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六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五一、五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節經文是結束前文。為自開口說至此處,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義趣甚深。』

   同修們都知道,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五祖和他講《金剛經》,就是講到此處,他開悟了,大澈大悟,後面就不需要講了。一悟一切悟,他不但明白《金剛經》的意思,大般若的意思,他也明白了,乃至於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不但出世間法,世間法也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明了。他向老師五祖忍和尚提出心得報告,雖然言語不多,忍大師聽了之後為他印證,證明他確實明心見性。

   六祖能大師沒有讀過書,他是做粗活的人,沒有出家之前,砍柴、賣柴度日,是很辛苦的工作。他到五祖的道場,發心想出家。出家要具備出家的條件,要有出家的環境。忍大師的徒眾學生很多,惠能去了,當然不能例外,也得按順序排班。

   當時忍和尚的道場約有二、三千人,這麼多人吃飯,要舂米,要劈柴。所以,他就分配在碓房做舂米、劈柴的工作。別人看到,以為是到寺院做苦工(現代說做義工),其實他在那裡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他是真修。

   六祖和《金剛經》的緣分非常深。他因為賣柴,聽到一位客人念《金剛經》,他在窗外聽得很歡喜,就問這個客人,你念的是什麼,客人就教他。這位客人對他很尊重,雖然他是個賣柴的人,但是從他的談吐問答,知道他有相當的智能,於是就告訴他,五祖忍和尚在黃梅傳法,你若對《金剛經》有興趣,聽得有心得,可以到那裡參訪。因此,他才到黃梅。

   工作了八個月,老法師年齡太大,要傳法了。傳法要有條件,必須真正開悟的,才可以傳法;沒有開悟,縱然和老法師時間再久,也不能得法。老法師傳法相當民主,公告全寺信徒,無論出家、在家都可以,要作一首偈子呈給老和尚看。老和尚看他的見解有沒有開悟,如果開悟,祖師位就傳給他。忍法師是第五代,再傳就是第六代。衣缽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用的,一代一代傳下來,衣缽就是證據,得到這個衣缽的,就是一代祖師。世尊滅度之後,這個衣缽就交給迦葉尊者,代代相傳,傳到第二十八代就是達摩。達摩到中國來,把佛的衣缽帶到中國,所以達摩在印度是第二十八代;在中國是第一代,即中國的初祖。

   六祖從這一首偈(即這一段經文中)澈悟,五祖就將衣缽傳給他。他是居士,沒有出家。由此可知,傳衣缽不一定要出家,關鍵是有沒有明心見性,這才重要;剃不剃頭不重要。現在有很多人發心出家,聽聽這個故事,就曉得形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真正開悟了。

   為什麼惠能開悟,神秀沒開悟?神秀和忍大師十幾年,在道場里,他是上首和尚,常常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有能力代替老法師講經說法,他還得不到衣缽,原因在他還有分別、執著。《金剛經》就是教我們離分別執著。神秀還是有分別,有執著。他作的那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因為有分別執著,所以不能見性。惠能大師高明處,就是他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學佛,要在此處留意。這一段經文,不僅是前面這一節,可以說,自從《金剛經》開端,一直講到這個地方,這一段是一個總結。「千言萬語之點睛結穴處」。「點睛結穴」是比喻關鍵所在,即世間人常說「畫龍點睛」的意思,所以意義很深。不少人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作為日常生活觀照的依據。

   《金剛經》上任何二句、四句都可以作為觀照的功夫,不一定是此二句,但此二句的確好。用這兩句觀照的人非常多,關鍵就是能不能提得起功夫。禪家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就是觀照;「念」是妄念。往往我們妄念起來了,一個接一個妄念止不住。經文雖然常常念,到時候把經文忘了,妄念繼續不斷,這就是功夫不得力。觀照要緊!

   大勢至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與《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是整個佛法修持的總綱領,不能局限這兩句一定是用在般若,用在禪宗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也不局限在念佛,參禪、學教、念咒都用得上,關鍵是要觀照,要相繼,不能斷。一斷,妄念就起來;妄念起來就是搞六道輪迴。由此可知,用功是功夫決定不能間斷,要把自己分別、妄想、執著都打掉。

   《金剛經》一開端,「降伏其心」,境界現前,想到佛教我們「應無所住」,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所有一切境界現前,都不要分別,不要執著,這就是應無所住的意思,也是前文「得無所得,行無所行」的意思。無論得什麼,出家修行人得禪定,得智能,得正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得八地菩薩的果位,依然不執著,心裡乾乾淨淨,得如不得。這是講修行,無論在果位,無論在法門上,都是這種態度,心地永遠保持清凈。

   世間法里,譬如你們得財富,得榮譽,得地位,你學了《金剛經》,得無所得,你的心是平靜的,沒有得就沒有失。得的時候歡喜,心動了。歡喜是煩惱,心要平靜才好。失去的時候,覺也睡不著,苦得不得了,又生煩惱。得是煩惱,失也是煩惱,多苦!都是輪迴業。佛教我們過正常的生活,過佛菩薩的生活。佛菩薩在所有境界里不動心,沒有得也沒有失,沒有生也沒有滅,是何等的自在!這就是「觀照」。我們要把觀念轉過來,念念不失掉。一失掉,麻煩就來,煩惱就起,業障就現前。所以,念念都用這個功夫,就是會用功。

   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一段經文就是穿衣吃飯,每一天上班工作的意思。佛的工作就是出去托缽。我們穿衣吃飯,一切工作全用觀照功夫。穿衣,不著穿衣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隨緣,就自在,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很莊嚴、很慎重,認真的做,一點都不馬虎。穿衣,衣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讓人看了起恭敬心;吃飯,有威儀,吃得很規矩,講求衛生,保持身心健康。最好吃七分飽就夠了,狼吞虎咽的相不好看,也不衛生,吃出一身的病。吃飯有吃飯的規矩,現代人不太講究。從前中國人吃飯規矩很大,諸位讀《禮記》就知道,菜怎麼擺都有規矩,不能擺亂的。菜是按陰陽五行擺,擺錯了,人家會笑話你沒學問、沒念過書。現代不講求這些,從前一舉一動都有規矩。「而生其心」是說這些,佛菩薩一舉一動,都為世間人作好的榜樣。

   我們既然發心學佛,就要學佛菩薩的生活,學佛菩薩怎樣過日子,也要為一切眾生作好樣子。在家庭,是一家人的好榜樣;在社會,為一切眾生作好榜樣,這是佛法。學佛就是把我們從前凡夫的生活,六道輪迴的思想拋棄,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以大菩薩的思想,自行化他,自度度他,這樣學佛才能得真實的受用,才能得真正的好處。

   《金剛經》才講到四分之一,後面還有四分之三,愈往後愈精采,要緊的意思都在後面。所以《金剛經》不太好講,難在這裡。精採的在後面,前面要是都講出來,到後面沒得講,所以前面含含糊糊的,愈到後面愈清楚。因為同修們不一定能從頭到尾聽,有時候今天來了,明天不能來;前半部他來聽,後半部他沒有緣分。因此,後面重要的,往往我們也提出來講幾句。雖然不能講很多,但是透一點消息,使我們真正能得好處,真正發心修行,知道怎麼修行。

   《金剛經》教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心地,心要真誠、清凈、慈悲。「應無所住」就是清凈;「行於布施」就是大慈大悲。布施涵蓋一切法,實在就表現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這就是經文「行於布施」的意思。所以,大家不能把經文錯會了,以為行於布施,是到寺院捐一點錢;否則就大錯特錯。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到那裡捐錢,他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這就說明,行於布施就是日常生活。

   「布施」是舍,是放下,就是日常生活中,樣樣放得下,樣樣看得破。「行於布施」實在就是作好榜樣給世間人看,讓世間人生羨慕之心,生仰慕之心,使他來學佛。所以,佛法是師道。

   師道在過去,中國與印度都很重視尊師重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我們看《大藏經》,整個佛法,釋迦牟尼佛沒有拉信徒。不但釋迦牟尼佛沒有拉信徒,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也沒有在外頭拉信徒。宗教有拉信徒的,教育沒有拉信徒的。學生是自己來的,來求學的;那有老師去找你,沒這個道理。

   一般人怎麼知道釋迦牟尼佛有這樣好的教導,應當去和他學?方法很多,就是佛的弟子們,作學生的一定要把老師的道德學問對外宣揚。宣揚的目的,不是要人對老師恭敬、供養;是讓真正發心求學的,曉得那個地方某個人教得好。所以,學生有義務宣揚,但是不可以拉人。用什麼方法宣揚?方法很巧妙,就是自己修持。你修得好,人家問你從那裡學來的;我的老師是什麼人,這樣介紹的,並不勸他。他若真發心,自己就去了。所以,自己認真修行,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做,用這個方法。

   由此可知,我們學佛,皈依三寶,或者受了五戒、菩薩戒,要做得很象樣,讓鄰居、親戚朋友看到你,對你起恭敬心,你怎麼會這麼好!要讓人有一個觀念:你的日子怎麼過得這麼快樂,怎麼會這麼幸福?因為我學佛。學佛就會幸福,就會快樂;學佛就會身體健康,就會相貌圓滿,這是很吸引人的。用這種方法宣傳佛教,替佛招生。所以,不是勸人的,是要用實際的行動。

   在言語上就是讚歎。譬如開講經時,我們要唱「爐香贊」,這是贊佛的,不是以此供養佛。這個贊就是招生的,讚歎佛的智能,讚歎佛的德能,讚歎佛的慈悲,讓別人聽了覺得佛這麼好,我們應該親近他。所以「贊」要唱得莊嚴,唱得很穩重,唱得字正腔圓,讓人聽得很清楚。如果不曉得其中的用意,和著譜唱的時候,字句都分不開,不曉得唱些什麼,一個字也沒聽清楚,效果就完全失掉了。所以,唱贊的用意是使沒有學佛的人聽到之後,曉得佛有這樣大的智能,這麼好的學問,使他感動而來親近。

   佛門招生自有一套方法,這就是不舍眾生,就是大慈大悲的方便法門。

   本段經文一開端,『是故須菩提』。『是故,承上起下之詞』。此二字是接詞,連接前後經文。『不但上承「生信」一大段,直是緊與開經處「總示」呼應相通。證明一切無住,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於莊嚴佛土,亦無所住』。這一段交代得很清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個字總結經文。一開端到此是一個總結,說明一切無住。

   經一開端,須菩提尊者提出三個問題:第一是善男子、善女人要如何發菩提心。第二是應云何住。發了菩提心之後,心要安住在那裡?第三是云何降伏其心。我們的妄想、妄念太多,要怎樣伏住?這三個問題,佛的回答都是「無住」。

   首先講發心,佛教我們心量要大。佛、菩薩不一定是出家人,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一定是出家人。佛經里的維摩居士就是在家佛。在家的菩薩太多了,《無量壽經》的賢護等十六正士就是在家菩薩,而且都是等覺菩薩,他們的地位和文殊、普賢、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完全平等。所以,在家一樣可以作菩薩。

   學了佛就應該作菩薩,什麼是菩薩?過佛菩薩的日子就是菩薩。佛菩薩的生活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從表面上看沒有兩樣。我們穿衣吃飯,佛菩薩也穿衣吃飯;我們每天工作,他也每天工作;我們迎賓接客,他也不例外。不一樣的是我們有分別執著,他沒有分別執著;他無所住,我們有所住;他生的心好大,我們生的心好小。我們所生的心是利益自己,利益家庭,利益我這個團體,我們的心量很小;佛菩薩生的心,利益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差別就在這裡。我們穿衣為自己,吃飯也為自己。佛菩薩穿衣,為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佛菩薩吃飯,也為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我們活在世間是為自己活的,把自己的壽命看得好重。佛菩薩的身相在世間是為一切眾生作好榜樣的,而不為自己。所以,他穿衣不為自己,吃飯也不為自己,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要在此處學。

   佛法的好處是不改變生活方式,不改變工作行業,就在現前生活方式里成佛成菩薩。生活很富裕,就作富裕人的樣子,為天下富裕人作好樣子;生活很清苦,就為一切清苦人作好樣子,全都是佛,都是菩薩。在你的工作行業中,為同行作好榜樣。凡夫做事業為自己,為自己的集團;菩薩的心念念為盡虛空法界,心量不一樣。心量廣大、心地清凈、心地慈悲,所以身心健康,他就自在、快樂、幸福,道理、事實都在此。因此,佛教我們「應生無所住心」。「無住」是《金剛經》修學的宗旨,貫穿整部經典。

   《金剛經》既然是大般若的綱要,由此可知「無住」也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說《般若經》的中心。此二字,釋迦牟尼佛何必說二十二年?實在講,不要嫌二十二年多,我們感覺二十二年太少了,二百二十年也不嫌多。因為佛這樣苦口婆心的說,我們還不肯做,處處還是著相,還是要住。假如我們一聽就照做,佛就省事了,不必那樣辛苦,不必說那麼久。這就說明佛說法是應機而說,苦口婆心。一切無住,要記住這個原則。

   「最後更就菩薩修六度時」。「六度」就是菩薩的生活,六波羅蜜都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是六波羅蜜。譬如,吃飯是布施。布施是舍,是放下。吃飯時不要執著飯菜的好壞,不要挑剔。好吃,也很好;不好吃,也很好,都好!這就是修布施。一定要講求怎麼樣,布施就沒有了,就是分別執著。所以,吃飯是「布施波羅蜜」。再細說,財、法、無畏布施全都具足,就在這一口飯、一箸菜,圓圓滿滿!

   吃飯就是「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規矩。吃的時候規規矩矩,餐具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吃飯時端坐,這些都是守規矩,就是持戒波羅蜜。吃飯要有耐心,細嚼慢咽,這是「忍辱波羅蜜」。狼吞虎咽就沒有忍辱。少吃肉類,多吃青菜;少吃油炸的東西,多吃清淡的,則腸胃吸收養分沒有障礙,是屬於「精進波羅蜜」。吃飯時規規矩矩,不為外面境界所干擾,保持心地清凈,專心用餐,即「禪定波羅蜜」。色香味,甜是甜,辣是辣(不是一切都不分;不分,人就麻木),吃得清清楚楚地,是「般若波羅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都具足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到那裡修?穿衣、吃飯、工作、處世、待人、接物,樣樣具足圓滿六波羅蜜,過的就是菩薩生活,就不是凡夫。凡夫是一餐飯吃完之後,什麼都不知道,迷惑顛倒。學佛和沒學佛,不一樣就在這裡。學佛的成績在容貌上,在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上,知道你有沒有功夫,有沒有得利益,這不能瞞人。身心健康、容貌圓滿,這是修學的成績。那一尊佛菩薩的面孔是苦哈哈的?沒有。阿羅漢沒有明心見性,還有分別、執著,所以相貌很奇怪。但是他的容貌是健康的,是長壽的。容貌古怪,不是病態,他沒有病容。菩薩明心見性,個個面貌都很圓滿,佛經中常常讚歎菩薩的容貌如滿月。「滿月」就是絲毫欠缺都沒有,圓滿之相,是修行真正有心得,真正有受用。修行要是自己得不到受用,如果不是理論上有錯誤,就是方法上有錯誤。理論、方法上若沒有錯誤,修行一定得殊勝的果報,一定得很好的受用。這是講菩薩修六度,就是菩薩的日常生活。

   「於莊嚴佛土」是報佛恩。我們在一生中能得這樣的幸福,這是真實的幸福。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圓滿是佛菩薩告訴我們的。如果沒有佛菩薩的教誨,我們怎麼知道,怎麼會得到!佛菩薩的恩德太大了,我們報恩,唯一就是莊嚴佛凈土。用什麼莊嚴?真正的莊嚴是心地清凈,心凈則佛土凈。佛菩薩教我們莊嚴佛凈土,不是用別的,是教我們修清凈心。我們的心清凈是真正莊嚴佛凈土。

   形式上的莊嚴是表法的,這種莊嚴為了接引眾生。道場布置得富麗堂皇,讓人一看就生歡喜心,很歡喜的走進來,這是接引大眾的。真實的莊嚴在清凈心,如果只著重表面,心地不清凈,沒有感應,得不到真正的受用。換句話說,你還是有煩惱,有妄想,有憂慮牽掛,依舊過六道輪迴的生活,你就得不到受用。得真實受用,過佛菩薩的生活,就是超越六道輪迴。這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莊嚴佛凈土。雖然修六度,雖然莊嚴佛凈土,「亦無所住」。心裡還是若無其事,事上要認真,規規矩矩的做,一點也不馬虎,如法的做,心地清凈,決定不染,保持清凈心,這就是「無住」。

   因為你心不清凈,那種莊嚴是假的,六度也是假的;心清凈,你所做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真的。般若是清凈心,清凈心生智能,即是般若,這多重要!所以自始至終講無住,就是指保持清凈心,佛心清凈。

   『「則非」句,不住法相』。經上講的「則非」是不住法相,『「是名」句,不住非法相』。非法相是空。我們樣樣如法的做,這是不住空。雖做,心地清凈,沒有分別、執著,不住法相,這就是說明空有兩邊都舍,都不住。

   『上來所說,皆是為「生心無住,無住生心」作張本。亦即為發菩提心者,指示方針耳。』

   菩提心是自度度他。佛教我們怎樣自度,怎樣度他,「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才是真正自度度他。怎麼做?就在日常生活中。我沒有工作,坐在這裡沒事,是不是也在修六波羅蜜?是的。怎麼修?意對法塵,六根:眼、耳、鼻、舌、身,對外面的,坐在這兒不動。心在起心動念,思惟想像,心在法塵里用觀照的功夫,也在行六波羅蜜,這才是凈念相繼,沒中斷過。發菩提心,要這樣修法「應如是生清凈心」。

   『「應」者,決定之詞。無論小乘、大乘,果位、因地皆當無住。可知發大心者,決定亦當無住,非此不可。』

   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所時是八地菩薩。八地之前看他,是果位,證到八地。可是九地、十地看他,是因位,還在修因。因位、果位是這樣看法。我們現在是凡夫,連小乘須陀洹果也沒證,還是在因位。

   「皆當無住」。佛成了佛,有沒有住在佛的果位上?沒有。不但在後面經文上明說,前面經文上也很清楚的顯示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每天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不住佛果相。他所表演的,和我們凡夫一樣,這是用事實表演給我們看,不住果位!因位與果位都不執著,都不住。

   「決定亦當無住」,是發大心的。因為小乘、大乘,果位、因位都不住,我們今天想學佛,住相怎麼行?和大小乘聖者所修學的原則違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循著這個途徑走,才真正靠得住,真能得成就,「非此不可」,稍稍有住就錯了。

   『「生心」比「發心」義深。清凈心即是本具之性。所謂自性清凈心。清者不濁,凈者不染。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凈本性,依然現前。』

   我們常講清凈心,可是沒有把清凈心的標準說出來。此處說出「清」的標準是什麼,「凈」的標準在那裡。「清者不濁」,要像水一樣。供佛最重要的是供一杯水,沒有香、花沒有關係。水表清凈心,不是給佛菩薩喝的。一杯水供在佛菩薩面前,是常常提醒我們自己,佛心像水一樣清凈,沒有污染,也不混濁,而且是平的。水是平的,我們的心要平等、清凈。《無量壽經》經題上「清凈、平等、覺」,水表這個意思。有很多人搞錯了,以為是供養佛的。

