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身為父母,你做對這四件事了嗎?

文: 周桂伊

來源:伊姐看電影(ID:eemovie)

近期,天涯上一則關於父親毆打女兒致其骨折的帖子引發了許多父母的討論,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引導和處理青春期早戀的孩子們?

14歲女生早戀被打骨折


朋友發給我一個網上最近被熱烈討論的事。

簡單地說,就是14歲女生,早戀,導致成績下滑,父母各種方式規勸無效,發現女兒開房後,父親一怒失控,把女兒打到尾椎骨骨折,有可能未來無法正常生育,只能剖腹產。 


這件事被討論的重點是,剛開始父母都很正常的,前期還表示「不強拆,保持成績就好」,但後期居然差點鬧出人命。

 

這是一個中產家庭面臨的真實故事,不是什麼論壇里的小概率狗血新聞。

 

如果自己生的是女兒,自己遇到類似的事兒,我會怎麼做?可以抑制自己的暴怒嗎? 如何可以避免極端衝突,避免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女兒居然完全聽不進去我們的話


整件事里,讓主人翁父母生氣乃至失控的點不僅僅是早戀,是「女兒居然完全聽不進去我們的話」「居然發生了開房這種事」。


女兒再不聽我們的話了」,也是我對這件事最關注的點。


整件事的溝通里,我發現父母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說服孩子的能力——


  • 告訴孩子有錢才能結婚,但孩子說,我可以邊打工邊賺錢。


  • 告訴孩子打工的錢不夠,孩子說,為什麼我需要想那麼遠?


包括母親提到,整個假期,無窮無盡的講人權、愛……都阻止不了事情失控。

 

除了戀愛本身的強大動力,我看到的是,在深層次的互相信賴層面,雙方的信任失聯已久,女兒交男友只是一個導火索。

青春期叛逆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兒。父母與孩子進入「控制與反控制」、「獨立與依賴」並存矛盾的複雜階段。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童年,跟孩子的溝通只停留在「你吃飽穿暖了嗎?」其他問題總是「嗯嗯嗯」,或者「你好好聽話」,到了青春期,就會感慨「突然不認識自己孩子了」


要做的第一件事:

深度溝通是從孩子童年就必須發生的事兒,

尊重如果那時候沒發生,

以後都不會發生

要學會觀察、對變化有敏銳度,

以及有技巧地引導。


到了青春期,再去了解甚至改變她內心的價值排序,不像「交流」,更加像「馴化」。


女生如此依賴和信任這個男孩,惟命是從,成績一落千丈,除了青春期衝動,很有可能是「缺乏主見,依賴性太強、很缺肯定」的人格。


這種性格特徵不是一天就出現的。雖然文中母親不斷表示,從小捨不得打女兒,富養她,但足夠了解女兒的內心世界嗎?彼此之間的尊重,彼此交付的平等,深度溝通,足夠多嗎?


父母在整件事里的行為目的是「糾正」,軟硬兼施也好,威逼利誘也好,都是「把對方當做錯誤去糾正」,以及,「我是絕對正確的,你是絕對錯誤的」。

 

有一部電影叫《完美陌生人》,正好描述了一個相同的場景,父親的做法截然相反——他把選擇權交給了女兒,因為「最重要的是,你要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女兒告訴父親,如果今晚不去男友家過夜,會失去男友。你們看,在健康的親子關係里,青春期的女兒有困惑,會選擇向父母求助,而不是迴避逃離。



父親用以下的話,回應了這個女孩。



最終,女孩選擇不去男孩家過夜,因為她意識到,現在去做這件事的後果,是她承受不起的。

要做的第二件事:

一味阻止和馴化是沒有用的,

教會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在重大事情來臨之前,她要有概念——

「我該怎麼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居然發生了開房這件事


文中的女兒和男友開房時間,是14歲。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節點,為什麼?因為很多人認為,法律保護成年人有性行為,事實上——


14歲以上,具備自己承擔責任的未成年人,自願發生性行為,已經不算違法。


李銀河在一個訪談節目,特意提到過「在什麼前提上發生性行為,是被社會公允的」。



我絕不是鼓勵女孩去發生性行為,但我也不認為這是「絕對錯誤的」、「不可挽救的」,甚至「丟人現眼的」。


  • 女兒在眾目睽睽下,彷彿被捉姦似的從酒店帶回家。


  • 經歷這頓毒打後,看到父親就會失常尖叫。母親寸步不離,生怕孩子尋短見。

 


