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光明最勝王經》注釋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在正式解釋經文之前,先依天台宗講解大乘經典的慣例,將經文所含之幽微、玄妙的意旨,分五個層次疏解出來。這五重玄義是:釋名、顯體、明宗、辨用、判教相。一、釋名:就是解釋經文的題名。本經的梵名為Suvarnaprabhasottamaraja Sutra,是由Suvarna﹙金﹚Prabhasa﹙光明﹚Uttama﹙最勝﹚Raja﹙王﹚ Sutra﹙經﹚幾個字所組成的。

「金光明最勝王」是本經的別題,有別於其他經典題名的緣故。「金」、「王」是比喻這本經的難得與殊勝;「光明」、「最勝」是指佛所說的法。所以本經的命體,在佛經的七種命名方式中,屬於以法喻為題。佛經命名的七種方式為:

1、以人為名:就是以該經說法主的名字來命名,如《佛說阿彌陀經》、《維摩詰所說經》等,佛、阿彌陀、維摩詰居士都是人名,所以是以人為名。

2、以法為名:就是以佛所說的法相為名,如《涅槃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等,涅槃、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都是佛所說的法,所以是以法為名。

3、以喻為名:就是以使人容易理解的名詞來譬喻經中所講的義理,如《梵網經》等。大梵天王的寶網幢,每一個網眼裡都有一顆摩尼寶珠,光光相照,莊嚴無比,在佛經中都用來比喻諸佛之教法重重無盡,法法無窮,所以是以喻為名。

4、以人法為名: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所問的般若是法,所以是以人法為名。

5、以人喻為名: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比喻佛說法有如師子吼那幺震撼人心,能覺醒眾生的迷惘,所以是以人喻為名。

6、以法喻名: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所以是以法喻為名。

7、以人法喻為名: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比喻菩薩在因地中修行六度萬行,就像以清凈的蓮華莊嚴無上的佛果,所以是人法喻為名。金、光、明又代表涅槃﹙寂滅、究竟的解脫﹚的三德:

1、金,金礦中的金有本有、尊貴、不變的意思,代表法身之德;這是「體」。

2、光,有照了的意思,代表般若﹙智慧﹚之德;這是「相」。

3、明,有利益的意思,代表解脫之德;這是「用」。

「經」是本經的通題,因為是通用於其他經典的緣故。「經」的梵語為修多羅﹙Sutra ﹚,本意為「線」或「繩」,有貫穿、攝持的意思。諸佛菩薩的聖教能貫穿一切究竟的義理,能攝持一切所教化的眾生,就像用線貫穿、縫綴花鬘,花就不會散失一樣,所以稱之為「經」。二、顯體:體是體性、法要的意思。本經是以離分別的真如法性為體,若能證悟本經的教法,就能入於真如法性,就如〈序品第一〉中所說,如來是入於最清凈甚深的法界﹙法性﹚而說本經,所以說本經是以平等的真如法性為體。三、明宗:宗是宗旨、目的之義。本經是以成就佛果為宗旨,如〈分別三身品第三〉中,虛空藏菩薩雖然問的是菩薩應如何依法修行,佛卻以一切如來所證得的法、報﹙應﹚、化三身來回答他,就是表示菩薩修行就應該以成就佛果為目的。四、辨用:用是作用、利益。依法去除無明、滅惡生善是本經最大的功用。五、判教相:就是判別本經是什幺時候說的、說的是什幺教法。佛悟道後說法四十九年,智者大師將佛所說的這些教法依順序分為五個時期,分別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時。每一時期的長短不一樣,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七年。」

1、華嚴時:華嚴的梵語Avatamsaka。佛初在菩提樹下成道後,就在定中轉無上的根本法輪,用二十一天的時間為大菩薩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佛為大菩薩所說的大法,就像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只照高山,小根性的人無緣聽聞也不能接受。2、阿含時:「阿含」是梵語Agama的音譯,又譯作阿笈摩,意思是「聖言」、「聖教」。佛觀察小根性的人不能接受大法,於是就在鹿野苑等地方,在十二年中,說小乘的《阿含經》,講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等的教理,度化聲聞、緣覺的二乘人,這時候太陽可以照到比較低的山了。

3、方等時:方等的梵語為Vaipulya。「方」是方便、方正、廣大;「等」是平等、等持。佛說法不是真有實法可以給人,而是應病予葯,為療治眾生的煩惱、執著而方便說的。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令眾生各依自己之根性而修,整治自己的習氣毛病,去妄證真,因此法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之分。這是佛繼阿含時之後,在八年當中引小乘人入大乘法,為大乘初機菩薩講《維摩詰經》等的大乘教法,所以大乘經典又統稱為方等經。這時猶如太陽照到高原了。

4、般若時:般若是梵文Prajna之音譯,又譯作缽若、缽羅若,是「慧」的意思。佛說法四十九年,講般若就講了二十二年,共有八大部,總結歸納為《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真如自性是無形無相、不能以任何語言文句表達的,所以佛說般若教法的時候,常用兩種權巧、一種實法來說明。兩種權巧為:一是隨眾生的根基而說義理;二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不容易理解的佛性、佛的智慧等,而善巧方便地說教。一種實法就是說真實的法、一乘﹙佛乘﹚的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究竟的空義,是始終不變異的。華嚴時屬於實法;阿含時、方等時屬於權法;法華涅槃時屬於實法;般若時是權實並用,所以般若時有承先啟後的作法。智慧和慈悲是佛法的精隨,成佛的指南,佛在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的教法,所以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此時猶如太陽高升,普照平原大地。

5、法華涅槃時:法華為妙法蓮華的簡稱,梵語為Saddharma Pundarika;涅槃的梵語為Nirvana,是寂滅、究竟解脫的意思。佛在最後七年中,說《妙法蓮華經》、《涅槃經》、《佛遺教經》等法,純講實法,不講權法,不問在會的人根性如何、是否能夠接受,只講唯一的佛乘,講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因為佛快要入滅了,沒有時間了,只有說真如的實法,佛法才能圓滿。此時就像日落西山一樣,太陽的最後光輝還照於最高的山頂。本經在五時中的言教中,應屬於法華涅槃時。此時佛所說的皆為諸法實相的道理,融會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歸於唯一佛乘,因此本經即是圓教也是通教。因為是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的中道實相,所以是圓教;又說真如法界究竟無生的空義,雖然是以菩薩為正機,但也通於三乘所學之法,所以也屬於通教。

這部經是唐朝的高僧義凈法師所翻譯的。

三藏的梵語為Tri﹙三﹚pitaka﹙藏﹚,指經、律、論而言,這三者都包含文義,所以稱為三藏。經藏﹙Sutrapitaka﹚又譯作「修多羅」藏,記載聖人的言說,是詮釋定學的。律藏﹙Vinayapitaka﹚又譯作「毗奈耶」或「毗尼」藏,是詮釋戒學的。Vinaya﹙毗尼﹚是「滅」的意思,修持戒律能滅身、口、意三業的過失。論藏﹙Abhidharmapitaka﹚又譯作「阿毗達摩」藏,是與佛所說的教理有關的理論,是詮釋慧學的。Abhi﹙阿毗﹚,是「到」或「越過」的意思,dharma﹙達摩﹚是「法」的意思,所以阿毗達摩的意思就是「能到達彼岸」或「能越過生死煩惱」的法門的意思,因此「阿毗達摩」藏又譯作無比法、對法。這戒定慧三學,又稱為三無漏﹙煩惱﹚學,是修行的根本,《楞嚴經?卷六》中佛就說:「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持戒不止是言行不犯,還必須攝心,身口意三業都清凈了,才能說是真持戒。想要攝心又必定要持戒,否則就如煮沙想令它變成飯,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所謂「屍羅﹙戒﹚不清凈,三昧﹙定﹚不現前」,戒行清凈,定力自然就現前了。定力堅固,本有的智慧就能顯發出來,所謂「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

沙門,梵語為Sramana,翻譯為息心、凈志、貧道,又譯作勤息,是勤修息煩惱的意思,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以證得聖果。原本不論佛教徒或外道,凡是出家者都稱為沙門。《四十二章經》中,佛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三藏沙門是指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

義凈法師本姓張,范陽地方的人,年紀很小就出家為僧。他極為仰慕法顯與玄奘等法師西去求法的偉大事業,十五歲時便立志也要到印度去瞻仰、禮拜佛陀的聖跡。一直等到唐高宗年間,他三十七歲的時候,才得以成行。他從廣東乘坐波斯人的船出發,在東印度登陸,幾經辛苦才到達那爛陀寺。他遍游佛教聖地,經歷三十餘國,遍訪明師,學習梵文,探究大小乘佛教奧。經過二十五年,才在武后証聖元年(695)又回到洛陽,取回了四百多部的經典,後來在長安、洛陽兩地主持翻經院,共譯出經56部,230卷。本經就是其中之一。義凈法師一生致力於律學,對翻譯律藏更盡了全力,共譯出18部206卷,對於律宗在中國之發展貢獻頗大。他並繼續譯出法相宗的一些論說,補充了玄奘法師不足的地方,又編譯「梵語千字文」字典,供中國僧人學習梵文之用,便利了後人的翻譯工作。他又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所收集的都是唐代赴西域和南海的僧人的傳記,共有六十人。其他雜著還有很多。先天二年,卒於長安大福寺翻經院,享年七十有九。正如他在一首讚歎歷代求法高僧捨身精神的詩中說的:「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時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如果沒有這些歷代大德高僧捨命求法,我們現在哪有因緣接觸、修習佛法!所以我們在誦讀經典時,不但要生出感恩的心,如法修行,更期待各位佛子發勇猛心,以前人為榜樣,在各自的崗位上盡一己的力量弘揚佛法,令一切眾生都能受益,才不至辜負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深恩,以及這難遭難遇的善因緣。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1〕:一時〔2〕,薄伽梵〔3〕在王舍城〔4〕鷲峯山〔5〕頂,於最清凈甚深法界〔6〕,諸佛之境〔7〕,如來所居〔8〕。

注釋:〔1〕如是我聞: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自從佛那裡聽來的。阿難尊者在佛的十大弟子中是多聞第一的,佛說過的法,他一聽就能記得。所以佛入滅後,大迦攝尊者領導結集經典時,就令阿難尊者升上師子座,複述佛所說的法。每部佛經一開始都有六種成就,即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如是」是「信成就」,如是的法才可信,不如是的法就不可信;「我聞」是「聞成就」。佛經一開始所以都要先說「如是我聞」,其中有幾個原因:

1、斷眾疑。阿難參加結集經典時,一登法座,現出似佛一樣的端嚴相,因而大眾忽然生起三種疑惑:﹙1﹚以為釋迦牟尼佛未入涅槃,又來說法;﹙2﹚以為是他方佛來說法;﹙3﹚以為阿難已經成佛了。當大眾一聽阿難說:「如是我聞、、、。」就知道這是阿難在重述佛所說的法,因而斷絕以上的疑惑。

2、尊佛囑。佛入涅槃的時候,囑咐阿難在以後結集經典時,經的前面都要以「如是我聞」為開始。佛臨入涅槃時,阿難曾以四事問佛:﹙1﹚以後結集經典時,其開頭要怎幺說,才能使人相信是佛說的?﹙2﹚以後的修行方法,應該依什幺而安住?﹙3﹚我們以後將以何為師?﹙4﹚那些惡性的比丘,應該如何對待?佛回答他說:﹙1﹚每部經的前面都以「如是我聞」為開始。﹙2﹚依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住。﹙3﹚以戒為師。﹙4﹚默擯之﹙就是以沉默對待,使他們心生慚愧而自動離開﹚。

3、息爭論。阿難在眾弟子中年紀較輕,如果不講明他所敘述的是佛親口說的,可能會引起大眾的議論與不平。一說「如是我聞」,一切的爭論就平息了。

4、異外道。當時的外道經點大多以「阿」或「嚘」兩個字為開端,「阿」是無的意思,「嚘」是有的意思;因為外道說一切萬法,不是有就是無。佛經以「如是我聞」為開始,就有別於執著於有、無兩邊的外道。〔2〕一時:時機、因緣成熟,是佛該講《金光明最勝王經》的時候,就是那個時候。這是「時成就」。所以不指明一個確實的日期,是因為中外的曆法不同,而且有的經典是佛在定中為大菩薩或天人所說,人間的曆法更難以對照,因此不指明確實的日期。〔3〕薄伽梵:梵語Bhagavat之音譯,又譯作婆伽婆,就是世尊的意思,佛的十號之一。《佛說十號經》中說:「天人凡聖,世出世間,咸皆尊重,故曰世尊。」因為佛萬德圓滿,為一切天人、世人所尊重,所以稱為世尊。這是「主成就」,說法主就是世尊。〔4〕王舍城:在中印度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從上茅城的舊都,初遷都到這裡,因為國王先建宮舍於此地,所以稱為王舍城。梵語為Rajagrha。〔5〕鷲峯山:又譯作靈鷲山、靈山。王舍城四周有五座山,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就叫鷲峯山,因為山的形狀就像是一隻鷲鳥,又因為山上鷲鳥很多,所以稱為鷲峯山。這是「處成就」,說法的地方就在王舍城外的鷲峯山上。〔6〕於最清凈甚深法界:梵語Dharmadhatu翻譯作法界,又稱為真如、法性、實相。真如實相離一切分別,離煩惱障、所知障,最為圓滿清凈,所以稱為甚深。〔7〕諸佛之境:圓滿清凈的法界,就是諸佛內自證無分別智的境界,是甚深的智慧之境,有別於聲聞、緣覺二乘及菩薩的智慧,所以獨稱為諸佛之境。〔8〕如來所居:在這種最清凈甚深的法界中,一切生滅、垢凈、增減的二元對立的分別相都不再現行,安住於這種究竟堅固之定而常住於其中,就是如來恆常所居的地方。

與大苾芻眾〔9〕九萬八千人,皆是阿羅漢〔10〕,能善調伏〔11〕,如大象王〔12〕,諸漏已除〔13〕,無復煩惱。

〔9〕苾芻:梵語Bhiksu的音譯,又譯作比丘,凡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的都稱為比丘。比丘有乞士、破煩惱﹙破惡﹚、凈持戒、能怖魔等多重的意思。﹙1﹚乞士;因為出家人不自己營求生活,而以乞求信眾的布施來清凈活命,所以稱為乞士。﹙2﹚破煩惱;因為修行聖道能破除煩惱,所以稱為破煩惱。﹙3﹚凈持戒;因為受具足戒的比丘,盡形壽都受持清凈的戒律,所以稱為凈持戒。﹙4﹚能怖魔;因為依教修行的比丘必定能入涅槃,令眾魔怖畏,所以稱為能怖魔。這些比丘眾,以及下文所提到的眾菩薩、天龍八部等,都是當時在場參加法會的聽眾,這就是所說的「眾成就」。〔10〕阿羅漢:梵語Arhat的音譯,是小乘修行人悟道所證的最高果位。阿羅漢有三種意思:﹙1﹚殺賊;殺煩惱賊的意思。阿羅漢已經斷除煩惱,所以稱為殺賊。﹙2﹚應供;證果的聖人應該接受人天供養,所以稱為應供。﹙3﹚不生;證果的阿羅漢已經超越輪迴,不再受生死的果報,所以稱為不生。〔11〕能善調伏: 能善於調伏身、口、意三業。

〔12〕如大象王:佛經中常以大象王來比喻善調伏,《無量壽經》中說:「猶如象王,善調伏故。」又梵語Naga在佛經里譯作「龍」,Gaja或Hastin譯作「象」,因為水中的動物以龍的力量最大,陸上的動物以象的力量最大,所以在佛家中凡是修行勇猛,有最大力的就稱為法門龍象。〔13〕諸漏已除:「漏」的梵語為Asrava,是煩惱的別名,因為:﹙1﹚漏為流注、漏泄的意思。有情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日夜不停地向外貪求、漏泄而煩惱不止,所以稱為漏。﹙2﹚漏又有漏失的意思,煩惱一起便漏失正道,所以稱為漏。﹙3﹚又煩惱使人漏落於生死輪迴之中,所以稱為漏。「諸漏」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的煩惱,如《大般涅槃經》中所說:「善男子!煩惱三種,所謂:欲漏、有漏、無名漏。」「除」是斷的意思,《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中說:「萬八千比丘、比丘尼不受諸法故,漏盡解脫,得阿羅漢。」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14〕,所作已畢〔15〕,舍諸重擔〔16〕,逮得己利〔17〕,盡諸有結〔18〕,得大自在〔19〕,住清凈戒〔20〕,善巧方便〔21〕,智慧莊嚴,證八解脫〔22〕,已到彼岸〔23〕。

〔14〕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大般涅槃經》中說:「貪瞋痴心永斷滅故,是名菩薩心善解脫;於一切法知無障礙,是名菩薩慧善解脫。」

〔15〕所作已畢:有情眾生的身、口、意三者是能造作一切業的工具,由這三者發動所造作的一切業就稱為所作,如十惡業等。阿羅漢身、口、意三業清凈,所以說所做已畢,如《無量壽經》中所說:「亦無所作,亦無能作。」〔16〕舍諸重擔:眾生因為有煩惱,所以如負重擔,而阿羅漢煩惱已斷,所以是舍諸重擔。〔17〕逮得己利:已利就是入於涅槃,不再落於生死輪迴。小乘的阿羅漢斷了生死輪迴之後,就歸於空寂涅槃。〔18〕盡諸有結:盡除了生死的輪迴果報。「結」,凡是可招來果報的煩惱都稱為結。如貪瞋痴等的煩惱束縛人,而使受制於生死輪迴之中不能解脫,就稱為結。「有結」就是有生死的果報。〔19〕得大自在:心離一切煩惱的系縛,而通達沒有障礙,就稱為自在,如《法華經》中所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20〕住清凈戒:遠離煩惱的垢染、惡行的過失,所以說是住於清凈之戒。〔21〕善巧方便:善良巧妙的方便。〈佛地論〉中說:「稱順機宜,故曰善巧。」方是方法,便是便用;便用契合於一切眾生之機緣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就叫作方便。〔22〕證八解脫:又叫八背舍,指違背、舍離三界煩惱之系縛的八種禪定。這八種禪定就是所謂的四禪八定;即色界天的一禪、二禪、三禪、四禪之四禪定,加上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之四定,合稱四禪八定。外道為了生天而修這些禪定,佛法依這些禪定而超越三界的散心、妄念,開發無漏的智慧,所以稱為八解脫。〔23〕已到彼岸:梵語Paramita譯作到達彼岸或圓滿成就;Para是越過對面或相反面的對岸的意思,Mita是到達的意思。有生死輪迴的境界的,譬喻為此岸;業、煩惱,譬喻為兩岸之間的水流;涅槃譬喻為彼岸。阿羅漢已經斷了生死輪迴,歸於空寂涅槃,所以說已到彼岸。

其名曰:具壽〔24〕阿若憍陳如〔25〕、具壽阿說侍多〔26〕、具壽婆濕波〔27〕、具壽摩訶那摩〔28〕、具壽婆帝利迦〔29〕。

〔24〕具壽:比丘之通稱,具有世間壽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因為世人都愛長壽,所以常稱比丘為具壽,尤其在師父呼喚弟子或長老呼喚少年的時候最常用。佛曾經說過:「不應於耆宿處喚名字氏族。有兩種稱呼之事,或雲大德,或雲具壽。年少比丘應喚老者為大德,老喚少為具壽。」〔25〕阿若憍陳如:梵語Ajnata Kaundinya 的音譯,「阿若」是名,意思是「了本際」;「憍陳如」是姓,意思是「火器」。這位尊者是婆羅門的種姓,是最初受佛度化的五比丘中之首領,因為是他最先見道的緣故。〔26〕阿說侍多:梵語Asvajit的音譯,意思是「馬勝」或「調馬」,五比丘之一。舍利子與目干﹙健﹚連,就是因為看見他莊嚴的威儀,而吸引他們一起歸依了佛。〔27〕婆濕波:梵語Baspa的音譯,意思是「起氣」、「淚出」。他因感念佛的法恩,並憂念眾生輪迴的苦難,而常常流淚的緣故而得此名,也是五比丘之一。佛入滅後,眾大弟子在窟內結集經典的時候,他因繫念窟外還有上萬的大眾不能參與,就在窟外帶領界外的大眾結集三藏,而成為大眾部之祖。他的另一個名字是Dasabala Kasyapa,意思就是十力迦葉﹙音攝﹚。〔28〕摩訶那摩:梵語Mahanama的音譯,又翻譯成摩訶男,意思為「大名」,也是五比丘之一。〔29〕婆帝利迦:梵語Bhadrika的音譯,又翻譯成跋提利加,意思為「小賢」,也是五比丘之一。以上五位比丘都是佛初離家時,隨佛一起出家修道的族人,也是佛最初所度的五位比丘,都是佛的姻親。前面兩位是佛母親的族人,後面三位是佛父親的族人。《本行集經》中說:「小賢、起氣、憍陳如,摩訶那摩及調馬,彼等初證知見此,如來甘露鼓法門。」

大迦攝波〔30〕、優樓頻螺迦攝〔31〕伽耶迦攝〔32〕、那提迦攝〔33〕、舍利子〔34〕、大目健連〔35〕,惟阿難陀〔36〕住於學地〔37〕。

〔30〕大迦攝波:梵語Maha–Kasyapa的義音混譯,Maha是大的意思;Kasyapa音譯作迦攝波,或迦攝、迦葉﹙音攝﹚,是古代婆羅門的姓氏,意思是飲光。相傳上古有仙人,身上有金光,能吸飲、遮蔽日月的光輝,所以稱為飲光,姓迦攝的都是飲光的種族。大迦葉尊者因過去生布施的因緣,也感應得身上有金光,尤其他合掌的時候,指尖放出的光芒更強,所以佛叫他兩手常作抱拳的樣子。他是佛十大弟子中頭陀行第一的大弟子,也是佛付於法藏的第一祖。《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記載:「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華獻佛,捨身為床座,請佛為眾生說法。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迦葉。』」所以古今禪宗都以大迦葉尊者為初祖。〔31〕優樓頻螺迦攝:梵語Uruvilva–Kasyapa的音譯,Uruvilva是「木瓜林」的意思,因他在木瓜林下修道,所以大家就叫他木瓜林的迦攝。他原是有五百個弟子的外道論師,也是迦攝三兄弟中的長者,後來領了五百個弟子一起歸依了佛。〔32〕伽耶迦攝:梵語Gaya–Kasyapa的音譯,Gaya﹙伽耶﹚是山名,就是象頭山,因為他就住在象頭山附近的伽耶城﹙象城﹚,所以大家就叫他象城的迦攝,是迦攝三兄弟之一,原來也是外道論師,後來領了二百五十個弟子一起歸依了佛。〔33〕那提迦攝:梵語Nadi–Kasyapa的音譯,Nadi﹙那提﹚是「江河」的意思,因為他在江邊修道,所以大家就叫他江邊的迦攝,是迦攝三兄弟之一,原來也是外道論師,後來也領了二百五十個弟子一起歸依了佛。以上三兄弟的因緣,根據〈法華文句〉中說:「毗婆尸佛時,三人共立剎柱,以是因緣感報,遂為兄弟。」〔34〕舍利子:梵語Sariputra的音義混譯,又譯作舍利弗。Sari﹙舍利﹚是他母親的名字,譯為「鶖鷺鳥」,因為他母親的眼睛就像鶖鷺鳥的眼睛一樣,又大又亮,所以大家就叫她舍利。Putra是「子」的意思,他是以母親之名為名,所以叫舍利子。他和目健連原來都是六師外道之一,也都各領有一百個徒眾。雖然如此,他們心中乃因未能找到解脫道而不安,於是各自出外尋找善知識,而且相約誰先找到好師父,一定要互相告知。有一天,舍利子到王舍城,看見馬勝比丘﹙阿說侍多﹚迎面而來,威儀莊嚴,就問他:「你的師父是誰?他都教了你們什幺?」馬勝比丘就告訴他佛陀的名字,並說了一首偈誦:「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子聽了有所感悟,就到竹園精舍聽佛親自說法,得到法眼凈的悟境。他於是告知目健連,兩人就一起歸依了佛,他們的二百個弟子也都入了佛們。後來舍利子知目健連都成為佛弟子中很重要的人物,舍利子是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增一阿含經》中說:「智慧無窮,決了諸疑,所謂舍利弗比丘是。」〔35〕大目健連:梵語Maha–Maudgalyayana的義音混譯,又譯作摩訶目健連。Maha﹙摩訶﹚是「大」的意思;Maudgalyayana是「綠豆子」的意思,又翻譯成采菽氏。相傳印度古代有仙人在深山裡修行,常采綠豆為食物,後來采菽氏就成了他們的姓。目健連尊者的母親是屬於這一個種族的,所以大家就稱他為大采菽氏,因此他是以母親的姓為名。他歸依佛以後,成為佛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增一阿含經》中說:「神足輕舉,飛到十方,所謂目健連比丘是。」〔36〕阿難陀:梵語Ananda 的音譯,或譯作阿難,是「歡喜」、「慶喜」的意思。他是佛的堂弟,出生在佛成道之夜,所以取名為慶喜。佛陀五十五歲,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當佛的侍者有二十五年,是佛的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的。《增一阿含經》中說:「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遠,堪忍奉上,所謂阿難比丘是。」〔37〕住於學地:研究真理以斷除幻妄、迷惑,稱為「學」。已經窮究真理,幻妄、迷惑都已斷盡,再沒有可以學的,就稱為「無學位」。小乘修行人的果位分為一果至四果,前三果妄惑還沒有斷盡,稱為「學地」;四果阿羅漢已經斷惑證真,所以稱為「無學」。佛剛入滅時,阿難尊者還未證果,所以他還住於學地。

如是等諸大聲聞〔38〕,各於晡時〔39〕從定而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40〕,退坐一面。

〔38〕聲聞:聽聞佛所說的言教,悟解四聖諦的道理,斷除見惑、思惑而證道的修行者,就稱為聲聞。〔39〕晡時:午後的申時,即下午三點至五點。

〔40〕右遶三匝:在佛的身旁,向右旋繞三圈,表示至誠的恭敬、仰望。

復有菩薩摩訶薩〔41〕百千萬億人俱,有大威德,如大龍王〔42〕,名稱普聞,眾所知識〔43〕。

〔41〕菩薩摩訶薩:全名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Bodhisattva Mahasattva﹚,意思是菩薩中的大菩薩。菩提薩埵是「覺有情」的意思,就是覺悟的眾生,簡稱為菩薩。摩訶薩埵意思為「大眾生」、「大有情」,就是有勇猛大道心的眾生。因為菩薩有高下不同的果位,為了表示是地上﹙初地以上﹚之菩薩,所以稱為菩薩中的大菩薩。〔42〕大龍王:梵語Naga譯為龍,修行勇猛,有最大力的,在佛教中就稱為龍象。又這些大菩薩都有大神通的威德,能去除眾生的疑惑、不信,令生善根,就好像大龍能降雨,令草木生出善芽一樣。〔43〕眾所知識:為一切眾生所識知。

施戒清凈,常樂奉持〔44〕,忍行精勤,經無量劫〔45〕,超諸靜慮,繫念現前〔46〕,開闡慧門〔47〕,善修方便〔48〕,自在遊戲,微妙神通〔49〕,逮得總持,辯才無盡〔50〕,斷諸煩惱,累染皆亡〔51〕,不久當成一切種智〔52〕。

〔44〕施戒清凈,常樂奉持:常常樂於奉行、修持布施和戒波羅蜜,圓滿清凈。﹙1﹚布施波羅蜜:梵語Dana翻譯成布施,有時又音譯成「檀那」或簡稱「檀」,所以施主常又稱為檀越。布施是以福利施於人的意思,有財施﹙舍財濟貧﹚、法施﹙說法度人﹚、無畏施﹙以無畏施於人,救度他人的厄難﹚三種。﹙2﹚戒波羅蜜:梵語Sila翻譯成戒,有時又音譯為「屍羅」,是止惡生善的意思;又翻譯成清涼,因為持戒能止息身口意的過失,止惡生善,令修行人遠離三業煩惱炎火的焚燒,所以稱為清涼。《纓絡本業經》中說:「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波羅蜜是「渡生死海」的意思,從布施、持戒到智波羅蜜,這十法是渡生死海,到涅槃岸的妙法,所以稱為波羅蜜。〔45〕忍行精勤,經無量劫:經過無量數那幺多的劫,都修行忍辱和精進波羅蜜。﹙1﹚梵語Ksanti翻譯成忍辱,有時又音譯為「羼提」,能忍違逆的內外境而不起瞋心的意思;又翻譯成安忍,能安住於真如法性的意思。﹙2﹚梵語Virya翻譯成勤策或精進,勇猛修習善法,斷除惡法,心不懈怠的意思。劫是梵語kalpa 的簡稱,意思為分別時節,通常指年日月時遠到不能算計的大時節,所以又翻譯成大時、長時。〔46〕超諸靜慮,繫念現前: 又修持禪定波羅,心常在定中而不散亂。禪是梵語Dhyana﹙禪那﹚的簡稱,翻譯成「靜慮」,舊譯為「思惟修」。靜就是依定而引生身心安和、平等;慮是如實了知的智慧,定慧均等就是靜慮。〈俱舍論〉中說:「依何義故立靜慮名?由是寂靜能審慮故,審慮即是如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思惟修是指因一心思惟上界﹙色界、無色界﹚的定境,而證得定心,所以又稱為思惟修。這種靜慮、禪定是色界的心德,必須離欲界的煩惱才能證得。這些大菩薩已超越二乘人所修的四禪八定,所以說「超諸靜慮」。繫念就是念繫於一處,而沒有其他的思慮和慾念。《寶積經》中說:「晝夜常繫念,勿思於欲境。」這些大菩薩心常在定中,所以說「繫念現前」。〔47〕開闡慧門:又修持般若波羅蜜,入於智慧的法門。梵語prajna翻譯成般若,就是慧的意思,是如實照了諸法實相的智慧。〔48〕善修方便:又修持方便勝智波羅蜜,能隨眾生不同的根性,而以善巧的法門度化、利益一切眾生。梵語Upaya翻譯成方便。《大集經》中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三藐三菩提﹙佛果﹚者,是名方便。」〔49〕自在遊戲,微妙神通:又修持願波羅蜜,以圓滿本願。梵語Pranidhana翻譯成願。「自在」,進退無礙就叫自在;心離一切煩惱的系縛,通達無礙,也叫自在。《法華經》中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戲」也是自在、無礙的意思。佛菩薩游於神通,度化眾生以自娛樂,就稱為「遊戲」。所謂「神通」,神是不可測的意思,通是無礙的意思。外道、二乘人的神通還有礙,不能稱為遊戲,而佛菩薩的神通無礙,所以稱為遊戲。依《華嚴經》中所說,佛子有十種遊戲神通:﹙1﹚現舍天壽,﹙2﹚現受生,﹙3﹚現為童子,﹙4﹚現出家,﹙5﹚樂苦行,﹙6﹚向菩提樹,﹙7﹚現降魔,﹙8﹚現樂寂靜成無上覺,﹙9﹚轉法輪,﹙10﹚入涅槃。這一切的相都是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誓願,依神通力而示現的,所以稱為微妙神通。〔50〕逮得總持,辯才無盡:又修持力波羅蜜。菩薩修持念與定慧,能證得以定慧力為體的總持及四無礙辯。梵語Bala翻譯成力,指由智慧所產生的力用。梵語Dharani﹙陀羅尼﹚翻譯成「總持」,是持善不令失,持惡不令起的意思。「辯才」是能善巧說一切法義的才能,有四種無礙的辯才,分別為:﹙1﹚法無礙辯,用語言、文句所詮釋的教法稱為法,對於一切教法都能通達無礙,稱為法無礙辯。﹙2﹚義無礙辯,知道教法所詮釋的一切義理,稱為義無礙辯。﹙3﹚辭無礙辯,對於各種語言、文辭都能通達自在,稱為辭無礙辯。﹙4﹚樂說無礙辯,以前面三種的智慧,為眾生自在樂說一切佛法,稱為樂說無礙辯。〔51〕斷諸煩惱,累染皆亡:又修持智波羅蜜,種種微細的煩惱、垢染、執著都斷除、沒有了。梵語Jnana翻譯成智,對於一切事理、境界都有如實了知的智慧。〔52〕一切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這些大菩薩十波羅蜜都修行圓滿了,不久就能證得佛果。聖人的智慧有三:﹙1﹚一切智,指聲聞緣覺的智慧,是能了知一切法的總相﹙空相﹚的智慧。﹙2﹚道種智,指菩薩的智慧,是能了知一切種種差別的道法的智慧。﹙3﹚一切種智,佛的智慧圓明,通達一切法的總相、別相,又稱為一切智智,又常稱為薩般若智,這是原梵文Sarva–Prajna–Jnana的音譯。

降魔軍眾〔53〕而擊法鼓〔54〕,制諸外道〔55〕,令起凈心〔56〕,轉妙法輪〔57〕,度人天眾,十方佛土〔58〕悉已莊嚴,六趣有情〔59〕無不蒙益。

〔53〕魔軍:惡魔的軍兵。佛成道時,欲界第六天的魔王率領眷屬來擾亂,妨礙佛成道,佛以慈悲力將他們全部降伏了,如《法華經?化城喻品》中所說:「其佛坐道場,破魔軍已。」又一切妨害佛道的惡事也都稱為魔軍。〔54〕法鼓:古代軍中擊鼓是為了告誡兵眾集結前進,用以比喻佛的說法是為警誡大眾精進向善。〔55〕外道:不受佛教化,心外求法,而在真理之外的,就稱為外道。

〔56〕令起凈心:令生清凈的正信。

〔57〕法輪:佛所說的法能摧破眾生的迷亂、虛妄生死,就像車輪能輾摧石頭一樣;又佛的說法,不停滯於一個人或一個地方,而是輾轉傳人,就像車輪一樣,所以稱之為法輪。〔58〕十方佛土:佛經稱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十方佛土即指大千世界。〔59〕六趣有情:六趣,眾生因為業因的不同,而趣向的地方也不同,共有六處,就稱為六趣或六道。分別為:﹙1﹚地獄趣,八寒八熱等受苦的地方,在地輪之下,所以稱為地獄。﹙2﹚餓鬼趣,常處於饑渴狀態而求飯食的鬼類所生的地方,和人趣雜處,但人看不見牠們。﹙3﹚畜生趣,或叫旁生趣,就是禽獸之類的眾生,和人趣共處,人可以看見牠們。﹙4﹚阿修羅趣,常懷瞋恨心、好戰鬥、有大力的神所生的地方,常住在深山幽谷中,而與人隔離。﹙5﹚人趣,人類所生的地方,分布在閰浮提等四大洲。﹙6﹚天趣,身上有光,自然受快樂的眾生所生的地方。天趣在欲界中有六所,稱為六欲天;還有色界、無色界都是天人所生的地方。這六趣中的眾生都同在輪迴之中,《涅槃經》中說:「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具受生死。」「有情」,梵語為Sattva,是有情識的意思;又翻譯成「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意思。

成就大智,具足大忍,住大慈悲心〔60〕,有大堅固力,歷事諸佛,不般涅槃〔61〕,發弘誓心〔62〕,盡未來際,廣於佛所深種凈因,於三世法〔63〕悟無生忍〔64〕,逾於二乘〔65〕所行境界,以大善巧化導世間,於大師教〔66〕悉能敷演,祕密之法〔67〕、甚深空性〔68〕皆已了知,無復疑惑。

〔60〕慈悲:能給與快樂叫「慈」,能拔除苦惱叫「悲」。〈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悲也是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中的二無量心。〔61〕般涅槃:梵語Parinirvana的音譯,又簡稱為涅槃、泥洹,翻譯成「圓寂」。Nirvana是「寂滅」的意思,寂是寂靜無為,沒有惑業因緣的造作;滅是滅一切的煩惱,生死的大憂患滅了。《涅槃經》中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為乃為涅槃。」〔62〕弘誓:全名為弘誓願,指佛菩薩弘大的誓願。《法華經?普門品》中說:「弘誓深如海。」一切的菩薩都同發四種弘誓,稱為四弘誓願,分別為 :﹙1﹚眾生無邊誓願度,﹙2﹚煩惱無盡誓願斷,﹙3﹚法門無量誓願學,﹙4﹚佛道無上誓願成。〔63〕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

〔64〕無生忍:安住於無生無滅的真如本體而不動,〈大智度論〉中說:「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65〕二乘:指聲聞、緣覺二乘。

〔66〕大師:就是天人之師,佛的十號之一。〈瑜伽論〉中說:「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能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能摧滅邪穢外道世間出世間,故名大師。」〔67〕祕密之法:即祕密之法藏。祕是奧祕的意思,指深奧的法門;密是隱密的意思,因為法門深奧,所以不容易演示。佛說一切經典都各有祕密之法,甚深祕奧,是佛與佛之間才能了知的境界,不是凡夫常人可以知道的,所以稱為密。佛為教導諸大菩薩就開演祕密之法藏,《法華經?信解品》中說:「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事實。」而《涅槃經》中說:「愚人不解,謂之祕藏;智人了達,則不名藏。」《解深密經》中也說:「雖有智言,無密意。」可見所謂祕密之法,並不是佛故意有所隱藏,而是因眾生的根性不同,才演示出不同的教法。〔68〕甚深空性:甚深,佛法的幽妙稱為深,深到極處就稱為甚。《法華經?方便品》中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空性,梵語Sunya譯為空,Sunyata則譯成空性,是真如的另一個名稱。真如是離我執、法執兩種執著的實體,修空觀而離人我、法我的執著,真如的實體就顯現出來了。所以依空而顯現的實性,就叫作空性,不是說真如的體性是空的。梵語Sunya﹙空﹚,是表示「無實有,然具有功能」,如阿拉伯數字中,整數後面的「零」字。「零」字本身看似沒有意義,但一加到任何一個整數後面,它的具體作用就顯示出來了。所以甚深空性就是甚深的智慧境界,離一切緣起,住無所緣,證無分別而無舍離,一切法都宛然具在,但卻是無所有而存在,一切法的性、相、用都三無分別而同時存在。這種不二的智境,已不是任何語言、文字、概念所可以表達的,所以又稱為不可思議。