   還有很多人不懂,供茶,就錯了。茶,不清凈,濁又染,所以不可以供茶,要供清水,開水也可以,取清凈的意思,表清凈心。清凈心就是真心。必須兩邊不著,清凈心才能現前。為什麼世尊這樣重視「無住」?因為只要有住,你的心就不清凈。真心就不能現前。佛教我們要把觀念、思想轉過來,世間法是一場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當真,你就好自在、好快樂,事情要做,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做了,不執著,多快樂!如果執著,你做得好辛苦、好累!佛菩薩在旁邊看,真可憐!「可憐愍者」。如果你做而無做,無做而做,做得多快樂!要認真做,努力做,不休息的去做,心裡乾乾淨淨,做無所做,得無所得,就接近成佛了。這才是無量的福德。

   他的誠心與自性相應,與清凈心相應,福報就大,無有窮盡。《金剛經》上校量福德有六次,一次比一次殊勝,就是一次比一次放下得多,放下愈多,心愈清凈,功德就無量無邊。

   「雖為無明煩惱塵垢所障,但能依法修行,清凈本性,依然現前」。我們現在是被無明煩惱障礙。「塵垢」是比喻,無明煩惱把我們的本性障礙了,也就是我們的清凈心不能現前。我們有妄念就不平等。妄念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我們有貪、瞋、痴、慢,是污染。這兩種障礙都非常嚴重,《金剛經》專治這兩種病,使我們的心恢復清凈、平等,依照這個方法修學就行了。這個方法,理上我們通達了;事上有困難,因為事上修的確要心很細,粗心大意的人很難。不但要觀照,還要微密觀照才真的受用。

   例如,吃一口飯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幾個人知道?穿衣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一舉一動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微蜜觀照,粗心大意的人沒有法子,須懂得這個道理才行。我們換個方法,不用《金剛經》上觀照的方法;用念佛的方法,不必理會微細的六度,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這個方法簡單,人人都會。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圓滿六波羅蜜,不需要一樣一樣分析,老實念佛就行了。一起心動念,立即換成阿彌陀佛,就成功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但是六波羅蜜,三學、六度、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全都具足,這是佛法的總綱領。換句話說,所有一切佛法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一個不漏。「功」是修行的功夫。有功就有得,「清凈本性依然現前」,就恢復,這就是「得」。不能執著得的相,否則就錯了。

   『凡發無上正等覺心之人,應令清凈本性現前。故曰「應生清凈心」。言下有回頭是岸意,其警人也深矣。』

   經文『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如是」是總指前面所說的,像佛所講的,你要生清凈心。清凈心現前才是佛菩薩。實在講,在日常生活行持上,佛菩薩和我們凡夫沒有兩樣,很難分得出來,只是用心不一樣。凡夫的心,混濁之心;佛菩薩的心,清凈之心。混濁的心是妄心;清凈心是真心。不一樣之處在此。

   「應生清凈心」含義很深,要我們回頭是岸。從那裡回頭?不是在生活、事業、工作上回頭;是在念頭上回頭,把從前的觀念轉過來就行了。以前的想法、看法是凡夫的想法,凡夫的念頭,也就是佛常在大乘經上講的「輪迴心」。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是輪迴心,造的是六道輪迴業。我們穿衣、吃飯,造的是六道輪迴業;佛菩薩穿衣、吃飯,圓滿六波羅蜜。《金剛經》會了,真是快樂無比!你也可以說,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真的,一點都不假。你的生活,表面上和人一樣,實際上,完全不同,過的是自在、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是從這裡回頭,是很深的警惕。

   『說一句「生清凈心」,無異說明發菩提心之所以然。何謂發菩提心?曰,一心清凈而已矣。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

   這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是覺悟。不迷、不染的心就是菩提心,覺悟的心。因為染、迷,我們的心就迷惑顛倒,那是妄心。 「當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是教人,世間一切,皆應不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儒家,世間聖人所講的。人心是妄心,的確很危險,妄念一個接一個。儒家的聖人也很了不起,話講得非常含蓄。危的是什麼?一不謹慎就墮六道。六道的心是貪瞋痴。貪瞋痴的念頭太重,來生就在六道。「人心惟危」,沒有講錯,很正確!

   「道心惟微」,非常微細,一轉念就是道心。人心和道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真心和妄心是一體的,這是教人不應該執著世間法。

   『覺照即是在起心動念處,微蜜用功,乃為切實。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增長戒定。夏蓮老凈語教人,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

   此地說得很清楚明白,用功非要心很定、很細的人才能用得上。心裡妄想、雜念、煩惱皆多,用不上功,教你也沒用處。即使在禪堂里坐禪,盤腿面壁很像個樣子,心裡還是妄想一大堆,沒有用。禪定是教你心定,不是身定。身定沒有用處,心要定。所以,真正用功在起心動念處。這個方法我們用不上,就念佛。起心動念之處,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就行了。

   念佛有佛力加持不一樣,功夫達不到,佛力還是加持。不但阿彌陀佛加持我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加持,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要得感應,一定要誠心念,一心念,不能懷疑,不能夾雜,功德就很殊勝。如果念佛中生了疑惑,像平常我們生病,念了幾天阿彌陀佛沒效果,就想大概要念藥師佛,藥師佛是管治病的,觀音菩薩管消災的,一個人分配一個職務。這就是你的心有疑惑、有懷疑,所以念得沒有感應;有夾雜就沒有感應。一定要專心念,一心念,誠誠懇懇的念,一定得感應,而且感應很快、很顯著。我們身體有病痛,不健康,毛病很多,如何把它去掉?修清凈心。只要清凈心現前,什麼病痛都沒有,這是真實的。

   現在世間人真的很可憐,我們吃的、喝的都有毒,蔬菜有農藥。從前李老師講,現代人生活和從前人不能比。從前人吃的,真的有色香味;現在是三餐服毒。天天服毒,大概腸胃有抗體,還能應付。但是日久天長,毒素累積就變成病毒;病毒一發作,就沒救了。什麼方法解毒?大慈悲心。你真的有大慈悲心,不管什麼樣的毒都可化解,不需要找解毒藥。清凈心、大慈悲心是最好的解毒藥。我們看諸佛菩薩吃毒藥都不怕,他沒有用解毒藥,自然就化解。我們要養清凈、慈悲心。

   「發大悲心,廣修六度,利益眾生」,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是。

   「多讀大乘,解慧增明,增長戒定」。多讀大乘經,開智能。

   「夏蓮老凈語教人」。夏蓮居老居士編了一本小冊子稱為《凈語》,實在就是蓮老的法語。這本小冊子流通很廣。「持戒、念佛、看經論,察過、去習、毋自欺。正是此意」。他教我們要持戒、念佛、看經,要知道自己的過失毛病習氣;然後把它改正過來,這是真正的修行。

   『本性活潑潑地,無相無不相』。「無相」是從體上說的,本性之體沒有相,本來無一物,但它能現相。現相是清凈性體起作用,所以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

   『經雲,不住色等,又雲生心,以示發菩提心者,不應住於塵相,非令心如死水也』,這一段開示很重要。有很多修定的人錯認為一念不生就是定。佛法講一念不生,是指一個妄念都不生,但還有正念。可見不是沒有念,是有正念。

   正念不是妄念,是無念。無念就是不執著的念,一切都不執著是正念。沒有念,相就沒有了。相從那兒來的?相從念頭生的。佛在大經里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沒有想,那來的相?十法界都是從心想生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從心想生的。想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不可以心如死水。「心如死水」是無想定。實在講,無想定也很難修;修成之後,果報在四禪。四禪有個無想天,專收無想定的人,佛法稱之為外道天。一心學佛,最後學成外道,真冤枉!如果以那個定、那個心來念佛,一定上上品往生,立刻就花開見佛。一念之差,就是「道心惟微」。差那麼一點點,果報相差太遠了。

   這是「無住」,又說「生心」,道理在此。教我們要活潑的做,決不是死呆板的。雖然做,心裡乾淨一塵不染,這就快樂。心一染著,就是六道輪迴;心地不染著,就超越六道輪迴。如果超越六道輪迴,什麼都不做是小乘人,墮到空里。一切都做是大乘菩薩,廣度眾生。所以,穿衣、吃飯,點點滴滴都是廣度眾生,度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個範圍多廣多大!

   『清凈心是真心,住塵攀緣心,即是妄心』。「塵」就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住」就錯了,就是攀緣,就是妄心。

   『《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外道等』,這就是修行修錯了。發心想學菩薩、學佛,結果學錯了。如果學成聲聞、緣覺,還算不錯,路是走岔了,但是還可以回頭。如果學成外道,麻煩可大,回不了頭,就錯得太離譜。譬如,修定你修成無想定,這太離譜,完全錯了。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這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講的『錯亂修習』,不曉得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誤會了,把妄心當成真心。「攀緣心」就是生滅心,就是妄念。把妄想雜念的心當成自己的真心,用這個心修行,錯了;用這個心修六度萬行,還是六道輪迴業。戒、定、慧、六度、十大願王是好事、善事,果報在三善道,不能出輪迴。原因在用的是攀緣心、妄想心。用這個心修行,出不了輪迴,可是不用這個心,真的比登天還難,沒有辦法。這才知道非念佛不可!用這種心念佛可以往生。往生就超越輪迴,這是第一方便。用這種心修別的法門,只能修三善道,不能出輪迴。用這個心念佛能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下面二層就是這樣的人往生的。

   『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凈體』,這是真心。『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這幾句話,意義很深,二個小時也講不完,是《楞嚴經》上的,我們就不說了。真心就是清凈心。如果我們用清凈心念佛往生,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凈土,完全不同。可是和一般人比較起來,念佛的功德無比殊勝。除念佛法門以外,一般人用清凈心修六度萬行,可以超越六道輪迴,可以明心見性,證圓教初住,別教初地菩薩;不能和往生的人比。往生的人到實報莊嚴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換句話說,他是真正的八地菩薩。自己修行要修到八地,《華嚴經》上和我們講老實話,證到圓教初住,明心見性,要修到八地,還要修二個多阿僧祇劫。二大阿僧祇劫修到第七地,再往上進入八地,已經入第三個阿僧祇劫,這個時間多長!到西方極樂世界,立刻就得到。

   佛菩薩教我們多讀大乘,才知道事實真相,才曉得這個道理,對於一切法門,才知道如何選擇。世尊在《楞嚴經》上教我們的,和此地所講的意思相同,特別引用到此處。

   『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

   「須知住塵之心是識」就是八識。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

   『因其攀緣,名之曰妄。而此妄心,原是真心之所變現。云何變,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分別人我故也』。他不知道法界原是一體,在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具足,因此變成凡夫。

   『無所住,含有不執著、亦不斷滅二義。而生其心。「而」有「而又,而後」二個意思。「其」字指菩提、六度等。「如是」則所發修行六度之心,方為菩提心。以其與自性清凈心相應故。』

   這是指一切佛法。此處真的把中心說出來了。中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清凈心,無住是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不執著、不斷滅。不執著,不著有;不斷滅,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所以「無所住」有兩個意思。

   「而生其心」的「而」也是兩個意思。雖然一切不住,但生心。也許有人問,「既然一切都放下,一切都無所得,為什麼還拚命工作,做得那麼辛苦,這個人不是胡塗,自找苦吃嗎?」這個念頭就是妄念,就是妄想,不曉得自己錯了。如果清凈心現前,一切都放下,則每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一點也不累。因為沒做,心清凈,一點分別、執著都沒有;只有快樂、歡喜、法喜充滿。一般人心地污染,用妄心,工作幾個小時就累得不得了。妄心會累,真心不累。真心裡空空洞洞,愈用愈自在;愈用,智能愈增長。妄心愈用,煩惱愈增長,怎麼不累?累死人!佛菩薩工作,智能增長,不是煩惱增長,所以不累。我們一般人不知道真正的狀況,其實是愈做愈歡喜,能利益一切眾生,又不著相。

   『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兩句貫徹全經。此中之「應生清凈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是「不應取法」兩句之點睛處。應無所住,不應取法也。而生其心,不應取非法也。』

   經文前後照應,意思非常精細、微妙!

   『但清凈、不生心,便是死水。佛法所不許。清凈要在「生心」中顯現。』

   心清凈了,若什麼事都不幹,學佛消極,不但世間人不歡迎,佛也不要你。佛要的是積極為大眾服務,根本不妨礙清凈心。

   「清凈要在生心中顯現」。清凈心在一切工作中顯現,在日常生活中顯現。愈是繁忙煩雜當中,愈顯示清凈、平等,這是真功夫。像刀一樣,愈磨愈快!離開磨刀石,刀怎麼會鋒利?要在事上磨鍊,歷事煉心。絕對不能離開眾生,絕對不離開社會,就是正確,沒有錯誤。這是佛法對我們要求的,希求的。

   『「生」者,任運而生。「無住」,無妨隨緣而住。雖住而實無所住。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生而實無所生。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

   「生」是自然的,「任運」是自然的,不是勉強的,不是有意取的。有意思取的就錯了,是妄心。只要老老實實依照佛的教訓做,不會做就老實念佛,念到功夫成熟就生心。念到心清凈,就是功夫成熟;清凈心現前,就是一心不亂。

   「無住,無妨隨緣而住」。生活隨緣就快樂,攀緣就不快樂。攀緣就是心裡有妄想、有憂慮、有牽掛、有煩惱。隨緣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得失心,樣樣都自在。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沒有一樣不好,一切都隨緣。隨緣而住,就是無住。

   「雖住而實無所住」。隨緣就是無住,攀緣就是真的有住。

   「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法爾」是自然的意思,比自然還自然。這是佛學名詞,自自然然的,自然顯現,沒有絲毫勉強,沒有絲毫做作。

   「生而實無所生」。連生的相也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生而無生,不是真的無生。它真的有生,但不執著,心裡若無其事。

   「果能如是,則法法都顯無住生心,物物莫非般若實相」。穿衣、吃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具足圓滿六波羅蜜。「法法」指一切法,不僅是佛法,包括世間法,包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點點滴滴,都是「無住生心」,都是「實相般若」。大道在那裡?眼底全是!我們讀了《金剛經》,若沒把這些真實事相看清楚,這部經就白看、白讀了。果然看清楚,看明白了,這個心,念頭一轉,就回頭了。這一回頭,恭喜你轉凡成聖了。你本來是六道凡夫,現在一轉變,就是佛菩薩。如果一心念阿彌陀佛,你篤定是菩薩,絕對不是凡夫。這一轉變,求生凈土毫無障礙。這都是真實話,所以說實相般若就現前。

   『學佛必須依教奉行,教義幽深,必應得其綱領所在。「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無論修何法,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才有入處。而自性清凈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也。』

   釋迦牟尼四十九年所說的,教義真的很深。「必應得其綱領所在」。抓到綱領,就有辦法。《金剛經》就是綱領。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話是《金剛經》的總綱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兩句話的總結。

   「無論修何法」,參禪也好、學教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不管你修那個法門。這個「法」還包括世間法,不管學那一種學科,在社會上工作行業不一樣,都是法,也就是無論那一種生活方式,無論從事那一種行業。

   「行住坐卧,不離這個,才有入處」。入佛菩薩的行列,入幸福、快樂、圓滿生活的系列,真的得大自在!「而自性清凈心,才能透露出些消息」,所以無論佛法、世法,總而言之,一定要把清凈心露出來。在生活中、工作中、事業中,透出清凈心,就不是凡夫。換句話說,你就離開苦惱,離開煩惱。清凈心裡沒有煩惱,你就生智能,就超越六道輪迴,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上上品往生。

   「所修之法,亦可望有成就之期也」。所修的佛法有成就,能得禪定,能開智能,能修行證果。在世間法里,能建功立業,成就輝煌的事業,都有幫助。這才曉得《金剛經》的價值,才知道大乘佛法是無價之寶。我們稱之為法寶,是名副其實的。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五三、五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眾生有執著,才有六道輪迴;眾生有妄想,才有十法界。由此可知,六道十法界都是從眾生妄想中而生的現象。它的事實真相就是世尊在經中為我們說明的,一彈指有九百業因果報的相續相。這種現象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我們「應無所住」。現象是剎那生滅,其實它是剎那轉變,因此佛教我們要「生心」。

   「無住生心」不僅是般若的中心,它與宇宙人生事實真相完全相應。佛在金剛般若上,自始至終不厭其煩,多次教導我們要無住、要生心,道理就在此。我們知道理論,明了事實真相,才能體會世尊教導的苦心,使我們充分理解如經所說的「信心不逆」;如此在佛法修學上才有成就,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美滿。這幾句是總結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大意。

   經文第五十二段,『證以報身不住』。佛教我們無住生心,他自己當然作榜樣給我們看。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有人,指發大道心之人』,正是開經尊者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個「有人」就是指這些人,也就是發無上菩提之人。『大心為因,「大身」為果』。「大身」就是無上菩提所證得的報身。我們在贊佛偈里常念到的「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就是形容佛的報身之大。如果不讀贊佛偈,單單看到經文上的大身,我們不曉得大到什麼程度才稱大。從贊佛偈里我們細心體會,佛的身相實在太偉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也顯示我們眾生太渺小了。

   大身是果報,證得無上菩提的果報。我們都知道佛有三身:法身是本體,報身、應化身是所現之相。報身有兩種:一是自受用身,一是他受用身。此地所說的大身是指自受用身;至於他受用身,是教化地上菩薩所示現的。從初地到等覺,菩薩所證的程度不同,因此見到佛的報身也不一樣。初地和二地所見的就不一樣,二地和三地見的又不一樣,應化身就更不必說了。總而言之,不出《楞嚴》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菩薩還算是眾生,所謂九界有情眾生。九法界就包括菩薩。

   『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福慧雙嚴,功行圓滿,方能證得。所謂無邊相好身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金身」,這是世尊在世間所示現的應身。三千年前,世尊出現在北印度,為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示現世間壽命八十歲,正是屬於應化身。佛的自受用報身,如《華嚴》所說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是相好無量無邊。這種說法是稱讚的話還是實在的?這一點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理解,佛門沒有妄語,世尊在本經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五語中是以如語為主。「如」是完全與事實相應,所謂「不增不減」,所說的與事實決定是相當的。這就說明無量的相好是事實,不是稱讚,也決定沒有誇張。那麼多的相好,凡夫聽起來實在不可思議,甚至初學的人根本無法接受,這是我們完全不了解究竟圓滿大覺人的事實真相。