這種強烈的心理創傷,我覺得比過早性行為帶來的傷害,深遠得多。

 

女兒最終答應了分手,但不代表這段感情,在她心裡過去,也許因為父母的過激行為,成為「羅密歐朱麗葉效應」——

 

越挫越勇,本來兩個月就自己鬧崩的事兒,因為「與全世界為敵」變得堅不可摧。

 

甚至會成為「未完成效應」,一輩子都在她的心理,在某個時間段發生命運逆轉——

 

任何強制改造,都帶來反彈,只是時間問題,這是力的相互作用。


 


爾冬陞曾拍過一部電影,評分不算高,但我覺得,他真實描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如何面對——香港電影《早熟》。

 

電影里出現的情況更加嚴重,房祖名和薛凱琪飾演的青年男女,不僅初嘗禁果,甚至有了身孕


男方父母是小巴司機,不願意他們重蹈自己年輕時候覆轍孤苦一生強烈反對;



女方父母是大律師,害怕對方拉低了自己社會階層,選擇軟禁了女兒。



兩個熱戀中的孩子,選擇了離家出走,住在了郊外的民工棚內。男孩去打工賺錢,女孩在家養胎做家務,自力更生把孩子生下來。



而失去女兒的女方父母,意識到,比起有一個早孕的女兒,他們更不想徹底失去這個女兒。


而失去兒子的男方父母,意識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在成長,學會了承擔。



雙方父母瘋狂尋找,找到兩個蓬頭垢面、飢腸轆轆的孩子的時候,女孩即將臨盆。


大家一起把女兒送進產房,終於開始溫和理智,正視這件事。



不管是小市民的男方父母,還是中產的女方父母,他們最終都正確面對了這件事,做出了選擇——


繼續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



等我活到33歲,我回想自己的人生,和看待我身邊很多忘年交人生,我覺得每個人都難免遇到曲折。


但我有個強烈的感受——人生不會因為一件事徹底毀了,如果你有一個永遠可以回去的,溫暖的家,很多事都來得及重新開始。


考試倒數第一也好,早戀也好,開房也好,甚至《早熟》里描述的已經產子——都是成長的過程。


對於孩子來說,比這一切更可怕的是——


被父母從內心徹底放棄。

 

美國脫口秀大王奧普拉幼年不被單親媽媽重視,14歲墮胎,當妓女,吸毒,但後來父親接管她,很愛她,帶她去私立學校,讓她體會集體生活,看到「原來我也可以很棒」。



她現在有多棒大家都看到了。


我們的孩子,走的彎路,還會比奧普拉更多嗎?更無可救藥嗎? 


要做的第三件事:

永遠不要放棄孩子,

動態看待她的一生,

理智情面可以給她意見,但感性層面永遠接納——

「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會陪伴你。」


我推薦過好幾次的林真理子的《平民之宴》里,中產階級母親嚴格按照育兒專家的建議養大了兒子,而處在青春期的兒子不願學習,沉迷於超市打工,愛上了農村來的女孩,甚至離家出走。


母親悲慟地說: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平民之宴》整本書都在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你從來都是按照自己的觀念塑造孩子,無法面對真實的她,無法接納真實的她,甚至不敢給她變成自己的機會,承擔不了陪伴他犯錯。

 

今天這個父親一怒之下,只是打骨折;如果沒控制好當時的情緒,孩子就被打死了。


人都死了,還談什麼教育,談什麼成長,談什麼愛呢?

要做的第四件事:

接納真實的她,

有承擔她犯錯的能力,

避免極端情緒釀成無法挽回的苦果,

永遠把她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不管孩子聽不聽我們的話,不管他們選擇用什麼方式過自己的人生,我們首先都要明確一點——


他們有自己的命運,我們可以參與,但不代表一切事情,都會以我們意志為轉移。

 

願我們都可以接納這一點。


然後,繼續好好愛孩子,陪伴他們。


推薦閱讀:

如何在心理上接受父母不愛自己並且不再因為這個難過?
這次我把鏡頭對準了他們
父母離婚如此對我,最後竟然還問我要錢,我該給嗎
如何在旅行中給父母拍照?
父母奶奶以死相逼讓我多生孩子怎麼辦?

TAG: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