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觀法師《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09集
《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9集
成觀法師講
台灣·大毘盧寺
行由品第一
第九集
上節講到「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圓覺經》上說「當知菩薩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所以我們世間人最容易犯的是什麼?最容易犯的就是「勢力眼」,看到行的人,就很恭敬,看到差的人,就看他不起,這是普通哪;那再進一步呢,看到差的人就欺負他,對吧!看到有錢的就把他奉侍的像祖公般,若看到沒錢的人啊!就看他不起,就「糟蹋」他(凌辱),諷刺他,這都叫作「勢力眼」吶,眼睛看高不看低呀。同樣的,看到若是修行人哪,看到有修行的師父,噢,很恭敬,這是應該的啦!若是看到修行較差或是較沒修行的,或是說較沒名的,他那差別心就都出來了,這都不對。這個若是在唯識學就叫作「諂曲心」吶,諂曲,「諂」就是諂媚啊,「曲」就是彎曲嘛,那個心彎彎曲曲,不是直的,所以彎彎曲曲有很多分別啦,直心的話就沒有分別呀,那心中諂曲這種人無法修道啊,只能和佛法結結緣,如此而已。但是正經地修道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心中分別心太重了,他分別有修行、沒修行、出家多久、年少或是年老、或說是男、是女,他都分別,分別得很清楚;他的恭敬心、恭敬的表現有差別,乃至呢我們說較難聽點,他供養的紅包大小也有差別,若較大的師父他就較大包,小師父就小包,若小沙彌就無包。所以這種人分別,你學多久、你出家多久、你受戒多久,這種人沒效(無用)。「只問有道無道,不問年老年少」,聽懂嗎!再念一遍:「只問有道無道,不問年老年少」。
對出家人不能問他出家多久,也不能問他幾歲,問過了以後說:「啊,師父你跟我同年哩」,有時候:「啊,師父你少我兩歲」,這都愚痴呀。當然啊,這是說在家人對出家,出家對在家也是同樣,也不能分別這樣。「下下人有上上智」,「下下人」就是說,這是強調啦,下面又下面那就是說表示他地位很低的意思,這個「下下」是指地位,這地位很低的人,就有時候也有「上上智」,也有上上的智慧呀,莫看他是掃地的人,有時候他也有很高的智慧,不一定哪,對嗎?他是現在說運氣較壞,沒碰到好機會,沒找到好工作啊,所以他現在在掃地,對不,但是說不定他修行很好啊,說不定他很有學問,對不。所以不能看表面上就對啦。剛才所說的「久學」或是「初學」,這也是表面的啊!或是說「年老年少」、「男女」啊等等,這都是表面上的,不能依這個標準來判斷一個人的修行如何,乃至說一個人他修行很好,和一個人另外一個人修行沒很好,你也不能這樣分別你的恭敬心嘛,你的恭敬心應該要平等,他的修行怎樣和你的恭敬心這是兩回事啊,你的恭敬心是你的修行,你知道嗎!你若平等恭敬那就是你的修行,那你就比較容易快一點入「平等性智」啊,這樣你知道嗎?「下下人」地位很低的人,有時候他也有很高的智慧,這句話是這樣的意思啦;「上上人有沒意智」,地位很高的人啊,相反來說,地位很高的人有時候也有「沒意智」啊,這個「沒」就是埋沒啦,「意」就是他的心,他的心智啊!有時候也會被埋沒啊,就是說他的心智的智慧顯露不出來,被埋沒了,有時候也會這樣。意思就是說:地位很高的人有時候也會愚痴啦!這樣簡單一句話啦,因為他的心光被埋沒了。「別駕言:汝但誦偈」。這個經文很有趣,他就沒說「你莫再說了,我知道了,你看有什麼偈,你儘管說,我替你寫啦,你倘若由於這個偈呀而得到法了,你要先來度我噢,不要忘記噢」。「勿忘此言」,勿忘記這件事情。
