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
05-29
」趙簡子有一個叫周舍的臣子,喜歡直言勸諫。 周捨去世後,簡子每次聽朝時常常不高興,大夫們請罪。 簡子說:「大夫們無罪。 我聽說一千張羊皮也抵不上一張狐狸的腋皮。 你們參加朝會,我只聽到唯唯諾諾的應承聲,聽不到周舍那樣鄂鄂的爭辯聲,因此憂慮。」簡子就因為這樣,所以能安撫趙邑而懷柔晉國的人民。
推薦閱讀:
晉定公十八年(前494),趙簡子到朝歌包圍范氏、中行氏,中行文子逃往邯鄲。
第二年,衛靈公去世。 簡子與陽虎送衛國太子蒯聵回衛國,衛國人不接納,衛太子就住在戚地。 晉定公二十一年(前491),簡子佔領邯鄲,中行文子逃奔柏人。 簡子又圍攻柏人,中行文子、范昭子於是逃到齊國。 趙氏終於佔有了邯鄲、柏人。 范氏、中行氏的其他城邑歸了晉國公室。 趙簡子名義上是晉國的卿,實際上把持晉國的國政,享有的俸邑與諸侯相等。 晉定公三十年(前482),定公與吳王夫差在黃池會盟中爭位次的先後,趙簡子隨從晉定公,終於使晉國位列於吳國之前,定公三十七年去世,趙簡子廢除三年的國喪,減為一年。 這一年,越王勾踐滅亡了吳國。晉出公十一年(前464),知伯攻伐鄭國。
趙簡子生病,派太子毋血阝領兵圍攻鄭國。 知伯喝醉了酒,用酒灌毋血阝並毆擊他。 毋血阝的隨從要求殺死知伯。 毋血阝說:「主君之所以立我為繼承人,就因為我能忍辱負重。」但也慍怒知伯。 知伯回來,於是把這事告訴簡子,要他廢掉毋血阝,簡子不聽從。 毋血阝因此怨恨知伯。 晉出公十七年(前458),簡子去世,太子毋血阝繼立,這就是趙襄子。 趙襄子元年(前457),越國包圍吳國。 趙襄子減降祭饌,並派楚隆慰問吳王。趙襄子的姐姐以前是代王的夫人。
趙簡子下葬後,還沒除去喪服,襄子就北登夏屋山,請來代王。 令廚師拿著銅木斗盛食物招待代王及其跟隨的人,斟酒時,暗地派叫各的宰人用銅木鬥打死代王及其隨從官員,接著興兵討平代地。 趙襄子的姐姐聽說這件事,號哭喊天,磨尖了簪子自殺。 代國人憐憫她,把她死的地方叫做磨笄之山。 趙襄子就把代地封給伯魯的兒子趙周為代成君。 伯魯是趙襄子的哥哥,原來的太子。 太子去世得早,所以封他的兒子。 趙襄子繼位後四年,知伯與趙、魏、韓三家全部瓜分了范氏、中行氏以前的封地。 晉出公大怒,告訴齊國、魯國,想依靠它們討伐晉國四位卿。四卿害怕,於是一起進攻晉出公。
晉出公逃往齊國,死在路上。 知伯於是立昭公的曾孫姬驕為國君,這就是晉懿公。 知伯更加驕橫,向韓、魏請要土地,韓、魏給了他。 又向趙請要土地,趙不給,因為趙襄子在包圍鄭國時受了晉國知伯的侮辱。 知伯發怒,就率領韓、魏進攻趙。 趙襄子害怕,就逃奔到晉陽城固守。 原過跟隨趙襄子逃走,掉在後面,到達王澤時,看到三個人,從腰帶以上看得清楚,從腰帶以下就看不到。 他們送給原過二節竹段,中間不貫通。 說:「替我史記將竹段送給趙毋血阝。」原過到達晉陽後,把這經過告訴趙襄子。襄子齋戒三天,親自剖開竹子,裡面用硃筆寫著:「趙毋血阝,我們是霍泰山山陽侯的天使。
三月丙戌日,我們將使你反過來消滅知氏。 你也要在百座城邑立廟祭祀我們,我們還將賜給你林胡的土地。 到你的後世子孫,將出現勇猛強健的王,全身紅黑色,像龍的臉,像鳥的嘴,兩頰鬢髮糾結,嘴角很有鬍鬚,高胸大肚,兩腿修長,上身高大,穿著左開衣襟的胡人服裝。 披甲乘馬精於騎射。 他將盡有河宗一帶,直到休溷諸貉的地界,南攻晉國其他城邑,北滅黑姑戎國。」襄子再拜道謝,接受三位神人的指令。 知、韓、魏三國圍攻晉陽,一年多,引汾水淹灌晉陽城,城牆沒被水淹的只有三版之高了。 城中高懸著炊器烹煮,交換子女來吃。 官員們都產生異心,禮儀更加隨便,只有高共不敢違背禮節。 襄子害怕,就在夜裡派相國張孟同暗中收買韓、魏。韓、魏與趙襄子合謀,在三月丙戌日,韓、魏、趙三國反過來消滅了知伯,共同瓜分了他的土地。
於是襄子論功行賞,以高共居頭等。 張孟同說:「在晉陽的危難中,只有高共沒有功勞。」襄子說「:當晉陽危急時,眾官員們都怠慢無禮,只有高共不敢鬆懈做人臣的禮節,因此以他居上等。」至此趙國北面擁有代地,南面吞併了知氏,勢力強於韓、魏。 於是襄子在百邑立廟祭祀三位神人,並派原過去主持霍泰山神廟的祭典。 後來襄子娶了空同氏的女兒,生了五個兒子。 襄子因為伯魯未能繼位,不肯立自己的兒子,並且一定要傳位給伯魯的兒子代成君。 代成君卻先死了,於是將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立為太子。 趙襄子在位三十三年去世,趙浣繼位,這就是獻侯。 獻侯年少即位,治所設在中牟。 趙襄子的弟弟桓子趕獻侯下台,自己在代地即位,在位一年去世。趙國人說桓子即位不是趙襄子的意思,於是共同殺死他的兒子而又迎回擁立獻侯。
