19、敲門在北美人的家裡,通常將浴室門半開著。這樣,我們可以知道沒有人在用浴室。20、把拳頭向上擊向另一隻手的手掌可以看到一個北美人隨意甩動雙臂,無意識地把一隻手的拳頭擊另一隻手的手掌中去。阿爾巴尼亞的風俗禮儀阿爾巴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lbania) 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北接塞爾維亞和黑山,東北與馬其頓相連,東南鄰希臘,西瀕亞得里亞海和伊奧尼亞海,隔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所屬洲:歐洲;首都:地拉那;主要城市:科爾察、斯庫台、都拉斯和費里;貨幣:列克;人口數量:363.9453萬;主要民族: 阿爾巴尼亞族儀態禮儀在阿爾巴尼亞,人們以搖頭表示同意,而以點頭表示不同意。他們講話時目光一直注視對方,表情豐富,善用手勢,喜歡用聳肩,擺手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或顯露自己的情緒。他們對別人表示感謝時,除口頭表達外,還用一隻手撫住胸口,上身稍向前傾。當地居民大都有晚飯後成群結隊散步的習慣,散步的規矩是男左女右。若是二男一女,則女的一定要走在中間。在室內喜歡席地而坐,或坐於炕上。相見禮儀在正式文件中,他們一般只將本人的名與姓一起用,但也有人在本名後邊再加上父名,然後再寫上姓。見面一般行握手禮,男子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熟人相見,相互不停地連連問好,並普遍行貼面禮,這種禮程度不同,有親疏之分。商務禮儀阿爾巴亞強調經濟獨立和民族主權,保護民族經濟。以前對外貿易由國家壟斷,以計劃經濟為主。近年來加快了私有化進程。 當地商人時間觀念較強,而且講究信譽,客商應認真對待,不可草率從事,在定價等問題上一旦得到雙方認同,就必須嚴格遵守。旅遊禮儀阿爾巴尼亞有許多著名的休養和瀏覽勝地,遊客們可以在這裡盡情遊玩。 當地人很講究體面或注重個人形象,認為這代表著個人,團體及至國家的尊嚴。示經允許,不得隨意拍照,特別是不能拍攝軍事設施,飛機場。英國的風俗禮儀英國地圖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英國本土位於大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國土面積24.3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0萬。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開放思想的社會。首都倫敦是歐洲最大和最具國際特色的城市。英人的習性英國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矜持。一般不主動人與攀談,感情不外露,也很少有激動的時候。說話聲音很輕,能剋制自己。了解一個英國人比較難,他們從不講個人的事情。但是,英國人並不缺乏人情味。英國人很謙虛,也很幽默。禮儀習俗見面:英國人彼此第一次相識時,一般都要握手。除了熱戀中的男女,步行時一般人都不手拉手。英國人不喜歡別人干擾他們的個人生活。當你去訪問一個英國人時,得先在門口敲門,一直等到他說「請進」,才能進去。先生們進屋脫帽,而女士們則不必在室內脫帽。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是天氣,往往也是第一個話題。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準則。盥洗室與去「100號」: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鐘」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去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送禮和給小費:在英國,僅限於給侍者和計程車司機小費,在飯錢和車費之外多付1/10或1/8的錢。旅店的侍從或鐵路搬運工為你服務之後,您也要付少量小費。禁 忌不能加塞: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不能問女士的年齡: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不能砍價: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美國的風俗禮儀美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個主要特點。第一、隨和友善,容易接近。第二、熱情開朗,不拘小節。第三、城府不深,喜歡幽默。第四、自尊心強,好勝心重。(2)服飾禮儀總體而言,美國人平時的穿著打扮不太講究。崇尚自然,偏愛寬鬆,講究著狀體現個性,是美國人穿著打扮的基本特徵。跟美國人打交道時,應注意對方在穿著打扮上的下列講究,免得讓對方產生不良印象。第一、美國人非常注重意服裝的整潔。第二、拜訪美國人時,進了門一定要脫嚇帽子和外套,美國人認為這是一種禮貌。第三、美國人十分重視著裝細節。第四、在美國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第五、在美國,一位女士要是隨隨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脫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動自己裙子的下擺,往往會令人產生成心引誘對方之嫌。第六、穿睡衣、拖鞋會客,或是以這身打扮外出,都會被美國人視為失禮。第七、美國人認為,出入公共場合時化艷妝,或是在大庭廣眾之前當眾化妝補妝,不但會被人視為缺乏教養,而且還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第八、在室內依舊戴著墨鏡不摘的人,往往會被美國人視作「見不得陽光的人」。(3)餐飲禮儀美國人用餐的戒條主要有以下六條:其一、不允許進餐時發出聲響。其二、不允許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許吸煙。其四、不允許向別人勸酒。其五、不允許當眾脫衣解帶。其六、不允許議論令人作嘔之事。美國人請客吃飯的禮儀美國人性格外向,熱情直爽,不拘禮節,他們的風俗禮儀存在著許多與眾不同之處。美國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國家,各種活動都按預定的時間開始,遲到是不禮貌的。同美國人約會聯繫簡單,打個電話,對方會很高興地同意在盡短的時間內見面。美國人也有禮尚往來的習慣,但他們忌諱接受過重的禮物,一則是美國人不看重禮品自身的價值,二來法律禁止送禮過重,從家鄉帶去的工藝品、藝術品、名酒等是美國人喜歡的禮物,除節假日外,應邀到美國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飯一般不必送禮。