【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啊沒什麼學佛的人也都知道,這個偈大家都好像唱「哦哦爺耶伊耶依」同樣,這首歌你知道哦!「愛你在心口難開」啊(笑),但是這深意是什麼?這當然要對照神秀那個偈來看喔。
「菩提本無樹」,這樹,我們上回說「菩提樹」是什麼?菩提樹是「所依」對不,是修行菩提、證道的所依,對不。因為釋迦牟尼佛依靠那顆菩提樹,在菩提樹下修道,所以可以證到無上菩提的依靠,對不。回過頭來說,那個菩提樹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祖的「道場」啦,「道場」的意思是什麼呢?「道場」是修道的場所叫作「道場」,修道的場所名之「道場」,所以菩提樹下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他修道的場所,道場的意思就是修道或是成道的地方叫作道場。再進一步說,這菩提樹的來源是什麼意思?這個名啊,是在那種樹的下面修道、成道,本來那樹不知叫什麼名字,可能也沒有名字,但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那種樹下面成道、成菩提,所以啊便將那顆樹稱作菩提樹。「菩提本無樹」啊,這個「本」就是「從本以來」呀,從本以來啊,這個菩提啊就無樹;這「無樹」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就是說倘若要修證無上菩提的人啊,或是說「菩提自性」啊,菩提自性從本以來啊就沒說有樹啊;樹是什麼?是一個場所,因為我們剛才不就說,釋迦牟尼佛因為依靠那顆樹啊,在樹下修道、成道。所以那顆樹是他成道的「所依」,對不,也就是他的道場啊。但是啊,這菩提自性,前面這「菩提」啊要加兩字來講,就是菩提自性,菩提的自性啊,本來就不說什麼道場不道場,這樣意思知道嗎?那個樹兒就代表道場。再進一步來講,就是說這菩提自性,它本來就是菩提呀!所以它不必依靠什麼樹或其他的事;譬如說依靠樹或是依靠廟,或是乃至說依靠佛像,因為我們現在就要有佛像才可以修啊!或是說依靠經本或是說依靠經書啦,或是說依靠同修這一切,本來就不必依靠這些,無所依啊,無所依,菩提自性應該是無所依的啊,應該是「無所依」,沒依靠任何物件,因為什麼?因為它本性一切都具足,本來是這樣,從本以來就是這樣。
但是啊,你若這樣講,怎麼釋迦牟尼佛又要坐在菩提樹下來修行來成道呢?所以這個「樹」是代表什麼?「樹」表面上是道場,再進一步就是說一切的修行所現出來的「相」就稱作「樹」,這個「樹」啊是一切修行的相,譬如說,乃至於代表說這個出家、剃髮出家、然後修行、證道、度眾生、入涅槃這「八相成道」整個的過程,都是用「樹」來代表。這「樹」是什麼?就是具象啊,是具體的東西,這「樹」就代表這一切。「樹」本來只是說坐在菩提樹下修道,但是它的廣泛的意思啊,就是代表這一切的修行;一切的修行,若以菩提來講呢?菩提自性本來就不需要依靠這顆樹啊、或是依靠出家、或是說依靠剃髮、或是說依靠受戒、或是說依靠經書等等,因為它菩提自性本來就是菩提啊。但是釋迦牟尼佛他怎會示現、也仍然這樣出家、剃髮、坐菩提樹下,乃至於苦行六年,然後再坐菩提樹下得成菩提呢?我們在「三皈依」裡面講:「大慈愍故」,起於大悲,經文里講:「起於大悲」、「以大悲而為上首」,就是因為慈悲的關係啊;所以示現「出家、修苦行、修道、坐菩提樹下、降伏魔軍、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這都是慈悲啊!再進一步講《法華經》裡面講,釋迦牟尼佛他自己說:「我來這個娑婆世界成佛,至今為止已經八千返」,八千遍了。那個《梵網經》也這麼講,釋迦牟尼佛來成佛已經八千遍,所以他不是頭一次來成佛,所以他本來就是佛啦,是慈悲所以再來度眾生。所以「菩提本無樹」,這是釋迦牟尼佛,若依照釋迦牟尼佛他本身來說,他根本就不需要什麼菩提樹啊,他甚至也不須要坐在樹下才可以成道,也不一定說他一定要怎麼做才能成道呃,因為他已經證到菩提自性啊,但是因為慈悲的關係,所以他就這麼做;乃至說,他也不需要持那些戒律啊,但是就是慈悲的關係,所以他也持戒,所以他也日中一食呀,所以他也去托缽啊,對不對?其實他根本就不必吃那種東西,對不,他若想要的話,天人供養很多啊!對不,所以那些他都不需要,但是因為慈悲的關係呀。所以「菩提本無樹」,菩提從本以來啊就不須依靠那個菩提樹,無所依。