其名曰:無障礙轉法輪菩薩〔69〕、常發心轉法輪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慈氏菩薩〔70〕、妙吉祥菩薩〔71〕、觀自在菩薩〔72〕、總持自在王菩薩、大辯莊嚴王菩薩、妙高山王菩薩、大海深王菩薩、寶幢菩薩、大寶幢菩薩、地藏菩薩〔73〕、虛空藏菩薩、寶手自在菩薩、金剛手菩薩、歡喜力菩薩、大法力菩薩、大莊嚴光菩薩、大金光莊嚴菩薩、凈戒菩薩、常定菩薩、極清凈慧菩薩、堅固精進菩薩、心如虛空菩薩、不斷大願菩薩、施藥菩薩、療諸煩惱病菩薩、醫王菩薩、歡喜高王菩薩、得上授記菩薩、大雲凈光菩薩〔74〕、大雲持法菩薩、大雲名稱喜樂菩薩、大雲現無邊稱菩薩、大雲師子吼菩薩、大雲牛王吼菩薩、大雲吉祥菩薩、大雲寶德菩薩、大雲日藏菩薩、大雲月藏菩薩、大雲星光菩薩、大雲火光菩薩、大雲電光菩薩、大雲雷音菩薩、大雲慧雨充遍菩薩、大雲清凈雨王菩薩、大雲花樹王菩薩、大雲青蓮花香菩薩、大雲寶栴檀香清涼身菩薩、大雲除闇菩薩、大雲破翳醫菩薩。如是等無量大菩薩眾,各於晡時,從定而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69〕無障礙轉法輪菩薩:以下列舉五十三位菩薩的尊號,都是已證無生忍,得無礙辯才,有大善巧智慧的十地以上的大菩薩或等覺菩薩,甚至有的是古佛示現以助佛教化眾生的,如文殊師利﹙妙吉祥﹚菩薩過去稱為「龍種上」佛,觀世音菩薩過去稱為「正法明如來」等。他們的尊稱都是根據各自的本願,或德行而立的,凡是聽聞的人都能獲得利益。譬如無障礙轉法輪菩薩,因能精進降伏一切煩惱障礙,自利利他,得無礙的善巧智慧,能夠時時隨眾生不同的根性,轉一切法輪而沒有障礙,所以稱為無障礙轉法輪菩薩。〔70〕慈氏菩薩:即彌勒菩薩,梵名為Maitreya Bodhisattva,Maitreya就是「慈」的意思,所以稱為慈氏菩薩,彌勒菩薩是音譯之名。彌勒是菩薩的姓,名叫阿逸多,是「無能勝」的意思。彌勒菩薩未來將承繼釋迦牟尼佛的佛位,是補處的菩薩,現在則於兜率天的內院說法,再經四千年﹙人間的五十六億七千年﹚,將下生到人間來,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這位菩薩過去修行時,遇到慈氏佛為他說《慈心三昧經》,他依之修行而證得慈心三昧,將來成佛也稱為慈氏佛。〔71〕妙吉祥菩薩:梵名為Manjusri Bodhisattva,又音譯為曼殊師利或文殊師利菩薩,Manju是「妙」的意思,sri是「吉祥」的意思,所以又稱為妙吉祥菩薩。這位菩薩與普賢菩薩為一對,常陪侍在釋迦牟尼佛之左邊,在四大菩薩中代表智慧。右手持寶劍,左手持經卷,表示智慧之利劍能斷一切煩惱;駕騎師子,表示智慧的威猛,所以人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所謂「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所以代表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在佛經中常被稱為諸佛之母,母為能生的意思,可見諸佛都是由智慧而生,如《心地觀經》中就說:「三世覺母妙吉祥。」《放缽經》中也說:「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普賢菩薩則常陪侍在佛的右邊,所騎的六牙白象穩重廣大,象徵清凈行願的宏廣,象的六牙表示六度萬行,在四大菩薩中代表大行之力,所以人稱「大行普賢菩薩」。〔72〕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梵名為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其中Avalokita是「觀」或「見」的意思,svara則是「聲音」的意思,所以稱為觀音菩薩。又曾發願尋聲救苦,如《法華經》上所說:「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因此又稱為觀世音菩薩。又Avalokitesvara是由Avalokita和isvara兩個字所組成的,其中isvara是「自在」的意思,表示時時都能觀照自己的本性,恆在本位上安住不動,而且具大道心能拔濟眾生的苦難,沒有障礙,因此又稱為觀自在菩薩,在四大菩薩中代表大慈悲心,所以人稱「大悲觀世音菩薩」或「大悲觀自在菩薩」。〔73〕地藏菩薩:梵名為Ksitigarbha Bodhisattva,Ksiti是「大地」的意思,garbha就是「藏」的意思,形容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密藏,所以稱為地藏。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受釋迦牟尼佛的付囑,每天入恆沙禪定,觀察一切眾生的機緣,在二佛之間沒有佛的世界,教化六道的眾生。就像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彌勒佛還未出世,地藏菩薩就是我們的守護菩薩,就像《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囑累人天品》中佛說的:「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地藏菩薩手上拿著寶珠和錫杖,正如地藏菩薩贊中說的:「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震開地獄門。」人天六道眾生都是他救護的對像,而且他曾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人稱「大願地藏王菩薩」,在四大菩薩中代表大願之力。〔74〕大雲凈光菩薩:大雲是譬喻菩薩的法身德有如虛空,智慧有如大雲一樣,能遍滿潤澤一切眾生,這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薩所證得的法雲智的特德,所以十地稱為法雲地。以下皆同。

復有梨車毘〔75〕童子〔76〕五億八千,其名曰:師子光童子、師子慧童子、法授童子、因陀羅授〔77〕童子、大光童子、大猛童子、佛護童子〔78〕、法護童子、僧護童子、金剛護童子、虛空護童子、虛空吼童子、寶藏童子、吉祥妙藏童子。如是等人而為上首,悉皆安住無上菩提,於大乘中〔79〕,深信歡喜,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75〕梨車毘:梵語Licchavi的音譯,意思是薄皮,是毗舍離城剎帝利種的名字,因為相傳他們的祖先是從一個胞肉中生出來的,所以就取了這個名字,屬於仙族中的王種。〔76〕童子:梵語稱為Kumara,又音譯為究摩羅或鳩摩羅,所以有名的大譯師鳩摩羅什的名字就是「童壽」的意思。之所以稱這些仙族為童子,是指這些仙眾沒有淫慾心,就像世間的童子一樣。又佛經中也常稱菩薩為童子,〈釋氏要覽〉中說:「若菩薩從初發心斷淫慾,乃至菩薩是名童子。」例如文殊師利菩薩又名文殊師利童貞菩薩或文殊師利童子。〔77〕因陀羅授:因陀羅是梵語Indra的音譯,本義為天主、帝王,在佛經里是指帝釋天﹙忉利天﹚的天王。梵語Dana翻譯為授,是「給與」的意思。〔78〕佛護童子、法護童子、僧護童子:為佛、法、僧三寶所護念的童子。〔79〕大乘:梵語Mahayana翻譯成大乘。大是相對於止求自身的解脫,證入空寂之涅槃的小乘而說的。乘是車乘,有運載的意思。菩薩發心救度眾生,如大車能運載眾生到彼案,所以稱為大乘。《法華經?譬喻品》中說:「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

復有四萬二千天子〔80〕,其名曰:喜見天子、喜悅天子、日光天子、月髻天子、明慧天子、虛空凈慧天子、除煩惱天子、吉祥天子。如是等天子而為上首,皆發弘願,護持大乘,紹隆〔81〕正法,能使不絕,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80〕天子:梵語為Deva,意思是天上的人、天神,為護法天龍八部之一。以下所提到的這些天神,大多是四天王天或忉利天的天人。〔81〕紹隆:紹是繼承,隆是興隆。

復有二萬八千龍王〔82〕,蓮華龍王、伊羅葉龍王〔83〕、大力龍王、大吼龍王、小波龍王、持駃水龍王、金面龍王、如意龍王。如是等龍王而為上首,於大乘法,常樂受持,發深信心,稱揚擁護,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82〕龍王:梵語龍稱為Naga﹙那伽﹚,王則為Raja,龍王就稱為Nagaraja,是護法天龍八部之一,有神力,能變化雲雨,《孔雀王經》中就提到諸龍王的護持佛法。〈翻譯名義集〉卷二說,龍的種類有四種,分別為:﹙1﹚守護諸天宮殿,護持使其不落下。﹙2﹚興雲降雨,利益人間。﹙3﹚地龍,決江開瀆。﹙4﹚伏藏,守護轉輪王大福人之寶藏。其中並提到投生龍族中的因緣有四種:﹙1﹚多布施,﹙2﹚瞋恚,﹙3﹚輕慢他人,﹙4﹚自貢高。〔83〕伊羅葉龍王:即善住龍王。伊羅葉是梵語Elapattra的音義混譯,又譯作伊羅缽挐,伊羅﹙Ela﹚是樹的名字,缽挐﹙pattra﹚是「葉」的意思。伊羅葉龍王就是依伊羅樹的葉子而住或吃伊羅樹的葉子的龍王。

復有三萬六千諸葯叉〔84〕眾,毘沙門天王〔85〕而為上首,其名曰:菴婆葯叉〔86〕、持菴婆葯叉、蓮花光藏葯叉、蓮花面葯叉、顰眉葯叉、現大怖葯叉、動地葯叉、吞食樂叉。是等樂叉悉皆愛樂如來正法,深心護持,不生疲懈,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84〕葯叉:梵語Yaksa的音譯,又譯為夜叉,翻譯成勇健、輕捷、捷疾鬼,能飛騰空中,是護法天龍八部之一,由毘沙門天王管理,以護持眾生。《楞嚴經》中說:「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即天行羅剎,如川岳等神,皆為有力的明神﹚,中品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這些鬼神雖然有高下的分別,但都屬於惡趣,所以若是由人趣去投生的,就算是墮落了。〔85〕毘沙門天王:梵名Vaisramana的音譯,是「多聞」的意思。這位天王恆常護持如來的道場,歡喜聽聞佛法,所以稱為多聞天王,四大天王之一,是北方護法的天神,也是施福之神。〔86〕菴婆葯叉:菴婆是樹名,梵語Amraba的音譯,又譯作菴婆羅、菴摩羅,是一種果樹,結的果子像桃子,有的說就是芒果樹。有大小兩種品種:小的品種,生的時候是青色的,熟了就變成黃色;大的品種則始終都是青色的。這種果樹開的花很多,但結成果子的卻很少。〈大智度論〉中說:「菩薩發大心,魚子菴樹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就是以它的這種特性和魚所產的卵,來譬喻發大心的菩薩雖然多,但能始終如一,證果得道的卻很少。

復有四萬九千揭路茶〔87〕王,香象勢力王〔88〕而為上首。及余健闥婆〔89〕、阿蘇羅〔90〕、緊那羅〔91〕、莫呼洛伽〔92〕等,山林河海一切神仙,並諸大國所有王眾,中宮后妃、凈信男女,人天〔93〕大眾悉皆雲集,咸願擁護無上大乘,讀誦受持,書寫流布,各於晡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87〕揭路茶:梵名Garuda的音譯,又譯作迦樓羅,就是金翅鳥,護法天龍八部之一。是一種性格猛烈的大鳥,兩個翅膀張開有三百三十六萬里寬,我們所居住的閻浮提只能容得下牠的一隻腳,龍則是牠的食物,牠吃龍就像吃麵條一樣。〔88〕香象勢力王:梵名Gandhahastin,Gandha就是「香」、hastin就是「象」的意思。〔89〕健闥婆:梵名Gandharva的音譯,又譯作干韃婆,是「嗅香」的意思,因為此神不吃酒肉,只要聞香就飽了,所以身上也會發出香氣,是天上的音樂神,護法天龍八部之一。傳說中此神原是半神半人的天上樂師,善於彈琴,能演奏種種奇妙的雅樂,經常住在地上的寶山之中。帝釋天要聽雅樂時,就燃香招喚此神,此神聞香就上升到帝釋天宮,演奏天樂,是帝釋天屬於專司雅樂之神,又叫香神。〔90〕阿蘇羅:梵名Asura的音譯,譯作「無端正」,容貌醜陋的意思;又譯作「無酒」﹙指天上的甘露,又稱為天酒、美露,味道甘美就像蜜一樣,是天人不死的葯,吃了以後就命長體安,而且身上發光,阿修羅沒有這種福報,所以稱為無酒﹚。又譯作「非天」,因為他們的果報像天人但又不是真正的天人,而且因妒忌天人的福報,所以常和帝釋天所率領的天族敵對。是六道之一,也是守護佛法的天龍八部眾之一。〔91〕緊那羅:梵名Kimnara的音譯,譯作「人非人」﹙因為此神頭上長了一隻角,似人又不像人﹚、疑神、歌神、樂神。此神和干闥婆原是印度最古老的惡神之一,在佛教中則成為護法天龍八部眾之一,是帝釋天的法樂之神,諸天舉行法會時,經常由緊那羅擔任音樂演奏。〔92〕莫呼洛伽:梵名Maharaga的音譯,又譯作摩呼洛伽,是「大腹行」、「大蟒神」的意思,也是護法天龍八部眾之一。〔93〕人天:人間的人及天人。

如是等聲聞〔94〕、菩薩、人天大眾、龍神八部既雲集已,各各至心合掌恭敬,瞻仰尊容,目未曾舍,願樂欲聞殊勝妙法。爾時,薄伽梵,於日晡時,從定而起,觀察大眾,而說頌曰:

〔94〕聲聞:梵語為Sravaka,是佛小乘法中的弟子,聽聞佛的聲教,證悟四聖諦﹙苦、集、滅、道﹚的道理,斷盡見惑、思惑,而入涅槃的聖人。

「金光明妙法           最勝諸經王            甚深難得聞            諸佛之境界

我當為大眾            宣說如是經            並四方四佛            威神共加護

東方阿閦尊〔95〕 南方寶相佛〔96〕 西方無量壽〔97〕 北方天鼓音〔98〕

〔95〕阿閦尊:全名為阿閦毗佛,梵名為Aksobhya Buddha,為「不動」、「無瞋恚」的意思。過去在離此東方千佛剎土,出現於阿比羅提國的大日如來的地方,發菩提心,修行後成佛於東方,國土名為善快或妙喜,現今就在此國土中說法。〔96〕寶相佛:梵名Ratnaketuv Buddha,在有些經典里,往往又稱為南方寶幢佛或寶生佛。〔97〕無量壽:即阿彌陀佛,梵名為Amitahba Buddha或Amitayu Buddha,意思是「無量光」或「無量壽」。《佛說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關於西方極樂世界的詳細情況,可參考《佛說阿彌陀經》中的描述。〔98〕天鼓音:梵名為Dibyadundubbi﹙天鼓﹚meghanirghosa﹙雷鳴﹚Buddha,所以全名應為天鼓雷音佛,比喻如天鼓,雖然沒有形相,而能演說法音警醒眾生。

我復演妙法           吉祥懺中勝            能滅一切罪            凈除諸惡業

及消眾苦患            常與無量樂            一切智根本            諸功德莊嚴

眾生身不具            壽命將損減            諸惡相現前            天神皆舍離

親友懷瞋恨            眷屬悉分離            彼此共乖違〔99〕 珍財皆散失

惡星為變怪            或被邪蠱侵            若復多憂愁            眾苦之所逼  睡眠見惡夢            因此生煩惱

是人當澡浴            應著鮮潔衣            於此妙經王            甚深佛所贊  專註心無亂            讀誦聽受持

由此經威力            能離諸災橫            及餘眾苦難            無不皆除滅

護世四王眾〔100〕         及大臣眷屬            無量諸葯叉            一心皆擁衛

大辯才天女〔101〕         尼連河水神〔102〕         訶利底母神〔103〕         堅牢地神眾〔104〕

梵王〔105〕帝釋主〔106〕       龍王緊那羅            及金翅鳥王            阿蘇羅天眾

如是天神等            並將其眷屬            皆來護是人            晝夜常不離

〔99〕乖違:違背、隔離。

〔100〕護世四王眾  :即護世四天王。四天王居住於須彌山的半山腰,各自守護東、西、南、北一天下,所以稱為護世。本經〈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中說:「世尊!我等四王與二十八部葯叉大將,以凈天眼過於世人,觀察擁護此贍部洲。世尊!以此因緣,我等諸王,名護世者。」〔101〕大辯才天女:梵名Sarasvati Deve,又稱妙音天。智慧而有辯才,所以稱為辯才天;能發出妙音而歌詠,所以稱為妙音天。參見本經〈大辯才天女品第十五之一〉。〔102〕尼連河水神:尼連河,梵名為Nairanjana,又翻譯作尼連禪那,是「不樂著」的意思。佛將成道的時候,先到這條河裡洗浴,然後坐於菩提樹下而成道。〔103〕訶利底母神:即鬼子母神,梵名為Hariti,是歡喜、暴惡或青色的意思。根據〈毗奈耶雜事〉所說,過去王舍城裡,有一位獨覺佛出世,設了一場大法會,有五百個人相約一起去參加法會。途中遇到一位懷孕的牧牛女,頂著一桶乳酪走在路上,他們就鼓動她一起去參加法會。牧牛女聽了很歡喜,就手足舞蹈起來,不小心就流產了。那些人一看她這樣,就不再等她而繼續往前走,單獨留下牧牛女在那兒懊惱。她就以乳酪買了五百個蓭摩羅果,見到獨覺佛走過來,她就在一旁頂禮,並供養了這些蓭摩羅果。當時她就發了一個惡願,說:「我來世要生在王舍城中,將所有人的兒女都吃光。」因為這個惡願,死後投胎為王舍城中婆多葯叉的長女,生了五百個兒子,真的天天抓城中的小孩來吃。城中的人沒有辦法,只好求助於釋迦牟尼佛,佛就以方便力,隱藏了鬼母最小的一個兒子。鬼母悲痛地到處尋找,後來知道小兒子在佛那邊,就去向佛要人。佛說:「你有五百個兒子,丟了一個就這幺悲痛,何況其他的人只有一、二個子女呢!」佛就耐心地教化她,並為她授五戒,成為鄔波斯迦﹙近侍女﹚,又稱為優婆夷。鬼母答應以後不再吃人類的小孩,但又擔心沒東西吃,佛就告訴她說:「你不必擔憂,以後我令弟子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施食給你和你的五百個兒子,讓你們也都能吃飽。既然歸依了佛門,你們以後就要誠心地擁護道場和修行者。」鬼子母和她的五百個兒子都很歡喜,從此就成了護法神,尤其擁護三寶和小兒女。〔104〕堅牢地神眾:大地神女的名字,梵名為Drdha﹙堅牢﹚Prthivi﹙大地﹚Devate﹙神﹚,是護法的天神,參見本經〈堅牢地神品第十八〉。〔105〕梵王:即大梵天王,梵名Brahmadeva,色界初禪天的天主。這層天已經沒有欲界的淫慾心,寂靜清靜,所以稱為梵天,梵﹙Brahma﹚就是清凈、離欲的意思。大梵天王深信正法,每逢有佛出世,一定最先來請佛轉法輪,又常出現在佛的右邊,手中拿著白拂塵。〔106〕帝釋主:即忉利天﹙三十三天﹚的天主,住在須彌山頂的喜見城,統領其他的三十二天,梵名Sakra-devanam Indra,翻譯作釋迦提桓因陀羅,簡稱為釋提桓因,又名喬思佳。

我當說是經            甚深佛行處〔107〕         諸佛祕密教            千萬劫難逢

若有聞是經            能為他演說            若心生隨喜            或設於供養

如是諸人等            當於無量劫            常為諸天人            龍神所恭敬

此福聚無量            數過於恆沙〔108〕         讀誦是經者            當獲斯功德

亦為十方尊〔109〕         深行〔110〕諸菩薩         擁護持經者            令離諸苦難

供養是經者            如前澡浴身            飲食及香花            恆起慈悲意

若欲聽是經            令心凈無垢            常生歡喜念            能長諸功德

若以尊重心            聽聞是經者            善生於人趣            遠離諸苦難

彼人善根熟            諸佛之所贊            方得聞是經            及以懺悔法」

〔107〕佛行處:無上的菩提﹙正覺﹚只有佛能了知,所以稱為佛的行處。〔108〕恆沙:恆河是印度三大河之一,兩岸的沙很多,又流經佛出生、修行、教化的地方,是佛的弟子們所親眼見到的,所以佛經中常以恆河的沙,來比喻數目多到不能計算。〔109〕十方尊:十方就是東、西、南、北等十個方位,十方尊指一切世界的諸佛世尊。〔110〕深行:深密的行業,指見法身的初地菩薩以上的行業。

◎附錄日本片假名以及日本真言陀羅尼宗的創始者——弘法﹙空海﹚大師,甚為推崇本經,並著有〈金勝王經祕密伽陀〉十七首,加上前後的歸命、懺悔、發願三首,共三十首偈頌,今附錄如下:一、歸命伽陀﹙偈頌﹚

「歸命釋迦四智佛      甚深難解金光明        三身本在我心裡        因果俱時妙境界

金龍國主心王法      雜類諸天心數眾        定慧表示男女像        無心感應自他躬眾生盲瞑迷心佛       不識自有無盡珍        我托秘藏本有義        略頌此經秘法輪願令知聞有緣者       忽見心中最勝仁        處處廣行二利行        不證而證無垢塵」二、第一卷序品﹙今用勸請﹚「能寂常居鷲頂室       遮那鎮住法界宮        彌陀不動理何異        天鼓寶生智則同比金比光最勝法       如象如龍和合眾        海滴剎塵救世者        四量六通濟愚童似谷似鏡不請友       無色無像非宰功        是故我等凈三業        為君為國竭誠忠不來而來降金像       無念而念護玉躬        四海康哉忘帝力        百工良才樂無窮畝無破塊兩葉有       不鳴□風四生潤        □霑三寶更興隆」

三、懺悔伽陀「知過必改君子行       迷途速返不為痛       隋珠荊玉誰無瑕         釋子禿兒皆有兇殺盜婬穢身三戟       妄粗綺間口四鋒       貪瞋痴邪心常涌         我我執等意永封愛色眈味廣作咎       迷境眩事不悛蹤        違教違理不慚愧        自害害他踰毒蜂    

覆則長劫沉偽獄       發陳即見佛真容        如佛菩薩悉懺露        五眼通者咸宥縱」

⊙如來壽量品第二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妙幢〔1〕,已於過去無量俱胝〔2〕那庾多〔3〕百千佛所,承事供養,植諸善根。是時妙幢菩薩獨於靜處,作是思惟:以何因緣,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唯八十年?復作是念:「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得壽命長。云何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施他飲食。然釋迦牟尼如來曾於無量百千萬億無數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道〔4〕,常以飲食惠施一切飢餓眾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與,令得飽滿,況余飲食?」

注釋:〔1〕妙幢菩薩:梵名Ruciraketu Bodhisattva,在《金光明經》中譯成信相菩薩。妙幢或信相都像旗幟一樣是用來表徵的。〔2〕俱胝:梵語Koti的音譯,是「千萬」的意思。《華嚴經》中說:「十萬為一洛叉,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又有說是億的意思,因為印度的計演算法,百萬以後就直接跳成億。〔3〕那庾多:梵語Nayuta的音譯,因為計算方法的不同,有說億或千億的。〔4〕十善道:身口意十善的業行,是生於善處之道,所以稱為十善道。不犯十惡的過失,就是十善。十惡是:身犯殺、盜、淫;口犯妄言、兩舌、惡口、綺語﹙含淫意的雜穢的語言﹚;意犯貪、瞋、痴﹙愚痴、邪見﹚。

時彼菩薩,於世尊所作是念時,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廣博嚴凈,帝青〔5〕琉璃種種眾寶,雜彩間飾,如佛凈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芬馥〔6〕充滿。於其四面各有上妙師子之座〔7〕,四寶〔8〕所成,以天寶衣而敷其上。復於此座有妙蓮花,種種珍寶以為嚴飾,量等如來自然顯現〔9〕。於蓮花上有四如來,東方不動,南方寶相,西方無量壽,北方天鼓音。

〔5〕帝青:珍寶的名稱,梵語為Indranilamukta,是帝釋天王之寶,有的是青色,因為這種顏色最為殊勝,所以稱為帝釋青,簡稱帝青。〔6〕馥:香氣濃厚。

〔7〕師子之座:佛是人中最尊貴的,就像獅子是獸中之王一樣,所以佛所坐的座椅,就總稱為師子座,就像帝王的座椅稱為龍座。又佛坐在座椅上說真實的無為法,警醒迷亂的眾生,就像師子一吼,所有的野獸都凜覺一樣,所以稱為師子座。〔8〕四寶:金、銀、琉璃、玻璃﹙即水精﹚。

〔9〕量等如來自然顯現:師子座的種種莊嚴,和諸佛的福智相稱。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如」是真如的意思,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所以稱為如來。又《金剛經》中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是四如來各於其座加趺〔10〕而坐,放大光明,周遍照耀王舍大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11〕,乃至十方恆河沙等諸佛國土,雨諸天花,奏諸天樂。爾時,於此贍部洲〔12〕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威力,受勝妙樂,無有乏少。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視,聾者得聞,瘂〔13〕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亂者得本心,若無衣者得衣服,被惡賤者人所敬,有垢穢者身清潔,於此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顯現。

〔10〕加趺:又作跏趺,就是跏趺坐。趺是足背,將左右足背交叉放在左右大腿上的坐法,就稱為跏趺坐,又稱為雙盤。〈嘉祥法華義疏〉中說:「結跏趺坐,是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11〕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往外有九山八海交互圍繞,以最外圍的鐵圍山為界郭,稱為一小世界,每一個小世界都有四大部洲。合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的數目是十億,因為有三個千,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佛所教化的境界。〔12〕贍部洲:梵語Jambudvipa的音譯,又譯作閻浮提洲,是四大部洲中的南洲,也是我們所住的這個大地的總稱。贍部洲的中央有高大的贍部樹,印度尤其多,所以就以樹為名,稱為南贍部洲。其他三洲為: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13〕瘂:通「啞」字,口不能講話的意思。

爾時,妙幢菩薩見四如來及希有事,歡喜踴躍,合掌一心,瞻仰諸佛殊勝之相,亦復思惟釋迦牟尼如來〔14〕無量功德,惟於壽命生疑惑心:「云何如來功德無量,壽命短促唯八十年?」爾時,四佛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不應思忖〔15〕如來壽命長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間梵、魔〔16〕、沙門〔17〕、婆羅門〔18〕等、人及非人〔19〕,有能算知佛之壽量,知其齊限,惟除無上正遍知〔20〕者。」時四如來欲說釋迦牟尼佛所有壽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諸龍、鬼神、健闥婆、阿蘇羅、揭路茶、緊那羅、莫呼洛伽,及無量百千億那庾多菩薩摩訶薩,悉來集會,入妙幢菩薩凈妙室中。爾時,四佛於大眾中,欲顯釋迦牟尼如來所有壽量,而說頌曰:

〔14〕釋迦牟尼:梵名Sakyamuni的音譯。釋迦是姓,是「能」的意思;牟尼是名,是「寂」的意思,所以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能寂,或能仁寂默。〔15〕思忖:思量。

〔16〕魔:梵語為Mara,又譯作魔羅,有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的意思。能擾亂人的身心,障礙善法,所以稱為魔。魔羅又翻譯為「力」,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的別名,這類的鬼神有大神力,能留難修出世間法的修行人。〔17〕沙門:梵語為Sramana,翻譯作息心、凈志、貧道,又譯作勤息,是勤修息煩惱的意思。原本不論佛教徒或外道,凡是出家者都稱為沙門。《四十二章經》中,佛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18〕婆羅門:梵語Brahman的音譯,印度四姓中的第一種姓,翻譯作凈行、凈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凈行的一族。〔19〕非人:天龍八部、人之外的一切冥界的眾生。

〔20〕正遍知:梵語為Samyaksambuddha,又音譯成三藐三菩提,佛的十號之一。佛正遍知一切的法,所以稱為正遍知。

「一切諸海水           可知其滴數            無有能數知            釋迦之壽量

析諸妙高山〔21〕 如芥〔22〕可知數 無有能數知            釋迦之壽量

一切大地土            可知其塵數            無有能數知            釋迦之壽量

假使量虛空            可得盡邊際            無有能度知            釋迦之壽量

若人住億劫            儘力常算數            亦復不能知            世尊之壽量

不害眾生命            及施於飲食            由斯二種因            得壽命長遠

是故大覺尊〔23〕 壽命難知數            如劫無邊際            壽量亦如是

妙幢汝當知            不應起疑惑            最勝〔24〕壽無量 莫能知數者」

〔21〕妙高山:須彌山﹙Sumeru﹚的譯名,又翻譯作妙光山、善高山、善積山。須彌山是一小世界的中心,四寶所成,所以稱為妙,又高過其他的山,所以稱為高。〔22〕芥:即芥子,佛經中常以芥子來比喻極微小,而以須彌山比喻極高大。如《維摩詰經?不可思議品》中說:「芥子納須彌。」〔23〕大覺尊:大覺的世尊。聲聞雖然自覺了,而不能使他人也覺悟;菩薩雖然自覺也能覺他,但覺行還沒有圓滿;佛自覺、覺他都圓滿了,所以獨稱為大覺。〔24〕最勝:就是最勝尊,尊中最至極的,是對佛的尊稱。如《無量壽經》中說:「願我功慧力,等此最勝尊。」

爾時,妙幢菩薩聞四如來說釋迦牟尼佛壽量無限,白言:「世尊!云何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量?」時四世尊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彼釋迦牟尼佛於五濁世〔25〕出現之時,人壽百年,稟性〔26〕下劣,善根微薄,復無信解〔27〕。

〔25〕五濁世:即五濁惡世,又稱為五渾、五滓。人壽減到兩萬歲的時候,就有五種渾濁不清凈的現象出現,分別為:﹙1﹚劫濁;劫是長遠時節的意思。劫濁是指人壽減到兩萬歲以後,以下見濁等的其他四濁並起的時候,所以劫濁是總的現像。﹙2﹚見濁;執著於此身的身見、有生滅兩邊的邊見等的一切不正確的知見,劫濁時的眾生特別熾盛。﹙3﹚煩惱濁;貪瞋痴等一切習氣、煩惱,劫濁時的眾生也特別熾盛。以上的見濁、煩惱濁這二濁,是濁的自體。﹙4﹚眾生濁;劫濁時的眾生,因為見濁、煩惱濁旺盛的結果,所以人間的果報就漸衰敗,心智也漸愚鈍,身體虛弱,苦多福少。﹙5﹚命濁;因為見濁、煩惱濁的緣故,劫濁時眾生的壽命就漸漸縮短,乃至只有十歲。所以眾生濁、命濁這二濁,是因為有了見濁和煩惱濁而產生的結果。〔26〕稟性:天性。

〔27〕信解:信能破除不正確的知見,解能破除習性、無明。初聽聞佛的說法就生出信心的,稱為信解;又鈍根的人信佛所說,利根的人解佛所說,也稱為信解。

此諸眾生,多有我見〔28〕、人見〔29〕、眾生〔30〕、壽者〔31〕,養育〔32〕邪見〔33〕、我我所見〔34〕、斷常見〔35〕等。

〔28〕我見:「我」是主宰、常的意思。將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的身心,看作常一的主宰,就稱為我見或身見。〈唯識論〉中說:「我見者,謂我執。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大乘義章〉中說:「言身見者,亦名我見。五陰﹙五蘊﹚名身,身中見我,取執分別,從其所迷故,名身見。以見我故,從其所立,亦名我見。」就是在五蘊法中,執著有真實的我存在,一切我的所有也是真實的。〔29〕人見:固執實有人中之我的見解,又稱為人我見。就是在五蘊法中,計別我是人,和其他五趣不同。〔30〕眾生:就是眾生見,固執實有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存在。就是在五蘊法中,計別我是依五蘊和合而生的。〔31〕壽者:就是壽者見,在藉因緣和合而現出的假我上,執著壽命而生誤解。就是在五蘊法中,計別我一期的壽命,住執不放,而有分限。〔32〕養育:即養育現在,執著眼前的一切都是實有的,身口意於是生出種種的造作,而增長後有的業力。〔33〕邪見:即撥無因果的見解,以為世間沒有可以招來結果的原因,也沒有由原因而產生的結果,所以造惡業也不必恐懼,做善業也不一定就好。這種錯謬的見解,是邪中最邪的,所以稱為邪見。〔34〕我我所見:「我」是指自己本身;「我所」就是自身以外的事物,執著身外的事物是真實的,是為我所有的,所以稱為我所。〈大智度論〉中說:「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蘊之身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35〕斷常見:有情眾生的身心,見自己的生命只限於今世這一期就斷絕了,就稱為斷見。相反的,若以為身心是常住不滅的,就稱為常見。

為欲利益此諸異生〔36〕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37〕,是故釋迦牟尼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命。善男子!然彼如來欲令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憂苦等想,於佛世尊所說經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是故如來現斯短壽。何以故?彼諸眾生若見如來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難遭之想,如來所說甚深經典,亦不受持,讀誦通利,為人宣說。所以者何?以常見佛,不尊重故。善男子!譬如有人,見其父母多有財產,珍寶豐盈,便於財物不生希有難遭之想。所以者何?於父財物生常想故。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難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見故。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貧窮,資財乏少,然彼貧人或詣王家或大臣舍,見其倉庫種種珍寶悉皆盈滿,生希有心,難遭之想。時彼貧人為欲求財,廣設方便,策勤無怠。所以者何?為舍貧窮,受安樂故。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入於涅槃,生難遭想乃至憂苦等想。復作是念:『於無量劫諸佛如來出現於世,如烏曇跋花〔38〕,時乃一現。』彼諸眾生髮希有心,起難遭想。若遇如來,心生敬信,聞說正法,生實語想,所有經典悉皆受持,不生毀謗。善男子!以是因緣,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善男子!是諸如來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眾生。」爾時,四佛說是語已,忽然不現。

〔36〕異生:凡夫的別名。凡夫因為無明而生出邪見、造惡,因而隨著業力的不同而輪迴於六道,各受種種不同的果報,所以稱為異生。〈大日經疏〉中說:「凡夫者,正譯應雲異生。謂由無明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於種種趣中,色心像類,各各差別,故曰異生。」〔37〕無上菩提:菩提﹙Bodhi﹚翻譯成覺,無上菩提就是無上覺,是佛覺悟一切法的究竟智慧,再沒能超過的,所以稱為無上。梵語全名應為Anutara﹙無上﹚samyak﹙正等﹚sambodhi﹙正覺﹚,音譯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38〕烏曇跋:花名,梵語Udumbara的音譯,又譯作優曇缽羅或優曇,意思是「祥應」、「靈瑞」,又稱空起花,屬於無花果類,不開花就結果子,也有開花的時候,但很難碰到,相傳三千年才開一次花,花開時有聖人出現,所以佛經中常用來比喻希有。如〈法華經義疏〉中所說:「優曇此雲靈瑞花,又雲空起花,天竺有樹而無其花。若輪王出世,此花則現。」

爾時,妙幢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百千菩薩,及無量億那庾多百千眾生,俱共往詣鷲峯山中,釋迦牟尼如來正遍知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時妙幢菩薩以如上事,具白世尊。時四如來亦詣鷲峯,至釋迦牟尼佛所,各隨本方〔39〕就座而坐,告侍者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可詣釋迦牟尼佛所,為我致問:『少病少惱〔40〕,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復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為欲饒益一切眾生,除去飢饉,令得安樂,我當隨喜。』」時彼侍者各詣釋迦牟尼佛所,頂禮雙足,卻住一面,俱白佛言:「彼天人師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復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為欲利益一切眾生,除去飢饉,令得安樂。』」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告彼侍者諸菩薩言:「善哉善哉!彼四如來乃能為諸眾生饒益安樂,勸請於我宣揚正法。」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我常在鷲山           宣說此經寶            成就眾生故            示現般涅槃

凡夫起邪見            不信我所說            為成就彼故            示現般涅槃」

〔39〕本方:本來的方所、方位。

〔40〕少病少惱:這是四方佛根據世間通常的問候語,來問候世尊。

時大會中有婆羅門,姓憍陳如,名曰法師授記,與無量百千婆羅門眾,供養佛已,聞世尊說入般涅槃,涕淚交流,前禮佛足,白言:「世尊!若實如來於諸眾生有大慈悲,憐愍利益,令得安樂,猶如父母,余無等者;能與世間作歸依處,如凈滿月;以大智慧能為照明,如日初出;普觀眾生,愛無偏黨,如羅怙羅〔41〕;惟願世尊施我一願!」爾時,世尊默然而止。佛威力故,於此眾中,有梨車毘童子,名一切眾生憙見,語婆羅門憍陳如言:「大婆羅門!汝今從佛欲乞何願?我能與汝。」婆羅門言:「童子!我欲供養無上世尊,今從如來求請舍利〔42〕如芥子許。何以故?我曾聞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是人當生三十三天〔43〕而為帝釋。」是時童子語婆羅門曰:「若欲願生三十三天受勝報者,應當至心聽是金光明最勝王經。於諸經中最為殊勝,難解難入,聲聞、獨覺〔44〕所不能知,此經能生無量無邊福德果報,乃至成辦無上菩提。我今為汝略說其事。」婆羅門言:「善哉!童子!!此金光明甚深最上,難解難入,聲聞、獨覺尚不能知,何況我等邊鄙之人,智慧微淺而能解了?是故我今求佛舍利如芥子許,持還本處,置寶函中,恭敬供養,命終之後得為帝釋,常受安樂。云何汝今不能為我從明行足〔45〕求斯一願?」作是語已,爾時童子即為婆羅門而說頌曰:

〔41〕羅怙羅:佛的嫡子,梵名為Rahula,又譯作羅睺羅,是「障蔽」或「執月」的意思。他在母胎中六年才出生,所以名叫障蔽,障於母胎之中的意思;又生於佛成道之夜,羅睺羅阿修羅王障住月亮出現月蝕的時候,所以又叫執月。他在十五歲時也隨佛出家了,在佛的十大弟子中是持戒密行第一的。〔42〕舍利:梵語Sarira的音譯,是「身骨」的意思。佛涅槃後所遺留的身骨叫舍利,是由戒、定、慧的薰修而成的。如本經〈捨身品第二十六〉中所說:「此之舍利,乃是無量戒、定、慧之所薰馥,最上福田,極難逢遇。」〔43〕三十三天:即忉利天,梵語為Trayastrimsa,就譯作三十三天,為欲界的第二天,在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成三十三天。〔44〕獨覺:又叫緣覺,梵語為Praty-eka﹙獨、各自﹚buddha﹙覺﹚,所以又音義混譯成辟支佛。又同一字根的Praty-aka有因緣的意思,所以又稱為緣覺。初發心的時候,也遇到有佛出世,也曾聽佛說法,思惟後有所領悟。後來出生在無佛出世的時候,因過去修習的因緣,生性喜好寂靜,不歡喜與人雜居,修行漸漸圓滿,雖然沒有師友的教導,也能於因緣法中獨自悟道,永遠超出世間的輪迴,所以既是緣覺也是獨覺。〔45〕明行足:佛的十號之一,梵語稱為Vidyacarana﹙明行﹚-Sampanna﹙具足﹚。明是智慧的別名,稱為智明。又「明」指三明,三明為:﹙1﹚宿命明;了知自身、他身宿世的生死相,就是了知過去的智慧。﹙2﹚天眼明;了知自身、他身未來世的生死相,就是了知未來的智慧。﹙3﹚漏盡明;了知現在的苦相,是斷一切煩惱的智慧。「行」,指身口意三業。「足」,滿足、圓滿的意思。唯有佛才能證得究竟的一切智智,身口意都清凈圓滿,所以稱為明行足。

「恆河駃流水           可生白蓮花            黃鳥作白形            黑鳥變為赤

假使贍部樹〔46〕 可生多羅果〔47〕 朅樹羅〔48〕枝中 能出菴羅〔49〕葉

斯等希有物            或容可轉變            世尊之舍利            畢竟不可得

假使用龜毛            織成上妙服            寒時可披著            方求佛舍利

假使蚊蚋〔50〕足 可使成樓觀            堅固不搖動            方求佛舍利

假使水蛭蟲            口中生白齒            長大利如鋒            方求佛舍利

假使持兔角            用成於梯蹬            可升上天宮            方求佛舍利

鼠緣此梯上            除去阿蘇羅            能障空中月            方求佛舍利

若蠅飲酒醉            周行村邑中            廣造於舍宅            方求佛舍利

若使驢脣色            赤如頻婆〔51〕果 善作於歌舞            方求佛舍利

烏與鵂鶹〔52〕鳥 同共一處游            彼此相順從            方求佛舍利

假使波羅〔53〕     可成於傘蓋            能遮於大雨            方求佛舍利

假令大船舶            盛滿諸財寶            能令陸地行            方求佛舍利

假使鷦鷯〔54〕鳥 以嘴銜香山〔55〕 隨處任遊行            方求佛舍利」

〔46〕贍部樹:樹名,梵語為Jumbu,又翻譯成閻浮,印度很多這種樹,樹陰濃厚,比丘多歡喜在它的樹影中住。我們所住的南贍部洲﹙Jumbu—dvipa﹚,就是根據這種樹而命名的,又譯作南閻浮提。〔47〕多羅果:多羅是樹名,梵語為Tala,是岸樹、高聳樹的意思,是椰子樹的一種,也就是大王椰子。樹形就像棕櫚樹,葉子的形狀也相似,果子成熟時是紅色,像大石榴。多羅樹的葉子,稱為貝多羅,貝就是「葉」的意思。用多羅樹葉書寫的經文,就稱為貝葉經。〔48〕朅樹羅            :樹名,梵語為Kharjura,又譯作渴樹羅、佉珠羅,意思是「酢果」。屬於棕櫚科,樹葉呈櫛齒形,果實有指頭般大,形狀像小棗,但果汁比棗多,甜中帶澀,吃起來像干柿子,原產于波斯,所以又稱為波斯棗。在《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摩?卷五》中,並將朅樹羅槳列為八種漿葯之一,隨後的夾注說:「形如小棗,澀而且甜,出波斯國,中方亦有,其味稍殊。其樹獨生,狀如棕櫚,其果多有漿,至番隅時,人名為波斯棗,其味頗與干柹﹙柿﹚相似。」〔49〕菴羅:植物名,梵語為Amra,又譯作蓭摩羅,由於梵文中還有與蓭摩羅梵名相似的植物,因此音譯成中文後,常混淆不清,最常見的如稱為阿摩勒或蓭摩洛迦﹙Amalaka﹚的余甘子,但在《起世經?卷一》的〈閻浮品〉中卻同時舉出阿摩勒與蓭摩羅,而《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二》的註解中,更明白地指出這兩種植物完全不同,可見是後人混用了。在唐玄奘大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及佛教律典《茶拉迦》等的醫學書中,都認為蓭摩羅果是有酸味、具有多方面效能的藥用果實,非常受到重視。蓭摩羅樹產於印度各地,葉子的形狀像柳葉,果實形狀像梨而底部鉤曲,種類很多,有的果子生的時候是青色,熟的時候變黃色;有的始終是青色的。如《維摩詰經?佛國品》中鳩摩羅什的註解就說:「蓭羅樹,其果似桃非桃。」〈大唐西域記?卷四〉中則說:「蓭沒羅果,雖同一名,而有兩種:小者生青熟黃,大者始終青色。」就因為蓭摩羅樹在印度各地都有,所以蓭摩羅果在佛經中常常出現,如比喻所見到的事物非常清楚時,就說:「如觀掌中蓭摩羅果。」此外,因為蓭摩羅樹開的花雖然很多,但結成果子的卻很少,所以又常以它的這種特性以及魚子的難長,來比喻菩薩發心成熟的困難。〈大智度論?卷四〉中就有一首偈頌說:「菩薩發大心,魚子菴羅華,三事因時多,成果時甚少。」〈往生要集〉中也說:「魚子難長,菴羅少熟。」〔阿摩勒果Amalaka,意思是「無垢」。根據〈一切經音義〉中所說,阿摩勒的葉子像小棗,花呈白色而小巧,果實像胡桃,果味酸而甜,可以入葯。僧肇在〈注維摩詰經?弟子品〉中說,阿摩勒果形似檳榔,食用可祛除風寒。可見阿摩勒果是具有藥用價值的葯果。又據〈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五中說,蓭摩洛迦就是嶺南的余甘子。余甘子剛吃的時候稍有苦味,或略帶酸澀,然後轉甜,所以稱為余甘子,又叫油柑,除了藥用之外,也可以用來洗髮。〕〔50〕蚋:蚊子一類,體形較蚊子小而黑,會吸食人和動物的血。

〔51〕頻婆:植物名,梵語為Bimba,果實是赤紅色的。

〔52〕鵂鶹:鳥名,梵語為Uluka,梟鴟之類兇猛的鳥,晝伏夜出,就是貓頭鷹。〔53〕波羅:植物名,常綠草木,又叫鳳梨,產於熱帶,葉狹窄而長,果實呈橢圓形像松果而大。〔54〕鷦鷯:鳥名,體形小而嘴尖,身上有微細的黑褐色橫斑,又叫巧婦。〔55〕香山:梵名為Gandha—madana,Gandha的意思是「香」,madana的意思是「醉」,就是「有芳香森林的山脈」,在雪山﹙Himalaya﹚之北,〈俱舍論〉稱之為香醉山。《觀佛三昧海經》中說:「雪山有樹,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從香山來,以風力故,得至雪山。」〈俱舍論〉中說:「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南山戒疏〉中說:「四河本源香山所出,﹙中略﹚,俗雲崑侖者,經言香山。」

爾時,法師授記婆羅門聞此頌已,亦以伽他,答一切眾生憙見童子曰:

「善哉大童子           此眾中吉祥            善巧方便心            得佛無上記〔56〕

如來大威德            能救護世間            仁可至心聽            我今次第說

諸佛境難思            世間無與等            法身性常住〔57〕 修行無差別

諸佛體皆同            所說法亦爾            諸佛無作者            亦複本無生〔58〕

世尊金剛體〔59〕 權現於化身〔60〕 是故佛舍利            無如芥子許

佛非血肉身            云何有舍利            方便留身骨            為益諸眾生

法身是正覺〔61〕 法界即如來〔62〕 此是佛真身            亦說如是法」

〔56〕無上記:再沒有超過這個的攝受記別了。因為登初地以後就生如來家,名為童子,就是真佛子的意思,是最高的攝受記別了。〔57〕法身性常住:法身﹙Dharmakaya﹚的真如自性是恆常不變的,自性如果會變異就不是真如了。法身是佛的三身﹙法身、應身、化身﹚之一。法身為佛的真身,其他二身都是為救度眾生而隨緣顯現而已。如本經〈分別三身品第三〉中所說:「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所以法身具備理、智二法,是一切法的體性之所依,所以稱為法身。〔58〕諸佛無作者    亦複本無生:「作」是造作的意思。自性法身是本有的,不是造作而成的,也不是新生出來的。〔59〕金剛體:如金剛一樣堅固的身體,指佛身的功德而言。《維摩詰經?方便品》中說:「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仁王經》中也說:「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60〕化身:梵名為Nirmanakaya,佛的三身之一,是為度化眾生而化現變、化種種形的佛身,所以稱為化身或變化身。如本經〈分別三身品第三〉中所說:「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自在力故,隨眾生心,隨眾生行,、、、現種種身,是名化身。」〔61〕法身是正覺:法身,清凈境就叫法身;一切煩惱皆圓滿清凈時,法身才得以離障礙而顯現,就像牛奶清凈時,酥酪自然顯現,所以煩惱纏與法身,其實是非一也非異。正覺,梵語為Sambodhi,如來的實智就稱為正覺。〔62〕法界即如來:法界的梵語為Dharma—dhatu,Dharma是「法」,dhatu是界、要素、根、性、種的意思,而法界的本性就是法性﹙Dharmata﹚,也就是真如自性。一切情﹙眾生﹚器﹙物質﹚的世間,都是法界、法身的周遍自顯現。《不增不減經》中說:「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爾時會中三萬二千天子,聞說如來壽命長遠,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63〕,歡喜踴躍,得未曾有,異口同音而說頌曰:

「佛不般涅槃          正法亦不滅                    為利眾生故            示現有滅盡

世尊不思議                   妙體無異相〔64〕 為利眾生故            現種種莊嚴」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及四如來並二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已,復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實如是,諸佛如來不般涅槃,無舍利者,云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令諸人天恭敬供養?過去諸佛,現有身骨流佈於世,人天供養得福無邊,今復言無,致生疑惑。惟願世尊哀愍我等,廣為分別!」

〔63〕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Anutara—samyak—sambodhi,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是佛智的名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64〕妙體無異相:妙體,殊妙的體性,指法身。無異相,空有不二,離一切二元的對立。

爾時,佛告妙幢菩薩及諸大眾:「汝等當知,雲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65〕說,如是之義,當一心聽。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有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66〕,說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為十?一者、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67〕,名為涅槃。二者、諸佛如來善能解了有情無性及法無性故〔68〕,名為涅槃。三者、能轉身依及法依故〔69〕,名為涅槃。四者、於諸有情任運休息〔70〕化因緣故,名為涅槃。五者、證得真實無差別相平等法身故,名為涅槃,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無二性故,名為涅槃。七者、於一切法了其根本,證清凈故,名為涅槃。八者、於一切法無生無滅,善修行故,名為涅槃。九者、真如法界〔71〕實際平等,得正智故,名為涅槃。十者、於諸法性及涅槃性得無差別故,名為涅槃。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65〕密意:依佛的內自證的境界而言,佛意深密,不是凡夫之所能測知的,所以稱為密意。〔66〕真實理趣:是離分別、離非真實的戲論的究竟真理。

〔67〕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所知障合稱為二障,因有貪瞋痴等的諸惑,而生出這二種障。﹙1﹚煩惱障。貪瞋痴等的一切妄惑,能令有情眾生造業,而輪迴於六道的生死之中不得自在,因而障礙涅槃寂靜,所以稱為煩惱障。這些妄惑擾亂有情的身心,所以稱為煩惱;煩惱能障涅槃,所以稱為障。這煩惱障是由我執而生的。﹙2﹚所知障。一切貪瞋痴等妄惑,令有情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諸法的事相及實性﹙真如﹚,因而障礙可以了知事相實性的菩提妙智,所以稱為障。這所知障是由法執而生,微細的所知障是指著於空有、生滅、垢凈、增減等二元對立的認知障礙。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就是解脫德。〔68〕解了有情無性及法無性:有情,即一切眾生;性,指不變的體性;法,梵語Dharma,是通於一切的意思,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一切眾生及有為、無為法,都不過是自性真如的隨緣顯現,而由能取、所取的分別心而成立,都沒有究竟不變的體性,似有而實非有。能解了有情無性及法無性就是般若﹙智慧﹚德。〔69〕能轉身依及法依:「依」依,梵語為Nidhi,是依止或依憑的意。證無分別智稱為轉依,由執持虛妄與遍計的身﹙眾生﹚相和法相,轉而安住於清凈無分別的智境。由依於「身」轉而依於「法身」,由依於「法」轉而依於「法性」,由虛妄分別轉為無分別。所以在轉依中所起的智,便稱為無分別智。能轉化對於自身、其他眾生及一切法的依止、執著,而回歸自性的真如本體,這就是法身德。以上的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三者,不是一也不是異,合稱為大般涅槃三德。〔70〕任運休息:任運是隨各種不同的空間、時間的局限,而自相本然示現。休息是以種種方便智慧,休止停息眾生輪迴的因緣。〔71〕真如法界:真如,梵語為Bhutatathata,又譯作真如性。「真」是真實之義,「如」是如常之義。諸法的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所以是「真」;常住而不變改,所以是「如」。又有說自性清凈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都是同體而異名。真如法界就是實相﹙Bhutakoti﹚法界,真如的真﹙Bhuta﹚是形容「如如」的不顛倒、不虛妄。〈辯中邊論〉中所說:「略說空異門﹙同義詞﹚,謂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法界等應知。」可見真如、實際、無相、勝義性、法界等都是空﹙Sunya﹚的同義詞。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復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為十?一者、一切煩惱以樂欲〔72〕為本,從樂欲生,諸佛世尊斷樂欲故,名為涅槃。二者、以諸如來斷諸樂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無去無來,無所取故,名為涅槃。三者、以無去來及無所取,是則法身不生不滅,無生滅故,名為涅槃。四者、此無生滅,非言所宣,言語斷故〔73〕,名為涅槃。五者、無有我人,惟法生滅,得轉依故〔74〕,名為涅槃。六者、煩惱〔75〕隨惑〔76〕,皆是客塵〔77〕,法性〔78〕是主,無來無去,佛了知故,名為涅槃。七者、真如是實,余皆虛妄,實性體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來,名為涅槃。八者、實際之性無有戲論〔79〕,惟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九者、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為涅槃,十者、不實之法是從緣生〔80〕,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72〕樂欲:願求和慾望。

〔73〕言語斷:言語道斷的略稱。〈二教論〉中說:「言斷心滅。」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就是離一切相的意思。《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中,地藏菩薩說:「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及無能言說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74〕得轉依故:指證得菩提、涅槃二種妙果。轉是轉舍、轉得的意思;依是所依的意思,指第八識。轉舍第八識中煩惱障的種子,而轉得其實性的涅槃;又轉舍第八識中所知障的種子,而轉得其中無漏真智的無上覺﹙即菩提﹚,稱之為轉依。所得的菩提、涅槃,稱為二轉依的妙果。〈唯識論〉中說:「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75〕煩惱:梵語為Klesa,貪慾、瞋恚、愚痴等一切妄惑,能煩心惱身,所以稱為煩惱。〈大智度論〉中說:「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六大根本煩惱為:貪、瞋、痴、慢、疑、不正見﹙惡見﹚。〔76〕隨惑:即隨煩惱。相對於六大根本煩惱,而稱其餘的煩惱為隨煩惱。在大乘百法中,列有小隨、中隨、大隨等二十種隨煩惱,如忿、恨、無慚、無愧、懈怠、放逸等。這二十種煩惱,都是隨根本煩惱而起,所以稱為隨煩惱。〔77〕客塵:形容煩惱之詞。煩惱並不是心性本有的東西,因迷於理才生起,所以稱為客;煩惱能污染心性,所以稱為塵。《維摩詰經?問疾品》中說:「菩薩斷除客塵煩惱。」〔78〕法性:又稱實相、真如、法界等。性指本性而言,有不變、不改的意思。真如是萬法的本體,無論在凡在聖,在染在凈,其性都不變、不改,所以稱為法性。〔79〕戲論:沒有實義、真理的言論。〈大日經疏〉中說:「戲論者如世戲,人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但悅前人而無實義。今妄見者、所作者亦同於此,故名戲論。」〈中論〉中說,戲論有二種,一者愛論,二者見論﹙執著於世智辯聰﹚。〔80〕緣生:由因緣而生,指一切有為法而言。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如,復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為十?一者、如來善知施及施果,無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別〔81〕,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二者、如來善知戒及戒果,無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三者、如來善知忍及忍果,無我我所,此忍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四者、如來善知勤及勤果,無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五者、如來善知定及定果,無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六者、如來善知慧及慧果,無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七者、諸佛如來,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諸法皆無性,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八者、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眾苦惱,諸佛如來除自愛故,永絕追求,無追求故,名為涅槃。九者、有為之法〔82〕皆有數量,無為法〔83〕者數量皆除,佛離有為,證無為法,無數量故,名為涅槃。十者、如來了知有情及法,體性皆空,離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為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81〕無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別:以修布施為例,若見有能布施的我、我所布施的物,以及布施的果報,有這些我執、法執,就叫不正分別。若不見有能施的我、我所施的物,以及布施的果報,三輪清凈,才能趣向涅槃。以下各種波羅蜜的修行方法也都相同,必須對能修行的我和所修行的法都不執著,我執、法執除盡,才能清凈圓滿。〔82〕有為法:「為」是造作的意思,有造作就稱為「有為」。由因緣所生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為法。能生的因緣,是造作所生的事物者;所生的事物,必定有其因緣的造作,所以稱為有為法。〔83〕無為法:本來自爾,不是因緣造作所生的,稱為無為法。

「複次,善男子!豈惟如來不般涅槃是為希有?復有十種希有之法,是如來行。云何為十?一者、生死過失,涅槃寂靜,由於生死及以涅槃證平等故,不處流轉〔84〕,不住涅槃,於諸有情不生厭背,是如來行。二者、佛於眾生不作是念:『此諸愚夫行顛倒見,為諸煩惱之所纏迫,我今開悟,令其解脫。』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三者、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85〕,利益有情。』然由往昔慈善根力,為彼有情廣說,乃至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四者、佛無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羅門、剎帝利〔86〕、薜舍〔87〕、戍達羅〔88〕等舍,從其乞食。』然由往昔身語意行慣習力故,任運詣彼,為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來行。五者、如來之身無有饑渴,亦無便利〔89〕羸憊〔90〕之相,雖行乞取而無所食,亦無分別,然為任運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來行。六者、佛無是念:『此諸眾生有上、中、下,隨彼機性而為說法。』然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91〕善應機緣,為彼說法,是如來行。七者、佛無是念:『此類有情不恭敬我,常於我所出呵罵言,不能與彼共為言論。彼類有情恭敬於我,常於我所共相讚歎,我當與彼共為言說。』然而如來起慈悲心,平等無二,是如來行。八者、諸佛如來無有愛憎、憍慢、貪惜及諸煩惱,然而如來常樂寂靜,讚歎少欲,離諸諠閙,是如來行。九者、如來無有一法不知不善通達,於一切處境智〔92〕現前無有分別。然而如來見彼有情所作事業,隨彼意轉,方便誘引,令得出離,是如來行。十者、如來若見一分有情得富盛時,不生歡喜,見其衰損,不起憂慼。然而如來見彼有情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救攝,若見有情修習邪行,無礙大悲自然救攝,是如來行。善男子!如是當知,如來、應、正等覺,說有如是無邊正行,汝等當知,是謂涅槃真實之相。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令諸有情恭敬供養,皆是如來慈善根力。若供養者,於未來世,遠離八難〔93〕,逢值諸佛,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速當出離,不為生死之所纏縛,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為放逸。」

〔84〕流轉:「流」有相續的意思,「轉」有生起的意思;流轉即指有為法的因果相續而生起。一切凡夫造作善惡的諸業,感應苦樂的果報,輪迴於六趣,就稱為流轉,正如《華嚴經》所說:「一切眾生界,流轉生死海。」〔85〕十二分教:即通稱的三藏十二部中的十二部經。一切經可分為十二種類:﹙1﹚長行;經典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2﹚重頌;呼應前文長行中的意思,再重複宣說一次文義的偈誦。﹙3﹚孤起頌;不依據長行,而直接以偈誦的句型來表達的經文,如《法句經》。﹙4﹚因緣;經中說見佛聞法及佛說法教化之因緣的經文,如諸經中的序品。﹙5﹚本事;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如本經〈蓮華喻贊品第七〉。﹙6﹚本生;佛說自身過去世因緣的經文,如本經〈捨身品第二十六〉。﹙7﹚譬喻;經中說譬喻的地方。﹙8﹚未曾有;記佛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的經文。﹙9﹚論議;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如《楞嚴經》中七處征心等的經文。﹙10﹚自說;沒有提問者,佛自說的經文,如《佛說阿彌陀經》。﹙11﹚方廣;說方正廣大之真理的經文,如《大方廣佛華嚴經》。﹙12﹚授記;佛為弟子授成佛之記的經文,如本經〈授記品第二十三〉。有一首偈誦將這十二部經歸納成為:「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86〕剎帝利:梵語為Ksatriya,又譯作剎利,印度四姓里的第二種性,是王種、田主的意思。〈大智度論〉中說:「剎利者,王及大臣也。」〔87〕薜舍:梵語為Vesa,又譯作吠舍、毗舍,印度四姓里的第三種性,商賈之族,就是商人。〔88〕戍達羅:梵語為Sudra,又稱為首陀羅,印度四姓里的第四種性,就是農奴。〔89〕便利:輕便順利,沒有阻礙。

〔90〕羸憊:羸,瘦弱;憊,疲倦。

〔91〕器量:才能的多少。

〔92〕境智:如實觀照諸法實相的智慧。

〔93〕八難:指見佛聞法有障難的八處,又叫八無暇。梵語Dal翻譯成「暇」或「從限制中獲得自由」的意思。八難或八無暇也就是八種束縛狀態,在這些狀態中眾生缺乏修學佛法的機會。這八難為:﹙1﹚地獄。﹙2﹚餓鬼。﹙3﹚畜生。〔以上三者是投生於三惡趣,由於惡報的束縛,很難有修習佛法的機會〕﹙4﹚北俱盧洲。因為樂報殊勝,而總無苦難的緣故。﹙5﹚長壽天。就是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的地方。〔以上二者在輪迴當中雖然是屬於比較好的狀態,但由於感官享樂的經驗太好,反而障礙精神的修習〕﹙6﹚聾盲瘖啞。就是投生為某種機能受損或神智有缺限的人,這些缺限會令人無法了解或接受佛法。﹙7﹚世智辯聰。這種人雖然聰明,但反而被世俗的智慧所局限,而不懂得欣賞或接受佛法。﹙8﹚佛前佛後。就是投生於兩佛之間無佛出世的時代。

爾時,妙幢菩薩聞佛親說不般涅槃及甚深行,合掌恭敬白言:「我今始知如來大師不般涅槃,及留舍利普益眾生,身心踴悅,嘆未曾有。」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發無等等〔95〕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四如來忽然不現,禮佛足已,從座而起,還其本處。

◎附錄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四、第一卷﹙壽量、舍利、涅槃等趣﹚「三身常不動            四相豈能移                妙幢情怪惑                □子意貪褆龜衣寧御凍            兔梯本難施                馱睹何處有                圓成與十奇虛空誰有際            法體即無為                欲得無邊福                應當如是知」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二                                                              大唐三藏沙門義凈奉 制譯

⊙分別三身品第三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1〕,在大眾中從座而起,偏袒右肩〔2〕,右膝著地〔3〕,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上微妙金寶之花寶幢〔4〕幡〔5〕蓋〔6〕而為供養,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

注釋:〔1〕虛空藏菩薩摩訶薩:梵名為Akasa﹙虛空﹚-garbha﹙藏﹚,或Gagana﹙虛空﹚-ganja﹙藏﹚。這位大菩薩的名稱來由,可以從事上和理上二方面來說:﹙1﹚從事上立名;《大集經?十五品》中說:「虛空藏菩薩得如來神通力故,於虛空中隨眾生所需,若法若財盡能施與,皆令歡喜,以此方便智故名虛空藏。」﹙2﹚從理上立名;《虛空藏菩薩經》中說:「虛空藏語阿難言: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為虛空印所印。」依《大集經》中所說,這位菩薩是十地的大菩薩。〔2〕偏袒右肩:袈裟斜掛於左肩,而偏露出右肩,是表示比丘恭敬尊者的儀相。〔3〕右膝著地:印度的敬禮法,以右膝及右指尖著於地,左膝彎曲成九十度,左足立於地上。中國人又稱之為胡跪。〔4〕幢:梵語為Ketu,就是旌旗,是一種圓筒形像傘的旗,上面鑲有寶珠。〔5〕幡:梵語為Pataka,是一種狹長形的旗。

〔6〕蓋:又稱傘蓋、寶蓋、天蓋等,佛的供具,有防塵埃的作用。

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7〕,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云何菩薩了知化身?善男子!如來昔在修行地中,為一切眾生修種種法,如是修習至修行滿,修行力故,得大自在〔8〕,自在力故,隨眾生意,隨眾生行,隨眾生界,悉皆了別,不待時,不過時,處相應〔9〕,時相應,行相應,說法相應,現種種身,是名化身。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10〕,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11〕故,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如實相應如如〔12〕、如如智〔13〕本願力故,是身得現,具三十二相〔14〕、八十種好〔15〕、項背圓光,是名應身。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了知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實有,為前二身而作根本。何以故?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一切諸佛智慧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盡,得清凈佛地,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7〕應身:佛三身之一,梵名為Sambhogakaya,又稱為報身,應眾生的機緣,與真如相應而福智 圓滿,感化報應所現之 佛身。〔8〕大自在:智慧圓滿,而起出廣大的力用,無論什幺事都能作得,稱為大自在。《法華經?弟子授記品》中說:「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9〕相應:契合的意思。

〔10〕真諦:二諦之一。「真」是真實沒有虛妄的意思,「諦」是義的意思。真諦是相對於俗諦而說的,如世間法稱為俗諦,出世間法就稱為真諦。真諦、俗諦合稱為二諦。〔11〕一味:如來的教法,譬如甘露之味,能令眾生離苦得樂,了脫生死,而且教法的理趣,唯一無二,沒有二相,所以稱為一味。《法華經?藥草品》中說:「如來說法,一相一味。」〔12〕如如:法性的理體,不二平等,所以稱為「如」;彼此的一切法也都如、都平等,所以稱為「如如」,是正智所契入的理體。又「如」的梵語為Tatha,「如如」則為tathata,為如實觀照諸法實相的意思。《楞伽經》中說:「依於正智量,菩薩摩訶薩即當不取名為實,相為不實。當於凈除增損二邊之顛倒見時,於識更不生名與相外世間時,我即謂之為如如。」〔13〕如如智:契合於如如理體的智慧,亦即如實觀照諸法實相的智慧。〔14〕三十二相:全名為三十二大人相,這三十二種相不限於佛才有,總稱為大貴人的相。具足這些相的人,在家為輪王,出家則能證無上覺,是印度人的面相說。三十二相如:眉間白毫相、廣長舌相、手過膝相、馬陰藏相等。〔15〕八十種好:又稱八十種隨形好,是將三十二相更仔細分別為八十種種之好。

「複次,善男子!一切諸佛利益自他,至於究竟。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種種無邊用故,是故分別一切佛法,有無量無邊種種差別。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說種種煩惱,說種種業用,說種種果報。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說種種佛法,說種種獨覺法,說種種聲聞法。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是為第一不可思議。譬如畫空作莊嚴具,是難思議;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難思議。」

「善男子!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而得自在事業成就?善男子!譬如如來入於涅槃,願自在故〔16〕,種種事業皆得成就;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成,亦復如是。複次,菩薩摩訶薩入無心定〔17〕,依前願力,從禪定起,作眾事業,如是二法無有分別〔18〕,自在事成。善男子!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如是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複次,善男子!譬如無量無邊水鏡,依於光故,空影得現種種異相,空者即是無相。善男子!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法身影〔19〕,以願力故於二種身現種種相,於法身地無有異相。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20〕;依此法身,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余法究竟盡故。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二身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21〕,以不定故,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故依三身說無住涅槃。」

〔16〕願自在故:佛入滅後雖同如如無相,但化導世人的願力乃沒有障礙,如佛的舍利乃能現出種種事業,化導眾生。本經〈捨身品第二十六〉中就說:「菩薩捨身時,發如是弘誓,願我身余骨,來世益眾生。此是捨身處,七寶窣堵波,以經無量時,遂沉於厚地。由昔本願力,隨緣興濟度,為利於人天,從地而湧出。」〔17〕無心定:無心定即六識不動而無分別。

〔18〕如是二法無有分別:無心定是契入「如如」,作度化眾生的事業是「如如智」,這二法沒有分別。〔19〕受化諸弟子等,是法身影:受教化的諸弟子,就是前文所說的入無心定的這些菩薩,也都能現應身和化身去作度生的事業,而這些應化身也都是法身的影像,並非實有的,所以也不能執著。又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這些受教化的弟子等,所見到的應化身,都是法身的鏡中影、水中月,都不是實有的。法如如等雖然沒有分別,但以願力的緣故,能應諸弟子不同的機緣,令弟子心上見有種種不同的應化身,而成就種種度生的事業。如《法華經?普門品》中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20〕有餘涅槃:又叫有餘依涅槃,依是指依身,因為身是人之所依,所以依應身、化身所得的涅槃,就稱為有餘涅槃。又變異生死的因盡了,果還沒有盡,就稱為有餘涅槃;變異生死的果也盡了,而證得佛的常身,稱為無餘涅槃。〔21〕數數出現:屢屢出現。

「善男子!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何者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22〕,二者依他起相〔23〕,三者成就相〔24〕。如是諸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凈故,是故不得至於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凈故,是故諸佛具足三身。善男子!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得至。何者為三?一者起事心〔25〕,二者依根本心〔26〕,三者根本心〔27〕。依諸伏道〔28〕,起事心盡;依法斷道〔29〕,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30〕,根本心盡。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

〔22〕遍計所執相:梵語為Parikalpita,「遍」是周遍,「計」是計度。由於凡夫妄情的執著、計度,而將虛幻的事物當作是實有的,就像在夜間看見繩子,因為光線不足的緣故,而誤以為是蛇,但事實上並非真有蛇,但不明白的凡夫卻以為真的有蛇,而生出種種的執著、畏懼,這就是遍計所執相。〔23〕依他起相:梵語為Paratantra,指依種種因緣而生的一切萬法。「他」就是指種種的因緣,如繩子是由痲及人力等的助緣而生的。〔24〕成就相:梵語為Parinispanna,即圓成實相,是圓滿成就一切的真實本體,亦稱為法性、真如。如繩子的體性為麻一樣。以上三相又稱為三性。〔25〕起事心:執著於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對外境所產生的主觀的分別,隨而造作種種身口意之業的心,就稱為起事心。〔26〕依根本心:指第七末那﹙Manas﹚識,梵語Manas是「意」的意思。這第七末那識,是以第八識﹙根本心﹚的見分為所依,而恆常作意生起「我」的主觀的思量,是我執、法執的根本,所以稱為依根本心,是一切染法的根源。〔27〕根本心:指第八阿賴耶﹙Alaya﹚識心王,梵語Alaya是「攝藏」的意思。這第八阿賴耶識,含藏一切善惡的種子,為萬法生起的根本,能生出一切染凈的法,所以稱為根本心。〔28〕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伏是制伏的意思。制伏主觀的虛妄分別心所起的妄惑,令妄心一時不起現行﹙起事心盡﹚,但種子還沒有斷。〔29〕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斷道是斷見惑、思惑的法門。迷於理而妄起分別稱為「見惑」,對境生出貪愛稱為「思惑」。又指初地到十地的菩薩,修布施、持戒,以至智波羅蜜等的十聖道,次第斷盡一切業。有漏道的對治是制伏前六識,令六根不妄起主觀的分別,只能暫時伏惑;依無漏道,見自性清凈心﹙依根本心盡﹚,才能斷惑。〔30〕依最勝道,根本心盡:分別心與外境都沒有不變的本體,所以都本來寂滅,要去掉的只是妄執,這種無上的覺道﹙菩提﹚就是最勝道。依最勝道而永遠舍離一切習氣時﹙根本心盡﹚,法身自能顯現。

「善男子!一切諸佛於第一身,與諸佛同事;於第二身,與諸佛同意;於第三身,與諸佛同體。善男子!是初佛身,隨眾生意有多種故,現種種相,是故說多。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現一相〔31〕,是故說一。第三佛身,過一切種相,非執相境界,是故說名不一不二。善男子!是第一身,依於應身得顯現故;是第二身,依於法身得顯現故;是法身者,是真實有,無依處故。」「善男子!如是三身,以有義故而說於常,以有義故說於無常。化身者,恆轉法輪,處處隨緣,方便相續,不斷絕故,是故說常;非是本故,具足大用,不顯現故,說為無常。應身者,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32〕能攝持〔33〕故,眾生無盡,用亦無盡,是故說常;非是本故,以具足用,不顯現故,說為無常。法身者,非是行法〔34〕,無有異相,是根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善男子!離無分別智,更無勝智,離法如如,無勝境界;是法如如,是慧如如,是二種如如,如如不一不異〔35〕,是故法身慧清凈故,滅清凈故,是二清凈,是故法身具足清凈。」

〔31〕弟子一意,故現一相:這裡的弟子指證初地以上的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已見法身,所以佛只現佛相,而沒有六趣的差別。〔32〕不共之法:佛的功德和其他的菩薩不同,所以稱為不共法。佛之不共法有十八不共法、一百八十不共法等。十八不共法為;﹙1﹚身無失;﹙2﹚口無失;﹙3﹚念無失﹙心究竟平等、清凈﹚;﹙4﹚無異想﹙對於一切眾生都能平等普度而無分別﹚;﹙5﹚無不定心﹙行住坐卧四威儀中,常常不離甚深的勝定﹚;﹙6﹚無不知已舍﹙佛照了一切法又舍離一切法,沒有任何的執著﹚;﹙7﹚欲無減﹙欲度眾生的心沒有厭足的時候﹚;﹙8﹚精進無減;﹙9﹚念無減﹙於一切平等法不會退轉﹚;﹙10﹚慧無減﹙於一切智不會退轉﹚;﹙11﹚解脫無減﹙離一切執著不會退轉﹚;﹙12﹚解脫智見無減;﹙智見明了不會退轉﹚﹙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以清凈的勝相隨智慧而行,利益一切眾生﹚;﹙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17﹚智慧知未來世無礙;﹙18﹚智慧知現在世無礙。〔33〕攝持:能攝一切諸佛的不共法而為依持。

〔34〕非是行法:「行法」指有變異生滅的一切現象。非是行法就是沒有變異生滅之相的意思。〔35〕不一不異:法如如﹙法性﹚和慧如如﹙無分別智﹚不是同一個 ,也不是不同。因為無分別智是對境而生,所以和法性不是同一個。但是無分別境智之性,即是如如的法性,所以也不是不同。

「複次,善男子!分別三身,有四種異:有化身非應身,有應身非化身,有化身亦應身,有非化身亦非應身。何者化身非應身?謂諸如來般涅槃後,以願自在故,隨緣利益,是名化身。何者應身非化身?是地前身〔36〕。何者化身亦應身?謂住有餘涅槃之身。何者非化身非應身?謂是法身。」「善男子!是法身者,二無所有所顯現故。何者名為二無所有?於此法身相及相處〔37〕,二皆是無,非有非無〔38〕,非一非異,非數非非數〔39〕,非明非暗〔40〕。如是如如智,不見相及相處,不見非有非無,不見非一非異,不見非數非非數,不見非明非暗。是故當知境界清凈,智慧清凈,不可分別,無有中間,為滅道本〔41〕故,於此法身能顯如來種種事業。」

