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民生新聞怎樣尋求突破

電視民生新聞怎樣尋求突破
黃一鋼2006-4-1

  民生新聞越來越成為各地方電視台傾力打造的重要欄目。就拿以杭州市民為主要目標觀眾的幾家電視台來說,就有杭州電視台的《阿六頭說新聞》(西湖明珠頻道)、《我和你說》(生活頻道)和浙江電視台浙江經視頻道的《經視新聞》、《資訊一把抓》,教育科技頻道的《走進今天》、《小強熱線》,錢江都市頻道的《新聞全壘打》、《范大姐幫忙》,民生休閑頻道的《1818黃金眼》、《民工熱線》等等,可謂熱火朝天、方興未艾。

  電視民生新聞蓬勃發展

    2002年元旦江蘇台城市頻道推出《南京零距離》,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電視「民生新聞」熱,各地方電視台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民生新聞」節目。

    2004年元旦,杭州電視台西湖明珠頻道緊跟這一步伐,開辦了以「民生新聞」為主打的本地新聞欄目《阿六頭說新聞》,風靡杭城。不久,杭州台生活頻道隨後推出用紹興話主持的《我和你說》,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視率。

    民生新聞的出現、發展為電視媒體注入了一劑「興奮劑」,對媒體改革、創新、發展作了有益探索。2005年9月,浙江廣電集團9個電視頻道、7個廣播頻道同時改版,其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在各頻道的新聞節目中注入了「民生新聞」或「民生新聞」的元素。例如:在浙江衛視新聞節目的改版中,將《新聞晚報》改版為《新聞超視》,並增設了早上以資訊服務為主的《新聞早點》和午間以報道娛樂新聞為主的《星聞快報》。教育科技頻道的新聞節目《走進今天》、《小強熱線》加強服務的細節,加快進社區的頻率,要求記者為每個熱線內容做出回答。錢江都市頻道原《城市新聞》更名為《新聞全壘打》,主打社會新聞、現場報道;《范大姐幫忙》從原來的新聞節目中獨立出來,「更加註重依靠社會力量來幫助老百姓」,使「幫忙」幫出更好的實效。浙江經視除加強《經視新聞》的「民生新聞」特色外,開播了全新資訊欄目《資訊一把抓》,每周日新辟一檔《經視新聞第七日》。民生休閑頻道在原有品牌節目《1818黃金眼》的基礎上,開辦了一個新的民生熱線節目《民工熱線》。公共頻道新增《資訊快遞》欄目,內容涉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給觀眾提供及時、貼身的生活資訊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浙江廣電集團的這一系列大動作,旨在遏止岌岌可危的收視率和擺脫兩面夾擊的尷尬。但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民生新聞」的強勁東風,領略到「民生新聞」的獨特魅力。

    就拿《1818黃金眼》來說,它以「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為宗旨,以百姓的眼睛看百姓,融新聞、專題、服務、活動、互動為一體,努力追求新聞性與服務性的和諧、專業性與社會化的和諧、普遍性與本土化的和諧。又如《小強熱線》,2005年節目擴容至20分鐘,增設了「一句話幫忙」 、「小強有禮」、「小強基金」等板塊,繼續以服務性和貼近性為宗旨,立足平民視角,體現親民風格,並進一步打造「小強」作為品牌主持人的人氣。還有《范大姐幫忙》,顧名思義是一檔「幫忙」、「溝通」 類節目。欄目稱,攝像機不是為了曝光,不是為了挖掘隱私,是為了記錄和尋找人性的閃光點,並希望「越幫越忙」,成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傾吐心聲,表達意見的公共平台。

    動態性、現場感、親和力、參與性,電視民生新聞通過人文敘事手法,用主持人的親民路線和攝像機的平民視角,將百姓故事予以鮮活再現與本色傳達,受到了普通市民的普遍歡迎。

  電視民生新聞的發展瓶頸

    民生新聞立足於民,取之於民,服務於民,在貼近性上為其他新聞樣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然而,隨著這一新聞樣式的遍地開花,同質化日漸嚴重,加上人們最初的新鮮感逐漸淡化,它的缺憾和隱憂漸漸暴露出來,人們不得不思考它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

    一、題材過於狹窄。民生新聞以民本理念為基本訴求,這既是它贏得普通百姓歡迎的「賣點」,同時也限制了它的「手腳」,許多關係國計民生的時政新聞、宏觀經濟新聞、國際新聞以及記錄時代、社會變遷的重大主題報道被人為地「關」在了「門」外。這一「關」,使得民生新聞眼界不高、眼光短視、眼色迷離,從而難以掌控輿論主動權和主導權,棋高一著、先人一步地贏得影響力。也正因為如此,不同電視台、不同頻道之間題材重複、撞車現象司空見慣、防不勝防,同質化相當嚴重。長此以往,民生新聞發展的動力源必將枯竭,品牌必將沒落。