「明鏡亦非台」,明鏡亦非台,這個心中這個「明鏡」啊,這個「心鏡」啊,也不是說有一個「台」,這個「台」是什麼?就是「有相可取」呀,有一個「相」、有一個「具象」的東西可以得,依一個具象的東西而立、依台而立,不用依台而立呀,怎麼說?我們心中這個鏡是無相的,此鏡無相啊,所以不須依台而立呀。所以這一個鏡子啊並不是說所謂真正的鏡子啦,因為它只是個比喻而已嘛。
「本來無一物」,諸法自性啊本來無一物,這「無一物」的意思是什麼呢?不是說一件東西都沒有稱為「無一物」,這就是「清凈本然」吶,這個「心鏡」啊或是諸法自性啊,本來是清凈本然,本來就是清凈的、本不生,在密宗裡面講說:「阿字本不生」,本不生,就本不滅呀,不生就不滅嘛!所以,因為心體本來不生不滅呀,所以稱為「無有一物」。這個心體好像虛空一樣,「無有少法可得」,怎麼說「無有少法可得」呢?這心體如虛空,所以啊就好像什麼呢?這一切法在這心中啊,有如雲過月,如雲過月,「雲過月」,雲若遮在月亮上,雲過月的時候,雲過去了在月亮頂上那雲不會粘著呀,所以一點痕迹都沒有;不會留下任何痕迹,這叫作「雲過月」呀。那一切諸法在心裏面生生滅滅就好像雲過月,也像天馬行空啊,「天馬行空」,天馬在空中裡面在奔跑,那馬過去了以後會留下什麼嗎?沒有啊,沒有痕迹,對不,所以這就比喻說:「無有少法可得」,沒有一點兒法可以得到;這「少法」就是一點點的意思。
所以那個虛空就好像我們的心一樣,而一切諸法就是顯現在我們心上的那些法,若過去就沒有痕迹了。所以說:「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沒有一物可得,沒有一物可立,究竟清凈,不生不滅這個意思。這個心鏡若是這樣,「何處惹塵埃」?這樣這個「惹」,又是「反諷的反諷」啊,「惹」就是招惹啊,本來就沒有少法可得,那,那裡可以招惹塵埃呢?那裡能夠留下痕迹呢?所以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染污這個心鏡,那這個心境也從來沒有被污染,沒有「能染」沒有「所染」,一切本自清凈,如此這個偈就稱為「無相偈」,這個稱為真正的「無相偈」。
因為,什麼叫作「無相偈」?就是:「導引眾生入無相門的偈」呀。你現在反過來看那個神秀講的,他這個是真正的「有相偈」呀,因為,你看第五頁:「身是菩提樹」,他把這身體比喻作「菩提樹」,菩提樹是一個「具體」的啊,看得到、摸得著的;然後「心如明鏡台」,不但是有形的身吶,他把它比喻作看得到、摸得著、具體的「樹」啊,然後連「心」這個看不到、摸不著的心,他也把它比喻作「明鏡台」;所以把有形的、無形的都把它具體化了,所以這個是名副其實的「有相頌」,不是「無相頌」。那什麼叫作「有相、無相」呢?或什麼是「具體」和「抽象」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是老子所說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什麼呢?就是「形而上」,「形而上」就是說「形上」,是「超過形相以上的東西」就叫作「形而上」;那超過形相以下的叫做「形而下」;那如果是「道」的話,全都是形而上的。這「形而上」英文就講作metaphysics;「形而下」就是「有相」的意思,我們佛教講「有相」就是講「形而下」;「形而下」就是「器」,「器」就是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器具嘛。所以這個神秀的偈子是十足的「有相頌」啊。「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這個偈誦的這個「境界」在那裡呢?