趙獻侯十年(前414),中山武公初繼位。 十三年,建城於平邑。 十五年,獻侯去世,兒子烈侯趙籍繼位。 趙烈侯元年(前408),魏文侯攻下中山,派太子魏擊駐守。 六年,魏、韓、趙都被承認為諸侯國,趙追尊趙獻子為獻侯。 趙烈侯喜歡音樂,對相國公仲連說:「我喜愛的人,可以使他顯貴嗎?」公仲連說「:使他富可以,使他貴則不行。」烈侯說「:對。 那從鄭國來的槍、石兩位歌唱家,我賜給他們田地,每人一萬畝。」公仲連說「:行。」實際上卻不給他們。 一個月後,烈侯從代地回來,詢問賜給歌唱家的田地。 公仲連說:「正在尋找,還沒有適當的田地。」不久,烈侯又追問。公仲連始終不給,就推說有病不上朝。
番吾君從代地來,對公仲連說:「您確實喜好善德,但卻不知實行的手段。 現在您作趙國國相,至今四年了,可曾引薦賢士嗎?」公仲連說:「沒有。」番吾君說:「牛畜、荀欣、徐越都是可引薦的賢士。」公仲連於是引薦三人。 到朝拜時,烈侯又問:「賜給歌唱家的田地怎麼樣了。」公仲連說:「正派人選擇上好的田地。」牛畜侍候烈侯,以仁義勸導他,鼓勵他走向王道,烈侯欣然同意。 第二天,荀欣侍候烈侯,拿選拔精幹舉薦賢良、任命官吏使用能人等語言勸導他。 再第二天,徐越侍候時,用節財省用、考察衡量臣下的品德功績勸導他。 他們進勸的道理無不充分允當,烈侯很高興。 烈侯派使者對相國說:「歌唱家的田地暫且停止給予。」授予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的官職,賜給相國兩套衣服。 九年(前400),趙烈侯去世,弟弟武公繼位。 武公在位十三年去世,趙國又立烈侯的太子趙章繼位,這就是敬侯。這一年,魏文侯去世。
趙敬侯元年(前836),武公的兒子趙朝作亂,沒有獲勝,出逃投奔魏國。 趙國開始建都邯鄲。 二年(前385),趙國在靈丘打敗齊國。 三年,到廩丘援救魏國,大敗齊人。 四年,魏國在兔台打敗趙國。 在剛平築城作為侵掠衛國的據點。 五年,齊國、魏國為衛國進攻趙國,奪取趙國剛平城。 六年,趙向楚國借兵攻伐魏國,奪取棘蒲。 八年,攻佔魏國黃城。 九年,攻伐齊國。 齊國進攻燕國,趙國救援燕國。 十年,在房子縣與中山國交戰。 十一年(前376),魏、韓、趙一起滅掉晉國,瓜分了它的土地。 討伐中山國,又在中人交戰。 十二年,敬侯去世,兒子趙成侯趙種繼位。 趙成侯元年(前374),公子趙勝與成侯爭著繼位,發動叛亂,二年六月,下雪。 三年,太戊午擔任國相。 攻伐衛國,奪取七十三個鄉邑。 魏國在西河藺地打敗趙國。 四年,與秦國在高安交戰,打敗了秦國。 五年,在鄄城攻伐齊國。 魏國在懷地打敗趙國。 趙國攻打鄭國,打敗了鄭國,將所佔土地給了韓國,韓國將長子地方給了趙國。 六年,中山國修築長城。 攻伐魏國,在氵彖澤打敗它,包圍了魏惠王。 七年,侵略齊國,直到長城。 與韓國一起攻打周朝。 八年,與韓國一起把周分為兩半。 九年,與齊國在阿下交戰。 十年,進攻衛國,奪取甄城。 十一年,秦國進攻魏國,趙國到石阿援救。 十二年,秦國進攻魏國少梁城,趙國救援它。 十三年,秦獻公派庶長國攻伐魏國少梁城,俘虜了魏國太子和公孫痤。 魏國在澮水邊打敗趙國,佔領了皮牢。 趙成侯與韓昭侯在上黨會面。 十四年,與韓國一道攻打秦國。 十五年,幫助魏國攻打齊國。 十六年(前359),與韓、魏瓜分晉國,將端氏封給晉君。 十七年(前358),趙成侯與魏惠王在葛孽相會。 十九年,與齊國、宋國在平陸會盟,與燕國在西阿城會盟。 二十年,魏國貢獻建築良材榮椽,因而用它修建檀台。 二十一年,魏國包圍趙國邯鄲。 二十二年,魏惠王攻佔了邯鄲,齊國又在桂陵打敗魏國。 二十四年,魏國歸還趙國邯鄲,趙國與魏國在漳水邊結盟。 秦國進攻趙國藺地。 二十五年,趙成侯去世。 公子趙..與太子肅侯爭立失敗,逃奔韓國。 趙肅侯元年(前349),奪占晉君的封地端氏縣,把晉君遷居於屯留。 二年,與魏惠王在陰晉會晤。 三年,公子趙范襲擊邯鄲,戰敗而死。 四年,朝拜周天子。 六年,進攻齊國,佔領高唐。 七年,公子趙刻攻伐魏國首垣。 十一年,秦孝公派商君攻伐魏國,俘虜魏國將領公子..。 趙國攻伐魏國。 十二年,秦孝公去世,商鞅被誅死。 十五年,興建壽陵。 魏惠王去世。 十六年(前334),肅侯到大陵遊玩。 史記從鹿門出城,大戊午挽住馬頭勸諫說:「農耕正緊張,一天不勞作,就一百天沒飯吃。」肅侯下車向他道謝。 十七年(前333),包圍魏國黃城,沒有攻下。 修築長城。 十八年(前332),齊國、魏國攻伐趙國,趙國挖開黃河大堤放水淹灌齊、魏軍隊,齊、魏軍隊撤走。 二十二年,張儀任秦國國相。 趙疵與秦軍交戰,戰敗,秦軍在河西殺死趙疵,佔領趙國藺地、離石。 二十三年,韓國將領韓舉與齊國、魏國軍隊交戰,戰死在桑丘。 二十四年(前326),趙肅侯去世。 秦、楚、燕、齊、魏各派精兵一萬人來趙國參加葬禮。 兒子武靈王繼位。 趙武靈王元年(前325),以陽文君趙豹作國相。 梁襄王與太子嗣、韓宣王與太子倉到信宮朝賀。 武靈王年少,不能處理朝政,由見聞廣博的老師三人和左右司過三人輔佐。 到能親自上朝聽政時,首先向先王肅侯的貴臣肥義請教,增加他的俸祿;國內年老壽高的人,每月致送禮物。 