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之《王立群讀史記·秦始皇》筆記(二)12至24集

王立群讀《史記》49_秦始皇12:通天大計-王立群.2011.11.26

(正式繼位的、正式掌權的秦王嬴政,他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說,統一六國的戰爭什麼時候開始發動,怎麼樣來統一六國,這就是秦王嬴政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這一個通天大計,實際上是在韓非和贏政、李斯、姚賈四個人之間的錯綜複雜的關係之間形成的。換句話說,是在韓非和李斯、姚佳、贏政的鬥爭中逐步形成的。

首先提出來這個問題的人是李斯,李斯提出來一個非常帶有戰略性的觀點,立即發動對六國的統一之戰。這個意見提出來以後,贏政立即就採納了,秦王嬴政在這一點上和李斯的意見完全一致。贏政的決策,也讓贏政捲入了這個通天大計的制定。

秦王嬴政採納了李斯的建議,決定立即發動對六國的統一戰爭,這樣,秦國發動統一戰爭的時間就確定了。但秦國不能一下子把六國全部滅掉,它需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來滅,這也就涉及到先攻打哪個國家的問題,具有戰略眼光的李斯,就建議先滅韓國,韓國公子韓非就入秦,想遊說秦王不攻打韓國,這樣,第三個人就卷進來了,這就是韓非。

韓非在遊說秦王的時候,還發現姚賈提出的金錢戰對瓦解各國很有威脅,他為了保存韓國,又鼓動秦王嬴政處理姚賈,於是,第四個人也卷進來了,這就是姚賈。所以,秦王嬴政統一天下的大計就是在贏政、李斯、姚賈和韓非的鬥爭中逐步形成了。最終,韓非死在監獄,秦王和李斯等人達成了三點共識:第一,立即發動對六國的統一戰爭。

第二,第一個目標鎖定韓國。

第三,軍事力量和金錢手段雙管齊下。

以上,我們就講完了秦始皇的前十二集,這十二集我們講了一個問題,就是秦國的崛起。

下面我們要講的就是第二個部分,叫橫掃六合。換句話說,我們前十二集講秦國的崛起一直講到秦王嬴政制定了滅六國的時間表和鎖定的國家、使用的手段,那麼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步伐是怎麼樣走下去的呢?他第一個鎖定的韓國是怎麼樣被滅掉的呢?)

王立群讀《史記》50_秦始皇13:韓氏初興-王立群.2011.11.27

(作為秦國來說,它最終統一天下應當是兩個因素的合力。一個方面,是秦國的崛起和強大。另一個方面是六國的衰弱到滅亡。一方面是崛起強大,另一方面是衰落到滅亡,這才形成最終統一天下的局面。而在六國之中,在秦王嬴政他向東消滅這個諸侯國、統一天下的時候,其實和秦國關係最密切的是晉國。晉國曾經是阻擋秦國進入中原的第一道防線。

但是,晉國跟秦國倒不是兩個對等的國家,這個對等,是指它們的出身而已。晉國的開國之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大家都知道武王滅商,然後讓他的兒子成王繼位,成王的弟弟封到這個地方,後來發展起來就是晉國。所以,晉國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正宗王室。當晉國誕生的時候,秦國還不存在呢。秦國是後來在西周滅亡的時候因為幫助周幽王被封了一個諸侯,所以和晉國相比它是一個暴發戶,它不是一個原來就有的諸侯國。但是秦孝公的商鞅變法以後,秦國迅速崛起,而在秦孝公繼位前42年,歷史上竟然發生了一件事情,阻擋秦國進入函谷關以東的那個強大的晉國一分為三了,變成了韓、趙、魏三國。

韓國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這就要從韓氏一族中一個很重要的人物講起,這個人就是韓厥,他在晉國和齊國的一次交戰中立了戰功,回來後就得到了重用和提拔,讓他做了上卿,就是做了六卿之一的這個位置。他進入了六卿,就等於他掌握了軍權,韓國的崛起就是從韓厥這兒開始的。所以,韓厥擔任的六卿,意味著異姓卿族在晉國已經開始發展壯大了。那麼韓氏卿族在韓厥之後又是怎麼樣發展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呢?)

王立群讀《史記》51_秦始皇14:三家分晉-王立群.2011.11.28

王立群讀《史記》52_秦始皇15:韓國之亡-王立群.2011.11.29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與李斯定大統一六國的大計,開始了大規模地向東方六國進軍,他把第一個目標選定當時最弱小的韓國。韓國是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分割晉國之後建立起來的一個諸侯國,擁有今天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塊南北狹長的土地,是秦國向東擴張面臨的第一個障礙。那麼一心向外擴張的秦王嬴政能否實現他通天大計的第一步?秦韓之戰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公元前231年,贏政正式打響了他統一中國的第一槍,滅韓。這一年秦王嬴政首先派秦軍,攻滅了韓國在河南南部的一個重要的地方,南陽,南陽打得非常順。把南陽拿下來以後,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駐守在南陽的秦軍向韓國的都城新鄭,就是今天河南的新鄭進兵,這一仗打得更順,韓國幾乎沒有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韓國滅亡。

    這就有了一個問題了,韓國畢竟是戰國七雄之一,它能夠存活到最後應當說是有它的道理的,為什麼在它最後滅亡的時候,表現得如此不堪一擊?連一次有效的抵抗都組織不起來,打一仗都打不起來?

    我們要追溯一下韓國的歷史,韓國有一個著名的思想家申不害。他受到韓昭王重用後,被任為相,在他擔任相國的十五年時間裡,是韓國歷史上發展最為強盛的時期。既然如此,為什麼韓國依然沒有逃脫被滅的厄運,申不害在韓期間主要做了什麼?

    申不害改革的重點是「術」,「術」講的是國君如何控制大臣,是君主駕御大臣的手法。但這對於富國強兵卻沒有起到作用,因此韓昭王死後,韓國很快就衰落了,但僅僅這些因素就能使韓國滅亡嗎?韓國之亡還有什麼別的原因嗎?)

