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福盡而死是真理 故當惜福少享福

  彌勒內院看門人

純情即墮;純想即飛

http://blog.sina.com.cn/mileneiyuankanmenren   

福盡而死是真理 故當惜福少享福

(2010-04-08 18:29:28)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針對「福盡而死」這條死緣,有必要展開破斥現代的邪見,樹立起惜福的觀念。

    有一個故事,流傳很廣。有一位美國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貸款提前消費,臨死前剛好把貸款還清。而一位中國老太太,天天省吃儉用,存錢準備以後享用,存到足夠錢的時候,她就得病去世了。這兩位老太太在天堂見面後,彼此交換心得。中國老太太說:「還是你聰明,哪象我,只是苦了自己。」

    許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認為這個故事很有道理,覺得應當提前消費才對得起自己。其實這是一個具有欺誑性的故事,體現的完全是斷見思想,誤導了許多人。

    以因果衡量,這個故事應該這樣改版:有位美國老太太貸款消費,在揮霍的同時,卻很少積累福報,於是她在法界銀行的赤字越來越大,由於福報提前透支,她無法償還債務,在貧病交加、饑寒交迫中死去。

    中國老太太生活節儉,平常節省的錢都用來積福,結果福報越來越深,由於善業深厚,最後走的時候天樂鳴空,升到天堂。

    以後兩位老太太見面了,一個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個淪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細如針孔的餓鬼。美國老太太說:「當初,我只知道儘快享樂,沒想到還有三世因果,事實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過美國銀行的利息,貪求現世的享樂,真正害了我。現在我要在惡趣中遭受億萬年的痛苦,即使最終脫離,也還要做牛馬來償還,還是你這條路走得對。」

  因此,不能隨順凡夫人的邪說,這些邪說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捨上,唯一應遵循因果規律。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白賺錢了嗎?

    我們可以通過比喻來思考,比如一個農民對著糧倉想:這是我自己種的糧食,當然應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嗎?這顯然是愚人自絕後路的做法,不為明年留下種子,最後只會餓死而已。可見,不顧及後果的過分享受,將會耗盡福報,給自己的未來和後世帶來無量的痛苦。

    我們再來看這樣一則公案:

    明朝正德三年出現了大旱災,楝塘地方因為有水庫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現大水災,也以堤壩高而沒有遭災。鄰近的幾個鄉連續好幾年沒有收成,唯獨楝塘地方接連豐收,而且他們乘形勢得到了官府的兩次免糧。於是這些村裡人廉價買進了各鄉的產業,生活變得非常富有。從此之後,該地樸素的風氣蕩然無存,奢糜成風。

    當時,鄉民陳良謨對他的叔兄說:「我們村子會有奇禍發生!」叔兄問他是什麼原因,他答:無福消受罷了。不久果然全村發生了大瘟疫,存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先儒焦澹園說:「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報有限,能節約不貪著,就可以延壽,如果過分奢侈,福報享盡了必定福盡而死。

    有人想:現在時代不同了,物質條件日新月異,過時的東西都可以丟掉。半碗飯、一張紙不值幾個錢,不要搞得太約束。

    這也是以撥無因果的斷見所滋生的邪見。從因果上思惟,就會知道其實浪費半碗飯、一張紙,也有很大的罪過。比如半碗飯來之不易,從播種、施肥、灌溉、收割、去殼、運輸到最後煮成米飯,其間有多少勞動者的心血,要耗費多少自然資源,才能端到口邊,供你享用。這半碗飯不是無因無緣產生的,隨意浪費不會折福嗎?實際上,因果絲毫不會空耗,浪費財富是損減自己的福報。因此,想起物品來之不易、業果不虛,我們不能不珍惜福報。古人說:「一茶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有一首唐詩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需要勞累那麼多的父母有情,想到這一點,為什麼還不珍惜福報,反而以浪費為光榮嗎?

    弘一大師在他的一篇演講中說:

    我五歲時,父親就不在世了!七歲我練習寫字,拿整張的紙瞎寫,一點不知愛惜。我母親看到,就嚴肅地說: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親在世時,莫說這樣大的整張的紙不肯糟蹋,就連寸把長的紙條,也不肯隨便丟掉!母親這話,也是惜福的意思!

  我因為這樣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後來年紀大了,也沒有一時不愛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後,一直到現在,也還保守著這樣的習慣。諸位請看我腳上穿的一雙黃鞋子,還是一九二○年在杭州時,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給我的。又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間里來看看,我的棉被面子,還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傘,也是一九一一年買的。這些東西,即使有破爛的地方,請人用針線縫縫,仍舊同新的一樣了。簡直可盡我形壽受用著!不過,我所穿的小衫褲和羅漢草鞋一類的東西,卻須五六年一換,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時或是初出家時制的。

    在古德中這樣的事例也隨處可見。古時候,雪峰禪師和欽山禪師一起在溪水邊洗腳,欽山見到水中漂有菜葉,很歡喜地說:「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們可以沿著溪流去尋訪。」

    雪峰迴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後如何辨別人?他如此不惜福,為什麼要居山!」

    入山後果然沒有名僧。

    有人說:人生在世,應當好好享受,必須擁有豪宅名車、高檔電器等,如果沒有這些物質享受,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應當辨別哪些是生活的所需,哪些與生活毫無關係。身為欲界人類,雖然不能缺少衣食、卧具,但是普通的飲食、衣服,就足以保證生存,身高不到二米,也用不了多大的空間。除此之外的物品,都只是虛假的擺設而已。動物也知道尋求飲食、洞穴和配偶,如果生命的意義只有這一點,那就和動物沒有差別。如果把一切精力都用於追求生活享受,這樣造作非福業,則連動物也不如。人生的意義在於能成辦自利利他的大義,不能少欲知足,就無法集中精力投入於修行,這樣就不能成辦大義,只是浪費生命而已。

    不但自己惜福,還要教育子女、學生惜福,為他們而惜福。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給兒子做棉衣,家裡本來有絲棉,她把絲棉賣掉換成棉絮。了凡先生問她:「家裡有絲棉,為什麼要換成棉絮?」她說:「絲棉太貴,賣了可以把錢送給別人,反正用棉絮也一樣可以保暖。」了凡先生聽了很高興,因為這樣做就不愁孩子將來沒有福!

    再來看反面例子:

    古時候,有戶富人在孩子滿月時,請客大擺酒席,殺了許多生命。之前,有位算命先生給孩子算命,說他一生的命運如何如何好。可是孩子活到兩歲半就死了,富人埋怨算命先生,本來以為他算命很准,為什麼這次沒有算對。後來遇到一位有道高僧,高僧說他「折福太深,福盡而死」。

    再看現代的青少年從小就知道享樂,亂花父母的血汗錢,衣服、鞋子、用具都要用名牌,每個月幾百幾千塊的零花錢象流水一樣用。家長也認為:現在時代不同了,寧可自己苦一點,也不能讓孩子沒面子。他不知道孩子從小養成驕奢的習慣後,由驕奢必然多欲,多欲則無德。長大之後,不是成為貪官,就是成為匪類、花花公子、寄生蟲,百無一用。從結果來看,這不是愛護子女,而是毀掉子女。因此,從小要教孩子惜福培福。

    我們都是大乘修行者,應當念念關懷眾生的苦難。想到自己享福的同時,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什麼不能省下自己的福報施給諸母有情呢?以下是惜福舍福的事例:

    宋朝的范仲淹讀書時,心中念念想著救濟他人。後來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一個家族幾百戶的貧寒之家。他的幾個兒子請求他買一所園宅,他說:「京城裡的大官園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經常去遊園,誰會不准我去游他們的園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園才能享樂呢?」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為天平寺,用來興崇三寶。他的幾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時輪流穿著。范仲淹出將入相數十年,所得俸祿全部用來布施周濟別人,所以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而他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個個能繼承父志,舍財救濟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

    某年舊曆十一月,天氣正冷的時候,蘇州城有位大紳士帶著工匠到印光大師的關房裝置洋火爐,印光大師堅決不肯接受,大師說:「人生不可享受過分,要是自己沒有德,空去享用,那就是折福。」這位大紳士非常誠懇,再三請求,必須供養,弟子也從旁邊勸請,印光大師說「安在外間的客廳里吧!那裡時常來人,讓大家一齊暖和,外間的空氣暖了,這間的空氣也會變暖。」

    我們應當隨學過去的祖師大德,不僅惜福,而且把自己的福報舍給眾生。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清苦一點,省下來的錢讓別人享用,有這樣的善心將來才能利益無量眾生。心中應常常記掛天下苦難的眾生,常以福報迴向。「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又說:「如空及四大,願我恆成為,無量眾有情,資生大根本。」願我們如地水火風空五大種一樣,恆時成為維持無量有情生存的大根本。

 

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滿升

(2010-03-12 13:14:47)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從前有一個叫化每天出門乞討 他很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於是他總要乞討一些糧食積攢起來。可是他積攢了好多年,他的糧倉還是只有那麼一點米。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他打算弄個明白。

    一天夜裡他悄悄的躲在一個角落看著他的糧食。結果,他看見一隻大老鼠來偷吃他的糧食。於是他很氣氛,就對老鼠喊道,富人家那麼多糧食你不去吃,為什麼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攢下的糧食?突然,老鼠說話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滿升。乞丐問老鼠,這是為什麼?老鼠對他說,我也不知到,你去問佛祖好了。

    於是,叫化子下了決心,要去西天問問佛祖,問個明白,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才有此命運。

    叫化子第二天就出發了。他一路乞討,走了好多路,一天好不容易趕到天黑才見到一戶人家。他敲門,出來一個管家問他有什麼事,他說討點飯吃。正好員外出來看見了就問叫化子為什麼這麼晚了還在趕路?叫化子就說了他的命運,說要去問佛祖一個明白 。員外聽了趕緊把他請到屋裡坐下。給他拿了好多乾糧和一些銀子 。叫化子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員外說明緣由,他說他家女兒都16歲了還不會說話。拜託他去西天幫忙問問佛祖,是什麼原因?員外曾經發過誓說誰能讓他的女兒說話,她就把他的女兒嫁給誰。叫化聽了覺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順便幫幫他去問一下佛祖也好,於是叫化答應了。

    乞丐又走了許多山路。走到一座山上看見一個廟就進去討水喝。看見一個老和尚拄著一根錫杖,很老的樣子但很精神,老和尚給了他水喝並且叫他休息一會,問他要到哪裡去。叫化子說明去向,老和尚趕緊拉住叫化的手說,拜託你一定幫我去西天問問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說早該升天了,為什麼還飛不起來?於是叫化也就答應了這個老和尚。

    再往前走,又過了許多溝溝坎坎。 叫化子來到一條大江邊上,江里沒有一條船。叫化子著急了,這可怎麼辦?怎麼過去?叫化子哭了起來說,難道我的命就該這麼苦嗎?突然,江里一個大老龜浮出水面。老龜說人話了,問叫化子在這裡哭什麼?叫化子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老龜對他說,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說早該成龍飛走了,為什麼還是一個老龜?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夠幫我問問佛祖,我就把你馱到對面。叫化子很高興的答應了。

    叫化子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可是怎麼也見不到佛祖。叫化子納悶了,心裡想到,佛祖到底在哪裡?西天按說早該到了啊。叫化子很傷心,於是迷迷糊糊的就睡著了。突然佛祖出現了,叫化很高興,佛祖問叫化,你這麼大老遠來這裡一定是有什麼很重要的事來問吧?叫化子說,是的,我要問幾個問題,希望佛祖能夠給我說個明白。佛祖說好啊,不過有個條件,你最多只能問三個問題。因為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問三個以上的問題。叫化子答應了,心裡想到,我問哪幾個問題?叫化子覺得自己的問題太不重要了,老龜修行了一千多年了很不容易,它的問題應該問問。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也很辛苦,他的問題也應該問問。員外的女兒很可憐啊,不能說話怎麼嫁的出去?他的問題也應該問問。

    於是叫化子毫不猶豫的問了第一個問題。佛祖告訴他,老龜是因為捨不得它那背上的龜殼才變不成龍的,它的龜殼裡有二十四顆夜明珠在裡面。如果它把龜殼去了,就可以化成龍了。第二個問題佛祖回答,老和尚整天都拿著他的寶貝錫杖,心裡整天記掛著,他的錫杖是個寶物,用它在地上一紮,地上就會有清泉出現,如果老和尚捨得扔掉那個錫杖,他就可以升天了。叫化子很高興,又問了第三個問題。佛祖回答,如果啞巴女孩見到她的心上人來了就會說話了,突然佛祖不見了。

    叫化子覺得自己的事也沒有什麼,還是乞討過日子吧,於是就趕緊往回趕路。叫化來到那個江邊,老龜已經算到叫化子該回來了,就急著問佛祖是怎麼說的?叫化子說,你先把我度過江去我給你說。老龜把叫化度了過去,叫化子說了緣由,老龜一聽就明白了,於是就把龜殼脫了下來送給叫化子說,這裡面有24顆夜明珠,是無價之寶,對我已經是沒有用處了,我就把它送給你了。於是老龜馬上就變成龍飛走了。叫化子拿著24顆夜明珠又往回趕路。來到山上見了老和尚,老和尚急著問佛祖怎麼回答的?叫化子說了緣由,老和尚一聽非常高興,於是就把那個寶貝錫杖送給了叫化。龍和尚馬上就騰雲飛走了,叫化子來到員外家門口,突然從裡面跑出一個大姑娘大聲喊道:那個問佛祖話的人回來了。員外也跑了出來,他很吃驚他的女兒怎麼突然會說話了。叫化子說了佛祖的話,員外非常高興就把女兒嫁給叫化了。

    故事講完了,這是小時候我媽媽經常給我我講的故事,我一直都記著。也許這不只是一個故事,也許許多人會明白腳下的路該怎樣走,就讓每個人去自己解答吧...

 

做一個有福之人

(2010-07-08 21:27:27)轉載▼

標籤: 修行心得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人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只要遇到境界,很容易就會「心隨境轉],心靈的情緒就會隨著感動。但是,人總要有修養,儒家講「不動心」,道家講「不二意」,佛教更講「不分別」,都是要我們在人情相處上,不要太過分別,不要太容易動心。如此才是一個有福之人。

    一、人我不比較:人比人,氣死人!人與人之間,經常互相比較:你比我有錢,他比我美貌。比來比去,人生那有快樂可言?有一首通俗詩偈:「你騎馬馬來我騎驢,看看眼前我不如;回頭一見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余。」許多殘障人士都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見過沒有雙手的人,可以用腳穿針引線;眼睛全盲的人,能夠吹彈歌舞。甚至台灣的漸凍人陳宏先生,只靠眼睛眨動,透過點字板,再由妻子為他記錄,都能出版多本書籍。想到他們,只有慚愧,那裡還要比較什麼呢?

    二、彼此不計較:人類有斤斤計較的習慣,你借我半斤,我還給你八兩。人從童年開始,小朋友之間就會計較:我給你卡片,你給過我什麼?我給你糖果,你有什麼給我吃過?所謂「錙銖必較」,即使相知的朋友,也總是看你對我的交情深淺,我也還給你那樣的程度。除非心量寬大的人「施捨不望報」,金錢、感情、友誼,不管給你多少,並不計較你還給我若干。能有這樣的心量,才是所謂「君子無求品自高」。

    三、違逆不生氣:人在順境里歡喜,容易做到;在逆境里能不生氣,就不是容易的事了。一個人受飢受寒,受苦受難,都還罷了,受氣,就難以忍耐了。有人說:「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一口氣又是價值如何呢?為了少許的金錢,朋友親人鬧上法庭;為了要爭一口氣,千里致書給在京的父親。其實「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人生有什麼好爭、有什麼好氣的呢?

    四、好壞不分別: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好人壞人,兒童就從這樣開始學習分別。好人的標準怎麼訂定?壞人的是非怎麼論斷?好人,有好人中的壞人;壞人,也有壞人中的好人。除非大忠大奸,大好大壞,一般生活里的是非好壞,不要那麼多的分別、計較。中國人講的厚道,大概就是「無分別」的初階學習吧!