三年(前323),築高阝城。 四年,與韓王在區鼠相會。 五年,娶韓國宗室女子作夫人。 八年(前318),韓國攻擊秦國,不勝而去。 魏相犀首約合之晉、燕、中山五國互相稱王,只有趙國國君不願意,說「:沒有王的實質,怎敢佔據王的名號!」叫國人稱呼自己為「君」。 九年(前317),與韓國、魏國一同攻打秦國,秦國打敗趙、魏、韓三國聯軍,斬殺八萬人。 齊國在觀澤打敗趙國。 十年,秦國攻佔趙國中都和西陽。 齊國攻破燕國。 燕國國相子之做了國君,原來的燕國國君反而作了臣子。 十一年,武靈王從韓國召來燕國公子職,立他作燕王,派樂池護送他。 十三年,秦國攻佔趙國藺地,俘虜將軍趙莊。 楚王、魏王來趙,訪問邯鄲。 十四年,趙何進攻魏國。 十六年(前310),秦惠王去世。 趙武靈王到大陵遊玩。 有一天,武靈王夢見一位處女彈著琴而唱著詩歌說「:有個美人光潔晶瑩,容貌就像苕花盈盈。 命運啊命運,竟無人認識我嬴女的芳名!」第二天,武靈王飲酒作樂,多次講到昨夜的夢,描繪夢見女人的容貌。 吳廣聽到這,通過夫人的關係把自己的女兒娃嬴送進宮去。 這就是孟姚。 孟姚很得寵於武靈王,這就是惠後。 十七年(前309),趙武靈王出九門,築造野台,用以瞭望齊國、中山境內動靜。 十八年(前308),秦國武王和孟說提舉龍文赤鼎,折斷了膝蓋骨死了。 趙王派代地相趙固到燕國迎接秦國公子嬴稷,送回秦國,立為秦王,這就是秦昭公。 十九年春天正月,趙武靈王在信宮舉行盛大朝會。 又召見肥義,與他縱談天下形勢,五天才告完畢。 武靈王向北攻佔中山國土地,直到房子,於是前往代地,北到無窮,西到黃河,登臨黃華山頂。 召來樓緩商議說「:我先王趁著時世的激變,在南藩之地稱雄,依仗漳河、滏河的險要,修築長城,又攻取藺地、郭狼,在荏地打敗林胡,但大功尚未告成。 現在中山在我趙國腹心之地,北邊有燕國,東邊有東胡,西邊有西胡、樓煩、秦國、韓國的邊界,而我趙國沒有強大軍隊作後盾,這樣將會亡國,怎麼辦?凡要成就高出世人的功業,必定因違背常規而招致世俗之人的譴責。 我想改穿胡人服裝。」樓緩說「:很好!」群臣都不願意。 有一天肥義陪侍武靈王,武靈王說:「趙簡、襄王的功業,在於算計利用胡人、翟人的長處。 做人臣的,受到恩寵就要有孝、悌、長、幼、順、明的德行,通達事理的就要有助益人民、利益國主的功業,這兩點是人臣的本分。 現在我想繼承襄王的事業,在胡人、翟人的地方開拓疆土,可是遍尋世間不見有能助益人民、利益國主的忠臣。 我穿胡人服裝是為了困弱敵人,用力少而收效大,可以不耗盡老百姓的勞力而繼續先世的勛業。 大凡要建立高出世人的功勛,必然要因違背常規而招致世俗之人的譴責;有獨到見解的深謀遠慮之士,必然要承受隱逸傲慢之民的怨恨。 現在我準備教導百姓穿胡人服裝,練習騎馬射箭,但世俗之人必定會議論我,怎麼辦?」肥義說:「我聽說對事情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功,行為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名。 王既然決定承擔世俗的譴責,就不要顧慮天下人的非議了。 凡講究最高德行的人不與世俗相諧,成就大功的人不與眾人相謀。 往古虞舜處苗人之中就跳舞,夏禹到了裸國就打著赤膊,並不是為了滿足慾望和娛樂心志,而是致力於講論大德而期望建立功勛。 所以愚笨的人對已成之事尚且愚昧無知,聰明的人在事情未萌芽前卻已洞察清明,那麼王還猶豫什麼呢?」武靈王說「:我不猶豫改穿胡人服裝這件事,我只怕天下人譏笑我。 痴呆的人高興的事,聰明的人為它哀傷;愚蠢的人感到可笑的事,賢能的人卻要詳察它。 世人中有順從我的人,那麼胡服的功效就未可限量。 即使舉世的人拿這件事譏笑我,胡地和中山國我也一定要佔有它們」於是就改穿胡服了。 武靈王派王..告訴公子趙成說「:我穿了胡服,將穿上它上朝,也希望叔父穿上它。 在家庭中要聽從父母,在國家中要聽從國君,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 兒子不能違背父母,臣子不能悖逆君主,這是自古傳下的法則。 現在我發布諭示要改易服飾,叔父要是不穿它,我怕天下人要議論我。 統治國家有常法,而以利益人民為根本;管理政事有常道,有令必行為最上。 修明德政要先曉諭平民百姓,而施行政令要先取信於貴族。 現在改穿胡服的目的,不是要滿足慾望和娛樂心志;辦事能夠達到目的,功業才能有所成就,然後才知道它的好處。 現在我怕叔父違背從政的常道,因而用這些話來開導。 再說我聽到過,事情對國家有利的行為就不算邪惡,依靠貴族去作事名聲就不會受損害,所以我希望仰仗叔父的名望,以成就改穿胡服的功業。 特派王..拜見叔父,請您改穿胡服。」公子趙成再拜叩頭說「:我早就聽說大王改穿胡服的事了。 臣沒有才能,又卧病不起,不能奔走於大王面前多多進言。 大王命令臣子那樣做,臣斗膽回答,以竭盡自己的愚忠。 