〔36〕地前身:菩薩證初地以前稱為「地前」,初地以上稱為「地上」。地前是凡夫的菩薩,地上是法身的菩薩。地前身就是應菩薩之機,而顯現的佛的應身。〔37〕相及相處:「相」指人我之相,「相處」即法我﹙即法執,執著色心等的一切法有真實的體性﹚。因為法我是依人我之相而起,所以稱為相處。〔38〕非有非無:非有,因為一切法都是遍計所執﹙執著色心等虛幻的法為實有﹚,都非真實有,所以說非有。非無,但以空所顯的法性、真如是實有的,所以說非無。〔39〕非數非非數:超出分別心所生的一切數量,所以說非數。是無分別的境界,連數、非數都不分別,所以說非非數。〔40〕非明非暗:這就是《心經》所說的「不垢不凈」。真如、法性本來就凈﹙明﹚,不是因修行才成為凈﹙明﹚的,所以說非明﹙不凈﹚。即使輪迴六道,真如自性也不會受染污,所以說非暗﹙不垢﹚。〔41〕為滅道本:境智清凈﹙不起分別﹚,所以是四聖諦中滅諦的根本。智慧清凈,所以是道諦的根本。

「善男子!是身因緣境界處所,果依於本,難思議故,若了此義,是身即是大乘,是如來性〔42〕,是如來藏〔43〕。依於此身得發初心〔44〕,修行地心〔45〕而得顯現,不退地心〔46〕亦皆得現,一生補處心〔47〕、金剛之心〔48〕、如來之心〔49〕而悉顯現,無量無邊如來妙法,皆悉顯現。依此法身,不可思議摩訶三昧〔50〕而得顯現;依此法身,得現一切大智。是故二身依於三昧,依於智慧,而得顯現。

〔42〕如來性:即真如。一切染、凈之法,都攝於如來性、真如之中,也就是真如攝一切法,是一切善、不善的因,能普遍興造一切眾生。〔43〕如來藏:真如在煩惱中,含攝如來一切果地的功德,所以稱為如來藏。《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說:「複次,彼心名如來藏,所謂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漏清凈之業。」〔44〕發初心:初發求菩提之心,為十信位的菩薩。

〔45〕修行地心:修行是身口意三業都能依佛所說的真理而修習作行。《法華經?藥草喻品》中說:「漸漸修行,皆得道果。」修行地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位的菩薩。〔46〕不退地心:不退地是指初地之位以上的菩薩。

〔47〕一生補處心:一生受完以後,就次補佛處而成正覺,所以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即最後身的菩薩。〔48〕金剛之心:金剛比喻菩薩的大心,堅固不能破壞就如金剛一樣。金剛心指十地以上等覺位上的菩薩,因為觀心最為明利的緣故。〔49〕如來之心:究竟證大覺妙果而成佛。

〔50〕摩訶三昧:「摩訶」是梵語Maha的音譯,是大的意思;「三昧」是梵語Samadhi的音譯,有定、正受、等持、等念、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的意思。﹙1﹚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所以稱為定。﹙2﹚正受所觀的法而不起主觀的分別,所以稱為正受。﹙3﹚對一切境界都平等持於心就是定,所以稱為等持。﹙4﹚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所以稱為等念。﹙5﹚調伏心的燥動,平直心的邪曲,安定心的紛亂,所以稱為調直定。﹙6﹚端正心的流轉行動,使合於法的依處,所以稱為正心行處。﹙7﹚停息心的緣慮,凝結心念,所以稱為息慮凝心。

如此法身,依於自體說常、說我,依大三昧故說於樂,依於大智故說清凈〔51〕,是故如來常住自在安樂清凈。依大三昧,一切禪定〔52〕首楞嚴〔53〕等,一切念處〔54〕、大法念〔55〕等,大慈大悲一切陀羅尼〔56〕、一切神通〔57〕、一切自在〔58〕,一切法平等攝受〔59〕,如是佛法,悉皆出現。

〔51〕說常、說我、說樂、說凈:《大般涅槃經》中說:「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凈者是法義。」〔52〕禪定:「禪」是梵語Dhyana的略譯,又譯為禪那,義譯為思惟修或靜濾;又靜就是「止」,慮就是「觀」。「定」的梵語為Samadhi,是心定止而離散動的意思。參見注釋〔50〕〔53〕首楞嚴:為梵語Surangama的音譯,為健相、一切事竟的意思,是佛所得的三昧的名稱。健相有幢旗堅固的意思,這裡是比喻佛德的堅固;一切事竟指佛德究竟,所以合起來有究竟堅固的意思,而首楞嚴定就是究竟堅固之定。《佛說首楞嚴三昧經》中,佛說:「菩薩若能觀諸法空,無所障礙,念念滅盡,離於憎愛,是名修是三昧。複次,學是三昧不以一事。所以者何?隨諸眾生心心所行,得是三昧者有是諸行;隨諸眾生心心所入,得是三昧者有是諸入;隨諸眾生諸根入門,得是三昧者有是入門;隨諸眾生所有名色,得是三昧菩薩亦示若干名色;能如是知,是名修是三昧!隨一切佛名色相貌,得是三昧菩薩亦示若干名色相貌;能如是知,是名修是三昧!隨見一切諸佛國土,菩薩亦自成是國土,是名修是首楞嚴三昧!」〔54〕念處:「念」是能觀的智慧,「處」是所觀的境界,以智慧觀察一切境叫念處。念處有三念處、四念處、六念處、十念處等。如四念處為:﹙1﹚身念處;觀這四大合和的身體九孔常流不凈,是不清凈的。﹙2﹚受念處;觀一切苦樂的覺受究竟都是苦的。﹙3﹚心念處;觀心是變化無常的。﹙4﹚法念處;觀一切法都是沒有不變的自性、都是無我的。〔55〕大法念:即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中的念法。念如來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有大功德,是一切眾生的無上妙藥,我願意證悟而布施給一切眾生。〔56〕陀羅尼:梵語Dharani的音譯,是能持、能遮或總持的意思。能持集種種善法,令不散不失,所以稱為能持。若不善心欲生,能遮止不使它生;欲作罪惡時,也能遮止不作,所以稱為能遮。總持是指無論是佛所說的名句、義理,或者一切修證的功德,全都能受持,所以稱為總持。陀羅尼可分為四種:﹙1﹚法陀羅尼,對於佛的教法能聞持不忘。﹙2﹚義陀羅尼,對於諸法的義理能總持而不忘。﹙3﹚咒陀羅尼,佛菩薩依禪定而發秘密語,有不可測的神驗,就稱為咒,所以咒是以定為體。對於佛菩薩的明咒,能總持而不忘失,就稱為咒陀羅尼。咒陀羅尼有五種不同的名稱:﹙a﹚陀羅尼。﹙b﹚明;陀羅尼是佛放光,在光中所說的,所以陀羅尼和明的意思沒有不同。﹙c﹚咒;佛菩薩依禪定能起咒術,為眾生消除災患,第一神驗,如世間咒禁法相似,所以稱為咒。﹙d﹚密語;凡夫、二乘不能了知,所以稱為密語。﹙e﹚真言;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所說的話都是真實無虛幻的,所以稱為真言。﹙4﹚忍陀羅尼;安住於不生不滅的法性、真如實相而不動稱為「忍」,能持無生法忍,就稱為忍陀羅尼。又梵語Dharani的字根是dri,是記憶、讀誦不忘的意思,因此陀羅尼在梵文的本義為「讀誦方便,令其所持法教不失」,可說是一種方便記憶。所以佛教咒語的結構和目的,與外道的咒語是不同的。由於外道咒語主要是以驅動鬼神,來達成自己的慾望為目的,佛陀不喜歡弟子念咒的原因也就在這裡。可以說陀羅尼是一種「收攝」或「濃縮」的技術,就是以一法收攝諸法,而此一法又可以引發諸法,使得少數幾個文字可以引發諸字,這也是修持陀羅尼可以得到良好效果的原因。陀羅尼學習的對象是文字和語言,也就是「聲明」。〔57〕神通:神是不可測的意思,通是無障礙的意思。不可測又無障礙的力用,就稱為神通或通力。有五通、六通、十通等。〔58〕一切自在:指十種自在等。十自在為:﹙1﹚命自在,﹙2﹚心自在,﹙3﹚資具自在,﹙4﹚業自在,﹙5﹚受生自在,﹙6﹚解自在,﹙7﹚願自在,﹙8﹚神力自在,﹙9﹚法自在,﹙10﹚智自在。〔59〕一切法平等攝受:證得法平等、眾生平等的緣故,能攝受一切有情。

依此大智,十力〔60〕、四無所畏〔61〕、四無礙辯〔62〕、一百八十不共之法〔63〕,一切希有不可思議法,悉皆顯現。譬如依如意寶珠,無量無邊種種珍寶,悉皆得現。如是依大三昧寶,依大智慧寶,能出種種無量無邊諸佛妙法。」

〔60〕十力:佛的十力為:﹙1﹚知處非處智力﹙處指道理,了知事物的道理非道理的智力﹚。﹙2﹚知三世業報智力。﹙3﹚知諸禪解脫智力。﹙4﹚知諸根勝劣智力。﹙5﹚知種種解智力﹙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6﹚知種種界智力﹙了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了知不同的行因所至的不同果位的智力,如五戒十善的行持能至人間天上,八正道等的無漏法能至涅槃等﹚。﹙8﹚知天眼無礙智力。﹙9﹚知宿命無漏智力﹙了知眾生宿命及無漏涅槃的智力﹚。﹙10﹚知永斷習氣智力。〔61〕四無所畏:有佛、菩薩兩種不同的四無所畏。佛的四無所畏為:﹙1﹚一切智無所畏,﹙2﹚漏盡無所畏,﹙3﹚說障道無所畏,﹙4﹚說盡苦道無所畏。菩薩四無所畏為:﹙1﹚總持不忘說法無畏,﹙2﹚盡知法葯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3﹚善能問答說法無畏,﹙4﹚能斷物疑說法無畏。〔62〕四無礙辯:佛菩薩說法的四種智慧辯才,分別為:﹙1﹚法無礙辯;通達語言文句所詮釋的教法而沒有滯礙。﹙2﹚義無礙辯;了知教法所詮釋的義理而沒有滯礙。﹙3﹚辭無礙辯;對於各方的言辭都能通達自在而沒有滯礙。﹙4﹚樂說無礙辯;能依前面所說的三種智慧,為眾生樂說一切法而沒有滯礙。〔63〕一百八十不共之法:如來的殊勝功德,如十八不共法等,與其他的菩薩不同,所以稱為不共法,細說有一百八十,分別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六十八法,合成一百八十。六十八法指:佛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住、三十二種如來獨有的無有邊際的變化神通。

「善男子!如是法身三昧智慧,過一切相,不著於相,不可分別,非常非斷,是名中道〔64〕。雖有分別,體無分別,雖有三數〔65〕而無三體,不增不減,猶如夢幻,亦無所執,亦無能執,法體如如是解脫處,過死王境,越生死闇,一切眾生不能修行所不能至,一切諸佛菩薩之所住處。善男子!譬如有人願欲得金,處處求覓,遂得金礦,既得礦已,即便碎之,擇取精者,爐中銷鍊,得清凈金,隨意迴轉,作諸鐶〔66〕釧〔67〕種種嚴具,雖有諸用,金性不改。」

〔64〕中道:「中」是不二,「中道」就是沒有常斷、有無等二元的對待,而說非常非斷、非有非無等。〔65〕三數:指法身、三昧、智慧。

〔66〕鐶:圓而有孔可以貫穿的東西,如耳環。

〔67〕釧:戴在手臂上的環,俗稱手鐲。

「複次,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勝解脫,修行世善,得見如來及弟子眾,得親近已,白佛言:『世尊!何者為善?何者不善?何者正修,得清凈行?』諸佛如來及弟子眾,見彼問時,如是思惟:『是善男子、善女人慾求清凈,欲聽正法。』即便為說,令其開悟〔68〕。彼既聞已,正念憶持,發心修行,得精進力,除嬾惰障,滅一切罪,於諸學處〔69〕,離不尊重,息掉悔〔70〕心,入於初地;依初地心,除利有情障〔71〕,得入二地;於此地中,除不逼惱障〔72〕,入於三地;於此地中,除心軟凈障〔73〕,入於四地;於此地中,除善方便障〔74〕,入於五地;於此地中,除見真俗障〔75〕,入於六地;於此地中,除見行相障〔76〕,入於七地;於此地中,除不見滅相障〔77〕,入於八地;於此地中,除不見生相障〔78〕,入於九地;於此地中,除六通障〔79〕,入於十地;於此地中,除所知障,除根本心〔80〕,入如來地。如來地者,由三凈故,名極清凈。云何為三?一者煩惱凈,二者苦凈,三者相凈〔81〕。譬如真金鎔銷治鍊,既燒打已,無復塵垢,為顯金性本清凈故,金體清凈,非謂無金。譬如濁水,澄渟清凈,無復滓穢,為顯水性本清凈故,非謂無水。如是法身與煩惱離,苦集除已,無復余習〔82〕,為顯佛性本清凈故,非謂無體。譬如虛空,煙雲塵霧之所障蔽,若除屏已,是空界凈,非謂無空。如是法身一切眾苦悉皆盡故,說為清凈,非謂無體。譬如有人於睡夢中,見大河水漂泛其身,運手動足,截流而渡,得至彼岸,由彼身心不懈退故,從夢覺已,不見有水彼此岸別,非謂無心。生死妄想既滅盡已,是覺清凈,非謂無覺。如是法界一切妄想不復生故,說為清凈,非是諸佛無其實體。」

〔68〕開悟:開智悟理。《法華經?序品》中說:「照明佛法,開悟眾生。」〔69〕學處:可學的個處。《菩薩地持經》中說:「菩薩於何處學?學有七處: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實義,四者力,五者成熟眾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無上菩提。」〔70〕掉悔:掉舉﹙心高舉不安靜﹚與追悔的心,都是能令心不安靜的煩惱,並障礙修定。〔71〕除利有情障:初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財施、法施、無畏施的布施波羅蜜以利益眾生,所以能去除利益眾生的障礙。〔72〕除不逼惱障:二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三聚凈戒﹙止惡法戒、持善法戒、饒益眾生戒﹚的持戒波羅蜜,不會逼惱眾生,所以能去除不逼惱的障礙。〔73〕除心軟凈障:三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忍辱波羅蜜,能伏貪瞋煩惱,離強硬心,有軟凈心,所以能去除心軟凈的障礙。〔74〕除善方便障:四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精進波羅蜜,能以大慈悲心,善巧方便成熟一切眾生,所以能去除善巧方便的障礙。〔75〕除見真俗障:「真」指真諦,即真實無妄的真理。「俗」指俗諦而言,一切因緣所生的事物,對於真理而言是俗;世俗人所知的道理也稱為俗諦。又世間法稱為俗諦,出世間法則為真諦。五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禪定、靜慮波羅蜜,不著於兩邊,能令真俗二諦互相隨順而不相違背,所以能去除妄見真俗的障礙。〔76〕除見行相障:行相指生滅變異之相。六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般若﹙慧﹚波羅蜜,樂聞如來的甚深法,對於一切法都能作緣生觀,不見其有,也不見其無,無凈無不凈﹙正學無垢凈﹚,所以能去除見行相的障礙。〔77〕除不見滅相障:七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方便勝智波羅蜜,多作無相觀,不再著於緣生的生滅相﹙正學無生滅﹚,所以能凈除不見生滅相的障礙。〔78〕除不見生相障:生是增的意思。八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願波羅蜜,任運能觀無相的真諦而去除著於增減相的障礙。凈法生的時候,真如不增;煩惱滅的時候,真如不減;所以能凈除不見生相的障礙。八地以上的菩薩就只見如如的本體,慈悲不須等待因緣,而以本願力的緣故,自然而有應機化現不同的身形,以救度眾生的力用。八地有兩種自在:﹙1﹚無分別自在,不見法界生滅增減,也不見法界一異。﹙2﹚凈土自在,合一切處所,沒有五濁等的分別。〔79〕除六通障:九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智力波羅蜜,智慧自在,能現出四無礙辯、六神通等的力用,所以能凈除六通的障礙。六通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煩惱﹚盡通。〔80〕除根本心:十地菩薩以清凈心,修持智波羅蜜,盡除一切微細境界所知障礙無明,八識田裡一切極微細的無明種子都清凈了,所以說能凈除根本的八識。十地菩薩是業也自在了。〔81〕相凈:虛妄分別的習氣清凈了。

〔82〕無復余習:不再有任何殘留的習性。

「複次,善男子!是法身者,惑障〔83〕清凈能現應身,業障〔84〕清凈能現化身,智障〔85〕清凈能現法身。譬如依空出電,依電出光,如是依法身故,能現應身,依應身故,能現化身。由性凈故能現法身,智慧清凈能現應身,三昧清凈能現化身。此三清凈,是法如如,不異如如,一味如如,解脫如如,究竟如如,是故諸佛,體無有異。」「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說於如來是我大師,若作如是決定信者,此人即應深心解了如來之身無有別異。善男子!以是義故,於諸境界不正思惟悉皆除斷,即知彼法無有二相,亦無分別,聖所修行,如如於彼,無有二相。正修行故,如是如是一切諸障悉皆除滅。如如一切障滅,如是如是法如如、如如智得最清凈。如如法界正智清凈,如是如是一切自在,具足攝受皆得成就,一切諸障悉皆除滅。一切諸障得清凈故,是名真如正智真實之相〔86〕,如是見者,是名聖見,是則名為真實見佛。何以故?如實得見法真如故,是故諸佛悉能普見一切如來。何以故?聲聞、獨覺已出三界〔87〕,求真實境〔88〕,不能知見,如是聖人所不知見,一切凡夫皆生疑惑,顛倒分別,不能得度,如兔浮海,必不能過。所以者何?力微劣故。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不能通達法如如故。然諸如來無分別心,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具足清凈深智慧故,是自境界,不共他故。是故諸佛如來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89〕,不惜身命,難行苦行〔90〕,方得此身,最上無比,不可思議,過言說境,是妙寂靜,離諸怖畏。」

〔83〕惑障:眾生由於貪瞋痴等的妄惑而障蔽正道,所以稱為惑障。

〔84〕業障:「業」指造作。身口意三業所造作的有漏業,能帶來煩惱而妨害正道,所以稱為業障。〔85〕智障:由所知而產生能知、所知的二元對立,能障礙真實的智慧令不生起,所以稱為智障。〔86〕真實之相:就是絕二元對待的不二相。

〔87〕三界:凡夫生死往來的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1﹚欲界,有淫慾和食慾兩種慾望的有情所住的地方。上從六欲天,中間有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無間地獄,都屬於欲界。﹙2﹚色界,「色」是質礙的意思,指有形的物質。色界在欲界之上,是離淫慾和食慾二欲的有情所住的地方。色界眾生的形體、宮殿都非常殊妙精美,所以稱為色界。色界的有情依各自禪定的淺深、粗妙,而分為四級,稱為四禪天。﹙3﹚無色界,無色界沒有任何一種色、一種物質的物,其中的有情沒有身體,也沒有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甚妙的禪定之中,所以稱為無色界。分為四天,稱為四空天,分別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88〕真實境:就是絕二元對待的中道境界。

〔89〕阿僧祇:梵語Asamkhya的音譯,是無數或無央數的意思。

〔90〕苦行:又稱為難行苦行,敢以修持身所難堪的種種行門的意思。

「善男子!如是知見法真如者,無生老死〔91〕,壽命無限,無有睡眠〔92〕,亦無飢渴,心常在定,無有散動。若於如來起諍論心,是則不能見於如來。諸佛所說,皆能利益,有聽聞者,無不解脫,諸惡禽獸、惡人、惡鬼,不相逢值,由聞法故,果報無盡。然諸如來無無記事〔93〕,一切境界無欲知心〔94〕,生死涅槃無有異想,如來所記,無不決定〔95〕。諸佛如來四威儀〔96〕中,無非智攝,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所攝,無有不為利益安樂諸眾生者。」

〔91〕無生老死:能像這樣知見法真如的人,當證得無上覺道,永遠不再有生老死。〔92〕無有睡眠:意識已經融入清凈光明,雖然示現有睡相,但睡時乃能住於無生無念的明空中,能明見周圍的事物,就像白天所看見的一樣。〔93〕無無記事:沒有不明記的,不會迷妄失念。

〔94〕無欲知心:一切境界都能任運隨緣而知,不假尋求。

〔95〕決定:事定而不會變動,稱為決定。佛所說的法無不決定。

〔96〕四威儀:行、住、坐、卧四種的作法,有威德、有儀則。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金光明經聽聞信解,不隨地獄、餓鬼、傍生〔97〕、阿蘇羅道,常處人天,不生下賤,恆得親近諸佛如來,聽受正法,常生諸佛清凈國土。所以者何?由得聞此甚深法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則為如來已知已記,當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甚深微妙之法一經耳者,當知是人不謗如來,不毀正法,不輕聖眾,一切眾生未種善根,令得種故,已種善根,令增長成熟故,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勸修行六波羅蜜多〔98〕。」

〔97〕傍生:即畜生。

〔98〕六波羅蜜多:波羅蜜多是梵語Paramita的音譯,又譯作波羅蜜,是究竟、到彼岸的意思,用來稱菩薩的大行。菩薩的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的事,所以稱為究竟。乘這種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所以稱為到彼岸。六波羅蜜為:﹙1﹚布施波羅蜜,是財施、法施、無畏施的大行。﹙2﹚持戒波羅蜜,包括在家、出家、大乘、小乘的一切戒行。﹙3﹚忍辱波羅蜜,忍貪瞋痴的煩惱,及為利益眾生遭苦能忍的大行。﹙4﹚精進﹙勤策﹚波羅蜜,精勵身心,進修前後的五種波羅蜜。﹙5﹚禪定波羅蜜,思惟真實義,定止散亂之心的重要法門。﹙6﹚般若波羅蜜,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是斷惑證理,通達一切法的智慧。

爾時,虛空藏菩薩、梵釋四王諸天眾等,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說如是金光明王微妙經典,於其國土有四種利益。何者為四?一者、國王軍眾強盛,無諸怨敵,離於疾病,壽命延長,吉祥安樂,正法興顯。二者、中宮妃後、王子諸臣和悅無諍,離於諂佞,王所愛重。三者、沙門、婆羅門,及諸國人修行正法,無病安樂,無抂死者,於諸福田〔99〕悉皆修立。四者、於三時〔100〕中四大〔101〕調適,常為諸天增加守護,慈悲平等,無傷害心,令諸眾生歸敬三寶〔102〕,皆願修習菩提之行,是為四種利益之事。世尊!我等亦常為弘經故,隨逐如是持經之人,所在住處,為作利益。」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汝等應當勤心流布此妙經王,則令正法久住於世。」

〔99〕福田:田有生長的意思,對於應該供養的能誠心供養,就能得到應得的福報,就像農夫在田裡插秧,秋天就會有收穫一樣,所以稱為福田。《首楞嚴三昧經》中說:「有十法行,名為福田。何等為十?住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入法位;見知四諦而不證道果;行八解脫而不舍菩薩行;能起三明而行於三界;能現聲聞形色威儀,而不隨音聲從他求法;現辟支佛形色威儀,而以無礙辯才說法;常在禪定而能現行一切諸行;不離正道而現入邪道;深貪染愛而離諸欲一切煩惱;入於涅槃而於生死不壞不舍。有是十法,當知是人真實福田。」〔100〕三時:根據印度的時間分法,有晝三時、夜三時。晝三時為晨朝、日中、黃昏三個時辰;夜三時為初夜、中夜、後夜;共為二十四小時。這裡指的是晝三時。〔101〕四大:地、水、火、風這四種性非常廣大,能造作生出一切色法﹙物質﹚,所以稱為四大。人的身體也是由這四大所構成的:身上堅實的骨頭、肌肉是地大;血液、內分泌是水大;身上的溫度是火大;呼吸、四肢的運轉是風大。〔102〕三寶:佛、法、僧合稱三寶。一切的佛陀,是為佛寶;諸佛所說的教法,是為法寶;隨諸佛的教法而修行的,是為僧寶。

◎附錄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五、第二卷﹙三身品﹚「三身本異                四德圓融                    應化無別                    法身有同法如如智                如實如空                    三昧願力                    四八無窮大定悲慧                乘時垂風                    事同意一                    體鎔相通日光月影                金身玉躬                    益他幻現」   

⊙夢見金鼓懺悔品第四

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聞妙法已,歡喜踴躍,一心思惟,還至本處。於夜夢中見大金鼓,光明晃耀猶如日輪,於此光中得見十方無量諸佛,於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百千大眾圍繞而為說法,見一婆羅門桴〔1〕擊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2〕明懺悔法〔3〕。妙幢聞已,皆悉憶持,繫念而住。至天曉已,與無量百千大眾圍遶,將諸供具〔4〕出王舍城,詣鷲峯山,至世尊所,禮佛足已,布設香花,右遶三匝,退坐一面,合掌恭敬,瞻仰尊顏,白佛言:「世尊!我於夢中見婆羅門以手執桴,擊妙金鼓,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他明懺悔法,我皆憶持。惟願世尊降大慈悲,聽我所說。」即於佛前而說頌曰:

注釋:〔1〕桴:鼓槌。

〔2〕伽他:梵語Gatha的音譯,就是偈頌的意思。

〔3〕明懺悔法:懺悔是梵語懺摩Ksamayati的簡稱,是乞請容恕的意思。在佛菩薩前陳述自己的過罪,乞請容恕,並發願自行利他,能令人遠離惡行,所以稱為明懺悔法。〔4〕供具:又叫供物,供養佛菩薩等的香華、飲食、幡蓋等的事物。

「我於昨夜中               夢見大金鼓            其形極姝妙            周遍有金光  猶如盛日輪               光明皆普耀充滿十方界               咸見於諸佛            在於寶樹下            各處琉璃座  無量百千眾               恭敬而圍遶有一婆羅門               以桴擊金鼓            於其鼓聲內            說此妙伽他金光明鼓出妙聲        遍至三千大千界     能滅三塗〔5〕極重罪          及以人中諸苦厄由此金鼓聲威力        永滅一切煩惱障     斷除怖畏令安穩     譬如自在牟尼尊佛於生死大海中        積行修成一切智     能令眾生覺品具〔6〕      究竟咸歸功德海由此金鼓出妙聲        普令聞者獲梵響〔7〕          證得無上菩提果     常轉清凈妙法輪住壽不可思議劫        隨機說法利群生     能斷煩惱眾苦流     貪瞋痴〔8〕等皆除滅

〔5〕三塗: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塗」是道的意思。

〔, 6〕覺品具:覺即菩提。覺品具就是能令眾生修大菩提,成就覺道。

〔7〕梵響:「梵」是清凈的意思。梵響,佛的梵音之響,形容佛的說法清凈無染。〔8〕貪瞋痴:貪,是以迷妄的心,對一切順自己心意的境界貪取無厭足。瞋,是以迷妄的心,對一切違背自己心意的境界而生忿怒。痴,迷闇的心就叫痴,也就是愚痴。貪瞋痴合稱三毒。

若有眾生處惡趣〔9〕   大火猛焰周遍身     若得聞是妙鼓音     即能離苦歸依佛皆得成就宿命智〔10〕  能憶過去百千生     悉皆正念牟尼尊     得聞如來甚深教由聞金鼓勝妙音        常得親近於諸佛     悉能舍離諸惡業     純修清凈諸善品〔11〕一切天人有情類        殷重至誠祈願者     得聞金鼓妙音聲     能令所求皆滿足眾生墮在無間獄〔12〕  猛火炎熾苦焚身     無有救護處輪迴     聞者能令苦除滅人天餓鬼傍生中        所有現受諸苦難     得聞金鼓發妙響     皆蒙離苦得解脫現在十方界               常住兩足尊〔13〕 願以大悲心            哀愍憶念我眾生無歸依               亦無有救護            為如是等類            能作大歸依我先所作罪               極重諸惡業            今對十力前            至心皆懺悔我不信諸佛               亦不敬尊親            不務修眾善            常造諸惡業或自恃尊高               種姓及財位            盛年行放逸            常造諸惡業心恆起邪念               口陳於惡言            不見於過罪            常造諸惡業恆作愚夫行               無明〔14〕闇覆心     隨順不善友            常造諸惡業或因諸戲樂               或復懷憂惱            為貪瞋所纏            故我造諸惡親近不善人               及由慳嫉意            貧窮行諂誑            故我造諸惡雖不樂眾過               由有怖畏故            及不得自在            故我造諸惡或為躁動心               或因瞋恚恨            及以飢渴惱            故我造諸惡由飲食衣服               及貪愛女人            煩惱火所燒            故我造諸惡於佛法僧眾               不生恭敬心            作如是眾罪            我今悉懺悔於獨覺菩薩               亦無恭敬心            作如是眾罪            我今悉懺悔無知謗正法               不孝於父母            作如是眾罪            我今悉懺悔由愚痴憍慢               及以貪瞋力            作如是眾罪            我今悉懺悔

〔9〕惡趣:眾生因造惡業所趣向的地方,即地獄、餓鬼、畜生道等。

〔10〕宿命智:佛說世人在過去世都曾有生命,或為天,或為人,或為餓鬼、畜生,展轉輪迴,稱為宿命。能知宿世生命的智慧就叫宿命智。〔11〕善品:善,順理而行稱為善;品,品類的意思。

〔12〕無間獄:梵語為Avici,又稱為阿鼻地獄。造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一的,就會墮落到無間地獄,一劫之中,受苦相續無有間斷,所以稱為無間地獄。〔13〕兩足尊:佛的尊號,有兩種意思:﹙1﹚佛在人天善趣兩足的有情中是第一尊貴的,所以稱為兩足尊。﹙2﹚佛福慧具足圓滿,所以稱為兩足尊。〔14〕無明:梵語為Avidya,A是「無」,vidya是「明」的意思。無明是指暗鈍的心,沒有照了諸法事理的慧明。如本經〈重顯空性品第九〉中,佛說:「於一切時失正慧,故我說彼為無明。」

我於十方界               供養無數佛            當願拔眾生            令離諸苦難願一切有情               皆令住十地〔15〕 福智圓滿已            成佛導群迷我為諸眾生               苦行百千劫            以大智慧力            皆令出苦海我為諸含識               演說甚深經            最勝金光明            能除諸惡業若人百千劫               造諸極重罪            暫時能發露〔16〕 眾惡盡消除依此金光明               作如是懺悔            由斯能速盡            一切諸苦業勝定百千種               不思議總持            根力覺道支〔17〕 修習常無倦我當至十地               具足珍寶處            圓滿佛功德            濟渡生死流我於諸佛海               甚深功德藏            妙智難思議            皆令得具足唯願十方佛               觀察護念我            皆以大悲心            哀受我懺悔我於多劫中               所造諸惡業            由斯生苦惱            哀愍願消除我造諸惡業               常生憂怖心            於四威儀中            曾無歡樂想諸佛具大悲               能除眾生怖            願受我懺悔            令得離憂苦我有煩惱障〔18〕     及以諸報業〔19〕 願以大悲水            洗濯令清凈我先作諸罪               及現造惡業            至心皆發露            咸願得蠲〔20〕除未來諸惡業               防護令不起            設令有違者            終不敢覆藏身三語四種               意業復有三〔21〕 系縛諸有情            無始恆相續由斯三種行〔22〕     造作十惡業            如是眾多罪            我今皆懺悔我造諸惡業               苦報當自受            今於諸佛前            至誠皆懺悔於此贍部洲               及他方世界            所有諸善業            今我皆隨喜願離十惡業               修行十善道            安住十地中            常見十方佛我以身語意               所修福智業            願以此善根            速成無上慧

〔15〕十地:指大乘菩薩十地的果位,十地的修持圓滿即為等覺菩薩,究竟證得佛果。見本經〈最凈地陀羅尼品第六〉。〔16〕發露:揭示顯露所犯的過患而無所隱藏。

〔17〕根力覺道支:指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五根為: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為: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支又稱為七菩提分,分別為: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念覺支、定覺支、行舍覺支。八正道為: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詳見註解5—105﹚〔18〕煩惱障:貪瞋痴等的煩惱,屢屢升起而障礙聖道,所以稱為煩惱障。〔19〕報業:報障和業障,與煩煩惱障合稱三障。業障,指惡業的障礙。報障,報指果報,因煩惱的惑業而招感不好的果報,能障礙正道,所以稱為報障。〔20〕蠲:除去。

〔21〕身三語四種,意業復有三:凡夫身有殺、盜、淫三惡,口有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四惡,意有貪、瞋、痴三毒,令造惡而墮於輪迴之中。〔22〕三種行:指身、口、意三業。

我今親對十力前        發露眾多苦難事     凡愚迷惑三有〔23〕難    恆造極重惡業難我所積集欲邪難        常起貪愛流轉〔24〕難  於此世間耽著難  一切愚夫煩惱難狂心散動顛倒難        及以親近惡友難     於生死中貪染難     瞋痴闇鈍造罪難生八無暇〔25〕惡處難           未曾積集功德難     我今皆於最勝前     懺悔無邊罪惡業我今歸依諸善逝〔26〕  我禮德海無上尊 如大金山照十方     唯願慈悲哀攝受身色金光凈無垢        目如清凈紺〔27〕琉璃〔28〕吉祥威德名稱尊         大悲慧日除眾闇佛日光明常普遍        善凈無垢離諸塵     牟尼月照極清涼     能除眾生煩惱熱三十二相遍莊嚴        八十隨好皆圓滿     福德難思無與等     如日流光照世間色如琉璃凈無垢        猶如滿月處虛空     妙頗梨〔29〕網映金軀        種種光明以嚴飾於生死苦瀑流內        老病憂愁水所漂     如是苦海難堪忍     佛日舒光令永竭我今稽首〔30〕一切智  三千世界希有尊     光明晃耀紫金身     種種妙好皆嚴飾如大海水量難知        大地微塵不可數     如妙高山叵〔31〕稱量    亦如虛空無有際諸佛功德亦如是        一切有情不能知     於無量劫諦思惟     無有能知德海岸盡此大地諸山嶽        析如微塵能算知     毛端渧〔32〕海尚可量    佛之功德無能數一切有情皆共贊        世尊名稱諸功德     清凈相好妙莊嚴     不可稱量知分齊〔33〕

〔23〕三有:即有生死輪迴的三界。生死的境界有因有果,所以稱為「有」;「三有」就是有了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死。〔24〕流轉:「流」,相續的意思;「轉」,起的意思。一切凡夫造作種種善惡的業,因果相續而生起,招感苦樂不同的果報,而輪迴於六趣之中沒有止息的時候。《華嚴經》中說:「一切眾生界,流轉生死海。」〔25〕八無暇:即八難,詳見2—93註解。

〔26〕善逝:梵語Sugata譯作善逝,佛的十號之一。「如來」是乘如實之道而善來娑婆世界的意思;「善逝」是如實去彼岸,不再退沒生死海的意思。這兩個名號標顯出佛來往自在之德。《菩薩持地經》中說:「第一上升,永不復還,故名善逝。」〔27〕紺:青赤色,又稱紺青色,是佛毛髮的顏色。

〔28〕琉璃:又譯作瑠璃,是一種青色的寶石,瑩徹有光。

〔29〕頗梨:又譯作玻璃、頗黎,又稱為水精,有紫、白、紅、碧等顏色。〔30〕稽首:禮拜的意思。

〔31〕叵:不可。

〔32〕渧:滴。

〔33〕分齊:分界。

我之所有眾善業        願得速成無上尊     廣說正法利群生     悉令解脫於眾苦降伏大力魔軍眾        當轉無上正法輪     久住劫數難思議     充足眾生甘露〔34〕味猶如過去諸最勝        六波羅蜜皆圓滿     滅諸貪慾及瞋痴     降伏煩惱除眾苦願我常得宿命智        能憶過去百千生     亦常憶念牟尼尊     得聞諸佛甚深法願我以斯諸善業        奉事無邊最勝尊     遠離一切不善因     恆得修行真妙法一切世界諸眾生        悉皆離苦得安樂     所有諸根〔35〕不具足    令彼身相皆圓滿若有眾生遭病苦        身形羸瘦無所依     咸令病苦得消除     諸根色力皆充滿若犯王法當刑戮        眾苦逼迫生憂惱     彼受如斯極苦時     無有歸依能救護若受鞭杖枷鎖系        種種苦具切其身     無量百千憂惱時     逼迫身心無暫樂皆令得免於系縛        及以鞭杖苦楚事     將臨刑者得命全     眾苦皆令永除盡若有眾生飢渴逼        令得種種殊勝味     盲者得視聾者聞     跛者能行瘂能語貧窮眾生獲寶藏        倉庫盈溢無所乏     皆令得受上妙樂     無一眾生受苦惱一切人天皆樂見        容儀溫雅甚端嚴     悉皆現受無量樂     受用豐饒福德具隨彼眾生念伎樂〔36〕  眾妙音聲皆現前     念水即現清涼池     金色蓮花汎其上隨彼眾生心所念        飲食衣服及床敷     金銀珍寶妙琉璃     瓔珞〔37〕莊嚴皆具足勿令眾生聞惡響        亦復不見有相違     所受容貌悉端嚴     各各慈心相愛樂世間資生〔38〕諸樂具  隨心念時皆滿足     所得珍財無悋惜     分布施與諸眾生燒香末香〔39〕及塗香〔40〕       眾妙雜花非一色     每日三時從樹墮    隨心受用生歡喜

〔34〕甘露:梵語Amrta,是不死液的意思,又稱為天酒、美露,味甘甜得像蜜一樣,是天人所飲的天酒。甘露有三種特色:﹙1﹚使病人無葯而愈。﹙2﹚延壽長生,〈光明文句〉中說:「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葯,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3﹚使人消除分別執著,離苦得樂,所以如來的教法又比喻為甘露。《法華經?藥草品》中說:「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穩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凈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35〕諸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36〕伎樂:才藝者所表演的音樂、歌舞。

