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國四公子》之四風流少帥張學良

《民國四公子》之四風流少帥張學良

稿源:《齊魯周刊》 撰稿:王忠和        末代皇帝溥儀之族兄溥侗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河南都督張鎮芳之子張伯駒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均為民國初年京津滬上層社會頗具傳奇色彩之豪門子弟人稱﹃四大公子﹄或﹃民國四公子﹄諸公子趟過風雨儘管泥濘一身仍能﹃笑看潮來潮去﹄經歷浮沉儘管幾度秋涼仍能﹃樂盡天真﹄他們引領民國風騷數十年雖人去樓空然名聲依舊生氣猶在

 

年未而立封諸侯:翩翩少帥養成記

    若是和其他幾個公子相比,張學良的出身實在算不得顯貴。他的祖父張有才,家中極貧寒,自己又不務正業,嗜賭如命,最後被人打死。張有才的小兒子就是張學良的父親,赫赫有名的張大帥。

    1901年的時候,張作霖還在綠林,時與周圍的胡匪發生火併,張學良就是當年其母於逃難中,在馬車上面出生的。那時家中還很貧寒,他只靠高粱米湯過活,所以從小體質較弱——少帥的幼年也苦得很呢。張學良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八歲在家中入塾讀書,一直到十七歲。他仰慕西方的先進文化,時常與瀋陽基督教青年會的歐美人士交往,不但學會跳舞、打網球、開汽車,而且接受了民主思想和愛國教育。對父親早年的親日行為頗有不滿。張作霖做了東北王,自然希望培養兒子接自己的班,軍閥嘛,有幾個不是「家天下」思想的?便想送他進奉天「講武堂」,學習軍事。可是,張作霖又惟恐這小子不聽從自己,便使了個激將法,道:「你上不了講武堂,去了怕給我丟臉。」這一句話,激怒了張學良的自尊心——你說我不行,我偏要去。

    1919年秋天,張學良從奉天講武堂畢業後,被他老子授予炮兵上校,不久升為第三混旅旅長,固然,張學良有其特殊的家庭背景,但是並不能因此否認他本人的天賦和他的刻苦精神。1920年夏天,張學良奉命到吉林、黑龍江一帶剿匪,旗開得勝,基本肅清了兩省的匪患,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11月,晉陞陸軍少將。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時,張學良正在邯鄲附近與晉軍交戰,接到急電後,將頭上的長髮剃光,化裝成士兵,趕回瀋陽。7月1日,張學良受奉天省議會的推舉,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就職初,他即發表通電呼籲國內息爭言和,一致對外,當時的日本駐瀋陽總領事林久治郎聞訊百般阻撓,在張作霖的葬儀上居然以命令口吻說:「我們就是不准你們換旗幟!」張學良勃然變色,一邊老謀深算的日方外交界元老林權助只好打圓場:「國民黨手段毒辣,與他們打交道沒有好處,現在你在東北唯我獨尊,一旦合併,還有現在的地位嗎?」張學良對比他年長四十歲的林權助說:「林老先生,你替我想的真比我自己想的還要周到,可是有一件事你沒有想到。」林權助驚訝地問是什麼,張學良道:「你忘了我是中國人啊!」 

    12月29日,奉、吉、黑、熱四省降下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旗,完成了全國統一。按照日方的預謀,原是等老帥一死,趁機發動攻擊,一舉拿下奉天,豈料,張學良很快穩定了大局,沒有給日軍可乘之機。「中原大戰」後,不到三十歲的張學良的政治生命達到了巔峰。11月12日,張學良赴南京,恭候他的中央大員達六七百人,獅子山炮台鳴炮十九響,軍艦奏《迎上將》軍歌。

    

「罵名將軍」的驚天兵諫

    無須諱言,張學良從進關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這段時間裡,是他一生中最風流、腐化的時期,他來往平津之間,出入社交場合,整天和太太、小姐們廝混,以致被人稱為花花公子——作為一個負責北方軍事全局的最高首長,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一些少年幫閑,這些公子哥兒們整天跳舞、打牌、遊山玩水。在那時見過他的人描述說,其形象骨瘦如柴,滿面煙容,不但身體不佳,精神也極委頓。他晚年也自承:「我亂七八糟的很,不能說得上是什麼愛情,我年輕時是非常荒唐的。」 

    當時,除了與溥傑的前妻唐怡瑩有過一段風流韻事,還有外交部長王正廷的妹妹、天津怡和洋行買辦梁某人的女兒等等,不過都是逢場作戲而已——俗話說英雄愛美人,其實美人更愛英雄,對於26歲的翩翩少將軍,誰不願意投懷送抱?但是,他有一條堅定不移的原則,絕不和部下的妻女有任何瓜葛,甚至不許家眷和他們來往。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佔東北之後,國內群情激昂,民憤難平,張學良背上了「不抵抗」的罪名。由於政治上的壓力和毒品的折磨,張學良精神狀態幾近崩潰。蔣介石到保定見張學良,對他說,現在輿論沸騰,就像一條船就要沉了,應該有一個人跳下去。張學良立即接過來說:「跳下去的該是我。」不久,張學良回到北平即通電下野,飛往南方養病戒毒去了。

    1934年,蔣介石召國外考察的張學良回國,就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副司令。此時的張學良雖然時刻沒有忘記抗日,但仍然是擁護「剿共」政策的,直到汪精衛被刺,此事給張學良刺激很大,當時東北軍人數裝備都處於優勢,卻屢戰屢敗,原因無他,在於東北軍不願剿共,只想把日本人打跑。而張學良在西安和楊虎城、邵力子來往頻繁,楊虎城夫人是中共秘密黨員,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必然的。