我認為,中國本是聰明深智的人居住的地方,是萬物財貨聚集的地方,是聖賢推行教化的地方,是施行仁義的地方,是《詩》、《書》、《禮》、《樂》應用的地方,是奇能異技紛陳的地方,是遠方觀光趨赴的地方,是蠻夷傾心效仿的地方。 現在大王捨棄這些而穿遠方人的服裝,改變自古以來的政教,更易自古而然的常道,違背眾人的心意,而激怒儒雅之士,遠離中國的文明,所以臣希望大王要慎重考史記慮這件事啊!」使者回報武靈王。 武靈王說「:我本來聽說叔父病了,我將親自去請求他。」武靈王於是前往公子趙成家,親自請求他,說:「衣服在於便於使用,禮法在於行事方便。 聖人因地而制宜,因事而制禮,是為了有利於人民而富強他的國家。 剪斷頭髮,在身上刺上花紋,繪飾臂膀,穿上開襟的衣服,這是甌越的民俗。 染黑牙齒,雕繪頭額,戴魚皮帽穿粗劣衣,這是吳國的民俗。 所以禮制服飾不相同,求其方便是一致的。 地方不同使用就有變化,事情相異而禮制就不相同。 因此聖人認為只要能夠對國家有利,措施就不必專一;只要能夠便於行事,禮制就不拘泥相同。 天下儒生同一師承而習俗不同,中國同一禮制而教化有別,何況是隨著偏僻地方的便利自應有所改變呢?所以事物取捨的變化,聰明人也不能強求一致;對於遠方和近地的服飾,賢聖也不能規定相同。 荒僻的地方風俗多奇異,邪曲的學術多巧辯。 不懂的事不去妄加懷疑,不同於自己的意見不妄加非議,應公開出來博採眾見而求完善。 現在叔父所講的是舊俗,我所講的是改變舊俗。 我國東邊有黃河、漳水,跟齊國、東山國相同,卻沒有船隻可資使用。 從常山一直到代地、上黨,東邊有燕國、東胡壓境,西邊有樓煩、秦國、韓國相鄰,現在卻沒有騎兵防守,所以我們沒有舟船可資利用,依水而居的人民,將用什麼來守住黃河、漳水?改變服飾學習騎射,是為了防守與燕國、三胡和秦國、韓國相鄰的邊界。 再說以前簡王不堵塞晉陽以及上黨的通道,襄王兼并戎翟佔取代地用以抗擊胡人,其中的道理是愚人智者都能清楚的。 以前中山國依恃齊國的強大兵力,侵略蹂躪我們的土地,奴役我們的人民,引水圍困高阝城,如果不是社稷神靈的保佑,高阝幾乎不能守住。 先王以之為恥,但怨恨不能報復。 現在作騎馬射箭的準備,就近可以便於鞏固上黨的土地,就遠可以報復中山的仇怨,而叔父順應中國的風俗卻違逆簡王、襄王的意思,厭惡胡服的名聲而忘了高阝城的恥辱,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公子趙成再拜叩頭說「:臣下愚鈍,不理解大王的深意,竟敢稱道世俗的見聞,是臣的罪過。 如今大王準備繼承簡王、襄王的心愿,順從先王的意向,臣豈敢不聽從命令!」再拜叩頭。 於是趙武靈王賜給他胡服。 第二天,身穿胡服上朝。 於是才頒發改穿胡服的命令。 趙文、趙造、周衤召、趙俊都勸諫阻止武靈王不要改穿胡服,照老方法方便。 武靈王說:「先王們的風俗都不同,哪有古法可仿效?帝王們都不沿襲前代,哪有古禮可循?伏羲、神農注重教化而不倚重刑罰,黃帝、堯、舜使用刑罰而不暴虐。 直至夏、商、周三王,隨著時代的改變而制定法規,根據事情的不同而制定禮儀。 法度禮儀詔令各自順應當時的實際,衣服器械各自適應使用的便利。 所以禮制不必一個模式,只要有利於國家就不必效法古禮。 聖人的興起不相承襲卻能稱王,夏朝、殷朝的衰落並不是因變更了禮制而導致滅亡。 這樣看來那麼違反古制未必可以非議,而遵循古禮未必值得稱頌。 再說如果服裝奇異的人心志就淫邪,那麼儒冠儒服的鄒國、魯國地方就沒有行為怪異邪僻的人了;習俗奇特的地方人民就輕慢,那麼吳國、越國就沒有德才優異的人了。 何況聖人認為凡是使身體便利的才叫做衣服,使行事方便的才叫做禮法。 大凡進退的禮節,衣服的制度,是用來齊整百姓的,並不是用來品評賢者的。 所以百姓與習俗同流,賢者與變革同道。 所以諺語說『憑著書本知識駕車的人不懂馬匹的性情,用古制約束現代的人不懂事情的變化。』因循效法的功效,不足以高出於當世;照搬古代的學術,不足以制御現代。 您們還不懂得這些呢!」於是穿胡服並招募訓練騎馬射箭的士兵。 二十年(前306),趙武靈王攻佔中山國土地,直到寧葭;向西掠取胡人土地,直至榆中。 林胡王獻上馬匹。 回國後,派樓緩到秦國,派仇液到韓國,派王賁到楚國,派富丁到魏國,派趙爵到秦國。 代相趙固主管胡地,徵調胡人兵馬。 二十一年(前305),趙國攻伐中山。 以趙衤召率領右軍,許鈞率領左軍,公子趙章率領中軍,武靈王統率三軍。 牛翦率領車騎,趙希率領胡地和代地的士兵。 趙王給他指定進軍所經過的山隘,在曲陽會師,攻佔丹丘、華陽、氐鳥地的關塞。 武靈王的軍隊攻取高阝城、石邑、封龍、東垣。 中山國割讓四座城邑與趙國求和,武靈王應允了,罷兵。 二十三年,再攻東山。 二十五年,惠後去世,令周衤召身穿胡服教導王子趙何。 二十六年,又攻東山,掠奪的土地向北直到燕國、代地,向西直到雲中、九原。 二十七年(前299)五月戊申日,武靈王在東宮舉行盛大朝會,傳王位,立王子趙何為趙王。 新王祭祀祖廟儀式結束後,出來臨朝聽政。 大夫們都是他的臣子,以肥義擔任國相,一併輔助新王。 這就是趙惠文王。 