    五、受辱不懷恨:有些人「忘恩記仇」,也有一些人,讚美容易忘記,受辱耿耿於懷。唾面自乾,何等修養!受辱不恨,何等自在!《金剛經》說:若有人業報應墮地獄,假如能忍受別人的侮辱,忍受人我是非,自能消除罪業,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受辱不懷恨,修行者應當如此。

    六、見好不嫉妒:見不得別人好,這是人的劣根性;同歸於盡,更是人性的醜陋面。其實,見到別人好,要能有分享的觀念,何必嫉妒呢?見好歡喜,見賢思齊,這是人生最大的修養。 

 

老和尚和魚販

(2010-03-11 10:12:12)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在某個寺廟裡有一位年老的和尚,出家已經很久了。但是因為天資笨拙,口才也不好,講經說法更是輪不到他,也沒什麼信徒來向自己討教親近,看著自己的那些年輕的師弟們一個個徒眾甚多,弘法利生的事業開展的有聲有色,因此心生慚愧。出家這麼多年了,吃了佛門這麼些年的飯,受了信眾不少的供養,確連一個眾生也幫助不到,一個眾生也度不到,出家的目的何在呢。

    想起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為了填飽一個眾生的肚子而能捨棄布施掉自己的身體,為了能使一個眾生的心相續產生向善之心而不惜百千萬年在地獄裡,心下既感動又惶恐。我不能白白的荒廢了一生,我要向佛陀學習,哪怕度一個眾生也不枉我此生出家一場。主意已定,老和尚開始了獨特的度眾生的計劃。

    寺廟附近有個菜市場,經常有賣菜的在那裡做生意。而除了賣蔬菜的,更有不少賣魚賣肉的小販。而每個眾生所從事的生意也是各自的業力驅使,毫無自主。就像這些賣活魚活蝦的小販,為了生活,而從事殺業,是最最可憐的了。

    老和尚看著那些賣魚的小販,心中有了一個主意。

    他選中了一個小販,也許是前世的不可思議的因緣吧,老和尚選中了他,並且和這個小販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較量。

    小販賣的魚幾乎都是活的,因為他是個漁夫,現打魚現賣,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沒有什麼信仰,也根本不知道這樣的生意意味著什麼,對於因果,輪迴,前生後世更是不屑一顧,雖然就在寺廟旁邊,但是他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信佛的。直到這天老和尚來到他的攤前。

    「你的魚我都要了,多少錢一斤,便宜點吧」,老和尚對正忙著招呼顧客的魚販子說著。

    「老和尚,你買魚啊。不會是想吃了吧,呵呵」,魚販子和老和尚開著玩笑。他到是知道出家人是不會買去吃的。

    「我哪裡會吃,我是買了去放生的,你也可以早點收攤回家休息了,怎麼樣,省了你很多事吧,不過你要幫我運到湖裡去放生的哦。」

    「那可是好事啊,行啊。便宜點我都賣給你了」。魚販子迎合著老和尚,於是把早上剛打上來的魚,和老和尚又都拉回到了湖邊。

    老和尚念著佛號經文,給魚兒做三皈依,又灑上大悲水,和漁夫合力把魚兒們又放回了它們本來的家鄉。

    做好這些,魚販子拿著錢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心想今天可真是走運,碰到了這麼個出家人。省了好些時間和力氣就做完了生意。

    他不知道,他的「狗屎運」才剛剛開始呢。

    魚販子每天早上下湖,打來的魚就馬上去集市賣掉,天天如此,已經成了習慣了。次日他打好魚剛趕到集市,就看到老和尚已經在等他了。「早啊,老師父,你來了,今天準備做什麼,不會又要買魚放生吧。」

    「讓你猜對了,我正是在等你來的,你今天打的魚一條也不要賣,我都要了,和昨天一樣,我們送到湖裡去放生。魚販子一聽樂不可支,想不到今天又走好運,這個老和尚可真不錯。放生還是買我的魚。於是兩人合力送到湖邊,念經洒水放生。魚販子在旁邊聽著佛號經文,想著這些魚兒又不是人,聽的懂這些么。他可不知道老和尚的意趣。

    就這樣,每天老和尚都去集市找小販等他打魚回來,再去放生,一條也不讓他殺,不讓他賣。時間一長,2個人已經配合的很默契了,搞的老和尚跟二道販子一樣。接貨,運貨,放生,給錢。

    這時,魚販子開始心裡犯嘀咕了。不知道老和尚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問吧,因為老和尚口才笨拙,也不會說什麼甚深的因果道理,就說你做這個行業不好,要遭報應的,你以後最好不要做這個買賣了,干點別的不好么。

    魚販子說,我打小就打魚賣魚,別的也不會啊。我不做這個,你讓我一家老小吃啥喝啥啊。

    老和尚只好嘆口氣。把買魚的錢遞到魚販子手裡。

    到後來,老和尚說,你今天不要去打魚了,我給你平時一天打魚的錢,隨便你去到哪裡耍。

    魚販子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這個老和尚腦子有問題了,什麼也不要,白給我錢。天下哪有這樣的美事啊。

    老和尚倒是不含糊,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天給魚販子錢,不讓他下湖捕魚,樂的魚販子心想他親爹都沒象老和尚這麼親。

    老和尚堅持不懈的在一點一滴的影響和感動著魚販子,一天、兩天、三天...雖然有時心裡也在偶爾的打退堂鼓,想著這樣下去不知何時是個底,但是又想到世尊佛陀的感天動地的偉大菩薩行事迹,在推動著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努力實踐著自己的發願!

    眾生的業力太厚重了,累世以來積累了不可思議的業障,不過業力再深重也有被消掉的一天。

    終於有一天,魚販子忍不住了。拉住老和尚的手說:老師父,我不能再要你的錢了,我再要您的錢,於心不安啊。您告訴我啊。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您做的這一切有什麼意義么?

    老和尚一看,眉頭舒展,心中歡喜,堅冰總算被融化了。於是拉著魚販子的手,2人到了茶館,泡上一壺好茶,老和尚對魚販子做了一場甚深的因果道理的開示,和他為什麼要這樣對魚販子的前因後果,這個時候的老和尚,口齒伶俐,語重心長,流露出的大慈悲心,真正的在加持著這個魚販子,說完後。

    魚販子跪在老和尚前,痛哭流涕,發誓從今以後不再做這個行當了。魚販子一般都是做生意妄語打慣了的,是這個時候他說的是真正的諦實語。

    果然,從此以後,魚販子不再打魚賣魚了,開始做起了賣蔬菜的生意。後來,又在老和尚的勸導下皈依了三寶,並且發動一家人都成了虔誠的佛門弟子。同時,在規勸著他的老同行,不要做他的那些殺生的生意了。時不時的又在和老和尚進行著放生度眾的偉大利生事業!

    老和尚前後一共大約花了幾萬元,據說是他一輩子幾乎所有的積蓄了。包括放生和給這個魚販子的,挽救了不可勝數的眾生的生命,時間為一九九幾年,跨度達2年以上。

 

惜福

(2009-12-14 19:58:11)

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什麼叫做『福』,福是禍的相反。什麼叫做禍呢?禍是災殃、是禍患。按說,人生世間,沒有災殃禍患就是福,無奈人在福中不知福,並不以為沒有災殃禍患的平安日子就是福,而是『心無厭足,惟得多求。』要追求更多的福——包括著求名求利、求官求勢,攫取佔有,永無止境的追求。古人說:『人心苦不足,既得隴,復望蜀。』在追求的過程中,未得到的希望得到,已得到的又恐怕失去,患得患失,反而陷精神於惶惶不安中。

  《書經·洪範篇》,有『五福』之說,五福者,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壽者長壽,富者富有,康寧者、健康平安,修好德者做善事,以積德行善之因,才能獲得富、壽、康寧之果。既壽且富,耄耋之年,壽終正寢,就是考終命。如果以佛教『因果通於三世』的道理來解釋,就是以前生善業之因,招感今生之樂果,樂果就是福報。以前生惡業之因,招感今生之苦果,苦果就是災殃。再者,以今生之善業,招感來生之樂果;以今生之惡業,招感來生之苦果。此即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善惡因果,絲毫不爽。

  在佛經中說到業力,以業力的性質來分,有福業、非福業、不動業三種。所謂福業,是可感得欲界人天善趣的總報,及人天趣中殊勝的別報;所謂非福業,是可感得欲界三惡趣的總報,及三惡趣中鄙劣的別報;所謂不動業,是可感得色界、無色界的總別二報。於此我人可知,我們所說的福,是前生善業所招感的果報。果報有二種,一者總報,二者別報。總報就是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但雖同為人趣,而別報則千差萬別,如生命的壽夭,相貌的美醜,眷屬的和合,財富的多寡等等。因此,我人所說的禍福,事實上就是前生福、非福二業所感之果而已。

  依照佛法來說,人生並不是宿命論——並不以為由前生業力,註定今生的命運,而一切不可更改。雖然由前生善惡之業,招感今生苦樂之果―——福報或災殃,但今生的禍福,一切還要以個人的行為主導。本來以前生的善業,招感今生的福報,但是如果你不知惜福,奢靡放逸,胡作非為,照樣可以轉福為禍;反之,如果以前生的惡業,招感今生的苦報,而獲苦報的人安分知足,努力為善,照樣可以轉禍為福。這一切,全在我人的心頭一念,也全以我人的『行為』為標準。古人云:『為善雖無福至,禍其遠矣;為惡雖無禍至,福其遠矣。』善哉斯言,值得我人三思。

  有一些人,以前一生修下的善業,招感到今生的樂果,享受福報。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揮霍,極盡享受之能事,很快的把福報享完了,未來只有受苦了。古書上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官宦之家,有財有勢,所謂鐘鳴鼎食,極盡享受之能事。這家大宅院之旁,有一個尼姑庵,官宦人家的廚房的水溝,通過尼庵的後門流到大水溝中,老尼師看到水溝中沖流過的白米飯十分可惜,就撈起來晒乾收藏起來。數年後這位官宦之家犯法抄家,一家婦孺拘留在尼姑庵中,在飢餓難耐的時候,老尼師拿出自水溝中撈出的米,為這家人煮了一鍋飯,這一家人覺得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的白米飯。古人說:『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正是這個意思。

  俗諺云:『人在福中不知福』。以今日台灣的繁榮富足,是中國有史以來絕無僅有的一段時間。雖然社會上有貧富差距,但人人豐衣足食,人人可以由個人的自由意志開拓前途與發展,但是,有幾個人安分知足,珍惜現有的環境呢?以社會現象來說,族群對立,勞資抗爭,動輒遊行示威,暴力相向;以個人生活來說,人生價值觀迷失,心靈物化,以金錢為唯一追求的目標,攫取佔有,無所不用其極。有了金錢以後,競相奢侈豪華,追求感官上的滿足與享受,造作無量惡業,趨向自我毀滅之途。這是世人的『共業』——共同造作的惡業。有了惡業之因,未來必將承受惡果,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夫復何言!

  人在福中不知福,有幾多人能夠珍惜現在呢?古人有謂:『井涸而後知水之可貴,病而後知健康之可貴,兵燹而後知清平之可貴,失業而後知行業之可貴。凡一切幸福之事,均過去方知。』幸福之事過後方知,除了徒增悔恨與追憶外,於事何補?我們何不珍惜現在,果能一念知足,約束個人無止境的慾望,當下娑婆即是樂土。但是,此種境界,只有智慧高的人才能體會得到。世間芸芸眾生,以先天無明所覆蔽,迷闇無知者多,多又有幾個人能體會得『少欲知足』、身心自在的安樂呢?

  事實上,有福並不是好事,《韓非子·解老篇》中有一段話說的很明白:『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死夭,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死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於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

  相反的,有禍也不是壞事,同上文續曰:

  『人有禍則心畏恐,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無禍害則可活盡天年;得事理則必成功。盡天年則全而壽,必成功則富與貴。全壽富謂之福,而福本於有禍,故曰:「禍兮福之所倚」。』

  人是最健忘的動物,我們回想五十年前,新中國建立初期貧困與匱乏的生活,對今日的富足豐裕還能不滿足嗎?事實不然,知足惜福的人固然有,而不知足不滿足的人無寧說更多。唯其如此,世人皆在盲目追求中討生活,在『一切向錢看』的唯一目標下,賣假藥,制假酒,販賣人口,只要有錢可賺,沒有不可為之事。至於『健忘』一節,尤為顯著,近十餘年,中國致力於經濟發展,沿海都市,如深圳廣州等處,一席酒宴,動輒人民幣逾十幾萬元;甚至於普通城市,飯店宴客,菜肴要多到後一半上的菜無人動筷子,才叫做『有面子』。這些人忘記了一九六零年後的大災荒年代,多少農村大半的人被餓死;『十年浩劫』期間,多少人又過的是什麼生活?甚至於二十一世紀的現在,落後地區如西北山區,百分之七十的人年收入只有一千元人民幣,這不正是『富人一席酒,窮人半年糧』的寫照嗎?縱然別人痛癢,與我無關,那麼這些揮霍無度的人們,自己以往在飢餓邊緣掙扎的日子,也全然忘記了嗎?人之健忘,為何一至於此。

  惜福、惜福,如何惜福呢?以人類社會中有善根有良知的人,心靈還沒有完全物化的人來說,惜福首在約束慾望——知足,次在生活有度——勤儉。以知足而言,人生也有涯,而慾望無窮,如果不能約束慾望,任由慾望放縱擴張,攫取追求,這不是惜福,而是取禍。老子謂:『禍莫大於不知足』,無奈世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是以『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社會上有太多的『積極進取』人士,在創業過程中盲目擴充,永無止境,終至於像吹橡皮泡似的,吹的過了頭,『啪』的一聲一切粉碎。無盡止擴充的後果,那麼如果有『悔吝之咎』,也就不算是意外了。

  世人生活的奢儉,其間差距不可以道里計。吃飯的最低目的是為了果腹,最高的目的是為了適口——滿足口腹之慾。穿衣是為了蔽體(當然也包括身份與美觀的條件),但如果像菲律賓前總統馬可仕的夫人伊美黛似的,擁有四千多雙鞋子,那就奢侈的離了譜。古人說:『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為惜福』。半碗殘飯,所值幾何?但想到其間有多少耕作者的勞力與汗水,我們就不能不珍惜這半碗殘飯。一張衛生紙,所費無幾,但想到一張紙所耗費的自然資源,我們就不能不愛惜這一張紙。所謂『一茶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果然有此種觀念,自然就知道惜福。

  先儒焦澹園曰:『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得皓首也。』我們冷眼旁觀世間眾生相,每見奢靡放逸,揮霍無度之人,到老來而能豐衣足食,福壽雙全者,極為罕見。何以致之,他們先把福享盡了,甚至於透支了。現在台北萬華街頭的流浪漢中,就不乏早年的富家子弟,或擁有房舍田產的富人。

  古書中有一段格言說:『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勿以政冶殺生民,勿以學說殺天下後世。』嗜欲,就是我人的嗜好與慾望,嗜好慾望可以殺身,而世人甘之如飴。財貨可以殺子孫,而世人唯恐不多。古書上說『苛政猛於虎』,就是政治殺生民的例子。至於學說殺天下後世,宋儒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殘害了後世多少婦女!後兩則姑且不論,前兩則也正在我們惜福的題目以內。

  中國數千年來的農業社會,有一條『天道循環』的規律,那就是『富貴生奢侈,奢侈生貧賤,貧賤生勤儉,勤儉生富貴,富貴生貧賤。……』周而復始,循環無已。或曰,現在是工商業社會,農業社會的規律不適用了。事實不然,中國文化中的天道循環,無非就是佛家的因果。宇宙之間,自物質世界至人類社會,自然現象到精神活動,何事無因,何事無果?所謂『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禍,這是必然的因果。福、好比存款簿上的存款,你節樽使用,細水長流,可以長久保有餘福;你不知節制,浪費揮霍,自然餘額無多,甚而出現赤字。而揮霍浪費、驕奢放逸的後果,不僅是消耗福報,更造下無量惡業,必然要承受惡果。

  福、是前生善業感得的果報。我人要珍惜這果報,繼續造作善業,以積蓄來生的福報;如果不知珍惜,以前生福報的資源,作為今生造作惡業的條件,那來生就三途有分了。

 

命運就是面對

(2010-03-03 09:02:15)轉載▼標籤: 佛學對話 分類: 佛學與人生 

            

    朋友問:君是如何理解命運的?我認為命運就是面對!人生路有其基本定數,這定數是講大體的路線走向。順著這線路走,不要講理由。不要怕艱難,做錯了一定要承認。做對了也別高興得太早,只要能真正面對,很多東西也許是自已做錯了,結果會因為自已做錯事受現實打擊之時同時產生了處事智慧。這是因為,人只有見到棺材才會流淚的道理。不管是好事,不管是壞事,面對就是命運之主題曲。如果在這命運行程中稍有逃避現實的心態存在,那麼,命運之神即會報復於你。讓你痛苦,讓你求生不能,讓你求死不得。如果用心面對,那麼痛苦與幸福已經失去了魔力,那麼對於是生是死已經看得很化。當生死之神無法約束你,當幸福與痛苦無法動搖你的心態,那麼人就可以向命運彙報工作: 已經完成此生命運之按排了。

    說實話,我30歲之前是沒有做到真正面對的,在30之後我理解了面對現實的真正含義。以上思想感恩於佛學指示:相來不拒,相去不留。我卻經常引申為:事來則應,事去不留。並且經常在生活中交流中應用。

    不知命,難為人;不知性,難明心。這很自然,知命為人,明心見性。這是何等的修養啊!至少也要經歷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之時,可是平常人在二十多就已進入社會了,期望二十三十齣頭之人能明心見性達到知天命修養,也是不現實的啊。從研究文化化育人的信念出發,達到提高國人素養的目的。研究者給出一些適時可行的引導方法,慢慢進行吧,起碼可以促使有緣的平常人更快速地認識到知命的效果。當然,如果能遇上更好的導師引導自然就會更加出色了。

    其實一個人,很多痛楚,很多不如意,都是因為沒有用心面對造成的。或許是過去沒有面對而積下現在的惡果,或許是現在沒有面對而積下將來的惡果,這就是命了。你說命運很神秘吧,不見得,只要能用心面對,命運就已經不再神秘。掌握命運,駕馭命運,需要自已犯錯才能成就更大的好事的。那麼,我就犯下關鍵一錯,需要自已精準斷事之時,那麼,我就一定順應時勢做對此事。這做事需對需錯,關鍵需要大智大勇的智慧與覺悟心了。

    朋友說: 若用思考,所困不斷。妙心決案,可得所需。依君所論,見識非凡。領導一方,是為近身之人獲澤福。行實得寬,與君共勉之。我說:我之所說的思考,與先生所說並不矛盾。人之所以需要思考,是因為在成長之中,先生所說成熟之人不需要思考,這的確不錯。可問題來了,我們大多數人都還沒達到成熟的階段啊,如果一個人以成熟的姿態出現在有待成長中的群體,那麼定然造成這成熟之人就會被視為怪物,如此成熟之人就已失去了化育成長中人的機會了。因此我主張:一切有道之人士,持一念慈悲之心。有道之人士,必須用心降下自已心智成熟的姿態,與成長中人一道再生成長。就說是返老還童也行,目的就是要在明中暗中同時發力渡其繼續成長。兵法也說:將欲求之,必先與之。

    朋友說:內心鎮定從容,以不變應萬變,則萬變皆為不變。說得是簡單,可做起來的確很難。如果能做到,此時才能講自信是什麼概念了。因果因果,果中有因,因中有果。有時候,手段是因,目的是果。反過來,目的是因,手段是果。相互相成,而手段卻因目的的高明而高明。更多時候,如果連環作用起來,目的是手段,手段是目的。因緣際會,幻起幻滅,也就無所謂手段與目的的根本區別了。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其實就在心中的一念之間。因此人需要:善護念!

    很自然,其實自已的選擇都是有定數的。在一個人的性格中就能看出一個大概來,如其說自已在選擇,不如說是自已的性格做出自動選擇好一點。誰能控制自已的性格,此人就能把握自已的命運了。如果一個人連自已的性格都能操縱,那麼此人是什麼人呢?呵呵...