   「自受用報身」是性德圓滿的顯示。自性的功德無量無邊,所顯示的德相自然也是無量無邊。於大乘了義的經論稍能攝入,能體會,對於這樁事自然不懷疑。因此,佛在因地,就是在菩薩地位上,圓滿的大覺,最初也像我們現前相彷佛。雖然性德里本來具足,但是性德無量劫來被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所遮蓋。性德不能現前,必須靠修德來開發。「多劫勤修六度」這句就是講修德。在因位,修德非常重要,修德就是「而生其心」。雖生心,要無住,與性德就相應。如果生心有住,與性德就不相應;縱然累劫勤修,依舊不能見性。因為他不能斷煩惱,不能破妄想。妄想即是無明。有煩惱障,有所知障,就不能見性,不能超越十法界。如果煩惱障尚且不能破,根本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這是我們必須認識清楚的。我們在這一生中,縱然不能破無明,也得想方法了生死出三界,這才算有成就。

   我們學佛修行不只在這一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也是多劫勤修六度萬行,為什麼還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是我們應當反省,應當覺悟的,我們雖然勤修六度,沒有想到了生死出三界的重要。何以知道我們沒有重視這個問題,看看今生就明白了。我們這一生聞到佛法,對於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念頭有沒有,懇不懇切;是不是把這樁事當我們這一生中唯一的大事來辦?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很顯然的說明,我們這個念頭不懇切,對於世緣依舊看得很重。所以,無明煩惱習氣不能斷,縱然這一生勤修六度,也不過是六道里的福報而已-- 佛法里所謂有漏的痴福。修的是這個,這是我們不能不警惕、不能不覺悟的,一定要學菩薩。

   「福慧雙嚴」。「嚴」是莊嚴。迴向偈雲「莊嚴佛凈土」,我們以什麼莊嚴?要修福慧。什麼是福,什麼是慧?這在《金剛經》上,我們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菩薩所修的慧是無住。應無所住是修慧,而生其心是修福。生心要是有住,就有福沒有慧;無住不生心,有慧沒有福,都不能解決問題。解決什麼問題?六道十界的問題,都無法解決。《金剛經》上所講的福慧雙嚴,一定要以本經所說的標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生心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之處,點點滴滴下手,才是真功夫。

   「功行圓滿」。「功」是功夫,「行」是指我們日常生活行為。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如世尊在本經開端為我們所示現的穿衣吃飯。世尊入舍衛大城托,這是出家人的工作,我們要把它看成工作、處世、待人、接物,每樁事都是圓滿的功行,也就是每樁事都具足「無住生心」,這才是修行,才是學佛,才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些句子與「無住生心」異曲同工,實在妙極了!無住就是一,生心再多也不離開一。一是無住,就是自性圓滿顯示;生心是自性無量德能的隨緣顯現。宗門常講「萬法歸一」。萬法是生心,歸一是無住。所以,從大乘經論體會世尊這一句,究竟圓滿徹底的開始,我們要在此處用功夫。掌握這個原理原則,過的就是諸佛菩薩的日子,就不是凡夫了。所謂「轉凡成聖」,樞紐關鍵就在此。這樣的生活才是「福慧雙嚴,功行圓滿」。

   「方能證得」。世尊是圓滿證得,我們初學時是分證的證入。天台所講的「六即佛」,我們從分證,慢慢證得圓滿。實在說,恐怕我們分證功夫還不夠。我們現在開始學,道理明白,方法懂得了,在生活中真做;我們能做到這個功夫,在六即之中稱為「觀行即佛」。「觀」是觀念。從前凡夫的觀念是生心有住,現在我們曉得了,生心要無住,無住要生心,這是諸佛菩薩的觀念。「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就稱為「觀行」;也就是現代所說的,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處世、待人、接物之中。

   如果觀念轉不過來,生活上做不到,再降低一層,「名字即佛」,有名無實。有名無實決定不得受用,即使佛法再通達,甚至講得天花亂墜,而絲毫受用也得不到。現前得不到受用,將來生命報終時,依舊六道輪迴,這是非常可怕的事。觀行的功夫得力,以此功夫念佛求生凈土,就決定得生。凈宗所說的功夫成片,就是這個境界。「相似位」是凈宗的事一心不亂,「分證位」是凈宗的理一心不亂。

   『無論果位因地,相與非相,皆不可取』。世尊為我們作證明,他是以究竟圓滿的果位,自受用的報身而不住。所以,雖得這個身,心裡若無其事。心裡沒有此事,沒有分別執著,甚至念頭也沒有,這是真的無住。果位層次很多,小乘四果四向,大乘菩薩從初信位直至等覺,五十一個位次。每個位次往後看,它是因;往前看,它是果。譬如初地,初地向前看是三賢位,它是果;往後看是二地、三地,它是因。因地、果地,要辨別清楚。證得究竟圓滿佛,是圓滿的果位了,沒有因了。等覺菩薩往佛看,是因位;往法雲地菩薩看,是果位。

   「相與非相」,「相」是現象,是事相;「非相」是指心性,或者說空相。相是有,非相是空,空有兩邊皆不住,所以無住是兩邊皆不住。不可以住有,也不能住空。凡夫修行,如果住空,果報在四禪的無想天,什麼都不想了。這是功夫淺的。功夫深的,住四空天。因為住空,才有四空天;要是不住空,那來的四空天?凡夫空有皆不能住,住有是四禪以下的,住空就變成四空天。總而言之,住空、住有皆不出三界。

   修行人、菩薩,空有也不能住。修行證果的人住空,小乘阿羅漢、辟支佛皆住空,世尊在大乘經上常呵斥他們「墮無為坑」。無為就是空。墮無為坑,在修學證果上終止了,不能前進。小乘阿羅漢證入偏真涅盤(空),兩萬劫才知道回小向大。他終止兩萬劫,這麼長的時間空過了,辟支佛比阿羅漢聰明,也要耽誤一萬劫的時間。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住空,有這種害處,住有,也決定不能出三界,所以空有兩邊皆不能住。

   我們認清事實真相,才明了世尊何以教我們空有兩邊皆不住。「應無所住」是不住有,「而生其心」是不住空,空有兩邊不住。生心,一定要依佛的教誨。剎那的相在轉變,我們生的心善,變現的相就善;生的心不善,變現的相就不善。因此,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可以說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教導我們如何生心,我們要細心體會,認真接受、學習。

   『若於此理少有未明,則修因時,便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深契』。《金剛經》文字不多,讀《金剛經》的人很多,懂得的人卻不多,這就是不清楚宇宙人生真相。所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這兩句,就明心見性,五祖忍和尚為他講《金剛經》,講到此處就圓滿了。這部經,我們聽上一百遍、一千遍,還是這個樣子,原因是「若與此理少有未明」。我們還不是「少有」,我們是多有未明,所以對於這兩句經文,我們聽了不會開悟。能大師一聽就悟入,他是真的明白了。他怎麼明白的?心地清凈,一塵不染。我們的用心要這樣才行。換句話說,不但是世法的,一切分別執著,我們要放下,佛法也不能分別執著,也要放下。這是佛在本經告訴我們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在此地舉例說明,法如筏喻者。「筏喻」是世尊早期講經常常用的比喻,在小乘經里,《阿含經》里,我們常常看到這個句子。《金剛經》上雖然出現同樣的句子,用意不相同。小乘人著相,所以世尊取這個比喻。佛說法就像筏喻一樣,我們沒得度時要依靠佛法,證果之後佛法就不要了。像渡河,沒有渡過去,我們要船;過去之後,登上彼岸了,船就不要。小乘經上說的這個意思好懂。《金剛經》上不是這個意思。《金剛經》上佛教我們,正坐在船上就不能對船有絲毫的執著。即相離相,離即同時!這就不是小乘的境界。小乘是離、即不同時,大乘法離即同時,就是無住和生心是同時的,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深。

   宗門所謂「識得一,萬事畢」,「畢」就圓滿,沒事了。這個「一」是什麼?也是同時,我們在這裡說的離相和即相同時,無住和生心同時。同時就見性,二時不見性,這一點要知道。同時是一切都同時,性相同時、理事同時、因果同時、真妄同時、邪正同時、善惡同時、利害也同時,沒有一法不同時。同時就是一,宗門講的「識得一」,意思在此。所有一切經,你們打開經本,「如是我聞,一時???」。「一時」就是同時,「一時」就是一真法界。如果不同時就變成十法界,就變成六道,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這個觀念若要能轉過來,你修行的功夫就得力。

   我們修行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我們也很認真的修,每天有不少同修告訴我,《無量壽經》有人一天念十遍、念十二遍的;但是他境界轉不過來,不曉得同時,不知道是一時。《金剛經》念得很熟,從頭到尾背一遍,十三分鐘,很了不起!我都做不到,不能不佩服他。他這個境界還是轉不過來,為什麼轉不過來。依舊分別執著,心不清凈、心不平等。不清凈就不平等,所以他境界轉不過來。他依舊是名字位中人。你說可惜不可惜!沒有辦法從名字位提升至觀行位。諸位要知道,我們念佛,觀行位才能往生,名字位不能往生。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不能往生。古人所謂「喊破喉嚨也枉然」,原因是名字位中;名字位是有口無心,你沒真修。真修就是觀行位。真修,剛才講了兩樁事,一是把觀念轉變過來,觀;一是行為轉變過來,稱為「觀行」。行為是六度;觀念是無住。「無住」就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一定要心清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放下行嗎?決定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那是妄想,妄想障礙了心性,怎能不放下!這樣我們才認識「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的是無量法門修行的中樞,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我們念阿彌陀佛,身心世界要放下;不放下不能帶著往生。帶業是帶舊業不能帶新業,這是我們必須曉得的。

   『此佛舉問之微意也』。舉什麼問?舉報身不住。問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佛舉這句話問的意思你要懂。讓須菩提來答覆,這一問一答,我們在這當中領會他的意思,領會到無住生心的深義,然後我們才得受用。得受用就是你會過日子,會生活,你能把輪迴心改成佛菩薩的心。佛菩薩的心是無住,輪迴心是有住。有住就是心裡還有牽掛、還有憂慮。還有牽掛是輪迴心。諸佛菩薩一切憂慮、牽掛、分別、執著都沒有了,這是覺心。雖然絲毫的分別、妄想、憂慮、牽掛都沒有了,而行布施。布施包括六度萬行,不是單修一個布施。布施包括我們整個的生活,包括我們全部的活動。他為什麼要問這個,把意思懂得,你才懂得佛這個問真有味道,這經文才真有味道。

   『非身,有二意』。《金剛經》上,「即非」、「是名」這個句子用得很多,它的意思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細心體會。『一約證果,所證乃清凈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佛法的確圓融、玲瓏惕透!不會的,你是句句都說錯;要是會的,句句都圓融,妙就妙在此。第一個意思「證果」。證得是清凈法身,這是講圓滿的果位。如果從分證的果位來說,就是證得無住。不但是大乘菩薩五十一個果位,小乘四果都不例外,證的是什麼?無住!換句話說,無住功夫淺深不同,才分出菩薩這五十一個階級。

   五十一個階級都是證得無住,有人證得淺,有人證得深。證得淺的,果位就下一點;證得深的,果位就高一點,如此而已。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心還有住,你證什麼果?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的修行,連初果都沒證到,原因就是你的心總是有住,你有牽掛,有分別、執著,這害慘了。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為你有住。由此可知,凡是念佛往生的人,他的心無住,所有一切憂慮、牽掛都放下了。他心裡除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外,沒有其它,這樣的人能往生。還挂念你的親情,挂念你的財產,就完了,還搞六道輪迴。徹底放下,身心放下之後是什麼?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在生活中,一切隨緣,順境享福,逆境也享福。

   也許同修們聽了不懂,順境享福,逆境享什麼福?飯都沒得吃還享什麼?享清福,心清凈、心平等。他在順境里、富貴里沒有樂受。這裡很快樂,完了!你又墮落了。逆境、困境里,他沒有苦受,始終保持清凈心,保持平等心,這是真的享受,這才能懂得順逆是一,不二。維摩入不二法門了,順境、逆境都享受。諸位想想他那個生活,怎麼不快樂,怎麼不幸福?這樣的人念佛就決定得生凈土,與佛所修的「福慧雙嚴」相應。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盡虛空法界,接引度脫一切眾生,他是修福。雖然度脫一切眾生,他心裡不著相,無住!阿彌陀佛也是無住而生其心,都違背不了世尊這兩句話的意義。所以,證是證清凈法身。清凈法身,怕大家聽了又覺得高深莫測,簡單講就是無住。清凈法身就是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相與非相都不執著,空有兩邊不執著,就是清凈法身,而不是報身之相。所以,尊著說「即非大身」,是指報身講。第二個意思也是從果證上講,『二曰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這是大小不二。大小不二裡面就包含了一多不二、性相不二、事理不二。在這句里都看出來了。

   『凈名雲,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數」是數量。我們的身和佛身無二無別;眾生和佛,生佛不二,生佛是一。這些都是和你講真話,都是說事實真相。說了事實真相,你反而不懂;說假的,你一聽就點頭。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你聽了點頭;我講生和佛是一,你就搖頭,這怎麼是一?那是真相,是事實。不一,是因為你有妄想,有執著,見不到事實真相。

   『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這一句話意思是雙關的。佛說大身,大身里就含有兩個意思,所以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兩個意思,大身也是兩個意思。一是從相上說,佛現的身的確大。如果從法身相上講,法身盡虛空法界,怎麼不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雖然現身,雖然應量,依舊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了不可得,所以他無住。這就說明,十法界的相是幻象。這個幻是什麼?變化多端,剎那變化。一真法界是真相。為什麼說它是真?佛法里講真妄的定義,簡單說,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幻的。《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會變化。凡是不變的,就是真。這是說變、不變。

   「相」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一真法界里的相續相是不變的,永遠是這個相續相。十法界里會變。為什麼會變?妄想、執著。《華嚴經出現品》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六道凡夫妄想執著都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佛是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他們沒有執著,但是還有妄想。妄想就是無明。無明沒有斷盡。無明是妄想,所以沒有辦法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雖然也是相續相,但是它不變。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現前對我們來講非常有用。

   末後這個階段是『不必著有,不必著無』,有無兩邊都不可以執著。著就是住。『然後修因時,便能不取我相。不住六塵,而生清凈心矣』。清凈心是自性,也是禪宗里所說的明心見性。「性」就是清凈心。在那裡見?在一切境緣上見。境界就是六塵環境。佛法里常講的,一是境,一是緣。境界的境;緣分的緣、因緣的緣。緣是指人事環境;境是指物質環境。歸納環境,總不外這兩種。

   從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里見性,諸位懂嗎?怎麼見性?生清凈心就見性。在物質環境里,我心很清凈,不染,就見性。人事環境,和一切人往來,善人也好,惡人也好,我清凈心在這裡現前;清凈心現前,就是明心見性。為什麼會明心見性?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這裡見性,清凈心現前了,世尊這個問得就有味道。要是不解這個意思,前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問得好象與這不相干?你看那個關係多密切!從這個關係我們真的明白,體悟,會作用了,就能應用在我們生活上。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小標題就是解釋經義的,實在講就是注釋經文的。這個科題『約經功校顯』,就這一部經的功德作比較,顯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功德不可思議。這一段開示,世尊先用比喻來說。比喻得好!我們一般凡夫想不出這麼大的數字比較。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大部分的時間在恆河流域,凡是講到數目字多,數目字很大,他老人家就用恆河沙作比喻,大家都懂。恆河沙很細,確實像麵粉一樣,比一般沙灘的沙細很多。這一條恆河有多少沙?一般人講,不計其數,太多太多了,沒法子計算。佛在這裡用的比喻巧妙,把恆河的每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沙數的恆河,裡面的沙有多少?這個數字,我們今天用天文數字都沒有辦法形容,簡直無法形容。所以,尊者他這個想法,代表我們凡夫。要是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數量就無量無數,何況那裡面的沙!先用比喻作一個大前提,然後佛再說明他自己真正的意思。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諸位要記住這個數字,把恆河裡的沙,一粒沙變成一條恆河,恆河沙數里的恆河沙;再以一粒沙比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真的是無量無數無邊。第一次世尊為我們校量功德,是用一個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一個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有沒有人能做到?有,大梵天王可以做得到。大梵天王是娑婆世界福報最大的,他有這麼大的財富;但是肯不肯布施,另當別論,所以說他有這麼大的福報。此地所說的,那大梵天王也望塵莫及,不敢想像這麼大的福報。

   『實言告汝,說在此,而意在下文』。這個並不重要,這是個前提,真正的意思在下面一提。所以,佛是真的說、實在說,決定不是虛假的。『使知「所說,持說之福,更多於此」,是真實語,不可不信』,用意在下文。

   『恆河無量,河沙無邊。借有為法之極大福德,作一比例。以顯持說之無為法,福德更大於此。』

   但是這一段經文里有一個字,我們一定要注意,善男子、善女人的「善」字。《金剛經》的經文,後面比前面,是後後勝於前前,因此後面善的標準比前面的意思深。最前面的善男子、善女人,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經講到此,這個善像那個,不行了;一定要加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才是這個地方的善男子、善女人。所以,雖然是同樣的一個字擺在那裡,意思不相同。這是我們讀《金剛經》決定不能疏忽的。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前面的「實言告汝」,用意就在此,怕你不相信。這布施不得了!大梵天王也望塵莫及,也不能和他比。我們能不能修這個福報?佛告訴我們,是肯定能修的;不但能修,你修的福報還超過他,比他還大。用什麼方法修?受持。這裡最重要的是「受持」,因為你不能受持,怎麼能演說。不能受持,就是沒有真懂經義,怎麼說得出來,說得教別人聽懂?所以關鍵在「受持」這兩字。前面雖然屢次講,唯恐我們疏忽,顯示佛的苦口婆心。我們常講一而再、再而三,佛在《金剛經》上講了七、八遍。這樣屢次重複,顯示佛的苦口婆心。

   『四句偈等,極言持說極少之經,尚福德勝前,則持說全經,其福更勝,不待言矣。』經上舉的句子,都是四句偈。四句偈是經中任何四句。古印度人的習慣,四句稱一首偈;長行文也是四句就算一首偈,不論句子的長短。所以,經中講的「四句偈」是任何四句經文。這是說少分,由此可知,要是能受持全經,福德就更不可思量。

   『受持則能自度。為他人說,則能度他。自度度他,是菩薩行。故福德極大也。』

   這不是世間任何財布施所能相比的。《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里說得很好,「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任何財寶布施比不上法布施。

   『布施知離相,是福慧雙修。』離相是修慧,布施是修福。布施一定要離相,才能符合無住生心。如果不懂得這個意思,與無住生心就相反,我們現前在日常生活中就搞錯了。我們不曉得無住的重要,起心動念有牽掛,這很糟糕。有絲毫的牽掛,念佛都不能往生,何況修其它的法門,你怎麼能證果!『又能深信因果』。深信因果,非常重要,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因是起心動念,果就是業報的相續變化。這個道理,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透澈。《華嚴經》上所說的,所有一切現象,包括一真法界、十法界,唯心所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唯識所變。「識」是什麼?妄想、執著。所以要知道,起心動念就把相轉變了。這正是世尊所謂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從心想生。只要你心裡有想,就有十法界;妄想沒有了,一真法界就現前。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所以不能帶著妄想去往生;要用清凈心去往生,所謂「心凈則佛土凈」。

   凈宗法門比其它一切法門來得殊勝,原因在其它法門要真的清凈心現前,明心見性,才算是成就;凈宗只要把一切妄念暫時停下,把念頭集中在阿彌陀佛就行了。所以,他的清凈不是真清凈,是相似的清凈。其它法門,相似的清凈還是不能出三界;唯獨凈宗,相似的清凈就能往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一切諸佛讚歎。因為這個程度,我們努力是可以做到的;達到真正清凈,我們做不到。因此,凈宗稱為「易行道」,道里也就在此。相對地,其它法門是「難行道」。這是易行道,我們走這個路子的確快速穩當,所以要深信因果-- 念佛是因,往生不退成佛是果。這個法子妙極了!