美國社會有付小費的習慣,凡是服務性項目均需付小費,旅館門衛、客房服務等需付不低於l美元的小費,飯店吃飯在結帳時收15%小費。美國人請客吃飯,屬公務交往性質多安排在飯店、俱樂部進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費用,關係密切的親朋好友才邀請到家中赴宴。美國人的食物因地區、民族不同而種類繁多,口味各異,漢堡包、「熱狗」、餡餅、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雞等都是風靡世界的食品,但美國人待客的家宴則是經濟實惠、不擺闊氣、不拘泥形式的。通常的家宴是一張長桌子上擺著一大盤沙拉、一大盤烤雞或烤肉、各種冷盤、一盤炒飯、一盤麵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飲、酒類等。賓主圍桌而坐,主人說一聲「請」,每個人端起一個盤子,取食自己所喜歡的菜飯,吃完後隨意添加,邊吃邊談,無拘無束。美國人將請客人吃頓飯、喝杯酒或到鄉間別墅共度周末作為一種交友方式,並不一定要求對方做出報答,如有機會請對方到自家吃飯就可以了。吃完飯後,客人應向主人特別是女主人表示特別感謝 。(4)習俗禁忌國花:玫瑰國樹:山楂國鳥:白頭雕國石:藍寶石最喜歡的顏色:白色最討厭的數字:13和3忌諱:白色百合花不可作為禮物送人美國生活禮儀從重視階級地位的國家來到美國的遊客,或許覺得美國並不特別尊敬顯要人物。美國人向人鞠躬致敬,不會因對方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特別殷勤,會多鞠幾個躬。不論在家或搭乘汽車,美國人通常不會要求貴賓坐上特定的座位。禮讓的情形很少,你所能見到的禮讓情形,可能是請吃飯的時候,讓貴賓坐在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在某些國家裡,汽車后座是上座。但在美國,私用汽車裡駕駛座旁邊的位子才是上座,一半是因為司機往往就是主人自己,另一半是因為坐上前面那個座位,可以清晰地看到車外的景象。體語兩個人談話,彼此所站的距離,他們最合意的距離是五十公分左右。社會注意到美國人說話時往往做手勢。他們談天之際,可能拍拍對方的肩膀,以示友好,或者輕拍小孩的腦袋,以示親愛。在美國左右手沒輕重之分,不論用左用右,都沒有什麼不敬。不過,靜居獨處美國人無靜居獨處之念,他們的院子通常連在一起,連籬笆亦付闕如。他們通常不經邀請,也不先通個電話,就互相過訪;他們在辦公室工作,總是大門敞開。沉默美國人人都不喜歡沉默。他們會侃侃而談,以免談話中止,縱使片刻的停頓,亦非所願。假若你很久沒作聲,美國人就會盡量設法讓你加入談論。他們也許問你是不是身體不舒適,要不要他們幫忙。不過,美國人如果不同意你所說的話,可能默不作聲。他們不出聲,未必表示他們同意你的意見,而是表示他們認為同你繼續辯論下去是沒有禮貌的。說話爽直遊客到了美國,都發覺美國人不說「廢話」。這就是說,美國人答話的時候,往往簡單到只說「是」、「不是」、「當然」,或極普通的一個「對」字。但簡單的答語並不表示美國人怠慢、粗魯或腦筋簡單。美國人平時匆匆忙忙,跟你打招呼不外一個「嗨」。美國人感到難為情時,就實話直說。遇到別人特別客氣的稱讚或道謝時,美國人可能難為情而不知道該答什麼話好。他們不是有意粗魯無禮,他們其實是喜歡別人稱讚他們的。除了特殊的假日,例如聖誕節,美國人通常不送禮。因此,你會發現美國人接到禮物的時候很難為情,他們如果沒有東西回禮,就更加如此。他們大體上是個熱情不拘禮節的民族。介紹美國社會風俗跟別國社會風俗大不相同的一點,就是名字的稱呼。美國人不重視「地位」,尤其是社會地位。大多數美國人都不願意自己因年齡或社會地位的關係而特別受人尊敬,這樣會令他們覺得不自在。許多美國人甚至覺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稱呼太客套了。不論年齡,大家都喜歡直呼其名。「別稱我史密斯太太,叫我薩莉好了。」稱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親近。不過,你如果覺得直呼其名不好,盡可用比較客氣的稱呼。你可以向對方笑笑,說你已經習慣成自然,初與人見面的時候總是比較拘謹,過一陣就會直呼名字了。介紹的時候,往往是連名帶姓:「瑪麗·史密斯,這位是約翰·瓊思。」遇到這種情形,你可以自己決定該稱呼那位女士為「瑪麗」還是「史密斯小姐」。有時你們兩人交談,開頭是稱呼對方的姓,但沒過多久,其中一人或彼此就直呼對方的名字了。你盡可自己選擇,假若你不願意一下子就直稱別人的頭字,而要依照你自己的習俗稱呼別人,誰也不會覺得你沒有禮貌。你可能會注意到,美國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幾乎從不提彼此的頭銜。如果你平時聽慣了不離頭銜的談話,就會覺得美國人說話不客氣,不近人情。你高興的話,盡可依你本國的習慣稱呼別人的名銜。美國人聽你這樣說話,只是覺得有趣,覺得特別。不過,假若他們談話時不稱頭銜,你可別不高興。頭銜社會階級的差異,在美國是不受重視的,所以美國人沒有家庭世襲的頭銜,雖則他們對於用慣了頭銜的外來客也會以他的頭銜相稱。美國人反而有時用職業上的頭銜。這種頭銜有別於家庭頭銜,因為它是靠自己「掙來」的,而不是由祖先傳下的。有頭銜的職業,最常見的是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宗教領袖。這裡且舉幾個例子:哈利法官、史密斯參議員、克拉克將軍、布朗醫生、格林博士(教授)、懷特神父、科恩老師(對猶太人的尊稱用語)、格雷主教等。至於從事其他行業的人,則稱他為「先生」、「小姐」、「太太」。「Ms.」對已婚和未婚的女士都可適用,近年來在美國已甚為通行。假若你跟一個美國人第一次碰面,不曉得他的頭銜,但又要對他表示尊敬,那麼可用「先生」或「夫人」稱呼。被你這樣稱呼的人也許會想到你不知道該用什麼稱呼,於是會把正確的名稱告訴你。不過,一個人除非是從事某種特殊職業,否則正式的頭銜是不常用的。美國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禮節的關係,而不注重地位頭銜。美國人相信自己即使直稱一個人的名字,仍一樣可以對他表示尊敬。服務頭銜之外,美國生活中還有別的事情,是平時受女傭、司機、廚師侍候慣了的遊客,可能發覺和他在本國的情形大不相同。在美國,服務是要錢的;誰都可以「買」服務,只要付得起錢就成,地位是不相干的。找漱洗間有些國家在大街上有明顯可見或在小建築物裡面標誌明顯的公眾漱洗間,美國可沒有。在美國,公眾漱洗間均設於加油站(都是乾乾淨淨的,免費的,不過可能要向站員索取鑰匙)。機場、公共汽車站、火車站、餐館、圖書館、大商店、戲院,以及一切歡迎大眾光臨的場所,都有漱洗間,你還可以走進任何一家旅館借用「女漱洗間」或「男漱洗間」,即使你不是這家旅館的住客。不要被漱洗間門上的名稱弄糊塗了。有時上面寫著「男」或「女」以及「女士」或「夫人」,或乾脆叫「漱洗間」。