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些人光是活著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死亡是詩意的,溫柔的,而活著則是粗重的、殘酷的。

和死亡相關的從來沒有輕鬆地話題,大抵是壓抑沉重甚至令人窒息的。可是每每人們討論死亡的時候總會連帶著另一個詞,那就是活著。

活著就比死亡輕鬆地多嗎?

可能不是這樣的,只是人們都懼怕死亡所以嚮往活著,畢竟有生命就會有更多的可能。

一輩子活得通透的人很少,大多數的人們還是疲於奔命來生活,最終無法接受與之相乘的背棄與失落。

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失意十之八九,在失落時感慨世事無常,自己是這個美麗世界的孤兒也是人之常態。

可是人們從呱呱墜地到復歸塵土,終是短暫的,和永恆的宇宙想必短暫地起不到什麼波瀾,死亡是常態。

但是在加拿大作家阿里斯泰爾·麥克勞德的筆下,死亡充滿了詩意,而活著則成為比死亡更為沉重的存在。

在麥克勞德的短篇小說集《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中共有7篇短篇小說,它們利用不同的故事對於生和死進行了描寫。

這些看似充滿沉重壓抑的生和滿懷詩意的死似乎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它是真真切切存在於我們身邊的,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

這就好比這些故事發生的地點:布雷頓角,它不只是故事裡和現實中的存在,而是跨越了地域界限,成為了一個無處不在的存在。

這些短篇作品的主人公雖然不同,故事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講述的故事都是有關親情那種個人和家庭難捨難分的情感糾葛。

試圖掙脫又深陷其中的糾結。

故事並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故事發生的地點也都是現實的存在,可就是這樣的故事體現出來了作者想表達的省的沉重,死的詩意。

就像《船》的開頭:「花一輩子去做自己厭煩的事,比永遠自私地追逐夢想、隨心所欲,要勇敢得多 」開始便奠定了小說的氛圍和基調是——死亡的情緒。

床頭的煙灰缸里有燃盡的香煙灰燼,人的心情就像是這點燃的香煙隨時會殉滅。

父親是一名漁民,所以船對於這一家來說是討生活的必要工具。

可是這位家裡的頂樑柱,身材魁梧胸毛灰白且頭髮過肩的實際上並不喜歡捕魚的工作,他喜歡讀書。因此總會和妻子慪氣,但是父親還是堅持著讀書,學識在捕魚中的人來說是最高的,因為這是唯一可以慰藉靈魂的事情。

這就是活著的殘酷,為了生活為了家人必須要捨棄自己的夢想,為了填飽家人的肚子就只能放棄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

而現在所作的事情無論真的喜歡都只能堅持,這就是現實。

所以為了活著而放棄夢想才會像剜肉一樣疼,這是活著必須付出的代價

這不僅是全部,活下去要面對的另一個代價就是面對死亡。

父親在一次出海的時候不幸遇難,屍體上掛著銅鏈長發里長滿海藻,身體被侵蝕殆盡。

大海成為人們生活的工具和資源同時也成為奪取生命的殺戮場,只有在死亡之後,活著的人要面對更多未知的痛苦才知道死亡是一種別樣的溫柔存在。

所以大海就成了麥克勞德作者小說中的一種意象,象徵著生與死的連接,就像一座橋。

它打開著,既擁有人們賴以生存的養料又可能會成為葬送生命的巨大黑洞。而死亡的人是由於活下去的原因才不得不和大海打交道。

同樣地麥克勞德另一個重要地點就是地下礦場,它擁有和大海一樣的能力:既能提供生的希望,也會讓為生的人死去。

這種充滿矛盾的存在在短篇小說《黑暗茫茫》和《回鄉》體現地淋漓盡致。

這些粗獷的文字就是想告訴人們一個關於活下去的真相:

如果想看到光明就要進入黑暗,想要活下去就要接觸死亡。

《黑暗茫茫》中的詹姆斯出生一個礦工家庭,三代人都在礦場工作,這個礦場就是整家人的收入來源。

十八歲的詹姆斯曾經想過離開這看似註定一切,逃離把生命和採礦捆綁的一切,但是親人們卻以曾經失敗的經歷來勸誡詹姆斯放棄抵抗。

但是即使詹姆斯逃離了,生存也是困難的,因為他沒有接觸過其他的生活,並不知道怎應對接下來的日子。

隨著礦場接連的被關閉,年輕一代的人逐漸把生活的目光從採礦轉移到布雷頓角之外的地方。

只是究竟要去向何方,誰也不知道,即使隨著大家去了一個新的地方,詹姆斯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

淌進他生命中的,不只有血親的生命,更是整個布雷頓角的歷史與傳統。

他背負的也不只是這個家庭,而是世代以採礦為生的人們對於舊有的生存模式的無法割捨的情感。

無論決定去哪裡,都只不過是向著某個深處開去,將自己帶入無邊的黑暗之中。

所以殘酷的生活不僅讓你捨棄掉夢想,還讓你為了生不斷割捨血脈和過去。即便如此也可能會找不到生的方向。

在《回鄉》的結尾處,麥克勞德雖然以清新而略帶傷感的筆觸描寫了大海的藍、大山的綠以及海面上翱翔的海鷗,但這些無非是為了襯托那帶著深深傷口的礦場。

而對於新的生活的探尋,則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大海和礦場都是給人們希望又絕望的地方,沒有感情十分殘酷。

但是麥克勞德在描寫這些地方的時候飽含深情,哪怕是死亡的場景描寫也能從中讀出詩意的感覺,這就是死亡的詩意吧。

文字輕靈優雅,內容給人一種舒適感,讓人安然地接受終端的死亡。

可是作者在敘述日常生活的時候筆鋒就十分犀利粗獷,充滿了原始的生命力,也讓讀者可以真切的感覺到生的艱辛和不容易。

在麥克勞德的故事中,我們似乎都是主人公,能夠領悟他說的:「活著從來都比死亡更沉重,但即便如此,也要帶著原始生命力去敲擊生命,繼續活下去」。

那些為了生活努力打拚的人們,何嘗不知道自己的夢想和血脈,可是為了生只能放棄一頭。為了活下去,連生命都變成了籌碼,這才是生的無奈。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生與死的鬥爭,悲歡離合之後所都將歸於靜默。


推薦閱讀:

為了活著而活著?——淺析余華的《活著》
一生很短,要開心地活著 (看完再也不生氣了)
男人活著是為了什麼?(35個回答)
人活著不過是一種心情

TAG:活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