   『信心清凈,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則能了生死,出三界,永脫輪迴,不退成佛,殊勝果德不可思議』。

   這是一切諸佛所稱揚的,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下面再解釋,為什麼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不上受持演說《金剛經》的四句偈。這話確實教人難以相信,不得不說明。『財施不及法施,具含多義』。這個「多」是無量。真的是無量義,太多了,略舉七條來說明。

   『第一、財施,施受未必有智』。『施』是布施的人;『受』是接受布施的人,未必有智能。這個智能,未必是無住。布施的人著相,接受布施的人也著相。著相就沒有智能,心有住就沒有智能。不見得布施和接受的人他的心是無住。

   『法施,非有智不能施,亦非有智不能受』,這話是真的,如果沒有智能,他決定不能修法施。法布施需要智能,特別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是真正做到。佛教你無住,你真的就無住,你做到了,才算數;沒做到,不算數。你沒有智能,就沒有能力修法布施。接受的人沒有智能,不懂法的意思。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金剛經》無上妙法,我現在還有一點錢,有一點能力,我印一千本經布施;《金剛經》是什麼意思,我也不懂,我印經布施,學布施的樣子。樣子學得很像,其實是不是真的法布施?不是。花錢印經是財布施;我懂得《金剛經》是法布施。不懂《金剛經》,印《金剛經》布施還是財布施。為什麼印《金剛經》布施?聽說印《金剛經》布施會得大福報。他的心裡有住,有這麼大的福報,才肯印;如果沒有福報,不印,一分錢也不出。這就是布施的人沒有智能。接受布施的人,天天讀誦《金剛經》,他的心還是有住,聽說念《金剛經》福報很大,住在福報相上。希望同修們在這個地方領略意思,你才真正有所體會。你把這個原理、原則應用在生活上,你的生活會過得快樂、自在、幸福、美滿。你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比神仙還高!

   『第二、財施,施得大福,受只得眼前小益。」』布施的人得福報,和大家結廣大的法緣,將來得財富,這是佛在經論上常講的。我們看到世間發大財的人,這些大企業家,億萬的財富從那來的?過去生中財布施所得的果報。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不要以為他很能幹,他的主意很多,手段很高明,才能發財。聰明智能比他高的人很多,手法靈活的人,超過他的也很多,為什麼人家不發財,他發財?一定要知道果報,財布施的果報是財富。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能;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世間人都想:要財富,也要聰明智能,又要健康長壽。因此,你就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全是住相,所以不是無住生心。你是住相生心,所以比不上無住生心。無住生心更高!

   『法施,施受皆得大福』,得清凈心。這個清凈心是自性,沒有見性的人不曉得。見了性的人,像六祖給五祖提出的報告,雖然話不多,可是說得很清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絲毫的欠缺都沒有,圓圓滿滿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有求必應。佛法里常講,「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什麼時候有求必應?到見性之後,能生萬法。若沒見性,求都沒有應,誤以為佛菩薩講的話不靈。不是佛菩薩講的話不靈,是你沒有達到那個標準。若達到標準,就有求必應了。沒達到標準,你是用妄心求;人家的求,是清凈心現前。佛經沒說錯,你把意思錯會了。

   『第三、財施但益人身命。法施則益人慧命』。「益」是利益、幫助。財布施讓你的物質生活過得好一點,幫助你健康長壽,生活過得自在。法布施能長養慧命,和前面不一樣。慧命里一定有生命;生命里沒有慧命,這就是法布施的殊勝。

   『第四、財施伏貪。法施斷惑』,這是就功德上講,利益不相同。財布施,減少慳貪的慾望。慳貪是最嚴重的煩惱。使煩惱減輕,不能斷惑。「惑」是愚痴。貪瞋是粗重的煩惱;愚痴是微細的煩惱,很難斷。『般若度愚痴』,沒有般若智能不能斷愚痴;不能斷愚痴就是不能破無明,就不能成就究竟圓滿的果位。

   『第五、財施,雙方不出輪迴。法施,雙方可了生死』。這個功德利益怎麼能比!再大的福報,像大梵天王,他也是在六道輪迴里,福報享盡了,還是墮落。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過去都當過大梵天王,這都不假,一定當過大梵天王,也墮過阿鼻地獄,都是事實。

   『第六、財施,雙方受用有盡。法施,雙方受用無窮』。

   『第七、財施,施小則所益小。』

   財布施的福報,是施和報成正比例的,多施果報就多,大施果報就大,比例是相等的。法布施不一樣,『法施,小施可得大益』。佛在本經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四句偈,是小施;所得的福報超過恆沙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得的福大。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五五、五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菩薩攝受眾生、財施不可無。但宗旨在行法施,不以財施為究竟耳。』

   金剛般若這一會,世尊特彆強調「無住」的重要。我們必須舍,必須一切放下。在此教誡之下,財施是第一個項目。眾生是凡夫,妄想分別執著沒斷,貪瞋痴的念頭沒斷。諸佛菩薩想幫助眾生,幫助的方法一定要能恆順眾生。《華嚴經行願品》說,在恆順完成隨喜功德。佛家俗話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眾生有慾望,先要滿足他的慾望,然後誘導他開智能,這是佛門的善巧方便。諸位切記,只是善巧方便而已,可以用此方法,但是不能執著。因此,財施不僅不可無,而且很普遍。

   佛在大乘經上教我們修學必須「以戒為師」,要嚴持戒律;又告訴我們,一定要「以苦為師」。何以佛要說這一句,我們冷靜觀察就明白。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戒律的重要,都知道要嚴持戒律,為什麼做不到?怕吃苦,不肯吃苦,就不能持戒。若想嚴持戒律,一定要明了以苦為師。物質生活的條件很差,世間人以為很苦,而初學佛的人的確以此為苦,可是真正依教奉行必得受用。得什麼受用?得樂的受用。苦裡有真樂;反過來說,世間人以為樂,樂里有真苦,這樁事很少人知道。「樂里有真苦,苦裡有真樂」,沒有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不知道。

   怎麼說苦中有真樂,樂在自在,心裡沒有妄想執著、沒有憂慮牽掛,多麼快樂!心自在,身就自在。雖然粗茶淡飯,甚至衣食不全,但是健康長壽、精神飽滿、體力充沛,有真樂在其中。反觀世間的富貴人家,有多少人伺候他,得了痴呆病,老人病,半身不遂,要死不死,要活又活不了,樂里有大苦。我學佛這些年,看到不少大富人家、豪門貴族,沒享幾年福就躺在床上,一天三班護士伺候,躺著享福,這是樂里有大苦。佛在經上說得很明白,此苦是花報;果報一定在三途。學佛的人以苦為師,苦裡有樂,現前身心自在、健康長壽是花報;果報要不是往生作佛、作菩薩,來生也必定得人天福報,決定不墮三途。所以,苦裡有樂是真樂;樂里有苦是真苦。

   佛教導我們要修布施波羅蜜,特別教導我們要財施。世間的五欲,第一就是財。財、色、名、食、睡是世間人最想要享受的。我們要認清楚,這些不是好東西,縱然現前,要知道舍離。怎樣舍離?布施。財來之後,就施掉,不可以積。經上說得很好,「積財傷道」,這是佛對我們寶貴的教訓。人要是積財,現前帶給人的是煩惱、憂慮、牽掛,來生果報在三途,被這些錢財害了。財來了就施,絕對不存,且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施。萬萬不可起慳貪,被五欲六塵迷惑,那就錯了。

   佛法傳到中國,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在過去,佛教道場確實名實相符的富麗堂皇,這是屬於財施。佛教導我們以苦為師,為什麼建立莊嚴的道場?那是為了接引眾生。眾生看到這樣金碧輝煌、莊嚴燦爛,就進來了。這是接引眾生的方法,不是出家人貪圖享受。出家人如果貪圖享受,就壞了,佛在《戒經》里講得很清楚,果報在阿鼻地獄。雖然道場建得富麗堂皇,出家人還是過得很清苦。出家人住「廣單」,就是現在講的「通鋪」,許多人睡在一起。可見他們的生活很簡單、很樸實,吃的依舊是粗茶淡飯。富麗堂皇的建築是供養佛,供養一切眾生的,決不是出家人貪圖享受,一切都是為了攝受眾生。

   這些建築是硬體的設施,更重要的是軟體設施。古代寺院里天天講經說法,弘傳大乘,這是如來家業。菩薩的事業是教學。現代的軟體比過去充實,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印經、製作錄像帶、錄音帶、雷射激光片。不僅對這一個道場的信眾提供法布施,還能對其他地區,乃至對世界其它國家廣泛的行法布施,希望一切有緣人皆得佛法的利益,宗旨在行法布施。

   自己的生活多忍受一點清苦,將錢財留下來修法布施,佛弟子要常存此心。時時刻刻記住,我們在生活上能少用一分錢,攝受眾生就多一分錢的力量。不但出家人要記住,在家人也不例外,這才真正是如來弟子,是真正修菩薩道的人。所以,一切財施是為了法施鋪路而已。

   『金剛般若,直指本性。若能見性,便可成佛』。金剛般若的宗旨,就是「無住生心」。「直指本性」,「本性」是什麼?用最簡單的方法說,無住與生心是一,就見性了。無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無住,這就是本性。無住與生心是兩樁事,就不是本性。如果你們能從這點體會,雖沒見性,知道本性是什麼,已經很難得,就有見性的可能。本性是什麼,都不知道,不可能見性。

   佛與凡夫的差別在佛用真心,凡夫用妄心。由此可知,本性就是真心。真心是一心,妄心是二心。若無住與生心是二心,則是凡夫,不是真性;無住與生心是一,就是真心。知道無住與生心是一,則樣樣皆是一,萬法歸一。眾生與佛是一,真妄是一,性相是一,事理是一,乃至邪正是一,因果是一。宗門所謂「識得一,萬事畢」。「畢」就是成圓滿究竟佛。所以,凈宗修行的目標是「一心不亂」。只要證得一心,就曉得一切萬法無不是一,即「萬法歸一」。萬法是一,一是萬法。在一切法里用心,離一切妄想執著就「歸一」。我們今天歸不到一,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是分別心,不是一心,而是多心。

   凡夫用的是「三心二意」。「三心」是阿賴耶、末那、意識。「二意」是意根、意識。意根是末那。若用一心,地位最低的也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大乘經上常講「住地菩薩」,即是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法身大士」。法相宗所謂「轉八識成四智」,就是「住地菩薩」,即天台家講的「分證佛」。「便可成佛」,成的是分證佛,不是假佛,是真佛,但不是究竟圓滿佛。究竟圓滿必須四十一品無明破盡。

   『豈但自己了生死,令眾生了生死而已』。不只自己超越三界,永脫輪迴,也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超越六道輪迴。『直可度無量無邊眾生,皆令成佛』。經的功德不止於此,大到能度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眾生,能令一切眾生成佛。

   『紹隆佛種,莫過此經』。「紹」是繼續的意思,就是「續佛慧命」;「隆」是廣大,發揚廣大。真正佛弟子不能無此心,不能不認真努力做。盡心儘力就是圓滿功德。無論在家、出家,四眾弟子皆有此責任,皆有此使命。我在這次講席中屢次說明,這部經在整個佛法里屬於修學的指導綱要與原則。不僅是宗門重要的典籍,大乘無論那一宗、那一法門,都不能離開《金剛經》所講的原理原則,即使念佛法門也在其中。我們佛號念不好,功夫不得力,原因都在妄想、分別、執著沒有徹底放下。假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無住生心,往生決定有望,可見金剛般若對於念佛人有很大的幫助。

   前文說受持四句偈、為人演說的功德無量無邊,超過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何以有那麼大的果報,下一段經文說明「顯勝所以」。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這一段經文,大家要特別注意「隨」字。『隨說』是關鍵詞眼。即說經的處所不一定是道場,隨說的。

   『「隨」者,隨緣、不限定之意』,現在講「不一定」。『如隨人』。譬如,遇到親戚朋友,為他說《金剛經》的一句兩句,時間不長。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只要他喜歡聽,都可以為他說。不認識的人,他沒有意思要聽,我們也能為他說。我們念《金剛經》念出聲,他就聽進去了。當年六祖惠能大師在賣柴回家時,就是聽見人家念《金剛經》。大概念《金剛經》的人念得很歡喜,聲音念得很大,六祖在窗外聽,聽聽就開悟了。讀《金剛經》的人並沒有意思要度惠能大師。所以要知道,讀出聲音有好處。不讀出聲音是自利;讀出聲音是自利利他。別人有意無意,聲音都落在八識田中。落在八識田中就是金剛種子,這是「隨人」。

   『隨機』,「機」是指學佛的人。學佛的人根器不相同,有利根的、有鈍根的。你可以為他講《金剛經》,講幾句也行。這兩條都是對人而言的,「人」是普通人;「機」是學佛之人。

   『隨時』是任何時候。『隨處』是任何地方。在馬路上遇見,也可以為他講幾句《金剛經》。『隨眾』。「眾」就是社團、團體,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佛法講,四個人以上聚集在一起就稱為「眾」。團體的性質也不同,種類也很多。這是為大眾說,前文是為一個人說。

   『隨文』,「文」是經文任何一句。四句是一首偈;兩句是半偈。大家學了《金剛經》,就要普遍去說。不懂之處不必說,懂那一句就說那一句,就不會說錯。不懂的不要說,沒有搞清楚的不要說;清楚明白的,聽懂一句就說一句,聽懂兩句就說兩句。時刻存利益眾生的願,這是報佛恩。佛沒有別的願望,希望一切眾生都有緣聞到佛法,都能理解佛法,都能依佛法修持。大家都能依照佛的教訓,社會祥和,天下太平,眾生得大利益。

   『隨說是經』,這一句非常重要。『乃至四句偈』,這是說得少的。四句不算少,一句是最少的。一句、兩句皆可,不一定四句;能說四句當然更好,四句是完整的一偈。

   『「此處」指說經之處。說處如此,說經之人可知矣。言處必兼言人也。』

   由此可知,『當知此處』,說在此,而意在彼。我們要懂得言語的藝術,說「處所」,實際上是指說經的人。說經的人功德真的是更大。如果我們在街頭遇見熟人,這個人對於佛法很有興趣,聽說你目前在聽《金剛經》,他向你請教,那麼馬路邊就是處所。說的時間雖然不長,一分鐘兩分鐘,那個地方就等於他的道場,沒有兩樣。此時此處,一切天人、阿修羅都供養這個地方,都尊重這個地方;因為有人說《金剛般若經》。

   人是主,地是賓。「賓、主」就是客人、主人,我們要分清楚。客人都很尊重,主人可想而知。說經之人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我們在這一生中能修無量無邊的功德,能消無始劫極重的罪業。這個方法真能消。即使我們命不好,常常有災難橫逆,也都會化解;處處平安,處處吉祥。

   『說者不可著相』。下文非常重要,要如法說、如理說,才能得利益,否則經上講的功德利益是沒分。理是「無住生心」,所以「說者不可著相」。

   『遠離名利,恭敬供養』就如理、如法。我們發心一生隨時隨處弘法利生,決定不求名聞利養。如果有名聞利養的念頭是妄想,是煩惱,是迷惑顛倒,會使我們墮落。雖然不存此念頭,名聞利養也一定會來。愈是沒有這個念頭,來得愈多。自己要有智能,將這些事相看得清清楚楚。五欲六塵、名聞利養現前,是魔來干擾。不用怕,你認識它,它就不起作用;若不認識它,就起作用。名利來時,就用名利攝受眾生,不可貪圖享受;一貪圖享受就迷了。所以,自己絕不貪圖享受,而以它作為弘法利生的工具。

   「恭敬供養」的範圍非常廣大,普賢行願第一條「禮敬諸佛」是恭敬;第三條是「廣修供養」。所以,「恭敬供養」在菩薩修行里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求佛法,我們用恭敬供養求。印光大師說,「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就得二分利益」,求學佛法所得到的,與其恭敬心一定成正比例。

   至於「供養」,《行願品》里說得好,最重要的是「如教修行供養」。老師教導我們的,我們完全做到,這是供養。大家不能將意思錯會了,以為供養一定要拿些錢、拿些禮物送老師,那就辜負老師一番苦心。他要你明白他說的道理與方法,認真去做。「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中第一就是「依教修行供養」。若做不到,沒用處。這樣才如理、如法。

   學佛是從恭敬中求來的,但是我們要將佛法送給別人,可不能以為「你要是不恭敬,我不給你」,那就不如法。因為「說者不可著相」,遠離名聞利養、遠離恭敬供養,不可執著恭敬供養。因為眾生迷惑顛倒,不知道恭敬供養,我們不能不救,否則沒有慈悲心。他不知道,我們也要幫助他。我們學佛是磕頭作揖求來的;別人學佛,我們磕頭作揖送給他,這樣才行。他沒有恭敬心,他不識貨,也得要以善巧方便將佛法介紹給他。

   『聞者不可不存恭敬,尊重法故,不忘所自故』。接受佛法的人要知恩報恩。報恩不是對個人。如何報恩?「紹隆佛法」是真報恩。「續佛慧命」,將佛法發揚光大,這是真正報老師之恩,真正報佛祖之恩。即說的人、聽的人都得如理如法。

   『《大般若經》雲,「帝釋每於善法堂,為天眾說般若波羅蜜法。有時不在,天眾若來,亦向空座作禮供養而去。」此即諸天遵依佛說,恭敬說經處之事實。』

   中國古代重視教育,在家庭里,父親坐的座位,兒子不能坐;現在不講求這些。一個團體有主人,道場有住持,是這個道場的領導人,他的座位,乃至拜佛的拜墊,雖然人不在,別人也不能在其拜墊上拜佛。他的座位,別人不能坐,因為尊重處所。對處所都能這樣尊重,何況對人,道理在「養恭敬心」,「恭敬」是性德,培養性德。「般若」,前文講「直指本性」,目的是要我們明心見性。性從那裡見?從恭敬中。普賢行願是法身大士所修的,第一條「禮敬諸佛」。禮敬擺在第一條,就曉得多麼重要。若人人都知道禮敬,世界就太平,就不會有動亂。佛法重視,中國古代的教育也重視,也將這樁事放在第一條。

   中國典籍五經、十三經的《禮記》,第一句「曲禮曰,毋不敬」,「毋不敬」即佛法講的「一切恭敬」,儒家也將它訂在第一條。世出世間法的教育,皆建立在「敬」字上。「孝敬」,孝是體,敬是相,就是作用,有體有用。孝從敬表現,敬父母,敬尊長,敬老師,敬一切眾生,孝道才顯示出來。現在人間不講求了,天上還講求。演說正法的處所,天神從那裡經過,他一定站在此處合掌禮敬才走。