惠文王是惠後吳娃的兒子,武靈王自己號稱主父。 主父要讓兒子主政治理國事,而自己身穿胡服帶領士大夫到西北方去攻佔胡地,想從雲中、九原直趨南方襲擊秦國,於是自己假扮為趙國的使者進入秦國。 秦昭王不知曉,後來奇怪他的形貌非常偉岸,不像是人臣的氣度,派人追趕他,然而,主父已經騎馬賓士離開了秦國的關卡。 秦昭王仔細查詢這個人,才知道是主父。 秦人大為驚駭,主父之所以到秦國去,是想親自察看地形,因便觀察秦昭王的為人。 趙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巡視新擴張的土地,於是出代地,向西到西河會見樓煩王,徵調他的軍隊。 三年(前296),消滅中山國,將國王遷到膚施。 修建靈壽城,從此北地始順服,往代地的道路暢通無阻。 回歸趙國,論功行賞,大赦天下,擺設酒宴聚飲五天,封主父長子趙章為代地安陽君。 趙章一向驕奢,內心不服他弟弟繼承王位,主父又派田不禮作趙章的相。 李兌對肥義說:「公子趙章身體強壯,意氣驕橫,黨羽眾多,慾望強烈,恐怕有陰謀呢!田不禮的為人,殘忍好殺而又驕橫。 兩人彼此契合,一定有陰謀賊亂之事發生,必將挺身謀取非分的利益。 大凡小人有了慾望,計劃輕率謀略淺短,只看見利益而看不見害處,同一類的人互相推動,一起進入災禍之門。 以我看來,一定不會長久。 您責任重大而權勢強大,是變亂開始時進攻的目標,是災禍集中的地方,您必定首當其難。 仁慈的人愛護萬物,聰明的人在禍難未成前先作準備,要是不仁慈不聰明,怎能治理國史記家?您何不推說有疾閉門不出,把國政交付給公子趙成?不要成為怨怒的淵藪,不要成為禍害發生的階梯。」肥義說:「不能那樣,過去主父將王託付給我時,說『:不要改變你的節操,不要改變你的念頭,堅守心志始終如一,直到你離開世界。』我再拜受命而記錄下來。 現在害怕田不禮的禍難而忘記了我記錄下來的話,變節就沒有比這更大的。 挺身接受了莊嚴的使命,退下來不能儘力執行,負心就沒有比這更大的。 變節負心的臣子,為刑罰所不容。 諺語說『如果死去的人再生,活著的人不感到慚愧』。 我的話已說在前頭了,我想儘力執行我的諾言,哪裡顧得上保全自己的身體!再說貞節之臣在禍患來臨時顯現出節操,忠心之臣在災難及身時彰示出德行。 您已賜教而忠誠於我了,雖然如此,我有話說在前頭,畢竟不敢食言。」李兌說:「好吧,您儘力而為吧!我能見到您也只有今年了。」李兌流著眼淚出來。 李兌多次找公子趙成,防備田不禮的叛亂。 改天,肥義對信期說:「公子趙章與田不禮很令人擔心。 他們在德行上名聲好聽而實際上醜惡,為人不像兒子不像人臣。 我聽說過,奸臣在朝廷上,是國家的大害;讒臣在宮廷中,是國君的蛀蟲。 這個人貪婪而野心大,內得君寵而外為強暴,假託君命恣意而行。 有朝一日佔有王位,這是不難干出來的,災難將要危及國家。 目前我憂慮這件事,夜晚忘記了睡覺,飢餓忘記了吃飯。 不可不防備盜賊的進入。 從今以後,如果有召見王的,一定要先見我的面,我將先用自身抵擋他,沒有變故王才能進來。」信期說:「很好啊,我能夠聽到這番話!」四年(前295),朝見群臣,安陽君也來朝見。 主父讓惠文王聽朝,而自己在旁邊觀察窺探群臣和宗室貴族的禮儀。 看見他的長子趙章萎靡不振,反在北面稱臣,受他弟弟的指使,內心憐憫他,於是就想把趙國分出一部分,把趙章分在代地當王,計劃還未決定就中止了。 主父和惠文王游觀沙丘,各住在不同的宮室。 公子趙章就帶領他的黨徒與田不禮作亂,假託以主父的命令召來惠文王。 肥義首先進來,被殺死。 高信就立即跟惠文王一起與公子趙章作戰。 公子趙成和李兌從國都趕來,就徵調四周城邑的軍隊進入沙丘抵抗叛亂,攻擊公子趙章和田不禮,消滅了他們的叛黨,安定了王室。 公子趙成任國相,號稱安平君,李兌擔任司寇。 公子趙章在兵敗之後,逃奔到主父那裡,主父開門接納他,趙成、李兌圍住主父宮室。 公子趙章死了,公子趙成、李兌相商說「因為趙章的緣故包圍了主父,如果解除了包圍,我們就要被主父滅族了」,於是就繼續包圍住主父。 下令宮室中的人「後出來的滅族」,宮中的人全都出來了。 主父想出來又不能,又得不到飯吃,只好摸鳥窩找幼雀來充饑,三個月後餓死在沙丘宮中。 主父確實已死,才發布訃告向諸侯報喪。 這時惠文王年少,由趙成、李兌專權,他們害怕自己被誅殺,所以困死主父。 主父在開始時本來以長子趙章作太子,後來得到吳娃,寵愛她,因為她有好幾年都不外出,生下兒子趙何,於是廢掉太子趙章而以趙何為王。 吳娃死後,主父對趙何的寵愛減少,憐憫原太子,想讓他們兩人都成為王,猶豫之中尚未決定,所以變亂髮生,以至父子都死了,被天下人嘲笑,難道不值得痛惜嗎!五年(前294),趙國將..、易兩邑給燕國。 八年,在南行唐修建城池。 九年,以趙梁為大將,與齊國會合軍隊攻打韓國,直到魯關下。 十年,秦王自立為西帝。 十一年,董叔與魏氏攻打宋國,從魏國得到了河陽。 秦國攻佔了趙國的梗陽。 十二年,趙梁領兵攻打秦國。 十三年,韓徐為將,進攻秦國。 公主去世。 