第一個它是「有相頌」;第二個它是「入門的功夫」啦,是入門的功夫,基礎功夫;這個入門的功夫呢,也必須要做,但是不是一個開悟的境界就對了。那開悟的境界,像「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個是開悟的境界,而六祖大師這個偈呀,他這個主要除了呈示自己的境界以外,他主要就是要破、破斥,破斥什麼?破斥執著啦,那他怎麼破法呢?那就是:「將言破言,就地取材,不立一法」,將言破言,就地取材,不立一法,怎麼叫做「將言破言」?就是說他都利用神秀寫的那些重要的字句,然後去破斥它;然後,他自己本身沒有立任何一法,這就是厲害的地方啊,高明的地方。「不立一法」,「就地取材,不立一法」。
順便講,以諸佛祖師來說他最重要的法門吶,就是引導眾生啊,就是破斥眾生的執著啦。那麼,這個六祖大師這個偈子也就是破斥他對於有相法的執著;那為什麼?因為他執著菩提有個「樹」,「有」就是執著,「有」那就是說修行一定要坐菩提樹,這樣你知道嗎!修行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那菩提樹就代表很多啦!那這個明鏡一定「有」個「台」,要不然你的鏡台怎能站得起來,怎麼能梳頭髮?要梳頭打扮也要有鏡,要有鏡台啊,對吧!六祖大師說:這心中那個鏡不一定有「台」呀,若要修菩提也不一定要有一顆樹啊,我在山洞裡也可以啊,或是說我在別的地方也可以啊!不一定要有一顆樹呀,那一顆樹也不一定要是菩提樹啊,我若要芭樂樹也可以啊,這樣的意思呀!一切法本來就沒一點兒可以讓你執著,本來無一物!可以說這個是「我的」,這是「我證到的」等等啊,你怎麼可以說在心鏡上面可以惹塵埃,這心鏡本來就沒有塵埃啦!所以是破斥他的知見執著,這樣知道嗎!所以你聽了不知有沒有明白,若有明白以後就不必「哦哦耶伊耶伊」了。哦哦耶伊耶伊的意思,我現在說這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就好像祖師的智慧,你好像在唱山歌這樣。呃,看下面。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看到這兒。
這個江州別駕寫這一首偈,寫完了後,一切徒眾啊,大家都很驚訝,就互相都在講:哦,真奇怪啊!「不得以貌取人」啊,不能看人的表面噢,「以貌取人,失之子予」這是《論語》裡面講的,「以貌取人,失之子予」,「子予」啊就是宰我,那是孔子的徒弟叫作宰我,因為宰我長得不好看吶,孔子就說不能只看表面,孔子公自己也說:「我以前也只是看他的表面,所以看他不起呀」,所以宰我真可憐,常常被孔子罵,所以孔子公也是很勢力呀,勢力眼。所以「不得以貌取人,連我已經是聖人的孔子的我,看我自己的徒弟子予呀,也看走眼了,只看他長得並不漂亮,所以就以為他智慧不高,因此不得以貌取人」。「取人」就是說判別高下的意思啦。「何得多時」,如何能夠再過一些時候,使他成為肉身菩薩,「肉身菩薩」是什麼呢?是說金剛不壞之身才是肉身菩薩,因為我們全身都是肉做的啊,你不要說這塊肉這麼大塊,放著不會壞,你去買一塊肉放在家裡,若是沒放在冰箱,一天就壞了,對嗎?何況說這麼大一塊肉,怎麼說放著都不壞呢?所以,怎樣呢,就是用這「法」,法就是不可思議,因為他修法,心修戒、定、慧啊,也就清凈了,清凈把這個會腐、會臭、會爛的五蘊之身啊那毒素全去掉了,都清凈了,所以就不會壞了。那比防腐劑還好啊!所以也免像埃及的木乃伊,又浸藥水、又包繃帶,捆了一大捲,後來變成人干,就不用這樣了。六祖大師的肉身那是「正港的」(正牌的)肉身,他都不用「坐缸」,也不必用藥呀,都不用,他坐在那兒要涅槃就涅槃了,全身都不會壞,所以是「正港的」(真的),那全身都是所謂「舍利」呀,「全身舍利」。