    人這一生,並不是憑一個人意志想怎樣就可以怎樣的。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凡是天降大任之英雄人物,其人生路必定是要經歷過九死一生的。歷劫九九八十一難都是不夠,逢難、遇劫是家常便飯的事了。大凶之數必定伴有大吉之像,這種人無論遇上什麼樣的兇險,就算是時運再怎樣的不濟,而此人總能憑其與生俱來的強大的意志力轉危為安的。普通人是早就給現實打倒扒下了,在這種人身上,好像是天助不滅似的。活生生就是一本無字的孫子兵法,這種人不但人見了害怕,就算鬼神遇見也怕怕。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都有其本來的時代任務。而這種時代任務就寫在每個人的性格上,而一般人是只認得自已的性格而不會運用自已性格罷了。任由性格左右自已,所以大多數人是在白白浪費光陰虛度一生。呵呵,不知命難為人,問世間?誰人還不是總在問:做人真沒意思?都不知為什麼?做人有什麼意義?

    關鍵是要做到如何面對了,因為方法與手段源於人思想意識上的價值觀,而人的價值是有N種變數的,價值觀是會隨著人的心智成長而成長到成熟。面對就是為了自已心智的更有效地成長與成熟。成長中人處事,需要用時間加以思考決斷。而成憝之人處事,已經達到了不需要給時間思考,點到即來,明明了了,這已是注入到潛意識當中去了。在表現上說,這已經成了是習慣性的自信行為了。

    理解性格,掌握命運。有了智慧,這是否就能幫自已發財了呢?顯而易見,這不等於會發財,發財的事要講時運的。如果時運不濟,如果因緣際會欠缺。那麼就算你有了天大的本事,也是無能為力的。修來智慧,是讓你更自信更快樂地過日子。從這點上意義上看,人人機會均等。

    沒「本事」的人,可以用「本錢」創業!但是若無人才相助,欲發達則難!沒本錢的人,就要靠本事立業,但是本事若不傑出,欲進展也難!兩者皆無的人,就要召集命中對己有益的人來相助,方能開始!三者皆無的人,莫問何時有機會!上天只給備齊的人「機會」,而給未備齊的人「陷阱」!良緣是一拍即合的,孽緣總是得來不易!這是上天的暗示。所以,不要輕視易得之緣,否則您會錯過!更不要強求波折之緣,否則您會後悔!

    聽人說:小贏靠智,大贏靠德。這話是說得很不錯的,精闢!以中國現有的經濟格局,國有資本還佔據主導地位。而對於民營資本還只是個配角而已,當一個人辦企業開始創業之時,就必須運用自已的聰明才智才能贏得基本的生存資格,否則去談什麼理想啊是沒有用的。做小本創業之時,一定要首先排除自已所有心中不必要的幻想,老老實實給呆著,好好乾,想辦法,失敗了如果還死不了就再來過!俠路相逢勇者勝。呵呵...

    然而當你的企業做大了的時候呢?單憑董事局成員的聰明才智做決策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必須擁有德。我在這說得更為直白一點就是:要學會運用或劫持法律道德武器。靜待時機,搶佔社會道德制高點,來設計企業產品或服務。誰能成功地劫持到道德與法律這樣的武器的,當劫持成功之後,再構建出一個制衡有度的人事機制。如果國家政治環境沒大的本質變化的話,持續10-20年的企業生命周期是沒問題的。這裡邊要說明一下兩個用詞:「劫持與運用」他們本質上是一樣的功用,說好聽點就是運用,說難聽點就是劫持。無論是運用或是在劫持,如果要成就百年老店的企業,企業家們必須積德,否則那是根本上是成就不了大事業的。因為如果你沒能佔據社會的道德高地,那麼企業自然也做不出合公眾口味的產品。其總體上來講,他們是沒有資格做大贏家的買賣的。這就全憑企業家的良心是何去何從了,這也說明了一家企業命運形成的前因與變數產生的後果。

    人生有許多須要抉擇的事情,這些「抉擇」就是造成一生結果的關鍵!您處於茫然之時,不要經由考慮而抉擇,否則您會後悔!此時您必須等待,直到頭腦「靜」下來,方能由「心」產生靈感,只有「心」不會抉擇錯誤!欲使溪水清澈,您只能袖手旁觀,等待泥沙沉澱。若是干預,只會更濁!有些事情必須立刻處理,方能見效。有些事情若是立刻處理,反而不妥!所以,您須有判斷「輕重緩急」與「理或不睬」的智慧!

    心靜養靈感,事急生智慧。濁世事,濁也成章。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如果能在濁世之中找到一片清靜地,那麼此心靜也。濁中有靜,靜中有濁。處世事一定要掌握好。輕重緩急,理與不理,這樣恰如其分的力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破其中的玄機的,永遠也沒有答案,而答案的確在心中。呵呵,隨機應變即是,再說選擇,選擇決策也,人生無非就是在做N多選擇的日常生活中,做選擇題時首先必須做好是非題,在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面前必須充分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一個人在做日常生活中不理會大是大非的原則性作出選擇,唯利是圖,任由無止境的幻心慾望操縱。幻心生幻覺,爭來爭去的,何處是個頭啊!這定然會產生接下來身不由已的被動局面,引發人就會油然發出:人在江湖之感慨了,想退都退不出來了。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佛說:回頭是岸,那麼岸又在什麼地方?這必須清楚認識到:凡是對眾生有利的事偶們都必須去做,凡是對危害眾生的事偶們都不能去做!這是大原則了,不管我們是政府機關做事,還是在企業營生,我們必須裝下眾生在心中,為眾生謀福利,給眾生做產品,給眾生做服務。但千別認為眾生都是與你一樣可以做到大公至正,眾生中大多數人是沒有覺悟的,圖利是眾生表像。如果眾生都不圖利益,那麼金融市場就無法運轉了。可是只有透過眾生圖利的本質運動,這政府或企業才能運用金融市場做強做大啊!

    這裡面的玄機難以用文字可以說得明白,呵呵。施與者不要怪罪於圖利者唯利是圖,有智慧的管理者會:審時度勢,擇機而變。無論如何世上有智慧的人還是極少數,智慧這東西不好不壞,不善不惡。可以用來做壞事,也可以用來辦好事。

    如果圖利者遇上有道之士適當的開示,那麼此人定會歸入施與者行列。眾生由於思想意識上有著千差萬別的區別,施與者的施與方式也要隨機應變,有時需要給予適當的利益,有時需要給予適當的思維意識開示。給予思維意識開示的要比給予利益方式難度更大,給予利益幫助的只能解一時之需。而要給予解決一輩子之人生大事,還得努力去尋求到思維意識的方便開示。了解了大是大非的意識形態下,就可以用心做人生的選擇題了。這選題只有兩種選擇:一、肯定;二、否定,沒有第三種不肯定或不否定的選答內容。無論你是在做何種選擇,其帶來的後果你都必須承受。不能說好的結果我要,不好的結果我就不要。天下間的藥廠或藥店,唯一無法生產的就是:後悔葯。選擇錯誤是心病造成的,心病還需心藥治。找心藥必須尋找到善知識開示,並依靠自心去悟才能解。

    善知識無處不在,可善知識也永遠不會以善知識自居。大智若愚也,近段時間我悟出一個能量轉物質的道理來:這就是信仰元素的功能注入,關於信仰這個問題,我是窮了10多年的研究,在一個偶然的時間裡,突然證實了精神轉物質在現實生活中的運動規律。環境可以影響人,信念可以化育人。不管在什麼樣的時代,有些人他們也許在家裡最怕的就是蟑螂。可是當他們到了真正的戰場上,他們卻敢用自已的身體去抵擋敵方的炮彈或槍口。這是因為群體心理強過了個體心理的力量所致,這是社會促進的心理作用。相反,在家裡怕蟑螂就是社會致弱的心理作用。人不是不怕死,人也不是就只怕蟑螂,而是在大環境不怕死的感染下,促進了個體不怕死的現實。也可以在大環境很安逸的感染下,心靈無所事事,促成了怕蟑螂的事實。這就是有信仰信念與沒有信仰信念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根本區別。

    如果一個人能一輩子專註做一件事,那麼信仰信念的無形力量就會轉化為精神和物質財富的雙豐收。呵呵,不可思議啊!這就是有信仰信念的團體之力量的可怕啊。在現代企業經營及管理中,如果能注入些信仰元素,那麼其成就也就是不可思議了。收買人心凝聚精神力量的高度一至性,所運用的策略都是同出一理。其實中國人血液裡面是有信仰的,就是在信仰:無!此時無招勝有招!只是這種信仰只讓極少數人悟到了罷。而大多數人還是在蒙朦朧朧中,在講道理分析問題中浪費其寶貴的一生。終究也找不到人生的真正意義,悲啊。

   「因果」循環,是指「因」生「果」與「果」生「因」之理。眾人皆知「因」生「果」,卻不知「果」生「因」之理!您是為了完成註定之「果」,才種下其「因」的!所以,您不聽勸告,必須種其「因」!其「果」實現之後,您又會因此「果」而種下某「因」!某「因」所得之「果」,就未必是註定的!

    您之所以誕生,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命運」!命運就是註定的「果」!人一生中,最多有四種註定的「果」!若有其它的「果」,就是您製造的!「悲痛」與「長進」並非註定之「果」!愚者製造悲痛之果,智者製造長進之果!

    可是難點來了,就是平常雖然在字面上理解。卻有老鼠拉龜無從入手的感覺。事實際上大眾對複雜化的東西比較用心理解,而對簡單化的至理無法理解。這即是顛倒矛盾。借因果的主題,也說說我對因果的理解。因生果,果生因。因又生後果,後果又生後因,輾轉不止,沒完沒了。我們生於人世,是必須接受命運之果的。不管此人是來自何方神聖,人是無法抗拒的。很多人在年輕之時從不信命運,可是當他們進到中年之後,就無法不相信命運之可怕了。命運是來世為人必須接受之果,這果是自心變數N世前種下來的。接受命運就如在部隊說的:保證堅決完成任務。可是這裡邊就出現變數了,你是如何去完成任務的呢?是積極應對;還是找理由逃避呢?這就取決於你思維意識的價值觀了,如果你是積極面對,以自強不息的心態面對命運給予的阻礙,以克服阻礙為人生最大的樂趣,那麼人生之阻礙就會越來越少。到了沒什麼困難需要你用心來克服之時,你就會深感很寂寞,你是因為欠缺了困難這個對手。回過頭來再想想:你對過去時的那些困境的感想是多麼的可愛啊!如果沒有這些困境,你會有今天的成就嗎?顯而易見,成就是不會出現的。如果你對完成命運之果是採取的是迴避找理由的心態處事的話,結果呢就會是另外一碼事了。困境還是原來一樣的困境,絲毫也沒有變化。再者因為你是採用了逃避的手段處理困境,自然就會衍生更多的困境,結果是一輩子都在困難中打轉,如此說來人這一生還累不累啊。更為嚴重的是因為你的生活方式總是在逃避,這樣很自然又會造成你又要欠下自已親戚朋友的帳。如果欠下親戚朋友的帳目沒法此生了結,你就會帶去下N輩子去還。借用一句電影台詞: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因思維角度的不同,各自產生不同觀點是在所難免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這個社會上對自已說奉承客氣話的絕對的大多數,而能說真話的通常少得可憐。要不還是自已容忍不了說真話的人,要想找到可以真心實意交流的人確實不多,百年也難遇一人啊!如果不是主動尋找,幾乎人生一輩子也找不到知音。要不就是所遇之困難處找,與困境對話。要不就是所遇之對手處找,與對手對話。要不就是所遇的知音處找,與知音對話。發現困境找到對手,然後經過對抗磨擦形成了各自應對困境的經驗或者智慧。困境、對手、知音都是同一路的來頭,也沒什麼本質的區別。喜歡與困境交手,就是在發現知音。

    朋友說: 封心追債,一敗塗地。萬般無奈難酬志,如果千理、萬事都能像算數般的累積,那麼,絕大都的眾人,早已脫離苦海了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為什麼」了。

   「家雞翼大,飛不如鳥!蜈蚣百足,行不及蛇!此乃命也。所以,莫以貌取人。眾生皆有長短之處,應加強己之長處,方能傑出!莫從事己之短處,以免事倍功半!」

    世上之理,一草、一木、一物、一人、一道、一片天。萬物皆在天之下,一心、一覺、一景、一事、一理、地向天。所以、天地之理、概覆久久,不得不理。科學家也發現,地球存在數十億年。人生一世,約莫百年。試問?人的生命與地球存在比較之下。是否為」剎那間」?而君與我,在這」剎那間」的天地中。如何自處為是呢? 在下認為只有二字:成長!

    算數的只能算出物數,科學技術只是了知物數運動規律的一種手段罷了。而心數的演算法是以誠心正意為演數方式的,所謂說:誠則靈,不誠則不靈。萬事萬物皆有定數,這定數即是事物的運動規律。人們發現規律已經很不容易了,當發現規律並能運用自如者,即為人中之傑也。悟數者對事物變化規律的了知,能會心的不說自明。不能會心的說多無益。

    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宇宙事物是不可知的。如其說科學家發明了什麼技術,不如說找到了其中一種事物的運動規律。佛祖留給後人的佛法是什麼?拈花微笑。我們要如何去會心佛祖之意,探索!佛法無定法。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一草一木,一砂一石。何處沒有佛法?我的意見即是:凡事用心去做即是禪。不管你做什麼,做物理研究;做院校講師;做一名清潔工;做一名流水線上的作業人員;做一名國家首腦;做一市之長,這裡邊都有禪意。禪意能說嗎?不能!只能親心去自怔自悟。禪意有答案嗎?沒有!答案只在心中。

    我說的探索,就是求道的精神。只要人能真正誠心正意的擁有,探道求索之精神。那麼覺悟到拈花微笑之意便會不攻自破了,用現代語說就是你做人做事是否夠認真。在處事認真的時候,人們要講究一個用力克度。力度太過太少是不行的,認真太過的會是好心辦壞事;認真太少的會是啥事辦不了。有時一定要採用堅持到低才能促使事情辦成,有時一定要選擇放棄所有才能促使事情辦好。而這些處世哲學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嗎?當然不能!只有心知道了。

    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去何處的人,卻說他現在很忙!他若是忙於找尋答案,尚可理解。否則他就有「問題」!您不知從何處來「出生」,也不知死後去何處,您卻在此處追求!您的追求,是否對「來處」與「去處」有益?若是無關,您也有「問題」!

    在金剛經中佛就給出了答案: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為名如來。我們從無始而來,沒有開始;我們到無終而去,沒有終點。實際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起點也是終點,任何終點也是起點。那麼我們還要苦苦尋找嗎?這不是在自尋煩惱是什麼?我的理解是:我們不要去理會從何處而來,也不要尋思死後將來又要到那裡去。珍惜現在,活在當下。好好過當下的日子。佛也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可得,那又何苦去尋找一個如何得呢?隨遇而能安即是。

    朋友說: 雖說科學只是了知物數運動…等等的,但是真理卻包含了」邏輯」與」非邏輯」。真理是不用解釋的,也無法解釋。而」心」數的演算法,又豈是言語所能陳述?佛法是無定法,卻也是有定法的,否則怎說是」法」呢?莫把世局當人局,世局常是」如幻泡影」,觀之即可。天道運用在人道,而人道印證天道。君可以此思考過,印證一事,即得一道。此理萬萬年不變,不妨留心,敬君思量。

    在下不識經濟,但在下認為,可由指數圖中,探得脈絡。君可知」波浪理論」中的」八波之五上三下」之妙全球差異不大,也只是」因」與」果」而已時間不同、位置不同,君的」運」不同,結果不同。莫言」不甘心」,如夢幻泡影,應做如是觀。唉,實虛、虛實,同時存在,而」法」在兩者間君可知呀?天底下,閣下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君可嘗過!(重要的)

    說到這裡,閣下是不是把」論世」、」論道」給混了。但沒關係,要用」心」論,莫用頭腦論,因為思考決斷、狀況不斷。用」心」執行、到處可行。

    所謂:一人、一道、一片天,是不需要別人承認,只要是自己快樂,就是道也。試問,天下人,有幾個是真快樂,無憂者,皆是因為,有所求。而真理是大家共認的,不會被任何人劫持的。而會被劫持的,就不是真理。日夜循環,萬古不斷。誰能改變,日正當中,依然普照大地。不願受者,苦也。生活中,人、事、物,也是如此。

    佛也說:無心不辦。在下意:有心難行。此」心」為」塵心」非」佛心」也。心中有事,會有挂念。是因為對當事有所求,期望而所求為何!佛說:聖賢皆因無為法而有差別。在下認為~~有為法而為。因為,不知法「心」,所以難為,而有差別。抽刀斷水水更流,酒入愁腸愁更愁。這不自討苦吃的寫照嗎! 所謂能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 ~~敬君一杯~~,竹虛納覺,燃心之源。因得果,果含因,真理!

     我說: 謝謝先生指正,偶的說法是在論世,並不能說是在論道。老子也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呵呵,實際上真理之道是不需要論的。需要論的是世道,論世是為了明心。而只有明心才能見性,此性道也,不能說,只能悟。的確,每個人的時運都不相同,其實我也是心知肚明了。其實我也曾深感奇怪,為何我的人生是這樣的。做事業其實我不欠缺聰明才智,人生也不曾少積德,可就是沒能我讓偶一展才智的機會。偏偏要讓偶去研究這人的哲學,我知道研究這門課程的人生一定要經歷比常人多N倍之曲折的。事實也是這樣,要不依我一個沒接受過多少教育的人,怎可能會有興趣去研究這人生最難搞的課題呢?這是我的命運使然了。這樣也好,待我找個時間整理一下偶的所思所悟,述之於文字,成之於系統。順便請先生賜教一下。佛法雖說無邊,也無定法。但法在空與有之間,這我是心神領會的,有點類似易理。

    不需要要別人承認,只要是自己快樂,就是道也。深有同感,順道而行,樂在其中。不願受者,的確受苦。能劫持之道,即非道也。呵呵,記得偶五年前悟到,請將看不順眼的人或事看順眼,這話我經歷了時間驗正,的確有說不出來的妙。一般人等難於理解,理解者心才會順通。願此話與先生同樂。先生說:有心難行,持慈悲之心知難而行之。這重點是心與行,心是清靜的,行是艱難的。對於目前的我來說,心中是有事的,挂念之心的確有。這事就是要如何做法才能善始善終造福於人。前人有這樣的大意:正人用奸法,奸法也正。奸人用正法,正法也奸。我認為不管用什麼法,至要緊的是持一顆慈悲之心。有慈悲之心不一定就能辦好事,所謂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多得是,錯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懂得仟侮認錯,只要腦袋中產生了智能,配置以覺悟心。那麼正法奸法同樣可以運用自如。好像是六祖說的台詞: 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邪。呵呵,而這法本是中性不正也不邪的,這關鍵是用法之人的心態一定要有正智正念才是了。

    我說:一人、一道、一專註,人只要能專註做一件事,這人一準是快樂無比的了,呵呵!專註就會忘我地努力,人做到了忘我之境界還不快樂嗎?這快樂,別人能理解嗎?呵呵!過早領會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真在30出頭領會了,有二個原因:1、天賦極好;2、過早地受盡曲折。理解容易,會心領悟卻沒那麼容易。人生正道是滄桑,是難行之數啊!  