王立群讀《史記》53_秦始皇16:趙武靈王-王立群.2011.11.30

 

(上一集講到,韓國由於又弱又小,成為第一個被秦王嬴政滅掉的國家,之後秦王嬴政又把統一之劍對準了趙國,因為趙國是秦國的近鄰,所以實行遠交近攻策略的秦國,把趙國看成了向中原擴張的最大障礙。為了說明秦王嬴政消滅趙國的深層原因,我們不得不把視線追回到趙國的歷史當中,在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時期,趙國實力非常強大,趙國的國君趙武靈王當時曾雄心勃勃地想把秦國滅掉,可是後來由於趙武靈王以及他之後三位趙國國君犯了一系列的錯誤,給趙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最終才給了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機會,可以說趙國之亡,四位趙國國君難辭其咎。今天就讓我們把焦點對準這四位國君之一的趙武靈王,那麼趙武靈王是一位怎樣的國君,他對於趙國的強大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

秦王嬴政所想滅掉的趙國並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國家,距秦王嬴政100多年前的趙武靈王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即位之後就想光大先王的功業,趙武靈王趁著中原地區各國互相攻伐之際,積極向北方拓展領土。趙武靈王在與北方游牧民族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中原地區的普遍使用的戰車,在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區並不適用,而游牧民族騎馬射箭的作戰技術則顯示出特有的優勢,於是趙武靈王積極地在趙國推行游牧民族的騎射技術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短衣裝束,這就是胡服騎射。那麼趙武靈王實行的胡服騎射究竟給趙國帶來了怎樣的好處呢?

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不僅拓展了趙國的疆土,壯大了趙國的實力,而且使趙國成為了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之一,更重要的是由於推行胡服騎射,趙武靈王已經取得了與秦國一爭高下的軍事實力和政治資本,可是就在人們矚目趙國如何進一步強大的時候,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卻突然地廢掉了太子趙章,禪位給小兒子趙何。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裡面潛伏著怎樣的危機呢?趙武靈王的退位給秦國的統一究竟帶來了怎樣的契機呢?

趙武靈王對於自己放棄強權所帶來的後果,以及廢長立幼所潛伏著的兄弟相爭,明顯認識不足,可是趙武靈王手下的重臣李兌,卻敏感地察覺到了廢太子趙章的篡位野心,他與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政治危機做了充分的準備。最終趙武靈王在退位四年之後,他的一個錯誤想法,使得趙國內亂爆發,自己也遭到了殺身之禍,那麼趙武靈王的這個錯誤想法是什麼呢?李兌和公子成對於這場政治危機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趙武靈王之死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呢?)韓第一個被滅,劍指第二個,是趙。

先看趙的歷史。秦昭襄王時,趙武靈王雄心壯志,曾想滅掉秦。但後四位國君。

趙國,對秦來說是強有力的對手,曾在趙武靈王時想滅掉秦。趙武靈王最有貢獻,胡服騎射。招募騎兵。十九年二十四年兩次推行。這是趙國強大的改革之計。趙周圍有少數游牧民族。原本服裝與中原一樣,現在想換上胡人的服裝。這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改革最困難。王公大臣堅決反對。夷狄文化不可取。趙武靈王在這個上下了許多工夫。一爭取重臣的支持,爭取公族的支持。肥義是輔佐趙武靈王父與自己兩代的人,支持他。肥義說,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根據是,人之中,愚者暗成事,事來了還看不到。找到公子成,叔叔,有號召力。尋求支持。先遭到拒絕,親自做工作,耐心講了四點,目的是便於使用,禮儀是為方便作事;現實上,西有秦,還有游牧民族,與燕齊,自己分南北,有國中之國,叫中山國,強,千乘之國;歷史上看,趙的宗祖在應對夷狄的過程中發展,得正視周邊;國恥上,國中之國是羞恥。目的就是繼承遺志,富國強兵。打動叔叔,得到理解和支持。

中原的戰車在北方不適應,騎馬作戰卻有優勢,所以推行騎射。給趙國帶來的好處呢?消除了心理隔閡,有利於民族融合,得到認同感。周邊少數民族有的歸順了,有的獻出戰馬,有的改編了,一下子讓趙的軍事實力得到加強。二為洗涮恥辱。曾有五國互相稱王。當時諸侯只能稱公,這時,齊楚等稱強,另五國互相稱王。這是五國相王。這在趙武靈王三年,八年時,五國攻打秦,竟然失敗了。趙武靈王說了句痛心話,無其實,敢處其名乎?虛名有何用?任何人不得稱自己為王。九年時,三國攻秦,又敗了趙國八萬兵被殺。所以他終身不再稱王。三是為不改則亡。各國都在變法,如果不變法,就會被滅,趙武靈王就推行胡服騎射。開始發兵攻打中山國。召集胡人趙國人訓練騎兵團,十二年持續作戰,把中山滅了。趙國北南聯成了一個整體。胡服騎射也使他佔了大量土地。闢地千里。趙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之一。

這一年,還做了一件大事,把燕做人質的秦太子用重兵護送回秦,就是秦昭襄王,是趙武靈王成就了他。

可是,廢了太子趙章,立了趙何。這是趙惠文王,當時只有十歲。派肥義做相邦,自己稱主父。趙武靈王這一著讓人不可思議。一,輔佐幼子,有特殊感情。壯年退位,用有生之年輔佐,這是十六年夢見一個少女,彈琴跳舞。一個大臣吳廣聽到後找到趙武靈王的夫人,把自己的小女兒獻給趙武靈王,說她姓嬴,得到孟姚以後,寵愛,生了趙惠文王,但趙何母親短命,二十七年,趙武靈王就改立了趙何。特別出格。直接一步到位。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是對付秦國。唯一有實力和想滅秦的人。記載從兩路直接去滅秦。趙武靈王想從北部直插關中,滅秦,趙章封到了代地,這在北部,派一個國相輔佐他,趙章能幹,心裡不服氣,一直想要這個權力,助手不但不約束,反而鼓勵他,趙章就密謀等待機會。被人發現,李兌發現他圖謀不軌,對趙武靈王的惡果看得清,找到肥義,說現在趙章強悍,黨羽多,早晚會出事,現在最好先請病假,把權力交給趙武靈王叔叔公子成。但肥義不同意,受人之託,要忠,不願辜負主父的義。肥義決心已定,找到公子成,要作準備。

最終趙國內亂爆發。趙惠文王四年,群臣朝會,趙武靈王讓兒子主持,他在觀察。看到趙章跪拜,引發了惻隱之心。產生想法,想把趙章封到代地做代王,想把趙國一分為二,朝會後父子三人到沙丘游,住在三個宮殿。長子趙章覺得來了機會,晚上派人去趙惠文王假傳父命叫他過去。想騙出來殺掉,但肥義覺得蹊蹺,說我先去,我去了沒事,再去,否則不要去。真的被刺殺了。章與他們打了起來,預先做了準備的公子成在密切關注這事。他們帶動軍隊趕到沙丘,幫助平定了趙章的叛亂。逃到了父親的宮殿去了。趙武靈王犯了錯誤,竟然開門接納。圍起來,要抓,把章殺了。平定了叛亂了。可是,一個麻煩來了。兩個人商量。公子成和李兌覺得這事不妥,不但要被殺,可能要滅族,乾脆也把趙武靈王滅了。誰最後出來,滅誰的族,爭著跑,只有趙武靈王出不來。堵在了裡面,趙武靈王堅持了三個月,活活餓死。公子成李兌確定了死了,向天下諸侯發出訃告,不幸崩了。最大受益者是秦國。秦國可怕的對手在沒有足夠強大起來前在內亂中終止了崛起之路。趙惠文王將是什麼樣的人?