十四年,相國樂毅統率趙、秦、韓、魏、燕五國聯軍進攻齊國,奪取了靈丘。 趙國惠文王與秦昭王在中陽會晤。 十五年,燕昭王來見趙惠文王。 趙國與韓、魏、秦三國共同進攻齊國,齊王被打敗逃走,燕軍單獨深入齊國境內,奪取了臨..。 十六年(前283),秦國又與趙國多次攻打齊國,齊國人為此擔憂。 蘇厲為齊王送給趙惠文王書信說:「我聽說古代的賢明君主,他的德行並不遍布天下,教化並不合於民心,按四時祭祀而不濫祀鬼神。 然而甘露降臨,及時下雨,年成豐熟,人民不生疾病瘟疫,眾人稱善,然而賢明的君主更圖進取。 「現在您的美德功勛,並不經常施加給秦國;怨毒積怒,並不一向就對齊國很深。 秦趙交好結盟,憑強盛向韓國徵召軍隊,秦國真的愛趙國嗎?它又真的憎恨齊國嗎?重大的事情,賢明的君主都要審慎分析觀察它。 秦國並非愛趙國而憎恨齊國,而是想滅亡韓國而吞併東西二周,所以以齊國作犧牲品來引誘天下。 又擔心事情不能成功,所以出兵來脅迫魏國、趙國。 又怕天下諸侯畏懼自己,所以派出人質來取信於人。 害怕天下諸侯很快覺察而反對它,所以向韓國徵召軍隊來威脅他們。 名義上是施恩德與趙國,實際上是攻伐空虛了的韓國,我認為秦國的計謀必定是出於這種目的。 大凡事物往往有情勢相異而禍患相同的,楚國久被齊、魏攻伐而依仗齊、魏的中山就被趙國消滅,現齊國久被攻伐韓國就必將滅亡。 打敗齊國,大王可在六國中分享它的利益。 滅亡韓國,秦國獨享它的好處。 攻下二周,西至周朝王城奪取祭器,秦國獨自佔有。 陳列土地,核計功效,大王所獲利益與秦國相比哪一個得到更多些?「遊說之士分析形勢說:『韓國失去三川一帶地域,魏國失去安邑、河內,旦夕之間災禍就要降臨到趙國頭上。』燕國要是佔領了齊國北面土地,那麼燕國距離趙國的沙丘、巨鹿不足三百里,韓國的上黨距離趙國的邯鄲一百里,燕、秦兩國謀取大王的河山,距三百里就可以到達了。 秦國的上郡接近趙國的挺關,離燕國的榆中有一千五百里,秦國用三郡的兵力進攻大王的上黨,那麼羊腸之西,句注之南,就不再歸大王所有了。 如果秦國越過句注山,攻取常山而據守它,只三百里就到了燕國,代地的馬、胡地的犬就不能東下到達趙國,崑山的寶玉就不能貢獻給大王,這三種寶物也不再歸大王所有了。 大王長久攻伐齊國,跟隨強大的秦國攻打韓國,那禍害必定達到這種地步。 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個問題。 「再說齊國之所以受秦國攻伐,是因為齊國奉侍大王;天下諸侯聯合行動,是想圖謀大王。 燕、秦的盟約訂成而出兵計日可待了。 秦、齊、韓、魏、燕五個國家瓜分大王的土地,齊國違背五國的盟約,犧牲自己來排除大王的禍患,向西出兵史記以阻擊強大的秦軍,秦國廢棄稱帝的念頭而順服,把高平、根柔歸還給魏國,把..分、先俞歸還給趙國。 齊國服侍大王,應當說是最好的表現了,而現在卻反對齊國對它問罪,我擔心天下服侍大王的諸侯們不敢自信了。 希望大王仔細計議這件事。 「如今大王不與各國諸侯進攻齊國,各國諸侯一定認為大王講道義,齊國拿整個國家而厚待大王,各國諸侯必定會敬重大王的正義。 大王倡導諸侯跟秦國友善,秦國殘暴;大王帶領諸侯抑制它,那麼一世的名聲尊寵都掌握在大王手中了。」於是趙國就撤走軍隊,謝絕秦國不進攻齊國。 十七年(前282),樂毅率領趙國軍隊攻打魏國伯陽。 而秦國怨怒趙國不與自己一同攻打齊國,就討伐趙國,攻佔趙國兩座城。 十八年,秦國佔領趙國的石城。 趙惠文王再一次到衛地東陽,決開黃河堤岸,攻打魏國。 大雨成災,漳水長溢。 魏冉來當趙國的相國。 十九年,秦國攻取趙國兩城。 趙國將伯陽給了魏國。 趙奢為將,到麥丘進攻齊國,攻佔了麥丘。 二十年(前279),廉頗為將,進攻齊國。 趙惠文王到西河外澠池會晤秦昭王。 二十一年(前278),趙國將漳河水道改道經過武平西邊。 二十二年,瘟疫大流行。 立公子趙丹為太子。 二十三年(前276),樓昌為將,進攻魏國幾城,不能攻下。 十二月,廉頗為將,進攻幾城,攻下了它。 二十四年,廉頗為將,進攻魏國房子,攻佔了它,順便修築城牆後回來。 又進攻安陽,佔取了它。 二十五年,燕周為將,進攻昌城、高堂,佔取了它。 與魏國共同進攻秦國。 秦國大將白起攻破趙國華陽,俘獲了一名將軍。 二十六年,攻取了東胡脅迫反叛的代地。 二十七年(前272),改漳河水道流經武平南邊。 封趙豹為平陽君。 黃河水溢出,大水成災。 二十八年(前271),藺相如攻伐齊國,直到平邑。 停筑北面九門大城。 燕將成安君公孫操殺害他的國君。 二十九年,秦、韓兩國聯合攻伐趙國,包圍了閼與。 趙國派趙奢為將,進攻秦國,在閼與城下大敗秦軍,趙惠文王賜封趙奢為馬服君。 三十三年(前266),趙惠文王去世,太子趙丹繼位,這就是趙孝成王。 趙孝成王元年(前265),秦國進攻趙國,攻佔三城。 趙王剛繼位,太后當權,秦國急速進攻它。 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說「:一定要以長安君為人質,齊國才出兵。」太后不肯,大臣們極力勸諫。 