有的在門上可能畫個圖形或其他標誌,以示男女之別,餐館尤其採用這種方式。女用漱洗間有時稱為「化妝間」。對你國家的認識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對貴國知之甚少的美國人。假若有這種情形,請容忍他們。很遺憾,美國學校很少教授他國的文化風俗。社會習俗美國人的祖先來自全球各地,所以在美國境內「認可的」社會習俗,比有些國家的社會習俗要多得多。因此,到美國旅遊的人如果要照自己國家的風俗習慣去做,也不必覺得難為情或有什麼不對。雖然美國人不拘禮節,但是,如果你願意在社交場合中穿著打扮得很正規,你儘管照你自己的方式做好了。你周圍的人一定會接受的。有些私人問題,在甲國可以提出來談,但在乙國則不應該談。比方說,美國人可能會問你:「你在什麼地方工作?」「你有幾個孩子?」「你的房子有多大?」「你有沒有假期?」在美國人看來,這些問題不算是純粹的私人問題。他們往往問這些話,不外是要了解你與他之間的共同點,或作為交談的開始。請你明白,問這些話的本意都是友善的,問者是對你表示關心,不是對你無禮。美國人自己也是這樣相識的。由於美國人在美國時常搬遷,這類問題就是他們每年認識許多新朋友的常用辦法。 在美國,樣樣事都快,美國人沒時間講究禮節。他們一定要在今天認識你,因為不久他們可能又要搬到遙遠的另一個市鎮去了。美國人認為純粹是私人問題的一些事,在美國也是避而不提的,否則未免太無禮了。這些問題包括一個人的年齡,他有多少錢,他的衣服和財產一共值多少錢,他的宗教信仰,和他的私生活等等。假如有人向你提出什麼問題,而你覺得這純粹是私事,那麼你盡可不答。你可以說「不知道」,或說:「在我的國家裡,這個問題好怪。」再不然,你可以把話題一轉,談些不關私人的事情。你這樣做,美國人不會覺得你無禮,事實上,他多半會明白你是不想回答或不想繼續談論這些私人問題。義大利國家的風俗禮儀義大利人熱情好客,也很隨便,但時間觀念不強,常常失約或晚點。在義大利進餐時,義大利人的習慣是男女分開就座。進餐順序一般來講,是先上冷盤,接著是第一道,有麵食、湯、米飯或其它主食;第二道有魚、肉等,然後是甜食或水果、冰淇淋等,最後是咖啡。 用餐時要注意禮節,不要一次要的太多吃不下。在用餐過程中,不要把刀叉弄的叮鐺作響,在吃麵條時,用叉子將麵條捲起來往嘴裡送,不可用嘴吸,尤其是在用湯時,不要發出響聲。每道菜用完後,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裡,表示這道菜已用完,即使有剩的,服務員也會撤走盤子。義大利人喜歡喝酒,而且很講究。一般在吃飯前喝開胃酒,席間視菜定酒,吃魚時喝白葡萄酒,吃肉時用紅葡萄酒,席間還可以喝啤酒、水等。飯後飲少量烈性酒,可加冰塊。義大利人很少酗酒,席間也沒有勸酒的習慣,隨意。應邀到朋友家作客時,特別是逢年過節,應給主人帶點禮品或紀念品。禮品的包裝要講究。收到禮品後,主人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品,並說一些客套或感謝的話。另外,到義大利人家作客,不要早到,稍晚點為好。阿根廷國家的風俗禮儀國名:阿根廷共和國 La República Argentina 英文為The Republic of Argentina ,阿根廷首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經緯度:33.29S 60W國名由來: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國樹:賽波樹,又名奧布樹;國家語言: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部分人會說英語;國花:燦若紅霞的賽波花;國鳥:棕灶鳥。(1)社交禮儀阿根廷人在日常交往中所採用的禮儀與歐美其他國家大體上是一致的,並以受西班牙影響為最。阿根廷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所以一些宗教禮儀也經常見諸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在交際中,普遍採取的握手禮。在與交往對象相見時,阿根廷人認為與對方握手的次數是多多易善。在交際場合,對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小姐」或「夫人」 相稱。(2)服飾禮儀在正式場合,阿根廷人的著裝講究乾淨整齊。作不到這一點的人就會失去阿根廷人的尊重。在一般情況下,不論是進行正式訪問還是外出,一定要男穿西裝套裝,女著套裙或長裙。在阿根廷最好不要穿灰色的套裝套群。(3)餐飲禮儀阿根廷人普遍喜歡吃歐式西餐,以牛、羊、豬肉為喜食之物。人們喜歡的飲料有紅茶、咖啡與葡萄酒。有一種名為「馬黛茶」 的飲料,最具有阿根廷特色。(4)習俗禁忌適於談論的話題:足球及其他體育項目、烹飪技巧、家庭陳設等等。拜訪阿根廷人時,可贈送一些小禮品。但是送菊花、手帕、領帶、襯衫等是不適當的 。加拿大國家的風俗禮儀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西北部鄰美國阿拉斯加州,東北與格陵蘭(丹)隔戴維斯海峽遙遙相望,南接美國本土,北靠北冰洋達北極圈。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東部氣溫稍低,南部氣候適中,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北部為寒帶苔原氣候。中西部最高氣溫達40℃以上,北部最低氣溫低至-60℃。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南部與美國接壤,國境線長達8892公里。國獸:水狸;國花:楓葉;國樹:楓樹。(1 )社交禮儀加拿大的基本國情是地廣人稀。特殊的環境對加拿大人的待人接物有一定影響。一般而言,在交際應酬中,加拿大人最大的特點是既講究禮貌,又無拘無束。加拿大國民的主體是有英法兩國移民的後裔所構成的。一般而言,英裔加拿大人大多信奉基督教,講英語。性格上相對保守內向一些。而法裔加拿大人則大都信奉天主教,將法語,性格上顯得較為開朗奔放。與加拿大人打交道要了解對方情況,然後在有所區別的加以對待。(2 )服飾禮儀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著裝以歐式為主。上班的時間,他們一般要穿西服、套群。參加社交活動時往往要穿禮服或時裝。在休閑場合則講究自由穿著,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即可。(3 )餐飲禮儀加拿大人對法式菜肴比較偏愛,並以麵包、牛肉、雞肉、土豆、西紅柿等物為日常之食。從總體上講他們以肉食為主,特別愛吃乳酪和黃 油。加拿大人重視晚餐。他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到自己家中共進晚餐的習慣。受到這種邀請應當理解為是主人主動顯示友好之意。