 

學會沉澱自己

 (2010-03-03 07:29:37)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麥克失業後,心情糟透了。為了排解心中的苦悶,他找到了鎮上的牧師。

    牧師聽完了麥克的訴說,把他帶進一個古舊的小屋,屋子裡惟一的一張桌上放著一杯水。牧師微笑著說:「你看這隻杯子,它已經放在這兒很久了,幾乎每天都有灰塵落在裡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麥克認真思索,像是要看穿這杯子。他忽然說:「我懂了,所有的灰塵都沉澱到杯子底了。」

    牧師贊同地點點頭:「年輕人,生活中煩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記住它好了。就像這杯水,如果你厭惡地振蕩自己,會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寧,混濁一片,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為。

    而如果你願意慢慢地、靜靜地讓它們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這樣,心靈並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純凈了。」

十種逆境為道場

(2010-03-02 12:15:34)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第一、念身體不求沒有疾病。身體沒有疾病,貪慾就會生起。貪慾生起,必定會破毀戒律,退失道心。了知疾病本性空幻,疾病便不構成惱害,因此以病苦為良藥。

    第二、處世不求沒有患難。世間沒有患難,驕奢之心就必定會生起。驕奢心生起,必定會欺壓一切。了達患難本自虛妄,患難又何能傷害?因此以患難為解脫。

    第三、究心不求沒有障礙。心沒有障礙,所學道業就會躁進躐等。躁進躐等必定會沒有得到法益而自稱得到法益。明白障礙本來無根,障礙就自然寂沒,因此以障礙為逍遙。

    第四、立行不求沒有魔障。積累功行沒有魔障,誓願就不會堅固。誓願不堅固,必定未證道果而自稱證得道果。推究魔性無根,魔何能擾亂?因此以群魔為法侶。

    第五,謀事不求容易成功。事情容易成功,就會志存輕忽驕慢。志意輕忽驕慢,必定會誇耀我多有能耐。考量事情的成敗,都是隨宿業而決定,成功並非取決於能力,因此以辦事多難為安樂。

    第六、人際交情不求有益於自己。交情有益於自己,就會虧欠道義。道義虧欠,必會常見他人的不是。察知交情厚薄總有前因,交情親疏乃依緣而起,因此以虧己利他的交情為資糧。

    第七、與人交往不求隨順適應自己。他人隨順適應自己,就容易引發傲慢心。內心傲慢,必定會執著我的正確。觀察為人處世,種種虛妄行為,難以理喻,人人只是在酬還宿業果報,因此以冤家對頭為功德園林。

    第八、布施行德不要求回報。行善希望回報,就會意有圖謀。意有圖謀,必定會求取虛名。明了布施無自性,福德亦無實性,因此以布施之德為丟棄的鞋子。

    第九、見利不求沾潤分成。想要利益分成,痴心就必定蠢動。痴心蠢動必定玷污利益,毀損自己。了知世間利益空幻,利益切莫妄求,因此以疏淡利益為富貴。

    第十、被人冤屈不求申明。申明冤屈,則人我未能忘懷。心存人我,必定會滋生怨恨。安忍冤屈為己謙德,冤屈又何能傷害我?因此以受冤屈為修行。

    這樣身居障礙之境反而通達,企求通達反而障礙重重。如能智慧觀照,這十大障礙便都能成為修道妙境。……所以,一切諸佛如來於障礙中證得菩提道果。

一缽米飯

 (2010-03-02 12:07:58)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年正趕上鬧饑荒,百姓多有餓死,地上白骨縱橫,比丘們很難討到食物。

  一天,世尊等弟子們出去以後,獨自入城挨門乞食,整整一上午,竟無人施捨。世尊持空缽而歸。

  第二天,世尊又入城乞食,仍無所獲。

  第三天,還是一無所獲。

  有一位比丘在路上碰到世尊,見世尊臉色異常,好像挨餓的樣子,就問世尊:「世尊,今天吃過了嗎?」

  世尊回答說:「我乞食三天,未得一匙,現在體虛無力。」

  比丘聽罷,無法抑制悲傷的淚水,心想:佛是無上福田,是眾生的依靠,今天正好賣掉我的三衣,買一缽飯,供養世尊。

  想罷,就賣掉三衣,買來一缽米飯,急急捧到佛前。

  佛雖知情,故意問他:「比丘!年頭這麼不好,人多餓死,你從哪裡得到這缽白米飯?」比丘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世尊。

  世尊又說:「比丘!三衣是三世諸佛的幢相,極尊、極重、極恩,你用它換來米飯給我,這麼重的情義,我心領了,但我消受不起。」

  比丘問:「佛是三界福田,聖中之聖,尚且消受不起,那誰能消受得起呢?」

  世尊說:「比丘,你有父母嗎?」

  「有。」

  「你把飯拿去供養父母。」

  「佛尚說消受不起,我父母豈能消受得起?」比丘問。

  佛說:「消受得起!為什麼呢?父母生下你,對你恩重如山,因此消受得起。」佛接著問:「比丘,你父母有信佛之心嗎?」

  比丘回答:「他們都不信佛。」

  佛說:「今天見到你供養的米飯,他們就會心生歡喜,因此就能發起信心了。你教他們受三歸依之後,他們就能消受這缽飯了。」

比丘雖然很捨不得世尊挨餓,但還是聽從了世尊的話。

周圍人的變化才是你修行的進步

(2010-02-25 09:30:04)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我們是要救度眾生,是要為佛教做貢獻,但是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自己的家人、孩子、親朋好友做起,然後再逐漸一步步擴大範圍。你連與自己最有緣分的眾生都沒有救度,還想救度其他的眾生是不可能的。你先走一步,然後再走兩步,這樣慢慢才能走一百步。

    現在有的人說,我對家人不行,但是我非常慈悲,對別人特別好,別人對我的印象也很好。這就說明了你就是不行,你就是不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別人不了解你!你偶爾說幾句空話、好話,幫幫別人忙,這沒什麼可難的。難就難在對身邊的人要持之以恆地付出。你身邊的人,經常跟你接觸的人,他才了解你。你要經常關心照顧他們,要經常為他們付出,那才是真正的難處。你能感化他們,這才是你真正的進步。

    你修行的進步,並不在於你念了多少遍什麼咒語,念了多少遍什麼經文,做了多少遍什麼功課,也不在於你一天打坐幾個小時。你修行是否有進步,就看你周圍人的變化。如果你對周圍的人影響非常好,他們對你都很滿意,還對佛法有興趣,那說明你有修行了。你能把他們感化了,這才是你修行的進步!如果不是這樣,你周圍沒有變化,還是跟原來一樣,甚至更不好,那你念的咒語再多,你做的功德再多也沒用,說明你沒有修行,沒有進步。

 

浪費公家的財物 是消耗自己的福報

(2010-04-08 12:15:38)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在現今社會,佔用、浪費、揮霍公家和單位財物的現象非常普遍,其實這個罪過特別嚴重,因為這都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有的人覺得這是別人的、老闆的、國家的,就不知道珍惜,殊不知你有這樣的機會,就是你自己積來的福報。但是眾生愚痴迷惑,沒有智慧,不懂這些道理,以為佔了便宜,實際上是損害了自己。

    珍惜財物,節約資源,就算是一個普通的好人也能做到,更不用說我們這些學佛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應該亂花亂用,比如在壇城,這些水電等等,你認為是別人的,實際上這都是十方眾生供養上師三寶的財產。浪費壇城的財物,福報消耗得特別快。

    福報是積累來的,我們要積福,不能消福。如果福報消盡了,以後就要感受痛苦。我們都是相信因果,相信輪迴的人,別那麼隨隨便便、糊裡糊塗的,不擇手段地追求享樂,根本不顧及因果,也不考慮來世將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因果沒有虛妄的時候,輪迴也是實實在在的。

    能夠得到人身,這是一種福報。在人天以下,還有地獄、餓鬼、傍生道呢,托生人是最難的,下地獄是最容易的。我有時候說,「不能這樣啊,這樣會下地獄的!」都不相信,「哪有啊?大家都這樣就都下地獄了?那誰也不能托生人了?」是這樣的!下地獄的眾生特別多,托生人的特別少。地獄的痛苦我們講過,那是無法忍受的,當果報現前之時,又只能去忍受。

    「我有機會拿國家的、單位的財物了,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多拿一些。」這都是造業呀!如果你這麼做能得到幸福快樂也可以,但是根本不可能,自己的福報很快就會消盡。現在的富有只是幾年、幾十年的事,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與無始無終的輪迴比起來,這幾年的時間算什麼?只是一瞬間。現在我們偶爾餓了一天、凍了一宿都覺得很難熬,這與地獄、餓鬼的痛苦比起來又算什麼呢?

    已經到末法時期了,哪有相信因果,相信輪迴的人?真的相信了,解脫、成佛就容易了。現在的人為什麼對自己沒有信心?原因就是不肯相信因果和輪迴。我經常說,「好好學、好好修,解脫容易,成佛也容易。」但是都不相信,總是懷疑,「我行嗎?我罪孽深重,我煩惱多、習氣重。」這算什麼呢?只要真正去修行,無論多麼深重的業障、煩惱和習氣,都可以立即消盡,就像再濃重、再長久的黑暗,都會剎那消失在陽光的照耀中。 

 

念佛莫求福報

 (2010-04-08 12:08:48)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世間有人。發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問之曰。汝精進念佛。所求何事。則答之曰。為修來世。如是之人。就是願頭打錯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門。乃是為著娑婆世界眾生。備受眾苦。逼迫心身。無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離娑婆之苦。得極樂之樂。今念佛不願往生西方。乃願再生人世。享受人間福樂。實為可惜。殊不知人間。萬般皆是苦、空、無常。何有真樂。縱得富貴榮華。得受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此等快樂。都非真樂。古德雲、『只這色身。誰信身為苦本。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

    又經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五欲不除。塵不可出。』若求來世福報。轉生富貴之家。享受福樂。那知人間富貴花間露。世上功名水上漚。只恐福中不肯修福。報終必墮苦趣。其受樂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長也。獅子峰雲、個個戀色貪財。儘是失人身捷徑。日日飲酒食肉。無非種地獄深根。眼前圖快活一時。死後受苦辛萬劫。

    念佛、本來可以離苦得樂。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則身在娑婆苦海。苦終不離。娑婆是極苦世界。其苦無量。說不能盡。今按人中略說八苦。舉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隨業受報。依前生之業緣。與父緣母緣。三緣和合。中陰身方得投胎。初見父母交媾。忽動慾念。由是流愛為種。納想成胎。處在母身。生臟之下。熟臟之上。中為胞胎。母吃熱時。熱深難忍。幾如鑊湯地獄。母吃冷時。冷觸壓迫。無異寒冰地獄。幽囚十月。臭穢雜處。是名胎獄。又當出胎之時。胎衣脫下。便受風刀割身之苦。故孩兒出世時。便就哇哇叫苦。凡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歲月遷流。形容變易。眼花耳聾。發白面皺。身枯齒落。力弱氣銷。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賴於人。楞嚴會上。佛問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時。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此可見雖是國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黃金不是千年業。紅日能消兩鬢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調。百種病生。世間少有一生無病之人。古德雲、『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別人忙。』姑勿論沉痀酷疾。即使齒痛頭暈。則不自在。行坐不安。寢食頓減。以此例知。一切諸病。無非是苦。三國張飛。性情剛勇。對諸葛武侯曰。我誰人都不怕。於是武侯掌中書一病字。與他一看。問曰、這個汝怕不怕。張飛大聲疾呼曰。噯呀可怕。足見病苦臨身。即英雄力士。亦復無可奈何。吾人能於病中。一心念佛。不為病苦所惱。如是則臨欲命終。百苦交煎之時。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經雲、『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人身有生。則必有死。生時假借四大以為身。死時則四大分離。喻如生牛剝皮。痛苦萬狀。皮肉筋骨。為地大。津液精血。為水大。周身暖觸。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運轉。為風大。死時風大先離。故鼻息斷絕。手足不動。次火大離時。身發冷觸。三水大離時。屍水流溢。只剩皮包骨頭之地大。諺雲、『白骨山頭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為世人所必經之事。無一人可以倖免。吾人未至死時。當善觀察。世間最大為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縱使妻兒相惜。無計留君。假饒骨肉滿前。有誰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也要輪到我。古人云、『紅紅白白莫相瞞。無位真人赤肉團。死去不如豬狗相。即今便作死屍看。』豬狗死時。其肉尚有人要買。人若死時。誰人肯要。

    五、愛別離苦。愛即恩愛。世間恩愛。莫過於父母兄弟。妻子眷屬。最難捨離。總望常相聚會。舉家歡樂。倘若別離。則心如刀割。即所謂千種情懷千種恨。一分恩愛一分憂。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屬無常。有合則必有離。何須痛苦。古雲、『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六、冤憎會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業所感。重者結冤構仇。輕者厭憎嫉視。冤憎之人。若能遠離。其苦自無。那知業力使然。欲離偏合。或為父子。或為兄弟。或為夫婦。或為朋友。冤則索命討債。憎則刺激精神。因緣聚會。無法脫離。亦如啞子吃黃連(蓮)。有苦說不出。羅狀元詩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七、求不得苦。世間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則必有求。所求順遂。自必稱心。喜形於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惱。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覺。當知得失有定。貧富在天。豈不聞、『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乃色、受、想、行、識。五種煩惱之火。焚燒眾生之心。煩惱若重。如火熾盛之貌。或依內根外塵。所起煩惱。屬色陰。或依五識。領納五塵。所起煩惱。屬受陰。或依意識。想念法塵。所起煩惱。屬想陰。或依七識。恆審思量。所起煩惱。屬行陰。或依八識。微細流注。所起煩惱。屬識陰。前七種苦是別。別指一種而言。此一種苦是總。總括諸苦而說。真是世事萬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彌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說。無論智愚賢不肖。皆不能免。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發願修來世。再來做人。還是吃苦。豈不是打錯了願頭。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凈土。方能離苦得樂。彌陀凈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超過諸佛國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不可願身後。生天受樂。以天福亦有終盡。『八萬劫總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永嘉禪師雲。『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當知求生凈土。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師雲。『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凈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凈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故勸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間福報。如以明珠。而貿一食一衣之飽暖。豈不可惜。應當願生凈土。如彌陀經。佛勸發願雲。『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人生三大陷阱

(2010-03-23 13:48:01)轉載

▼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一個農夫進城賣驢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著一個小鈴鐺。三個小偷看見了,一個小偷說:「我去偷羊,叫農夫發現不了。」另一個小偷說:「我要從農夫手裡把驢偷走。」第三個小偷說:「這都不難,我能把農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來。」

   第一個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鈴鐺解了下來,拴到了驢尾巴上,然後把羊牽走了。農夫在拐彎處四處環顧了一下,發現山羊不見了,就開始尋找。

    這時第二個小偷走到農夫面前,問他在找什麼,農夫說他丟了一隻山羊。小偷說:「我見到你的山羊了,剛才有一個人牽著一隻山羊向這片樹林里走去了,現在還能抓住他。」農夫懇求小偷幫他牽著驢,自己去追山羊。第二個小偷趁機把驢牽走了。

    農夫從樹林里回來一看,驢子也不見了,就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哭。走著走著,他看見池塘邊坐著一個人,也在哭。農夫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那人說:「人家讓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裡去,實在是太累了,我在池塘邊坐著休息,睡著了,睡夢中把那口袋推到水裡去了。」農夫問他為什麼不下去把口袋撈上來。那人說:「我怕水,因為我不會游泳,誰要把這一口袋金子撈上來。我就送他二十錠金子。」

    農夫大喜,心想:「正因為別人偷走了我的山羊和驢子,上帝才賜給我幸福。」於是,他脫下衣服,潛到水裡,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當他從水裡爬上來時,發現衣服不見了。原來是第三個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這就是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輕信、貪婪。

不退菩提心為解救眾生倒懸之苦

 (2010-03-23 13:32:21)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發了菩提心要為一切眾生,處處不替個人的利益考慮

    有人問:文殊法里有一句話「退菩提等廿五心」,對這句話不理解。退菩提心是十八根本罪之一,以前有講過。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退菩提心有各種情況,歸納起來有二十五種。如果不避免的話,就容易使你退菩提心。出現了這些情況,有些人還認為:我並沒有退菩提心,我經常在禮佛、做供養、唸經、唸佛。這些都是你個人的修行,當然你能夠維持你個人的修行,好好去做一個修行人,做一個佛弟子,也很好,可是菩提心的範圍要廣泛得多。所謂菩提心,它的要點是一切為眾生,處處不替個人利益考慮,處處在替廣大眾生的利益考慮,有廣度眾生這樣的一顆心。

    離開了釋迦佛的教導,都不叫菩提心

    我們是用佛法去度眾生,所以我們要根據佛陀的教導去為眾生考慮,這樣才能真正帶給眾生利益。要不然就會像如今末法時期有的佛弟子那樣自搞一套,表面上搞得很熱鬧,實際上有些人是在利用佛教搞歪風邪氣,有人說得好聽,認為這也是在度眾生,實際上卻敗壞了佛門的清凈,使很多眾生受到了迷惑,走錯了路,將來要受極其重的苦報。這非但不能叫菩提心,而且還誤導了眾生。所以菩提心有一個原則,必須依照釋迦佛的教導去度眾生。要在度眾生中提高自己,好好修菩薩道。離開釋迦佛的教導,種種的裝模作樣,都不能叫菩提心。

    要引導眾生止惡修善,斷煩惱,修菩薩道快快成佛

    比如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在做好事,奉獻愛心,這種情況我們見了非常高興,因為咱們佛弟子總希望人世間好人多起來,壞人少下去。能夠在人世間救苦救難,幫助苦難的人,這是一件善事。可也只能說他們做了好人好事,他們有一顆善心,而不能說是菩提心,因為他們不是根據釋迦佛的教導,而是根據人世間的道德修養去做的。所謂菩提心必須要依照釋迦佛的教導,首先要勸導眾生止惡修善,進而要教導眾生斷煩惱,出離生死,最後要教導眾生修菩薩行,快快成佛。成佛後能更好地度眾生,這樣的做法才叫菩提心。