〔37〕瓔珞:梵語為枳由羅Keyura,是以玉編成而如鍊子一樣,掛在身上的飾物,是當時印度富貴人家男女通用的裝飾品。《法華經?普門品》中說:「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38〕資生:衣、食、住等的物質、用具,為資助人的生命所必須的,所以稱為資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說:「資生業等,皆順正法。」〔39〕末香:指呈粉末狀的香,又譯作抹香、粖香,主要是用來散撒於道場或塔廟等的地方。如《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證勸品》中說:「燒無價香,泥香塗之,末香以散。」〔40〕塗香:將旃檀等的香搗成粉末,和水調勻,用來塗在身上及手上,以消除臭氣及熱惱,以供養佛。塗香代表清凈,象徵清除心中的垢染及熱惱。

普願眾生咸供養        十方一切最勝尊     三乘〔41〕清凈妙法門    菩薩獨覺聲聞眾常願勿處於卑賤        不墮無暇八難中     生在有暇人中尊     恆得親承十方佛願得常生富貴家        財寶倉庫皆盈滿     顏貌名稱無與等     壽命延長經劫數悉願女人變為男        勇健聰明多智慧     一切常行菩薩道     勤修六度〔42〕到彼岸常見十方無量佛        寶王樹下而安處     處妙琉璃師子座     恆得親承轉法輪若於過去及現在        輪迴三有造諸業     能招可厭不善趣     願得消滅永無餘一切眾生於有海〔43〕  生死羂網堅牢縛     願以智劍為斷除     離苦速證菩提處眾生於此贍部內        或於他方世界中     所作種種勝福田     我今皆悉生隨喜以此隨喜福德事        及身語意造眾善     願此勝業常增長     速證無上大菩提所有禮讚佛功德        深心清凈無瑕穢     迴向發願福無邊     當超惡趣六十劫若有男子及女人        婆羅門等諸勝族     合掌一心讚歎佛     生生常憶宿世事諸根清凈身圓滿        殊勝功德皆成就     願於未來所生處     常得人天共瞻仰非於一佛十佛所        修諸善根今得聞     百千佛所種善根     方得聞斯懺悔法」爾時,世尊聞此說已,贊妙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夢,金鼓出聲讚歎如來真實功德,並懺悔法,若有聞者,獲福甚多,廣利有情,滅除罪障。汝今應知此之勝業,皆是過去讚歎發願,宿習因緣,及由諸佛威力加護,此之因緣,當為汝說。」時諸大眾聞是法已,咸皆歡喜,信受奉行。

〔41〕三乘:「乘」是車載的意思,能運載人而使各到其應到的果地的教法,就稱為乘。三乘指聲聞乘﹙小乘﹚、緣覺乘﹙中乘﹚、大乘﹙菩薩乘﹚。《法華經?譬喻品》中說:「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獨樂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緣覺。、、、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42〕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詳見本經〈最清凈陀羅尼品第六〉中,有關十波羅蜜修法之解釋。〔43〕有海:指三界之生死而言。「有」是指有果報的事,「海」是比喻生死輪迴的無邊。《寶積經》中說:「生死有海,苦哉痛哉。」

◎附錄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六、第二卷﹙夢見懺悔品﹚「夢中六趣本多偽       覺里三點實饒真        寓語羅門一凈業        假談妙幢二美因不壞法智稱金鼓       心凈琉璃見佛身        異生不解此理趣        長夜耽眠盪□神

大覺悲憐說此品       令諸蠶蟄出沉淪        願共眾生每頌持        無盡剎中轉法輪」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三                                                             大唐三藏沙門義凈奉 制譯

⊙滅業障品第五

爾時,世尊住正分別〔1〕,入於甚深微妙靜慮〔2〕,從身毛孔放大光明〔3〕,無量百千種種諸色,諸佛剎土〔4〕悉現光中,十方恆河沙校量〔5〕譬喻所不能及。五濁惡世為光所照,是諸眾生,作十惡業、五無間罪〔6〕、誹謗三寶、不孝尊親、輕慢師長婆羅門眾,應墮地獄、餓鬼、傍生,彼各蒙光至所住處,是諸有情見斯光已,因光力故,皆得安樂,端正姝妙〔7〕,色相具足,福智莊嚴,得見諸佛。是時帝釋〔8〕一切天眾,及恆河女神並諸大眾,蒙光希有,皆至佛所,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注釋:〔1〕住正分別:契合真如的實智,遠離分別的心念,稱為無分別智或根本智。後分別一切因緣所生的差別相的智慧,就稱為分別智或後得智,因為是依根本智而後得的智慧。佛起大悲心救度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分別智的作用,為有別於凡夫虛妄計度的分別,所以稱為正分別。又「住」是依止的意思,「正」指根本智,「分別」即後得的分別智;這個分別智是依根本智而起的,所以說住正分別。〔2〕入於甚深微妙靜慮:靜慮就是定。佛所證入的定,連聲聞、緣覺也不能了知,所以稱為「甚深」;又殊勝於菩薩的定境,所以稱為「微妙」。〔3〕放大光明:放光是神境通,是由定而生的智光。

〔4〕剎土:梵語差多羅﹙Ksetra﹚的略譯,是土田的意思,漢梵雙譯就譯成剎土,就是國土的意思。〔5〕校量:「校」與「較」通,比較的意思。比量物的多少,就稱為較量。〔6〕五無間罪:即五逆罪,分別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7〕姝妙:「姝」原為美貌女子的意思。姝妙就是「美妙」的意思。

〔8〕帝釋:欲界第二天之忉利天﹙Trayastrimsa,義譯為三十三天﹚的天主,住在須彌山頂的喜見城,統領其他分散於四方的三十二天,梵名為釋迦提桓因陀羅﹙Sakra Devanam Indra﹚,簡稱為釋提桓因。釋迦是「能」的意思,天帝的姓;提桓是「天」的意思;因陀羅是「帝」的意思;所以全名就是「能天帝」。現在的翻譯是反轉梵語而稱為帝釋天或天帝釋。

爾時,天帝釋承佛威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善男子、善女人,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行大乘,攝受一切邪倒有情,曾所造作業障罪者,云何懺悔,當得除滅?」佛告天帝釋:「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修行,欲為無量無邊眾生,令得清凈解脫安樂,哀愍世間,福利一切。若有眾生由業障故,造諸罪者,應當策勵,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口自說言:『歸命頂禮現在十方一切諸佛,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轉妙法輪,持照法輪,雨大法雨〔9〕,擊大法鼓〔10〕,吹大法螺〔11〕,建大法幢〔12〕,秉〔13〕大法炬〔14〕,為欲利益安樂諸眾生故;常行法施,誘進群迷〔15〕,令得大果〔16〕,證常樂故。

〔9〕法雨:妙法能滋潤眾生,所以比喻為雨,如《涅槃經》中所說:「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10〕法鼓:古時候軍中擊鼓是為了指揮軍隊前進攻擊敵人,用以比喻佛說法是為教誡眾生精進修善,擊退煩惱怨賊。〔11〕法螺:螺貝的聲音能夠傳得很遠,用以比喻佛的說法廣被大眾;又螺聲勇猛,以表示大法的雄猛;又吹螺是古時軍中用來號令三軍的一種方式,用以比喻佛說法降伏魔軍。〔12〕法幢:妙法高聳,就像幢的高出其他旗幟而為標示一樣,所以稱為法幢。又如猛將的建立幢旗,以比喻佛菩薩的說法,能降伏魔軍。《無量壽經》中也說:「建法幢,震法雷。」〔13〕秉:執持的意思。

〔14〕法炬:火炬有照明、驅除黑暗的作用,用以比喻妙法能去除眾生的無明黑暗,令眾生趨向菩提。〔15〕誘進群迷:尚未發菩提心的令發菩提心,稱為誘;已發菩提心的令成就,稱為進;群迷指尚未覺悟、解脫的眾生。〔16〕大果:菩提心已成熟的令得解脫,稱為得大果。

如是等諸佛世尊!以身、語、意稽首歸誠,至心禮敬。彼諸世尊以真實慧,以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平等,悉知悉見一切眾生善惡之業。我從無始生死以來,隨惡流轉,共諸眾生造業障罪,為貪、瞋、痴之所纏縛。未識佛時,未識法時,未識僧時,未識善惡,由身、語、意造無間罪,噁心出佛身血,誹謗正法,破和合僧〔17〕,殺阿羅漢,殺害父母。身三、語四、意三種行,造十惡業,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於諸善人橫生毀謗,斗秤欺誑,以偽為真,不凈飲食施與一切,於六道〔18〕中所有父母更相惱害。或盜窣堵波〔19〕物、四方僧物、現前僧物自在而用,世尊法律不樂奉行,師長教示不相隨順。見行聲聞、獨覺、大乘行者,喜生罵辱,令諸行人心生悔惱。見有勝已,便懷嫉妬,法施〔20〕、財施〔21〕常生慳惜,無明所覆,邪見惑心,不修善因,令惡增長,於諸佛所而起誹謗,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如是眾罪,佛以真實慧〔22〕,真實眼〔23〕,真實證明〔24〕,真實平等〔25〕,悉知悉見。我今歸命,對諸佛前,皆悉發露,不敢覆藏,未作之罪更不復作,已作之罪今皆懺悔。所作業障,應墮惡道、地獄、傍生、餓鬼之中、阿蘇羅眾及八難處,願我此生所有業障皆得消滅,所有惡報未來不受。亦如過去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已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亦如未來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皆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亦如現在十方世界諸大菩薩修菩提行,所有業障悉已懺悔,我之業障今亦懺悔,皆悉發露,不敢覆藏,已作之罪願得除滅,未來之惡更不敢造。』」

〔17〕破和合僧:僧的梵語為Samgha,是「和合」的意思。和合僧是漢梵合譯的語辭。比丘三人以上,集處於同一個地方、持相同的戒、修行相同的道法,稱為和合僧。如果以手段使僧人不和而分離,就稱為破和合僧。又僧眾住在佛家,要修六和敬:﹙1﹚身和同住,﹙2﹚口和無諍,﹙3﹚意和同事,﹙4﹚戒和同修,﹙5﹚見和同解,﹙6﹚利和同均。〔18〕六道:又稱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這六者是眾生輪迴的道途,所以稱為六道。〔19〕窣堵波:梵語Stupa的音譯,又譯作率都婆、塔、浮圖等,有大聚、方墳、高顯處、功德聚等的意思。就是以金石、土木所建造的塔,內里奉安佛的舍利、發牙或經文等遺物,以令人瞻仰。〔20〕法施:說法使人聽聞,稱為法施,是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之一。〈大智度論〉中說:「以諸佛語善妙之法,為人演說,是為法施。」〔21〕財施:三施之一,以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施與他人,就稱為財施。〔22〕真實慧:佛圓滿具足根本智﹙實智﹚、分別智﹙權智﹚二智,所以稱之為真實慧。〔23〕真實眼:佛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圓滿,所以稱之為真實眼。〔24〕真實證明:佛真實證得、具足前面所說的真實慧、真實眼,所以稱之為真實証明。〔25〕真實平等:佛以平等的心,實證一切法平等的理,怨親平等,空有不二,不著兩邊,所以稱之為真實平等。

「善男子!以是因緣,若有造罪,一剎那〔26〕中,不得覆藏,何況一日一夜,乃至多時!若有犯罪欲求清凈,心懷愧恥,信於未來必有惡報,生大恐怖,應如是懺。如人被火燒頭燒衣,救令速滅,火若未滅,心不得安;若人犯罪亦復如是,即應懺悔,令速除滅。若有願生富樂之家,多饒財寶,復欲發意修習大乘,亦應懺悔,滅除業障。欲生豪貴婆羅門種、剎帝利家,及轉輪王七寶具足〔27〕,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26〕剎那:梵語Ksana的音譯,「一念」的意思,是時間極短的單位。〈探玄記〉中說:「剎那者,此雲念頃,於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27〕轉輪王七寶具足:轉輪王身也具足三十二相,福報很大,即位的時候感應得頭上的天空出現千輻的輪寶,這轉動的輪寶常跟隨著他降伏四方,所以稱為轉輪王。轉輪王的輪有金、銀、銅、鐵四種,依次統領四大部洲中的四洲、三洲、二洲、一洲。在人壽往上增的增劫時,人壽增到二萬歲以上就有轉輪王出世;在人壽往下減的減劫時,人壽減到八萬歲時才有轉輪王出世。人壽二萬歲時,鐵輪王出世,統領南洲;人壽四萬歲時,銅輪王出世,統領南洲、東洲;人壽六萬歲時,銀輪王出世,統領南洲、東洲、西洲;人壽八萬歲時,金輪王出世,統領南洲、東洲、西洲、北洲。如果生在剎帝利種﹙王種﹚,在灌頂繼位時,忽然有金輪出現,此王定為金輪王,是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根據《佛說彌勒大成佛經》中所說,輪王有七寶:﹙1﹚金輪寶;寶輪有一千條車輻,軸心、外圍都是金寶所成的。﹙2﹚白象寶;大象白如雪山,有七隻腳柱立,高大又壯觀,好像山王一樣。﹙3﹚紺馬寶;寶馬有硃色的鬣﹙須﹚毛,長毛尾,足下生出蓮華,蹄甲則是七寶所成的。﹙4﹚神珠寶;神珠明亮耀眼,直徑有二肘那幺寬,還能雨下眾寶,滿眾生的願。﹙5﹚玉女寶;玉女的姿色非常美妙,溫柔調順。﹙6﹚主藏臣寶;這些臣寶的口中、足下、兩手都能生出眾寶。﹙7﹚主兵臣寶;在輪王適宜動身的時候,四兵就會像雲一樣,從空而出。

善男子!若有欲生四天王眾天〔28〕、三十三天〔29〕、夜摩天〔30〕、覩史多天〔31〕、樂變化天〔32〕、他化自在天〔33〕,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28〕四天王眾天:是帝釋天的外將。須彌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山,名叫建陀羅,山的四方各有一個峰頭,四天王分別住在四方,各自護持一天下,所以又稱為護世四天王。四天王的名稱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詳見本經十一品﹚。他們所住的地方就稱為四王天,是欲界六天﹙欲界諸天是依眾生修行十善道的福報深淺,而分為六天﹚中的第一層天。人間的五十年,等於這層天的一晝夜。男女之間以身形交媾而行欲,和人間沒有不同,但是沒有人間的各種不凈。〔29〕三十三天:即忉利天﹙Trayastrimsa﹚,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層天,在須彌山頂上,中央是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三天。人間的一百年,等於這層天的一晝夜。男女之間也以身形交媾而行淫慾之事,但是沒有人間的各種不凈。〔30〕夜摩天:梵語Suyama的音譯,又譯作須夜摩天、燄天,是「時分」、「善分」的意思,因為善知時分受五欲﹙色、聲、香、味、觸﹚樂的果報的緣故,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三層天。這層天已超出須彌山而住於虛空之中,也超出日月的光照,而以蓮花的一開一合為一晝夜,人間的二百年,等於這層天的一晝夜。這層天的男女之欲,雙方一相抱就得到滿足了。〔31〕覩史多天:梵語Tusita的音譯,又譯作兜率天,是「知足」的意思﹙對於色、聲等五欲的境界,能知所節制、滿足﹚。這層天也是住於虛空之中,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層天,分為內、外二院,內院是彌勒菩薩的凈土,外院則是天眾享欲樂的地方。人間的四百年,等於這層天的一晝夜。這層天的男女之欲,雙方拉拉手就得到滿足了。〔32〕樂變化天:梵語為Nirmanarati,又譯作化樂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五層天,也是住於虛空之中,這層天的天人能經常自在變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所以稱為化樂天。人間的八百年,等於這層天的一晝夜。這層天的男女之欲,只要雙方相視而笑就得到滿足了。〔33〕他化自在天:梵語為Paranirmita-vasa-vartin,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層六天,所以又稱為第六天。這層天的欲樂不必自己變現,而是常假借在它之下的其他諸天所化的樂事,而自在受樂,所以稱為他化自在天。這層天也是住於虛空之中,人間的一千六百年,等於這層天的一晝夜。這層天的男女之欲,只要雙方對看一眼就得到滿足了。這層天是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都是危害正法的魔王,就是四魔中的天魔,因為他們不願意眾生解脫輪迴,所以要來惱害修行解脫道的人。佛成道時,來試探、障害的佛的就是這天魔。又有的說,六天上另外有一魔宮,魔王是住在魔宮之中的王,並不是他化自在天王。〈佛祖統紀〉中說:「諸經雲,魔波旬在六欲頂,別有宮殿。今《因果經》乃為自在天王,如此則當第六天。有此兩異,蓋是譯者用義之不同也。」

若欲生梵眾、梵輔、大梵天〔34〕、少光、無量光、極光凈天〔35〕、少凈、無量凈、遍凈天〔36〕,無雲、福生、廣果天〔37〕、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38〕,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34〕梵眾、梵輔、大梵天:這是色界的最初三天。色界位於欲界的上方,但遠離欲界的染污,一切物質﹙色﹚也都是清凈的。色界天的眾生舍離一切的慾望,不染著於穢惡的色法,但乃被清凈微細的色法所系縛。色界沒有男女的分別,不會產生憂苦,衣著是自然而有,也不需要分段食來活命。色界諸天是依禪定的深淺次第,而分為四禪十八天。初禪天有三天,就是:﹙1﹚梵眾天﹙Brahmaparsadya﹚;是大梵王所帶領、度化的眾生。﹙2﹚梵輔天﹙Brahmapurohita﹚;在梵王之前行列侍衛,是梵王的輔佐臣子。﹙3﹚大梵天﹙Mahabrahma﹚;即大梵天王,是由廣大的善報所生,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一定最先來請轉法輪,又常隨侍在佛的右邊,手上拿著拂。初禪天的天人遠離欲界的過患而生出清凈的喜樂,所以又稱為「離生喜樂地」。〔35〕少光、無量光、極光凈天:這是二禪天的三天。﹙1﹚少光天﹙Parittabha﹚;這個天界在二禪天中光明最少。﹙2﹚無量光天﹙Apramanabha﹚;這個天界的光明增強到難以測量。﹙3﹚極光凈天﹙Abhasvara﹚;這個天界的光明更勝於無量光天而且周遍。在這天界里沒有音聲,而以光明作為言語來溝通,所以又稱為光音天。二禪天的定境,比初禪天更生寂靜的喜樂,所以又稱為「定生喜樂地」。〔36〕少凈、無量凈、遍凈天:這是三禪天的三天。﹙1﹚少凈天﹙Parittasubha﹚;這個天界的天人意識常受凈妙之樂,所以稱為凈,但在三禪天中凈妙之樂最少,所以稱為少凈天。﹙2﹚無量凈天﹙Apramanasubha ﹚;這個天界凈妙之樂的覺受更加殊勝,超越少凈天,所以稱為無量凈天。﹙3﹚遍凈天﹙Subhakrtsua﹚;這個天界在三禪天中凈妙之樂最為殊勝,而且周遍。三禪天的禪定境界,已經沒有二禪天的大喜涌動,而是從內心綿綿發起無止的大樂。這種妙樂是世間的第一大樂,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所以又稱為「離喜妙樂地」。〔37〕無雲、福生、廣果、﹙無想﹚天:這是四禪八天﹙或九天﹚中的前三天﹙或四天天﹚。﹙1﹚無雲天﹙Anabhraka﹚;這是四禪天中最初的天,下方就是空中諸天所在的地方,就像雲密合一樣,而從這個天界以上的諸天,就連雲地也沒有了,所以稱為無雲天。﹙2﹚福生天﹙Punyaprasava﹚;除了深妙的定境之外,還必須有殊勝的果報才能生於此天,所以稱為福生天。﹙3﹚廣果天﹙Brhatphala﹚;這是四禪天中的第三天,也是凡夫所能上生之天中最為殊勝的天處,所以稱為廣果天。﹙4﹚無想天﹙Avrha﹚;這個天界是無想的有情所居住的地方。有些經典將此天攝於廣果天,而不另外多立一個天界。〈俱舍論〉中說:「無想有情居在何處?居在廣果。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如中間靜慮,名無想天。」這些天界以上還有五天,稱為五凈居天,只有聖者才能夠上生。〔38〕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這是四禪九天中的五凈居天,為證聲聞乘三果﹙不還果﹚阿那含的聖者所居住的地方,沒有凡夫雜居,所以稱為五凈居天,又稱為五不還天或五阿那含天。﹙1﹚無煩天﹙Atapa﹚;這個天界遠離欲界的苦及色界的樂,沒有煩雜人事,所以稱為無煩天。﹙2﹚無熱天﹙Sudrsa﹚;這個天界沒有一切的熱惱,清涼自在,所以稱為無熱天。﹙3﹚善現天﹙      ﹚;住在這個天界的聖者,善妙的果報完全顯現,又是能現出勝法之地方,所以稱為善現天。﹙4﹚善見天﹙Sudarsana﹚;這個天界的聖者定力殊勝而且見也清澈,又是能見勝法的地方,所以稱為善見天。﹙5﹚色究竟天﹙Akanistha﹚;這個天界是色界天最殊勝之處,是色界的最頂端,所以稱為色究竟天。

若欲求預流果〔39〕、一來果〔40〕、不還果〔41〕、阿羅漢果〔42〕,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39〕預流果:聲聞乘四聖果中的第一果,又稱為須陀洹﹙Srota-apanna﹚果,意思是逆流、預流、入流。聲聞乘的人,斷三界的見惑﹙迷理起分別﹚之後,才能違逆生死的瀑流,所以稱為「逆流果」。又預「流」和入「流」的流,是指聖道之流;斷了三界的見惑之後,才能預參聖者之流,所以又叫「預流果」。又須陀洹是聲聞乘最初的聖果,所以又稱為「初果」。〔40〕一來果:聲聞乘四聖果中的第二果,又稱為斯陀含﹙Sakrdagamin﹚果,意思是「一來」。聲聞乘的人,斷了欲界九品思惑﹙對境生貪愛﹚中的前六品,還剩後面的三品沒有斷的,稱為二果。就因為還有後三品的思惑,因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與天界受生一次,所以稱為「一來果」,就是還要一度往來的意思。〔41〕不還果:聲聞乘四聖果中的第三果,又稱為阿那含﹙Anagamin﹚果,意思是「不來」或「不還」。三果的聖人將欲界的後三品思惑也斷盡了,從此不再往來欲界受生,以後受生必是在色界或無色界,所以稱為「不還果」。〔42〕阿羅漢果:聲聞乘四聖果中的最高的果位。阿羅漢﹙Arhat﹚意思是殺賊、應供、不生。因為斷盡一切見惑、思惑了,所以稱為「殺賊」。既然證得最上的果位,就應可接受人天的供養,所以稱為「應供」。這一世的果報盡了以後,就永入涅槃,不再來投生於三界之中,所以稱為「無生」。

若欲願求三明〔43〕六通〔44〕、聲聞獨覺自在菩提,至究竟地〔45〕,求一切智智〔46〕、凈智〔47〕、不思議智〔48〕、不動智〔49〕、三藐三菩提正遍智〔50〕者,亦應懺悔,滅除業障。

〔43〕三明:在佛稱為三達,在阿羅漢稱為三明,又稱為智證明,證得智慧之境,而顯了分明的意思。三明為:﹙1﹚宿命明;了知自身和他身過去世的生死相。﹙2﹚天眼明;了知自身和他身未來世的生死相。﹙3﹚漏盡明;了知現世的苦相,斷一切煩惱的智慧。 〔44〕六通:作用自在無礙稱為「通」,六通是由智慧明了而顯現的六種神通。《瓔珞經》中說:「神名天心,通名慧性。」這六種神通分別為:﹙1﹚天眼智證通﹙簡稱天眼通,以下皆同﹚;證得色界天的眼根,能普遍照見沒有障礙。﹙2﹚天耳智證通;證得色界天的耳根,聽聞沒有障礙。﹙3﹚他心智證通;能知他人的心念而沒有障礙。﹙4﹚宿命智證通;能知自己及六道眾生宿世的生涯而沒有障礙。﹙5﹚神足智證通;又稱神境通、身如意通、身通。是能變現不思議境界的一種神通力,所以稱為神境通;又是能往來自在的一種神通力,所以稱為神足通;又是自身能變現自在的一種神通力,所以稱為身如意通或身通。﹙6﹚漏盡智證通;是大乘的極至,諸漏﹙一切煩惱﹚已經斷盡,而成為究竟的無礙者。漏盡通只限於大乘的聖者才能證得。〔45〕究竟地:就是佛地。

〔46〕一切智智:佛智稱為一切智智,就是一切智慧中的智慧。《仁王經》中說:「自性清凈,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47〕凈智:佛的智慧清凈,離一切虛妄分別,所以又稱為清凈智。

〔48〕不思議智:佛的智慧深廣而不可思議,所以又稱為不思議智。

〔49〕不動智:佛常住於真如的體性,不變不動,所以佛的智慧又稱為不動智。〔50〕正遍智:佛的智慧能真正遍知一切法,所以又稱為正遍智。

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諸法從因緣生,如來所說,異相生,異相滅,因緣異故。如是過去諸法皆已滅盡,所有業障無復遺余,是諸行法〔51〕未得現生而今得生,未來業障更不復起。何以故?善男子!一切法空〔52〕,如來所說無有我、人、眾生、壽者〔53〕,亦無生滅〔54〕、亦無行法〔55〕。善男子!一切諸法皆依於本,亦不可說〔56〕。何以故?過一切相故〔57〕。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入於微妙真理,生信敬心,是名無眾生而有於本〔58〕,以是義故,說於懺悔,滅除業障。」

〔51〕行法:指一切修行之法,是四法之一。〈阿彌陀經?元照疏〉中說:「大覺世尊,一代名教,大小雖殊,不出教、理、行、果;由教顯理,依理起行,由行克果。四法收之,顯無不盡。」〔52〕一切法空:一切有生有滅、有去有來的現象,都沒有不變的自性、本體,而只是在一定的時空限制下暫時的顯現,所以都是空的。一切法空,就是一切萬法都無自性的意思。《維摩詰經?弟子品》中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53〕無有我、人、眾生、壽者:我、人、眾生、壽者,即《金剛經》中所說的四相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1﹚我相;在五蘊法﹙色、受、想、行、識﹚中,計度有真實的我存在,我的所有也是實有的。﹙2﹚人相;在五蘊法中,計度我是人類,與其他諸趣的眾生不同。﹙2﹚眾生相;在五蘊法中,計度我是依五蘊而生的實體。﹙4﹚壽者相;在五蘊法中,計度我這一期的生命是實有的,而執著於有分限的生死之相。〔54〕亦無生滅:也沒有生也沒有滅。真如法界始終如如,離一切分別,所以說無生無滅,有生滅的只是因緣和合所幻化的暫時的假相,依此而觀無生的真理,可以破除生滅的煩惱。《圓覺經》中說:「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迴生死。」本經〈如來壽量品第二〉中亦說:「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痴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為涅槃。」〔55〕亦無行法:所滅的諸障既然沒有生滅,能滅的行法自然也沒有生滅。又妄見生的時候諸障就生出來了,妄見滅的時候實智就現出來,就不再需要行法了,就像病去不須葯,《金剛經》中也所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56〕一切諸法皆依於本,亦不可說:一切萬法的本體就是真如,如《勝鬘經》中所說:「為依、為持、為建立故。」真如的本體本自無生無滅,也不是語言、文字所可以形容的,所以一切法歸根究底也是無生無滅,也不可說。〔57〕過一切相故:過是「離」的意思。過一切相就是超出、離越一切生滅的表相、言說的境界。《普賢觀經》中也說:「於此身心,如空中風,住無相理,歸命如如,一切之寶。」〔58〕無眾生而有於本:能如此信解無相真如的人,就能了知眾緣和合而生的我及我所的自性都是無有的,所以說「無眾生」;然而真如是固有的,所以說「而有於本」。能如此斷除一切虛妄的執著,才能去除一切的障礙。如《觀普賢行法經》中所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善男子!若人成就四法,能除業障,永得清凈。云何為四?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二者、於甚深理不生誹謗。三者、於初行菩薩起一切智心〔59〕。四者、於諸眾生起慈無量,是謂為四。」爾時,世尊而說頌言:

「專心護三業 不誹謗深法  作一切智想  慈心凈業障」

「善男子!有四業障難可滅除。云何為四?一者、於菩薩律儀〔60〕犯極重惡。二者、於大乘經心生誹謗。三者、於自善根不能增長。四者、貪著三有,無出離心〔61〕。復有四種對治業障。云何為四?一者、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至心親近,說一切罪。二者、為一切眾生勸請諸佛說深妙法。三者、隨喜〔62〕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四者、所有一切功德善根,悉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9〕起一切智心:一切智是佛智的名稱,就是證入法界平等、空性之智。起一切智心就是能於初發心修行的菩薩,發起如佛一樣的尊敬心。〔60〕律儀:律是法律,儀是儀則。佛所制的法律,是為了防止過失,並勸行善事,是立身安心的儀則,所以稱為律儀。〔61〕出離心:求出離生死,證入涅槃的心。《華嚴經》中說:「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62〕隨喜:看見他人做善事,身心都能順從,欣悅讚歎。

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世間所有男子女人,於大乘行有能行者,有不行者,云何能得隨喜一切眾生功德善根?」佛言:「善男子!若有眾生雖於大乘未能修習,然於晝夜六時,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專念,作隨喜時,得福無量。應作是言:『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現在修行施、戒、心、慧〔63〕,我今皆悉深生隨喜,由作如是隨喜福故,必當獲得尊重殊勝無上無等最妙之果。如是過去、未來一切眾生,所有善根皆悉隨喜。又於現在初行菩薩發菩提心所有功德,過百大劫行菩薩行,有大功德獲無生忍〔64〕,至不退轉〔65〕、一生補處〔66〕,如是一切功德之蘊,皆悉至心隨喜讚歎。過去、未來一切菩薩,所有功德隨喜讚歎亦復如是。復於現在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應〔67〕、正遍知〔68〕證妙菩提,為度無邊諸眾生故,轉無上法輪,行無礙法施,擊法鼓,吹法螺,建法幢,雨法雨,哀愍勸化一切眾生,咸令信受,皆蒙法施,悉得充足無盡安樂。又復所有菩薩、聲聞、獨覺功德積集善根,若有眾生未具如是諸功德者,悉令具足,我皆隨喜。如是過去、未來諸佛、菩薩、聲聞、獨覺所有功德,亦皆至心隨喜讚歎。』善男子!如是隨喜,當得無量功德之聚,如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皆斷煩惱,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常以上妙衣服、飲食、卧具、醫藥〔69〕而為供養,如是功德,不及如前隨喜功德千分之一。何以故?供養功德有數有量,不攝一切諸功德故,隨喜功德無量無數,能攝三世一切功德。是故若人慾求增長勝善根者,應修如是隨喜功德。若有女人願轉女身為男子者,亦應修習隨喜功德,必得隨心現成男子。」

〔63〕施、戒、心、慧:指世間所修的三類福業:﹙1﹚施類福;修行布施,而感招大富的福果。﹙2﹚戒類福;戒止十惡,修行十善,而感招生天的福果。﹙3﹚修類福;發菩提心,修禪定,由戒、定的力量而生出智慧,並感招解脫的福果。〔64〕無生忍:又叫無生法忍,無生法是指「離生滅的真如理體」。心能安住於離生滅的真如理體而不搖動,就稱為無生法忍,這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薩所證得的悟境。《寶積經》中說:「無生法忍者,一切諸法無生無滅忍故。」〔65〕不退轉:所生的功德善根愈增愈進,不更退失轉變。八地以上的菩薩,因為有為與無為的行門都能修持的緣故,所以不再退轉。〔66〕一生補處:十地圓滿更有第十一地,就是佛地之法,因為一轉身便補佛處,所以稱為一生補處。〔67〕應:全名為應供,佛的十號之一。佛的一切過患都已斷盡,福田清凈,應受人天的供養,所以稱為應供。〔68〕正遍知:也是佛的十號之一,佛的智慧圓滿,真正遍知一切法,所以稱為正遍知。〔69〕衣服、飲食、卧具、醫藥:這就是四事供養。《無量壽經》中說:「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

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已知隨喜功德,勸請功德惟願為說,欲令未來一切菩薩當轉法輪,現在菩薩正修行故。」佛告帝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願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修行聲聞、獨覺、大乘之道。是人當於晝夜六時,如前威儀,一心專念,作如是言:『我今歸依十方一切諸佛世尊,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無上法輪,欲舍報身入涅槃者,我皆至誠頂禮勸請轉大法輪,雨大法雨,燃大法燈,照明理趣,施無礙法,莫般涅槃,久住於世,度脫安樂一切眾生,如前所說乃至無盡安樂。我今以此勸請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過去、未來、現在諸大菩薩勸請功德迴向菩提,我亦如是勸請功德迴向無上正等菩提。』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70〕供養如來,若復有人勸請如來轉大法輪所得功德,其福勝彼。何以故?彼是財施,此是法施。善男子!且置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若人以滿恆河沙數大千世界七寶,供養一切諸佛,勸請功德亦勝於彼,由其法施有五勝利〔71〕。云何為五?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二者、法施能令眾生出於三界,財施之福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凈法身,財施但唯增長於色〔72〕。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是故,善男子!勸請功德無量無邊,難可譬喻。如我昔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大法輪,由彼善根,是故今日一切帝釋、諸梵王等,勸請於我轉大法輪。善男子!請轉法輪,為欲度脫安樂諸眾生故,我於往昔為菩提行,勸請如來久住於世,莫般涅槃,依此善根我得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大慈大悲,證得無數不共之法,我當入於無餘涅槃,我之正法久住於世。我法身者清凈無比,種種妙相,無量智慧,無量自在,無量功德,難可思議,一切眾生皆蒙利益,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法身攝藏一切諸法,一切諸法不攝法身。法身常住,不墮常見,雖復斷滅,亦非斷見〔73〕。能破眾生種種異見,能生眾生種種真見,能解一切眾生之縛,無縛可解,能植眾生諸善根本,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脫,無作無動,遠離闠閙〔74〕,寂靜無為,自在安樂,過於三世,能現三世,出於聲聞、獨覺之境,諸大菩薩之所修行,一切如來體無有異,此等皆由勸請功德善根力故,如是法身我今已得。是故若有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於世,莫般涅槃!」

〔70〕七寶:即金、銀、瑠璃、玻瓈、硨磲、赤珠、碼碯。

〔71〕勝利:殊勝的利益。

〔72〕增長於色:色指「物質」。以有形的財物布施,所得的福報也只是增長物質的享樂。〔73〕法身常住,不墮常見,雖復斷滅,亦非斷見:真如法身本體常住清凈,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超出二元對立的常斷、增減的概念。〔74〕闠閙:闠是昏亂不明,鬧是不靜。

時天帝釋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修三乘道所有善根,云何迴向一切智智?」佛告天帝:「善男子!若有眾生欲求菩提,修三乘道,所有善根願迴向者,當於晝夜六時,慇重至心作如是說:『我從無始生死以來,於三寶所,修行成就所有善根,乃至施與傍生一搏之食〔75〕,或以善言和解諍訟,或受三歸〔76〕及諸學處,或復懺悔,勸請隨喜所有善根,我今作意悉皆攝取,回施一切眾生,無悔悋心,是解脫分善根所攝,如佛世尊之所知見,不可稱量無礙清凈。如是所有功德善根,悉以回施一切眾生,不住相心〔77〕,不舍相心〔78〕。我亦如是功德善根,悉以回施一切眾生,願皆獲得如意之手,撝空出寶〔79〕,滿眾生願,富樂無盡,智慧無窮,妙法辯才,悉皆無滯,共諸眾生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因此善根更復出生無量善法,亦皆迴向無上菩提。又如過去諸大菩薩,修行之時功德善根,悉皆迴向一切種智,現在、未來亦復如是。然我所有功德善根,亦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善根,願共一切眾生俱成正覺。如余諸佛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不可思議無礙清凈,住於無盡法藏陀羅尼首楞嚴定,破魔波旬〔80〕無量兵眾,應見覺知,應可通達,如是一切,一剎那中悉皆照了,於後夜中獲甘露法,證甘露義〔81〕,我及眾生願皆同證如是妙覺。猶如無量壽佛、勝光佛、妙光佛、阿閦佛〔82〕、功德善光佛、師子光明佛、百光明佛、網光明佛、寶相佛、寶焰佛、焰明佛、焰盛光明佛、吉祥上王佛、微妙聲佛、妙莊嚴佛、法幢佛、上勝身佛、可愛色身佛、光明遍照佛、梵凈王佛、上性佛,如是等如來、應、正遍知,過去、未來及以現在示現應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無上法輪為度眾生,我亦如是廣說如上。』」

〔75〕一搏之食:搏是「搓成團」的意思。一搏之食指布施一飯糰之食。〔76〕三歸:又稱三皈依:﹙1﹚歸依佛;佛是「覺」的意思,歸依佛寶以為師。﹙2﹚歸依法;法是「正」的意思,歸依法寶以為葯。﹙3﹚歸依僧;僧是「凈」的意思,歸依僧寶以為友。〔77〕不住相心:佛回施一切清凈的功德善根以成就眾生,而不著於自身、果報以及報恩的想法。〔78〕不舍相心:也不住於空見,而落於斷滅相。

