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能力的培養對塑造舞蹈完美藝術形體的重要性-中華舞蹈網-體育舞蹈權威網站

            基礎能力的培養對塑造舞蹈完美藝術形體的重要性                                             在中國古典舞課堂訓練中,完美的藝術形體與舞蹈演員全面能力 的結合是基本功訓練的終極目標。如果在訓練中形體不夠好,能力達

不到,就很難展現出藝術的舞蹈美。因此,良好的基礎能力是完成舞蹈

動作質量的保證,又是提高舞蹈學員機體活動能力和基本素質的重要

手段。

一、基礎能力的概念

基礎能力是指人體在完成動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

柔韌性等能力。它是舞蹈學員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基礎。

它體現在腰、腿等基本訓練中,通過站位、蹲、擦地、踢腿、控制、單腿

蹲、彈腿、軟開度等練習,使單一的肌肉群力量得到增長。只要單一的

動作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為技巧的完成打下基礎。基礎能力的均衡增

長,更會促使學生能力的全面增長,只要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那麼形

體的發展也會是均衡發展的。在舞蹈訓練中能力分為:柔韌能力、力量

能力、穩定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教員首先應該把握好單一能力的訓

練,最後是能力的全面訓練這一原則。

二、基礎能力的平衡發展

(一)柔韌性

柔韌性能力是古典舞訓練中最基礎的能力,也是達到平衡能力的

必備條件之一。柔韌素質是指人體某個關節或關節組活動範圍的幅

度。在近六十例的動作分析中,運動幅度在關節處超過90 度以上的占

總動作量的82%。這一數據充分表明軟開度(指「柔韌」)訓練在總訓練

中應占的比重及其重要的作用。中國著名舞蹈理論家吳曉邦先生說:

「舞蹈基訓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體上各部位關節從不自然和僵化中解

放出來,讓人們懂得怎樣去支配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柔韌性的訓練

則是要求學生身體各關節運動幅度的練習,是拉長韌帶、增加肌肉彈

性和力量的練習。它能夠使人體各部位,各關節從自然狀態,僵硬狀態

下解放出來。所以,對於舞蹈演員來講,要想使動作幅度加大,使動作

舒展,舞姿優美,必須具備柔韌素質。然而,只有動作舒展,肌肉線條被

拉長,在訓練中對學生的形體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為此,需要我們深

入研究柔韌素質的訓練問題。

對舞蹈演員的柔韌素質的訓練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動力性拉伸訓

練和靜力性拉伸訓練。動力性拉伸訓練是指有節奏地通過多次重複同

一動作的練習,使軟組織逐漸地被拉長的練習方法。如連續踢腿、擺腿

等動作。靜力性拉伸訓練是通過緩慢的動作拉伸軟組織,如壓腿、耗腿

等練習。兩種方法相比較,靜力拉伸更符合組織學原理。靜力性拉伸,

也就是舞蹈演員軟度訓練中的耗。根據組織學原理,韌帶、肌腱這類結

締組織,在力和時間的作用下,會產生永久性的伸長,從而獲得預期的

柔韌素質的發展。在柔韌素質練習中還要注意幾點問題:一是過於發

展一部分肌群而忽略其對抗肌的片面練習, 將導致肌肉發展不平衡,

也會限制柔韌性。二是根據最新研究結果表明,肌肉拉伸超過其正常

長度的15%時,柔韌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如果拉伸練習沒有

達到足夠的超負荷(超過以往已經適應的負荷),就不會對柔韌性產生

影響。三是柔韌素質的發展要與力量素質的發展相結合,才能達到力

量和柔韌的同時增長,還能保證關節的靈活和穩固以及兩種素質的協

調發展。

(二)力量素質

具備了柔韌性能力的同時,力量素質能力也是舞蹈學員不可缺少

的能力。力量素質是指人體神經、肌肉系統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

能力。比如大踢腿動作腿的速度力量、支撐腿的控制力、以及彈跳力

等。這些動作的完成都是身體各種力量的協調配合和平衡運用的結

果。如果舞蹈演員的力量差,在完成舞蹈動作時就會出現腿伸不直、肌

肉線條拉不長、踢腿速度慢、重心不穩、跳的不高,空中舞姿不漂亮等

一系列問題。力量素質的重要性體現在每個動作和技巧的展現都是需

要肌肉用力來完成。在舞蹈教學中,要想使舞姿重心穩定,更自如的控

制身體平衡,應著重研究下肢肌肉力量的發展是最關鍵的。

關於舞蹈演員的肌肉力量的訓練一般採用兩種類型的練習方法。

一種是動力性力量練習法,另一種是靜力性力量練習法。動力性力量

練習比如踢腿、抬腿、跳躍訓練等。靜力性力量練習包括控腿、半腳掌

訓練等。在發展力量的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一是力量素質的發展要

全面還要有所側重,一方面應使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的大肌肉群

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鍛煉,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發展薄弱的小肌肉群的