   曾經有人在此處講經,雖然人不在了,天人能感覺到。這是很有道理的,即是科學家講的磁場。磁場不一樣,場的能量很強,特別是正法。我們粗心大意、麻木不仁,感覺不出磁場的強弱;可是精密的科學儀器能測驗出來,所以具有科學常識的能理解這個道理。我們感覺不出的,天人可以,由此可知,他們的感覺比我們靈敏。對於這個磁場,天人能感覺到,所以對此處特別恭敬。可見心正的人、心清凈的人,他的磁場與一般人不一樣。他與諸佛菩薩,與一切善神心心相應;相應就得到加持。場本身的能力已經很強,又得諸佛菩薩加持,所以一切妖魔鬼怪,不能靠近他,這些用現代科學能證明。

   世尊在《大般若經》里舉例,「帝釋」就是「忉利天主」,中國人稱為「玉皇大帝」。這些都是善神,聰明正直,他們用什麼方法教化眾生?時常為天人宣揚大乘佛法,在大乘佛法里建立共識。佛門六和敬的基礎建立在「見和同解」上。大家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能一致,能維持一個水平,這才真的和合,真的團結。大乘是正法,是心性的流露,也就是諸佛菩薩真心的顯露。諸佛菩薩的真心與一切眾生的真心無二無別,那有不能接受的道理。

   前清宮廷里提倡讀《無量壽經》,我們不能不佩服滿清開國帝王的真實智能。他不用詔書、不用語錄,他用《無量壽經》,大家都聽佛的,作皇帝的也聽佛的,真能令人心服口服。以此方法團結人心,建立共識。但是非常可惜,宮廷讀《無量壽經》的習慣,被慈禧太后廢除了。慈禧太后廢除讀經之後,清朝就慢慢衰弱了,一直到滅亡。這是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

   雖然現代人,有所謂科學的頭腦,不承認這個事實;學佛的人與他們的看法不一樣,我們覺得國家的興亡與此有密切關係。興衰在人心,人心善良、人心正,國家一定興旺;人心邪、人心惡,一定衰沒。佛法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啟發自性。

   天神比人聰明,他們選擇大乘佛法為大眾宣講。不講經時天人從這兒經過,一定要向此處所禮敬,這是三寶弟子,帝釋天王也是三寶弟子。諸天遵依佛說,受佛的教導,「恭敬說經處」。對於說經處所都這麼恭敬,何況對人!如果我們能體會得,我相信每一位同修一定發心為人演說,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消災滅罪要靠自己做,不做不行,要隨時、隨處為人演說。

   「演」是表演,做給人看;「說」是說明,用言語為人說明。《金剛經》上講的原理原則、方法,我們都用在日常生活中,用在處世待人接物上,這是「演」。本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即是演。須菩提尊者看明白,懂得了,就讚歎「希有」,為我們發問,釋迦牟尼佛才說明。「演、說」是兩樁事,必須懂得。我常說,身為佛弟子,一定要為社會大眾作好榜樣。諸佛菩薩是九法界有情眾生的模範,我們學佛、學菩薩,也就是為一切眾生作好樣子,這是「演」。他看到我們比他好,才來請教;這一問,我們就「為人演說」。

   『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這是《普賢行願品》里的經文。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先說「財供養」,然後說「法供養」。一切財供養皆不如法供養,與《金剛經》的說法完全相同,「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法供養無量無邊,這是舉幾個例子而已。我們必須從這些例子中明白,所謂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而後才能在生活中圓圓滿滿的用上;我們的生活才能自在,才能美滿。這幾個例子,我們必須很清楚、很透徹,才能用在日常實際的生活、工作之中。

   第一、「如說修行」。佛怎樣說,我們就怎樣做。「行」是行為,包括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造作。如果我們身、語、意三業的行為,與佛講得不一樣,必須依佛所說的修正過來,這是「修行」。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我們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講錯了,都得修正過來。依照佛經上的標準是「如說」,以此為標準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業錯誤的行為,這是「如說修行」。

   佛在本經講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到?布施範圍很廣,整個生活,身心活動都包括在其中。我們的心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有妄想,這是「有住」;而佛教導我們「無住生心」。如果真正修行,就要依照經上所講的,將一切妄想、執著、憂慮、牽掛都放下,都舍離。真的做到「無住」,才是如說修行。如果心裡還有住,就沒修行。若不「如說修行」,那能成功?學了一輩子,學得是假的不是真的,是佛的叛逆弟子,不是佛的孝順弟子。

   佛教導我們這樣做,我們照做,絕對正確、決定有大利益。世間人愚痴,學了佛,為何還不聽話,還不能將佛所說的都做到,兌現,原因是對於佛所講的真實義不但不了解,也不了解功德利益,所以他做不到。如果真的清楚明白,任何力量都擋不住,他非照做不可,這就是「信心不逆」。「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利益太大了。做不到,是不清楚理,也不清楚事實真相。由此可知,經的講解就非常重要,要講得透徹、明了,使人曉得如說修行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第二、「利益眾生」。怎樣利益眾生?一定要如說修行。這七句就像七層寶塔一樣。「如說修行」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那來的第二層。第二層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上;第三層建立在第二層的基礎上。所以,「如說修行」是大根大本。不能如說修行,其餘都是空的,如蓋七層寶塔,第一層沒有蓋成,上面六層就別講了。修行從那裡修起,就從這一句修起。《金剛經》上說得太高了,我們想做,真的做不到;可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講得很踏實,標準較低,凡夫都做得了。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這四條還做不到,只好往三惡道去,人天沒分。這四條是「人天法」,若不想墮三惡道,而想在六道里作人、作天人,標準就在這四句;做不到這四句,必定墮三惡道,人天沒分。自己的前途,不必問別人,多念一念經典,反省一下,就知道屬於六道的那一道。一般習慣說「人死作鬼」,其實人死不一定作鬼;有六道,如何斷定人死了都作鬼。但是此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那個人沒有貪心!貪心重的人墮鬼道,所以「人死了作鬼」,也有道理。瞋恚心重的人墮地獄,愚痴重的人變畜生,這是三惡道的業因。人天道要修五戒十善,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升人天道的殊勝之因;從這個基礎上建立佛法。

   佛經里常見「善男子、善女人」,「善」是有標準的,不是自以為很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自以為善,未必真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就是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但非《金剛經》的標準。《金剛經》前半部須菩提尊者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真正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才是《金剛經》上半部之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下半部善的標準更高,一定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同樣的「善」字,其標準在一切經里不一樣,不能不認識清楚。

   小乘經中講的善,標準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金剛經》上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是大乘善。「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善。我們要做到才行!「如說修行」,要真的做到。佛法重行,不重解。凈宗重行,華嚴也重行。何以見得?看三聖的排列就曉得。普賢菩薩代表行,文殊菩薩代表解。《華嚴經》上普賢為長子,是重行;文殊為庶男,是老二。解擺在第二,行擺在第一。這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西方三聖之中,觀世音菩薩錶行,大勢至菩薩表解;勢至表智能,觀音表慈悲。所以,佛法重實踐,否則沒有用處。

   「開悟」,悟有「解悟」與「證悟」,主要重在證悟。證悟才得受用,解悟沒有用處。會說不能行,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一定要「如說修行」,才能「利益眾生」。佛與大菩薩們示現在人間,純粹是利益眾生。如釋迦牟尼佛在生活中表演的樣子,利益眾生。我們今天如說修行,要自利利他;而佛與大菩薩自利圓滿,所表現的純粹是利他。

   第三、「攝受眾生」。為一切眾生作好榜樣,讓眾生看到這個樣子生歡喜心、生羨慕心、生尊敬心,而後生學習的心,這是「攝受眾生」。我時常提醒同修們要認真修學。真正認真修學,你的樣子就不一樣,你的心與一般眾生的心不一樣,你的心真誠、清凈、慈悲。現代人講,你的磁場與別人的磁場不一樣,眾生只要靠近你,即生歡喜心。何況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分別、想像。經上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就是識;識會變相。

   人心清凈、真誠、慈悲,相貌會變,體質會變。本來身體不健康,現在身體一年比一年好,相貌一年比一年圓滿,一年比一年年輕,人家看到就不一樣,這是「攝受眾生」。「你怎麼這麼好?」「是學佛好的!」你做生意很賺錢,為什麼賺錢?念阿彌陀佛賺錢的。這是真的,可見在在處處皆是修行如何利益眾生,才能真正攝受眾生。若沒有利益眾生的心,沒有真正修持的心,想什麼方法,也不能拉攏眾生。

   第四、「代眾生苦」。各人有各人的業報,如何能代?佛也無法代我們受苦!雖不能代,有等流的。「等流」就是相似的。以在家同修最為顯著,若前生修得不錯,福慧雙修,則這一生既聰明又有福報。我們真正明白佛所講的道理,就能將自己的物質生活稍微降低一點,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這就是「代眾生苦」。譬如,我可以住兩百萬的房子,現在只要住一百萬的房子就好,另外一百萬可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減少自己的享受,就是代眾生苦。

   出家人接受信眾的供養,信眾好心供養師父,就是希望師父改善生活品質。師父還過苦日子,生活並沒有改善,拿你的供養去修布施,這也屬於代眾生苦。換句話說,能省的應當盡量節省,將財物用在弘法利生;弘法利生不離財布施。我們印經需要錢財,講堂的設備是為眾生的,最新、最好的錄像機,價錢也是最高的;希望畫面、品質達到最好,讓沒有機會參加現場的人,聽到錄音帶,看到錄像帶能生歡喜心。這些都是利益眾生。我們省吃儉用,代眾生苦。

   第五、「勤修善根」。自己能真正誠懇的這樣做,即是「勤修善根」。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痴」。縱然不能將貪、瞋、痴三毒煩惱完全拔除乾淨,但的確減輕了。雖然減輕了,還要減,一定要減到完全沒有,你就成佛了。菩薩善根除了不貪、不瞋、不痴之外,還要加一個「精進」。

   第六、「不舍菩薩業」。菩薩事業是度化眾生,菩薩沒有其它的事業。《四十華嚴》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現在人間,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論示現什麼身分,目標一致為教化眾生。為某一個行業的眾生,為某一類生活方式的眾生作最好的榜樣。這個標準是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作覺、正、凈的榜樣,這是菩薩事業,是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決不只是出家人的事,出家當然要擔起,在家人也不例外。

   佛門四眾是一家,四眾要和合,佛法才能久住世間,才能利益一切眾生;四眾分了家,佛教就滅亡了。如果以為如來家業,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事,在家人不負此責任,這就不是佛弟子,不解如來所說義。我們看五十三參,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所示現的,只有五位是出家人,其它的全是在家人,這些人不舍菩薩業,都在紹隆佛法。要曉得,肩負如來家業,在家與出家不分彼此。如果有彼此,是錯誤的觀念,必須將此觀念修正過來。四眾密切合作,佛法才能長住世間,才能利益廣大的眾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第七、「不離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不離菩提心,落實在實際生活,就是不離三皈依。「三皈」是覺、正、凈,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不離菩提心」就是不離覺、正、凈。我們學佛,一入佛門先接受「三皈依」,這是我們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離開三皈就不是佛法,不是佛弟子。所以,普賢菩薩舉這個例子,最後一條非「不離菩提心」不可,不能用別的。「不離菩提心」是總結。自始至終,開始是「受三皈」,最後「不離菩提心」,始終一如。「始終是一」,意思非常深。《維摩經》說「不二法門」,「始終不二」,這是真的入不二法門。凈宗講「得一心」,始終是一心。

   『說經即是道場』,可見道場不重形式,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是說經的場所,就是道場。說經的處所磁場特彆強。我們覺察不出來,天人、鬼神感覺的能力很敏銳,比我們強,所以能感覺到強的磁場。即使再短,一、兩分鐘,形成強大的磁場,也永遠不會消失;天人、鬼神能感覺到,他們對那個地方能生恭敬心。

   『便與塔廟一般無二,故皆應供養也』。「塔廟」是弘法利生的場所。「塔」是供養舍利的;「廟」就是寺院。因為本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在譯經史上屬於早期,以後就不再用「廟」,以後用「寺」。早期以中國古時的「廟」稱呼。其實廟與寺性質不同,「廟」是祭祀鬼神的場所,「寺」是佛教學的場所。我們要了解,早期譯經名詞術語沒有如此專門,所以此處講的廟,就是寺院。寺院是供養三寶,三寶活動的場所,所以磁場殊勝,當然與一般場所不一樣。

   佛在一切經上常說「諸法因緣生」,佛法也是緣生。緣能生,緣也能滅。道場有人真正修行,就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道場再大,如果沒有真正修行人,雖然形象上是佛教道場,但其磁場並不殊勝;天人、鬼神經過,依舊不理會。如果道場里還有人為非作歹,不但佛菩薩不來,妖魔鬼怪趁虛而入,就變成妖魔鬼怪的道場。這就說明「緣生緣滅」,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否則我們往往會生懷疑。何以古代如此興盛的道場現在衰了;從前住幾百人、幾千人的叢林,現在一個出家人都沒有了,這是緣的關係。要真修!一切講真的,做不得假。

   『《法華》雲,能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是人則為如來所遣,行如來事。《法華》然,一切經皆然。』

   這是舉《法華經》為例,說明《金剛經》上常講「為人演說四句偈」,實際上一句也行。《法華經》上說,為一個人,最少只說一句。能為一個人說大乘法一句,此人就等於是如來的使者,如來派遣他代表如來說法的。因此說四句偈,說全經,就可想而知了。「行如來事」,「如來事」就是菩薩事業。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就是為一切眾生說法,就是作最好的榜樣讓一切眾生學習。《法華經》如是,一切經皆然,理貫通一切經。《金剛經》為一個人說一句也行。將大乘經合參,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五七、五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說經之人,代佛宣揚,便同真佛在此。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便是住持三寶。故曰「如佛塔廟,皆應供養」』

   諸佛如來、菩薩、聲聞,無不弘法度生,這是菩薩唯一的大事。弘法利生的範圍無限深廣,大乘經,特別是《華嚴》,為我們具體的呈現出。在各種不同方式中,言辭演說最為方便。除言辭演說之外,其它的方法也非常多,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能明白。因此,無論出家弟子,或者在家弟子,發心為大眾講經說法,都是屬於「代佛宣揚」。

   有些同修認為講經說法是出家法師的事,不是在家居士的事,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在家居士一樣講經說法。既然上講台,就是代佛宣揚,就應當接受大眾的禮敬,這是正知正見。

   世尊當年在世,維摩居士也常講經說法。佛的出家弟子,舍利弗、目犍連也經常聽維摩長者說法,這是世尊許可、同意的。出家人聽在家人講經說法,也要按一般規矩,如尊敬佛陀一樣,頂禮三拜、右繞三匝,毫無輕慢之心。沒有我出家,你是居士,這樣的分別執著。示現在家與出家講經說法完全平等,這正是世尊在本經為我們說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如來弟子作榜樣給我們看。

   唐朝玄奘大師,是中國出家人到印度留學,最有成就的一位大德。他在印度親近兩位老師,戒行論師是出家人,慎寂居士是在家人,一僧一俗,玄奘都行弟子禮,從來沒有分別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不拜在家人,就分別執著,世法就有高下,就不平等。這一樁事,尤其到晚近,分別執著誤會很大。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辦佛學院,名「支那內學院」。時間雖然不長,可是影響力很大。他寫了一本小冊子《支那內學院院訊》,就把這些事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說明佛法是師道,一定要尊師重道。尊師是為了重道,因為重道才尊師。

   師,有在家、有出家的,老師第一大。雖然我們是出家,如果在家居士是我們的老師,直接傳道給我們,他就是我們的和尚。「和尚」是直接傳法給我的人,直接教導我的人,這個人就是我的和尚。和尚不一定在家、出家。佛門裡,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稱為「法師」,不一定在家、出家。但是現在世俗習慣皆稱出家人為法師,很少稱在家人。法師、和尚,在家、出家都可以稱呼。你是個在家居士,教了幾位學生,那幾位學生就稱你「和尚」,你是他們的和尚。如果你是在家居士,還教幾位出家人,那幾位出家弟子也稱你「和尚」。然而現在習慣上不用,在家的都稱老師,不稱和尚,其實他的身分確實是和尚。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決定是出家身分,在家人不能稱。和尚、法師則未必是出家身分。這是師道,受到人天恭敬,此處說的是忉利天人。說經的人得到諸佛的護念,龍天善神的擁護,諸天鬼神的恭敬。

   「便同真佛在此」。是代佛說法的,他是佛的代表人。「說此大法,紹隆佛種」。佛法浩如煙海,《金剛般若》則是大乘佛法的總綱,所以稱作「大法」。比其它一切經典格外的殊勝,格外的受到尊重,它的效果是「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由此可知,這一部經法的重要性。因此,這個人、這個處所,便是住持三寶,與出家人住的道場沒有兩樣。

   前面說的是講經的人與處所。說一句、二句、三句、四句,縱然時間再短,都受到天龍鬼神的恭敬供養。「如佛塔廟」。「如」,像我們在馬路上碰到一個人,與他講幾句佛法,那個地方就如佛塔廟,天龍鬼神就恭敬供養。我們凡夫不知道,沒有恭敬心,因此得法益少。印光大師常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天龍鬼神的感觸比我們靈敏,煩惱比我們輕,智能比我們長,所以他們知道禮敬,知道供養。

   『雖說說經處』。這一段經文是講說經的處所,可是意在言外。『意實在人』。我們要能體會世尊說法的善巧,意思是在說法的人。為什麼不說人而說處所?處所都這麼恭敬,何況其人!用處所顯示諸天鬼神對於說法人的恭敬,不用此法顯不出說法的善巧。

   『然而尊重說經人若此』。尊重說經的人到這種程度,由此可知,說經人之尊貴,世間任何事都不能與他相比。下文反過來說,『倘說經人,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妄談般若,誤法誤人。其罪業之大,亦不可言喻』。江味農居士在講義中提出警告。這是真的,古德所謂「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經不能說錯,要負責任,要背因果的。每一位同修都要注意,雖然沒有發心出來講經說法,平常談話中,親戚朋友談論佛法,要是說錯,也要背因果。不能說自己沒有上台講經,沒有關係。不一定要上台,任何地方只要談到佛法,決不能把佛法講錯,這點很重要。

   要用真誠、恭敬的態度,知道多少說多少,不知道的可以不必說。儒家說得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人家問我們佛法,我們知道的,就答覆他;不知道的,或者不太清楚的,要老實說,「你的問題,我自己也不清楚」。決不可充面子、要好看。強不知以為知,可以痛快一時,後果不堪設想!果報太可怕,這是必須曉得的。