這個人這麼說,卻給他正好說中了,因為他真的到後來就是肉身菩薩啊!對不!「祖見眾人驚怪」這位五祖大師看眾人都這樣驚怪呀,就恐怕有人會損害六祖大師啊,所以呀就拿起鞋子來把那個偈給塗抺掉,說:「亦未見性」,這個偈嘛也還沒見性啦,還沒到那個境界。「眾以為然」這四個字真好笑哩,矮子看戲一樣啊,師父講未見性,所以一定是未見性啊,對不。「次日」,第二天,五祖大師就暗中「潛」啊,就暗中到,就暗中去那個碓房那兒,看到我,「能」就是惠能啊,我惠能啊「腰石」啊,就是在腰綁一塊石頭,因為他要舂米,舂米力量不夠,重量不夠,所以踏那個碓踏不動,所以綁這塊石頭較重才踏得動。就說:「求道之人當如是乎!」,「如是乎」這裡要打一個驚嘆號了,說:「欲求道的人都要像你這樣才對呀」!都要像你這個這樣啊!那個「乎」是「呀、啊」驚嘆詞啦。「乃問曰」於是五祖大師就問說:「米熟也未」?這個你看,咱們台灣話就是中原的話,你看「米熟也未」,米熟也未這是咱們中原的話,都沒變吶,唐朝的時候在中原講的話,就是這樣寫的:「米熟也未」,米熟也未啊?惠能大師就說:「米熟久矣,猶欠篩在」,米已經熟很久了,但是啊還沒篩,就是因為他舂、舂完不就有粗糠了嗎,對不,粗糠要把它篩一篩,剩的就是白米了,白米便是要煮的。
所以意思就是說:「你初步的功夫已經好了嗎」?他說:「已經好了,但現在還欠人牽引」,欠人指點、欠人「牽引」指示呀,您來給我點一下,我就好了。所以欠師父您這個篩子把我篩一下,我就「妥當」了,「篩」就是篩子。「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就拿他的拐杖敲那個他在舂米的那個碓子,把它敲三下,就離去了,碰、碰、碰就離去了,那就像在作情報員打暗號啊,打暗號,惠能就了解這個意思了,就三更呀,「三下」就是三更呀,然後要去傳情報了,三更就進去這五祖大師的寮房;五祖大師就用袈裟把窗子都圍起來,因為古早那窗子都是紙窗,把它圍起來,但是你要跟他講法,你一定要點蠟燭呀,對不,用袈娑圍起來,人就看不到了。「不令人見」,就為惠能大師講《金剛經》啊,講到那裡呢?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到這兒,「惠能言下大悟」,好!講這個千古奇案,就是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也是「哦哦耶伊耶伊」,什麼叫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先要了解什麼叫作「住」,這「住」是什麼意思啊?「住」就是居住,對不,居住在那兒地方叫作「住」啊,那「住」的意思就是什麼?最初步的意思就是「著」,「著」是什麼?「著」就是「貪著」啊,因為貪著所以會「住」;譬如說你住在你家,你一定就會貪著你那間房子,因為你貪著,所以會住在那裡,知道吧,那我們怎會一直「住在三界」呢?娑婆世界,都不去阿彌陀佛那兒呢?因為我們比較愛這裡,比較不愛阿彌陀佛呀!所以就一直「住在這裡」,貪著,因為「貪著這個娑婆世界」,所以就「住在這娑婆世界」,所以這個(指著)是「因」,這個(指住)是「果」,所以「住」是因為「著」,「著」是因為「貪」,「貪」是因為「愛」呃。
所以,然後我們再以「十二因緣」來看,「十二因緣」裡面有「愛、取、有」對不?「愛、取、有」這三支,咱們若看到一個東西,我們心裡「愛」就要去「取」,「取」來了以後就「擁有」啊,就擁有了,對不對?那擁有以後吶,就會「執著」,就「著」了,「著」了以後呢就「住」了,這「著」就像什麼就像「黏住」了同樣的意思呀,就像蒼蠅被那黏蒼蠅的那個紙「沾」到一樣,「黏住了拔不開」呀,那個叫「著」,所以這個程序是這樣子。
所以眾生為什麼會「住於法」,那個「住」就是「貪著法」,那為什麼會「住」呢?就是因為「貪著」,那為什麼會「貪著」呢?就是因為「愛、取、有」而來這樣子。那「應無所住」也就是「無所住著啊,而生其心」,這「應無所住」就是說主詞省略掉了,誰「應無所住」啊?