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邏輯往往要先服從於情緒邏輯
(2014-06-12 12:09:43)[編輯][刪除]
轉載▼
兩個人,只要有一個人改變,就會好起來。當時,我對這樣的話覺得很不合邏輯的,而且,我還用數學方法論證:正負得負嘛!
後來,我的邏輯發生了變化。首先,人的願望都是好的。他因為經驗的問題,做了不合理性的事情。如果沒有情緒,那麼,什麼事情都能用道理講得通了。當兩個人有矛盾時,其根基是情緒。如果有一方會照顧情緒,那麼事情就好辦了。所以,當一方能照顧到另一方的情緒,那麼事情都會得到很好的解決。無論哪一方能照顧到對方的情緒,矛盾的事情都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這跟事情做錯了,或者道理用錯了不同。客觀道理用錯了,就會出現錯誤的結果。我們兩個人在爭吵時,總是認為對方不講道理,卻沒有認識到,不是道理的問題,背後真正起作用的,是情緒。所以,當道理講不通的時候,就不要講道理了,那就講情緒吧。在沒有情緒的情況下,好像道理都是能講得通的。請問,誰會去做錯誤的事情呢?
情緒,是個說不清的東西。我有個認識,情緒就是大腦意識不了解的,能支配人的東西。請問,誰知道人是怎麼走的路?心臟是怎麼跳的?呼吸是怎麼進行的?這些系統,也有自己的保護和行為機制,而這個機制,是大腦不能明白的,也不好明白,明白了,也無法控制,因為,你一控制,它就亂了。氣功中的走火入魔,我想就是,人試圖想控制呼吸等身體的狀態,控制的結果是,它們罷工了,交給你大腦了,結果,就是,它們不會自動運行了,也就是走火入魔了。
森田療法,也就是走火入魔的反向操作。放鬆,把任務歸於系統自己去管。情緒,也就是系統自己的思維和自我保護。它跟大腦邏輯未必一致。情緒需要控制嗎?我看還是像森田療法,順應情緒。讓情緒感覺安全舒服了,它自然會放鬆,順應邏輯了。感覺這個地方有困惑。情緒,假如我們了解了這個情緒,可是,它未必合邏輯,未必合理性。我們怎麼還先順應它呢?比如,孩子因為情緒做錯了事情,他不承認錯誤,我安慰了他的情緒,能讓事情改變過來嗎?這正是我想說的。我說,情緒安慰好了,他的行為也就會改正過來。怎麼講呢?事情是這樣的,情緒,它都是有道理的。不信,你如果按照情緒的思路思考,它似乎就會給出那個所謂「錯誤」的答案。
這樣的,情緒邏輯的開始未必是對的,可是,它派生出來的邏輯是正確的。比如,我怕演講,你給我講什麼道理,都無法克服,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就是怕演講。那就從情緒入手,或許,以前,我在人面前說話,出了點錯,被人譏笑,被父母責罵。我就得出一個情緒邏輯:在公眾面前講話,我不行,風險很大。當你順應我,說,我理解你,你很不舒服是吧,那你是什麼感覺?澳,那件事情讓你覺得很羞恥、很不自信是吧?那不能怪你,那是人家的錯,人人都會犯錯,那件事情傷害了你,那些人該向你道歉的。你就原諒他們吧。他們譏笑你,父母責罵你,並不代表這方面你不行……,這樣,情緒得到了安慰,反而不用那麼多的道理,我自己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情緒邏輯,是在小時候,大腦還不成熟,事情還不能有很好地理解的時候,接受的「道理」。也可以說是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種比較直接的簡單的,對無法理解的事情的「理解」。新服從於舊。當我們現在的邏輯跟以前的情緒邏輯不符合相違背時,人就會掙扎。因為以前的邏輯是基礎。或者,當大腦顯性邏輯跟情緒隱性邏輯相違背時,人會很不舒服。這樣的人,就會易怒、悲傷、抑鬱等負面情緒。根據這樣的推理,我們可以設計做個簡單的實驗:當你認為某人是好人時,我卻偏說他不是好人,不讓你跟他交往。按照正常的邏輯,不交往就不交往吧,或者還是正常交往,並不會多增加交往,也不會更親密。可是,這樣的做法,實在不能讓人明白的是,反而會促進你們的交往。羅密歐朱麗葉效應就是正面來的。