(4 )習俗禁忌忌諱:白色百合花不可作為禮物送人美洲國家墨西哥的風俗禮儀墨西哥國旗墨西哥(México),位於北美洲,北部與美國接壤,東南與瓜地馬拉與貝里斯相鄰,西部是太平洋,東部有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阻隔。首都墨西哥城。墨西哥國花——仙人掌。墨西哥是仙人掌的故鄉,在仙人掌的2000多個品種中,墨西哥有一半以上,因此享有"仙人掌王國"的美譽。國鳥:雄鷹;國石:黑曜石(1)社交禮儀在墨西哥熟人見面時所採用的見面禮節,主要是擁抱禮與親吻禮。在上流社會中,男士們往往還會溫溫而雅地向女士們行吻手禮。通常,他們最慣於使用的稱呼是在交往對象的姓氏之前,加上「先生」、 「小姐」或「夫人」之類的尊稱。前去赴約時,墨西哥人一般都不習慣於準時到達約會地點。在通常情況下他們的露面總要比雙方事先約定的時間晚上一刻鐘到半個小時左右。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待人的禮貌。(2)服飾禮儀墨西哥人的穿著打扮,既具有強烈的現代氣息,又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在墨西哥人的傳統服裝之中,名氣最大的是「恰魯」和「支那波婆蘭那」。前者是一種類似於騎士服的男裝,看起來又帥又酷。後者則為一種裙式女裝,穿起來讓人顯得又高貴,又大方。墨西哥人非常講究在公共場合著裝的嚴謹與莊重。在他們看來,在大庭廣眾之前,男子穿短褲,女子穿長褲,都是不合適的。因此,在墨西哥出入公共場合時,男子一定要穿長褲,婦女則務必要穿長裙。(3)餐飲禮儀墨西哥人的傳統食物主要是玉米、菜豆、和辣椒。它們被稱為墨西哥人餐桌上必備的「三大件」。墨西哥的菜以辣為主,有人甚至在吃水果時也要加入一些辣椒粉。墨西哥人還有吃仙人掌的嗜好。在他們看來,仙人掌與香蕉、菠蘿、西瓜一樣,可以當水果吃。在墨西哥,許多人都有以昆蟲作菜的愛好。(4)習俗禁忌最喜歡的顏色:白色最不喜歡的顏色:紫色最討厭的數字:13忌諱:黃色和紅色的花不可送人哥斯大黎加的習俗禮儀哥斯大黎加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簡稱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東臨加勒比海.面積5.1萬平方公里,人口270萬。以天主教為國教,天主教徒佔全國人口的90.5%。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首都聖約瑟(San Joes)。貨幣科郎Costa Rican Colon.該國以出口咖啡、可可、農產品為主。工業在中美洲各國中較為發達,以輕工業為主。人均產值在1020美元以上,主要出口商品有咖啡,可可、香蕉、原糖等,進口初級製品、燃米油、機械設備等。開採金、銀、鹽礦。風俗民情哥斯大黎加人,普通家庭的日常飲食主要有玉米、豆類、大米、香蕉等,在星期天則用香蕉和南瓜熬肉湯。水果類比較常見的有各種棕櫚果實和棕櫚樹心。最普遍的飲料是咖啡、加粗糖煮開的郎姆酒、糖酒等。黑人居民的食多為君子蘭、木薯和幾種當地產的莖類食物。印第安人基本上吃玉米和香蕉,極少能吃上魚和肉。在哥斯大黎加,咖啡和香蕉產量極為豐富.其出口量占出口總量的一半.而且這兩種東西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飲料和食品。到當地人家裡作客。他們一般都備有小吃或飲料招待.客人不應拒絕,否則會使主人感到難堪。商務禮儀在哥斯大黎加,男子見面.一般行握手禮,關係非同一般的,還要擁抱。男子見到較熟悉的女子有的是輕吻她的右手,有的是吻臉。跟初次見面的人打交道,不能哈哈大笑,也不能詢問對方的年齡、種族,稱呼時,可在名字後再加先生、女士等。哥斯大黎加人待人熱情誠懇,對耍花招的一套非常討厭,所以,他們的言談舉止總讓人覺得是發自內心的。他們感情細膩。在這裡,人們非常珍惜和愛護動植物。人們喜歡欣賞盛開的鮮花,而絕不會踐踏它們。一般情況下,男子不重裝飾,不修邊幅。大都上著襯衫,下穿黑色或深色褲子。女子則非常重視妝飾,打扮入時.平時喜穿袒胸式裙服或緊身褲.肩披叫雷波諾的彩色長披巾。禁忌習俗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的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許多方面仍遵循著古代的習俗。他們不輕易和外地人打交道,一般不主動將自己的姓名告訴初來的人。天主教是哥斯大黎加的國教,有95%的人信天主教.同他們在一起時.最好的談資是他們的自然環境等。稱呼:哥斯大黎加人坦誠樸實,性格樂觀,態度和藹,為人謙遜,講究信用,熱情好客。哥斯大黎加人對外來客人十分友好,無論在任何場合,他們都會主動打招呼,熱情問候,握手致意。哥斯大黎加人非常注重得體的稱謂,在社交場合,對成年男子一般稱先生,對已婚婦女稱夫人或太太,對未婚男女青年分別稱為少爺、小姐。同其他美洲國家一樣,哥斯大黎加人喜歡他人稱他們的學銜或職銜,並同上面的稱呼連用,如「博土先生」、「碩士先生」、「局長先生」等。邀請:哥斯大黎加人喜愛和朋友聚會聊天,常常將知心好友邀請到家中,喝著咖啡,吃著水果和甜食,海闊天空地侃,如果是周末,侃到興趣濃時,還要唱歌跳舞,一直持續到次日天明方才罷休他們同外國朋友初次交往,如果客人言談舉止禮貌,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能夠講幾句當地的民族語言,他們會視為故友相逢,顯得格外親切熱情,會主動邀請到家中作客。對於哥斯大黎加人的盛情邀請,外來客人不可出自客氣或其他考慮而謝絕,那樣會引起主人的不快。應邀:應邀到哥斯大黎加朋友家中作客、應帶一束鮮花、一盒蛋糕、一瓶好酒之類的物品送給主人。客人進門,主人要用飲料、酒類、點心、甜食、水果等招待,熱情談話。晚餐是哥斯大黎加人的正餐,他們多愛請客人到家中吃晚飯,正式吃飯時間一般是晚上10點以後。他們待客的主要食物有大米、玉米、豆類、蛋類、牛奶、蔬菜、水果等。哥斯大黎加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玉米的地方之一,待客少不了玉米粽、玉米餅、玉米團、玉米酒等。見面與告別:哥斯大黎加人坦誠、和氣、謙遜、樂觀、講究禮貌、充滿高尚情感。他們常用的見面禮節是握手、擁抱和親吻,告別時也是這樣。應邀吃飯時要帶些禮物,如蛋糕、酒類。開車告別時應先將窗子上的玻璃搖下,而後輕輕揮手向主人告別。禁忌:哥斯大黎加的禁忌與西班牙等歐美國家一樣。人們普遍忌諱「13」和「5」這兩個數字,認為它們是不吉利的。人們喜歡「3」和「7」,認為這兩個數字是吉利的。智利國家的習俗禮儀智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hile), 簡稱智利。它位於南美洲西南部,面積75.69萬平方公里,南北長達4332公里,東西寬約寬約90-401公里,好象一條長長的帶子,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人口為1235萬。85%的人信奉天主教,天主教為國教。西班牙語為國語。首都聖地亞哥( Santiago),是一座風格獨特的現代化城市。