太后明確地對身旁人說「:再說要長安君為人質的人,我一定把唾沫吐到他的臉上。」左師觸龍說希望拜見太后,太后怒氣沖沖地等著他。 左師觸龍進宮,慢慢地碎步走上來坐下,就自己謝罪說:「老臣我的腳有病,就是不能走得快,不得拜見太后已很長時間了。 私下原諒自己,又怕太后的身體有所不安,所以很想拜望太后。」太后說「:我也只能依靠輦車行走而已。」觸龍說「:飲食沒有減少吧?」太后說「:靠喝稀粥而已。」觸龍說「:老臣近來特別不想吃飯,就勉強散散步,一天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食慾,身體也舒適了一些。」太后說「:我可做不到。」太后不高興的臉色稍微放鬆了一些。 左師公又說「:老臣的兒子舒祺年紀最小,沒有出息,而臣又衰老,內心憐愛他,希望能夠補宮廷侍衛的缺來保衛王宮,臣冒著死罪向太后報告。」太后說:「好吧,年紀多大了?」回答說:「十五歲了。 雖然年紀小,但希望趁著老臣還沒死時把他託付給您。」太后說「:男人也疼愛小兒子嗎?」回答說「:比女人還厲害。」太后笑著說:「女人特別愛得厲害。」回答說:「老臣私下認為太后愛燕後勝過愛長安君。」太后說「:您錯了,不如愛長安君厲害。」左師公說「:父母愛兒子,就要為他作長遠計劃。 太后送燕後出嫁時,緊拉著她的腳後跟,為她而哭泣,想到她遠離,也夠傷心的了。 已經走了,並非不想她,祭祀時卻禱告說『:一定不要使她回來。』難道不是為她考慮長遠,希望她的子孫相繼作王嗎?」太后說「:是啊。」左師公說「:從現在算起,三世以前,上推到趙氏的子孫受封為侯的,他們的後嗣還有存在的嗎?」太后說「:沒有。」左師公說「:不僅僅是趙國,其他諸侯國的後嗣還有存在的嗎?」太后說「:我沒有聽說過。」左師公說「:這就是來得快的災禍就落在他本人身上,來得慢的災禍就落在他的子孫身上。 難道國君的子孫中封侯的人都不好嗎?地位尊貴卻沒有功勛,俸祿優厚卻沒有勞績,而佔有許多珍貴的東西,現在您抬高長安君的地位,又封給他肥沃富饒的土地,送給他許多貴重寶器,而不趁現在讓他為國家建立功勞,一旦太后駕崩,長安君將靠什麼在趙國立身?老臣認為太后為長安君作的考慮短淺,所以說您對他的愛比不上對燕後。」太后說:「好吧,任您怎樣差遣他。」於是為長安君準備了一百輛車子,到齊國作人質,齊國才出兵。 趙國賢人子義說:「國君的兒子,是至親骨肉哪!尚不能依恃沒有功勛的尊貴和不勞而獲的俸祿,來守住金玉寶器,更何況我們這樣的人呢?」齊國安平君田單統率趙國軍隊進攻燕國的中陽,奪取了它。 又進攻韓國的注人邑,奪取了它。 二年,惠文後去世,田單任趙國國相。 四年(前262),趙孝成王做夢穿著從背縫起左右異色的衣服,乘著飛龍上天,沒到天上就墜落下來,看見金玉堆積起來像山一樣。 第二天,孝成王召來卜筮的史官叫敢的占卜這夢,敢說:「夢見身穿從背縫起左右異色的衣服,這是殘缺不全,駕著飛龍上天沒到就落下來,表明有氣勢而無實力。 看見金玉堆積如山,說明將有憂慮。」過後三天,韓國上黨太守馮亭派使者來,說:「韓國不能守住上黨,會併入秦國。 上黨的官吏百姓都甘心歸趙,不想歸秦。 上黨有城邑十七座,願意再拜請讓它歸附趙國,任憑大王如何賞賜官吏百姓。」孝成王大喜,召見平陽君趙豹告訴他說「:馮亭歸附十七座城邑,接受它們,如何?」回答說:「聖人深以無故得來的利益為禍患。」孝成王說「:人家嚮往我的德行,怎能說是無故的呢?」回答說:「那秦國蠶食韓國土地,從中斷絕了上黨道路,不讓與他處相通,一直自以為穩坐而得到上黨的土地。 韓國之所以不讓上黨歸於秦國,是想將禍患轉嫁給趙國。 秦國為獲得上黨付出了辛勞而趙國坐收其利,即使是強大的國家也不得從弱小的國家得到這種便宜,弱小的國家反而史記能從強大的國家得到這種便宜嗎?難道可以說這不是沒來由的利益嗎?如今秦國像用牛耕田期求收穫般覬覦上黨,從渭水漕運糧食來蠶食上黨,以最好的馬和精銳的士卒來分割韓國的土地,其政策已經施行,我們不能跟它作對,一定不要接受上黨。」孝成王說「:即使派遣百萬大軍而攻戰,經年越歲都不能得到一城。 現在馮亭把十七座城邑拱手贈送給我,這是很大的利益呀。」趙豹出去後,孝成王召來平原君和趙禹,告訴他們。 他們回答說:「出動百萬大軍攻戰,經年不得一座城池,現在坐受十七座城邑,這是極大的利益,不能失去呀。」孝成王說「:對。」於是下令趙勝接受土地,趙勝告訴馮亭說:「敝國國君派我趙勝傳達命令,以萬戶城邑三座封給上黨太守,以千戶城邑封給各縣令,都世代為侯,官吏百姓都增加爵位三級,官吏百姓能平安相處的,都賜給他六斤黃金。」馮亭流淚不見使者,說:「我不願居於三不義的境地:為國君鎮守一方土地,不能以死固守,是一不義;韓國將上黨歸於秦國,我不聽國君的命令,是二不義;出賣國君的土地而繼續為官貪祿,是三不義。」趙國於是發兵攻佔上黨。 廉頗率領軍隊駐守長平。 七月,廉頗被免職,趙括代替他帶兵。 秦國人在長平包圍了趙括,趙括死,趙軍投降,投降的四十多萬士兵都被秦軍活活埋掉。 趙孝成王后悔沒有聽趙豹的計策,招致長平的災難。 