〔79〕撝空出寶:撝通「揮」,又有發揚的意思。撝空出寶就是證入真如的空理,而發揮出妙有的相、用,也就是由證入真空而產生妙有,所謂「真空非空,妙有非有」,空有二者並不相礙。〔80〕魔波旬:波旬是天魔的名字,意思是殺者、惡者,因常想要斷人慧命,令貪著五欲之樂的緣故。釋迦摩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他也率魔軍、魔女來攪亂,佛以慈心呵責,他們就退去了。〔81〕於後夜中獲甘露法,證甘露義:甘露,是不死液的意思,用以比喻了生脫死的妙法﹙詳見註解4—34﹚。悉達多太子﹙釋迦摩尼佛﹚在日落西山的時候,呵退了魔軍,在初夜時分,證得知過去生宿命的智慧﹙宿命通﹚;在中夜時分,證得知未來生的的智慧﹙天眼通﹚;在後夜觀察緣起,窮究緣起法的根源,證得漏盡智證通﹙漏盡通﹚而成道。〔82〕阿閦佛:阿閦是梵語Aksobhya的音譯,意思是「不動」、「無瞋恚」,就是東方的不動佛。這位佛過去在離此東方千佛剎的地方,出現在阿比羅提國的大日如來所發願,修行後成佛於東方,國土名叫善快,現在就在這個國土中說法。

「善男子!若有凈信男子、女人,於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滅業障品,受持讀誦,憶念不忘,為他廣說,得無量無邊大功德聚。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時皆得成就人身,得人身已,成獨覺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其形壽恭敬尊重,四事供養一一獨覺,各施七寶如須彌山,此諸獨覺入涅槃後,皆以珍寶起塔供養,其塔高廣十二踰繕那〔83〕,以諸花香寶幢蓋常為供養。善男子!於意云何?是人所獲功德寧為多不?」天帝釋言:「甚多!世尊!」「善男子!若復有人於此金光明微妙經典眾經之王滅業障品,受持〔84〕讀誦〔85〕,憶念不忘,為他廣說,所獲功德於前所說供養功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校量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住正行中,勸請十方一切諸佛轉無上法輪,皆為諸佛歡喜讚歎。善男子!如我所說,一切施中,法施為勝。是故,善男子!於三寶所,設諸供養,不可為比。勸受三歸,持一切戒,無有毀犯,三業不空,不可為比。一切世界一切眾生,隨力隨能,隨所願樂,於三乘中勸發菩提心,不可為比。於三世中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皆得無礙,速令成就無量功德,不可為比。三世剎土一切眾生,令無障礙,得三菩提〔86〕,不可為比。三世剎土一切眾生,勸令速出四惡道〔87〕苦,不可為比。三世剎土一切眾生,勸令除滅極重惡業,不可為比。一切苦惱勸令解脫,不可為比。一切怖畏苦惱逼切,皆令得脫,不可為比。三世佛前,一切眾生所有功德,勸令隨喜,發菩提願,不可為比。勸除惡行罵辱之業,一切功德皆願成就,所在生中,勸請供養尊重讚歎一切三寶,勸請眾生凈修福行,成滿菩提,不可為比。是故當知,勸請一切世界三世三寶,勸請滿足六波羅蜜,勸請轉於無上法輪,勸請住世經無量劫,演說無量甚深妙法,功德甚深,無能比者。」

〔83〕踰繕那:梵語Yojana的音譯,又翻譯作由旬,是指帝王行軍一日的里程,有說是五十里或三十里。又有上、中、下之分,上由旬為六十里,中由旬為五十里,下由旬為四十里。〔84〕受持:受是領受,持是憶持。以信力的緣故,受之於心;以念力的緣故,憶持不忘。又受是領受於心,持是修持於身。〔85〕讀誦:依文字而念稱為讀,離文字就叫誦。

〔86〕三菩提:梵語Sambodhi的音譯,是正等覺的意思。

〔87〕四惡道:又叫四惡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

爾時,天帝釋及恆河女神、無量梵王、四大天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頂禮,白佛言:「世尊!我等皆得聞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今悉受持讀誦通利〔88〕,為他廣說,依此法住〔89〕。何以故?世尊!我等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順此義種種勝相,如法行故。」爾時梵王及天帝釋等,於說法處皆以種種曼陀羅花〔90〕而散佛上,三千大千世界地皆大動,一切天鼓及諸音樂不鼓自鳴,放金色光,遍滿世界,出妙音聲。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此等皆是金光明經威神之力,慈悲普救種種利益,種種增長菩薩善根,滅諸業障。」

〔88〕通利:能通達而沒有障礙,就像利刃一樣。《法華經?序品》中說:「雖復讀誦諸經,而不通利。」〔89〕依此法住:依佛所說的法而安住,正願修行。

〔90〕曼陀羅花:曼陀羅是梵語Mandarava的音譯,花名,意思是圓花、白團花、適意花、悅意花、天妙花,有漏斗形的合瓣花冠。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善男子!我念往昔過無量百千阿僧祇劫,有佛名寶王大光照如來、應、正遍知出現於世,住世六百八十億劫。爾時寶王大光照如來,為欲度脫人天、釋梵、沙門、婆羅門一切眾生,令安樂故,當出現時,初會說法度百千億億萬眾,皆得阿羅漢果,諸漏〔91〕已盡,三明六通自在無礙。於第二會,復度九十千億億萬眾,皆得阿羅漢果,諸漏已盡,三明六通自在無礙。於第三會,復度九十八千億億萬眾,皆得阿羅漢果,圓滿如上。 善男子!我於爾時作女人身,名福寶光明,於第三會親近世尊,受持讀誦是金光明經,為他廣說,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時彼世尊為我授記〔92〕:『此福寶光明女,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93〕。』舍女身後,從是以來,越四惡道,生人天中,受上妙樂,八十四百千生作轉輪王,至於今日得成正覺,名稱普聞,遍滿世界。」時會大眾忽然皆見寶王大光照如來,轉無上法輪,說微妙法。

〔91〕諸漏:漏是煩惱的另一個名稱,有「流注」、「漏泄」的意思。眾生的眼、耳等六根,日夜不停地向外攀緣,由此生出憎愛心而流注、漏泄煩惱而不止,所以稱為漏。又煩惱現行,使心連注流散而不絕,所以稱為漏。又漏有漏失的意思,煩惱漏失正道,所以稱為漏。又煩惱使人漏落生死輪迴,所以稱為漏。〔92〕授記:佛對眾生授與將來必當作佛的記別。《首楞嚴三昧經》中說:「菩薩授記凡有四種。何謂為四?有未發心而與授記,有適發心而與授記,有密授記,有得無生法忍現前授記。」〔93〕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諸佛共有的十個尊號。原來諸佛都有一萬個尊號,但因人的心智逐漸愚鈍,記不住這幺多,所以就減為一千個名號;後來一千個也記不住,就減為一百個名號。再後來,人心更加愚眛了,連一百個也記不住,所以就減成現在的這十個尊號。但天上的天人根器比較銳利,所以佛如果示現在天界成佛,就還保有一百個尊號。佛的十號分別為:﹙1﹚如來﹙Tathagata﹚;佛乘如實之道而來,而成正覺,所以稱為如來。﹙2﹚應供﹙Arhat﹚;佛福智圓滿清凈,應受人天的供養,所以稱為應供。﹙3﹚正遍知﹙Samyaksambuddha ﹚;佛真正遍知一切的法,所以稱為正遍知。﹙4﹚明行足﹙Vidyacarana—sampanna ﹚;佛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之行都圓滿具足了,所以稱為明行足。﹙5﹚善逝﹙Sugata ﹚;又稱好去、好去。佛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如實之道而入涅槃,不再退沒於生死海,所以稱為善逝。﹙6﹚世間解﹙Lokavid ﹚;又稱為知世間,佛能了知一切世間有情、非有情之事,既了知世間的因、世間的果,也了知出世間之道,所以稱為世間解。﹙7﹚無上士﹙Anutara﹚;在一切法中,涅槃最高無上的,在一切眾生中,佛也是無上,所以稱為無上士。﹙8﹚調御丈夫﹙Purusa—damya—sarathi﹚;丈夫是指勇進正道,修行不退的人。佛有時以柔軟語,有時以苦切語,善能調御一切勇進正道的丈夫,所以稱為調御丈夫。﹙9﹚天人師﹙Sasta—devamanusyanam﹚;佛為人及天人的導師,能教示什幺應作、什幺不應作,所以稱為天人師。﹙10﹚佛世尊﹙Buddha—loka—natha﹚;佛是「覺」的意思,世尊是「為世人所尊重」的意思。佛是一切世間的眾生所尊重的覺者,又因為具足以上十號的功德,所以稱為世尊,梵語為薄伽梵﹙Bhagavan﹚。《金光明最勝王經?無染著陀羅尼品第七》中說:「佛身成就無量福,一切功德共莊嚴,超過三界獨稱尊,世間殊勝無與等。」

「善男子!去此索訶世界〔94〕,東方過百千恆河沙數佛土〔95〕,有世界名寶莊嚴,其寶王大光照如來,今現在彼,未般涅槃,說微妙法,廣化群生。汝等見者,即是彼佛。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寶王大光照如來名號者,於菩薩地得不退轉,至大涅槃。若有女人聞是佛名者,臨命終時,得見彼佛來至其所,既見佛已,究竟不復更受女身。」

〔94〕索訶世界:索訶是梵語Saha的音譯,又譯作娑婆,意思是「堪忍」,是我們現在所住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總名,也是一佛攝化的境土。這世界的眾生有貪瞋痴等煩惱的過患,因此有種種的苦果,而此世界的眾生又能夠忍受,所以稱為堪忍。Saha又有「雜會」的意思,因我們這個世界是五趣雜會的地方,所以稱為索訶世界。〔95〕佛土:佛所教化之領土。

「善男子!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種種利益,種種增長菩薩善根,滅諸業障。善男子!若有苾芻〔96〕、苾芻尼〔97〕、鄔波索迦〔98〕、鄔波斯迦〔99〕,隨在何處,為人講說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於其國土皆獲四種福利善根。云何為四?一者、國王無病,離諸災厄。二者、壽命長遠,無有障礙。三者、無諸怨敵,兵眾勇健。四者、安穩豐樂,正法流通。何以故?如是人王,常為釋梵、四王、葯叉之眾共守護故。」

〔96〕苾芻:梵語Bhiksu的音譯,又譯作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Bhiksu的意思是乞士、破煩惱、凈持戒、能怖魔。﹙1﹚乞士;因為出家眾自己不作營生的事業,而以乞人的信施清凈活命,所以稱為乞士。﹙2﹚破煩惱;出家眾因修聖道而破煩惱,所以又叫破惡。﹙3﹚凈持戒;因為受持盡形壽的清凈, 戒,所以稱為凈持戒。﹙4﹚能怖魔;因為修聖道必定能證入涅槃而使魔眾畏怖的緣故,所以稱為能怖魔。〔97〕苾芻尼:梵語Bhiksuni的音譯,又譯作比丘尼,是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梵語「尼」﹙ni﹚是顯示女性的聲音,因此比丘是男僧,比丘尼為女僧。〔98〕鄔波索迦:梵語Upasaka的音譯,又譯作優婆塞,意思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是親近奉事三寶,依三寶而住的意思,總稱受五戒的在家男眾。〔99〕鄔波斯迦:梵語Upasika的音譯,又譯作優婆夷,意思為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總稱親近奉事三寶、受五戒的在家女眾。﹙以上的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合稱為四眾弟子。﹚

爾時,世尊告天眾曰:「善男子!是事實不〔100〕?」是時無量釋梵、四王及葯叉眾,俱時同聲答世尊言:「如是如是!若有國土講宣讀誦此妙經王,是諸國主,我等四王常來擁護,行住共俱,其王若有一切災障及諸怨敵,我等四王皆使消殄〔101〕,憂愁疾疫亦令除瘥〔102〕,增益壽命,感應禎祥〔103〕,所願遂心,恒生歡喜,我等亦能令其國中所有軍兵悉皆勇健。」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汝當修行。何以故?是諸國主,如法行時,一切人民隨王修習如法行者,汝等皆蒙色力〔104〕勝利,宮殿光明,眷屬強盛。」時釋梵等白佛言:「如是!世尊!」

〔100〕是事實「不」:「不」字通「否」,為疑問詞。

〔101〕消「殄」:盡、絕滅的意思。

〔102〕瘥:病癒的意思。

〔103〕禎祥:禎是禎瑞,禎祥就是吉兆的意思。

〔104〕色力:有形的福報及勢力。

佛言:「若有講讀此妙經典流通之處,於其國中大臣輔相,有四種益。云何為四?一者、更相親穆,尊重愛念。二者、常為人王心所愛重,亦為沙門、婆羅門、大國小國之所遵敬。三者、輕財重法,不求世利,嘉名普暨,眾所欽仰。四者、壽命延長,安穩快樂。是名四種利益。若有國土宣說是經,沙門、婆羅門得四種勝利。云何為四?一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無所乏少。二者、皆得安心,思惟讀誦。三者、依于山林,得安樂住。四者、隨心所願,皆得滿足。是名四種勝利。若有國土宣說是經,一切人民皆得豐樂,無諸疾疫,商估往還,多獲寶貨,具足勝福,是名種種功德利益。」爾時,梵釋四天王及諸大眾白佛言:「世尊!如是經典甚深之義,若現在者,當知如來三十七種助菩提法〔105〕,住世未滅,若是經典滅盡之時,正法亦滅。」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是故汝等於此金光明經一句、一頌、一品、一部,皆當一心正讀誦、正聞持、正思惟、正修習〔106〕,為諸眾生廣宣流布,長夜安樂,福利無邊。」時諸大眾,聞佛說已,咸蒙勝益,歡喜受持。

〔105〕三十七種助菩提法:又稱三十七菩提分﹙覺分﹚,是三十七科的道行支分;又「分」有「因」的意思,三十七科的道行,都能順行趣向菩提,而為覺悟的因,所以稱為菩提分。又稱三十七助道品,分別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一﹚四念處:念是能觀的智慧,處是所觀的境界。四念處分別為:﹙1﹚觀身不凈;人身的內外,充滿污穢,無有一處是清凈的,所以觀身不凈。﹙2﹚觀受是苦;人的覺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但即使是樂受也有變質、消失的時候,因為世間並無真實的樂可言,所以觀一切受都是苦。﹙3﹚觀心無常;心念是剎那變化不停的,一念接著一念,生滅不已,沒有常住的時候,所以觀心無常。﹙4﹚觀法無我;「我」是自主、自在的意思。一切法﹙現象﹚都沒有不變的本體、自性,也就是沒有自主、自在之性,因此不要住著於任何一法,所以觀法無我。﹙二﹚四正勤:又叫四正斷,能斷懈怠的意思。分別為:﹙1﹚對已生出來的惡要把它斷除,而勤加精進。﹙2﹚對尚未生出來的惡要使之不生,而勤加精進。﹙3﹚對尚未生出來的善要使之生起,而勤加精進。﹙4﹚對已生出來的善要使之增長,而勤加精進。﹙三﹚四如意足:是四種的禪定。如意是如意而得,足是「所依」的意思,就像身體是依足而立一樣。六神通等的如意成就,都是依據這四種的定力而生起的,所以稱為如意足。四念處是修真實智慧的,四正勤修正精進。智慧、精進增長了,但定力還弱,使得修行人還不能如意遂願,所以要修這四種正定,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自然所願的都能如意成就。又稱四神足,神指靈妙之德,這四種定是能生靈妙果德的所依,所以稱為四神足。又以修道的次第來說,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稱為資糧位,十地為正位,加行位是入於正位之前的準備,加一段之力而修行的意思。這四種定就是依加行而命名的。四如意足分別為:﹙1﹚欲神足;在加行位上,想要得到這種神足的定,依欲願的力量,而引發起定力。﹙2﹚勤神足;在加行位上勤修,精進不懈怠,依勤奮的力量,而引發起定力。﹙3﹚心神足;在加行位上,一心專註,依正念的力量,而引發起定力。﹙4﹚觀神足;在加行位上,觀察真如之理,心不馳散,依觀照的力量,而引發起定力。﹙四﹚五根:根有能生、增長的意思。五根為:﹙1﹚信根;信三寶,信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2﹚精進根;精進勇猛修法,去除習氣毛病。﹙3﹚念根;念念不忘真如法界實際平等的正法。﹙4﹚定根;令心住於無分別的法性而不散失。﹙5﹚慧根;定力增長,證入實相無相,而無所不相的空有不二的境界,自在無礙的智慧將自然開啟。﹙五﹚五力:力是力用。五根堅固增長,就可引發五力,而去除五種障礙。五力為:﹙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除邪信。﹙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除身心的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除一切的邪念,如由虛妄分別而起的貪瞋痴等。﹙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除散亂、攀緣等的雜穢心。﹙5﹚慧力;慧根增長,能破除三界的一切煩惱。﹙六﹚七菩提分:菩提是「覺」的意思,分是「分支」、「方法」的意思;能令定慧等持的覺法有七種,所以又稱為七覺支。分別為:﹙1﹚擇法覺支;以智慧分別法門的正邪,選擇正法,舍離邪道,並選修與自己根機相契合的法門,因為相應就容易有成就。﹙2﹚精進覺支;以勇猛心,精進不懈地修持所選修的法門,如果一曝十寒,便難有成就。﹙3﹚喜覺支;在修持的過程中得到法益,而法喜充滿。﹙4﹚輕安覺支;修法得當,則能斷除身心粗重的煩惱,而得到輕鬆安樂。﹙5﹚念覺支;心念時時刻刻安住於平等的法性中,對一切的境界都不妄加分別。﹙6﹚定覺支;漸漸定力增強,任何外境的變化都不能再使心散亂了。﹙7﹚行舍覺支;舍離一切虛妄之法,一切都不住了。我們明凈的自性,盡虛空遍法界,具足無邊的妙用,不需要什幺東西,正如古禪師所說的:「無有一物可當情。」一切都不需要,都可以舍了。﹙七﹚八正道:這八種法是聖人所修的離於偏邪的法,能通向涅槃之路,所以稱為八正道。分別為:﹙1﹚正見;有正確的知見,對於苦、集、滅、道等的聖諦能正確認知,以無漏的智為體。﹙2﹚正思惟;能善思惟佛所說法的真諦,使真正的智慧增長,斷除心的一切不正當的意念,以無漏的心為體。﹙3﹚正語;以真正的智慧修清凈的口業,不說一切非理的言語,如儒家說的「非禮勿言」,以無漏的戒為體。﹙4﹚正業;以真正的智慧斷除身的一切不正當的行為,而住於清凈的身業,也是以無漏的戒為體。﹙5﹚正命;清凈身口意三業,順於正法,謀正當的職業而活命,離棄五種邪業,也是以無漏的戒為體。五種邪業為:(a)在世俗人面前,詐現奇特的異相,以求名聞利養。(b)宣說自己的功德,以求名聞利養。(c)為人占卜吉凶,看相算命,以求名聞利養。(d)說大話,虛張聲勢欺騙人、威嚇人,以求名聞利養。(e)說所得到的利,感動人心,以求名聞利養。﹙6﹚正精進;以清凈的智慧而勤修涅槃之道,以無漏的勤為體。﹙7﹚正念;以清凈的智慧憶念正道,沒有一切的邪念,以無漏的念為體。﹙8﹚正定;以清凈的智慧入於無漏的清凈禪定,以無漏的定為體。這種定是無出無入的大定,就是無論何時何處,對境都能不動心、不糊塗。〔106〕正聞持、正思惟、正修習:即聞、思、修三慧。﹙1﹚聞慧;依讀誦、聽聞經教而生的智慧。﹙2﹚思慧;依思惟、憶念聖道而生的智慧。﹙3﹚修慧;依修禪定而生的智慧。聞、思二慧是散智,只是開啟修慧的緣,而修慧是定智,有斷除妄惑而證得真如之體的功用。

◎附錄  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七、第三卷﹙滅業障品﹚「害馬屬三業            觀牛會一真                如來入禪定                觀察此緣因

釋提為四請            伽梵指彼岸                懺隨回勸發                能證佛三身」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四                                                              大唐三藏沙門義凈奉 制譯

⊙最凈地陀羅尼品第六

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焰菩薩〔1〕與無量億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種種花香寶幢幡蓋而供養已,白佛言:「世尊!以幾因緣得菩提心?何者是菩提心?世尊!即於菩提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離於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不可言說,心亦無色無相,無有事業,非可造作,眾生亦不可得,亦不可知。世尊!云何諸法甚深之義而可得知?」

注釋:〔1〕師子相無礙光焰菩薩:勇猛離一切的怖畏,叫作師子相;離一切的障礙,叫作無礙;證大智慧,能平等照了真諦、俗諦,叫作光燄。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菩提微妙,事業、造作皆不可得。若離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不可說,心亦不可說,無色相,無事業,一切眾生亦不可得。何以故?菩提及心,同真如故,能證所證,皆平等故〔2〕,非無諸法而可了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知者,乃得名為通達諸法,善說菩提及菩提心。菩提心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心亦如是,眾生亦如是,於中二相〔3〕,實不可得。何以故?以一切法皆無生故,菩提不可得,菩提名亦不可得,眾生、眾生名不可得,聲聞、聲聞名不可得,獨覺、獨覺名不可得,菩薩、菩薩名不可得,佛、佛名不可得,行、非行〔4〕不可得,行、非行名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安住〔5〕,此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生起。」

〔2〕能證所證,皆平等故:菩提心是能證的主體,菩提義是所證的理。能證、所證都是依真如而起,離一切的妄計、妄執,所以是平等的。〔3〕二相:指人我相及法我相。「我」在這裡有不變之本體的意思。人我相,是指一切凡夫不能了知自身只是五蘊和合而現出的一個假相,反而固執自身或眾生都有常一不變的本體。法我相,是指一切凡夫不能了知諸法的空性,而固執一切境界都有真實不變的體性。〔4〕行、非行:行指所修行的善法,非行則是所要斷除的不應修的法。

〔5〕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安住:既然人我、法我都沒有不變的自性,能證、所證也只是一些名詞的假施設,都沒有實體可得,能這樣如實的了知,就是能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安住。

「善男子!譬如寶須彌山王饒益一切,此菩提心利眾生故,是名第一布施波羅蜜因〔6〕。善男子!譬如大地持眾物故,是名第二持戒波羅蜜因〔7〕。譬如師子有大威力,獨步無畏,離驚恐故,是名第三忍辱波羅蜜因〔8〕。譬如風輪那羅延力,勇壯速疾,心不退故,是名第四勤策波羅蜜因〔9〕。譬如七寶樓觀有四階道,清涼之風來吹四門,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是名第五靜慮波羅蜜因〔10〕。譬如日輪光耀熾盛,此心速能破滅生死無明闇故,是名第六智慧波羅蜜因〔11〕。譬如商主能令一切心愿滿足,此心能度生死險道,獲功德寶故,是名第七方便勝智波羅蜜因〔12〕。譬如凈月圓滿無翳,此心能於一切境界清凈具足故,是名第八願波羅蜜因〔13〕。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臣隨意自在,此心善能莊嚴凈佛國土,無量功德廣利群生故,是名第九力波羅蜜因〔14〕。譬如虛空及轉輪聖王,此心能於一切境界無有障礙,於一切處皆得自在至灌頂位故,是名第十智波羅蜜因〔15〕。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菩提心因,如是十因,汝當修學。」

〔6〕譬如寶須彌山王饒益一切,此菩提心利眾生故,是名第一布施波羅蜜因:須彌山突出於大海中,高出其他山許多,由眾寶所成,能饒益一切,所以又譯成「妙高山」。在這裡用來比喻這個菩提心能超出生死,求大菩提,超出聲聞、緣覺的境界,財施、法施、無畏施相應發心,利益一切眾生,就像妙高山王能一樣,所以是第一布施波羅蜜的因。〔7〕譬如大地持眾物故,是名第二持戒波羅蜜因:譬如大地能持、能增長萬物;以大菩提心修持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也是一切善功德安穩的住處,能生出一切禪定及滅苦的智慧,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所以也是第二持戒波羅蜜的因。〔8〕譬如師子有大威力,獨步無畏,離驚恐故,是名第三忍辱波羅蜜因:譬如師﹙獅﹚子有大威力,獨自行動也無所畏懼,遠離驚恐;發大菩提心修無生法忍,安住於沒有一法生,也沒有一法滅的定境而不移動,則面對一切順逆的境界,心也都能不動,所以也是第三忍辱波羅蜜的因。《佛遺教經》中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故得無畏。」〔9〕譬如風輪那羅延力,勇壯速疾,心不退故,是名第四勤策波羅蜜因:我們所住的大地之下,有風輪攝持著這個世界,令浮於空中而不墜落,所以佛經中常以風輪來比喻勇猛精進、不懈怠。那羅延是梵語Narayana的音譯,是天上大力士的名字,有大力、勇猛,堅固的意思。大菩提心也是能令人如此勇猛勤精進,利益眾生,不疲倦懈怠,所以也是第四勤策﹙精進﹚波羅蜜的因。〔10〕譬如七寶樓觀有四階道,清涼之風來吹四門,受安穩樂,是名第五靜慮波羅蜜因:四階道是比喻發菩提心有四種大:﹙1﹚勇猛大;發弘誓願,能長時間隨順、成就本願而不倦怠。﹙2﹚方便大;時時都能方便勤精進。﹙3﹚利益大;一切時都能自利利他。﹙4﹚出離大;為求無上菩提,恆常能作出離想。清涼之風比喻能消除煩惱的炎熱。四門則是比喻涅槃常、樂、我、凈的四德。受安穩樂比喻安住於不動不變的自性,所以大菩提心也是第四靜慮﹙禪定﹚波羅蜜的因。〔11〕譬如日輪光耀熾盛,此心速能破滅生死無明闇故,是名第六智慧波羅蜜因:日輪比喻自性,光耀熾盛是日輪的相用,有兩種功能,一能照明,二能破除黑暗。大菩提心的智慧光明也如是,能盡除生死輪迴之苦,破除無明的黑暗,所以也是第六智慧﹙般若﹚波羅蜜的因。〔12〕譬如商主能令一切心愿滿足,此心能度生死險道,獲功德寶故,是名第七方便勝智波羅蜜因:商人由於營生的關係,經驗累積了很多的善巧方便,也熟知一般人所不知的道路,能避開險道而引人到有寶物的地方,令所求的願望都能得到滿足。大菩提心能方便拔濟眾生出於生死輪迴的險道,而獲大菩提的功德珍寶,所以也是第七方便勝智波羅蜜的因。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方便運用契合一切眾生根機的方法,以教化、引導眾生,就稱為方便。又方為方正的道理,便為巧妙的言辭;對種種不同根機的眾生,能用方正的道理與巧妙的言辭來化導,就稱為方便。又方是眾生所住的不同的方域,便是教化的便法;相應眾生不同的方域,而用適合當地風土民情的便法來教化眾生,就稱為方便。《大集經》中說:「能調眾生,悉令趨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13〕譬如凈月圓滿無翳,此心能於一切境界清凈具足故,是名第八願波羅蜜因:翳是眼睛長出能障蔽視線的膜。依大菩提心所發的誓願、本願清凈無染,就像圓滿無翳的凈月一樣,對真俗境都不會妄生分別,而清凈地安住於不變不易的真如,所以也是第八願波羅蜜的因。〔14〕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臣隨意自在,此心善能莊嚴凈佛國土,無量功德廣利群生故,是名第九波羅蜜因:轉輪聖王比喻發大菩提心。主兵寶臣是輪王七寶之一,當輪王有需要的時候能,隨順輪王的意思,四兵自然就從空而出,來安定國境,利益眾生。大菩提心也有莊嚴佛土,以無量功德利益眾生的力用,所以也是第九力波羅蜜的因。〔15〕譬如虛空及轉輪聖王,此心能於一切境界無有障礙,於一切處皆得自在至灌頂位故,是名第十智波羅蜜因:智有二種,一是成就佛法智,也就是實智,又稱根本智。二是成就有情智,也就是權智,又稱為後得智,是心如虛空,能平等無揀擇地容受、成就一切眾生的智慧。轉輪王受灌頂繼承王位,則能受用七寶自在無礙。大菩提心也清凈如虛空,含容一切功德,無有障礙;又如轉輪王那樣能自在地紹隆佛位,普遍地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也是第十智波羅蜜的因。

「善男子!依五種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布施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信根〔16〕。二者慈悲。三者無求欲心。四者攝受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布施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三業清凈。二者不為一切眾生作煩惱因緣。三者閉諸惡道,開善趣門。四者過於聲聞、獨覺之地。五者一切功德皆悉滿足。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能伏貪、瞋煩惱。二者不惜身命,不求安樂止息之想。三者思惟往業,遭苦能忍。四者發慈悲心,成就眾生諸善根故。五者為得甚深無生法忍。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與諸煩惱不樂共住。二者福德未具不受安樂。三者於諸難行苦行之事不生厭心。四者以大慈悲攝受利益,方便成熟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不退轉地。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於諸善法攝令不散故。二者常願解脫,不著二邊故。三者願得神通成就眾生諸善根故。四者為凈法界,蠲〔17〕除心垢故。五者為斷眾生煩惱根本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

〔16〕信根:菩提心就是以信為根本,信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這就是最根本的信心施,也是菩提心的體。〔17〕蠲:除去的意思。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常於一切諸佛菩薩及明智者,供養親近,不生厭背。二者諸佛如來說甚深法,心常樂聞,無有厭足。三者真俗勝智〔18〕,樂善分別。四者見修煩惱〔19〕,咸速斷除。五者世間伎術五明〔20〕之法,皆悉通達。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羅蜜。」

〔18〕真俗勝智:指真智和俗智二智。﹙1﹚真智又叫如理智、根本智、無分別智、聖智,是契入真如實相的智慧。實相無相,所以真智無知,如〈注維摩詰經序〉中所說:「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相而殊形並應。」﹙2﹚俗智又叫如量智、後得智、有分別智、遍智,是如實了知俗諦﹙世間﹚之事量的智慧。〈佛性論〉中說:「此二智有二相,一者無著,二者無礙。言無著者,見眾生界自性清凈,名為無著,是如理智相。無礙者,能通達無量無邊界故,是名無礙,是如量智相。」〔19〕見修煩惱:即見惑與修惑,又稱見惑、思惑。見惑是「迷理起分別」,是迷於無常、無我等的真理不能知,而生起的常見、我見等的妄想。思惑是「對境生貪愛」,是沉迷於色聲等的世間事物,而起的貪瞋痴等的妄情。斷了見惑的果位,稱為見道位;斷了思惑的果位,稱為修道位;斷了二惑的果位,稱為無學位。所以見道位中所斷的理惑,稱為見惑;修道位中所斷的事惑,稱為修惑。〔20〕五明:明是闡明的意思,開闡其中的道理而證明之,就稱為明。又明是智的別名,各依所學的而得到其中的智慧,就稱為明。西域的內外學者,一定要學習的科目有五,所以稱為五明。五明為:﹙1﹚聲明,明白言語文字的智慧。﹙2﹚工巧明,明白一切工藝技術、算曆等的智慧。﹙3﹚醫方明,明了醫術的智慧。﹙4﹚因明,能考定正邪、分別真假理法的智慧,就是論理學。﹙5﹚內明,明了自家宗旨的智慧。婆羅門以四吠陀論為內明,佛教則以三藏十二部的教法為內明。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於一切眾生意樂煩惱心行差別,悉皆通達。二者無量諸法對治之門,心皆曉了。三者大慈悲定,出入自在。四者於諸波羅蜜多,皆願修行,成就滿足。五者一切佛法,皆願了達,攝受無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勝智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於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心得安住。二者觀一切法最妙理趣,離垢清凈,心得安住。三者過一切想,是本真如,無作無行,不異不動,心得安住。四者為欲利益諸眾生事,於俗諦中,心得安住〔21〕。五者,於奢摩他、毘鉢舍那〔22〕,同時運行,心得安住。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

〔21〕於俗諦中,心得安住:俗諦是相對於真諦而言,又叫世諦。俗指俗事或世俗之人。一切因緣法所生的的事相,對於真理來說都是俗;又因緣法是世俗人所知的,所以稱為俗。諦,真實的道理稱為諦。俗諦,俗事上的道理或世俗人所知的道理就稱為俗諦。菩薩為利益眾生,以願力的緣故,能隨順眾生的機緣,以俗諦來詮釋佛的教法而化導眾生,並於其中心得安住,不變不移。〔22〕奢摩他、毘鉢舍那:奢摩他是梵語Samatha的音譯,是止、寂靜、能滅的意思。收攝心念,安住於所緣之境,離掉舉﹙散亂﹚與昏沈,對於染污或清凈等的一切境界,心都不攀緣而妄起分別,就稱為止。至於「無相」的止,就如《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中說:「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不滅,離分別故。」毘鉢舍那是梵語Vipasyana的音譯,又譯作毗婆舍那,是觀、了見、正慧抉擇的意思。至於「無相」的觀,就如《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中說:「習信毘鉢舍那觀心者,想見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非心不離心,非來非不來,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善男子!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以正智力,能了一切眾生心行善惡。二者能令一切眾生入於甚深微妙之法。三者一切眾生輪迴生死,隨其緣業,如實了知。四者於諸眾生,三種根性〔23〕,以正智力能分別知。五者於諸眾生如理為說,令種善根,成熟度脫,皆是智力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能於諸法,分別善惡。二者於黑白法〔24〕,遠離攝受。三者能於生死涅槃,不厭不喜。四者,具福智行,至究竟處〔25〕。五者,受勝灌頂〔26〕,能得諸佛不共法等,及一切智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

〔23〕三種根性:就眾生善根的強弱,而分為上、中、下三種根性。又「根」就如樹木之根,有能生的意思;「性」則為指善惡的習性。〔24〕黑白法:即善惡之法。〈俱舍論〉中說:「諸不善業一向名黑,染污性故。色界善業一向名白,不雜惡故。」〔25〕究竟處:即究竟大涅槃,因為佛果是究竟至極的果位,所以佛所證的涅槃稱為究竟處,與二乘人所得的非究竟的有餘涅槃不同。〔26〕灌頂:古印度國王即位的時候,有用四大海的水灌其頂的儀示,以表示祝福。佛教中的十地菩薩,也有由十方諸佛灌其頂而成佛的事。又「灌」有灌持的意思,表示諸佛護念;「頂」指頭頂,表示大行尊高。

「善男子!何者是波羅蜜義?所謂修習勝利,是波羅蜜義;滿足無量大甚深智,是波羅蜜義;行非行法,心不執著,是波羅蜜義;生死過失,涅槃功德,正覺正觀,是波羅蜜義;愚人智人皆悉攝受,是波羅蜜義;能現種種珍妙法寶,是波羅蜜義,無礙解脫,智慧滿足,是波羅蜜義;法界、眾生界〔27〕正分別知,是波羅蜜義;施等及智,能令至不退轉,是波羅蜜義;無生法忍,能令滿足,是波羅蜜義;一切眾生功德善根,能令成熟,是波羅蜜義;能於菩提成佛,十力、四無所畏、不共法等,皆悉成就,是波羅蜜義;生死涅槃,了無二相,是波羅蜜義;濟度一切,是波羅蜜義;一切外道來相詰難〔28〕,善能解釋,令其降伏,是波羅蜜義;能轉十二妙行法輪,是波羅蜜義;無所著、無所見、無患累,是波羅蜜多義。」

〔27〕法界、眾生界:法界的梵語為Dharmadhatu,又叫法性、實相。眾生界是相對於佛界而說的,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除佛法界之外,總稱其他九法界為眾生界,為眾緣和合而生的有情界的意思。〔28〕詰難:質問、問難。

「善男子!初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種種寶藏,無不盈滿,菩薩悉見。善男子!二地菩薩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無量無邊種種妙色,清凈珍寶莊嚴之具,菩薩悉見。善男子!三地菩薩是相先現,自身勇健,甲仗〔29〕莊嚴,一切怨賊,皆能摧伏,菩薩悉見。善男子!四地菩薩是相先現,四方風輪種種妙花,悉皆散灑,充布地上,菩薩悉見。善男子!五地菩薩是相先現,有妙寶女,眾寶瓔珞周遍嚴身,首冠名花以為其飾,菩薩悉見。善男子!六地菩薩是相先現,七寶花池有四階道,金沙遍布,清凈無穢,八功德水〔30〕皆悉盈滿,嗢鉢羅花〔31〕、拘物頭花〔32〕、分陀利花〔33〕隨處莊嚴,於花池所,遊戲快樂,清涼無比,菩薩悉見。善男子!七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菩薩前,有諸眾生應墮地獄,以菩薩力,便得不墮,無有損傷,亦無恐怖,菩薩悉見。善男子!八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身兩邊,有師子王以為衛護,一切眾獸悉皆怖畏,菩薩悉見。善男子!九地菩薩是相先現,轉輪聖王無量億眾圍遶供養,頂上白蓋〔34〕,無量眾寶之所莊嚴,菩薩悉見。善男子!十地菩薩是相先現,如來之身,金色晃耀,無量凈光,皆悉圓滿,有無量億梵王圍遶,恭敬供養,轉於無上微妙法輪,菩薩悉見。」

〔29〕甲仗:盔甲、兵仗,比愈菩薩披盔甲、持兵仗,勇猛精進,降伏煩惱怨賊。〔30〕八功德水:八功德的水有八種特性:﹙1﹚澄凈,﹙2﹚清冷﹙3﹚甘美,﹙4﹚輕軟,﹙5﹚潤澤,﹙6﹚安和,﹙7﹚喝的時候能除饑渴等的過患,﹙8﹚喝了以後一定能長養六根,四大調適。〔31〕嗢鉢羅花:梵語Utpala的音譯,又譯作優缽羅花,蓮花的一種,有青色、紅色等不同的顏色。葉子狹長,接近下方的地方成小圓形,向上漸尖,佛的眼睛長得就像這樣,所以佛經中常以青蓮葉來比喻佛的眼睛。如本經〈蓮華喻贊品第七〉中所說:「目凈無垢妙端嚴,猶如廣大青蓮葉。」〔32〕拘物頭花:梵語Kumuda的音譯,又譯作地喜花、白蓮花、紅蓮花。又含苞而尚未開敷的白蓮花也稱拘物頭花,所以佛經中常以拘物頭花來比喻佛的牙齒,如本經〈大辯才天女讚歎品第三十〉中所說:「齒白齊密如拘物頭花。」〔33〕分陀利花:梵語Pundarika的音譯,又譯作芬陀利迦,是正開放的白蓮花。〔34〕白蓋:用白絹作成的傘蓋,用來比喻清凈的智慧。