貨幣為比索Peso.智利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大小銅礦星羅棋布,是世界著名的產銅國。素有「銅的王國」、「銅礦之國」的美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銅礦,已探明蘊量達1.845億噸,佔全球總儲量四分之一以上,儲量、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銅的出口量僅次於尚比亞。世界上產硝石的國家很多,但智利卻獨居榜首,獨享世界「硝石之國」的盛譽。智利人1天吃飯多達4次。早餐他們喝的是咖啡,吃的是吐司(Toast),以簡便為原則。下午1時左右,是正午的午餐,量多質佳。下午4時,再喝咖啡,吃數片吐司。晚上9時,吃正式的夜餐。到智利,自然是「入鄉隨俗」了,一天4餐,您可以照吃不誤。智利的商務禮俗,隨時時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公私訪問均需先訂約會。持用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對照之名片最佳,當地可印英、西文名片,兩天取件。與銷售有關之文最好用西班牙文。姿態宜低而謙虛,最忌氣凌人。聖地亞哥商人對此事甚敏感。許多當地商人的英語、德語流利。智利商人對第一次訪智能的外國人常感可笑,因為這些外國人往以為智利也是個熱帶、濕潤、叢林密布的南美洲國家,實際上,智利的景觀與歐洲相似。故你的注意一切採用歐洲方式就沒有錯。商界招特多在大旅社或飯店、午餐於下午2時開始,晚餐自晚間10時開始。多多讚美智利的葡萄酒和水果。智利為南美洲A、B、C三大國之一(A--阿根廷、B--巴西、C--智利)。3-11月宜往訪。只可飲瓶裝水。智利人都喜歡牛,每逢盛大的節日都要舉行這種活動。圍牛就是騎馬把牛圍起來。智利牧區,地廣人稀,牲畜分散.牧主為了把趕回畜趕回畜欄或把它們圈起來清點數目,都需要掌握圍攏牲畜的技術。外國的來訪者到智利也都想看看圍牛。有的人說:「看圍牛就有算真正了解智利」。「戈比愛」野百合花是智利的國花.海關免稅香煙500支,或雪茄100支,或煙草1磅。酒2瓶。本國貨幣或外匯進出無限制,外幣入關申報,出境時時攜出。在智利,男人之間見面也經常熱情摟一摟,女人見面是親面頰。到智利人家中做客時,要在門外等主人請才能進門。可以送一束鮮花給女主人。智利人喜歡聽客人談論他們的家庭,特別是孩子,避免議論當地有關的政治和宗教。智利風俗禮儀禁忌智利城市建築的最大特點是,各大城市都有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和現代化的色彩艷麗的住宅,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農村房屋一部分是歐式的,其餘大部分是平房。智利居民在莊重和正式場合,一般都穿西裝。平時穿著比較隨便。智利人的主要食物有麵粉、大米、玉米。牛肉、豬肉和羊肉,在智利重大的活動中都佔有重要位置,而且多為烤肉。在該國,蔥頭、土豆、西紅柿、生菜、龍鬚菜、白菜和紫菜頭等蔬菜及菜豆、兵豆和鷹嘴豆都是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智利的高質量海產品,如海蟹、大牲朗和碩大的貽貝,也是節日里做菜的主要原料。各種各樣的天然水果,如蘋果、柑桔、葡萄、西瓜、甜瓜、李子、杏、草毒、 桃、荔枝和山橄攬等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必備之物。智利人吃飯必須飲酒,而且,在智利消費的紅、白葡萄酒都是上等酒,還有白酒,喝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單獨飲用,也可以摻進檸檬和糖作開胃酒。禁忌和禮儀智利人十分重視見面時的問候禮節,他們同外來客人第一次見面時,多要握手致意,熟悉的朋友,還要熱情擁抱和親吻。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見面,還習慣行舉手禮或脫帽禮。智利人最常用的稱呼是先生和夫人或太太,對未婚青年男女分別稱為少爺和小姐。在正式場合要在稱 呼前加行政職務或學術頭銜。智利人應邀參加宴會或舞會,總是帶上一點禮物。人們有婦女優先的習慣,在公共場合年輕人總是將方便讓給老人、婦女和孩子。智利人的禁忌和西方几乎一樣。智利人還認為「五」這個數字不吉利。秘魯共和國的風俗禮儀秘魯共和國簡稱「秘魯」。在殖民主義者入侵前,秘魯是印加帝國所在地,意為「太陽的子孫」。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從巴拿馬地峽來到這裡,稱此地為「秘魯」。其含義有三:一說為「玉米之倉」之意,二說為「河」之意,三說為一個酋長之名。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北鄰厄瓜多、哥倫比亞,南接智利,東南毗玻利維亞,東界巴西,西瀕太平洋。秘魯全國面積128.5215萬平方公里。人口2125萬(1988年)。秘魯人占近50%,克丘亞人佔42.8%,艾馬拉人、叢林印第安人、外國移民佔少部分,華人有1.5萬人。秘魯全國劃分為24個省和卡亞俄直屬區。首都利馬。貨幣為「印第」。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3種方言在印第安人中通用。一、社交習俗秘魯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南美西部秘魯人, 珍惜光明心地純;大多信奉天主教, 崇拜祭祀太陽神;人人偏愛向日葵, 把它視為民族魂;紫色倍加受讚賞, 民間習俗必知聞;忌用「死亡」詞詛咒, 「十三」、「周五」怕面臨。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秘魯人崇拜太陽神,每年冬至日要舉行祭祀活動,尤以庫斯科的祭典規模最大,人們在頭戴假髮和面具的男主祭人主持下,一連三天,膜拜初升的太陽,並和著民間樂曲跳太陽舞,以示對太陽神的祈禱。秘魯坎姆巴族人有一種聚飲會的交際習俗。會前,男主人用「阿肖特」(一種顏料)塗面,並備好樂器、酒具及用來與煙草一起咀嚼的石灰。聚飲會用的「馬沙托」木薯酒是前三四天就已著手製成的。客人到後,主人家中的男子依次圍繞客人走一圈,以示歡迎。然後再把盛有「馬沙托」酒的葫蘆或竹筒奉獻給客人,賓主立即開懷痛飲,一醉方休。秘魯人對約會的時間,總習慣遲到半小時左右。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禮節風度。秘魯女子除在官方場合穿禮服外,平時習慣身披個大披肩,寬大通風,穿起來別有風姿。這個披肩白天當衣服,晚上又用它當被子。秘魯的奧列宗人都喜歡在耳垂上嵌一個木盤;起初為小盤,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換大盤,以至把耳垂都拉得很長,有的甚至兩耳垂肩,故稱「大耳人」。在該部族,大耳不僅是美的標誌,也是智慧的象徵。