王立群讀《史記》54_秦始皇17:秦趙之爭-王立群.2011.12.01

(秦王嬴政統一六國所面對的第二個目標趙國,但是趙國這塊骨頭並不好啃,因為在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時期,趙國國君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國力迅速提升,這對秦國統一六國造成了巨大障礙。但是趙武靈王在壯盛之年,由於錯誤地傳位給小兒子趙惠文王,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趙武靈王死後,趙國令人遺憾地停止了崛起之路,於是秦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利用這個機會,在外交和軍事上向趙國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其中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那麼和氏璧究竟是哪裡來的呢?和氏璧又是如何成為秦趙之間的爭鬥焦點呢?除了和氏璧之爭秦趙兩國之間還有哪些進一步的對抗呢?秦昭襄王為秦始皇最終統一趙國究竟奠定了怎樣的基礎呢?

藺相如作為門客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完成完璧歸趙的使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趙惠文王非常善於納諫,在用人上唯才是舉。這使得在秦趙之間的第一次外交爭鬥中,秦國沒有佔到半點便宜。但是秦昭襄王為了秦國的統一大業,並沒有停止對趙國的攻擊,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又在澠池向趙惠文王發起了第二輪外交攻勢,那麼這裡面潛伏著怎樣的危機呢?趙惠文王又是如何應對秦國的這次挑戰的呢?

在澠池之會上,趙國的國君趙惠文王給人留下了膽怯和懦弱的印象,給人的感覺是,趙國是依靠藺相如的大智大勇,才沒有在秦趙澠池之爭中佔下風,難道只憑義正言辭的藺相如就能夠鎮住強大的秦國嗎?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呢?趙惠文王表現出來的膽怯是個性使然,還是趙國的實力不如秦國呢?

趙惠文王雖然個性有些懦弱,但是能夠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重用廉頗藺相如這樣有能力的大臣,再加上趙武靈王留下來的趙國基礎實力雄厚,才使得趙國在秦趙之間的兩次外交之爭中保持了尊嚴。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幾年之後,性格懦弱的趙惠文王竟然向秦國發起了挑戰,結果引來了秦趙之間的兵戎相見,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秦趙之間的軍事之爭最終結果如何呢?)趙國著名的完璧歸趙正是來自這一段。

趙武靈王給了趙惠文王兩條生命,其中一個就是政治生命。為此自己付出了昂貴代價。趙惠文王對趙國存亡非常關鍵。來看一看,趙惠文王完璧歸趙的事。趙惠文王時,得到一塊珍貴的和氏璧。卞和發現,把它獻給了楚厲王,找到一個專家來鑒定,走眼了,卞和罪名大,剁了左腳,又獻給武王,又說是石頭,砍了右腳,第三個皇帝即位,他大哭,文王為他,他說我為寶玉而哭,這是真正的玉,一直當石頭,所以痛心,直接雕,成了和氏璧。價值連城。秦昭襄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交換。趙惠文王和人商量。廉頗等人參加,拿不出辦法。找使者找不到,這時,繆賢說手下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說親自經歷的事。我曾犯法,想逃,他問我,我說去燕國,我曾與燕王相會,私下說願意和我交朋友。他就說絕對不能去,去只會不收留你,燕國是弱小,你是趙王信任的,現在去投奔,怕趙國強大,肯定不敢收。只能負荊請罪,我看出了他有勇有謀。惠文王一聽,召見了他。問藺這件事,我擔心交給了他璧,他不給城。藺說寧願讓他擔負理虧責任,沒人,我願意當使者。秦昭襄王,在章台接見了藺,激動,傳給身邊人看,只顧得看,知道沒有換的意思。藺說,璧上有塊瑕疵,遞給了藺,拿著退後,靠著柱子,斜著看柱子,對他說,你毫無誠意。要麼以城易璧,要麼我撞柱。指地圖說給趙國,藺知道不是真心,所以,說了緩兵之計,要先齋戒五天,我再恭敬地交出,用九賓大禮來接受,才敢獻。答應了,五天後舉行盛大儀式。回去後,相如判斷昭襄王不會誠心交換,派隨從走小路回趙國,到了那一天,他直接來了。隆重的儀式舉行,他告訴昭襄王,你沒有誠意,秦二十多代國君沒有一個信守諾言,我派人送回趙,先把十五城割給趙,如果不能這樣做,我願意接受死刑。昭襄王沒意到這個,唯獨昭襄王清醒,不殺,不在人的生死,殺了,只會結怨,打發他回去了。這就是完璧歸趙。不成交了。這一次外交上秦沒有達到目的。

第二次呢?惠文王二十年,澠池相會,昭襄王發出,趙惠文王害怕,不敢去。廉頗商量。廉頗認為得去,不能示弱,又要保證安全,一個勁地做工作,極力勸說下,敢於成行。藺全程陪同,廉頗帶重兵在邊境把守。喝酒時,說趙王多才多藝,趙惠文王真的彈了一下,秦國史官上前記錄了,命趙王鼓瑟,相如說,聽說秦王善於打樂,昭襄王堅決不答應,藺相如再請,不答應,再上前,說五步內我會取你性命,身邊侍從想上來,他大吼一聲,昭襄王只好隨便敲幾下,也叫史官上來,記下秦王為趙王擊缶。扯平了。然後,秦國提出要讓趙國割十五城為秦王祝壽,藺相如提出讓秦國割都城給趙國祝壽。

許多人認為藺相如大智大勇,我想補充,一,完璧歸趙,趙與秦幾乎實力相當的強國。前期趙武靈王時非常強大,敢於滅秦,國力此時還沒削弱,秦只是略強。二,澠池會前一年,秦昭襄王分兵打楚,伐楚順利,這時秦軍主力在楚作戰,兩王分盟,秦昭襄王怕趙國趁機進攻秦,所以,實際上在安撫趙惠文王的盛會。絕不會因為意氣鬧翻。如果南北夾擊,秦一定受不了。弱國無外交,就是這樣。此時,兩國實力相當,才會這樣。趙惠文王與父親差別很大。他生性有些懦弱。趙武靈王敢於把十歲兒子一步扶上帝位,曾化裝成使者,直接出使秦國,面見秦昭襄王,這未必可取,但可以看出他的冒險精神。可是,趙惠文王卻表現得膽小得多。