   在一切法里,有兩句是純真無妄,決定不錯,能常掛在口邊,有無量功德。一句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這樣稱讚,你決定不會說錯。碰到人,一句「阿彌陀佛」即是無量功德。第二句「看破放下」,決定不會錯,不會誤人。這兩句常常掛在口上,功德不可思議。常常能掛在嘴上,就說明心上真有,雖然現在做不到,但是心裡有。常掛在嘴上,不知不覺,慢慢的就做到了,甚至自己還不曉得。這是希有的功德!看破放下,身心自在;一心念佛,決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就不退成佛,所以功德利益無量無邊。

   發心講經是第一功德,可是要如法。不要認為這樁事好,功德太大,我也發心去講,結果把經講錯了,不但沒有功德,反而墮落。一定要如法。倓虛法師的《念佛論》末後,老法師舉了幾個念佛往生的例子,其中出家的是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一位鄭錫賓居士,和青島湛山寺的女信徒。

   鄭居士學會講《彌陀經》,只學會講這一部,他很熱心到處講《彌陀經》,勸人念佛。那個時代,都在鄉村偏僻的地方,到處去講經勸人念佛。在我們想像中,聽眾也不過十個八個。這個村莊講完了,再到那個村莊,一年到頭四處去講經。我們在傳記里看到,他從歸依到往生只有六年,這時間不長,預知時至,沒有生病,坐著往生的。他講完《彌陀經》,聽眾里有幾位老朋友,他就要求老朋友說,「我要走了,你們替我租個房子。」朋友聽了就很奇怪,「你要走了,何必租房子?」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而是到極樂世界去,怕死在別人家裡不方便。」朋友聽了說,「你有此把握,那不在乎,到我家去!」其它人也說,「到我家去!」家家歡迎。人家有本事,從歸依到往生,才六年。消業障、消罪業,以的力量為第一。所以,大家發心講經是好事。

   過去我在台中李老師會下,李老師看到我們這些學生,有些命很苦、很薄、短命的。短命人的相貌,一看就看出來。李老師經驗豐富,年歲很大了,看的人事很多,就勸他,「孩子,你要發心講經!講經消業障,真的是延年益壽、消災滅罪,這是最有效果的」。他老人家這麼一勸,就有不少人與他學講經,學了一部兩部就到處去講。台灣從南到北,也到鄉下去講,聽眾多的有三、四十位,少的也有七、八位,都熱心勸人念佛。

   我們要這樣學,老老實實的學,老老實實的講,守住一個原則,「但求無過,不求有功」。不要想,我要講得怎麼好。凡是求好心切都出毛病;不求好,只求沒有過失,只求沒講錯。講的不好,不要緊,沒講錯就是好,我們用這種態度來學、來講,就不會有過錯。特別是般若不好講,如果講得不好,怕人家聽了之後墮到空邊。因為什麼都沒有,變成惡取空,麻煩更大,所以般若是很難講的經。

   末後,江居士教誡我們,『此又說經者所當知,應兢兢自審,不可少忽者也』。應當戰戰兢兢,小心謹慎,不可以疏忽。一定要認真、努力,講時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初學時要認真修持。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為人說四句偈,功德就不可思議。如果能受持全經、讀誦全經,所得的功德利益,必定超過前面太多,多到我們無法想像。不但說不出,想像都想像不到。

   『言「受持」復言「讀誦」者』。受持一定包括讀誦,讀誦未必有受持,這是一定的。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做到了,即是「受持」。佛教導我們「應無所住」,我們確實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無所住。真放下,恢復心地清凈光明,這是受持「應無所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工作、處世、待人、接物都能遵守六度,決定不違背六度,這是「而生其心」,真的這樣做了。做的人一定讀誦;讀誦而做不到的,就沒有受持。

   受持又能讀誦,『明其必能領納修持,方為真能讀誦』。持誦與能讀不能行的人完全不一樣。能行又天天讀誦的人,他一定能領會經中無盡義趣的教訓;本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他能體會。「納」是接受;「領」是領會、明了。依教奉行才是真讀;讀了就做到。

   『以經義無盡,時時讀誦、時時有悟處』。學佛必須知道,一部經就不可思議。不僅是《金剛經》,任何一部經都不可思議,都是無量義。因為都是世尊從真如本性流露的。自性無量無邊,自性流露的言語文字也是無量無邊義。因此,我們從初發心(初學)一直到將來證等覺菩薩,這部《金剛經》的意義還沒盡。世間學校的教科書不一樣。一年級的,二年級就不適用;二年級的,三年級也不適用。佛門的教科書很奇怪,從幼兒園、一年級念到博士班,還是這一本書。像《金剛經》就如此,我們從初發心修學,一直到將來成佛,還是這一本,具無量義,意境不同,愈來愈深、愈來愈廣,深廣無有止境。必須認真做,又能常常不斷的讀誦。

   『熏習不斷』。熏、習是兩樁事,「熏」是讀誦,「習」是認真實行。把佛講的道理、方法、教訓,在生活里做到,認真學習,不能間斷,這樣就『增長定慧』。

   『受持之力,日益進步』。即功夫得力,真有進步。功夫得力表現於妄想少、煩惱少、心清凈、心自在、智能開了。自己能很明顯的感覺出,工作上事事都很順利,縱然遇到很複雜的事,處理起來很輕鬆,就把事情辦好了。從前遇到這種事,不知道怎麼辦好;現在遇到,很簡單的就處理好了。生活真的幸福、美滿、快樂,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從表面也能看出功夫得力,愈來愈年輕,體力愈來愈好,這都是用功得力的現象。如其不然,雖然學佛,功夫不得力。佛法修學決定有真實效果,絕不欺騙人。短命薄福的都能轉過來,何況生活上的一點點煩惱、不如意,沒有轉不過來的道理。

   『若非盡受盡持,豈能頭頭是道,為眾隨緣而說也。』

   這是進一步,為人說經,說得很流利,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持誦一偈半偈,也能頭頭是道、隨緣而說。功力深了是可以做到,但是我們初學沒這種功夫。我們為人說一句二句,都講得很淺,不夠深度,沒有功力。怎麼辦?多讀、多持。「盡持」,就是全部的金剛般若都要受持。對於初學的人而言,理解得愈多,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上的也多。許多教訓的句子,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得上,才能得真實的受用。自己得真正的受用,為別人介紹就方便了。不是人云亦云,不是道聽途說,是親自做到,親身體驗的,當然不一樣,說出來也能感動人心。

   『如來之意,實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為人演說』。這句話大家要記住,「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這樣的句子,不僅在《金剛經》上,一切大乘經上都見過。從這句話,我們能體會佛的心意。佛的用心實在是教我們不但要依教奉行,一定要為人演說。「為人演說」四字要清楚,「演」是自己真正做到,表演給人看。用現代話說,我們在社會中,要為眾生作好榜樣。演與說是兩樁事,「演」是身教,「說」是言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學佛的人也知道《金剛經》上有這兩句。因為六祖能大師在這兩句開悟,所以這兩句經文出名。心裡沒有憂慮、牽掛,乾乾淨淨、一塵不染,身心清凈,這是「應無所住」。

   心裡真的無所住,人就年輕、長壽、不老,體力充沛,都表現出來,這樣就可以給別人看。人的老、病、死,都因心太臟;心有病,身怎麼會好。佛講,貪瞋痴是三毒。心裡有貪瞋痴,心已經有毒,身怎麼會好!所以外面環境稍稍一點污染、刺激就得病。如果心清凈,不會得病的。病是從心地被污染而生,因此心清凈要緊。

   「行於布施」用現代話說,為社會、為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這種服務是盡義務,不求報酬,不求代價,盡心儘力為社會、為國家、為人群服務,這就是「行於布施」。我們只有付出,不求回報。一般人覺得這種人是傻瓜,其實他才不傻,而是聰明人。《金剛經》講得很清楚,不求報酬,福德不可思量,修的是無量無邊的大福德。心清凈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福慧雙修,無量無邊,有大福報,一切眾生羨慕。你要是真正做到,這是演。人家看到,生羨慕心,就想向你請教,「你的日子怎麼會過得這麼幸福快樂?」於是你為他說法,這就是「演說」。

   『世尊說此經法,實望人人成就,而成就必須自度度他,二利圓滿方可』。過去我們總以為,這個成就一定是大乘菩薩,要自利利他、二利圓滿。《金剛經》的確教我們大開眼界,原來連小乘初果須陀洹,也要自利利他,也是二利圓滿。以往我們總以為大乘菩薩不著相,而《金剛經》說得很清楚,小乘須陀洹已不執著須陀洹的相,才證得須陀洹。「無住生心」四字,在佛法里,從小乘初發心,直至大乘圓教等覺菩薩,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都要遵守這個原則去修行。不管修那一個法門,這是最高的指導原則。

   我們一定要「自利利他」,要自利,就要受持讀誦;要利他,就要為人演說。自己修持與弘法利生同樣重要。一定要這樣做,才會有成就。也許有同修聽到了以為自己沒有辦法,又不會講經說法。前面說過,說一句,說一偈,不一定要求你講全經。一句、半偈,要很熱心的到處為人講。與大家在一起談話,俗話說,「三句不離本行」,到第三句,我們就要念阿彌陀佛。

   『正明所以』。正是為我們說明所以然的道理。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實在不可思議!若不是世尊為我們說明,我們怎麼也想不出其中所以然的道理。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原來就在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中成就的。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羅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這是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完全用中文的意思翻譯。『《彌陀經》云:「釋迦牟尼,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五濁惡世中,得阿耨菩提。」甚難希有,即第一希有也』。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是一部不可思議的著作,凈宗的印光大師對它讚歎備至,「即使古佛再來,為《彌陀經》作批註,也不能超過其上」,這是把《彌陀要解》讚歎到巔峰,讚歎到最高處。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蕅益大師到底是什麼人,古書上沒有記載。然而值得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準是觀世音菩薩再來。注得真好!有不少地方,蕅益大師發前人之所未發,實在非常難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這是從前沒有聽過的,古書里也沒人說過,而蕅益大師在《要解》里為我們說明。有沒有證明?有,就在《彌陀經》上。我們讀了不少遍《彌陀經》,都沒有發現。他替我們指出,這非常希有。

   在五濁惡世示現證得無上菩提,不但在世間是第一希有,出世間也是第一希有。這話里的含義,我們要能體會。我們能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凈土,就是「第一希有」。何以見得是第一希有?此人在一生中,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退成佛。法門無量無邊,不能保證人在這一生中圓滿成佛;唯獨念佛法門,確實是一生圓滿成佛,所以它真的是第一希有。

   也許諸位同修說,「此地講的是《金剛經》,不是《彌陀經》」。那是自己不會看,如果會看,就沒兩樣,江味農居士即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著作《金剛經講義》,研究《金剛經》四十年,真的是《金剛經》的權威,一門深入;而他自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

   念佛求生凈土與般若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因為念佛法門是最高的智能,若不是最高的智能、最大的福德,不會相信。能相信這個法門,能發願求生,能深信不疑,即是高度的智能;能發願求生,即是大福德,福慧雙修。信是智能,願是福德。若沒有圓滿的智能、福德,這個法門即是難信之法。有人信《金剛經》,不信阿彌陀佛,道理是他的智能不到家,還差一截。如果智能再提升,他就相信了。這個意思很深!

   『「當知是人」,福慧雙修,自他兩度,便得直趨寶所,大有成就』。我們一定要自行化他。自行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無住」;化他的總綱領、總原則就是「生心」。無住是「智能」,生心是「福德」,福慧雙修。所以,凈宗的三資糧「信、願、行」,信是智能,願行是福德,信願念佛即是福慧雙修,自他兩度,自度度他。

   「便得直趨寶所」。「寶所」在凈宗以外,其它的宗派里,就是「明心見性」,「心性」是寶所。在凈宗,除了明心見性之外,還有一個真實的寶所,「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見性,去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不成問題,往生實報莊嚴土。沒有明心見性,甚至一品煩惱都沒斷,能不能直趨寶所?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這在其它法門裡是決定不能成就的,唯獨念佛法門能成就。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無不讚歎西方凈土,無讚歎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上說,諸佛稱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也把阿彌陀佛捧到頂點。所以,你要是彌陀佛的弟子,一切諸佛見了,都對你很尊敬。因為你是最受尊敬的阿彌陀佛的學生;敬阿彌陀佛,當然也敬他的學生,沾光可大!這個道理事實,我們都要搞清楚明白。

   『便知其福德,遠勝於以充滿無量無邊大千世界之七寶布施者』。布施修的福,算不了什麼!福報再大,依舊不能超越輪迴,只是在三界六道里享痴福而已。從那裡看比不上呢?最顯著的是活動的空間。修再大的福報,不出三界,活動的空間就在六道的範圍,不能超越。在佛法里講,一個大千世界就是六道。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個單位世界的天頂是初禪天,一個小千世界的天頂是二禪天,中千世界的天頂是三禪天,大千世界的天頂是四禪天。所以,一個大千世界只有一個四禪天、一千個三禪天、一百萬個初禪天。講六道輪迴,就是指三千大千世界;福報再大,活動空間也不能超越這個三千大千世界。

   往生凈土的人,活動空間就不可思議,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想去就去,想來就來,絲毫障礙都沒有。好比人世間,不出六道,六道就好象一個城市,你這一生都不能超越這個城市;另外一個人可以在全世界到處跑。從這一點就曉得兩人的福報懸殊太大,何況往生的人。《彌陀經》、《無量壽經》皆說得很清楚,與十方諸佛天天見面,每天去參訪、供養、聞法;十方諸佛剎土、無量無邊眾生,天天與他們結法緣,為眾生說法。這兩種生活方式,怎能相比!大家要是把事情搞清楚,一定下定決心,極樂世界,非去不可!我們決定去得成,這樣信心才堅定。這種德遠勝於「大千世界七寶布施」。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這是指佛經所在之處。前文是說法的人,為人說四句偈;處所就是如佛塔廟,即三寶所在之處。這個地方是講經所在之處,也是三寶所在之處;同修家裡有幾本佛經,就是三寶所在之處,就有龍天善神保佑。所以,我們對於經典要尊重供養,才得善神的保佑。

   『「經」,本有路徑之義』。這一條就是凡夫成佛之路、破迷開悟之路、離苦得樂之路、轉凡成聖之路,所以經典有道路的意思。『「典」,軌則之義』。典像軌道一樣,火車有鐵軌,有軌道,不會走錯。

   『本經所說,皆是發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軌,共遵之覺路』。《金剛經》在佛法中,如此被人尊重,道理就是一切修學大乘者,皆必須遵守本經的原理原則。原理原則就是軌道、覺路的意思,一定要遵守。

   無論修學那個法門,修凈土的,若不遵守,心裡有牽掛、有住,就不能往生。學密的、持咒的,如果心有住,三密相應你決定得不到。參禪的,心若住,決定不會開悟,決定不會見性。可見,無論修學任何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理原則,如此修行就會有成就。參禪的,會開悟;持咒的,會得三密相應;念佛的,會得一心不亂;學教的,也能大開圓解。離開此原理原則,都不能成功,所以這部經就被大眾所尊敬。

   『故此經所在之處,便是寶所。佛及一切賢聖,莫不在此』。諸位要曉得,真實的法寶,不是一切佛菩薩都在你這個地方;而是一切賢聖修行證果的原理、原則、方法在此。他們怎麼成佛的,怎麼成菩薩的,怎麼成羅漢的,理論與方法都在此,所以這部經尊貴。我們對這部經典要尊重,護法善神就尊敬我們;要不尊重經典,護法善神遠離我們,也瞧不起我們。家裡有經典,一是護法善神尊敬你,一是護法善神不理你;完全看自己的態度,自己怎麼作法,得到兩種不同的結果。

   『「若尊重弟子」,是統謂一切賢聖、菩薩、羅漢,盡攝在內,不必分別專指也』。不必專指,大概是講文殊、普賢、舍利弗、目犍連。「專指」與《金剛經》的宗旨不相應。《金剛經》是離相,專指那個人,就變成著相。「尊重弟子」通指所有的佛弟子,包括沒有斷惑證真的,就連我們都包括在其中。只要聽到《金剛經》能生一念歡喜心,就得一切諸佛護念,一切善神擁護。如果真的能受持,依照修行,當然更殊勝。因為這一念善心,一片光明!以現代科學家的說法,這是強烈的磁場,很大的能量,這一念歡喜心,與一切賢聖感應道交。

   『總明此經殊勝,在處處貴,在人人尊而已』。這兩句確實說明世尊說這段經文的意義。經典所在之處所,這個處所尊貴;讀誦受持此經的人,這個人尊貴。世間凡夫肉眼不識貨,不知道這個人尊貴。現代人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現在發大財、作大官、地位很高的人,走到那裡,人家很尊敬他;真正的高人,肉眼凡夫不認識,反而輕慢他。但是諸天鬼神的眼睛很明亮,他們尊敬。

   『又為勸人供養此經、讀誦此經、受持此經、廣為人人說此經也』。這是世尊對我們真實的願望,勸我們供養。如何供養?依教修行是真供養。如果我們有能力,在現前環境中,我們印送這部經典,供養一切大眾,這是供養的方法。現代除印經之外,還可以製作錄音帶供養。現代有許多工作很繁忙的人,確實沒有時間;要他坐下來讀一部經,他沒有時間,但是叫他聽,他有時間。上下班時,自己開車可以放錄音帶;搭公車,可以帶隨身聽。因此,製作讀誦經典的錄音帶,也是最佳的供養。

   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現在都有應酬,都是禮尚往來,人家送一點禮物給我們,我們也要回送一點。我們回送的禮物一定有經書、錄音帶,法供養。經書、錄音帶做的愈精美愈好。不學佛的,看到這個本子生歡喜心,所以一定要印得好,才能達到利益眾生的效果。這是講「供養此經」。

   「讀誦此經」。「讀」是對著經本念,「誦」是背誦。讀誦不出聲是自利,出聲讀誦是自利利他。念得要清楚,要清晰,讓別人聽得很清楚,「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就度了他。所以,出聲讀誦,功德利益很大。從這裡讓我們想起,當年六祖惠能大師還沒有聞到佛法,他的生活很苦,每天到山上砍柴,到城裡賣柴;賣幾文錢,買一點米菜回家度日。他的因緣就是在賣柴時,聽到人家念《金剛經》,他在旁邊站著聽了一會;念的人沒開悟,聽的人開悟了,就把惠能大師度了,那個人功德不小。這就說明出聲讀,利益眾生。我們出聲讀,即使沒有人聽,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天人鬼神,他們聽了也得利益。

   有些同修有個經驗,我常聽說,自己也有此經驗。我們在讀經、看經、沒有讀,也沒有出聲音時,聞到異香;不是檀香,也不是一般燒的香,有時持續很久,約十幾分鐘,香都不散。這是什麼原因?古德告訴我們,在看經、讀誦時,有天神從這裡經過,看到我們讀誦或者念佛,他合掌恭敬,散花,香花供養。花,我們看不見;香,我們聞到。所以,讀經的場地,他尊敬;人,他更尊敬。我相信有這種經驗的人很多,都可以證明這是事實。