秘魯人對紫色倍加讚賞。在每年十月份舉行的宗教活動中,人們廣泛使用紫色,認為紫色預示著幸運的到來。他們偏愛向日葵。因為它是秘魯的象徵,人們喻其為國花,還稱其為「印加魔花」、「太陽花」。他們非常喜歡貓頭鷹。認為這是一種益鳥,會給人類造福。並認為它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徵。二、禮節禮儀秘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和告別時,都慣以握手為禮。男朋友之間相見,一般慣施擁抱禮,並互相拍肩拍背。秘魯婦女之間相見習慣施親吻禮(親吻對方的面頰),嘴裡都不停地發出表示友好的嘖嘖聲或說問候的話。三、信仰忌諱秘魯居民中絕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秘魯基巴羅族人視巫師如神明,並對其異常崇敬。秘魯人特別忌諱「死亡」這個字眼,若以「死亡」來詛咒他人,必定會引起一場大歐斗。秘魯的印加印第安人,在每年9月舉行定期驅魔節日。因9月是雨季。瘟疫易於流行。為了驅除病魔,秋分後月圓的第一天,所有的人要禁食。晚上各家聚會,烤制一種摻有小孩鮮血的玉米餅。人們在洗浴之後,用這種麵餅擦頭、臉、胸、肩、腿,認為這樣可以消除病痛。然後用這種麵餅再擦門檻,證明全家都已齋戒凈身。秘魯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這都是不吉利的數字和日期,遇其必將會大難臨頭。他們忌諱烏鴉。認為烏鴉是一種不祥之鳥,給人以厄運和災難的印象。他們忌諱以刀劍為禮品。認為送這些東西意味著割斷友誼。他們在飲食上忌食海參一類的奇形怪狀的食品。四、飲食習慣秘魯人的飲食品種豐富多彩,其中尤其愛吃海味和肉食。他們的烹調方法獨俱特色,慣於用炭條把鵝卵石烤燙,然後放上肉食烤制。還有的把玉米、豆類等主食也放在卵石上烤制,其香味獨特,十分誘人。他們平日一日三餐,早餐較為簡便,一般多以麵包加牛油,一杯牛奶或咖啡;午、晚兩餐大多比較重視,菜肴以豐盛些為好。秘魯印第安人嗜嚼古柯葉。他們每天午飯後,都喜歡圍坐在一起咀嚼古柯葉。據說咀嚼古柯葉能使人產生溫暖和舒服之感。秘魯人習慣吃西餐,對中國菜肴也樂於品嘗。他們用餐慣於使用西餐刀叉作取食用餐的餐具,他們不習慣使用中國的筷子。秘魯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①注重 講究菜肴香脆,注重菜肴量小、質精。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愛甜味。③主食 愛吃米飯,對麵食品種也喜歡品嘗。④副食 愛吃魚、蝦等海鮮品,喜食牛肉、豬肉、雞、鴨及蛋類;蔬菜愛吃洋蔥、西紅柿、捲心菜、黃瓜、柿子椒等;調料愛用花椒粉、胡椒、魚粉、味精、檸檬汁等。⑤製法 對烤、燒、煎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魯菜。⑦菜譜 很欣賞「火靠大蝦、酥皮魚皮、德州扒雞、北京烤鴨、烤花鱗魚、串燒肉、香酥雞腿、糖醋黃魚、鍋白菜卷、茄汁魚丸等風味菜肴。⑧水酒 喜飲葡萄酒、果酒、啤酒;愛喝咖啡、可可、可樂、礦泉水;喜飲香片花茶。⑨果品 對葡萄、香蕉、芒果、西瓜等水果很愛吃。乾果喜歡葡萄乾等。瓜地馬拉的風俗禮儀瓜地馬拉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Guatemala), 簡稱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的西部。面積10.8萬平方公里。山地佔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二。瓜地馬拉素有「森林之國」之稱。據說在印第安語里,「瓜地馬拉」這個詞的意思是「森林茂密的土地」。當地盛產貴重的紅木,瓜地馬拉地處熱帶,但受地形的影響,如在海拔1500米的瓜地馬拉城,氣候很象我國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市,年平均溫度在20.5度,被人們稱為」常春王國」。瓜地馬拉人口849萬,天主教徒佔全國人口的90%。西班牙語為國語,通行印第安語,部分人士可通用英語部分人士可通英語。首都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貨幣格查爾。瓜地馬拉是古代瑪雅文化的發祥地。1821年獨立。19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39年成立共和國。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等五國,在經濟上相互合作,成立了中美洲經濟合作機構。該機構的事務局設在瓜地馬拉,事務局負責制訂經濟發展計劃,並組織其實施。這五國進行國際經濟合作,瓜地馬拉負責食品及其關聯產業以及輪胎、雜貨、加工等。瓜地馬拉男女服裝上的繡花,除了裝飾外,還有象徵意義,如頭戴羽毛的蛇和太陽象徵瑪雅人。也可以根據服裝上的細微變化,區分出人的社會地位、婚姻狀況,以及這服裝是日常穿的,還是節日裝。當地人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注意,最好不要在當地人家裡或當著他家人談論業務,習慣於見面時握手,好朋友見面擁抱並拍對方的肩膀。婦女相見,如果是朋友的話,彼此輕輕摟一摟,並親對方的面頰。客人應邀作客時,可以給主人一束花或糖果作為禮品。在瓜地馬拉,13和14都被認為不吉利。在中美洲地區,特別是瓜地馬拉北部的深山密林,棲息著一種啄木鳥的同宗---「格查爾」。格查爾是印第安語,意思是「金綠色的羽毛「。它是有名的「森林醫生」,也是世界上極美的鳥兒。雌鳥大小如鴿子,全身羽毛艷麗,紅腹綠背,頭和胸部呈淺色。一會兒黃,一會兒綠,一會兒又變成紅、橙、五光十色,絢麗多彩。格查爾鳥在瓜地馬拉人民心中目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性情高潔,酷愛自由,所以有「自由之鳥」的美稱。格查爾鳥喜歡成雙成對地生活,形影不離,所以它又是愛情的象徵。青年男女間說意思就是親愛的。美麗的格查爾鳥是瓜地馬拉人民的驕傲,瓜地馬拉人民把它視為自由、愛國、友誼的象徵,經政府正式宣布,定它為國鳥。把它作為國旗、國徽和錢幣上的標誌,還用法律規定禁止捕捉格查爾鳥。波利維亞的習俗禮儀玻利維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olivia),簡稱玻利維亞,是南美洲的一個內陸國家。面積109.8萬平方公里,其西部是高原,海拔平均在3700米以上,面且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很多,因此有「南美洲屋脊」之稱。人口600萬。94%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為國語。印第安人通用克亞語和艾馬拉語。除一流旅館的服務人員外英語幾乎行不通,首都拉巴斯(La Paz)。