力量,舞蹈表演中有許多動作是需要演員身體各部位肌肉的協同工作

才能完成。二是前腿力量訓練完畢,一定要拉長用力肌肉,可通過拉伸

大腿前面的用力肌肉如壓後腿、擺後腿等動作,防止肌肉收縮粘連,預

防損傷。同時也拉長肌肉線條,避免練成塊型肌肉。

(三)穩定性

穩定性是指內耳前庭功能的穩定性。前庭器官位於顳骨岩部骨迷

路之內。它是人體位覺感受器,它專門接受人體體位變化和運動速度

變化的刺激,並把這些刺激信號轉變成相應的神經衝動傳導到各級位

覺中樞,引起一系列反應,以保持身體穩定。對於舞蹈訓練來說,人體

在動作過程中形成舞姿的穩定角直接影響動作的穩定程度。所謂穩定

角就是重心垂直投影線和重心至支撐面邊緣相應點的連線間的夾角。

穩定角越大,物體的穩定程度越大。穩定角能定量說明物體在多大范

圍內傾倒時, 重力仍產生恢復力矩使物體回復到原來的平衡位置上。

一旦物體傾斜角度大於穩定角時, 重力就產生傾倒力矩使物體傾倒。

(圖)

如圖中的搬後腿動作來看當主力腿的重心落在支撐面之內,找到

準確的平衡,身體才能保持穩定,如果重心不通過支撐面必然產生重

和輕的不平衡感,人體失去了平衡也就失去了穩定性。所以舞蹈學員

必須通過刻苦的訓練, 具備能夠準確地操縱人體肌肉工作的首要條

件,才能在舞蹈中體現穩定。

(四)平衡能力

平衡是維持身體姿勢的能力,特別是在較小的支撐面上,控制身

體重心的能力。平衡動作在舞蹈練習中運用廣泛,它是衡量學生的身

體控制能力及構成高難度重要動作的內容。平衡能力不僅與運動技能

密切相關,而且平衡能力本身也是一種技巧。它在運動中往往表現為,

以較小的支撐面維持某種身體姿勢的能力, 如舞蹈中的單腳站立、水

平平衡等。從靜力學觀點分析,平衡狀態的穩定與否,主要取決於身體

重心位置的高低和支撐面的大小。同樣的動作,支撐面越小,重心越

高,維持平衡就越困難。支撐面越大,重心越低,平衡也越穩定。具體的

平衡能力可分為靜力性平衡和動力性平衡兩種。靜力性平衡能力是指

身體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下的控制身體重心的能力;動力性平衡是指運

動過程中控制身體重心的能力。相對比較而言,靜力平衡動作更難完

成。

三、各種基礎能力的協調發展

各種基礎能力的訓練與發展都是相互統一, 相互依存的關係,任

何高難度舞蹈動作的完成都是各種基礎能力的綜合體現。舞蹈肢體的

藝術語言都與某種專項基礎能力是密切相關的。他們相互影響相互依

賴,也就是說某種基礎能力提高的同時會導致另一種能力的提高。因

為任何一種運動能力都不是單因素的,它往往是由多種基礎素質能力

同時發揮作用,使動作產生質感而達到完美。
推薦閱讀:

從小沒有舞蹈基礎,但具有一定練習舞蹈的基本素質,自學民族舞蹈能否向較專業的舞蹈者看齊?
出後腿之前,你需要想的是……
[廣告]如何系統地入門學習拉丁舞?
大學之後才開始學跳舞晚嗎?
吳亦凡的歌舞水平好嗎?想聽比較公正的答案,謝謝?

TAG:藝術 | 網站 | 體育 | 舞蹈 | 能力 | 形體 | 中華 | 重要性 | 權威 | 重要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