趙孝成王回到邯鄲,不聽從秦國,秦軍包圍了邯鄲。 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領燕地民眾回到燕國。 趙國把靈丘封給楚國國相春申君。 八年(前258),平原君到楚國請求援救。 回來,楚國來救援,接著魏國公子無忌也來救援,秦國才解除對邯鄲的包圍。 十年(前256),燕國進攻昌壯,五月佔領了它。 趙將樂乘、慶舍進攻秦國信梁的軍隊,攻破了它。 趙國太子去世,秦國進攻西周,攻下了它。 趙國徒父祺率軍出境。 十一年,築城於元氏,設上原縣。 武陽君鄭平安去世,趙國收回他的封地。 十二年,邯鄲儲積草料的地方起火燃燒。 十四年,平原君趙勝去世。 十五年(前251),將尉文地方封給相國廉頗為信平君。 燕國令丞相栗腹跟趙國相約和好,送五百黃金給趙孝成王作酒資。 栗腹回到燕國,回報燕王說:「趙國的丁壯都死於長平,他們的孤兒還沒長成人,可以攻伐它。」燕王召來昌國君樂閑詢問這件事。 回答說「:趙國是四面迎戰的國家,它的人民都熟悉打仗,攻伐它是不行的。」燕王說:「我以多攻少,兩個人對一個人,可以嗎?」回答說:「也不行。」燕王說:「我就以五個對一個,可以嗎?」回答說「:不行。」燕王大怒。 群臣都認為可以。 燕王終於出動二軍、戰車二千乘,以栗腹為大將進攻高阝城,以卿秦為大將進攻代地。 廉頗為趙國大將,攻破殺死栗腹,俘虜了卿秦、樂閑。 十六年(前250),廉頗包圍了燕國都城。 趙王封樂乘為武襄君。 十七年,代理相國的大將武襄君進攻燕國,包圍了它的國都。 十八年,延陵鈞率領部隊跟隨相國信平君廉頗幫助魏國進攻燕國。 秦軍攻佔了趙國榆次三十七座城邑。 十九年,趙國與燕國交換土地:趙國把龍兌、汾門、臨樂給燕國;燕國把葛、武陽、平舒給趙國。 二十年(前246),秦國嬴政剛繼位。 秦軍攻佔趙國晉陽。 二十一年(前245),趙孝成王去世。 廉頗為將,攻擊繁陽,奪取了它。 趙王派樂乘代替廉頗,廉頗攻擊樂乘,樂乘逃走,廉頗逃入魏國。 孝成王的兒子趙偃繼位,這就是悼襄王。 趙悼襄王元年(前244),趙國行大備之禮與魏國修好,想打通平邑、中牟的道路,沒有成功。 二年(前243),李牧為將,攻打燕國,佔領了武遂、方城。 秦王召見趙國春平君,就扣留了他。 泄鈞替他向秦國文信侯呂不韋說:「春平君這個人,趙王很寵愛他,而趙王的近侍嫉妒他,所以互相合計說『春平君進秦國,秦王一定會留下他』,所以他們一起謀劃把他送進秦國。 現在您扣留春平君,是斷絕了與趙王的關係而讓趙王近侍的陰謀得逞。 您不如放了春平君而留下平都侯。 春平君的言行深受趙王信任,趙王一定多割趙國土地來贖回平都侯。」文信侯說「:好。」便放了春平君。 趙國修築韓皋城。 三年(前242),龐火爰為將,攻打燕國,抓獲了燕軍將領劇辛。 四年,龐火爰領趙、楚、魏、燕等國精銳部隊,進攻秦國蕞地,不能攻下;轉移攻打齊國,奪取了饒安。 五年,傅抵為將,駐紮在平邑;慶舍率領東陽河外的部隊,防守黃河橋樑。 六年,將饒陽封給長安君。 魏國將鄴地贈給趙國。 九年(前236),趙國進攻燕國,佔取豸里、陽城。 軍隊還未撤回,秦國就進攻鄴地,攻下了它。 趙悼襄王去世,兒子幽繆王趙遷繼位。 趙幽繆王元年(前235),築城於柏人。 二年,秦軍進攻武城,扈輒領兵援救它,兵敗,扈輒戰死。 三年(前233),秦軍進攻赤麗、宜安,李牧率軍與秦軍在肥城下大戰,打退了秦軍。 趙王封李牧為武安君。 四年,秦軍攻打番吾,李牧與他們交戰,打退了秦軍。 五年(前231),代地大地震,從樂徐往西,北到平陰,樓台房屋牆垣大半震壞,地面裂開東西一百三十步。 六年,大饑荒,百姓謠言說:「趙人號哭,秦人歡笑,如果不信,看看田裡只長草。」七年(前229),秦軍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將兵攻打秦軍。 李牧被趙王誅殺,司馬尚被免職,趙匆心和齊將顏聚代替他們。 趙匆心的部隊被打敗,顏聚逃走,趙王遷投降。 八年(前228)十月,邯鄲成了秦國土地。 太史公說:我聽馮王孫說:「趙王遷,他的母親是邯鄲的歌女,得到趙悼襄王的寵愛。 悼襄王廢掉嫡子趙嘉而立趙遷。 趙遷一向沒有德行,聽信讒言,因此誅殺了良將李牧,任用郭開。」這是多麼荒謬的行為!秦國俘虜趙遷後,趙國逃亡大臣共立趙嘉為王,在代地稱王六年,秦國進兵攻破趙嘉,於是滅亡了趙國而將它作為秦國的一個郡。推薦閱讀:
※三十世家之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楚世家10
※讀《蕭相國世家》 - 文賦 - 中國古代文學 - 北大中文論壇 www.pkucn.com...
※皇室在一個朝代結束後有沒有可能作為一個世家存在,如果可能,地位如何?
※為什麼人要有理想和信念?做一個平凡的人就是胸無大志嗎?
TAG: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