幾年後,竟向秦發起了挑戰,引發了兵戈相見。兩國交換人質,趙惠文王提出,能不能互換一下土地?昭襄王答應了,先把土地給了趙,趙把應該給的土地卻不給了,理由是,一土地太遠不好管理,二手下大臣辦的不知道。昭襄王一怒之下,派重兵進攻閼與,之間遇到了戰爭,趙惠文王部廉頗,說不能救,樂勝將軍也說不能救,趙奢說可以救,像老鼠洞里打仗,勇敢者勝,趙惠文王決定派趙奢去打,趙奢提出任何人不得向我提意見。離那兒還遠呢。趙奢增修營壘,停了二十八天,秦派間諜來,趙奢故意裝作不知道,回去說趙奢膽怯,趙奢此時下令脫下鎧甲,一下子趕到閼與,採納意見,先嚴密防守主力進攻,然後,搶佔當地一個制高點,秦軍來得晚,攻不下,趙奢趁機大反攻,打得落花流水,這是趙大勝的一場戰爭。趙奢也一舉成名。昭襄王派人攻幾,幾是河北的大名,趙惠文王派廉頗第二次大勝秦軍。給了昭襄王深刻的印象。十幾年沒大戰爭發生。

趙惠文王確實沒有父親的魄力膽識,但他識人之明,發現藺相如,發現了趙奢,重用了趙奢廉頗,基本上維持了強勢。兩強平衡不可能長期,隨時可能被打破,趙孝成王一次戰爭改變了兩強的地位。

王立群讀《史記》55_秦始皇18:長平之戰-王立群.2011.12.02

(這一仗的源起是因為秦國攻打韓國,攻打韓國的時候呢,佔了一個重要的地方,這個地方在當時叫野王,也就是今天河南的信陽,焦作地區的信陽。這個地方對於韓國來說,有什麼重要性呢?

我們在前面介紹過,韓國的國土,它是這樣一個擺布的,韓國一部分國土,在今天山西,一部分國土在河南,同時在河北還掛了個角,而信陽這個地方呢?是韓國的國都,就是今天的新鄭,聯繫山西一個重要的通道,如果把野王這個地方一占,帶來的結果就是韓國的上黨郡整個一個郡17座城的一個大郡和韓國的國都徹底斷了聯繫,按今天的說法,那個上黨郡成了一塊飛地,它是韓國的,但是周圍都不是它的國家的,成為一塊飛地,這個飛地是守不住的。所以韓國無奈之下,就把上黨郡和它下屬的十七個縣獻給秦國求和。

這本來是秦和韓之間的一場戰爭,但是這場戰爭把趙國給拖進來了,趙國怎麼會被拖進來呢?因為上黨郡的太守是個很有頭腦的人,他知道野王被佔領後,他的上黨郡和韓國都城的聯繫就中斷了,而上黨郡呢,韓國的國君又下令,叫他投降秦國,他就想在上黨郡上做文章,他怎麼做文章呢?他說與其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不如把上黨郡獻給趙國,結果趙國接受下來,引發了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趙國損失了45萬人,趙國的有生力量可以說是消耗殆盡,趙國的滅亡指日可待,那麼秦國會怎麼樣對待趙國呢?有兩種選擇,一鼓作氣,攻下邯鄲,徹底滅趙。另一種可能就是停止下來,過一段時間再打。那麼停止這段時間就可能讓趙國休養生息,讓他得到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秦國是讓趙國休養生息呢?還是一鼓作氣?繼續打下去的呢?)秦嬴政並非一代之功,曾祖父在長平一戰,趙國元氣大傷,失去爭奪天下的資本。還產生了一個有名成語紙上談兵。昭襄王做了什麼?對後來統一有什麼重大影響?

戰爭源起,因為秦攻打韓國,佔了一個重要的地方野王,這對韓來說是重要的,韓國一部分在山西,一部分在河南。野王一占,就是上黨郡和國都徹底斷了。飛地,守不住,所以韓國無奈之下把它們獻給了秦國求和。但這一戰把趙拖了進來。上黨太守有頭腦,他想在這兒做文章,與其獻秦不如獻趙,趙一接受秦國就會惱火,會引發大戰。趙如果介入對韓有利。他擅自改變了這一主意,傳到趙,上層亂了套。孝成王與手下趙勝趙豹商量,趙豹說可以泄怒火,得不償失,而趙勝認為不要白不要,主張要。兩個大臣分歧,兩人都是公族,明顯與公族商量,結果是孝成王覺得不要白不要,決定要。這樣,馬上得來一個反應,昭襄王震怒。立即派大將攻打上黨,老百姓不願意做秦的國民,全部逃到趙國。孝成王派廉頗救,駐長平。秦趙間展開一場激戰。剛開始廉頗損兵折將。他下令高築營壘,耗上了三年。

秦國吃不消,想辦法拿掉廉頗,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謠言,說他要投降了,秦不怕廉頗,怕的是趙括,傳到趙孝成王那兒,召見虞卿,虞卿說不能議和,反問孝成王主動權在誰手中?這一仗是想得到上黨郡還是想徹底打敗趙國?後者就不是一般的戰爭,是生死決戰。虞卿看到這個不一般。這就明顯了。秦不能允許兩強長期並列的現狀。他提出立即派使者帶珍貴寶物去楚魏,秦會感到三國合縱,如果對付秦,會有巨大壓力。沒外交壓力,辦不成。但被孝成王否決了。

第二次召見虞卿,說使者去也談不成,這個人去秦國,和談肯定不成,會拿著他爆炒一番,一傳出來,無論是魏、楚,都不會和你聯合了。這個是天大錯誤。談也談不成,打也打不贏。

可是趙孝成王仍不採納,連識人之明也沒有了。這時,反間計起了作用。本對廉頗不滿意,趙孝成王下令易將,把趙括代替他。趙括紙上談兵,談論兵法都是頭頭是道,可是秦國一得知,也換了,換成有名的白起將軍,戰國四將之一,名聲在長平戰已是名聲大噪。下了一道死命令,誰泄露,格殺勿論,趙不知道這一點。趙括一來到,主動出擊,率領四十多萬軍出擊,白起先示弱,退,派兩支秘密部隊,當趙軍離營後,二萬人佔領軍營,再派五千精兵切開前後兩部分,斷糧道,三著狠,趙括軍隊攻不進,只好固守,等待援兵,昭襄王聽到這一點,極其興奮,下令全國老百姓每人賞一級爵位,十五歲上的男人全上戰場,親自坐鎮指揮,把這個看作生死決戰。趙孝成王還想著求和,斷糧46天。軍中出現暗中殺人吃人肉的現象。採取自殺式突圍的辦法,四十多萬大軍投降,白起下令把降軍全部活埋。只留了二百四十個人回去報信,舉國震驚。趙國一蹶不振。秦趙兩強並列徹底改變為秦強趙弱。