「善男子!云何初地名為歡喜?謂初證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於大事用〔35〕,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是故最初名為歡喜。諸微細垢,犯戒過失,皆得清凈,是故二地名為無垢。無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以為根本,是故三地名為明地。以智慧火燒諸煩惱,增長光明,修行覺品,是故四地名為焰地。修行方便,勝智自在,極難得故,見修煩惱,難伏能伏,是故五地名為難勝。行法相續,了了顯現〔36〕,無相思惟,皆悉現前〔37〕,是故六地名為現前。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凈,無有障礙,是故七地名為遠行。無相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是故八地名為不動。說一切法種種差別,皆得自在,無患無累〔38〕,增長智慧,自在無礙,是故九地名為善慧。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皆能遍滿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為法雲。」

〔35〕大事用:菩薩以利益眾生為大事用。

〔36〕行法相續,了了顯現:六地菩薩能恆常正觀因緣所生的一切法,都是不停地在生滅、變異,都是虛幻不實的。〔37〕無相思惟,皆悉現前:由於了知生滅、變異的行法都是如幻的,所以能生起無分別的智慧,稱為無相思惟,也就是正智全都現前。〔38〕無患無累:遠離貪瞋痴等諸惑所引起的煩惱障、智障,契入涅槃寂靜的究竟空義,了知諸法的實性,所以無患無累。

「善男子!執著有相我法無明、怖畏生死惡趣無明〔39〕,此二無明障於初地。微細學處誤犯無明、發起種種業行無明〔40〕,此二無明障於二地。

〔39〕執著有相我法無明、怖畏生死惡趣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初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異生性障」。異生是凡夫的另一個名稱,凡夫因業力的緣故而輪迴六道,受種種各別、差異的果報,所以又稱為異生。這兩種無明正是無始以來,凡夫所以起惑、造業而感異生果報的根本無明,所以叫異生性障。﹙1﹚執著有相我法無明:「執著」即能執的心,「相」是相狀,「我法」就是我執、法執二執。我執是執著這個身體是有真實本體的妄念,而成為一切煩惱的根本。〈俱舍論〉中說:「由我執力,諸煩惱生,三有輪迴,無容解脫。」法執是固執心之外,有所謂的有為法、無為法的實法之妄念。執著我及法都有真實的本體,或執著無我、無法,還是執著於有、無的分別相,所以都是無明。二乘之人雖然斷了我執,但不能斷法執;大乘的菩薩則能漸漸斷除這兩種執著。﹙2﹚怖畏生死惡趣無明:這裡所說的惡趣不單指三惡道,也包括不利於修行的八難處。菩薩證入初地,就能斷除這兩種無明,而證「適行真如」。〔40〕微細學處誤犯無明、發起種種業行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二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邪行障」,本體為俱生﹙與生俱來的﹚所知障的一分,是令一切有情眾生行邪的障礙,所以叫邪行障。﹙1﹚微細學處誤犯無明:這種俱生的邪行障能令菩薩誤犯微細的身口意三業。﹙2﹚發起種種業行無明:種種業行即是由微細的無明所誤犯的三業。初地菩薩還不能避免誤犯微細的過失,入二地時就斷了,而證「最勝真如」。

未得今得愛著無明、能障殊勝總持無明〔41〕,此二無明障於三地。味著等至喜悅無明、微妙凈法愛樂無明〔42〕,此二無明障於四地。

〔41〕未得今得愛著無明、能障殊勝總持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三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暗鈍障」,也是俱生所知障的一分,能使修行者欲貪勝定的境界,而忘失所聞思的境,所以叫暗鈍障。﹙1﹚未得今得愛著無明:未得今得就是指現在證得的勝定。﹙2﹚能障殊勝總持無明:總持有法總持、義總持、咒總持、忍總持四種意思﹙詳見註解3—56﹚。菩薩證入三地,就能斷除愛著勝定境界的欲貪,得勝總持,發聞思修三慧,所以能除暗鈍障,而證「勝法真如」。〔42〕味著等至喜悅無明、微妙凈法愛樂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四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細惑﹙微細煩惱﹚現行障」,為執著實有諸法的法執,也就是俱生所知障中的身見,因為必先有能執者,所執的法才能成力立。這種身見是俱生的身見,相對於分別的身見來說要微細得多,所以稱為細惑。﹙1﹚味著等至喜悅無明:「味著」是貪愛、歡喜現階段所入的定境的覺受,而成為「定愛愚」,會障礙修持更殊勝的定。等至是定的別名,梵語為Samapatti,又譯作三摩缽底。在定中身心平等安和稱為等,定能令達到這種平等之位,所以叫作等至,是只有定境而無散亂心的定。若細說定境的次第有四:﹙a﹚等引﹙Samahita﹚;依定力而引生身心安和平等。﹙b﹚等持﹙Samadhi﹚;又譯作三摩地或三昧,指心住於一境,平等維持,通於定、散二心。假使在於散心而心專註於一境,就是三摩地。〈唯識論述記七〉中說:「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故名為等持,故通定散。」﹙c﹚等至﹙Samapatti﹚;這種定只有定境而無散心,通於有心、無心。若是有心定,則心離昏沉與掉舉而平等,因為定力的緣故才能到這種定境,所以稱為等至。若是無心定,則定中依著身的四大平等,而稱為等至。﹙d﹚等住﹙Samapanna﹚;欲入定時,稱為等至;正在定中,稱為等住。﹙2﹚微妙凈法愛樂無明:微妙凈法是指菩提覺道,愛樂這種妙法就成為「法愛愚」,也是貪著。這兩種無明都是俱生所知障中的身見,是執著諸法為實有的障礙。證入四地的菩薩能夠觀一切法皆無我,所以能斷除這兩種俱生身見的無明,而證「無攝受真如」。

欲背生死無明、希趣涅槃無明〔43〕,此二無明障於五地。觀行流轉無明、麤相現前無明〔44〕,此二無明障於六地。

〔43〕欲背生死無明、希趣涅槃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五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下乘涅槃障」。欲背生死、希趣涅槃就是厭惡生死,欣樂涅槃,與二乘人相同,還沒有證得無分別真如,不明了生死、涅槃的本體並沒有差別,所以叫作下乘涅槃障。證入五地的菩薩實智和俗智能夠並行,所以能斷除這兩種無明,而證「無分別真如」。〔44〕觀行流轉無明、麤相現前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六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粗相現行障」。﹙1﹚觀行流轉無明:觀行是觀心的行法。流轉的流是「相轉」的意思,轉是「起」的意思。觀行流轉就是觀有為法的因果相續而生起。五地的菩薩修止觀,觀四諦法,這是緣苦、集二諦,而多作有相觀的無明。﹙2﹚麤相現前無明:這是觀四諦中的滅、道二諦的清凈相,也是多作有相觀的無明,因此而生出染凈相的執著。證入六地的菩薩多作無相觀,所以能斷除這兩種無明,離染凈相,而證「無染凈相真如」。

微細諸相現行無明、作意欣樂無相無明〔45〕,此二無明障於七地。於無相觀功用無明、執相自在無明〔46〕,此二無明障於八地。

〔45〕微細諸相現行無明、作意欣樂無相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七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細相現行障」,細相就是流轉還滅的生滅相。前六地的菩薩雖然作染凈無分別觀,但因為是依緣起而觀,所以還有生滅的微細相所成的障礙。證入七地的菩薩能作真如實觀,不再著於緣起的生滅相,所以能斷除這兩種無明,而證「法無別真如」。〔46〕於無相觀功用無明、執相自在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八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無相加行障」。前第七地的菩薩雖然作純無相的真如實觀,但是還要藉助於功用而不自在,證入八地的菩薩就能不假施功之力,而很純熟、自然的安住於真如的實相無相之中,功德任運自在,所以能斷除這兩種無明,而證「不增減真如」。

於所說義及名句文,此二無礙未善巧無明、於詞辯才不隨意無明〔47〕,此二無明障於九地。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微細祕密未能悟解事業無明〔48〕,此二無明障於十地。於一切境微細所知障礙無明、極細煩惱麤重無明〔49〕,此二無明障於佛地。」

〔47〕於所說義及名句文此二無礙未善巧無明、於詞辯才不隨意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九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利他行中不欲行障」,也就是不欲行利他之行的障礙。前第八地是剎那增進的果位,所以於自利的功德能任運自在,不必藉助功用之力,但是對於利他的功德尚不能任運,還需要借加行的功用,這就是九地菩薩的障礙。「未善巧」就是還沒有自在。「所說義」即是四無礙辯中的義無礙,「名句文」即是法無礙,「詞」即詞無礙,「辯才」即樂說無礙,「不隨意」即不自在。證入九地的菩薩能斷除四無礙之愚﹙無明﹚,而證「智自在所依真如」。〔48〕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微細祕密未能悟解事業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十地的兩種無明,又稱為「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第九地的自在還不能遍緣一切法,證入十地的菩薩就能斷除這種障礙,所以能於一切之法都得自在,而證「業自在所依真如」。〔49〕於一切境微細所知障礙無明、極細煩惱麤重無明:這是障礙菩薩證入佛地的兩種無明。「一切境」指一切空有、理事,「微細所知障」指第七識中微細的法執種子,「極細煩惱」指七識中微細的煩惱種子。菩薩證入八地時煩惱已不會再起現行,但煩惱的種子在第十地時還是沒有斷盡,所以就成為證入佛地的障礙。在等覺菩薩位金剛定中斷除後,就證入佛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初地中行施波羅蜜,於第二地行戒波羅蜜,於第三地行忍波羅蜜,於第四地行勤波羅蜜,於第五地行定波羅蜜,於第六地行慧波羅蜜,於第七地行方便勝智波羅蜜,於第八地行願波羅蜜,於第九地行力波羅蜜,於第十地行智波羅蜜。」「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最初發心攝受,能生妙寶三摩地;第二發心攝受,能生可愛樂三摩地;第三發心攝受,能生難動三摩地;第四發心攝受,能生不退轉三摩地;第五發心攝受,能生寶花三摩地;第六發心攝受,能生日圓光焰三摩地;第七發心攝受,能生一切願如意成就三摩地;第八發心攝受,能生現前證住三摩地;第九發心攝受,能生智藏三摩地;第十發心攝受,能生勇進三摩地。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發心。」「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初地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爾時,世尊即說呪〔50〕曰:「怛姪他 晡[口*律]儞 曼奴喇剃 獨虎 獨虎 獨虎 耶跋 蘇利瑜 阿婆婆薩底(丁里反下皆同) 耶跋 旃達囉 調怛底 多跋達[口*洛]叉漫 憚茶鉢唎訶[口*藍] 矩嚕 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一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初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得脫一切怖畏,所謂虎狼、師子、惡獸之類,一切惡鬼、人非人〔51〕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52〕,不忘念初地。」

〔50〕咒:咒的梵語為Dharani或Mantra﹙真言﹚,又譯作陀羅尼,是能持、能遮或總持的意思,有能持集種種善法不使散失,能遮止惡法不使生起的力用。在大乘教法中,尤其指能使心不忘法,或能守護修行者的章句。陀羅尼可分為: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忍陀羅尼四種。陀羅尼也可以說是一種「收攝」和「濃縮」的技術,就是以一法收攝諸法,而此一法又可以引發諸法,使得少數幾個文字可以引發諸字,這也是修持陀羅尼可以得到良好效果的原因。﹙詳見註解3—56﹚〔51〕人非人:人指人類;非人是相對於人而總稱天龍八部及夜叉、鬼等的冥界眾生為非人。〔52〕五障:指修道的五種障礙,分別為:﹙1﹚煩惱障;貪瞋痴等的根本煩惱,能蓋障清凈心,妨礙修道,而使不能入於佛法。﹙2﹚業障;過去的重罪,乃至於誹謗正法,因為這些過去的業所產生的障礙還沒有除,所以今生學佛就有種種的阻撓,而不能入於佛法。﹙3﹚生障;因過去業報的障礙沒有除,而受生為無暇之身的趣生障,因此不得入於佛法。﹙4﹚法障;因為過去生中障法的緣故,令今生不能遇到善知識,不得聽聞正法。﹙5﹚所知障;已經遇到善知識,也能夠聽到正法,但因為種種的因緣兩不相和,而妨礙修行佛法。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二地得陀羅尼,名善安樂住:『怛姪他 嗢篅(入聲下同)哩 質哩質哩 嗢篅羅篅羅(引) 喃繕覩繕覩嗢篅哩 虎嚕虎嚕 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二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二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二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三地得陀羅尼,名難勝力:『怛姪他 憚宅 枳般 宅枳 羯喇 [打-丁 致]高喇[打-丁 致] 雞由哩 憚[打-丁 致]哩 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三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三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三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四地,得陀羅尼,名大利益:『怛姪他 室唎室唎 陀弭儞陀弭儞 陀哩陀哩儞 室唎室唎儞 毘舍羅波世波始娜 畔陀弭帝 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四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四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四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五地得陀羅尼,名種種功德莊嚴:『怛姪他 訶哩訶哩 儞遮哩遮哩儞 羯喇摩(引) 儞僧羯喇摩(引) 儞 三婆山儞瞻跋儞 悉耽婆儞謨漢儞 碎閻步陛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五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五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五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六地得陀羅尼,名圓滿智:『怛姪他 毘徙哩毘徙哩 摩哩儞迦哩迦哩 毘度漢底 嚕嚕嚕嚕 主嚕主嚕杜嚕婆杜嚕婆 舍舍設者婆哩灑莎(入) 悉底薩婆薩埵喃 悉甸覩曼怛囉鉢陀儞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六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六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六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七地得陀羅尼,名法勝行:『怛姪他 勺訶(上) 勺訶(引) 嚕勺訶勺訶勺訶嚕 鞞陸枳鞞陸枳 阿蜜[口*栗]哆唬漢儞勃哩山儞 鞞嚕勅枳婆嚕伐底 鞞提呬枳 頻陀鞞哩儞 阿蜜哩底枳 薄虎主愈薄虎主愈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七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七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七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八地得陀羅尼,名無盡藏:『怛姪他 室唎室唎室唎儞 蜜底蜜底 羯哩羯哩醯嚕醯嚕 主嚕主嚕 畔陀弭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八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八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八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九地得陀羅尼,名無量門:『怛姪他 訶哩旃荼哩枳 俱藍婆喇體(天里反) 都刺死 跋吒跋吒死室唎室唎迦室哩迦必室唎 莎(蘇活反)悉底 薩婆薩埵喃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九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九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九地。」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十地得陀羅尼,名破金剛山:『怛姪他 悉提(去) 蘇悉提(去)謨折儞木察儞毘木底菴末麗 毘末麗涅末麗 忙揭麗呬[口*闌]若揭鞞 曷喇怛娜揭鞞 三曼多跋姪麗 薩婆頞他娑憚儞 摩捺斯莫訶摩捺斯 頞步底頞 窒步底 阿[口*賴]誓毘喇誓頞主底菴蜜[口*栗]底 阿[口*賴]誓毘喇誓 跋[口*藍]謎 跋囉蚶(火含)幺莎(入) 囇晡喇儞晡喇娜 曼奴喇剃莎訶。』善男子!此陀羅尼灌頂吉祥句,是過十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十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一切毒害皆悉除滅,解脫五障,不忘念十地。」

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焰菩薩,聞佛說此不可思議陀羅尼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頌讚曰:

「敬禮無譬喻           甚深無相法            眾生失正知            唯佛能濟度

如來明慧眼            不見一法相〔53〕 復以正法眼            普照不思議〔54〕

不生於一法            亦不滅一法〔55〕 由斯平等見            得至無上處

不坏於生死            亦不住涅槃〔56〕 不著於二邊            是故證圓寂

於凈不凈品            世尊知一味〔57〕 由不分別法            獲得最清凈

世尊無邊身            不說於一字〔58〕 令諸弟子眾            法雨皆充滿〔59〕

佛觀眾生相            一切種皆無            然於苦惱者            常興於救護

苦樂常無常            有我無我等            不一亦不異            不生亦不滅

如是眾多義            隨說有差別            譬如空谷響〔60〕 唯佛能了知

法界無分別            是故無異乘〔61〕 為度眾生故            分別說有三」

〔53〕如來明慧眼,不見一法相:慧眼是五眼之一。五眼為:﹙1﹚肉眼;肉身所具有的眼。﹙2﹚天眼;色界天人所有的眼,修禪定的人也可以證得,不論遠近、內外、明暗都能看得見。﹙3﹚慧眼;指二乘人照見真空無相的智慧。﹙4﹚法眼;指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5﹚佛眼;佛陀身中具備前面的四眼。這五眼中,慧眼是觀空諦的一切智,法眼為俗諦的道種智,佛眼則是中諦的一切種智。所謂:「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遍真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如來的明慧眼,照了一切法的本體皆空而沒有分別;因為沒有分別心,所以心中一點法相的分別執著也沒有,因此說「不見一法相」,並不是沒有一切法。〔54〕復以正法眼,普照不思議:法眼照有,遍於真諦、俗諦,並不是不見真如,而是在照了一切諸法的同時又沒有任何執著。緣於佛的教法及眾生的根性的智慧,稱為「法眼」;一切有為、無為法沒有不解了的,稱為「普照」;不是凡夫、二乘人所可以測知的,稱為「不思議」。〔55〕不生於一法,亦不滅一法:如實了知一切境界,不妄見增生一法,也不妄見減滅一法;處於一切境界當中,能了知有依因緣而起的生滅,而真如並無生滅。〔56〕不坏於生死,亦不住涅槃:「壞」是斷的意思。不同於二乘人永斷生死輪迴,而住著於「滅邊」;也不著住於涅槃,而住於「有邊」;就是空、有都不著住。離開生滅、空有等二元對立的邊見,證得無住涅槃,才是究竟圓滿。〔57〕於凈不凈品,世尊知一味:凈、不凈的體性都是真如,所以是一樣、一味的。〔58〕世尊無邊身,不說於一字:無邊是廣大無邊際。無邊身,指佛的法身遍一切處沒有邊際,佛的法身未曾說過一字。《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中說:「離一切相者,所謂不可依言說取。以菩提法中無有受言說者,及無能言說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無有能取可取,無自無他,離分別相故。」〔59〕令諸弟子眾,法雨皆充滿:然而由於因緣及願自在之力的緣故,令眾生聞法皆得充滿。〔60〕譬如空谷響:譬如空谷本來沒有音聲,隨著種種響緣的生起而發出各種聲音。以上所舉的苦樂、常無常、我無我、一異、生滅五個相對的境界也是如此,真如自性中本沒有這些相對,隨著眾緣的生起才各別生出種種的對立,而這些相對的境界,其本體也不是實有的。〔61〕異乘:真如法界唯有一佛乘,沒有三乘的差別。《法華經?方便品》中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爾時,大自在梵天王亦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王經希有難量,初中後善,文義究竟,皆能成就一切佛法,若受持者,是人則為報諸佛恩。」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善男子!若得聽聞是經典者,皆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男子!是能成熟不退地菩薩殊勝善根,是第一法印〔62〕,是眾經王故,應聽聞受持讀誦。何以故?善男子!若一切眾生未種善根,未成熟善根,未親近諸佛者,不能聽聞是微妙法。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聽受者,一切罪障皆悉除滅,得最清凈,常得見佛,不離諸佛及善知識勝行之人,恆聞妙法,住不退地,獲得如是勝陀羅尼門無盡無減:所謂海印出妙功德陀羅尼無盡無減〔63〕,通達眾生意行言語陀羅尼無盡無減〔64〕,日圓無垢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65〕,滿月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66〕,能伏諸惑演功德流陀羅尼無盡無減〔67〕,破金剛山陀羅尼無盡無減〔68〕,說不可說義因緣藏陀羅尼無盡無減〔69〕,通達實語法則音聲陀羅尼無盡無減〔70〕,虛空無垢心行印陀羅尼無盡無減〔71〕,無邊佛身皆能顯現陀羅尼無盡無減〔72〕。善男子!如是等無盡無減諸陀羅尼門得成就故,是菩薩摩訶薩能於十方一切佛土化作佛身,演說無上種種正法,於法真如不動不住〔73〕、不來不去〔74〕,善能成熟一切眾生善根,亦不見一眾生可成熟者。雖說種種諸法,於言辭中不動不住、不去不來,能於生滅證無生滅。以何因緣說諸行法無有去來?由一切法體無異故。」說是法時,三萬億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無量諸菩薩不退菩提心,無量無邊苾芻、苾芻尼得法眼凈,無量眾生髮菩薩心。

〔62〕法印:妙法的印璽。妙法真實,不變不動,所以稱為印;又妙法就像國王的印璽一樣通達無礙,所以稱為印;又是用來證明佛的正法的,所以稱為印。《法華經?譬喻品》中說:「汝舍利弗,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又總攝一切佛所說的法,而建立三種的法印,以印證真是佛所說的正法,稱為三法印。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大智度論?二十二〉中說:「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63〕海印出妙功德陀羅尼無盡無減:海印即真如本覺。妄念去盡,心鏡澄清明澈,萬像就會齊現,就如大海,風來了就會起浪,如果風止息了,海水回復原來的澄清,就能映現所有的影像一樣。《華嚴經》中說:「眾生形相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清凈的真如本覺,本來就具足一切功德,初地菩薩修習布施波羅蜜,除煩惱、所知二障,證適行真如,能出生勝妙功德無盡無減。無盡無減指無為法,無為法離生滅之相,所以無盡無減。以下皆同。〔64〕通達眾生意行言語陀羅尼無盡無減:二地菩薩修習持戒波羅蜜,除身口意三業的無明,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所以能通達自己與其他眾生的三業。意、行、言語即意、身、口三業。〔65〕日圓無垢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三地菩薩修習忍辱波羅蜜,斷除暗鈍的障礙,證勝法真如,能發啟殊勝的妙定,就像太陽一樣,能自離垢染,所以是「無垢」;能破除黑暗,所以說「相光」。〔66〕滿月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四地菩薩修習精進波羅蜜,斷細惑現行的障礙,破除身見,證無攝受真如,精進殊勝,能長養一切的善法,就像月亮一樣清凈圓滿。〔67〕能伏諸惑演功德流陀羅尼無盡無減:五地菩薩修習禪定波羅蜜,斷除厭惡生死、欣樂涅槃的障礙,證無分別真如,得相應的增上慧,所以能伏由分別心而生的一切貪愛的妄惑;修靜慮得勝定,所以能演說一切功德。〔68〕破金剛山陀羅尼無盡無減:六地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能斷除執著有染凈相的障礙。這個障如金剛大山,甚難破除,除了以後就能證無染凈真如。〔69〕說不可說義因緣藏陀羅尼無盡無減:七地菩薩修習方便勝智波羅蜜,多住於無相,能除細相現行的障礙,證法無分別真如,所以能以方便善巧說不可說的無相的道理,也不會違反假名而有的因緣法。〔70〕通達實語法則音聲陀羅尼無盡無減:八地菩薩修習願波羅蜜,於無相斷除加行的障礙,證不增減真如,所以功德任運自在,能通達實語真諦。「音聲」就是語。〔71〕虛空無垢心行印陀羅尼無盡無減:九地菩薩修習力波羅蜜,證智自在所依真如,得四無礙辯,自在如虛空,斷除利他中不欲行的障礙,所以無垢;所說的法義都是眾生心行的勝印,能令眾生都得到殊勝的利益。〔72〕無邊佛身皆能顯現陀羅尼無盡無減:十菩薩修習智波羅蜜,斷除法未自在的障礙,證業自在所依真如,得大智慧,如雲一樣充滿法界,一切眾生所願見到的佛身都能無盡地顯現。〔73〕於法真如不動不住:佛雖現種種佛身演說諸法,又不違背真諦。如《維摩詰經》中所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雖然現無邊身,而離喧亂流轉之苦,所以說「不動」。「不住」即不住著於一切法相,亦不住涅槃寂滅。〔74〕不來不去:法身常住,如澄凈的天空,不來不去,只因眾生的心有如污濁的水,所以不能顯現。若心水凈,菩提自然影現,就像月亮印現於澄清的水面一樣。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勝法能逆生死流       甚深微妙難得見     有情盲冥貪慾覆     由不見故受眾苦」爾時,大眾俱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宣讀誦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我等大眾皆悉往彼為作聽眾,是說法師令得利益,安樂無障,身意泰然。我等皆當盡心供養,亦令聽眾安穩快樂,所住國土,無諸怨賊、恐怖、厄難、飢饉之苦,人民熾盛〔75〕。此說法處道場之地,一切諸天、人非人等一切眾生,不應履踐及以污穢。何以故?說法之處即是制底〔76〕,當以香花、繒彩〔77〕、幡蓋而為供養,我等常為守護,令離衰損。」佛告大眾:「善男子!汝等應當精勤修習此妙經典,是則正法久住於世。」

〔75〕熾盛:興旺。

〔76〕制底:梵語Caitya的音譯,又譯作制多、制怛羅、支提,是積聚、福聚的意思,就是佛塔。〈大日經疏〉中說:「制底,翻為福聚,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77〕繒彩:繒是絲織品的總稱,彩是五色的絲綢;繒彩就是彩色的絲綢修飾物。

◎附錄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八、第四卷﹙最凈地陀羅尼品﹚「佛智眾生即我心       圓通稱入最幽深        陀羅十地三摩等        不異貪庭清凈等

十種波羅無盡藏       本來具足非但今        開之授與無人得        不減不增絕響音」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五                                                              大唐三藏沙門義凈奉 制譯  

⊙蓮華〔1〕喻贊品第七

爾時,佛告菩提樹神〔2〕:「善女天!汝今應知,妙幢夜夢見妙金鼓出大音聲,贊佛功德並懺悔法,此之因緣我為汝等廣說其事,應當諦聽,善思念之。過去有王,名金龍主,常以蓮華喻贊,稱嘆十方三世諸佛。」即為大眾說其贊曰:

注釋:〔1〕蓮華:蓮華在中國古代又稱為芙蓉或芙蕖,生長在沼澤污泥之中,而開出的華卻柔軟清凈。由於蓮華這種生長的特性,所以常被引用來譬喻吉祥、清凈、尊貴等具正面光明的象徵。如佛陀就被稱為「人中蓮華」,因為佛陀雖然出現在五濁惡世,卻不染著於世間的煩惱、執著,就如蓮華出淤泥而不染一樣。在《雜阿含經》中,也以蓮華來比喻解脫的聖者。〔2〕菩提樹神:菩提樹神在佛經為守護菩提樹的天女。這位樹神的過去生曾為天自在光王,其本事因緣可參見本經之〈長者子流水品第二十五〉。

「過去未來現在佛       安住十方世界中 我今至誠稽首禮     一心讚歎諸最勝

無上清凈牟尼尊   身光照耀如金色〔3〕          一切聲中最為上     如大梵響震雷音〔4〕

發彩喻若黑蜂王     宛轉旋文紺青色〔5〕          齒白齊密如珂雪    平正顯現有光明〔6〕

目凈無垢妙端嚴     猶如廣大青蓮葉〔7〕          舌相廣長極柔軟     譬如紅蓮出水中〔8〕

眉間常有白毫光     右旋宛轉頗梨色〔9〕          眉細纖長類初月     其色晃耀比蜂王〔10〕

〔3〕身光照耀如金色: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十四,身金色相,佛身上的膚色有如黃金。〔4〕如大梵響震雷音: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二十八,梵音深遠相。梵是清凈的意思。佛的音聲清凈而遠聞。〔5〕發彩喻若黑蜂王,宛轉旋文紺青色:這是《無量壽經》中所說,佛三十二相中的旋發紺青相。紺青色是青中帶赤的顏色。佛的毛髮青中帶赤,稠密又自然捲曲。〔6〕齒白齊密如珂雪,平正顯現有光明: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二十三,齒白齊密相。佛有四十顆牙齒,都白凈而堅密。珂是像玉一樣的石頭,又稱為白瑪瑙。珂雪是像雪一樣潔白的珂玉,用來比喻佛齒的白凈。〔7〕目凈無垢妙端嚴,猶如廣大青蓮葉: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二十九,眼色如紺青相。佛的眼睛紺青,鮮白分明,眼尾微向上彎,就像青蓮華的葉子。青蓮華的葉子廣大而狹長,接近下方的地方成小圓形,向上漸尖,佛的眼睛長得就像這樣,所以佛經中常以青蓮葉來比喻佛的眼睛。〔8〕舌相廣長極柔軟,譬如紅蓮出水中: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二十七,廣長舌相。佛的舌廣而長,顏色淡紅,柔軟細薄,往上伸展開來可以覆蓋整個面部,一直到髮際。〔9〕眉間常有白毫光,右旋宛轉頗梨色: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三十一,眉間白毫相。佛的兩眉之間有白毫,向右旋,能放出光芒。〔10〕眉細纖長類初月,其色晃耀比蜂王:這是佛八十種隨形好中的第三,眉如初月。隨形好是更細分三十二相為八十種之好。佛的眉形細細長長的,就像月初的下弦月,眉毛細密又有光澤,就像蜂王身上的細毛一樣。

鼻高脩直如金鋋〔11〕        凈妙光潤相無虧     一切世間殊妙香     聞時悉知其所在

世尊最勝身金色     一一毛端相不殊〔12〕        紺青柔軟右旋文〔13〕        微妙光彩難為喻

初誕身有妙光明     普照一切十方界     能滅三有眾生苦     令彼悉蒙安穩樂

地獄傍生鬼道中     阿蘇羅天及人趣     令彼除滅於眾苦     常受自然安穩樂

身色光明常普照     譬如鎔金妙無比     貌圓明如滿月〔14〕  脣色赤好喻頻婆〔15〕

〔11〕鼻高脩直如金鋋:這是佛八十種隨形好的第二,鼻高不現孔。「鋋」是箭尾插入箭篙中的部分。佛的鼻子修長,又挺又直,就像金色的挺直箭尾。〔12〕一一毛端相不殊: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佛的一一毛孔,都各有一青色的毛而不雜亂。〔13〕紺青柔軟右旋文: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十三,身毛上摩相。佛的身毛都是紺青色的,毛端也都向右旋,並向上偃伏。〔14〕面貌圓明如滿月:這是佛八十種隨形好中的第四十,面凈滿如月。〔15〕脣色赤好喻頻婆:這是佛八十種隨形好中的第二十九,唇如頻婆果之色。頻婆是一種紅色的果實,形狀像枳。

行步威儀類師子〔16〕        身光朗耀同初日     臂肘纖長立過膝     狀等垂下娑羅枝〔17〕

圓光一尋照無邊〔18〕        赫奕猶如百千日     悉能遍至諸佛剎     隨緣所在覺群迷

凈光明網無倫比     流耀遍滿百千界     普照十方無障礙     一切冥闇悉皆除

善逝慈光能與樂     妙色映徹等金山     流光悉至百千土     眾生遇者皆出離

佛身成就無量福     一切功德共莊嚴     超過三界獨稱尊     世間殊勝無與等

所有過去一切佛     數同大地諸微塵     未來現在十方尊     亦如大地微塵眾

我以至誠身語意     稽首歸依三世佛     讚歎無邊功德海     種種香花皆供養

設我口中有千舌     經無量劫贊如來     世尊功德不思議     最勝甚深難可說

假令我舌有百千     讚歎一佛一功德     於中少分尚難知     況諸佛德無邊際

假使大地及諸天     乃至有頂〔19〕為海水   可以毛端滴知數     佛一功德甚難量

我以至誠身語意     禮讚諸佛德無邊     所有勝福果難思     回施眾生速成佛

彼王讚歎如來已     倍復深心發弘願     願我當於未來世     生在無量無數劫

夢中常見大金鼓     得聞顯說懺悔音     贊佛功德喻蓮華     願證無生成正覺

諸佛出世時一現     於百千劫甚難逢     夜夢常聞妙鼓音     晝則隨應而懺悔

我當圓滿修六度     拔濟眾生出苦海     然後得成無上覺     佛土清凈不思議

以妙金鼓奉如來     並贊諸佛實功德     因斯當見釋迦佛     記我當紹人中尊

金龍金光是我子     過去曾為善知識     世世願生於我家     共授無上菩提記

若有眾生無救護     長夜輪迴受眾苦     我於來世作歸依     令彼常得安穩樂

三有眾苦願除滅     悉得隨心安樂處     於未來世修菩提     皆如過去成佛者

願此金光懺悔福     永竭苦海罪消除     業障煩惱悉皆亡     令我速招清凈果

福智大海量無邊     清凈離垢深無底     願我獲斯功德海     速成無上大菩提

以此金光懺悔力     當獲福德凈光明     既得清凈妙光明     常以智光照一切

願我身光等諸佛     福德智慧亦復然     一切世界獨稱尊     威力自在無倫匹

有漏苦海願超越     無為樂海願常游     現在福海願恆盈     當來智海願圓滿

願我剎土超三界     殊勝功德量無邊     諸有緣者悉同生     皆得速成清凈智

妙幢汝當知            國王金龍主            曾發如是願            彼即是汝身

往時有二子            金龍及金光            即銀相銀光            當授我所記

大眾聞是說            皆發菩提心            願現在未來            常依此懺悔」

〔16〕行步威儀類師子:這是佛八十種隨形好中的第四十四,威儀如師子。佛走路不急不緩,穩健而有威儀,就像師子那樣的有威嚴。〔17〕臂肘纖長立過膝,狀等垂下娑羅枝: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九,手過膝相。佛的手臂修長而堅實,下垂時長度超過膝蓋,就像垂下來的娑羅樹的樹枝。「娑羅」是堅固的意思,娑羅樹之林就稱為堅固林。〔18〕圓光一尋照無邊:這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十五,常光一丈相。佛的身上常放光明,四面各有一丈,普照十方世界。一尋就是一丈,又有說八尺為一尋。〔19〕有頂:指有頂天,有兩種說法:﹙1﹚指色界的第四處——色究竟天,這是有形世界的最頂端,所以稱為有頂。﹙2﹚指無色界的第四處—非想非非想天,位於世界的最頂端,所以稱為有頂。

◎附錄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九、第五卷﹙連花喻贊品﹚「禪名樹女                理號蓮華                    金龍是慧                    生在佛家

銀光即止                證道不遐                    假說法性                    奇哉釋迦」

⊙金勝陀羅尼品第八

爾時,世尊復於眾中,告善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有陀羅尼名曰金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親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恭敬供養者,應當受持此陀羅尼。何以故?此陀羅尼乃是過、現、未來諸佛之母〔1〕。是故當知持此陀羅尼者,具大福德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諸善本,今得受持,於戒清凈不毀不缺,無有障礙,決定能入甚深法門。」世尊即為說持呪法,先稱諸佛及菩薩名,至心禮敬,然後誦呪。  

注釋:〔1〕諸佛之母:母是「能生」的意思;能生諸佛,所以稱為佛母。佛從法生,所以法名為佛母。《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說:「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南無諸大菩薩摩訶薩南無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東方不動佛南無南方寶幢佛南無西方阿彌陀佛南無北方天鼓音王佛南無上方廣眾德佛南無下方明德佛南無寶藏佛南無普光佛南無普明佛南無香積王佛南無蓮花勝佛南無平等見佛南無寶髻佛南無寶上佛 南無寶光佛南無無垢光明佛南無辯才莊嚴思惟佛南無凈月光稱相王佛南無華嚴光佛南無光明王佛南無善光無垢稱王佛南無觀察無畏自在王佛南無無畏名稱佛南無最勝王佛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南無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南無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南無慈氏菩薩摩訶薩南無善慧菩薩摩訶薩陀羅尼曰:「南無喝[口*賴]怛娜怛喇夜也 怛姪他 君睇 君睇 矩折囇 矩折囇 壹窒哩 蜜窒哩 莎訶。」佛告善住菩薩:「此陀羅尼是三世佛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呪者,能生無量無邊福德之聚,即是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數諸佛,如是諸佛皆與此人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善住!若有人能持此呪者,隨其所欲,衣食財寶、多聞聰慧、無病長壽,獲福甚多,隨所願求,無不遂意。善住!持是呪者,乃至未證無上菩提,常與金城山菩薩、慈氏菩薩、大海菩薩、觀自在菩薩、妙吉祥菩薩、大氷伽羅菩薩〔2〕等而共居止,為諸菩薩之所攝護。善住!當知持此呪時,作如是法,先應誦持滿一萬八遍為前方便。次於闇室莊嚴道場,黑月一日〔3〕清凈洗浴,著鮮潔衣,燒香散花,種種供養並諸飲食。入道場中,先當稱禮如前所說諸佛菩薩,至心殷重悔先罪已,右膝著地,可誦前呪滿一千八遍,端坐思惟,念其所願。日未出時,於道場中,食凈黑食〔4〕,日唯一食,至十五日方出道場。能令此人福德威力不可思議,隨所願求無不圓滿,若不遂意,重入道場,既稱心已,常持莫忘。」

〔2〕大氷伽羅菩薩:「大氷伽羅」是梵語Mahapingala的音譯,Maha是大的意思,pingala是黃褐色的意思。〔3〕黑月一日:黑月又叫黑分,指陰曆的下半月。印度的曆法將每一個月都分為兩份,滿月前的十五日叫白月,後十五或十四日叫黑月,因為月份有大小的緣故。黑月一日就是陰曆的十六日。〔4〕黑食:又稱為黑飯,就是將所吃的飯染黑。中國多以天燭﹙楊桐﹚草葉的汁染飯,將飯染成青黑色,禪宗慣例在陰曆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聖誕之日染飯供佛。楊桐屬於山茶科,是一種常綠的小喬木,葉子濃密,結漿果。