    靠近世俗,貪愛名利熱鬧場所,就容易退菩提心

    這二十五種退菩提心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發了菩提心的人過於靠近世俗,過於靠近有地位有財富的人,一方面自己沒有好好修行,沒有很好地離開世間上的慾望,佛法不懂,又受到邪師邪說的影響,世俗的習氣很重,專門喜歡呆在熱鬧的場所、大城市裡,而不喜歡清凈修行,再加上經常跟世間上有財富有名望的人混在一起,像這樣的情況就很容易退菩提心。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就能把佛法興起來

    當今的佛門普遍對法不尊重,不聽法,不主張深入經藏,所以懂法的人極少極少。即使有點懂,也僅僅懂得一點點,這一點點到底是對是錯,還成問題。而邪知邪見卻很泛濫。真正的佛法雖然還有,卻成了尾巴上一點點,所以叫末法。假如所有的佛弟子都能發菩提心弘揚佛法,世世代代把法傳下去,那麼佛法就興起來了。

    滅法的人不在佛門外,是佛門裡的人不爭氣

    現在的佛法已經非常衰弱了。佛法是極其廣大的,我給你們講的法也僅僅是個開頭,你們還經常能來聽法,外面的居士們因為聽不到法,非常苦惱,進佛門幾年了,走過很多的寺院,都聽不到法。如果我們再不發菩提心的話,佛法很快就要滅掉了。不是佛門外面的人要把佛法毀滅,而是佛門裡的人自己不爭氣,貪求五欲,搞歪風邪氣,對法不尊重,也不關心佛教的興衰,也不發心弘法,也不講經說法。是佛門裡的人在進行滅法的工作,把佛法滅掉的。

    不要修成一顆自私的心、愚痴的心

    多年前,有位法師到居士林來講法,他講「你們連戒定慧都不要了,你們知道你們在幹什麼工作?你們在干滅法的工作。」這個罪不得了!連佛法都要滅掉,即使他們還認為自己是個修行人,將來必然會修成就一顆自私的心、愚痴的心。那當然他所作所為都不能算髮菩提心。搞歪風邪氣的人所搞的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字,就是錢。可是鈔票不等於佛法呀。

    佛弟子要為眾生解除倒懸之苦

    咱們也可以把菩提心聯繫到明天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的意思就是解除倒懸的苦,好比一個人兩條腿綁起來,腳朝上,頭朝下吊在樹上,這個人苦不苦啊?為了解除這些眾生的苦,我們佛弟子應該要好好發心。

    供養大眾清凈比丘僧才有功德

    佛講這部經的因緣,是因為目犍連剛得到神通時要報父母的恩,結果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里非常苦。佛就教他一個救度的辦法:到七月十五佛歡喜日,供養大眾清凈比丘僧。

    出家人以清凈為體。我們是恭敬供養清凈比丘僧,而不是假和尚。假和尚喝酒吃肉有女人,儘是敲敲打打賺鈔票,他們根本不懂佛法,可能也沒有受過戒,或者受了戒卻不學戒也不持戒。所以在七月十五那一天,要供養清凈比丘僧,你才有功德。一切功德都離不開清凈。

    貪圖享受、搞名利、犯戒,都不叫清凈

    持戒有功德,犯戒有罪過。所謂清凈比丘僧,是指持戒持得很清凈的比丘。一切享受五欲搞名利,乃至於連殺盜淫妄四根本戒都犯了的,都不能叫清凈。殺,殺生,乃至於到酒家去吃活的;盜,他本人財務不清楚,乃至於把居士們供養的錢,不用在三寶的事業上,而作為私有財產,這就犯了盜戒,盜取三寶物的罪很重;淫,他外面有女人;妄,他盡說假話。假如他連根本戒都犯了,那怎麼叫清凈比丘僧呢?

    佛法僧都具足清凈,所以都稱寶

    為什麼佛弟子必須要恭敬三寶?因為佛寶是清凈;法寶,釋迦佛講的法都是教導我們怎麼樣去修好一顆清凈的心,所謂凈化人心;僧寶,僧寶就是指清凈的修行人,如果不清凈就不能稱寶。

    依靠大眾清凈修行的力量,才有希望度三惡道眾生

    盂蘭盆會是恭敬清凈大眾比丘僧,因為這些比丘僧個個都在修行,有的在山林間禪定,有的在誦經,持戒都很清凈。在佛歡喜日這一天,你去供養他們,依靠大眾清凈修行的力量,才有希望把掉在餓鬼道里的母親救度出來,必須要依靠清凈的大眾比丘僧的力量。說到比丘僧,也包括比丘尼。這是根據盂蘭盆經說的。

    因為顛倒了,所以才有倒懸之苦的果報

    哪些地方最苦?就是三惡道。三惡道是非常非常苦的地方,餓鬼道千年喝不到水,吃不到飯,地獄道比餓鬼道還要苦。為什麼人會掉到三惡道去?你們只知道他們造了惡業,那樣理解也沒錯,但是太簡單了。是因為他們顛倒,所以就有倒懸之苦的果報。末法時期,再不修行誰能避免得了顛倒?

    要免倒懸之苦,只有依靠自己不再顛倒

    顛倒就是事情全做錯了,看問題也錯,做事情也錯。即使肯進佛門修行,現在佛門裡很多事情也都是顛倒,你不聽法肯定會受他們的影響。什麼是顛倒,什麼是不顛倒,這些你不聽法是不會懂的,所以不聽法是最最害人,也是最危險的。佛不是萬能的,你造了顛倒的因,將來得顛倒的果,佛也沒有辦法,否則地獄早就空掉了。所以還是要靠自已,你懂了佛法就不會再顛倒下去了。

    從佛法里來看,現在人世間包括佛門的修行人,顛倒的事情說不完。釋迦佛講過,世間的眾生大顛倒,很危險啊。講佛法的目的就是叫你不要再顛倒了,把你原來顛倒的再倒過來,就成不顛倒。看你願意不願意嘍,你願意就叫修行,你不願意,仍然是顛倒。佛是一個教育家呀,學生不聽老師話,佛也沒有辦法。佛只好悲心朝你掉眼淚,你果報必然下三惡道。

    法有步驟,無有高下

    佛法有小乘、大乘。應該說清楚,大小不在法里,是我們心有大小。經書里常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但有步驟,沒有大小。佛法有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人天乘不斷煩惱,不解決生死問題,仍然要生死流轉,所以是不究竟的。但是人天乘的要求也不低,人天乘修止惡修善,你即使有點煩惱,可你別幹壞事,你幹了壞事仍然會下三惡道,所以修人天乘首先要止惡,還要修善,要做各種好事。止惡是關閉三惡道門,修善是培福。可是人天道不究竟,即使你福報大能生天,照樣有生死,死了照樣會六道輪迴。所以佛真正的目的是要我們了生死,要我們斷煩惱證阿羅漢果,到彼岸。這樣你才不會六道輪迴,到了彼岸你就沒有生也沒有死,沒有煩惱就是快樂。

    菩薩法必須在出離乘基礎上修

    後來佛又講了大乘佛法。你自己走上了解脫道,可是你還有這麼多的親人,娑婆世界還有這麼多的眾生,他們還在受苦,你要發心弘揚佛法,讓他們也走上修行的路,這就是菩薩法。菩薩法必須要在出離乘基礎上修。如果你自己不好好斷煩惱,你這樣子不能叫菩薩,沒有一位不斷煩惱的菩薩。如果一定叫菩薩,能海上師說這是輕毛菩薩,沒有基礎的。是自稱菩薩,實非菩薩。

    不論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都有標準的。出離乘的標準就是修四諦法,菩薩乘的標準簡單說,是修六波羅蜜。可是修六波羅蜜的人必須要在四諦法基礎上修,也就是要在斷煩惱、解脫生死的基礎上修菩薩法。所以說,出離乘是修菩薩法的基礎,而不是兩種修法。

    修好四念處,就能糾正四顛倒

    在修出離乘的基本法里,有四種顛倒必須要糾正。對治這四顛倒的法在苦集滅道的道諦里,三十七道品一開頭就是四念處,四念處是專門糾正四顛倒的。眾生一向是四顛倒,所以佛叫我們修四念處,如果你修好了,你走的路就不是顛倒的路。今天我只能略微給大家提一提。

    觀身不凈,能消除貪愛身體美好的顛倒意識

    第一,要觀身不凈。不管是男的女的,身體全是骯髒的,全是不可愛樂的。可是眾生顛倒,非常愛樂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現在富起來了,對身體的打扮花樣更多了。結果男的又去貪愛女人的身體,女人又去貪愛男人的身體。

    講居士應該怎麼樣修行,其中提到不要貪美食美衣。現在的衣服越來越講究,越來越漂亮了。社會上有些女的,上衣越來越短,褲子越來越往下,目的是為了要露出一個肚皮。肚皮有什麼漂亮的?細細分析一下:外面是人皮,裡邊是豬油,再裡邊是腸子,腸子裡邊是大便,這不過是人皮包的糞桶,眾生還以為非常乾淨漂亮,你說顛倒不顛倒?有些人,吃飯還要這樣的女的陪著,就等於在身邊是放了一隻人皮糞桶,這飯還吃得下去嗎?所以不要對身體有所貪愛,不要以為身體是美好乾凈的,那是騙人的假象。這個觀點要念念不忘,要經常用它來糾正我們以為身體是多麼美好的顛倒意識。

    觀心無常,能消除要求心不變的希望

    第二,觀心無常。人世間總在貪求一個常,其實連心都是無常的,心剎那剎那在變,所以不要去相信人世間顛倒的話,說心不會變。每個人心都在變,今天結婚是一顆歡喜心,為什麼過一個時期又離婚了,因為心變了,心沒有變怎麼會離婚呢?心沒有變怎麼會吵架打架呢?心沒有變,夫妻怎麼成了冤家呢?但是世間上人,偏偏希望心不要變,還盡說哄人的話:海枯石爛,我心不變。離婚的人也曾說過這個話。

    觀受是苦,能消除享受是快樂的顛倒

    第三點,要觀受是苦。享受都是苦,病從口入,吃得好容易得糖尿病,吃海鮮得了急性胰腺炎,究竟是苦還是樂?因為我好久沒有喝牛奶了,我的胃腸對牛奶已經不適應了。從湖北開車到開化,車上帶了幾盒牛奶,我就把牛奶當水喝了,結果拉肚子拉了三天。(眾笑)一切享受都是苦,尤其是高消費,你所用的高級享受還不是你自己辛苦來的錢?可是人世間個個都貪圖享受。

    觀法無我,能放下執著於法的顛倒

    第四,觀法無我。不要執著於法,佛講過:法無定法。世間上的種種法則,種種規定也經常在變,哪有不變的道理?無我就是它怎麼變化你做不了主。佛門裡邊現在執法很厲害。佛教本來沒有宗派,是傳到中國後,中國人分的宗派。現在人都執著自己的宗派,不懂得諸法無我。乃至於誹謗排斥其他宗派,盡造惡業。你應該有這樣的觀念:我修的宗派好,你修的宗派也好,他修的宗派也好,凡是正法都好——那樣你才不會執著。哪能說,末法時期唯有這個宗派才行,其他宗派都不行的?這是謗法的話,可見說這話的人就不懂佛法。這就是修出離乘必須要糾正的四種顛倒。今天僅僅是略微給你們提一提。

    布施供養錯了,好心辦壞事也是顛倒

    修菩薩乘呢?六波羅蜜又稱六度,也不要顛倒,也要建立在出離乘破除四顛倒的基礎上。就是說,你在糾正四顛倒以外,如果你修大乘,還要糾正修六度時所遇到的種種顛倒。有哪些顛倒呢?六度第一個是布施供養。布施供養是培福,供養錯了,你能得到福報嗎?這就是顛倒。比如說,喝酒是件壞事,人家沒錢喝酒,你給他錢去買酒,你這個布施就顛倒了。為什麼現在佛門搞歪風邪氣的地方很興旺,而且富得很?都是居士們供養的。供養是供養修行人的道糧,或者弘法的基金。他們又不修行,又不弘法,你去幫助他發揮歪風邪氣,這樣子顛倒了吧?我從前看到一個在家人,他在一個出家人面前抽煙,所以也給了那個出家人一支煙:「你也來一支。」這個供養也是顛倒了。所以善惡先要分清楚。你供養布施只能夠幫人家做好事,而不能幫助人家幹壞事。

    進一步說,修布施要修到波羅蜜,一切都要空掉,不執著功德。現在有人執著功德執著得厲害,我為什麼要供養?因為我要功德,你不寫我的功德芳名,我就不供養。這樣子你就修不到波羅蜜了,這也是顛倒。

    犯戒不還凈,執持邪戒也是顛倒

    第二持戒。持戒要清凈,如果你持戒不清凈,卻說:「我受過戒了,我是持戒的。」你把這種不清凈的、犯戒的情況說成是持戒,那不是顛倒了?還有一種是在持戒的內容上顛倒,佛的戒律里沒有,可是他自己規定要這麼做。比如他規定自己不吃油鹽醬醋,還有的出家人只吃白的,醬油也不放,天天白米飯、白菜、白蘿蔔,戒律里沒有這條規定啊,你這樣是外道的搞法,顛倒了。還有的人不喝牛奶,他認為,喝牛奶就是戒不清凈,不喝牛奶我的戒最清凈。比丘戒成了牛奶戒了!戒律里沒有一條不喝牛奶的戒,佛自己也喝牛奶的。五戒就要照五戒的要求,比丘戒就要照比丘戒的要求,不能夠隨心所欲地加一點進去,否則在佛法里就叫「戒禁取」,那是邪戒。

    愚痴的忍,傷害他人的忍,都是顛倒

    第三,忍辱。忍辱也有顛倒的,有人修的忍辱,不是佛教的忍辱,他好像是儒教的忍辱、道教的忍辱。佛教的忍辱要有原則的,忍要忍出智慧來。愚蠢的忍,佛教是不主張的。比如別的宗教講,如果你左邊臉給人家吐了口水,你把右邊的臉也送給人家去吐,我們佛教不幹這種蠢事。如今佛教裡邊有人在學儒教的百忍堂,忍得好算你功德圓滿。結果自己的媳婦被人家抓去,他也忍著不說話,那不是害人嗎?你功德圓滿,媳婦倒霉。我們佛教修行的功德可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也不能建立在看見別人幹壞事不說話的忍上。可是今天佛門這種風氣很厲害啊。

    損害佛門聲譽,濫慈悲的忍都是顛倒

    我年輕時候,就有人批判佛門裡的「濫慈悲」。可是前幾年有兩個年輕的居士來跟我談「忍」,還講了一個故事給我聽:從前有個女的有了私生子,舊社會有了這種事,這個女的名譽就敗壞了,所以她把私生子抱到寺院里去。和尚濫慈悲,為了保護這個女的名譽,就收下來養了。當地人就傳開了,這個和尚不規矩,生了一個孩子,還養起來。這個和尚也不說話,忍。最後這件事情弄清楚了,原來不是和尚生的,是那個女的生了抱過來的。他講這話的意思是無論人家怎樣說,你們都要忍。我就有點想不通,人家說誹謗的話,你不去阻止他勸他別說,光叫我們忍,你這算什麼道理呢?

    據說這個故事,在佛教里非常流行,都說這個出家人好。其實你為了一個女的損壞了比丘的聲譽,也敗壞了整個僧團的聲譽,也敗壞了佛門的聲譽,這些你怎麼不考慮啊?就等於抓粒芝麻丟了西瓜,這是顛倒。

    不能邪精進。不修戒定慧也不能叫正精進

    第四要修精進。精進不能顛倒,精進顛倒了是邪精進。我們是要正精進,而不能邪精進。所謂正精進就是照佛陀的教導精進,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戒定慧都要精進,勤就是精進。你不修戒定慧,能叫正精進嗎?即使你三個里只用功一個,那也擺不平啊。或者佛陀沒有規定的精進,你偏要這麼做,那叫邪精進,顛倒了。或者你去朝山,朝山是去朝菩薩的聖地。如今社會上人去名山旅遊,一路上喝酒抽煙就別提了。佛門裡的人去朝山,即使不喝酒不抽煙,可他一路上盡起煩惱,簡直在朝煩惱山。朝山特別起勁,今年朝完,明年再朝,起了煩惱,從山腳下吵架一直吵到山頂,你這個朝山算是精進嗎?