   「受持此經」。「受持」是依教奉行,真正去做。「廣為人說」。遇到人就講給他聽,當然講的方式、技巧要有變化。學佛的人,當然很方便,不學佛的人,甚至排斥佛法、對佛法反感的人,我們也要善巧方便講給他聽。還有許多外教的人很執著,認為佛是魔鬼,不可以沾的,我們也要以善巧方便幫助他,把他錯誤的觀念轉過來。注意這個「廣」字,遇到人就說,喜歡聽的人,為他說;不喜歡聽的人,也為他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則持說者,便是親近諸佛、菩薩等大善知識』。親近諸佛菩薩、親近善知識,很難得,正是世間所謂「可遇不可求者」我也常勸勉同修們,佛法、世法要想有真實的成就,都必須有師承。可是在這個時代,到那兒去找老師?沒有師承,師承斷絕了。我們想成就怎麼辦?今人找不到,還可以找古人,這是好辦法。

   找古人,在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位是孟子,孟子以孔夫子為老師。但是那時孔夫子已過世,不在了,而孔夫子的著作在。他讀孔夫子的書,照孔夫子書里的話做,就是孔子的學生,稱為「私淑弟子」。他真的學成了,學得很像孔夫子,所以後人尊稱孔子為「至聖」,孟子是「亞聖」。以古人為老師,還有錯嗎!今人那個是真有道德學問,那個是假裝的,我們分不清楚。古人沒問題,是大家公認的。這個路子就能走得通,而且非常安穩,不怕老師不要我們。這世間有好老師,你去找他,他不收你,那很苦惱。找古人,他不會不收,問題是我們願不願意做他的學生。

   以古人為老師,這種情形在中國歷史上大有人在,很出名的,像漢朝寫《史記》的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文豪,他的老師是左丘明。左丘明與孔子同時代,司馬遷是漢朝的,相差幾百年,怎麼拜他作老師?左丘明有一部著作《左傳》,他就專念《左傳》,專學左傳。左丘明的文筆、文章被他學去了,他學得很成功。

   在佛門裡,也有明顯的例子。凈宗的蕅益大師,他的老師是蓮池大師。那時蓮池大師往生了,其著作《蓮池大師全集》還在,是完整的。蕅益大師專門學蓮池,學一家,以他為老師。不是老師的東西不看,看一個人的,他學成功了。蓮池是凈宗一代祖師,他也是一代祖師。須學古人,今人不可靠。

   我過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拜他為老師。他是接受我們拜師,拜完之後,他告訴我們:「我不敢作你們的老師,我沒有條件作你們的老師,只可以作你們的學長,從旁幫助你們。」他勸我以印光法師為老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謙虛!不像一般人很自大、自負,「我不比人差,你拜我作老師就可以」,這種貢高我慢的氣焰,就不是真善知識。真善知識一定非常謙虛、非常恭敬,所以他教我以印光法師為老師。印光法師也不在了,大師的《文鈔》在。讀《文鈔》,依照《文鈔》里的教訓來修行,就是印光法師的學生。這的確是真正善知識,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

   我們學《彌陀經》,以蓮池大師為老師,專學《疏鈔》;要以蕅益大師為師父,就專學《要解》。不會錯,決定有成就。今天我們講親近善知識,一定要用這個方法。我們學《華嚴》,以清涼為老師,決定遵守清涼的疏鈔。懂得這個原則,善知識太多了,隨便我們挑選,那一位與我們有緣,我們都可以親近,都能成就。

   『須知此經專明實相,直指本心』。「實相」就是諸法實相,即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本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是諸法實相。明白一切法的真相,才曉得佛為什麼教人「無住生心」。佛說法,的確是有事實依據,不是隨便說的。因為一切法的真相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教人「無住」。「住」是錯誤的,因為相不可得,怎能住。

   「相」是怎麼回事?佛在經上比喻,與事實必定還有差距。大乘經上講,「力士彈指」是非常健康、有力氣的人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彈得快,應該一秒鐘至少可以彈四次。以四次計算,四乘六十再乘九百,等於兩個十萬八千。所有現象是生滅的相,一秒鐘里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

   《楞嚴》上講得好,「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看的「相」是這種生滅相的相續相而已,它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正的存在。不但這一切物質、色法不存在,心法也不存在。《百法》里講的「有為法」,第一是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色法,九十四大類。「有為」就是有生有滅,就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真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住就錯了,所以告訴我們「應無所住」。這是真話,與事實真相相應。

   為什麼教人「生心」?因為生滅相會變化,但是不會斷。它繼續不斷的生滅,生滅當中起變化。「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為「唯識所變」,所以教人「生心」。生善心,就變成善果;生噁心,就變成惡果。雖然生心,要「無住」,才與真相、實相相應。生心,有住,不是真相;無住,不生心,也不是真相。一定是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才是實相。如果契入「無住生心」,二而不二,實相就現前了;實相現前就是自性現前。宗門講的「明心見性」,就見性了;念佛人講「理一心不亂」,就證得理一心。無住與生心是一不是二。如果說是兩邊,不能成為一樁事,就沒有見性,沒有得一心。能把這樁事看出,原來是一不是二,就見性了。所以,本經「專明實相,直指本心」,「本心」就是自性、真如自性。

   『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當,依經起觀,則生福滅罪,徑證菩提,功德何可稱量』。這話說得很容易。我剛才為大家分析「諸法實相」,諸位有個概念,但還是放不下,還是有住,心裡還是有牽掛,有憂慮。為什麼還放不下?雖然聽說,沒搞清楚。果然真清楚了,決定沒有憂慮牽掛,就得大自在,生活真的是快樂幸福。心裡有憂慮、有牽掛,怎麼快樂得起來,怎麼不憂慮?了解事實真相是看破,實在看不破, 多念《金剛經》。若沒有時間念全經,就多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念久了,真的體會虛妄,就會放下。或者念末後這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常念能幫助人看破,能幫助人了解事實真相;真了解,自然就放下。所以,受持者果然能直下承當。真的看破,真的放下,就是「直下承當」。

   「依經起觀」,依照這部經上講的道理、事實真相,把錯誤的觀念換過來。「起觀」就是把從前錯誤的舊觀念換過來。「則生福滅罪」,當然什麼罪都滅了。「罪從心起將心懺」,什麼心有罪?妄想心就有罪,換句話說,心裡有念就有罪,無念也有罪,這事就麻煩。為什麼?有念,住在有;無念,住在空。住在空、住在有都有罪,都不能解決問題。空有兩邊都不住,就沒罪了, 這是《金剛經》上說的。

   「無住」,不但有不能住,空也不能住;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法相是現象,是有邊,非法相是空邊,空有兩邊都不能住。住在有邊,決定搞六道輪迴,太苦了!住在空邊,就到四禪天、無想天里投胎。無想天是外道天,住空的人到那去了。住空的功夫更高一層,就到四空天去了。出不了三界,在四空天里,迷迷糊糊、混混沌沌的,定功失掉,還是要輪迴,要墮落。所以,空有兩邊都住不得。

   修行斷見思煩惱,還是空有兩邊不能住。見思煩惱斷了,要是住空,變成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住「偏真涅盤」。佛在大乘經上常呵斥這些人「墮無為坑」、「焦芽敗種」。空有兩邊不住,才是行菩薩道。《金剛經》教我們兩邊不住,這是「滅罪」;又能廣行布施,這是「生福」。

   佛在這部經上說,「應生無所住心,而行布施」。「而行布施」是生福;「無所住心」是滅罪。「滅罪生福」是最徹底的滅罪,圓滿的生福。再往上提升,就證「大菩提」,「功德不可稱量」。「稱」是說。不但我們無法說,說不出,無法思量,一切諸佛如來也說不出。為什麼說不出?因為稱性,性德無量無邊。真如本性里沒有罪,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稱性就滅罪生福。可見本經之殊勝。

   我們能把這部經細講一遍,因緣殊勝,很不容易。一般講《金剛經》,頂多三十天。三十天是草草率率的講,無法細講。這一次我們不限時間細講,因緣非常殊勝,大家都有福,福報正如經中所說「無量無邊」。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五九、六十卷 新加坡居士林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這一段經文是『請示名持』。「名」是經名;「持」就是受持。經名是全經的總綱領,佛門所謂的「大總持法門」。經題是一部經的總持法門。明了經題之後,就不難受持。

   『「爾時」,意顯領會得綱要時,便當行持,不容稍懈。所謂「解時即是行時」是也。』請示經名放在此處,用意的確非常深。一般經典,當機者請教經名,多半在一部經將要講完之時,而《金剛經》請示經名,在這一部經中,與其它經不一樣。我們說明這個理由之外,最重要的無過於「解時即是行時」。這一句話說得非常好。明了便要趕緊去做,不做有什麼用處?行就是要去做,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認真努力。

   世間人悠悠度日,不知道時光就是命光,古人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此處我們看到須菩提尊者,真正是現代人講的「分秒必爭」,他爭取時間為辦大事,不像現代社會工商界也是分秒必爭,爭著賺大錢。他們與我們不一樣,都是在爭時間,爭時效,可是目的不同,果德自然也不一樣。佛法爭取時間確實是為了生死出三界,果報得大自在。世間人錢多了,麻煩就多,我們細心觀察都不難理解。

   『他經請問經名,多說在全部之末。今在中間,何故?』為什麼《金剛經》的經題說在這一部經當中,『須知此經後半部之義,是從前半部開出。其義前半部中已有,不過說之未詳耳。若非長老再問,則說了前半部,便可終止』。這個理由真的是事實,但是沒有前面講的「解時即是行時」來得懇切。我們聽明白之後,立刻就要做,才能真正得利益。

   本經分為上下兩部分,或者講前後兩部分也可以。尊者所問的兩個問題,我們在本經一開端就看到,他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而經文前半部,世尊的確把這兩個問題都答覆了,所以後半部如果尊者不問,《金剛經》就結束了。如果在前半部就結束,則此處提出「請示名持」,與一般大乘經沒有兩樣。前半部說完,尊者又向世尊提出問題,世尊不辭辛勞再詳細為大家開示,這就是後半部的經文。可以說,後半部是前半部的補充,是前半部的詳細說明。至後半部時,有詳細的報告。

   『故此經名,雖似說在中間,仍與他經無別。請示持法,以便大眾遵依。』

   這是《金剛經》的主要意義,明了怎麼修法。也就是說,如何把金剛般若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使我們的生活變成金剛般若。「金剛般若」若用現代話說,「般若」是智能;「金剛」是最尊最貴的。也就是說,高度的智能,至高無上的智能是我們的生活。反過來看,芸芸眾生生活在無量無邊苦惱之中,這是我們現前的生活。怎樣把現前苦惱的生活變成高度智能的生活,就是受持《金剛經》。可見這事的確非常重要,無怪須菩提尊者這樣渴望,想知道受持此經題的方法。

   『古人釋「持」字義』,古德解釋「持」字的意思,『曰「任弘」。「任」是擔任,指自行』。直下承擔,我就要這樣做,這是持字一半的意義;另一半意義,『「弘」是弘揚』,自己一定要這樣做,還要幫助別人這樣做才行。自己這樣做,要不能幫助別人,只持了一半,並不圓滿。圓滿一定要弘揚,這『指勸他』,所以佛在經上一再教導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由此可知,「持」包括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樣持經才算圓滿。

   『請問經名,即是請求開示總持之法。』

   這個意思通一切經。任何一部經講到末後,當機者一定向佛請示經名。請示經名的用意就是請求開示怎樣修行,在行門裡如何抓到綱領。這個綱領在佛門稱「總持」。

   『信、解、行三,不能定說有次第,不能定說無次第』。不可有定說。有時候講次第,有時候沒有次第。《華嚴經》上就交代得很明白,「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有次第;「圓融」就是沒有次第,不能說次第。這個說法才圓滿,才真正得受用。

   有一種聰明伶俐之人,其信解行證是一樁事。我們在佛經里看到世尊講經說法,聽眾之中有些人聽了一半就開悟了。如《楞嚴經》十卷,世尊講到第三卷圓滿,才講三分之一,阿難開悟了,成即百佛,佛為他印證。有些人聽經沒聽一半即證果了,證三果、四果。這就是此地講的,不能定說有次第,信解行證融會成一體。

   這一樁事不說明總有懷疑;得從三學、三慧說起。小根器的人,所謂小乘人,小根器、小心量的。心量小,分別執著很重,須次第修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是有次第的。大根器的人,大乘菩薩,說不上次第,所以菩薩學的稱為三慧。「三慧」是聞慧、思慧、修慧。聞、思、修,三者都是慧。「慧」是戒定慧之慧。因此,沒有戒定,那來的慧;沒有戒定慧,那來的三學。現在有一些人沒搞清楚三慧真正的意義,聽說菩薩修戒定慧三學,他也要學菩薩。

   二、三十年前,我在台北大專佛學講座擔任總主講,在上課之前,有一位輔仁大學的同學到我面前來說,「法師,我下次不來聽經了。」我就奇怪的問,「你在大專講座表現得很不錯,從來不缺課,好象聽了也滿歡喜,很有受用,為什麼明天不來了呢?」他說,「我聽經聞法已經兩年,這是聞慧。」他一說我就明白了,我說,「大概你不來聽,回家去修思慧,去想是吧!」他點點頭。我說,「思了以後,你再去修,對不對?」他說,「是的,沒錯。」我說,「今天這一堂聽不聽呢?」他說,「這一堂我要聽。」我說,「好,我就藉此機會,修正大家錯誤的觀念。」若認為聽經就是聞慧,錯了!若開了智能,聽經才是聞慧;沒有開智能時,則聽經也談不上戒定慧。

   菩薩比阿羅漢高,菩薩是大乘,大乘佛法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沒有小乘那來大乘,好象蓋房子一樣,沒有底下一層,怎麼會有上面一層?上面一層一定蓋在底下這層之上。底下那一層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學完全沒有,而想搞空中樓閣,怎麼可能!所以那個慧是戒定慧的慧。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菩薩修,戒定都不談了,就修慧。諸位要知道,上面的包含底下的,戒是第一層樓,定是第二層樓,慧是第三層樓。講第三層,一定包括底下兩層。講第一層不一定有第二層,講第二層;一定有第一層。講第三層,一定有底下兩層。菩薩雖然修慧,戒定具足。若不具足,慧從那來!這位大學生聽了兩年佛法,居然把意思聽錯了,實在是難。我想,聽錯的人不少,不只他一位曲解佛的意思。開經偈雲,「願解如來真實義」,他卻誤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還好,他提出來了,所以我就說,你這樣聞經是道聽途說;你回家去思是胡思亂想;兩年之後你再修,是盲修瞎練。若菩薩胡思亂想、盲修瞎練,怎麼能成功!所以是他誤會了。

   聞思修三慧,「聞」是指接觸。眼見色也稱為聞,耳聽聲、鼻嗅香、身體接觸,只要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用「聞」字代表。「思」表明了。一接觸就明了,不要思,思就落到第六意識,不算是菩薩。即使小乘人尚不至於如此,所以佛用聞字作代表。凡夫對一件事情,總是想想才明白,所以思代表明了。「修」代表沒有過失,代表破迷。由此可知,聞思修是一樁事,一接觸就明了,明了就不迷。從接觸稱作聞慧,從明了稱作思慧,從不迷稱作修慧。可見聞思修是一樁事,所以都稱慧。分成三段就錯了,所以不能說有次第,不能說無次第。戒定慧就不能說無次第,聞思修不能說有次第,這才是菩薩修的。菩薩行是高級的佛法。下了課我再問這位學生:「你下次還要不要來聽?」他說:「要來聽!」所以不可錯解,錯解了很可惜。

   「信解行證」四字,也不能說有次第,也不能說無次第。初學的人有次第;功夫得力的人,信解行證合而為一。如果能將信解行證融合成一,就得真實的受用,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快樂無比,法喜充滿。這就是已經有能力把凡夫無限的煩惱,轉變成高度的智能。生活在高度智能之中,多麼快樂!因為信解行證合一,這就是菩薩的三慧。如果把信解行證分成四個段落,還是門外漢,得不到受用。即使學佛學得再多,講經講得天花亂墜,自己的生活還是苦惱無邊,得不到法喜,得不到受用。所以,初階段一定有次第;功夫得力時,次第就融成一片。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要努力的方向。

   『人必具有信心,而後研求佛法』。如果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就不能很認真、很努力的去研求。信心很難生起,這也是實在的。當然,生起信心必須有條件。現代人講條件,佛法講因緣。條件很多很複雜,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善根。自己沒有善根,遇到殊勝的外緣,也沒有用處。自己一定要有善根,再遇到善緣,於是信心能生起。明了佛法的殊勝,明了佛法的功德利益,信心才能生起。生起信心,一定很認真、很努力的修學,一定能得受用,信心就更堅固。嘗到味道,得到利益,可見佛法是真實的,於是信心、願心愈來愈堅固。信願幫助行證,行證又幫助信願,相輔相成,互相增長,境界愈來愈好。

   『必明得佛法真實之義,而後方知真實修行。此有次第也』。我們入門都是這樣的,一定經過這個次第。功夫得力了,次第就融合成一,就能圓融。

   『克實而論』,講實在的,『若無功行』。「功」是功夫。「行」是多音字,念ㄏㄥˋ,當動詞,不當名詞,指生活行為。功夫在日常生活行為之中。什麼功夫?通途而論,就是戒定慧。戒有功夫了,得定。得定就是得身心清凈。「定」就是清凈心。定有功夫,智能就現前。智能現前,在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乃至大小工作,生活點點滴滴,全是三慧。功夫得力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智能,一接觸就明了,一接觸就不迷,便知道如何處理,如何運用,所以是生活在高度智能之中。功是功夫,行是生活,在日常生活里顯示修學的功夫。

   假如沒有功夫,也就是所學的與日常生活完全不相干,都用不上,『則障深慧淺,決不能深解』。須菩提在本經告訴佛陀,他深解義趣。這句話難得!為什麼他能深解?他做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完全體會無住生心,所以他能深解。如果不能深解,當然就很難深信。

   『若無解行,信亦不真。由是言之,信、解、行定要同時並進,豈有前後次第之可言』。我們若想早一天成就,有方法,只要能把信解行合而為一,就是證。儘可能把信解行的次第拉近成一體,就能成功。一聽就明了;一明了,境界立即轉過來;境界一轉,生活中就表現出來,就做到,這樣才能真正得受用。受用的表現就是法喜充滿,真正在生活里得無比的快樂幸福。下面舉例子說明,這些例子是我們常遇到的。

   『或遇有人,無端而能信佛,一聞便得明了』。確實有這樣的人,當然是少數。或者是偶爾之間,或者是別人對他講佛法,他一聽就歡喜,就能相信。我們曾見過,一生都沒有聽過佛法,沒有接觸過佛法,臨終之前有位善友告訴他佛法,勸他念佛往生,他一聽就相信,立刻就念,結果真的往生了。

   『亦有於佛法一毫不明』。完全不知道佛法的道理,『而能發心精進勇猛修行者』。聞到佛法,能真干,真勇猛、真精進。「勇猛」是說他不休息、不懈怠、不疲倦;「精進」是說他一門深入,純而不雜。一般同修的毛病,不能說不用功,不能說不努力,也很進步,但不是精進,是雜進,亂進,所以得不到利益。「進」是進步,要精進。