父母的反對,反而會促進小兩口的緊密。所以,如果你不能破解一個人背後的情緒邏輯,那你講的所有的大腦邏輯,都將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為什麼?因為這兩個邏輯出現了衝突,當事人會感覺很不舒服,會憤怒、悲傷、發火、對抗等。是什麼導致了糟糕的結果?是情緒,是對抗和憤怒。好,對抗和憤怒,怎麼會促進一個人往錯誤的路上走呢?他為什麼不不對抗,就順從了呢?是這樣的:當兩種情緒出現了衝突時,人的第一感覺是消除這種衝突,不然,如果順從了父母,心裡的衝突並不能解除,會很不舒服。所以,他會不顧一切去尋找破解之道。破解之道是什麼?最簡單的,就是去做那個所謂錯誤的事情,好好地理解一下,好好地感受一下,看看到底錯在哪裡。關於羅密歐朱麗葉效應,我們可以舉個反例:假如,一個人根本就不喜歡另一個人,你去阻止他們交往,不會出現羅密歐朱麗葉效應。或者,他認為另一個人無所謂,你去阻止,恐怕,也不會出現所謂的逆反心理。
為什麼,賭博,你越反對,他越賭博;為什麼?玩電腦遊戲,越阻止,他就越玩得利害。告訴你,賭博和玩遊戲的人,都有自己內在的情緒邏輯。如果你反對的理由,根本跟他內在的情緒邏輯不一致,那隻會導致他更加地深入。那該怎麼辦呢?首先,尊重他們的情緒邏輯,盡量地理解和傾聽他們的情緒邏輯。然後,在他們情緒邏輯的基礎上,修正和彌補他們的創傷,從別的地方來安慰他們。另外指出這樣的做法有不對的地方。
今天,看《打開你的心結》,一個老太太迷上了整容。專家好像根本不談整容的問題,而是問她有什麼心結,有什麼痛苦,有什麼問題。結果,老太太講了自己的不幸婚姻,以及女兒的死,讓她感覺很愧疚之類的。專家就針對她的心結,幫助她,讓她恢復正常。然後,整容問題就解決了。當時,我看了這個節目,感覺它很勉強,人家明明是要解決整容問題,你卻整了個婚姻不幸、兒女情長來解決。最後好像生拉硬扯地聯繫上整容問題。我似乎搞不明白迷上整容,跟她的那些心結有什麼必然聯繫。這麼說,不管你求助什麼問題,我只要找個心結解解,都能解決求助的問題?根據我上面的理論,我們看出解決情緒邏輯的重要。確實,情緒邏輯會讓人走向外人明知錯誤的道路。按照情緒邏輯,一個人會先解決情緒邏輯,即使人們都說這樣做是錯的,她也要去首先解決情緒邏輯,那就是,不管對錯,先讓我的情緒邏輯走走,看看問題出在哪裡?許多人,說不出情緒邏輯,或者不願意說,因為,他認為說了沒有用,自己根本解決不了。不過,可喜的是,絕大多數人,在表達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地提到他的情緒邏輯,如果你願意細心地感受,就能抓住。一旦抓住,就尊重它,安慰、理解,會讓他說出更多這樣的情緒。找到了情緒邏輯,往往人們不知道怎麼辦。根據我的經驗,先尊重、理解、順應。這樣,能讓這種情緒邏輯顯現在那裡,給你品位它和找方法提供了方便。解決方法有:發泄法。我覺得發泄法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可是,它能緩解問題,給人留下了時間和理性的空間,好讓問題隨時間和理性的加入得到解決。
還原重溫法。把當年的事件,活生生地再演一遍。當時不能理解,現在,或許有了理解的能力了。再加上專家的指點,重新理解和加以修正後的詮釋,這樣才能比較根本地解決問題。
是什麼導致問題複雜化的?我們往往用自己的理性強加於人。當對方說出自己的情緒邏輯時,我們往往根本嗤之以鼻,很不尊重,這導致他受到了很大的傷害,讓他不再相信你,不再對你提出他的情緒邏輯,使問題失去了解決的途徑。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就像我曾經對孩子的玩遊戲問題大為光火,他很憤怒,我也很急躁。孩子說:玩玩遊戲怎麼了?我說:你為什麼就不能不玩呢?你寧願氣死我,也要玩遊戲嗎?看出我的邏輯了嗎?我或許阻止不了孩子玩遊戲,我只能拿生氣難受來壓孩子了。我給孩子造成了兩難:玩遊戲,是他想要的,可是,讓爸爸生氣,也是他不忍心的。就看兩個哪個重了。