    佛弟子不修禪定學氣功、忙打坐也是顛倒

    第五,禪定。禪定有正定邪定,有些佛門裡的人不學禪定,去學氣功,那不是顛倒了?氣功是外道呀。有些人學了氣功,又到我這兒來學禪定,學了禪定又跟氣功混在一起,這也是顛倒了。有的人不修禪定倒也罷了,還說閑話,「修禪定要入魔的。」還有人說:「我是天天打坐的。」佛教里只有禪定沒有打坐,只打坐不修禪定,到底在打什麼坐?全顛倒了。

    佛法要多聞,如果認為法越聽多越不好豈不顛倒了

    最後一度是般若度。深般若,一切要證空;廣般若,一切佛法都要懂,因為一切佛法都是幫助你進入深般若的。可是有的人不聽法,還說閑話,「法不能多聽,越聽越糟糕。」而種種顛倒的話卻聽得特別多,那不是顛倒了?你是修大乘六度的,非但要聽法,而且還要學大般若的法,因為「般若波羅蜜」是第六度。

    念處顛倒了,出不了生死;

    六度顛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眾生

    中國的佛教一向稱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要修好六波羅蜜。如果你四念處也顛倒,六度也顛倒了,你既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眾生,將來免不了還要受倒懸的果報,倒懸就是下三惡道。

為自己種下一棵「心安草」

(2010-03-23 13:12:30)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然會被名利所困,為可望卻不可及的夢想所累,心會被這些攪得心神不寧。

    凡是看透了人生種種難堪的局面者,才知「清淡之心」多麼有用。

    有一天,一個王子獨自到花園裡散步。使他萬分驚奇的是,花園裡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園中一片荒涼。

    後來王子了解到:橡樹由於自己沒有松樹那麼高大挺拔,因此輕生厭世死了;松樹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在架上,不能像桃樹那樣開出美麗可愛的花朵,於是也死了;牽牛花也病倒了,因為它嘆息自己沒有紫丁香的芬芳。其餘的植物也都垂頭喪氣,沒精打采。只有一棵小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長。

    王子問道:「小心安草啊,別的植物全都枯萎了,為什麼你這小草這麼勇敢樂觀,毫不沮喪呢?」

    小草回答說:「王子啊,我不灰心失望,是因為我知道,如果王子您想要一棵橡樹,或者,一棵松樹、一叢葡萄、一棵桃樹、一株牽牛花、一棵紫丁香等等,您就會叫園丁把它們種上,而我知道您對我的希望就是要我安心做一株小小的心安草。」

    心安草因為安心做好一株小草,而長的茂盛。同理,人們無節制地攀比,和不自量的要求都將給自己帶來超量的心理負荷。

    這世間,有的人家財萬貫、錦衣玉食;有的人倉無餘糧、櫃無盈幣;有的人權傾一時、呼風喚雨;有的人抬轎推車、謹言慎行;有的人豪宅、香車、嬌妻、美女;有的人丑妻、薄地、破棉衣……一樣的生命不一樣的生活,常常讓我們為此生出感慨無限。

    消除不必要的煩擾,就能給自己一個快樂的空間。

    人總是這樣,總是希望擁有自己所嚮往的一切,似乎擁有得越多,人就會越快樂。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們會忽然驚覺:我們的憂鬱、無聊、困惑、無奈都是因為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了,或者太執著了。

一粒粟中藏世界

 (2010-03-22 12:39:02)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黃龍誨機禪師,俗姓張,河北清河人,初次參拜岩頭禪師時,問道:「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岩頭不答,反問他一個不著邊際的問題:「你懂得除去手上的糍粑嗎?」說著,岩頭一個勁搓手,黃龍回答說自己懂得。岩頭說:「那你且去除糍粑吧。」黃龍若有所悟。。糍粑是一種粘米作的粘糕,吃的時候經常沾滿手上,粘粘糊糊,很是討厭。黃龍雖然明白一點,可是要去除心裡的糍粑談何容易,身心總是感到不利索,滯滯礙礙,粘粘糊糊。。於是黃龍又去參訪岩頭的得法弟子玄泉禪師,依然是老問題:「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玄泉拿起一個皂角,問他:「懂嗎?」可憐黃龍乾瞪眼,連連搖頭。玄泉放下皂角,作搓衣狀,這下,黃龍覺得自己明白了,遂頂禮謝道:「這次,總算可以確信佛法沒有差別了」。現在輪到玄泉奇怪了,看黃龍一臉懵懂,不象徹悟的樣子,怎麼說出「佛法無別」的話來,就追問道:「你如此說,究竟明白了什麼道理?」黃龍說:「我曾經問過岩頭禪師這個問題,岩頭告訴我去除糍粑,意思是解粘;您剛才拿起皂角,又作搓衣狀,也是解粘,所以。。」還沒說完,玄泉突然呵呵大笑起來。。黃龍一楞,恍然大悟。後黃龍在今湖北武昌黃龍山創建禪院,大張法席。。《華嚴經》偈云: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八仙之一呂洞賓,,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不及第,生活落魄。後由漢鍾離點化,遂生出塵之意。漢鍾離傳授給他道教的延命方術。從此以後,他便隱居終南山,勤修道法,後雲遊四海。有次南下,經過黃龍山的時候,發現山上紫雲成蓋,心想此處必有異人,於是入山尋禮,來到黃龍禪師的道場,正好趕上黃龍禪師擊鼓升堂。黃龍禪師一見他,心中早已知曉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呂洞賓,為使他修行更進一步,於是便厲聲說道:「座傍有竊法者!」呂洞賓見自己被識破了行蹤,遂走出大眾,黃龍問:「你是何人?」 呂洞賓對禪宗有些不以為然,遂從容答道:「雲水道人。」黃龍道眼明白,早已洞悉其著落處,便喝道:「雲盡水枯時如何?」 呂洞賓暗自一驚,無言以對,於是靈機一動,反問黃龍:「和尚,你說雲盡水枯時如何?」黃龍一聲大喝:「雲盡水枯,黃龍出現。」 呂洞賓見自己輸了一回合,不肯就此罷休,再次發難:「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黃龍禪師知呂洞賓偏重談玄說妙,而沒有真正明白「大道平易」之理,於是便大聲呵道:「這守屍鬼!」呂洞賓卻非常自得地說道:「爭奈囊有長生不死葯!」黃龍禪師道:「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洞賓一聽,非常訝意不服氣,想看看黃龍禪師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便飛劍刺向黃龍禪師。劍到了黃龍禪師的面門,再也刺不下去。呂洞賓大驚,當下擲劍施禮懺悔,並請求黃龍禪師開示禪要。黃龍禪師知其病處,反問道:「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洞賓本來見地已臻玄境,刻意求玄,過猶不及,反成桎梏,所謂大道甚夷,人好捷徑。黃龍這一問,猶如在玄妙的心中打入一根平易的木楔,一下通透到心靈深處,呂洞賓言下頓悟,遂作偈曰:「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

 

心病還須心藥醫

(2010-03-22 12:25:39)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從前,有一隻兔子跑到仙鶴面前。

    「親愛的仙鶴,你是治牙病的專家,請你給我按一副假牙吧!」

    「可是,你的牙好好的呀!」 「好倒是好,就是太小了。請你給我按上一副像獅子那樣的尖牙!」

    「你要獅子牙幹什麼?」 「我要和狐狸較量較量,我不願意總是一見到他就得逃跑,讓他一見了我就逃那才好呢!」

    仙鶴笑了笑,給兔子按上了兩顆假牙,兩顆像獅子那樣的尖牙,簡直像真的一樣,看起來好嚇人!

    「啊,好極了!」兔子照照鏡子,高興地叫道,「我現在就去找狐狸!」

    兔子在樹林里跑來跑去,四處尋找狐狸。這時,狐狸從樹叢後面出來了,正朝兔子迎面走來。兔子一看見狐狸,立刻撒腿就跑。他跑到仙鶴跟前,嚇得直哆嗦。

    「仙……仙……仙鶴,親愛的,請幫我把假牙換了吧!」 「這副牙怎麼不好了?」 「不是不好,是太小了,還對付不了狐狸,你有沒有更大的假牙?」

    「有也沒用,」仙鶴說,「小兔子,應該給你換顆心才好,必須把你的兔子心摘出來,換上一顆獅子心才行!……」

    溫馨提示:企圖通過外表來掩飾內心的空虛和不自信是徒勞的,心病必須從心理上去醫治,從內到外的修整起來、武裝起來,才是真正的治本。

珍惜的變數

(2010-03-22 12:14:11)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日本的一家動物園裡,一個常年餵養猴子的人,不是將食物好好地擺在那兒,而是費盡心思,將食物放在一個樹洞里,讓猴子很難吃得到。

    正因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盡了辦法要去吃。猴子整天為吃而琢磨,後來終於學會了用樹枝把食物從樹洞里夠出來。   

    別人都很奇怪,對養猴子的人說,你不該如此餵養猴子。   

    養猴子的人卻說,這種食物是很沒有胃口的。平時,你真把這食物擺在猴子跟前,它連看都懶得看,它也根本不會去吃。

    你只有用這種辦法去喂它,讓它很費勁地夠著吃,它才會去吃。   

    養猴子的人,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了一個真理:不能「好好」餵養他們的動物。或者說不管怎樣,得讓它們有點費勁,學會去夠東西。

    只有經過自己努力後而得到的東西,才是好東西。

 

 積德

(2010-03-16 10:04:46)轉載▼標籤: 佛學故事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從前有一位很好客的人,他想要開一個宴會請客。邀請許多親戚朋友,並地方名人貴賓來吃飯。當時該地方的餐食以牛乳為最上品。既然欲請許多賓客,必然要許多的牛乳來供應。可是要從那裡弄來那麼多的牛乳呢?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牛乳積蓄在牛腹中。於是就把所有的母牛和犢牛分開—不給小牛吃奶。也用嫩草青葉飼養母牛,以便生更多的牛乳。 

    到了宴客那一天,把所有的母牛都牽出來,欲當場擠乳來請客。可是擠來擠去擠不出一滴牛乳來,很多賓客看到這種情形,等得不耐煩了,紛紛的離開現場,有的人發出怨言說:『這那裡是請客,簡直吊人胃口,戲弄人嘛!"本來欲討人好感,欲揚自己的面子,反而給人埋怨,失了大大的面子了。 

    人類穴居的時候,肚子餓時才出來覓食,漸漸有了家庭制度後,才知道蓄食。所謂『晴天積蓄、雨天糧"是也。起初只是積蓄雨天糧,後來貪心漸大—漸積漸多,自然界的糧食自然也不夠分配,就打野獸來充饑。—後來黃帝教人耕作,一直到今日人類越文明貪心越大。 

    本來積蓄是人類的智識進化,可是積蓄不當也成笨拙,或變成罪惡之源。比喻古時積蓄棄物過幾天即變成腐爛,獸肉也腐爛生蟲臭穢不堪!不但暴殄天物,且造成彼此鬥爭的原因來。 

    世間萬事、尤其是財物!必須要適時、適地、適人的運用,才能萬事暢通,為人安樂—助人為快樂之本。受人尊敬,且作事順利—人人互助,運用不適即處處造業、鬥爭、結怨、被人厭棄,而且招來禍端與苦惱。生生世世結冤,輪迴不息也由此而始。 

    積蓄是人類的文明和智識進化的開端。個人要積蓄,預備身體不適的時候,雨天、天災、困難的時候用。家庭要積蓄,所謂『養兒待老、積穀防饑"。可是『人無百年壽、常懷千年憂"。卻積蓄給代代子孫作資糧,而反害了子孫,好吃懶做的習慣,或嫖賭飲而失敗!國家要積蓄,積草頓糧,養兵買馬以備戰時之用。可是越積蓄即越有事,所謂『飽暖思淫"。積蓄多了,嫖、賭、飲必有他的一份。或者樣樣齊全,積蓄多了,人不但會懶惰,且會驕傲,仗勢欺人,酒肉朋友多,人人慾動他的腦筋,有人慾揩油、有人卻偷、欲騙、卻占、卻分、卻賺,一切是非都來。是禍是福?各有因緣吧! 

    古人說:『積錢財留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善書留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德留給子孫,使子孫繁榮"。說:『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替兒孫作牛馬"。所以積財產留給子孫是最笨的辦法,倘若是積德、作善事,才是自己和子孫的無形財產。

 

勤耕福田

(2010-05-03 22:47:48)轉載▼標籤: 修行心得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芽。」(摘自《無量義經》)

    佛陀殷殷叮囑眾生:應當普遍地在「功德田」上,播下一顆顆的善種子,以智慧的雨露澆灌,令其生髮覺悟的嫩芽。何謂「功德田」?這其實是一種譬喻。由於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非但成就無量功德,亦能獲其福報,故以「功德福田」喻之。

    在《優婆塞戒經》上有所謂「三福田」,除了「功德福田」之外,另有「報恩福田」、「貧窮福田」。佛云:「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說多少供養如是三福田者,當知是人於無量世多受利益。」何謂「報恩福田」?謂父母有養育之恩,師長有教誨之恩,若能供養恭敬,非但能報答其恩,且能自然獲福,故名「報恩福田」。至於「貧窮福田」,謂見貧窮困苦之人,起慈愍之心,以己所有而行布施,雖不求報,亦自然獲福,故名「貧窮福田」。

    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世尊亦有「三福」之說:「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福」名為「凈業」,與《優婆塞戒經》中的「三福田」亦有相呼應處。

    眾人無不希望福從天降,但佛子深信,福須自己求,唯有在「三福田」、「三凈業」上勤懇耕耘,在濁世中方能平安吉祥。在充滿希望的新春氣息中,且讓吾人以此共勉! 

    每次去寺里或廟裡燒香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功德箱,上面寫著"種福田",每次我都會很感動.因為,種福田對我們每個學佛人來說都很重要,佛是兩足尊,就是福慧具足.而我們因為既沒有福更加沒有慧,所以終日生活在痛苦與煩惱中.而學佛了以後,才知道福田要自己用心去種.就像種花種樹要澆水施肥一樣,我們的心田也要不斷地耨耘.可是,我們往往以為種福田就只是去寺里燒香捐錢,當然這些也都是在種福田.但是我們不可能天天去寺廟天天去捐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塊福田,既可以方便地每時每刻地去耕種,也是我們都力所能及都做得到的.這塊福田就在我們家裡.我們的家人就是我們的福田.以前曾經看過一本書,叫做《鑽石就在你家後院》,當時看了還不太懂.後來又讀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人學佛以後就非常想見一見觀音菩薩,他就四處參訪,希望可以找到見到菩薩的辦法,終於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人,告訴他,你現在趕路回到一個地方,那個穿反了鞋披著衣服給你開門的人就是觀音菩薩.他按照所給的地址急急趕路,結果發現那個地址就是他自己的家,他的媽媽因為惦記著兒子,一聽到敲門聲,急急忙忙給他開門,結果衣服來不及穿好,只好披著,匆忙中穿反了鞋子.他看到媽媽那充滿關切的臉,終於明白觀音菩薩確實就在他自己的家裡.從那以後,他就安心在家裡孝順母親,認真修行.

    其實我們也一樣,我們的家人每位都是菩薩.每當家人讓我不開心的時候,我都用這個故事提醒自己,如果這時候觀音菩薩站在你面前,這樣對你說話,你會不開心嗎?你不會,你肯定會想,這是菩薩在考驗我是不是會生氣起嗔念,所以我不生氣,我要通過考驗.如果觀音菩薩讓你倒一杯水,你會不願意去嗎?你肯定不會,你肯定趕快去倒.如果觀音菩薩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你會懷恨在心嗎?你肯定也不會,因為你也在想這肯定是菩薩在考驗你是否寬容大度.如果你把家裡的每位成員都看做是觀音菩薩,你肯定會誠心誠意地去侍奉他們,甘心情願地對他們好,不求回報.

    我們既然今生有幸遇到了佛法,也有緣與家人成為了一家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就要好好珍惜,如果能夠與家人和睦相處,不僅自己學佛,也影響家人都學佛,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也是多有福的一件事啊!

    願每一位有幸能夠學佛的人,認認真真地,誠心誠意地,種好自己家裡的那塊福田. 

如何增長福報

(2010-02-14 19:47:05)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緣深厚,因為有時候增加財富,財富不一定是我們的,增加物質、財產有時反而是個累贅。唯有福報是真的,到哪裡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報呢?

  一、少貪多舍:舍就是一種布施、結緣,緣結得越多,就像播了種,必有收成。所以少貪多舍,必能增廣福報。

  二、少聚多散:不要積聚財富,因為財富是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災、火災、貪官污吏、盜賊及不肖子孫,財富轉眼成空。錢要用了才是自己的,因此要多布施、多結緣。

  三、少執多放:人不要太執著,執著於一點往往失去全部。要把眼光放大、放遠、放開,要能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四、少傲多謙:做人要謙虛,所謂「滿招損,謙受益」,太自滿、太傲慢,讓人看不起,謙虛的人才會受尊敬。

  五、少私多公: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因此不要處處只為自己著想。要常常想到別人,想到大眾,能夠少私多公,才能融入大眾,才能擴大小我。

  六、少憂多喜:人生苦短,不要讓生命充塞太多的憂鬱、傷感。要把歡樂、喜悅常駐心頭,並且影響他人。

  七、少愛多慈:愛是有染污性的,是自私的,是不究竟的,唯有把愛升華為慈悲,才能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才能對人有所助益,所以我們要少愛多慈。

  八、少色多德: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愛情、美色的追求上,因為愛情、美色會隨著時間遷流而產生變化。我們應該在道德、修養上用功,這才是永恆不滅的。

  九、少自多他:不要凡事只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以外還有他人,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同學、朋友、同胞及一切眾生。

  十、少拒多容:泰山不辭土壤才能成其大,所以,能夠少拒多容,才會增加福報。

人生中一切不幸和福報的根源

(2010-04-07 10:55:38)轉載▼標籤: 修行心得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人們都說三界內,也就是我們生活的空間,生活的這個社會,是一個迷的空間。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們看不到這個所謂的物質世界的真相。看不到宇宙正理的存在,什麼都看不見。所以說三界內是一個迷的空間。

人類社會在修行界被稱作三界。其實也就是九大行星範圍之內。這個空間的一切都是在三界範圍之內。這裡面的理,普世的理其實站在修行人的角度去看,都是錯的。三界內的理和上面的理恰恰相反。往往人們認為是對的東西,其實都是錯的。整個理都是反過來的。

比如說,人們常說的兵爭天下,弱肉強食,這些站在修行的角度看都是錯的。人們認為,為了名利去爭去斗是好事,很正常。可是站在修行的角度看就錯了,修行人講不去爭,不去有為的做事,要順其自然,一切都是定下來的,爭不爭該是你的都是你的,不是你的爭破了頭也爭不到。如果有為的去做了,會被執著不放的心帶動而造下惡業從而失去更多。人們普遍認為爭鬥中不吃虧是好事,覺得佔便宜了,其實站在修行的角度看,或者站在更高的法理去看就是錯的。誰爭鬥中傷害了別人,傷害的越重,造下的業越大,損的德越多,按照老百姓講的話就是幹了缺的事了。如果殺人,犯的罪就更大了。那真要用命來償還的。人們覺得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後吃虧,或被別人欺負,從小就教育他要尖滑一點,別人打你你就打他,別人罵你你就罵他等等。其實這樣教育就把孩子給毀了。

站在功能的角度怎麼看呢?