我覺得還有原因:①準備不夠,包括思想和戰爭上的準備都不夠,後人有許多人都指責趙國不應該接受上黨郡,我覺得這應該要,這本身沒錯,趙國錯在國君沒有系統的思想準備,戰爭和心理上都沒有,沒有打決戰的思想準備,戰爭準備上擇將是最重要的,棄了廉頗,選了趙括,前者拖三年,這是消耗戰,兩國都同歸於盡不是一強一弱,這種作法可取,擇將上犯了大錯誤,秦反間計也正是實在沒辦法,說明他們害怕他;②底氣不足,最重要表現的是失利就求和,和是手段,問題是和本身也是大學問。這要慎重考慮的。急於求和在於底氣不足,在於農業薄弱,秦強調富農,秦的農業發達,軍糧不缺乏。趙國改革是擴大軍事,卻沒解決農業問題,沒有軍糧,向齊國求救,沒糧。斷糧只能自殺式突圍。趙國當然打不贏。③臨戰易將。用趙括,遭到藺相如的堅決反對,不懂得隨機應變,趙括的母親也堅決反對,他絕對不能當主帥。趙奢說戰爭最殘酷,他卻不把戰爭當一回事,不用則已,用了敗了的一定是他。趙孝成王卻鐵定了心用,母親立了規矩,說受處罰的時不要株連我,果然沒有株連。趙孝成王連識人之明都沒有,能不敗嗎?秦國方面用人用白起,指揮得當,三斷,秦國國君又是舉國之力打這一仗,趙國失敗是必然的。平衡一戰徹底改變。

第二年生下了秦始皇,此時,趙國對秦咬牙切齒。贏政幸運,出生前把未來最大的敵手打掉了。史記中找到世家中滅六國的文字總共四百多字。打得那麼容易,因為在他出生前曾祖父幫他解決了許多,繼位後相國又解決了許多。到他手中,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王立群讀《史記》56_秦始皇19:邯鄲之戰-王立群.2011.12.03

王立群讀《史記》57_秦始皇20:趙國之亡-王立群.2011.12.04

王立群讀《史記》58_秦始皇21:水淹大梁-王立群.2011.12.05

前228年拿下趙國,政治野心對準了魏國。

前225年,嬴政攻打魏都大梁,發現地勢低洼,在北邊掘開黃河淹大梁,城牆用夯築成,三個月後坍塌,埋在現在開封地下,把魏王假活捉了,成為趙國後第三個被滅的國家,幾乎是水到渠成。曾是戰國前期最強大的國家。文侯長達五十年,七雄中第一個變法李悝變法的國家。為什麼滅時如此不堪一擊呢?

「秦灌大梁,虜王假,遂滅魏」短短十個字,寫了滅亡的史實。

從人才來看看。戰國人才分布不勻,魏國人才完備,韓國多思想家趙國多名將,只有魏人才最多,最後竟然滅亡了。根本原因是人才大量流失。第一個流失的是吳起,一是名將,二是政治家。文侯初年來魏,文侯問手下李悝,回答說他貪而好色,如果領兵打仗,司馬穰苴都打不過。文侯重用了他,一連攻下秦五座城。建了西河郡,吳起特別能與士兵同甘共苦,軍隊中有士兵長瘡,有膿,吳起親自用嘴一點點地吸出來,吐掉,被士兵的母親哭了,愛兵如子。著名的軍事家,重視德政,武侯既位,在黃河漂流,感慨雄偉,這就是天險,吳起說一個國家得以保證,在德不在險。百姓會保護國家,光險,不足以保證。這極難,突出他是一個政治家。不久,消失了。武侯時,一個丞相,王錯,嫉妒吳起。很快被僕人知道,設計一個毒計,告訴魏王吳起才能大,難長期留在魏,告訴他嫁公主給他,願意,表明願意長期留,不願意就不會。讓你自己的妻子公主惡意羞辱你,讓吳起看到,他就害怕不敢要。吳起果然拒絕了,受懷疑,吳起逃了,到了楚國幫助楚悼王變法,迅速崛起。

第二個流失的是商鞅。魏國人,在公孫痤手下做臣子,推薦他,魏王不重用他。說他是奇才,要麼用,要麼殺,魏王都沒做,幫助秦國變法,這是第二個頂尖人才。

軍事家戰略家孫臏,原來在齊國。是孫武的後人。與同學龐涓學兵法,寵自覺趕不上孫臏,派人招來魏國,如果聯手,就多一個頂尖軍事家,他卻用計把雙腳砍掉了。想讓他成殘疾人,少一個競爭對手,沒想到秘密去了齊,孫臏才能展現出來,一是賽馬,重視他的是田忌,常與齊王賽馬,田忌老輸,覺得馬沒太大差別,告訴田忌,下一大賭注,分三等,拿下等馬與人家上等比,結果輸一次,卻勝了兩局,一下子贏了一大筆錢,覺得他有才華,齊威王重用了他,魏打趙時,齊威王想叫他做主將,孫臏說叫田忌做,自己做參謀。老弱在魏國內,現在直奔大梁,迫使魏國回來,可以解趙之圍,讓他疲於奔命,設下埋伏,被齊軍打得大敗。龐涓總結失敗教訓時發現沒一個辦法破解圍魏救趙,十三年後,魏趙聯合攻打韓,齊派田忌為主將救韓,龐涓知道後立即帶兵回來,孫臏下令,做飯時要下十萬個灶,第二個只造五萬個,第三天三萬個,龐涓追,每天清查,高興,說齊國軍隊到魏三天大量減員了。把他的輜重,帶輕騎追,孫臏估計,就在馬陵這兒埋伏,選大樹刮樹皮,寫龐涓死於此樹下。看到火把點燃,就萬箭齊發。龐涓知道,就自殺了。魏損失了十萬大兵。魏國從此一蹶不振。魏流失的第三個就是孫臏。

還有第四個,就是秦昭襄王時期的丞相范雎,也在魏國,去齊出差,齊王對他高看,回國後向領導彙報,范雎被看作是通敵,逃到了秦國。他在戰國後期唯一具有政治眼光的政治家,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這個計謀提出七國爭雄下秦的總方略。秦滅韓趙魏,這三國離秦很近,這是完全執行的遠交近攻的總方針。目的明確操作性強。也是頂尖人才。