   佛法最忌諱的是夾雜,不但世法不能夾雜,佛法也不能夾在其中。佛說的法門太多,浩如湮海,我們只能學一個法門,就決定成功。要是學兩個法門、三個法門,就很可惜,非常難成就。我們也遇到一些同修,大概認為一門不太保險,兩門總好一點。我們勸他念佛,他還要參禪,禪凈雙修,好象比較保險。還有一些人認為兩門還不保險,還得搞三門更可靠,禪凈密三修;甚至有更雜的。

   永明延壽大師提倡禪凈雙修,是對參禪的人說的。因為看到這些參禪人不會成就,不但不能開悟,禪定也得不到。但是教他們放下禪改念佛,他們貢高我慢,不甘心不情願,認為凈土是很低的法門,禪很高。所以,祖師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教他禪凈雙修。「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用意在知道他們參禪不能成功,將來在凈上能成功,是這樣的苦心。我們要是念佛人,他決不會勸我們禪凈雙修;否則是破壞我們,是給我們找麻煩。所以,諸位一定要懂得祖師是對誰說的,為什麼要這樣說。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走的是正路,他們走的路偏差了,祖師為他修正,是這個意思。

   這些不明佛法、偶爾接觸的人,他們能信能願能行,『此皆夙世本有功行,今遇因緣,遂爾發現,非偶然也』。我們看似偶然,其實不然,是他們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的善根,所以一接觸,他們的善根就發現。不但佛法沒有偶然的事,世法也沒有偶然的事。諸位念《了凡四訓》就知道。六道眾生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那來的偶然?我們一天吃多少粒米飯,是命定的,不可能多吃一粒飯,也不可能少吃一粒;一天喝多少滴水也是命定的。凡夫沒有辦法逃過命運,沒有偶然的。世間人不相信,以為錢是賺來的,自己有本事。比自己本事大的人多得很,他們為什麼賺不到?他命里沒有,想賺也賺不到。命里有的,不賺,它也來,正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命運從那裡來的?過去生中的因果,過去造的因,這一生享受果報。我們現在這一生所造作的,變成來生的果報,因因果果永遠不斷,所以《金剛經》教我們要生心,要無住。「生心無住,無住生心」才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相應就隨順法性,順性起修,這是佛菩薩所行的。凡夫不知道事實真相,錯了因果,違背自性去做,這樣所得的果報苦不堪言。六道三途從那裡來的?違背自性里所現的是逆境界;隨順法性變的是一真法界、四聖法界,所以佛教導我們要生心。

   明白理事,了解事實真相的人,命運可以轉。所以,命運不是定命,佛法不講宿命。決定有命運,但不是宿命論,不是定命論。正因為命可以改造,所以佛菩薩才有辦法度眾生,教眾生如何改,如何從無量無邊煩惱的生活,改變成高度智能的生活。改了,就改造命運。佛知道這個道理,曉得事實真相,教眾生改造命運的方法。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大藏經》就是幫助眾生改造命運的理論與方法,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盤。這是佛法了不起之處,是佛法最偉大的地方。這些道理、事實真相都必須明了。

   『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這句的關鍵在「如法」,如同佛在經上講的理論與方法,我們在生活中做到。最明顯的例子,佛教導我們無住,我們要做到。「無住」是放下,把心裡許多的妄想、煩惱、習氣、憂慮、牽掛,都放下。心裡拉雜的東西都放下,清凈心就現前。清凈心是真心,夾雜妄想雜念就是妄心,所以妄心還是真心,只是真心裡夾雜一些妄念。《華嚴經》講妄想、執著,所有一切夾雜總不外這兩大類,也就是佛法講的「二障」。妄想是「所知障」,執著是「煩惱障」。此二障皆放下,則真心現前,本性現前。本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本性,為什麼說兩個名詞?一是體,一是用。講「性」多半是指體,講「心」多半指作用,是一樁事。所以,一定要做到無住。

   有些同修告訴我,他放不下!我說放不下,也得要放下,因為放不下就是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從執著來的,有執著就有六道。十法界是從妄想來的,有妄想就有十法界。妄想、執著都沒有,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展現在面前的即是一真法界。十法界不是真的,也是妄的。十法界之上才是一真法界。諸佛與大菩薩們住一真法界,不在十法界。十法界的佛沒什麼了不起,一真法界的佛就了不起。了解這個情形,就曉得真要放下,否則虧吃太大了。無量劫來生死輪迴搞得這麼苦,原因就是妄想執著放不下。誰叫你受苦?沒別人,是自作自受。自作就是妄想執著,是自己造作,所以才有六道、十法界,夠自己受的。《金剛般若》提出忠告,佛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須菩提尊者聽懂了,立即想做,所以請示經題。一定要真實如法做到!

   「無住生心」,生什麼心?無條件為一切眾生服務,要生這個心;有條件不行。有條件就有住,無條件就是無住。盡心儘力幫助一切眾生、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毫無條件。無論從事那一個行業,都是幫助社會,幫助廣大群眾。《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所示現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修的都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們作榜樣給我們看,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任何一種行業都是菩薩道、菩薩行,都能超凡入聖;只要懂得無住生心的原則就行了。

   必須真實如法做到,始名曰「行」。行就是真干。『真實見到佛理,始名為「解」』佛所講的道理,真的見到,透徹明了了,這才是解。『真實知得歸依三寶之益,始名曰「信」』歸依三寶的利益無量無邊。「三寶」是我們一生前途幸福的前導,它引導我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覺、正、凈是三寶,我們一生念念中都要依靠它。佛、法、僧,就是覺、正、凈。「佛」是覺的意思,「法」是正知正見,「僧」是清凈不染,這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知道覺正凈的利益,才是信。我們一生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違背覺正凈,這才是真正的信佛。

   『凡親眼見得,親身做到之事,則謂之「證」』做到覺正凈,就證得了;做到戒定慧,也證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如世尊在本經所示現的,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每一樁事都顯示圓滿的覺正凈、圓滿的六度萬行、圓滿的十大願王。每一樁事都顯示得那麼圓滿即是「證」。要是離開生活別有所證,就錯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無不是證,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解行做到究竟,名曰「究竟證得」』成圓滿的佛果是究竟證得。菩薩所證的是分證,證得的是部分不是全體。雖是部分,但是真的。佛法常用月亮比喻,初三、初四就有月牙,月亮就放光,一直到十四,光明愈來愈大,都稱為「分證」;到十五滿月,就稱為「究竟證」。如來果位即圓滿了。十四的菩薩像等覺,十三的菩薩像十地,用此方法比喻。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大概就像初二、初三的月牙,雖然才一點點,真正是月光,不是假的。與如來究竟覺所證的無二無別,一個證得少,一個證得圓滿,所以稱分證、稱究竟,皆是真佛,不是假佛。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分證佛」,是真佛不是假佛。比分證低一級的是「相似即佛」。相似不是真的。古人很難得,比喻得很巧妙,所謂「劣目所見的第二月」。怎麼是劣目?正常的眼睛看月亮是一個。以指頭用力按眼睛,看月亮就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真的,一個是相似的。它不能算假的,是相似所證的,與真的非常相似,以此比喻相似位。比相似更差的稱為「觀行」,觀行是剛剛修的。觀行位用水裡的月亮、月影比喻。那個地方有水就現一個月亮,那個月影就稱為觀行位。這種比喻讓我們對證得的淺深次第有大概的明了。觀行是真用功,還沒證果。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在相似位,見思煩惱斷了,無明沒破。法身位顯即相似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則是分證位。由此可知,都是解行程度差別所說的。

   『經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由是可知,信、解、行、證,實際為一事。』

   這個道理、事實,我們一定要透徹清楚,在生活中修金剛般若才沒有障礙。信、解、行、證,確實是一樁事,如同菩薩的三慧是一樁事。信心要清凈,什麼是清凈?沒有疑惑。有絲毫疑惑就不清凈。對佛決定沒有疑惑,佛是我們的好老師,決定不欺騙我們。佛是過來人,句句話都是真語、實語、如語。對佛的教誡,我們理解,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很清楚、很明白。明了佛的話,心就變了,平常憂慮煩惱牽掛,立刻就丟掉,就是行。丟掉之後,身心清凈好自在,就是「證」。可見信解行證是一剎那中完成的,沒有次第可言。如果真的明白,則進講堂時還是凡夫,出去時就是菩薩,不是凡夫了。進講堂時,你的心有住;出講堂時,無住生心就變成法身大士。由此可知,作菩薩、作佛不難。法身大士就是分證佛。

   『此之謂平等。即此四字,便可悟「由平等見差別,由差別見平等」之理』。佛法常講差別平等,三慧、三學、信解行證四科,要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什麼是差別、什麼是平等,就懂得了。差別與平等是一樁事。有妄想執著就差別,離妄想執著就平等。真相如是!

   『實相顯現時,唯一清凈。並信心二字,亦無痕迹。則是真究竟平等,如如不動矣。』

   隨拈一法,窮其究竟都歸至法性,都歸至究竟平等。佛家說「萬法平等」,道理就在此。不但性平等,相也是平等的,作用也平等。一般人看不出來,頂多承認性平等,相不平等。我的長相與佛相不一樣,怎麼會平等?我們的作用也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是從妄想執著而生的。妄想執著是假的,不是真的。離妄想執著就平等,相就變,變得與佛相一樣。世俗算命看相的常說,「相隨心轉」。佛心清凈,佛的相是清凈心變現的。我們把妄想執著消除,放下了,心清凈,現出的相與佛一模一樣,可見是平等的。

   從真的方面講是平等的,從假的講是不平等的。由此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發心學弘經的人,一定要記住這句話。佛法可以深講,可以淺講,可以長講,可以短講,沒有不自在,但是一定要如教修行才行。若不如教修行,就是經上講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時,很難這麼圓融自在。自己一定要身體力行,在行持中證實佛所講的理論境界,然後說出來自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若明佛理,隨拈一法,皆能窮其究竟,歸於平等。是知佛法,無淺非深,深亦可淺,直無淺深次第可說』。這是真實話,佛法的確沒有淺深次第。若以為有淺有深,是自己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就有淺有深;離分別執著,就萬法平等,沒有淺深次第。不但沒有次第,也沒有淺深。因為都歸一,歸至心性,全是自性流露的,法法皆平等。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平等的,都是自性變現,自性流露的。若真的明白佛所講的道理,則隨拈一法就是《華嚴經》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皆能窮其究竟。「究竟」即是心性。任何一法,只要仔細觀察、研究,最後都歸至自性。自性就是平等,所以說歸於平等。

   《無量壽經》經題非常圓滿,教我們修學的總綱領。一般經題的「佛說」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這三部經的經題都有「佛說」,但不是指釋迦牟尼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為眾生都說《無量壽經》,都說《阿彌陀經》,都說《觀無量壽佛經》,所以這三部經是一切諸佛都說的。其它經,一切諸佛不見得都說;因為佛法要觀機,根機不對,佛決定不說。佛一定要說這三部經,因為它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此「佛說」與其它經的「佛說」意思不一樣。

   「大乘」是指心量之大,廣大無邊,普度法界一切眾生。「無量壽莊嚴」是我們所求的。性德圓滿的現前就是「無量」,用一個「壽」作代表。無量壽命、無量智能、無量光明、無量德能,一切都是無量的。「莊嚴」是表現在事相上的美好,美崙美煥,沒有絲毫缺陷。清凈心、平等心、覺心,用這三個方法求,所以清凈、平等、覺是經題指示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修「清凈平等覺」的因,就得「大乘無量壽莊嚴」的果。經題中有因有果,有理有事,有性有相,真的是究竟圓滿。

   『故不可取著其相,而曰「則非」也』。經文「則非」二字的意思,就是教我們不可以取相,不可以著相。「取著」,「取」就是分別;「著」就是執著。在一切現象中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不但在世法里不要去分別執著,佛法里也不要分別執著,才能見到真相。一落在分別執著里,真的東西看不到,你看的是假的。佛教導我們的是實話,一定要相信。

   『然為接引眾生,啟導進步,又不能不假設一淺深次第,以及種種莊嚴之事。故不可斷滅其相,而曰「是名」也』。自己修行著實有功夫,到達信心清凈,平等性現前。法相唯識宗說得好,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修行最重要的原則綱領就是轉八識成四智,有的是因上轉,有的是果上轉。果上轉的,我們不需要理會,證果自然轉了。要緊的是因上轉。第六識、第七識是因上轉的;前五識與阿賴耶識是果上轉的。由此可知,法相宗修行人著力的就是轉第七識與第六識。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是執著。第七識是四大煩惱常相隨,堅固的執著!所以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一切不分別,心就平等,觀察就妙,見到萬法一如,法法平等,妙觀察。六、七二識就是妄想執著,六識是妄想,七識是執著。世尊在本經告訴我們無住,就是離妄想執著。

   眾生於境界沒轉過來時是凡夫,是二乘,是權教菩薩,對這些人必須大慈大悲,以善巧方便誘導他們,所以假設淺深次第。這個淺深次第是五乘佛法、三乘佛法。小乘有四果四相;大乘有五十一個階級,信、住、行、向、地,都是世尊假設的淺深次第。果證里有種種莊嚴,是隨心所變的。心理不同,外面境界就生變化。依正都變化,正報是自己的身心。身心起變化,相貌就變。人心一天比一天清凈,一天比一天慈悲,相慢慢就變成菩薩一樣,別人一看即生歡喜心。如果每天嫉妒瞋恨,相也慢慢變成阿修羅、羅剎,人家見到就恐怖、害怕。相隨心轉!

   正報身心變,環境也在變。環境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地方的人心都善良,忠厚老實,此地便沒有天災人禍,居住的環境(依報)好。許多外國人都讚歎新加坡,因為這個地方的老百姓老實、守法,是其它地區比不上的。所以,新加坡雖然小,可以說是全世界的模範城市。這是真的,多少國家到此地來,想學新加坡,這是正確的。人人能守法,安定才能繁榮,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過幸福快樂的日子。佛法為我們講得更深入,佛法讓每一位眾生自動自發、改過遷善、斷惑證真,這是世間法所不能比的。由此可知,佛法講許多淺深次第,是假設的,所以經上常有「是名」,即是顯示此意。

   『「無有定法」四字,通貫一切。會得此義,頭頭是道。薦得少許,活潑潑地。於深義趣,自能領會。』

   這四個字義趣很深、很廣,要緊的是我們能體會得。貫通一切,不僅佛法,佛無有定法可說;也貫通一切世間法,世間一切法也無有定法。為什麼無有定法,原因就是一切眾生的念頭,起心動念千變萬化。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不定,生的法那有一定!世間眾生心想不定,佛說法也就無定。佛所說的一切法,無非是眾生有感,佛就有說。眾生起心動念就是感。眾生若沒有感,佛就無法可說。因為眾生動念無有一定,無有定法,這是事實真相。所以,「無有定法」貫通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明白這個義理,明了事實真相,就會頭頭是道。

   「薦得少許」,能契入一點點。「薦得」與「契入」是一個意思,「證得」也是這個意思。你能證得一點點,或者說得清楚一點,你能享受一點點。佛所講的理論、方法、境界,能真正得到一點,真正享受到一點,你所表現的一定是活活潑潑的。你在生活中法喜充滿,快樂自在,一定會表現出來的。佛所講的甚深義趣,你自然能領會。佛法最重要的是要能實行,要去做,要一門深入。

   有許多同修真正發好心,在這部經上看到佛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不斷的勸我們要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遍數聽多了,自然就受到感動,發心想為人講經說法。古代寺院叢林培養講經人才,用復小座方法。今天師父在這裡講經兩小時,明天早晨,你也能上台復講兩小時,老和尚一定提拔你,專門學教,培養成講經的人才。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當護法,為常住服務,擔任常住的職事,稱為「內護」。信徒是「外護」。

   自古以來,我們在佛教寺院沒有看到那一位法師辦佛學院、辦培訓班,都是小座培養出來的。如果要學,不難,你們在此地聽的,明天你就找人家講,找自己的親戚朋友,那一個人要與你講話,就請他坐下來,你為他講《金剛經》,能講多少就講多少。經上講四句偈,講一句也行,講兩句也行,講四句也行,活潑潑地,一點都不呆板。若真肯發心,真肯天天講,講上三年,有這個恆心、毅力,三年以後,不知不覺就成了法師。在家、出家都可以當法師,都可以講經。要真幹才行,要很熱心的干,很努力的干,就學成功了。沒有什麼方法技巧,自古以來,就這麼成就的,所以方法技巧不過是經驗的累積而已。學的時間多了,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多了,在這裡產生經驗。吃多少苦頭,受多少教訓,得一點經驗而已。頂重要的就是熱心的復講,把我們所聽到的轉告別人,把自己修持所得的好處利益轉告別人,就是弘法利生,續佛慧命。要記住,「無有定法」是《金剛經》一句最高的指導原則。

   『因為無有定法,所以不可執有,不可執無』。有、無都不能執著。『必須離相反照,庶幾證入也』。這條很要緊,教我們怎樣證入。要想證入這個境界,首先要「無住」,不著有,不住「法相」;不可以執無,不住「非法相」。法相與非法相都不執著,心就清凈;清凈心就能反照。怎麼反法?這個字的意義很深,《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怎麼反聞?「反照」就是反視。我們的眼睛怎麼能回頭看自己?難在「反」字。反的意思是不看相,要看性,是從相上反歸自性,就成功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菩薩為什麼覺而不迷,就是懂得反照,懂得反聞。反聞與反照是一個意思。《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用「聞」字作代表,再演就反視。你要曉得怎麼反法,才會用功夫。要是不懂此字的意義,不知怎麼,天天想這個字,回頭看自己,想久了得神經病,麻煩可大了!怎麼反都反不過來。我們聽到外面音聲,怎麼能回過來聞自己?要是這樣想法,就是依文解義,三世佛都喊冤枉!

   這個反是從相上見性,反過來見自性。性是了不可得。其實我在前面已透露過這些方法,如果你很留意聽,在這上一聽就明了,就能會入意思。佛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相是一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楞嚴經》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十法界依正莊嚴現象之生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些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導我們「無住」;因為這個相相續不斷,所以佛教導我們「生心」。生心、無住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證明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若能明白這個道理,見色聞聲觀察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這就是反聞,就是反照,自己的心立即平等,決不會執著,因為了不可得。不但外面境界相了不可得,能見能想的心也了不可得,內外都了不可得,就證入實相。「信心清凈,則生實相」,實相就現前。這是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修行的方法。我們凡夫很可憐,見到相,隨著相轉,聽到聲,隨著聲轉,這個好聽、那個不好聽,煩惱都起來。諸佛菩薩是聽而無聽,視而無視。因為反聞聞自性,都歸到自性。自性了不可得,萬法平等,當體即空。這樣的心多麼乾淨,得大自在!

 


推薦閱讀:

讀《地藏法門》的收穫感悟
《彈舌音的功法及心法》
般若境緣集-如何究竟成佛(六)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十二 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
什麼是般若?

TAG:報告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