當人的天目打開慧眼通中層以上後,便會看到很多的空間。其實一個人在降生的時候,除了我們這個空間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他,在不同空間存在著,從某個角度講他們是一個完整的一體。但是他們又是獨立的生命的存在形式。只不過以人類這層空間的他為主體。(後面有機會再談這個問題。)那麼從天目來看,人還存在著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承載著這個人一生的福報和苦難。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德,和佛教中講的惡業。這是真實存在的。其實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都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佛教中講修口,甚至閉口不說話。就怕造下這種業將來要償還。其實人的一切財富,幸福,和人們嚮往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皆由德而生。過去老人講這輩子積點德,下輩子當大官,發大財。其實這話說的非常的對。人一降生就有貧富之分,就是因德和業所定。這個人德多了,要什麼有什麼。不愁吃不愁穿的。(有些修行人除外,因為他追求的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他所想要的是別人想要也要不到的。是更珍貴的東西。)

而惡業則是一種黑色的物質。反映到我們這個空間就是病毒,細菌。這個東西到哪,准有不好的事情發生。講到這還要談一句。很多傳染病,對於有些人非常危險,對於有些人什麼事都沒有。就是因為這個人業的大小所致。其實當矛盾來的時候,如果這個人能夠忍,包容下來,或者說承受下來了,那麼這個人就是償還了,消去了這個不好的東西。如果沒有忍,反而把別人揍了一頓,或者罵的那個人狗血噴頭,那他又造下了新的業,下次這個矛盾還會來,而且越演越烈。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償還,或者失財,或者生病等等。那麼當人沒有惡業時候,用天目看去這個人會發出強大的輝光。那些陰性的東西根本就不敢靠近他。就連那些低靈的生命都躲他遠遠的。

佛教中講的惡業,是人們一切不快,痛苦疾病的來源。人在做好事的時候就會積德,人在做壞事傷害別人的時候就會損德,同時造下惡業。

這個話題就談到這。希望看了這篇文章的朋友,不管你信還是不信,盡量不去有意傷害別人。遇事要懂得忍讓。如果這是假的,你容忍了別人,寬容了對方,這不是你修養的提升嗎?同時你也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和讚賞。你也不會損失什麼利益。如果這要是真的呢,在容忍包容對方的過程中自己償還了不說,還能夠積累福報,還能夠為自己的將來避免很多不幸,豈不是件大好事?人們常說「能忍自安」,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福慧雙修

 (2010-04-06 12:16:32)轉載▼標籤: 菩提文庫 分類: 佛學與人生 

            

    今天與各位討論的題目,是「福慧雙修」。因為福德與智慧,都是創造人生幸福快樂的主要條件,亦是覺悟成佛的基本因素。一個人如果有福無慧,生來傻頭傻惱,固然不幸;若然有慧無福,窮困一生,更加苦惱。在修行學佛的人來說:有福無慧,屬於痴福,福盡還墮,永受輪迴,無法解脫生死之苦;反之,如果有慧無福,亦不可能莊嚴佛果菩提,成就眾生。所以,我們要創造人間幸福的樂園,固然要福慧雙修,欲想福慧具足,圓成佛道,更加要福慧雙修。

  甚麼是福?甚麼是慧?我們應該如何去修福修慧?這正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現在就此問題,可分五點來說明:一是福德的內容,二是福德的培植,三是智慧的類別,四是智慧的開發,五是福慧雙修的重要性。

  一、福德的內容

  福德的內容,包括人間有漏之福,二乘聖人無漏之福,以及佛道圓滿無上之福。

  世間有漏之福,除了富貴,長壽,健康之外,還要好德,考終命。即是說:一個有福氣的人,除了擁有無量的財富,享用如意,加以地位高貴,受人尊重之外,還要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仁慈愛物,廣積陰德,子孫滿堂,最後壽終正寢,無疾而終,才是真正的幸福。不然,就算是富甲天下,但地位並不高貴;或富而且貴,卻不長壽;或長壽而欠缺健康,都是人生的缺憾,固然非福。即使財富與尊貴、壽命與健康都佔有,若然為富不仁,報在晚年,或後繼無人,或不得善終,亦屬於非福。所以,一般人都認為,好命的人,必須具備富貴、長壽、康寧,加以好德、善終命等五福,所謂「五福臨門」,才是人間真正的幸福。但在佛眼看來,世間的幸福,亦不過是短暫的佔有,既是無常,又非永恆,所以,我們如果希望,獲得永恆的幸福,非進一步追求出世間的福報不可。

  出世間的福報,是超越三界時空的限制,擺脫人間天上的煩惱,不再漏落生死輪迴,名為無漏之福。學佛的人,因為接受佛法的啟示,知道人天福報「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並非久享。所謂五福,不過暫時佔有;所謂壽命,不過下壽八十,中壽一百,長壽一百二十,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到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何必為短暫之福壽而作諸罪業呢!何況天災人禍,隨時都有可能奪走人的生命?至於天人的壽命,雖然數以劫計,但「縱經八萬劫,終歸落空亡」,福盡還墮,仍然要接受輪迴之苦,根本不值得我們貪求。所以學佛人,不應該熱衷於世間的名利財富,更不應該追求人天福報,而應該寡慾知足,積極進取出世間的七聖財。

  甚麼是七聖財呢?一是信財:因為信受佛法,能夠長養一切善根,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可以說:信是佛道的基金。

  二是進財:精進辦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積聚功德,作為成佛的資糧,等如世人,勤儉積蓄財物一樣。

  三是戒財:戒能防非止惡,我們受持佛戒,止惡行善,進德修業,自然可以獲得解脫的財富。

  四是慚愧:心懷慚愧,悟己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從此取消一切不良心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正是開發功德法財的資源。

  五是聞財:多聞佛法,啟發智慧,明白事理,如說修行,終必成佛,是以多聞,正是增長佛道功德財富的工具。

  六是舍財:學習佛法,以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實行財施,法施,無畏施,內財外財,隨求給予,心不恪惜,以增益佛道的財富。

  七是定慧財:學佛人,修習禪定,廣學般若,止觀雙修,止觀不二;不僅攝心不亂,同時照見五蘊皆空,離相度生,無住布施,如是悲智雙運,就可以速成菩提,證得佛道無量功德。

  因為以上信、進、戒、慚愧、多聞、布施、定慧等七種,是成佛的資糧,亦是轉凡成聖的基金,所以名為七聖財。

  二乘聖人,擁有以上七種財富,由戒定慧財團的力量,斷除見思煩惱,超出三界,遠離生死,享受生命寧靜、輕安、而且永恆的快樂,是以名為出世間無漏之福。

  至於佛道圓滿無上之福,是諸佛因中,發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廣修六度萬行,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以修福,廣學般若以修慧;因此,廣開福德智慧的花朵,結成福慧具足的果實。自此,徹底清洗心中無明煩惱的污垢,以及消除因無明煩惱所引生的種種不良心理,親證本來具足的法身理體,福圓智滿,到達福德之最,智慧之極。功德法財,無窮無盡;廣大智慧,無量無邊,世出世間,再無過其上者,是名佛道圓滿無上之福。

  二、福德的培植

  褔德的內容,雖然包括世出世間各種不同的福,但其中最殊勝的,該是佛道無上的福,可惜世人不懂得追求佛道之福;反而貪戀世間短暫的名利財富;在日常生活中,誰不喜愛金錢、地位、健康、壽命、平安與快樂?誰不渴望五福臨門?可惜追求幸福人,卻不知道如何去修福,種福,和惜福。既不耕耘,何來收穫?所以佛陀勸導我們,如要享福,就要努力修福,還要種福,惜福,不斷散播幸福的種子,然後才有幸福的收穫。

  何謂修福?修福,是指我們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以及修學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大乘法門,所得的福報。因為我們受持五戒,不殺生而仁慈愛物,固然是修福,不偷盜而義利群眾亦是修福,不邪淫而禮節是修福,不妄語而守信用也是修福,不飲酒保持頭腦清醒,提高理智,處世做事,自他兼利,當然是在修福。而身不殺、不盜、不淫,是身修福;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是口修福;心及不貪、不嗔、不痴,是心修福。若能運用清凈的身心,實踐六度萬行,自覺覺他,利己利人,更是修福。此外,我們進入佛門,禮佛念佛,可以滅罪生福;誦經拜懺,也可以滅罪生福;布施財物,供養三寶,更是修福,而且積福。或在佛門執役服勞,清潔佛殿,修理僧房,拔草澆花,掃地洗地,無一不是在修福、積福。可是很多人都不懂修福,來到佛門,除了燒香求佛保祐,多多賜福外,不是希望住持特別招待,就是貪取佛門一點東西帶回去,供給家人共享,以為這樣,就可以合家老少平安。殊不知僅此一念貪心,已經犯了侵損常住的罪過而不自覺。結果,求福反而損福,實在可惜。原因是佛門的東西,屬於十方常住物,不但在家佛弟子不可以侵犯,即使是佛門住持、當家、或清眾,亦不可私人隨便取用;否則,便犯了偷盜罪中最重的罪,若不懺悔,必墮惡道。

  十方常住物,可分為四:一是常住僧物:只屬於本寺僧眾,所共同擁有之物,包括花果田園,廚房僧舍,以及庫房中所有食物,或日用品,永遠都是屬於此處常住所有,不得轉贈其他常住使用。二、十方常住僧物:是指佛門中每日用以供僧的食物,應該是所有出家人所共有,十方僧至,皆可享用。三、現前現前僧物:是指僧團中各別比丘、比丘尼,個人私有之物,即現前僧的現前物。四、十方現前僧物:指亡僧遺物,理應歸十方僧所有,但輕小遺物,可獨施現前僧眾。據此,可知出家二眾,生前固然不可侵用常住物,往生之後,私人遺物,亦應歸十方常住所有,不可由其出家徒眾,或俗家眷屬承受。至於在家佛弟子,更不應該蓄意侵損十方常住一切飲食財物,更不應該承受出家親人的遺物;不然,就犯了偷盜罪中最重的罪。因此,我們進入佛門,無論是用財物,或用體力,甚至用心意布施,都是修福;若然不恭敬三寶,或侵損常住財物,何止損福,而且是非常罪過。

  清朝有一富翁名王文簡,浙江省人,二十歲結婚,連生九個兒子,個個傻頭傻腦,食得、睡得、做不得。王氏夫婦個性良善,既好施捨救濟窮人,又敬信觀音菩薩。乾隆年間,天旱成災,餓死者眾,王氏變賣田地家宅,賬濟大眾,活人無數。旱災過後不久,長子突然死亡,不出三年,九個寶貝兒子相繼夭逝,親戚朋友,都懷疑佛教所說:「善因善果」的問題。王氏夫婦更痛不欲生,特別寫一篇疏文,陳詞悲切,在觀音菩薩像前焚燒。當晚,王氏夫婦同時夢見,觀音菩薩告訴他們:「你們家雖富有,但祖上缺德,九個兒子,都是債主投胎的敗家子。幸而你們夫婦,樂善好施,賬濟災民,活人無數;故上天收回九個敗家子,不久,當遣文曲星降生汝家,不要悲傷。王氏夫婦轉悲為喜,繼續布施修福,三年後連生五子,聰明好學,官至尚書;王氏夫婦健康長壽,子孫世代顯貴。

  又,有一相師說:波斯慝王僅有七日壽命,王恐怖憂愁,求佛救護。佛教他發心、持戒、修最上福。發心,是發慈悲喜舍心實行布施;持戒,是受持不殺生戒;修最上福,是建佛塔寺,供養三寶。王依教奉行,終得長壽。據此可知,修學佛法,力行眾善,就是修福。福由修行得來,因名修福。

  何謂種福?種是種植,例如農夫,將植物種子,種在田地上,經過一番耕耘,必有一定的收穫。同樣,種福就是把幸福的種子,播種在福田中,加以努力灌溉,自然開幸福的花,結幸福的果。甚麼是幸福的種子?福田又是甚麼?答案是:「布施」就是幸福種子;「三寶」就是福田。我們將布施的福德種子,種在三寶福田中,生生世世,必定福報隨身。因為布施是眾善之門,六度之首,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福報,皆從布施中來。所以佛在大般若經中告訴我們:「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菩提,一切行中,應先行布施。」

  布施的種類很多,用自己的財物與眾人分享,是財布施;用知識技能教導他人,或演講佛法,教化眾生,是法布施;見義勇為,保障他人生命財產的安全,是無畏施。

  仁慈博愛,給予眾生的快樂,是慈心布施;悲愍同情,拔除眾生的苦惱,是悲心布施;隨喜贊助,慈善公益,是喜心布施;不分貴賤,平等饒益一切眾生,是舍心布施。

  用友善親切的眼睛看人,用敬愛的態度,注視父母師長,是好眼布施。態度懇切,微笑對人,是容顏布施。讚歎三寶,歌頌父母,善言教化眾生,鼓勵他人向上,勸導他人學佛,都是言辭布施。在佛門盡點義務,或對父母師長執役服務,或無條件幫助別人,是身行布施。見人困苦,心生憐憫;見人布施,心生歡喜;見人學佛,讚歎隨喜;見父母師長,恭敬尊重,是心意布施。敬老尊賢,舟車讓坐,居家讓床,是床座布施。建造佛寺,供佛安僧,或以私人房舍,供給父母師長居住,是房舍布施。

  遠有,修理佛寺、佛塔、佛經、佛像是布施;在佛前燃燈、燒香、獻花是布施;以花果樹木,供養佛門是布施;清理佛殿,整理僧房是布施;在佛門種花拔草,清除雜物是布施;吸塵掃地,煮齋供眾是布施;講經,弘法也是布施。總之,在佛教團體,或在公眾場所,盡一切義務都是布施。只要我們發心,隨時隨地,都可以用自己的心力,體力,智力,財力,物力實行布施。我們將布施的福德種子,播種在福田中,再灌以慈悲水,就會開幸福的花,結幸福的果,就是種福。

  甚麼是福田?在梵網經中,佛說福田有八種:一佛,二聖人,三得戒和尚,四阿闍梨,五僧人,六父,七母,八病人。但歸納而言,不出三種。佛、聖人、僧眾,是功德福田,又名敬田。戒和尚、阿闍梨、以及父母是報恩福田,又名恩田。病人、殘障人士,以及貧苦群眾,是貧窮福田,又名悲田。我們用尊重恭敬的心,布施供養佛、僧、及一切聖人,是在功德福田種福。用孝順報恩的心,布施供養父母師長,是在報恩福田種福。用悲憫同情的心,布施病人,救濟貧苦大眾,協助殘障人士,是在貧窮福田種福。無論是在敬田、恩田、或悲田種福,都應該用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尊敬心而行布施。

  如何惜福?惜福,是珍惜自己,由修行與布施所得的福,既要小心保護,不可隨便浪費已經擁有的福報,還要不斷播種,繼續努力,以免福盡還墮。俗語所謂:「有福不可享盡」。可惜現代人,大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嫌己之不足,嫉妒他人的成就。或貪慕虛榮,講究排場,揮金如土,不知節約。今日用盡,明日求人,求不得時,則生怨恨。甚至為了財富的佔有,不惜謀害親人,殺害父母兄弟子女,何止損福、折福,簡直是罪大惡極。

  明朝有同學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又同年考試,同月高中,同日見皇帝,同時授官,一為刺史,一為知府。二人相約,彼此互通訊息,互相照顧。不久刺史死,知府為其料理後事,在靈前禱告:「我與先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同年考試,同月高中,同日面聖,同時授官;今先生辭世,我仍未死,是何原因,請託夢告我。」當晚,果然夢見剌史來告訴他:「我自少生在富貴家,衣食享用非常豐富,又不知節約,折福而死。而你出身寒微,未得享用,故能長壽。」知府自此力行節約,積德行善,自求多福。結果,官至極品,福壽康寧,年過百歲,無疾而終。可知個人禍福,非關出生年日時。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所以我們欲想增福延壽,非修福、種福、惜福不可。無奈很多在逆境中掙扎的人,都不知道修福、種福、惜福,而到處求神問卜,占卦算命,希望神佛保祐,皆因愚痴無智之過。

  從前有個誠實的商人,心地良善,人緣又好,所以生意興隆,錢愈來愈多,可是他心中的煩惱,亦隨之而增。終日愁眉苦臉,難見笑容。原來他是為了錢的收藏而苦惱。因為以前舊社會,既無銀行可以儲存現金,又無投資證券等行業服務,錢銀放在家中,恐怕盜賊來光顏;藏在地下,又恐怕被人掘走;交給妻子,又擔心妻子夾帶私逃;托朋友保管,又擔心被朋友吞沒。因此日夜憂慮,寢食不安。最後,唯有將零錢碎銀找換金子,纏在腰中,日夜守護,好不辛苦。

  有一天,適逢盂蘭勝會,很多善男信女都到佛教寺院,供佛及僧。此時,腰纏黃金的商人,剛巧路過此地,不覺隨著人潮進入佛寺。看見很多人將金銀錢財,以及日常用品,投入盂蘭盆中,由於好奇心所驅使,特別請教住持。住持很慈悲的為他解說,盂蘭勝會的起源及其意義,並告欣他「盂蘭盆」是公眾福田,用以方便世人,將世間不牢之財投入盆中,供養三寶,則善因善果,生生世世,福報隨身,享用無盡。當時良善的商人,也許善根成熟,聞法歡喜,欣然大叫:「我找到收藏錢財最好的地方了,」隨即解下腰間的黃金,全部投入盂蘭盆中,寺僧為他懺悔、祝福,即證初果,立刻獲得不可思議的福報。

  這個故事並非寓言,事實上,保管錢財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福田。因為世間財富,五家所有,水、火、盜賊、敗家子,以及政治因素,隨時可以令億萬富翁,一夜之間變成窮漢。有智慧的人,若能將世間不堅牢的財物來種福,不管是種在功德福田,報恩福田,或貧窮福田,都比較存在銀行更安全,而且利率更高。所以,我們除了修福、種福、惜福之外,還要修慧。因為有智慧,才懂得運用金錢來修福,種福,更懂得惜福。

  三、智慧的類別

  佛教所講的智慧,並不是世間一般人的聰明才智,而是包括二乘聖人的一切智,菩薩的道種智,以及諸佛的一切種智。因為世間一般人的聰明才智,只能認識世間一切事物的現象,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被現象界迷惑,發生錯覺,導致見解不正。二乘聖人學習佛法,因聞佛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得知世間諸法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生滅無常,苦空無我。因而放下個人名利財富的追求,拋棄世間物質的享受,修心聖道,開發智慧。外不再為諸法現象誘惑,內不再為五蘊假我困擾,斷除個人因見解上、以及思想上的錯覺與固執,所引生的種種煩惱,無漏智慧顯現,親證諸法空相的真諦浬,得一切智。