是「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要從《金剛經》前面一開始講,從那個地方看才知道,《金剛經》開始時,須菩提合掌問佛,長跪合掌問佛說:「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或是「云何應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佛的回答是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應無所住」就是說,現在整個講給你聽,「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講:「對一切法無所貪著」這樣就對啦!「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於一切法,對一切法都無貪著這樣叫作「無所住」,這是頭一步。虛雲老和尚他在九十二歲或許是一百零二歲的時候,寫一個「應無所住」,這個很有名,那個書法很美啊,而我把它框起來,後來我在閉關的時候,一直看著它,因為虛雲老和尚是習禪的,我看到後來,覺得這樣好像欠一半,因為下面那一半很重要,上面一半是Jacket,西裝的上裝啊,下面那一半是長褲,沒穿長褲難看。「而生其心」就是那個長褲,那個很重要。
「應無所住」,現在講「而生其心」,什麼叫「其心」吶?這你查不到啦!我把所有的《金剛經》五十家注本都拿來看,都沒有,都沒有講到,我現在跟你講:「講破不值三個錢」,但是又很值錢。「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生什麼「心」呢?「其心」就是「大悲心」,應該無所住而生出大悲心。那「無所住」是什麼?「無所住」是智慧,那因為「無所住」啊所以能夠自度,而且究竟自度,而且不但究竟自度、能夠究竟涅槃吶,能夠得無上大涅槃這「無所住」,但是得到無上大涅槃是「自度」啊,但是你也還要「度眾生」,所以「而生其心」;不是你自己度了就好了,所以穿西裝不可穿一半,下面也要穿呀!才能看,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我們以經解經啊,《楞伽經》裡面講:「智不得有無,而生大悲心」,智不得有無,而生大悲心,智慧已經證到一切法而沒有說「有」或是「無」,沒有執著它「有」,也沒有執著它「無」,那就真正的「無有少法可得」啦,那就是最究竟的大智慧啦,就是無上菩提啦。然後,自己達到這個境界以後,然後生大悲心,什麼意思啊?廣度眾生,這樣子。所以又回到三皈依文裡面講:「大慈愍故」。所以修行者、大菩薩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後啊,應該是對於一切法,對於世間、出世間、對於佛法、世間法都沒有貪著、都沒有住著,但是因為這樣子而自己證得了無上菩提而自得解脫,但是,還要生出大悲心來廣度眾生。所以雖然「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啊,但是還是坐菩提樹、還是成菩提廣度眾生。
「惠能言下大悟」,我聽到這句話,聽到這兒五祖大師解釋之後,我就大悟了,這裡要打兩點,冒號。悟到了什麼呢?悟到說:「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一切的萬法都不離自性啊!悟到這個。什麼意思啊?就是說一切的萬法都是依靠這個自性發出來的,這「離」就是一切的萬法都和這個自性不可分開,「離」就是分開嘛!然後從自性所發。所以「遂啟祖言」,因此啊,我就啟稟五祖大師呀,講下面這些話,這些話就是「自呈境界」,若開悟之後,都有一個境界在,這也等於是印證的意思啦,又再一次的印證啊。他悟到之後說,啊!這樣,諸法如是,師父,我的境界就是這樣,不知對或不對,所以又講一遍。好,休息。
推薦閱讀:
※印光法師文鈔
※慧律法師《<心經>講記》1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二十七)下
※首愚法師開示:准提法百問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