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莫非天要亡大明?崇禎迷信連測三字,字字不祥,測完自縊而死

話說李自成兵圍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禎皇帝明知大勢已去,卻不肯束手待斃,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堅守不出,以待救援。

  而城外李自成義軍攻城不克,損失慘重,李自成於是軍師宋獻策獻計,讓闖王設法動搖崇禎堅守孤城的決心。他附在闖王耳邊,如此這般說了一通,闖王聽了連連點頭。

  第二天,宋獻策便喬裝扮成一個測字老先生,混進北京城內,在皇宮附近擺下測字攤,一幅白布招牌迎風搖擺,上面寫著:「鬼谷為師,管輅是友。」

  宋獻策

  原來,宋獻策深知崇禎皇帝深信天命,平常喜歡招些江湖術士進宮相面、卜卦。每天早上起床後,一定會在在乾清宮中虔誠拜天,然後上朝。

  洛陽失守後,崇禎的叔父被殺,使崇禎感到這些是「上天棄我,翦滅大明」的「預兆」。宋獻策此行就是要讓崇禎相信,這種「預兆」已經成為無可挽回的事實。

  再說崇禎皇帝自從李自成兵臨城下後,終日寢食不安。這日,他帶上貼心太監王德化,青衣小帽,溜出皇宮,一來想了解一下民心,二來想了解一下真實軍情。

  看到宋獻策測字攤上的招牌,崇禎皇帝停住了腳步,心想:平日召進宮來的江湖術士,怕我治罪,盡說些阿諛奉承之詞,什麼「援兵將至,闖賊氣數將盡」等等。今日這測字先生,不明我的身份,想必也不會欺我,我何不測上一字?想著,便與王德化嘀咕兩句,在測字攤邊的長條凳上坐下。

  王德化將身子湊近宋獻策,輕聲說道:「先生,我家主人想測一字。」

  宋獻策抬頭一看,見王德化年近四十,卻臉白無須,且聲細如女子,知其為太監。再看看坐在一旁的崇禎,心裡已明白八九分,即刻笑臉相迎問道:「不知客官欲測何事?」

  王德化趕緊答道:「我家主人慾測國事。」

  宋獻策聽了,心裡暗自高興,順手拿起桌上的毛筆遞到王德化面前說:「需測何字,請客官動筆。」

  王德化隨手朝招牌一指說:「就測那『管輅是友』的『友』字吧。」

  宋獻策把那「友」字端端正正地寫好,左手捧著字,右手捻著須,思索片刻道:「客官若問他事,尚可另當別論;若問國事,恐有些不妙。你看『友』字這一撇,遮去上部,則成『反』字,倘照字形而解,怕是『反』要出頭。」

  崇禎一聽,面色驟變。王德化更是驚得非同小可,趕緊搖手道:「錯了,錯了,不是這個『友』字。」

  宋獻策聽罷,慢條斯理地問道:「客官莫非測的是有無之『有』字?」

  王德化看了看崇禎的臉色,連連點頭答道:「對對對,就是這個『有』字。」

  宋獻策隨即在紙上寫下一個「有」字,端詳再三,沉吟不語,只是不住地搖頭。

  王德化趕忙催促道:「先生快測,莫要耽擱了我們的工夫。」

  宋獻策站起來,將身湊近崇禎與王德化,輕聲說道:「若是這個『有 』字,恐怕更為不祥。你們看這個『有』字,上部是『大』字缺一捺,下部是『明 』字少半邊,分明是說,大明江山已去一半。」

  王德化一聽,嚇得冷汗直冒,連連叫道:「不不不!不是這個『有』字,不是這個『有 』字!」說著,抓起桌上的毛筆,可是,不等他落筆,崇禎拍案而起,劈手奪過王德化手中的筆,惡狠狠地罵道:「不中用的奴才!」一邊罵著,一邊隨手在身邊的紙上寫下一個申酉戌亥的「酉」字,往宋獻策面前一推。

  那宋獻策不慌不忙地將字接過來,凝神沉思,時而愁眉緊鎖,倒抽冷氣,時而急搓雙手,連連頓足,急得崇禎坐立不安,不斷催促。宋獻策卻無動於衷,兩眼低垂,沉默不語。

  崇禎著急地問道:「先生因何一言不發?」

  宋獻策嘆了一口氣,搖著頭說:「此字太惡,在下不便多言。」崇禎聽罷,心裡一涼,仍然硬著頭皮說道:「測字之人只求實言,先生不必隱諱。」

  宋獻策見催促得緊,看「火候」已到,便假裝神秘地說道:「此話說與客官,切莫外傳,看來大明江山,亡在旦夕,萬歲爺獲罪於天,無所救也。你看這『酉』字,乃居『尊』字之中,上無頭,下缺足,分明暗示,至尊者將無頭無足矣。」

  崇禎不聽則罷,一聽只覺得頭暈目眩,腿腳發軟,若非王德化在一旁攙扶,早已癱倒在地。兩人再也無心去了解民心軍情,一路長吁短嘆回宮。

  崇禎皇帝大概是怕闖王真會將他千刀萬剮,第二天,便帶著王德化,在煤山自縊身亡了。守衛北京城的官兵聽說皇帝已死,頃刻樹倒猢猻散,北京城不攻自破,闖王義軍也就順利地開進北京城。可憐崇禎,即位之時,明朝已是朝不保夕,前期有心勵精圖治,奈何積重難返,後又寄希望於天命,對測字、卜卦深信不疑,再加上性格多疑而殺害忠良,最終落得個自縊在煤山的結局。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為什麼華晨宇爭議很大?
宗教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裡?
佛教徒是怎麼喝水的?
假道士宋雨聲 鉛丹致人中毒事件
母親過於沉迷佛教已經影響到家庭了怎麼辦?

TAG:迷信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