  菩薩的智慧,是由修六度萬行,所證得的道種智。「道」指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種」指一切眾生各各不同的種性;「智」是能理解諸佛的無量法門,又能了解一切眾生不同個性的智慧。菩薩雖然已遠離煩惱,解脫生死的束縛,但不忍坐視眾生沉溺生死,因觀眾生苦,起大悲心,入俗利生,觀機設教,實行六波羅密成熟眾生,利樂有情,因名道種智。

  諸佛的智慧,名一切種智,是包括二乘聖人觀真諦空理的一切智,以及菩薩觀機設教的道種智。「一切」概括空、假、中三諦理,「種」是指諸法種種不同的個性,如法華經所說: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智」是諸佛所證的實相般若,不僅能深入理解一切諸法如是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等種種差別名相;還能親證諸法本體的實相理。同時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演說種種不同法門,教化開導種種不同根性的眾生,因名一切種智。

  佛智觀一切諸法總相空理,如二乘聖人所見,但不落於空;佛智觀一切法的差別相,如菩薩所見俗諦理,但不著於有;佛智觀諸法相假性真,證中道理,而不滯於中。雙照雙遮,遮照同時。三智皆能見實相理,超越人間的聰明才智,超越二乘聖人的一切智,超越菩薩的道種智,又能同時發揮三種智慧的功能,因名一切種智。

  世間人的智慧,真妄混雜,善惡交參,利害各半;謹限於事物表面的認識,以及人我知見的分別,既自私,又有限。三乘聖人的出世智慧,雖純真無妄,純善無惡,但各有所偏,二乘執空,菩薩著有,見理未圓,仍屬有限。諸佛智慧,能透視事物現象,深入諸法本體,既知事物總相的真空理;又知事物差別相的俗諦理;更能究盡諸法實相的中道理。世出世間,無過其上者,故佛的一切種智,又名出世間上上智。

  四、智慧的開發

  我們欲想自己成為一個聰明才智的人,進而證得佛道的智慧,就應該從聞、思、修三慧下手。由於多聞佛法,啟發智慧,是聞慧;由思惟佛法,心生慧解,是思慧;由如法修行,親證真理所得的智慧,名修慧。聞慧是用耳朵去聽,思慧是用心去想,修慧則由行動去實踐。

  人的耳朵是用來聽取外界的音聲;而外界的音聲往往影響人的情緒。例如:我們聽到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或音樂,自可發人深省,或令人心曠神怡;反之:如果聽些誨淫誨盜的樂曲,或粗言惡語,將會令人想入非非,或無明火起,嗔恨心生。所以一般人的聽覺每為境轉,聞贊則喜,聞謗則嗔,情緒變化無常,也就難免善惡不定,於六道輪迴中,升沉不已。佛為令眾生解脫六道輪迴生死的苦惱,教人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由聞善知識宣說真理的文字般若,啟發內心本具的覺性,或由見聞讀誦大乘經典,心生慧解,開佛知見,謂之聞慧,即從耳根聽說真理所得的智慧。

  思慧,是屬於人的思想與意志方面。人的思想最為複雜,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前後的想法都不同;由於人的思想不同而又善變,所以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無法融洽,和平共處,每因思想不能一致而起衝突,互相鬥爭。佛為針對人因見解的錯覺,而導致思想鬥爭,所以說五戒,說十善,說八正道,說六波羅密,以及說種種法門,用正覺的知見來糾正人的錯覺,導世人止於至善。我們若能將所聞的佛法,加深思考,從而認識真理,啟發正智,謂之思慧。

  修慧,是將所理解的佛法,付之實踐。在解行並進、定慧均等的實際行動中,破除煩惱,揭示人生光明的另一面,進入智慧的境界,不斷進修,經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謂之修慧。

  如是由聞佛法的道理,進而了解佛法,再運用佛法,來修改自己不良的習慣與行為,令身口意三業,遠離邪惡,轉向菩提覺道,修學諸佛無量道法,開發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所謂:「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自然證得佛道無上的智慧。

  五、福慧雙修的重要性

  學佛的人,既然要修福,同時也要修慧,所謂:「福慧雙修」,然後可以成就圓滿無缺,正覺、幸福、快樂的人生。否則,有福德沒有智慧;或有智慧而沒有福德,都是人生的缺陷。因為,一個只擁有福氣而沒有智慧的人,雖然享受如意,生活富裕,但也會令人生活腐敗,人格低落,不懂得如何處世做人,更不懂得怎樣去利已利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為了我的滿足與享受,貪名貪利,貪財貪色,甚至陰險奸詐,或恃勢凌人,何止「生無益於世,死無利於後」;而且生時要受法律裁判,死後要墮惡道受苦,永劫沈淪。反之,只擁有智慧而沒有福氣的人,雖然明白人生的意義,是貢獻不是佔有,是互利不是獨利;可是生活窮困,衣食不足,無以利己,何以利人?結果,雖然希望當仁不讓,濟世益群,可是每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徒自苦惱。因此,佛教我們福慧雙修,以提升自己;以福利群眾,甚至覺悟成佛。

  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佛教:「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修福,用外財布施,不及用內財布施;用內財布施,不及用法布施;用法布施,又不及無相布施。所以說:「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修慧,追求世人妄想非真的智慧,不及修學出世聖人的真空智慧;獲得出世聖人見諸法空相的智慧,又不及諸佛親證實相理的無上智慧。我們若能多聞佛法,憑藉文字般若的啟示,成就聞慧;進而思維修習觀照般若,「應無所住」以修慧,「而生其心」以修福。修福故能嚴凈佛土,成就眾生,修慧故能斷盡無明,親證法身;如是福慧雙修,福慧具足,即可成等正覺,圓成佛道。所以福慧雙修,正是圓成佛道的主要條件,對學佛修行的人,非常重要。

  雖然,我們初發心學佛,未能做到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作,而生其心。」但我們一定要福慧雙修。不但要修福,種福,惜福,勤儉節約以自求多福;還要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多思維佛法,多修學佛法,以開發智慧,使自己在充滿幸福與智慧的生活中,自利兼他,造福社會,以發揮人性的美德,以建造人間的樂土,以續佛慧命於永劫。

  最後,我引用一個故事來結束今天的演講。據說:從前有二個師兄弟,同時出家修行,師兄沉默寡言,喜歡研究經典,專心修習禪定,非常用功,不久即斷見思煩惱,證得阿羅漢道。可惜平日很少與人結緣,又不布施修福,所以雖證聖道,卻很少人供養,出外乞食,多數空缽而還。師弟則個性好動,喜歡布施修福,廣結善緣;由於追逐名利,高扳顯貴,常受國王大臣們供養。可是戒行不凈,又不肯多聞佛法,修習禪定,信施難消,結果死後投胎畜道,供給王宮作為坐騎,以還宿債。但是由於生前喜歡布施修福,故貴為象王,身披纓絡,珠光寶氣,莊嚴其身。

  有一天,師兄出門乞食,又空缽而還,途中巧遇象王,被國王坐騎出外遊行,不禁感慨萬千的說:「我不如你,你不如我。」意思是說:我不修福,所以福報不如你;但你不修慧,又因破戒墮落,不如我解脫生死,得證聖道。這就是不能福慧雙修的結果。古人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福慧雙修,特別是出家人,更要福慧雙修。如果修慧不修福,窮釋子一名,生來寒酸相,雖有智慧,可以弘人揚佛法,廣作佛事,利益眾生,可惜缺乏福報與助緣,無法滿其所願。反之,修福不修慧,生來福相,名成利就,財富億萬,身為富僧,雄視同倫。可是沒有智慧,弘經演教,廣度眾生,續佛慧命;加以信施難消,一息不來,財富帶不去,業力卻隨身,業果報應降臨,將悔之已晚,不可不慎。因此,無論在家學佛,或出家修行,非福慧雙修不可,願與各位共勉,謝謝!

 

佛教「福慧雙修」的啟示

(2010-06-18 11:36:26)轉載▼標籤: 修行心得 分類: 佛學與人生 

                  

    「福慧雙修」是佛教的根本教法。如《涅槃經》卷27云:「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種莊嚴者,則知佛性。」《華嚴五教章》卷二云:「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太虛大師在《人生佛教》中也曾經指出:「真正所謂成佛,必具二要素:一智慧,以智慧力故,體察諦理斷諸煩惱。二福德,以福德力故,莊嚴國土,潔凈身心。佛之所以成佛,即由此二力圓滿無缺故。」佛教之「福慧雙修」蘊含著極其深刻的人生智慧,無論是對世俗人生還是尋求解脫、超越者,都有很多啟發之處。

    首先,「福慧雙修」有權有實。所謂「權」即權宜之義,指為一時之需所設之方便;所謂「實」,即「真實不虛」之義,系指永久不變之究極真實。「福慧雙修」之「權法」,指的是佛教對於世間的財富與智慧亦持有一種肯定態度,因為這是屬於「世間」善法之一。但其「實法」,是在出世之「福慧」,以及其實踐「六度萬行」上。對於世間「福慧」之肯定,如《善生經》中佛陀對善生之教誡云: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一食知知足,二修業匆怠,三當先儲積,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澤地而置牧,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財寶日滋長,如海吞眾流。」

    分析一下這段經文可以看出,對於世間財富之獲得,佛陀建議用一種合理合法、勤懇積極的態度與方式(智慧)去獲得財富,這種「智慧」在《雜阿含經》(經48)中又稱為「黠慧」,而對於財富之守護,佛陀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如「不信姦邪人,及諸慳吝者」等,儘管謀財方式古今迥異,其精神實質還是一樣的。但世間這「福慧」是「有漏」的,除了能給生活帶來些許便利外,並不能解決真正的人生問題,按照佛教的說法,人由於煩惱所生之過失、苦果,而在迷妄世界中流轉小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此為人生之根本問題。欲解決此問題,「福慧雙修」之權法是力所不逮的。

    其次,「福慧雙修」有先有後。就世間與出世間的福慧而言,應是「世間」為先。《大般若經》中認為,如果一個人世間福慧不夠,那麼出世間的福慧更是無法企及的,更無法領略佛法般若的真實意義:「有愚痴人為魔所使,未種善根,福慧薄劣,……自於般若波羅蜜多,不能聽聞乃至演說。」故佛教有「修道資糧」一說,因為世間的「福慧」是成就出世間「道業」的必要條件與基礎。這就提醒我們,如果只是志存「超越」、「解脫」,而不顧世間善法的修行,那就是「地基」沒有打好,恐怕也不太容易取得出世間的成就。

    就「福慧」自身修習順序而言,則應該是「福」先。關於「福慧」積累,佛教有「六度」之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六度」針對的是不同方面,但其順序卻是不容紊亂的,即先由「布施」、「持戒」入手「修行」。蓋「布施」、「持戒」通乎「世間」、「出世間」,前者是一種「積極」的利他行為,後者則是一種「消極」的利他行為。從此入手,如爬樓梯,如登高山,拾級而上,方能成就智慧。另外如在《佛說吉祥經》中,佛陀提出的忠告也是先從「遠避愚痴者、親近智慧人」入手,漸次談到「居住適宜地」、「廣學長技藝」、「善能養父母」、「幫助眾親眷」、「邪行須禁止」等世間善法,進而進入「參訪眾沙門、適時論信仰」、「克己凈生活、覺知四聖諦」、「了悟於涅槃、世事不動搖」的出世間「福慧」善法。從這點上來看,佛教是重「實行」而非「玄想」、重「利世」而非僅「自利」、重漸次修行而非一蹴而就、躐等而行的。

    最後,「福慧成就」有主有次。無論是世間福慧還是出世間福慧,都是以「智慧」為主導的。「出世間福慧」講究「空慧」,「世間福慧」講究「黠慧」。後者要以種種善巧方便帶來財富的積累。從相關經典看,佛教是反對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一夜暴富的,所以屢屢勸人要有「營生之業」,要「始學功巧業」。即便是想要成就世間的「福業」,那也必須遵循「正道」才可以,否則只是成就「財業」,自己並不能享受此財富帶來的「福報」、  生活的便利、社會的聲譽等。遵循「正道」求財需要智慧抉擇,其實質終究是和出世間的「福慧」一樣,都是以成就無偏無執之利他道德行為歸宿的。

    特別是在積累了一定的世間「福業」之後,如果不以佛教提倡的出世間智慧為主導,不以精神、道德之追求為終極,則鮮有不驕奢淫逸、敗德喪家者,這大概是古今中外的通例。如基督新教衛斯理宗創始人約翰·衛斯理曾經說過:「當財富增加的時候,傲慢、情慾,各種各樣的俗世之愛也會隨之而增強。……凡是財富增加的地方,宗教信仰的精粹就會相同比例地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宗教的出世智慧(如佛教的「空觀去執」之智)作為主導,那麼所積累的世間「福慧」恰恰會變成「一間像鋼鐵一般堅硬的牢籠」(馬克斯·韋伯語)。人生活在其中,安全、方便是有了,但終究是沒有終極智慧的聲色沉迷之徒,在佛教看來,這樣的人生還是蠻可憐的。綜上所述,佛教所提倡的「福慧雙修」內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對於今天的人們還是不乏啟示、教育意義的。

人生不能太圓滿

(2010-09-06 15:55:15)轉載▼標籤: 修行心得 分類: 佛學與人生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但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都會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是有嚴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路上卻是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慣,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划上了一個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

    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們背上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那別人吃什麼呢?

    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尤記得我的佛家師父,出家前曾是知名的企業家,在我皈依三寶時曾告訴我;他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令人羨慕,但深究其里,每個人都有一本很難念的經,甚至苦不堪言。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份,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中的一部份,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我們必需避免屁股被煮熟的命運

(2010-09-02 08:52:22)轉載▼標籤: 靈山居士文集 分類: 佛學與人生 

 

    我們的每一種行為都來源於我們的見解。我們擁有什麼樣的見解,直接決定我們擁有什麼樣的的行為模式。假如我們擁有流氓的見解,就不會覺得和100個女孩睡覺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也可以說,你的見解在寫劇本,而你的行為你的身體則在演這齣戲。有什麼樣的導演就會有什麼樣的演出。

    比如我們大多數人都擁有這樣的見解,那就是假如我們跳到一鍋開水裡,就會變成一個熟人並且可以食用。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多數人都對此擁有定解,所以我們很少看見有人跳到開水裡。即使是那些非常想不開的人,也只會選擇往涼水裡跳。所以我們的見解非常重要,假如一個見解並未在我們心裡站住腳,我們的行為就有可能不受他的約束,我們就有可能做出往開水鍋里跳的英勇舉動。

    從佛的角度來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大部分人都在準備往開水鍋里跳,有的甚至已經跳了下去,不過由於我們的抗打擊能力和抗熱能力都非常強,所以那些跳下鍋的人暫時並沒有覺察到自己即將成為熟食。他們的看法比較樂觀,他們認為自己正在洗桑拿。佛陀是這麼一個人,他告訴我們假如跳下鍋只有變成滷肉這一條路,並且阻止那些試圖往下跳的人,至於那些已經跳下鍋的人,假如他肯在變成燉肉的過程中聽聽佛陀在說什麼,並且在變成燉肉之前爬出來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成佛。

    不過很多人並不覺得被開水煮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他們在被煮熟之前似乎並不覺得痛苦,等他們覺得痛苦的時候往往就無法自拔了。要說服一個人知道被開水煮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並不那麼簡單,我們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在開水裡洗桑拿,並且視其為快樂,然後就成了熟人。所以佛首先必需讓你明白呆在開水裡並非你想像的那麼爽。我們與佛的分歧在於我們覺得呆在開水裡是在洗桑拿,而佛的看法則是,這是在涮羊肉。很顯然,佛的看法是正確的,不過我們都不容易相信別人的說法,我們一般只是在自己的屁股被煮熟之後才會考慮佛的意見。其它時間我們都比較麻木。

    當我們的屁股被煮熟失並且去知覺之後,我們就會懷疑自己以前的見解正確與否,我們會對在開水裡洗桑拿提出質疑。因為他導致我們的屁股變的可以食用,而我們並不准備擁有一個多功能的屁股,我們對於屁股的期待值很低,我們只希望他可以充當我們的坐墊,我們並沒有拿它當晚餐的想法。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重新審視佛陀的意見,假如我們花足夠的時間,就會發現佛陀說的沒錯,我們把自己放在開水裡並非洗桑拿而是在涮羊肉。在我們產生了這樣的定解之後,就不會看見一鍋開水就往裡跳。

     假如我們已經在鍋里煮的半熟,就會考慮出離這口鍋。佛陀為你提供各種出離方法,其中之一是你可以喊阿彌陀佛快來救我,阿彌陀佛就會帶著觀音菩薩跑來把你拉出開水鍋。但在此之前,你必需擁有定解,你必需讓那些觀念在你心裡生根,否則你還會不時的跳回開水鍋。佛陀不能老是充當你的救生員。假如你一意孤行要成為燉肉的話,佛陀也不能把你怎麼樣。因此我們的見解非常重要。假如我們的見解不改變的話。我們永遠無法產生跳出開水鍋的想法。即使暫時跳出來,我們還是會被習氣拉回去。

    很多人也並非不認同佛陀的涮羊肉理論,不過他們並未把他當做真理,他們存著僥倖的心理,他們總是試圖在不作涮羊肉的同時洗桑拿。還有的人聲稱自己是下去救那些即將被煮熟的人,其實他也是去洗桑拿,並且面臨著被煮熟的命運。當我們擁有了那些正見的時候,我們就不太可能做出這些瘋狂的行為。從聖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發瘋,因為我們都在往開水裡跳。我們之所以會這麼瘋狂,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跳下去的後果。

    就象我們確知把手插進電門就會渾身發抖並且變成黑人,把病毒吃下去就會得病的話,我們就會避免這些行為。不過由於因果非常複雜,很多時候業報並非像把手指頭插進電門那樣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說服他們接受這件事並不容易。由於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把苦當成樂,所以我們都可以貌似平安無事的在開水鍋里呆上一段時間,直到我們發現自己的屁股被煮熟。因此我們必需首先擁有牢固的正見,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你很容易重新回到開水鍋。你的行為也會不受約束,假如你的見解無法阻止壞的行為的發生,那就說明你的正見並非你所認為的那麼牢靠。你需要加固你的正見。否則你的屁股就會經常被煮熟。

 


推薦閱讀:

科學永遠追求不到真理嗎?
虛空的虛空,聖經:傳道書
假如社會與真理方向背道而馳(或者偏離真理的方向),你選擇追求真理,還是放棄真理順應社會?
2000年前,他說了一句話,現在竟然還是真理

TAG: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