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隱隱於朝,小隱隱於野」?隱士文化的根源是什麼?
隱士,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們或是被迫或是主動拒絕出仕為官,歸隱山林。他們淡泊名利,心志高潔,令人敬仰。
據《易經》記載:「天地閉,賢人隱。」 又曰:「遁世無悶。」指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閑逸瀟洒的生活要到林泉野徑去才能體會真切。
《辭海》解釋「隱士」時,認為「隱士」是「隱居不仕的人」,可見,能做官而不做官的人隱居,或者做過官的人懶怠做了隱居,才有資格當「隱士」,當朝為官的人,是斷然不能稱其為「隱士」的。
隱士首先是知識分子,是「士」階層的成員之一。那些能保持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權勢、具有超凡才德學識、並且是真正出自內心不願入仕的隱居者,才能被稱之為隱士。
真隱士的人格特點是尋求詩意的棲居,是人性的一種回歸,是對仕隱情結的一種解脫。根據《南史·隱逸》云:隱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則與夫樵者在山,何殊異也。」這表明,隱士是素質很高的,多為文人。
菊,花之隱逸者也。陶公,士之隱逸者也。陶淵明的《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己忘言。」 飲酒採菊,悠然自得,陶公的生活當屬隱士中的佳境了。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是中國道家文化思想。也是最高層次的隱逸生活,不一定要隱居山野,哪怕身處都市繁華之中,甚至是身處朝堂之上,只要找到心靈的凈土便能獨善其身,便找到一份寧靜。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隱士」,大都是先仕而後隱,假如百姓一個,如何去隱?古代但凡男子均已出世入仕偉正道,入仕就是進廟堂,如果不想入「仕」的,也就沒有所謂的隱了。「仕」在當時是體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入仕不順,則退則隱,才是隱士的終極根源。
中國道家隱士文化是頗為發達的,是與思想文化和社會現實緊密聯繫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