⊙重顯空性品第九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為欲利益菩薩摩訶薩人天大眾,令得悟解甚深真實第一義〔1〕故,重明空性而說頌曰:

注釋:〔1〕第一義:究竟的真理叫第一義。因為是最上,再沒有能超過的,所以是「第一」;深有道理,所以叫作「義」。《楞伽經》中說:「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

「我已於余甚深經   廣說真空微妙法〔2〕          今復於此經王內     略說空法不思議

於諸廣大甚深法     有情無智不能解     故我於斯重敷演     令於空法得開悟

大悲哀愍有情故     以善方便勝因緣     我今於此大眾中     演說令彼明空義

當知此身如空聚〔3〕          六賊依止不相知〔4〕          六塵諸賊別依根〔5〕          各不相知亦如是

〔2〕真空微妙法:佛教所說的「空」,是指因緣所生的一切法,隨時都在順著因緣的變動而變異生滅,畢竟都沒有真實不變的夲體,所以稱為空。「空」又指理體的空寂。《楞伽經?第子品》中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空之義,細分有十八空,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無散空、性空、自性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明白這十八空理,能去除四種過失:﹙1﹚除戲論。能去除世間外道的我執及出世行者的法執,這二種不真實的戲論會阻礙人悟入人空、法空的道理,所以應該要去除。﹙2﹚除怖畏。或有眾生聽說人空、法空而怖畏不修道,這就是著了空;佛就為這些眾生說有修行之事、有功用,若人能依法修行就能得道及道果,乃至證得三身的一切功德。﹙3﹚除懈怠。若一定說自性本凈,不勞修道;佛則明說,如如自性非凈不凈,但有妄惑時就稱為不凈,除惑以後就稱為凈,所以應該修道才可以解脫。﹙4﹚除疑惑。眾生既然聽聞如如自性非有非無,有些會心生猶豫,佛就為這些眾生分別判定,人我、法我這二我決定非有,人法二無﹙空﹚的道理決定非無,所以能除疑惑,使令開悟。〔3〕此身如空聚:這是標明內外空。組成我們這個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及第八識,都沒有不變的實性,所以是內空。依這個身體而生出的六根及六識也沒有實性,這就是外空,而不是說離開這個身體之外的空。所以內外空是指此身就像泡沫聚一樣不堅實。〔4〕六賊依止不相知:這是標明內空。六賊又分內六賊﹙六根﹚、外六賊﹙六塵﹚,這裡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愛惡,能令人生起貪、瞋、痴三毒,而損法身慧命,如賊一樣,所以稱為六賊。如果沒有外境﹙六塵﹚的緣,六根及六識不會自己妄起分別,因此知道六根及六識不能單獨起作用,所以說是內空。〔5〕六塵諸賊別依根:這是標明外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外境﹚,能引起六根的貪著,所以稱為外六賊。這六塵及一切外境,若沒有六根、六識的攀緣,也不能起作用,所以說「境離心無,境因心變」,這就是外空。

眼根常觀於色處    耳根聽聲不斷絕     鼻根恆嗅於香境     舌根鎮甞於美味

身根受於輕軟觸     意根了法不知厭     此等六根隨事起     各於自境生分別〔6〕

識如幻化非真實     依止根處妄貪求     如人奔走空聚中     六識依根亦如是

心遍馳求隨處轉     托根緣境了諸事     常愛色聲香味觸     於法尋思無暫停

隨緣遍行於六根     如鳥飛空無障礙     藉此諸根作依處       方能了別於外境

此身無知無作者     體不堅固托緣成〔7〕          皆從虛妄分別生     譬如機關由業轉〔8〕

地水火風共成身     隨彼因緣招異果     同在一處相違害     如四毒蛇居一篋

此四大蛇性各異     雖居一處有升沈     或上或下遍於身     斯等終歸於滅法

於此四種毒蛇中     地水二蛇多沈下     風火二蛇性輕舉     由此乖違眾病生

心識依止於此身     造作種種善惡業     當往人天三惡趣     隨其業力受身形

遭諸疾病身死後     大小便利悉盈流     膿爛蟲蛆不可樂     棄在屍林如朽木汝等當觀法如是     云何執有我眾生〔9〕          一切諸法盡無常     悉從無明緣力起〔10〕

彼諸大種咸虛妄     本非實有體無生〔11〕        故說大種性皆空     知此浮虛非實有

〔6〕此等六根隨事起,各於自境生分別:凡夫的內六根,會依第六識妄分別的起事心,而對外六塵產生主觀的、虛幻的眼識、耳識、、、等的感受。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才能生出覺受,合稱為十八界。﹙六根、六塵合稱為十二處,經論中常見的根、處、界,就是指的六根、十二處、十八界。﹚〔7〕此身無知無作者,體不堅固托緣成:這個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也沒有自性,六根若沒有識心的作用,就沒有能產生覺受的人;識心若沒有六根、六塵,單獨也不會起作用,所以了知這個身體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並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存在。〔8〕皆從虛妄分別生,譬如機關由業轉:這個身並沒有不變的本體,一切的覺受也都是由顛倒虛妄分別而生,就好像機關木人,完全由業風所轉一樣。〔9〕汝等當觀法如是,云何執有我眾生:這是標明畢竟空。不僅我空,眾生也空。菩薩發心常利益眾生,盡生死際誓願都不斷絕,所以須觀修能發願之心及所利益的眾生都是空,才能畢竟利益眾生。〔10〕一切諸法盡無常,悉從無明緣力起:這是標明無際空。一切的現象都是由無明的妄想造作而生,生死的輪迴雖然長遠,但並沒有前後際。因為無明是妄想所生,本來就是非有,所以沒有前際﹙無始﹚;生死等分別之相,未來也沒有,所以也沒有後際﹙無終﹚;所以說是無際空。〔11〕彼諸大種咸虛妄,本非實有體無生: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這四大元素周遍於一切色法,所以稱為「大」;能造作出一切色法,所以稱為「種」。色、香等一切物質,都不能離開這四大而存在,所以稱為大種。然而這四大種也是因眾生的顛倒而緣生的,本來就不是實有的,也不是自然生出來的,所以說是「無生」。

無明自性本是無     藉眾緣力和合有     於一切時失正慧     故我說彼為無明〔12〕

行識為緣有名色〔13〕        六處及觸受隨生〔14〕        愛取有緣生老死〔15〕        憂悲苦惱恆隨逐

眾苦惡業常纏迫    生死輪迴無息時     本來非有體是空     由不如理生分別

〔12〕於一切時失正慧,故我說彼為無明:以下解說十二因緣。﹙一﹚最初為無明。「無明」為過去世無始之煩惱、執著,也不是實有,是因為妄失正慧而生的。《圓覺經》中說:「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13〕行識為緣有名色:此即十二因緣中的﹙二﹚行、﹙三﹚識、﹙四﹚名色。「行」是身、口、意依過去世的煩惱、執著而作的善惡業。《增一阿含經》中說:「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識」是依過去世的業,而於現世受胎的一念。「名色」是在胎中,心及身漸漸發育的時期。「名」指心法,因心法沒有實體,只能用名言來詮釋,所以稱為名。「色」指物質所生成的眼、耳等的色身。〔14〕六處及觸受隨生:此即十二因緣中的﹙五﹚六處、﹙六﹚觸、﹙七﹚受。「六處」即六根,又叫六入,是六根具足成熟而出生的時候。「觸」,二、三歲時,對於事物還不能識別苦或樂,只是想要觸覺外物的時候。「受」,六、七歲以後,漸漸對於事物能識別苦樂,而產生苦樂的感受。〔15〕愛取有緣生老死:此即十二因緣中的﹙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愛」,十四、五歲以後,種種強盛的愛欲漸漸就生出來了。「取」,成人以後,愛欲越盛,身心終日馳驅於種種的境界,以求取自己所想要的。「有」,依愛、取的執著、煩惱而造作出種種的業,一有了業力,就決定了未來的果,所以「有」就是有了業報的力量。「生」,依據現在所作的業,就決定了未來受生的情況。「老死」,於來世又受一番老死。十二因緣中的無明、行二者,屬於惑業,是過去世所造的因。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是由於過去所造的惑業的因成熟了,而於現在所受的果。這是過去、現在一重的因果。愛、取、有三者,則是現在所造的惑業;生與老死二者,是由現在所造惑業的因,而於未來將會招感的果。這是現在、未來一重的因果。所以十二因緣所說的就是三世兩重因果的緣起。除此之外,又有剎那相續的十二因緣。如由貪念無明而造殺業,因果就剎那生起相續。無論那一種緣起,都是因為最初一念,迷失圓照清凈覺相,生起無明,才產生連續的其他十一支的枝葉。但無明也不是實有的,只要覺知所執著、分別的只是空華,不跟著起惑、造業,就不會受報輪轉了,就如《圓覺經》中所說:「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佛在《大般若涅槃經》中也說:「我以佛眼,遍觀三世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

我斷一切諸煩惱     常以正智現前行〔16〕        了五蘊宅悉皆空     求證菩提真實處〔17〕

我開甘露大城門     示現甘露微妙器     既得甘露真實味     常以甘露施群生〔18〕

〔16〕我斷一切諸煩惱,常以正智現前行:這是標明無散空。佛修一切善,至無餘依涅槃也無散舍而觀空,所以叫無散空。因此佛雖入涅槃也不舍本願,常能隨眾生機緣現應化身而度化、導利眾生,常隨不舍,就如月輪的影像不離水面或鏡面一樣。不同二乘人所修的諸善,至無餘依涅槃後都散舍了,入滅永斷,慈悲心少,不能度化其他眾生。「我斷一切諸煩惱」,就是明白標示已經證得究竟涅槃;「常以正智現前行」,則是表明依法身所起的應化身是智慧之影,所以叫做正智。〔17〕了五蘊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實處:「蘊」的梵語為Skandha,又譯作陰、眾等。陰同「蔭」字,是蔭覆、積集的意思;眾是眾多和聚的意思。因此「蘊」這個字的本身,就表明了由種種因緣積集而成的有為法的自性。有為法的作用都沒有純一的法,都是由種種因緣相集而成的,所以稱為「蘊」。五蘊為:﹙1﹚色蘊;總括五根、五境﹙塵﹚等有形的物質。﹙2﹚受蘊;對境而感受事物之心的作用。﹙3﹚想蘊;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的作用。﹙4﹚行蘊;其他對境而起貪、瞋等善惡一切法之心的作用。﹙5﹚識蘊;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的本體。所以色蘊就是色身,其他四蘊都是心的作用。了五蘊宅悉皆空,就是明了五蘊身心的輪迴都是空華水月,並非實有。求證菩提真實處,菩提是「覺」的意思,真實處就是真實而非虛妄的法身、自性本體。又因了知五蘊宅悉皆空,所以不捨生死;求證菩提真實處,所以不舍涅槃。〔18〕我開甘露大城門,示現甘露微妙器,既得甘露真實味,常以甘露施群生:這是標明本性空。眾生的自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一切功德,不是經過修習才有的,所以才叫本性。菩薩因此速得清凈而觀空,所以叫本性空。甘露,梵語為Amrta又譯作美露、天酒,是天人的美酒,又稱為不死葯。佛的教法就譬如甘露,能令眾生了脫生死無際的輪迴。〈注維摩詰經〉中說:「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斷,是真不死葯也。」

我擊最勝大法鼓    我吹最勝大法螺     我然最勝大明燈     我降最勝大法雨

降伏煩惱諸怨結     建立無上大法幢〔19〕        於生死海濟群迷     我當關閉三惡趣

煩惱熾火燒眾生     無有救護無依止     清涼甘露充足彼     身心熱惱並皆除

由是我於無量劫     恭敬供養諸如來     堅持禁戒趣菩提     求證法身安樂處

施他眼耳及手足     妻子僮僕心無悋     財寶七珍莊嚴具     隨來求者咸供給

忍等諸度皆遍修     十地圓滿成正覺     故我得稱一切智     無有眾生度量者

假使三千大千界     盡此土地生長物     所有叢林諸樹木     稻麻竹葦及枝條

此等諸物皆伐取     竝悉細末作微塵     隨處積集量難知     乃至充滿虛空界

一切十方諸剎土     所有三千大千界     地土皆悉末為塵     此微塵量不可數

假使一切眾生智     以此智慧與一人     如是智者量無邊     容可知彼微塵數

牟尼世尊一念智     令彼智人共度量     於多俱胝劫數中     不能算知其少分」時諸大眾聞佛說此甚深空性,有無量眾生悉能了達四大、五蘊體性俱空,六根、六境〔20〕妄生系縛,願舍輪迴,正修出離,深心慶喜,如說奉持。

〔19〕我擊最勝大法鼓,我吹最勝大法螺,我然最勝大明燈,            我降最勝大法雨,降伏煩惱諸怨結,建立無上大法幢:這是標明一切法空。為令十力、四無所畏等一切佛法都得清凈的緣故而觀此空,所以叫一切法空。降伏煩惱怨結就是破惡;建大法幢就像其他經上所說,欲說大法,建大法幢,得菩提智。〔20〕六境:即六塵,因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對的境,所以又叫六境。

⊙依空滿願〔1〕品第十

爾時,如意寶光耀天女〔2〕於大眾中,聞說深法,歡喜踴躍,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而說頌言:「我問照世界,兩足最勝尊,菩薩正行法,惟願慈聽許。」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隨汝意所問,吾當分別說。」是時天女請世尊曰:「云何諸菩薩,行菩提正行,離生死涅槃,饒益自他故?」

注釋:〔1〕依空滿願:依是依所修行,空是觀修之境,滿願是果隨願得以圓滿。所以依空滿願的意思就是所修行的都如空境而修,離一切有、無的執著,就一定會果隨願滿,所以叫依空滿願。〔2〕如意寶光耀天女:觀空稱念,就稱為「如意」;因此而發出妙慧,就稱為「寶光」,能破除愚痴、昏暗,就稱為「耀」;離染污而自在,就稱為「天」;能生善的緣故,所以稱為「女」。這是菩薩悲願化為天女的形象,來利益眾生。這位菩薩能入無生法忍而起大神變,應該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

佛告善女天:「依於法界,行菩提法〔3〕,修平等行〔4〕。云何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謂於五蘊能現法界〔5〕,法界即是五蘊〔6〕,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7〕。何以故?若法界是五蘊,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即是常見〔8〕;離於二相,不著二邊〔9〕,不可見,過所見,無名無相〔10〕,是則名為說於法界〔11〕。

〔3〕依於法界,行菩提法:法界又叫真如法界、法性、如來藏,都是本有、不變的意思,雖是一切法的因,如《勝鬘經》中所說:「如來藏為依、為持、為建立。」但本性不生不滅,在聖不增,在凡不減。〔4〕修平等行:真如法界空性無相,非生死、非涅槃,離一切相的緣故。但也不是無生死、涅槃,因為一切相都是真如、法性所產生的作用,所以真如法界也不離相。像這樣觀修菩提法就是修平等行。〔5〕於五蘊能現法界:從五蘊的有為法中,了知一切法都是執著所產生的虛妄分別相,都沒有不變的自性,因而顯出遍一切處的空性,所以說五蘊能現法界,這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6〕法界即是五蘊:法界就是無相的真如實性、空性,為一切有為法、無為法的本體。法界雖然無相,但卻有隨緣圓成一切諸相的功用,所謂「實相無相,無所不相」。法界也是五蘊的本性,所以說法界即是五蘊。這也就是《心經》所說的「空即是色」。〔7〕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雖然說五蘊不離法界真如,但若說法界與五蘊就是同一個,也不可這幺說;若說法界不同於五蘊,也不能這幺說。因為同一或相異,都是二元思惟的虛妄分別相、戲論,沒有實義,所以不可說。又空性離言詮,不是遍計所執的語言、文字所可以詮釋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不可說。〔8〕若法界是五蘊,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即是常見:空如之性離一切分別,五蘊是虛幻分別之相,是無的,若說法界就是五蘊,那幺法界也是無的這就成為斷見。若說離開五蘊,另外有法性存在,那就是常見,這也不對,因為在五蘊的虛幻相中就可見真如自性。性就在相中,不是相之外另有一個法性。〔9〕離於二相,不著二邊:真如法性離一切分別執著,離一異、常斷、生滅等二元對立的概念,又離增減兩邊的相對之相。譬如我執、法執這兩種執著都不是本有的,是虛幻相,所以再多的虛幻相也不能令法性增多。空性、真如是不會變異的本有,所以再多的執著、染污,也不會令法性損減。〔10〕不可見,過所見,無名無相:真如法性不是意識心的境界,所以不可見,也超過意識心的虛幻計度,沒有任何文字、語言可以詮釋,也沒有任何分別之相。〔11〕是則名為說於法界:真如法界之體性,既然離以上所說的一切相,菩薩修習時,也應該如是而修。

善女天!云何五蘊能現法界?如是五蘊不從因緣生〔12〕。何以故?若從因緣生者,為已生故生?為未生故生〔13〕?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緣〔14〕?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15〕。何以故?未生諸法即是非有〔16〕,無名無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17〕,非是因緣之所生故〔18〕。

〔12〕如是五蘊不從因緣生:五蘊本來沒有,是由遍計的虛幻分別而有,當體本空,本來無生,生是假相。因緣生是指因中就含有果的因,只等待緣成熟而生、而顯,而且有實際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變化。譬如谷種之中,若先沒有谷的果,而後才生出谷來,那也應該可以生出豆子才對。〔13〕若從因緣生者,為已生故生?為未生故生:若說五蘊是從因緣生的,那幺是五蘊諸法已經有,只是等待緣成熟才生出來的呢?還是五蘊諸法本來沒有﹙未生﹚,要等待生等的因緣成熟才生出來的呢?〔14〕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緣:如果是因中即有果,是本來已經就有的,又何必等待因緣再生?就像所作的事已作了,就不必再作一樣。〔15〕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如果本來就沒有,又怎幺能自己生出來呢?譬如谷種中,本來就沒有能生出豆子的果之因,所以種穀就不能生出豆子。〔16〕未生諸法即是非有:因必須對果,果既然沒有,又對什幺說是能生、能成的呢?所以說非有。〔17〕無名無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非有就是一切法空,就是一切法的法性,沒有名相可以詮釋,也不是比較、譬喻所能解說得了的。〔18〕非是因緣之所生故:本來就非有的,就不是因緣可以生出來的,如龜毛、兔角等。無名無相的真如法性,法爾本有,遍一切時空,也不是因緣生出來的。五蘊是由虛幻分別的遍計所執相所生的假有,沒有真實的體性也就是空,正可以顯現出遍一切時空的空性、法性。

善女天!譬如鼓聲,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聲〔19〕,如是鼓聲過去亦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20〕。何以故?是鼓音聲不從木生,不從皮生及桴手生〔21〕,不於三世生,是則不生。若不可生,則不可滅〔22〕;若不可滅,無所從來〔23〕;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24〕;若無所去,則非常非斷〔25〕;若非常非斷,則不一不異〔26〕。何以故?此若是一,則不異法界。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27〕,既不如是,故知不一。若言異者,一切諸佛菩薩行相即是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系縛〔28〕,即不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聖人於行非行,同真實性,是故不異〔29〕。

〔19〕譬如鼓聲,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聲:鼓聲是由木、皮及鼓槌等的因緣和合而生的,是依他﹙其他的因素﹚起的假相,並無永恆不變的本體,因緣一分散,鼓聲就消失了。〔20〕如是鼓聲過去亦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在無人擊鼓之前,鼓聲不存在;擊鼓結束後,鼓聲也不再存在;若說現在有鼓聲,但一說現在即已成過去,所以現在也是空的。〔21〕是鼓音聲不從木生,不從皮生及桴手生:木、皮及鼓槌單獨都不能發出聲音,一定要藉由這三者和合的因緣才會有聲音出來,因此是因緣有,不是實有的。由這個就知道諸法不會自生。〔22〕若不可生,則不可滅:既然未曾真的生起過,就不需要去滅掉它,也沒有滅不滅的問題。譬如空華,在了知它是幻化的當下,也就同時認知了真如法性。〔23〕若不可滅,無所從來:若不必去滅它,一凜覺它就不在了,就表示它並沒有一個來源。〔24〕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沒有一個來源,當它不見的時候,也就不會消失到什幺地方去。〔25〕若無所去,則非常非斷:若沒有去處,那幺就不是恆常的,也不是斷滅。〔26〕若非常非斷,則不一不異:若不是恆常的也不是斷滅,那幺與法界就不是同一個,因為法界、空性不假因緣,法爾本有。但五蘊等一切法都是依法界而有的,所以諸法與法界也不是相異。〔27〕此若是一,則不異法界。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若五蘊和法界是同一個,那幺凡夫覺知到五蘊時,也應該同時見到真如本體,而證得無上安樂的涅槃。〔28〕若言異者,一切諸佛菩薩行相即是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系縛:若說五蘊異於法界,在五蘊之外另有一個真如本體,那幺一切諸佛菩薩的行持,就都還是執著於斷、常等二元對立的所知障,一有執著就不能證得寂滅無分別的究竟涅槃,不能解脫煩惱的束縛。〔29〕一切聖人於行非行,同真實性,是故不異:這裡的「行」指有變異生滅、有造作的有為法,如五蘊等;「非行」指非造作而有的無為法,如真如法界的正見。一切佛菩薩都了知,所謂有為、無為法也只是名言的分別,一切法的本體都是法界真如,沒有任何一法能離法界而成立。證悟這遍一切時空的真如,則生死、涅槃一如,再也沒有任何差異了。

故知五蘊非有非無〔30〕,不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31〕,是聖所知,非余境故,亦非言說之所能及,無名無相,無因無緣,亦無譬喻,始終寂靜,本來自空,是故五蘊能現法界。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慾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真異俗,難可思量〔32〕,於凡聖境,體非一異〔33〕,不舍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34〕。」

〔30〕五蘊非有非無:五蘊是依真如法性而生出的假相,所以非實有,但五蘊的相、用還是有的,而且體、相、用三者是同時存在。從相、用中可以看見本體,從本體中可以現出相、用;也就是真空能產生妙有的相用,妙有又不離真空的本體,所謂「真空非空,妙有非有」,就是說的這個。〔31〕不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五蘊或一切諸法的本體﹙真如﹚不是因緣生的,但其功用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凡夫對緣生而有的假相執以為實,不能出離,所以有生死輪迴。聖人超越緣生的有,證悟本體,所以再沒有輪轉,即使示現在生死輪迴之中,也不會被生死所逼。〔32〕異真異俗,難可思量:欲求佛果又不住涅槃,所以異真;也不住生死,所以異俗。這種甚深的智慧,難以用分別、尋思的心來忖度、衡量。〔33〕於凡聖境,體非一異:凡夫所見的五蘊不離真如,聖人所見的真如不離五蘊,所以不是異。但凡夫見五蘊為實有,聖人見五蘊如幻化,所以又不是一。〔34〕不舍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凡夫見五蘊與法界相異,所以怖畏涅槃而住生死。聖人見五蘊、法界本體非一非異,超越一異的相礙、二元對立而證平等法界,所以能不怖生死,不樂涅槃,證取無住涅槃,依實際平等的法界體性,而行大悲大智的度生妙行。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時善女天,踴躍歡喜,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頂禮,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菩提正行,我今當學。」是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於大眾中,問如意寶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云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爾時,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說,實是甚深!一切異生不解其義,是聖境界微妙難知。若使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35〕,坐寶蓮花,受無量樂,雨天妙花,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一切供養皆悉具足。」時善女天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花,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無諸惡道,寶樹行列,七寶蓮花遍滿世界,又雨七寶上妙天花,作天伎樂。如意寶光耀善女天即轉女身,作梵天身〔36〕,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37〕;若夢中〔38〕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陽焰〔39〕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響〔40〕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

〔35〕非男非女:真如法界實際平等,沒有一切分別相,也沒有男女相,所以證入平等法界的這位如意寶光耀善女天,能如所證而顯現如實的妙用,令一切眾生都現出無男女之別的妙相。〔36〕如意寶光耀善女天即轉女身,作梵天身:這位天女是八地以上大菩薩的示現,能隨意變化身形,現今因為要向梵天說法的緣故,所以現出梵天身而為說法。〔37〕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水中的月影,是以天上的月輪及水為緣,而印現於水面的依他起的因緣所生法、是假相,非有非無。菩薩修習菩提行也像這樣,眾生非有,覺道非無,所以雖遍修一切法也不著於相。水月、夢境、陽燄、谷響等,在佛經中常用來譬喻沒有自性的因緣所生法。〔38〕夢中:夢中的一切所作都不是真實的,但迷人正在夢中時,愛恨、苦樂等的覺受也能現前,而證悟的人則能了知這一切都是虛幻相的顯現。所以佛菩薩雖在生死輪迴中度化眾生,亦不執著有眾生可度及度眾生的事,心性並不會隨著不同的境界而變異,所謂「水月道場,夢中佛事」,《金剛經》中也說:「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以佛菩薩行菩提行也不執取為真。〔39〕陽焰:矌野的地方,陽光映照風動的浮塵,遠遠望去就像水一樣,這就叫陽燄。陽燄搖動,人就覺知以為是水,可見人的心識可以對無實義的依他起的因緣相生出感覺,也就是說一切法都是由心識的執取而有。菩薩破執,所以不著相,行菩提行也不執著。〔40〕谷響:山谷的回聲本來不存在,所以由人聲、山谷、音波的撞擊、山谷的封閉性而產生的迴響,也是依他起的緣生的暫時現象,並沒有不變的自性。引申為一切依無實義的現象而生起的語業也是無自性,菩薩為眾生說法也作谷響觀,不執取以為實有。

時大梵王聞此說已,白菩薩言:「仁依何義而說此語?」

答言:「梵王!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故。」

梵王言:「若如是者,諸凡夫人皆悉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說,愚痴人異,智慧人異〔41〕?菩提異,非菩提異?解脫異,非解脫異?梵王!如是諸法,平等無異,於此法界真如,不一不異,無有中間而可執著,無增無減。梵王!譬如幻師及幻弟子善解幻術,於四衢道〔42〕,取諸沙土草木葉等,聚在一處作諸幻術,使人覩見象眾、馬眾、車兵等眾,七寶之聚種種倉庫。若有眾生愚痴無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若見若聞,作是思惟:『我所見聞象、馬等眾,此是實有,余皆虛妄。』於後更不審察思惟。有智之人則不如是,了於幻本,若見若聞,作如是念:『如我所見象、馬等眾,非是真實,唯有幻事,惑人眼目,妄謂象等及諸倉庫,有名無實,如我見聞,不執為實。』後時思惟,知其虛妄,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無實體,但隨世俗,如見如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則不如是,復由假說,顯實義故〔43〕。」

〔41〕愚痴人異,智慧人異:愚人與智人,在凡夫的觀點上是相異的,然而在佛菩薩的眼裡,這兩種人的真如自性是相同的,只是因為業力的緣故,而有智愚等分別的假相,所以愚人、智人既不是相異,也不是同一。〔42〕四衢道:四通八達的道路稱為「衢」,四衢道在佛經里又用來比喻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因聲聞乘是依止這四聖諦之理而證道的。如《法華經?譬喻品》中說:「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法華文句?第五〉中註解說:「衢道正譬四諦,四諦觀異名為四衢。」〔43〕復由假說,顯實義故:又隨世俗的所見、所聞,方便假借言說,來表彰空性的第一真實義理。無分別智所證入的真理,不是言語或心意識所可以詮釋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是為了令世俗人了知這第一義,也只能假借語言、文字來表明、宣說。

「梵王!愚痴異生未得出世聖慧之眼,未知一切諸法真如不可說故,是諸凡愚,若見若聞行非行法〔44〕,如是思惟,便生執著,謂以為實,於第一義,能了知諸法真如是不可說。是諸聖人,若見若聞行非行法,隨其力能不生執著以為實有,了知一切無實行法,無實非行法,但妄思量行非行相,唯有名字,無有實體。是諸聖人,隨世俗說,為欲令他知真實義。如是梵王!是諸聖人,以聖智見,了法真如不可說故,行非行法亦復如是〔45〕,令他證知故,說種種世俗名言。」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有幾眾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答言:「梵王!有眾幻人心心數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46〕。」

梵王曰:「此幻化人,體是非有,此之心數,從何而生?」

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47〕。」

〔44〕行非行法:「行」指有造作的有為法,「非行」指非造作的無為法。〔45〕是諸聖人,以聖智見,了法真如不可說故,行非行法亦復如是:聖人以無分別的智慧,了知一切法的本體都是真如的本性,不是任何文字、語言所能描述的,所說的有為法、無為法,也只是一些勉強假借來形容的名言,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所以也不可以執著。重點在明白道理後,能隨時隨處觀照自心,是否隨境而轉。所謂「境無好壞心有別,輕易莫將知見樹」,若能心不隨境轉,就能時時安住於大定之中。〔46〕有眾幻人心心數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幻化的眾生,若能了知依因緣而起的種種心意識的執著,都如同魔術師所變化出來的幻境一樣沒有實性,就能了知這種甚深的法。這是由了悟遍計所執相,其次悟入依他起相,而證悟圓成實相。〔47〕若知法界不有不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若一定執著有無、一異等局限於二元對立的定見,就不能了悟真如法界不二的真理。必須放下二元對立的所知障,修習平等行,超越有無、一異、常斷等的執著,才能了悟甚深空性的非有非無、一異無礙的道理。譬如水的溼性雖然非有﹙不是本有,是空的﹚,但它的作用卻非無﹙是實有的﹚,所以人溺水過久就會死去。要如此了知空性,才不至於偏離中道。

爾時,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寶光耀菩薩不可思議,通達如是甚深之義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寶光耀,已教汝等發心修學無生忍法。」是時大梵天王與諸梵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如意寶光耀菩薩足,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聞正法。」爾時,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寶光耀,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寶焰吉祥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是品時,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八千億天子、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凈〔48〕。爾時,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心,聞如意寶光耀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49〕,更複發起菩提之心,各自脫衣供養菩薩,重發無上勝進之心,作如是願:「願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8〕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塵、垢都是煩惱、執著的通稱。《不動經》中說:「以智慧火燒諸障礙,亦以法水澍諸塵垢。」《無量壽經》中也說:「猶如凈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法眼凈,分明見真如之理,就叫法眼凈,也就是見道位,通於大、小乘。小乘是在初果時悟見四聖諦之理,大乘則是在初地時見性而親見無生法。〔49〕滿足上願:上願就是無上佛果,也就是自利利他的大菩提願。

「梵王!是諸苾芻,依此功德,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爾時,世尊即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劫名難勝光王,國名無垢光,同時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間飾王,十號具足。」「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正聞持,有大威力。假使有人於百千大劫,行六波羅蜜無有方便〔50〕;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寫如是金光明經,半月半月專心讀誦,是功德聚於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學,憶念受持,為他廣說。何以故?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猶如勇士入於戰陣,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經王,受持讀誦?為他解說。梵王!譬如轉輪聖王,若王在世,七寶不滅,王若命終所有七寶自然滅盡。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王若現在世,無上法寶悉皆不滅,若無是經,隨處穩沒。是故應當於此經王,專心聽聞,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勸令書寫,行精進波羅蜜,不惜身命,不憚疲勞,功德中勝,我諸弟子應當如是精勤修學。」爾時,大梵天王與無量梵眾、帝釋、四王及諸葯叉,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願守護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經典,及說法師若有諸難,我當除遣,令具眾善,色力充足,辯才無礙,身意泰然,時會聽者皆受安樂。所在國土,若有飢饉、怨賊、非人為惱害者,我等天眾皆為擁護,使其人民安穩豐樂,無諸枉橫,皆是我等天眾之力。若有供養是經典者,我等亦當恭敬供養,如佛不異。」爾時,佛告大梵天王及諸梵眾乃至四王諸葯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聞甚深妙法,復能於此微妙經王發心擁護及持經者,當獲無邊殊勝之福,速成無上正等菩提。」時梵王等聞佛語已,歡喜頂受。

〔50〕無有方便:方便是相對於實智而說的,通達於真如的智慧稱為「實智」;通達於化導眾生的權巧方法的智慧就稱為「方便」,又稱「權智」。方是方法,便是便用,也就是並非一定是這樣,而是因時、因地、因人,便用契於一切眾生機緣的方法,以化導眾生直至無上佛果的智慧,就叫方便。《大集經》中說:「能調眾生,悉令趨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四天王〔1〕觀察人天品第十一

爾時,多聞天王〔2〕、持國天王〔3〕、增長天王〔4〕、廣目天王〔5〕,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禮佛足已,白言:「世尊!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一切諸佛常念觀察,一切菩薩之所恭敬,一切天龍常所供養,及諸天眾常生歡喜,一切護世稱揚讚歎,聲聞、獨覺皆共受持,悉能明照諸天宮殿,能與一切眾生殊勝安樂,止息地獄、餓鬼、傍生諸趣苦惱,一切怖畏悉能除殄,所有怨敵尋即退散,飢饉惡時能令豐稔〔6〕,疾疫病苦皆令蠲愈,一切災變百千苦惱咸悉消滅。世尊!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能為如是安穩利樂,饒益我等,惟願世尊於大眾中廣為宣說。我等四王並諸眷屬,聞此甘露無上法味,氣力充實,增益威光,精進勇猛,神通倍勝。」

注釋:〔1〕四天王:指欲界的第一層天﹙四天王天﹚的四大天王,這四位天王住在須彌山半山腰的四方,各自護持東、西、南、北一天下,所以又稱為護世四天王。〔2〕多聞天王:這位天王是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梵名為Vaisravana,又譯作薜室那末挐天王、毗沙門天王。因為他常跟隨佛聽聞、護持正法,所以稱為多聞天王,以福德廣大的美譽聞名於四海。他的造形通常是神王的樣子,披著盔甲,頭戴寶冠,右手握著寶棒,左手托寶塔,腳下踩踏兩個鬼,民間又稱他為「托塔天王」,他也是統領夜叉、羅叉的天王。〔3〕持國天王:這位天王是東方的守護神,梵名為Dhrta—rastra,由於他能護持國土,保護眾生,所以被稱為持國天王。他的造形通常是赤色的身體,穿著天神的衣服,手上抱著琵琶。〔4〕增長天王:這位天王是南方的守護神,梵名為Virudhaka,由於他能令一切眾生善根增長,所以被稱為增長天王。他的造形通常是青色的身體,被著盔甲,瞪著兩眼,左手握拳按在腰旁,右手把劍橫在胸前。〔5〕廣目天王:此天王為西方的守護神,梵名為Virupaksa,因為他常以凈天眼觀察、護持眾生,所以被稱為廣目天王,也是統領諸龍的天王。他的造形通常是赤色的身體,臉上現出忿怒的樣子,盔甲上披著天衣,左手把著三股的戟,右手握著赤色的絹索。〔6〕豐「稔」:谷熟就叫稔。

「世尊!我等四王修行正法,常說正法,以法化世,我等令彼天、龍、葯叉、健闥婆、阿蘇羅、揭路茶、俱槃茶〔7〕、緊那羅、莫呼羅伽及諸人王,常以正法而化於世,遮去諸惡,所有鬼神吸人精氣無慈悲者,悉令遠去。世尊!我等四王與二十八部葯叉大將〔8〕,並與無量百千葯叉,以凈天眼過於世人,觀察擁護此贍部洲。世尊!以此因緣,我等諸王,名護世者。又復於此洲中,若有國王被他怨賊常來侵擾,及多飢饉,疾疫流行,無量百千災厄之事。世尊!我等四王於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恭敬供養,若有苾芻法師受持讀誦,我等四王共往覺悟,勸請其人。時彼法師由我神通覺悟力故,往彼國界廣宣流布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由經力故,令彼無量百千衰惱災厄之事悉皆除遣。世尊!若諸人王於其國內,有持是經苾芻法師至彼國時,當知此經亦至其國。世尊!時彼國王應往法師處,聽其所說,聞已歡喜,於彼法師恭敬供養,深心擁護,令無憂惱,演說此經利益一切。世尊!以是經故,我等四王皆共一心護是人王及國人民,令離災患,常得安穩。世尊!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持是經者,時彼人王隨其所須,供給供養,令無乏少,我等四王令彼國主及以國人,悉皆安穩,遠離災患。世尊!若有受持讀誦是經典者,人王於此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我等當令彼王於諸王中,恭敬尊重,最為第一,諸餘國王共所稱嘆。」大眾聞已,歡喜受持。

〔7〕俱槃茶:梵語Kumbhanda的音譯,是南方增長天王所統領的二部鬼神眾之一,又譯作瓮形鬼、冬瓜鬼﹙因為身形像冬瓜﹚,又叫饜寐鬼,是專門吸人精氣的鬼。〔8〕二十八部葯叉大將:葯叉將是多聞天王所統領的二部鬼神眾之一,共有二十八部。東、西、南、北、上、下等六方各有四部,共為二十四部;四維又各有一部,合成二十八部。這二十八部的葯叉大將又各自帶領他們的眷屬,守護十方的眾生。

◎附錄弘法大師〈金勝王經祕密伽陀〉:十、第五卷﹙金勝、顯空、滿願、四王品﹚「金勝真言諸佛母       諦觀思惟解身空        六根五蘊不相識        一一細念非我躬

修行是理得寶耀       非男非女座蓮宮        四大梵王歸接足        妙哉法力令人崇」


推薦閱讀:

長干行·妾發初覆額譯文及注釋
五百金身羅漢圖【帶注釋】【500P】(41-60)
12《第十二 燒圓滿香法事》注釋淺譯(12)
五百金身羅漢圖【帶注釋】【500P】(481-500)
五百金身羅漢圖【帶注釋】(下卷)_

TAG: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