人口100萬,地處海拔3636米的高原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即使在夏天,早晚也很涼,務必攜帶毛線衣。正式場院合不打領帶也沒關係。貨幣玻利維亞比索Bolivian Peso.玻利維亞具有悠久的歷史。1583年,玻利維亞淪為西班牙牙殖民地,隸屬秘魯總督管轄。稱為上秘魯。1825年8月6日獨立,建立共和國。現政府實行總統制。依據1967年公布的憲法,總統民選,任期4年。國會分參眾兩院。1958年7月9日與我國建交。玻利維亞是礦物原料出口國,礦業是國家的主要經濟命脈,全國礦工近8萬人。錫礦的儲量達52萬噸。玻利維亞的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保守樣的西裝。公私拜會須選取訂約。沒有事先約會也常能徑自前去拜訪也不必視為失禮。事先以電話約會時,對方會說請待通知見面時間,但音訊全無的情況也時而有之。即使主人遲到了,客人也應準時赴。如果你會講西班牙文,那就在好不過了。避免談論政治與宗教問題。英文、西班牙問對照片甚有用,當地可印,兩天取貨。持用商品說明也得有西班牙文對照才行。勤勞,乃是生意成功的要決。在玻利維亞經商,銷售態度必須低,勿企圖向對方施加壓力。當地商界習俗與歐洲習俗語相近,食物也是歐洲式的。當地和陌生人第一次見面時習慣握手,熟人和朋友相見則常是口頭問候。商業訪問,見面、告別分手時一定要握手。客人在吃飯時要把自己內的食物吃光,所以夾菜時不要夾得太多。到當地人家做客,要送鮮花待小禮品給男主人。禮品在客人走後才能打開來看。公事交往,一般在餐館裡招待客人吃午飯或晚飯。主人的夫人一般不參加這種宴會。當地產有上等品質的羊駝毛線衣。玻利維亞的禁忌,車要輕輕地關,否則令人反感,尤其計程車更為甚。與玻利維亞人交談,通常什麼內容都可以談,但是好避免談論政治和宗教。切忌讚美智利,因為兩國從1880年開始,就不斷有邊界糾紛。首都拉薩巴斯的大商號,大多歷史悠久,進口商品項目龐雜,從刮鬍子刀片到大型吊車。這些老商號本身也辦批發及零售。商務宴請都是在大飯店舉行。由於拉巴斯位居高山之巔,初抵前兩天最好先輕鬆地休息一下,出門最好計程車,以免走路氣喘。千萬注意,減少飲食,以免痛苦。各旅店及店均設有備用氧氣筒,供「高山病」患者使用。在海拔高的地方喝酒,雖然喝得不多,卻極容易醉得東倒西歪。有高血壓病的人,尤須注意,不可過量酒。每年的4-5月,9-10月最宜往訪。假期不宜給談商務。聖誕節、復活節前後兩周不宜往訪。3月間嘉年華會5天,商業活商人1-3月多度。勿飲生水,最好只用瓶裝水。除了歲末、年初及嘉年華會以外,旅館不會客滿。當地計程車都是幾個人合乘的,也可一次付4人的車資包租計程車。計程車免小費。行李一件500Pesos。旅店、小費10-25%,其他服務每次付400Pesos即可。海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1磅,酒2瓶。任何貨幣進出不限,先申報數額,出境時可如數攜出。我國發往玻利維亞的航空郵件和水陸路郵件均由北京散寄秘魯轉。電報和電話分別由北京至紐約和北京至羅馬線路轉。古巴國家的習俗禮儀古巴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uba),簡稱古巴。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島中的一個島國。面積11萬平方公里。古巴一名,因印第安人的領袖得名。有「千島之國」、「世界糖罐」、「世界甘蔗國」、「安的列斯的珍珠」的美稱。黑人佔23%,其餘為印歐或非歐混種人,還有華僑2萬多人。首都哈瓦那就有192.4萬多人。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國語為西班牙殖民地,獨立後受美國保護,1961年與美斷交,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1960年9月28日與我國建交。古巴產量僅次於印度、巴西,居世界第3位,自本世紀70年代以來,年產量一直保持在5000-7500萬噸之間。1981年種植面積已達172萬公頃,產量達7359噸,原糖出口達707萬噸。古巴糖是稱霸世界的拳頭產品。1985-1986年度糖產量達850萬噸。按照古巴的商務禮俗,隨時宜穿保守式樣西裝。拜會政府機關,必須先訂約。居民大多數信奉天主教,宗教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有較大的影響,如:忌諱「13」這個數字,更忌諱13日星期五這一天舉行娛樂活動;嬰兒出生後要舉行洗禮,並給其取教名;習慣過復活節、聖誕節、狂歡節等。還有一種奇趣的習俗,即在每年的新年除夕,按習慣每人必須要準備一碗清水,等午夜的時鐘敲過12下後,每人就各自將準備的那碗清水到室外去以表示去舊迎新。經濟機構都是國營,各個貿易組織無在外貿部統一領導之下。和古巴商人打交道,你得有恆心、有毅力、有耐心,才做得成買賣,古巴官員對外國人還算友好。在談話時,宜避免談及你所代表的公司的業務以外的事務。古巴人會要求你打折扣。還價甚厲害。兌換古巴幣,一定要到指定的官方兌換處辦理。在古巴,別給對方禮物——這被視為非法行為。對方如招待你餐,一定是一群人在公共店進行,不會是一對一在旅舍密餐,注意禁止對軍事設施、政府機關拍照。少談古巴的內政與外交問題。古巴人在飲食上習慣以吃歐式西菜為主,一般以愛吃烤、煎、炸制的菜肴者居多。他們的口味喜清淡,不喜油膩,以豬、肉為主要食品,也受吃魚以及各種味食品。他們還愛咖啡、可可、紅茶。但須注意的是,他們一般不太愛吃肉和海味。聖誕節的傳統菜肴是串在烤肉簽上的。古巴盛產熱帶水果,居民一般將芒果、菠菜、柑橘等切成塊,加大量的糖摻和著吃。煙草是古巴的傳統經濟作物,著名的「哈瓦那雪茄」,馳名世界。古巴各省都出產煙草,但是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煙草產地在比那爾德里奧省的埃塔巴亞堆地區,這裡煙草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0%,是製作哈瓦那雪茄的主要原料。古巴的煙草和煙草製品年產量約5萬噸,大部分供出口。海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煙25支,或煙草1磅、酒2瓶。本國貨幣禁止出入境。外幣不限,先申報數額,屆時可攜回。美元旅行支票在古巴不通用。不妨購買加拿大幣或英鎊作旅行支票使用。每年1-5月、10-11月,最宜前往古巴訪問。6-9月節日較多。勿飲生水,只瓶裝水,水果須徹底洗凈、削皮才可食用。該國禁止小費。上計程車前先講價。宏都拉斯的習俗禮儀宏都拉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Honduras)。簡稱宏都拉斯。位於中美洲北部地區,面積11.2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在這些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森林,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的45%,主要產松木和紅木。