孩子當然希望,他能玩遊戲,爸爸又不生氣,而我給他留下的,並不是孩子的最佳選擇,因為無論他選擇哪個,都不是最佳的。硬壓孩子,不是最好的辦法,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能讓他主動放棄,認識到玩遊戲不對在哪裡是重要的。首先,要尊重孩子玩遊戲的好的感覺,肯定它。然後,我從這個好的感覺里,仔細品味,加上什麼能讓我降低玩遊戲的引力呢?連我自己都說服不了,怎麼能說服孩子呢?所以,才有這樣的話:當人處在情緒中時,人的理性降低,當人處於極端情緒中時,人的理性為零。所以,當人處於情緒中時,先安慰情緒,不能再講道理。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情緒」來自於人類「目的性邏輯思維」總結性的外在表現。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借鑒已經儲存的「社會經驗類信息」、「生活經驗類信息」和「科學知識類信息」的基礎上,完成自我「目的性邏輯思維」編織後,在運用外在表現方式進行邏輯思維目的實現的過程中,出現與原來編織的「目的性邏輯思維」不對等的現象時,所引發的邏輯思維思維不願意進行自我修改和放棄的外在表現現象,這種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現象就是所謂的「情緒」。
既然如此,父母就應該知道,只有在對某種事物的外在表現現象進行關注後,才有可能進行自我的「目的性邏輯思維」的編製,也就才有可能出現「情緒」性的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現象。而因為「情緒」引發的「目的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現象,就是「情緒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現象。 如果在這個表現狀況過程中形成「情緒性邏輯思維」,那麼這種「情緒性邏輯思維」就會自然轉化成催化劑,會促使絕對主動的「總結性邏輯思維」表現得更為強烈,時間也相對更為長久。 而經常性出現「情緒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會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消極,或者是負面影響是:形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被動成長,從而使孩子因為信息的被動採集、儲存和交換而形成被動複製邏輯思維和被動編織邏輯思維的狀況,最終這種狀況會使得孩子邏輯思維形成不完整性、邏輯思維目的不明確性、邏輯思維的延伸性不平衡或缺失、邏輯思維編織長度相對不足以及「複合性邏輯思維」的複合性不完整等等現象。 「情緒引導」與誘發產生的原因 所謂「情緒引導」,顧名思義就是引發「情緒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過程的客觀事物外在表現現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往往會因為對孩子在複製、收集和儲存信息過程中偶爾出現的相對「複製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現象進行過分的關注,而這種「過分的關注」在成年人「俯視性」和「平視性」邏輯思維的作用下,會很容易自主而強烈的引發與之相應的「複合目的性邏輯思維」,其結果自然就形成了「情緒性目的邏輯思維」。我們把形成這種「情緒性目的邏輯思維」的過程,稱之為「情緒引導」。
推薦閱讀:
※在職場上,老闆說的都對嗎?
※尚方寶劍與免死金牌誰服從誰
※4.6 服從
TAG:情緒 | 邏輯 | 理性 | 服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