這四個人是國家級專家,都從魏國流失。韓國就只有兩個思想家,申不害,政治家魏國最多,一個商鞅一個范雎,這麼多人留不住,能不滅嗎?國家就沒有希望了。

還有一個,甚至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弟有才華。信陵君是魏王弟弟,開始就不順,信陵君曾給哥哥一起下棋,說趙國帶大兵來了魏邊境,魏王急了,召集大臣找對策,說不是來打我們的,是打獵來的。魏王心裡卻心不在焉,老走錯棋,等會兒果然來報告說是來打獵的。問信陵君怎麼知道,信陵君說我有門客呀。馬上對弟弟另眼相看,戒備他了,不敢任公子以國政。後來,竊符救趙,解圍後,信陵君留在趙國呆了十年,知道哥哥不能容他,沒有回去。秦聽說他不回去,秦不斷地打魏,魏王才想起弟弟在趙,召回他,但都見不到,信陵君下令誰也不準通報,趙國有人勸信陵君,天下人看中你,就是因為你幫助保存了,現在不解救國難,天下人能看重你嗎?他立馬回去了,兩人抱頭痛哭,任他作上將軍,在前247年,信陵君帶了五國軍隊聯合伐秦,異人病故,嬴政即位。秦被打得狼狽不堪,這是最成功的一次合作。庄襄王異人覺得信陵君太厲害了。他打不過就用反間計,帶一萬金到魏國找了晉鄙的門客,說四條,一信陵君是流亡了十年回魏,是聯軍總指揮;二隻知道信陵君不知道魏王;三信陵君也想藉機取代魏王;秦竟派使者祝賀信陵君當了魏王了。魏安嫠王相信了,撤了職,知道他哥哥猜疑他,喝酒不斷女人,四年死了,這是前242年。一死,傳到秦國,嬴政還小,呂不韋相國立即派兵,一下佔了魏國二十座城,建東郡。把六國一下子南北隔開。後來就發生了水淹大梁。流失的也有信陵君,流失的是他的力與心。不能再為魏效勞了。

一個個流失,所以必然滅亡。當然也有別的原因。三晉全部滅亡了。這是統一天下的大提速。前225年,離統一隻有四年時間。下一個是哪個國家呢?

 

王立群讀《史記》59_秦始皇22:秦滅燕國-王立群.2011.12.06

秦攻下趙國後,統一六國是勢如破竹了,逼近燕國,太子丹曾作過人質,遭到冷遇,都想辦法阻止進攻,最終謀劃刺秦王的事件。蘇軾認為加速了滅亡。

趙國亡國後,秦大軍擺在燕的邊境上。燕國君感受到大難來了。他沒有辦法與秦過招,他想到了刺秦王,這不是簡單的事。光準備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找刺客,找通行證,這件事的準備早就開始了,主持的就是太子丹。前232年逃回燕就開始。在秦國做過人質,在秦國的樊於期畏逃到燕,告訴過太子丹不能留,給燕國會帶來大難,把他送到匈奴,可以保命,也不能秦提供進攻的借口。太子丹,不答應,不能落井下石。老師說有一個田光有勇有謀,商量怎麼辦。告訴了田光,去拜訪田光,問計,明確表示兩國勢不兩立,田光推薦了荊軻,臨走時交待田光,這是國家機密,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找了荊軻,他原是齊國人,後移居衛國,再到燕國,稱為荊卿,愛讀書,愛擊劍,雙重身份,士人兼劍客。讓荊軻找太子丹,這件事重大,臨走再三交待不可泄露,田光自殺,不留活口,對荊軻刺激很大,他知道這件事絕密。然後太子丹接見了他。先對田光的遇難沉痛。交待一劫持嬴政,逼他退回土地,不成就行刺。荊軻第一反應不說話,思考完後說,我是才能低劣的人,完不成這個任務。頓首固請,請求完成這個使命。結束後,用最高規格待遇接待他。然後等著他出發。

當太子丹敦促他出發時,他遲遲不上路,趙都城被攻下,他還沒動身。他說我要去,他不接見我,一定要有打動他的東西。見我都不見,我完不成任務。通行證,一是樊於期的人頭,二是督亢的地圖。一聽,猶豫了,人頭怎麼開口呀?荊軻知道這兩張通行證,缺一不可,他直接見到樊,說你父母宗族全部被殺了。而且現在是高價懸賞人頭,金千金,邑萬戶,這麼高的賞金。可見對樊恨到什麼地步。一句話可以報你的仇,解燕之圍,交你的人頭,秦王可以接見我,我就可以報仇了。樊聽完後,立即刎頸自殺了。他做了精緻的匣子,太子丹大哭。

要找行刺工具,徐夫人匕首,在毒藥里淬火,見血封喉,找秦舞陽做助手。成功幾率高,太子丹看到荊軻不走,說要不叫秦舞陽先走,他說我之所以等是因為等一個客人一起走,這是信任的朋友,武功應該高強,但是這個人來遲了,太子丹催他上路,他一怒走了,來到易水邊送行,所有人都白衣白帽,高漸離擊築,他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失敗了,原因是秦舞陽嚇變了臉色,把兩人任務壓到了一個人身上。這件事,一下子激怒了嬴政,下令攻打燕國,前227年刺殺,第二年,攻打,第三年擊潰主力,燕王逃,抓獲燕君,燕徹底滅亡了。

導致滅亡的原因有:

一、禪讓亂國,國君把國位傳給不是同姓的人,相國子之,有野心,想做國君,一手用齊使者見燕王噲,說齊王不能稱霸,因為他不重視大臣,燕王對自己的丞相子之更重視了,等他走了,送給使者一筆重金,找親信去跟燕王說話,說堯想把國家傳給許由,得了一個美名,你何不把國家給子之呢?就得到了美名,竟然把自己的王位給了相國子之,不久,子之又派人去忽悠他,子之已經有了權力,太子卻還是你的,你還得不到好名聲,不如把大臣的任命權也交給子之,就把小圖章裝著交給了子之,完全不管朝政,三年天下大亂,最大受害的是太子,現在沒有權力了,聯合造反,齊緡王幫助他,齊國趁機攻打,五旬攻下了全境,歡迎齊軍到來,把子之醢了,殺燕王,開始百姓歡迎,但後來隨意殺人,毀宗廟,導致百姓叛亂,齊國軍隊呆了兩年不得不退出來,燕國百姓擁燕昭王為君。

二、滅齊自削。想報仇,找郭隗商量,必須找人才。燕昭王說上哪兒找呢?說故事找千里馬,替國君找千里馬,馬卻死了,卻只買了死馬頭,傳出去,千里馬就來了。一年間來了好幾匹,從我郭隗做起,對我高規格接待,比我強的就會蜂擁而至,樂毅就來了。他是軍事家,任命為亞卿。找機會打齊國,等了好久,五國攻秦,前287年,秦始皇的曾祖昭襄王離統一還有六十多年,趙齊燕韓魏,攻秦,迫使取消帝號,齊國把齊國一個小國宋國滅了,這是早有野心的,引發一連串的問題。三晉不滿,燕昭王派使者攻齊,秦丞相魏冉也想得到封邑,五國去打齊,敗了,其它國家割了齊的土,燕一直追到齊都,攻佔,樂毅把齊的珍寶運到燕,封樂毅,叫他鎮守齊國,一獃獃了五年,把齊變成了燕的郡縣,一是莒,一是即墨,沒有攻下來,燕國滅齊用了五年,五年後齊田單用火牛陣趕出去了。燕國國君糊塗。燕國受益,秦國更受益,齊是強大的對手,從此不振,受害的是韓趙魏,齊從此明哲保身。燕王沒有戰略眼光。燕昭王滅齊實質害了自己。如果打齊不夠,危險,打得過頭了,秦受益。當齊被削弱時,齊完了,燕也完了。