宏都拉斯的國名,同海家哥倫布的一段非常驚險的經歷有關。1502年,哥倫布在第四次航海來到宏都拉斯沿海的時候,突然大風。狂風卷著巨浪,時而把船帶到象山一樣的浪尖上,時而又把它拋向深淵。在這危急的時刻,富有航海經驗的哥倫布及時導航把船靠岸,才免遭災難。於是,哥倫布就把這個國家命名為「宏都拉斯」,意思是「無底深淵」,並且把沿海一叫做「格臘西亞斯阿迪奧斯」,就是「感謝上帝」的意思。人口470萬,其中印歐混種人佔91%。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為國語,在宏都拉斯,音樂和比較流行。每逢節日,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到處都可以看到歌舞的人群。首都特古西加爾巴(Tegucigalpa)。 宏都拉斯1821年宣布獨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共和國。1838年聯邦解體建立共和國。貨幣為倫皮拉。宏都拉斯的內陸山地,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金、銀、煤、銻等,其中白銀的蘊藏量在中美佔第1位。和宏都拉斯商人相處要注意,宏都拉斯與薩爾瓦多不合,說話時應注意。該國人種複雜,人們對於政治興趣高昂。當地商人自尊心很強,所以,生意不好做。一旦有了交情之後,生意就好做了。談判生意,往往需要比較多的時間,盲目從事,往往會致意外的失敗。和當地的商人成了至交之後,每有交易時,也都必須訂立契約,並不得疏於資信調查,否則,一旦發生糾紛,就後悔莫及了。至於資信調查,是可以委託律師辦理的,但是,必須找個有實力,而且在政府機構內吃得開的人,才能獲得可的次讎材料。天主教徒忌諱「13」這個數字,尤其13號是星期五,遇上此日子,一般不要舉行活動。巴拿馬國家的習俗禮儀巴拿馬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anama),簡稱巴拿馬。位於南北美洲之間狹長的巴拿馬地峽蜂腰上,是連通南北美洲的咽喉,被稱為「世界橋樑」,「宇宙心臟」。面積為7.7萬平方公里。由於巴拿馬運河而馳名於世界,被譽為「世界的橋樑之國」。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三大運河之一,位於中美洲的「細腰」——巴拿馬。從大西洋的利蒙灣通向太平洋的巴拿馬灣,全長81.3公里,是連接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橋樑,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一條重要的國際航運水道。一艘船通過運河一般需要四個小時。巴拿馬在印度安語中的意思是「蝴蝶之國」。16世紀初,哥倫布在巴拿沿海登陸以後,發現這裡到處是成群飛舞的彩色蝴蝶。於是,使用了當地印第安人的語言,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巴拿馬」。巴拿馬還有「沒有商船的商船之國」,「產魚之國「,」世界橋樑「的美稱。人口230萬,9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脫離大哥倫比亞聯邦而獨立,成立巴拿馬共和國。現政府為總統制,新憲法於1972年生效。規定總統由國民大會選舉,任期6年。經1983年修訂憲法,總統、副總統改由人民直接選取任期5年,不得連任。立法委員會代表國會,於選舉總統的同時由國民選產生,任期5年。巴拿馬經濟以勞動服務收入為主。出產香蕉、可可、馬尼拉麻、玉米等。工業有食品加工、製革、陶瓷等,資源也很豐富。首都巴拿馬市,人口約60萬。市內有寧靜的西班牙風格的住宅區,也有喧器的繁華商業區,還有美國式的現代化建築,而巴拿馬市本身,也正是一個存有多種文化的調和體。一提到巴拿馬,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高溫多濕,終年長夏的國家。巴拿馬運河、巴拿馬籍、巴拿馬帽、科隆自由貿易區、銀行等聞名邇。由於巴拿馬位於南北美洲大陸的中心位置,巴拿馬上常以「世界中心點「而自豪。連結著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有3段,將擔升到海拔30米的湖水上,同時又以3個閘門的方式,將其沉于海面下的一條運河。一天約有40條船由太平洋通過運河駛向大西洋,又由大西洋開往太平洋。5萬5千噸級的只仍可通行。巴拿馬文化源於西班牙文化,西班牙是公用語,日常生活上也都用西班牙語。購物時用簡單的英語大多行得通,餐廳里的菜單大多附有英文名稱。巴拿馬天氣濕熱。訪問政府或大企業機構,宜穿保守式樣夏天西裝。其他時候,穿淺色襯衫,打條領帶即可。會前,大多需先訂約。宜持用印有英文、西班牙文對照的名片。當地可印,兩天取貨。巴拿馬運河是該國的經濟命脈,許多外國大公司在巴拿馬有分公司。當地商業巨子與政界關係極密切。在當地甚難找到好的分銷商或商業代表。巴拿馬商人多會說英語。當地商人於中午回家吃午飯,睡午覺。巴拿馬人的商業習慣,即使定有約會,也不一定準時赴約。當地人遲到30分到1小時並不稀罕。當地打電話的習慣是先問「您是誰啊?」純系一種習慣而已。當地的公用電話是先拔號,對方答話之後再投入銅板,開始通話。巴拿馬貨幣單位與Balboa.,與美金等值,在市面上兩者同時通用。英語在商界足以應付。洽談中,多稱讚巴拿馬工業化的成就。「格郎自由區」有許多外國公司設立的他、拼裝或包裝廠。出入境注意事項:入境時海關栓查很嚴,尤其是對食品類。在當地停留一個月以上時需課徵所得稅。出差者需注意,簽證90天有效。海關免稅香煙500支,或煙草1磅。酒3瓶。外及本國貨幣入境不限,先申請,出境時可如數攜出。交通工具,搭坐計程車沒有問題,因不用計程表,所以搭車前要確認一下所需車資。店前排的計程所以搭車前要確認一下所需車資。店前排的計程車,車費較高。計程車小費10%。行李每件25CENTS, 旅舍、飯店等付10-15%小費。食物、飲水方面,巴拿來馬市內的旅館、餐廳,生水與皆無問題。巴拿馬人男尊女卑的觀念很強。朋友見面喜歡擁抱。業務往時握手就可以了。到內地的巴拿馬人家中做客可以送食品或小樹苗作為禮物。避免談論法地政治和過去的運河區。美景美圖精品美文音樂空間職場技巧音畫圖文感悟哲理星座運清生活百科史海鉤沉健康常識書畫古玩網頁特效電腦技巧在線書架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秒   感謝光臨背景音樂:


推薦閱讀:

婚嫁習俗(二)
合婚習俗的沿革
端午節各種不同的習俗有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和禁忌
有些債, 欠著比還了好

TAG:禮儀 | 習俗 | 世界 | 國民 | 民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