    二、內容過於瑣碎。透過眼下看似紅火的民生新聞欄目,以及形形色色的新聞內容,從中我們很難看到眼睛一亮的東西,也難有值得人們深思的話題。停水停電、環境衛生、雜訊擾民、火災車禍、鄰里糾紛、假冒偽劣、投訴告狀等等內容,幾乎每天重複、頻繁無休止地出現在同一城市不同頻道、不同時段的類似民生新聞欄目中。乍一看有點意思,再看沒興趣,反覆地看那叫「煩」。有人總結:什麼叫民生新聞,就是雞毛蒜皮、雞零狗碎、雞鳴狗盜、雞飛狗跳。如:某居民因忙於事務沒時間燒飯,一個電話打到電視台,於是記者帶著攝像風風火火地出發,幫著買好餛飩送上門去;又如:某居民家的水槽壞了,電視台獲悉後,一幫人熱心地陪前陪後,終於給換了一個新的。諸如此類,親民倒是的確親民,「三貼近」也做得不錯,但作為新聞媒體和職業新聞人,但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佔用如此多的新聞資源和頻道空間,它的新聞價值又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三、表達方式單一。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然而,由於這些欄目過分地強調媒體「幫」、主持人「說」和記者「助」的特色,大量可以創新形式、挖掘題材、拓寬領域的多樣性新聞素材沒有被真正發掘,相反,一條鮮活有趣的新聞往往因此支離破碎,八股味十足。並且,電視台與電視台之間、頻道與頻道之間,節目結構、表現形式、主持人風格似曾相識,多有雷同。

    四、缺乏主張,沒有靈魂。為了在同題競爭中贏得更高的收視率,一些媒體忘記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為群眾「排憂解難」時,不是通過對報道內容的深層次、全方位、冷靜的分析和解構,積極、正確地引導觀眾、引導輿論,而是過多、過分地強調視覺衝擊力,對一個題材、一則新聞進行自然主義的所謂「客觀報道」,或者「鬍子眉毛一把抓」,跟風炒作,遇到特別的案件、重大事件等甚至將其神秘化、庸俗化、娛樂化,過度喧染造勢,將不宜公開的細節、畫面、言論等不恰當地甚至反覆和失度地予以宣揚。結果,有的因此授人以柄,給政府相關部門解決實際問題造成新的困難;有的造成視覺污染,損害了民生新聞的品牌形象。

  電視民生新聞怎樣突破

    民生新聞是時代的產物。民生新聞要本著「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原則,以健康的心態,健康的內涵來表達。

    一、創新欄目,擴大報道範圍。民生新聞如何突破?首先應該博採眾長、廣泛吸取時政新聞、社會新聞、國內國際新聞等諸多新聞類別中的「合理內核」。筆者在不久前對杭州主流人群的一次微型調查中,發現讀者「第一感興趣」的前三名是:時政新聞、社會新聞、獨家報道。可見,眼下被不少「民生新聞」欄目拋棄的「時政新聞」在群眾中其實有著很高的「期望值」和「收視潛力」,關鍵是看我們用怎樣的視角和方法進行報道了。其實,「國計」從來都是與「民生」水乳交融的。國家的大政方針、領導人的重要活動、地方政府的舉措動作,無不與民眾生活與工作息息相關,媒體完全有義務有責任為民眾及時提供資訊並釋疑解惑。

    二、向報紙學習,在深度上下功夫。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及時了解更多的新聞和信息咨訊固然是人們的渴求,但對一個新聞事件的全方位解讀和剖析乃至觀點的提供,更是絕大多數受眾的願望。同時,這也是一家媒體整體實力和新聞敏感度的具體體現。獨家報道、深度報道既是許多報紙的強項,也是讀者忠誠於報紙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方面的確值得電視媒體的借鑒。

    從央視最初《東方時空》的創辦,到鳳凰衛視《有報天天讀》、《李敖有話說》的面世,還有各台各頻道引進資深報人、專家、學者進行「今日關注」、「時事點評」、「風雲對話」等等,加上那些原本就是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而創立的名牌欄目《焦點訪談》、《新聞調查》、《面對面》等,電視熒屏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新聞做深、做透、做強了,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探尋新聞事實真相、探究新聞背後故事、思考事件影響和發展趨勢的需求。

    我覺得,浙江經視在這方面的實踐可圈可點。以《經視新聞》為例,它的「新聞追擊令」可以說吸取了報紙熱點報道和連續報道的優勢,在新聞的深度和廣度上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峰言蜂語」則提供觀點,短短數分鐘,主持人以個性化的語言對當下發生的新聞進行點評,立場鮮明,針砭時弊,痛快淋漓。  

 
 

推薦閱讀:

試論【當代中華詩詞之轉型與突破】
我再也無法突破的高度,萬修萬人去的凈土法門
晚安心語150525:不要生氣要爭氣,不要看破要突破
航海王啟航黃猿突破技能詳解 黃猿突破怎麼樣?
突破龜類深加工,解密千年烏龜之謎。

TAG:電視 | 新聞 | 突破 | 民生新聞 | 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