三、疲趙自弱。趙受秦的攻擊最猛烈。山東六國中唯一可以與秦過招的。趙國軍民保護了燕齊,秦國的遠交近攻攻的就是趙,用一個國家的力保護了山東諸國。長平戰後,燕趙間不斷打,讓燕得不到生養,趙國重要的是休養,廣交朋友,燕國國君就決不能騷擾趙國,趙疲,會垮,秦不就陳列在燕邊境上了嗎?其實是自弱,把防護牆打掉了,打了趙齊,就直接面臨秦的威脅了。逃到遼東,燕王喜還覺得是太子丹引起的,把他殺了,想用他的頭來緩解,想苟延殘喘,這就是咎由自取。

 

王立群讀《史記》60_秦始皇23:秦滅楚國-王立群.2011.12.07

楚國歷史八百年之久,嬴政時仍不可小視,項燕也不凡,派王翦只用了三年就攻陷了楚國。

楚國不一般,相當大的國家,從河南向南很大的一片地。橫成則秦帝,縱成則楚王,合縱如果成功,楚國國君就會稱王。可見其強大。前224年,秦王派王翦帶領六十萬軍隊去滅楚。

王翦蓋世奇功。到楚地後,並沒對楚軍進攻,把六十萬軍隊在軍營里好吃好喝就不打仗,楚國動員了全國軍隊,進攻,秦軍不應戰,持續一年。其實王翦是要挫楚軍銳氣,一年後,王翦問手下人幹什麼,說,他們在扔石頭,看誰快而准,夠了,這時,楚軍打仗不成,開始調防,王翦趁機追擊,一仗打敗了楚軍,攻入了都城壽春,把楚王抓住,基本上滅了。項燕在淮南擁立了昌文君反秦,王翦來此作戰,兵敗自殺,楚國力量消耗殆盡。南越用了三年,徹底平定了楚地,設了三個郡,楚徹底平定了。

楚國最早變法的,幅員遼闊,卻在三年中失敗了,原因何在呢?

一、改革不利。戰國時期所有國家都改革,第一個強大的國家是魏國,李悝變法,力度與時間長是少有的。首先強大起來。楚國變法並不算晚,在悼王時期,這時魏名將來了楚國。吳起本是魏名將,到楚後,做了一年邊地的太守,被提拔變法。比孝公商鞅變法早二十年。廢除世卿世祿。西周時期普遍的政治制度。弱點是傑出人才由於祖先沒立功,對國家有功卻得不到應得的報償。均爵平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這不得了,那些老幹部不服氣。整頓吏治。兩大毛病,大臣太重,不能為國立功。改革就是要廢除他們的特權。獎勵耕戰。農業是根,軍事是戰。調動農民與士兵的積極性。廣闢土地,這是大國,廣闊,建議讓貴族開荒,糧食增多,國家富裕了。廣度力度相當大,如果持續下去,可以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秦相國蔡澤說,兵震天下,威服諸侯。但最終失敗了,原因是悼王去世,反對派強大。需要得到國君支持,商鞅得到的支持是大的。變法剛剛開始,國君就死了,靈堂上,貴族要射死吳起,吳起爬在悼王遺體上,被射死了。查處時,新即位的楚君把他們滅族了,七十多家被牽連,滅了族。可以看出有多少人反對他。觸犯了既得利益。廢除世卿他們的特權沒有了;貴族開荒也是不願意。死於反對派之手,改革失敗。

二、政治腐敗。楚國變法早,但也逃不了政治腐敗。表現在用人上。前期主要用公族。中期用的是屈召景三大勝。晚期重用春申君黃歇,這是楚頃襄王的弟弟。這是公族。這種制度有弊端,其他家庭出身的傑出人才沒出頭之日。秦國強大的原因在六國人被重用。商鞅等都是,在秦國都能立功。春申君是四公子之一。生活上奢侈,被封過十二個縣,後改封到江南,在吳都建自己的豪宅。司馬寫過看到他的住宅太漂亮了。晚年的住宅保存到西漢時期還能見出其奢侈一面。政治上糊塗,楚考烈王沒生育能力,後宮嬪妃多卻無子,春申君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叫李園的,有一個漂亮妹妹,想獻給考烈王,怕妹妹失寵,先投到春申君門客,回來有意拖延,有目的地說,有一個妹妹漂亮,齊王來提親,所以誤期了。問結果怎麼樣,說沒讓她去。問能源能叫見一見呀,安排她入宮,春申君笑納了。不久,李園的妹妹懷孕了,深得寵愛,兄妹兩人商量一下,說春申君深得信任,現在無子,萬一下世了,不能傳位,兄弟繼承王位,你可能保不住了。有一個辦法,懷了孩子,我們兩個結合時間短,不如把我獻給他,將來萬一生個兒子就是太子,一即位,不就可以嗎?春申君然之。把她安排單獨住,向考烈王推薦了。見過也喜歡,把李園妹接進去了,生兒子,立了太子。這是最大的敗毛,帶來滿門抄斬的惡運。

在這個當口,考烈王病危,一個人見春申君,說你有想不到的福、禍、人。他愣了。他說,福是二十五相國實際上是楚王,有其實權,承王位是你實際上為王位;禍是這個王位的人是你的孩子,據我所知,李園養了一大批刺客,這是想不到的;人是我,我能解這個危難,把我送到衛隊中,做下層職位,李園入宮,我就殺了他。聽完後,不以為然,一李園軟弱;我對他好,不可能殺我。結果,這個門客,知道這個結果會連累自己,十七天後,考烈王死,李園也準備了,果然刺殺了春申君,滿門抄斬。這足以看出其政治腐敗。這時是嬴政九年,離統一中國只有八年時間。這是最後時期為保住榮華做出這樣的事。失敗。