    10月底,蔣介石到洛陽避壽,聲色俱厲地把勾結日寇和勾結共產黨的人斥為漢奸——隨後不久,他便派人勸說張學良交出軍權,張學良當即表示,絕不出賣部下,遂搶先發動了扣將的行動。此前的12月9日,愛國學生到華清池請願,要求抗日救亡。張學良接見他們時,感動的流了淚,他告訴學生:「回去吧!你們的愛國熱忱,我不忍辜負,相信我,一個星期內我以事實答覆你們。」老蔣卻對張學良說:「對付這些學生,除了用槍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句話激怒了張學良,如果說此前他還在猶豫是否實行兵諫,這時他才痛下決心。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親自隨機護送蔣介石回南京,周恩來得知後,立即趕往機場,但飛機已經飛走了,他嘆息道:「張漢卿看《連環套》那些舊戲中毒太深了,他不但擺隊送黃天霸,還要負荊請罪啊!」果然,張學良一到南京機場,就發現氣氛不對——六年前人們對他趨之若鶩,而今是避之唯恐不及。他很快就失去了行動自由,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幽禁歲月。

    1958年,蔣介石曾接見過張學良一次,對他絕口不談其他,只是告誡他保養身體,認真讀書——蔣介石一直把大陸失守的罪責歸之於張學良,因此對他心存芥蒂,耿耿於懷,即使後來張學良信奉基督教,二人在做禮拜的凱歌堂碰到,也是極為冷淡。後來,蔣經國接掌台灣情報部門,對張學良倒是比較尊重和熱情,兩人的私交往來也算是熱絡,但在政治上,小蔣絕不給張學良一點面子,在他的《風雨中的寧靜》中指斥張學良「無知」。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張學良獻上一副輓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寇讎。

    

政治家、軍事家、公子哥兒「三位一體」?

    張學良年輕時曾向老帥坦承:「您派我幹什麼我都去干,但請您,一不要干涉我在外面找女人;二我沒錢時得向您伸手要錢。」除了原配于鳳至,張學良的一生確是美人無數。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要算紅顏知己趙四小姐。

    于鳳至出身於富貴人家,張作霖在吉林剿匪時,聽一個算命先生說她是「鳳」命,便強把其長子張學良和于鳳至聯姻一起,那年,張學良剛剛10歲。于鳳至年齡比張學良大了四歲,而且出身背景不同,難免興趣各異,張學良總是把他當做姐姐看待,平時也呼之為大姐。二人雖相敬如賓,但始終缺乏了一點熱情。尤其是張學良到了平津一帶時,年方弱冠已執掌方面大軍,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當時的交通次長趙慶華14歲的的四女兒綺霞也早就對這位少帥心生愛慕。

    後來,趙綺霞在自己的大姐夫、也是張學良德文秘書馮武越的介紹下,兩人一見鍾情,感情急速上升。1929年9月的一天,趙四小姐給家裡留下一張字條,便以探望生病的張學良為由,一個人來到了瀋陽。盛怒之下,趙慶華在報上連續五天公開發出啟事,將趙四從趙氏宗祠開除出去,並引咎從此不再為官。據張學良晚年回憶,趙四小姐當年來瀋陽「只是來看看」他,然後「還是要回去」。可趙慶華一登報,斷了她的後路,反倒回不去了。

    1936年西安事變後,偕同三個孩子在英國的于鳳至得知張學良被扣押的消息,隨即趕往國內,到處奔走希望拯救丈夫出獄,當一切努力都無法改變現實之後,便毅然去浙江奉化陪伴張學良,當時趙四小姐也在那裡,兩個女人商量許久,決定由趙四小姐出去照顧年紀尚幼的孩子,于鳳至留在張學良身邊。直到1940年,于鳳至患了乳腺癌,才由趙四小姐接替她,從此,于鳳至再也沒見過張學良。

    而在漫長的幽禁生涯里,從南京輾轉浙江、江西、湖南、貴州,終至台灣,並無名份的趙四小姐無怨無悔,始終陪伴著落魄的少帥——人們有時看到她時,只見她布裙荊釵,不施脂粉,坐在少帥旁邊默默地納鞋底兒。張學良得享高齡,不能不說是趙四小姐精神支撐的作用。

    張學良雖然是個軍人,但也雅好收藏名人字畫,年輕時還喜歡聽張壽臣的相聲,曾建議他改行當個縣長,哪個縣隨他挑——說相聲當縣長就是那時候留下的先例。後來,他佩服張恨水的才華,也曾同樣以縣長一職請之,只是,這兩人都自知不是當官的材料,先後婉拒了這位少帥。

    張學良極愛惜人才,曾花費巨資扶植他父親於1923年建立的東北大學,短短時間內,彙集了當時著名的學者,羅文干、章士釗、黃侃、梁思成等人,躋身於國內名牌大學之列。

    史學家唐德剛稱張學良為政治家、軍事家、公子哥兒「三位一體」。實際上,若非「西安事變」那臨門一腳,他這樣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大概也算不上什麼,不過,他畢竟出於一腔愛國熱忱,扭轉了中國歷史,甚至改寫了世界歷史。 http://www.qlweekly.com/Reading/OldNews/201012/183546.html
推薦閱讀:

張少帥的背影

TAG:張學良 | 少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