三、不明大勢。這是六國通病。不了解戰國發展大趨勢。這是統一。明白這一點,要麼讓楚強大,統一天下,要麼把最強大的國家抵制住。對秦,應該遏制。一,邯鄲之戰,想滅趙國,平原君搬來救兵,這說明合縱力量還是強大的。秦戰敗後,山東六國要做的是聯手對付秦,並削弱它。結果,燕認為趙國壯年死了去進攻趙,這麼短暫時間,互相吞併。都糊塗。二,楚國上疏,對秦國最後幾位國君的一封書,代表楚國觀點。第一伐楚不如善楚。第二滅楚不如滅韓魏。但這兩點可以看出,這是嫁禍於人,沒有戰略眼光,長遠只能讓秦國國君懂得遠交近攻的正確。只顧眼前利益。終於滅亡了。意味著統一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剩下的只有一個齊國了。對他,採取什麼辦法呢?關注。

 

王立群讀《史記》61_秦始皇24:不戰而降-王立群.2011.12.08

齊國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幾十年沒發生過大戰,這時有數十萬大兵,沒打卻舉國投降了。

前221年,王賁是王翦的兒子,在滅了燕國殘部後,從北方打入齊國。這時只剩一個齊了,齊王田建慌作一團,想打吧,打不成,幾十年沒戰爭過。不打吧,束手待斃,在這時,得到消息,說秦王派使者來了,他想到五國國君要麼死,要麼俘虜了,他舉行盛大儀式,使者來了,說秦王喜歡你,想叫你交出國家,給你五百里地,做封君,齊王一聽高興,下場比其他人都強,下令,舉國投降。不戰而降。

齊王就隨使者去秦,安置在共地,一片松柏林里,斷絕所有供應,田建餓死在裡面。他原來沒有想到這樣。滅得奇特。回顧一下,六國被滅的過程,趙最堅決地抵抗,趙奢廉頗李牧,都大敗過秦軍,迫使對方用反間計。燕國雖然弱,還派了荊軻。齊是伸著脖子挨殺。最窩囊。

齊國是最早分封的國家之一,第一個春秋稱霸的國家,可在戰國後期,曾經的輝煌不再。從中期和晚期來看看原因。二條:

一、國策失誤。這是根本的方針大計。齊國滅亡就從這裡說起。不僅僅表現在晚期,中期也有。中期是在濫用武力,對宋國想滅掉,想大大擴充土地,卻忘了天下形勢,齊與秦強,秦還更強點,秦想削弱齊,卻沒辦法,派使者去滅宋,慫恿他滅齊,犯眾怒。燕國也想讓他滅,與齊有世仇,得找一件事惹火諸侯。齊獨吞宋正是如此。戰國基本心理都是,不希望一國非常強大,會成為聯合攻擊的對象。合縱不單單對付秦,對齊也是如此,只要有威脅,就會得到他國的聯合進攻。這個齊沒有想到。滅宋後,秦燕韓趙魏都不滿,不能獨吞,聯手滅了齊,小的割走一塊地,只有燕國滅了齊五年。這是愍王時的失誤。用過了,濫用了武力。

後期卻不用武力,「事秦謹,與諸侯信」。君王后,是一個女人,比呂后專政還早,掌齊國國政十幾年。五國伐齊時,以後,愍王之子逃,到民間,莒,一個大夫家做傭人。這是一個封君家,有一個獨生女兒,有眼力,看出這個太子雖然是傭人,但覺得這人不凡,小姐經常偷著給他好東西,以身相許。後來,愍王被殺後,只有莒和即墨堅守,其他都給燕滅了。這時,這些地方的人在尋找齊王后代,想扶他上位,他不敢報,但他關注這事,發現是真心找他,亮出身份。被立為齊君,史稱齊襄王。小姐就成了王后了。

這就是君王后。給齊襄王做了後後,生了兒子,就是田建。她身為後,父親卻不認她了。私定終身,也得不到認可。她對父母卻孝順。在莒地生活了五年,田單火牛陣打敗燕國,接連收復城池,復國。又存在了六十多年。直到秦王統一天下。

齊襄王都臨淄,只做了十九年,兒子田建即位,大權掌握在君王后中。她事秦,不作戰,長平之戰,趙向齊求救,不給。導致趙兵敗。45萬主力慘死。這是君王后的決定。這其實對齊國不利。

田建一直奉行對秦友好的作法。恰恰與秦遠交的交吻合,齊正好奉行。在位前四十三年沒有危機,四十四年王賁派兵來了,他相信使者的話,這犯了大錯誤。這也是國策的錯誤。田建還有一次準備朝拜秦王,被手下攔住了。我們擁立你是為國家,你怎麼能拋棄國家去朝拜呢?另一個人提了兩條建議。三晉亡國後的那些官員有幾百人來了齊國。楚國也有幾百人來了。如果給他們軍隊,讓他們各自回國復國,就給秦的兵力分散,就不會亡國了。雖誇大,但不失為滅國前較好的救國方針。聽不進,不採納。

為什麼不採納呢?也有道理:一、不願得罪秦國。他是受益者,不相連國土,願意與秦保持友好,短暫的和平。主要不幫助三晉。他們是近攻的國家,齊是遠交的國家。秦可以放手地攻打三晉。這種國策有大的代價,但他看不到。二、金錢戰。收買了宰相。三、五國伐齊有巨大影響。愍王被殺,這中間,韓趙魏三國得罪了齊,他也不管了,但他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最後相信了,這是愚昧至極的。

二、政治腐敗。君王后執政十五年,臨死時與兒子說話,有一個人值得重用,兒子窩囊,說我拿筆來記,母親卻忘了,不說了。她有眼光,但她不說,死了後,田建名義上是國君,卻沒能力掌權,落在她的弟弟後勝身上。我覺得君王后看得出弟弟要掌實權,本來想告訴兒子,倚重大臣。可是後勝極其貪財。宰相,秦王要的正是這點。送了大量金錢給他,對他手下的門客也行賄。結果整天給齊王灌輸思想,不打。秦一手武力一手金錢,這是划得來的。秦國變法,楚國吳起,魏李悝,韓申不害,趙胡服騎射。齊就沒有變法圖強,因為佔盡天時地利,田地廣闊,生存不是問題。

最後導致亡國。歷史中間是經典戰例。沒有打,卻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高明的戰爭。這正是齊國人寫的,這是最經典的諷刺。亡國時還有上千里土地,雄兵,卻投降了,造就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這十二集講了天下統一的過程。歷史記載的不到五百字。幾乎沒有大戰爭。滅魏用水淹,齊是一封信,燕國還派一個刺客,楚相持一年,一追,完了。六國滅亡非常簡單。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勢如破竹。統一天下為什麼表現得如此簡單順利,請關注。


推薦閱讀:

讀史譚經:漢初三元勛之死
《羅織經》的智慧 帶給我們職場的學問
關羽 失敗的根源是自負
讀史鑒帝之二

TAG:史記 | 筆記 | 秦始皇 | 讀史 | 百家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