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不以為然了,孩子的恐懼心理大都與父母的這十種行為有關!
每個人都有過恐懼的體驗,恐懼心理或多或少的會對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孩子。輕度的恐懼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中度的恐懼會成為孩子生活的障礙,或給他留下心理陰影;而重度的恐懼則會導致孩子做噩夢、失眠、發燒、獃滯,甚至休克,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孩子恐懼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分年齡階段的,還有些與孩子的年齡無關,這就需要爸爸媽媽更加留心了。父母的某些行為直接關係著孩子的恐懼程度,孩子會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情緒,而且會更加敏感。作為父母,以下的十種行為一定要避免!
1、父母吵架
父母吵架對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對孩子而言,衝擊是巨大的。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夫妻之間經常吵架,真正的受害者是孩子。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還小,夫妻間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對孩子是無所謂的。於是整日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其實,孩子那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多年後,很多孩子還能把在幼兒園時期、小學時、高中時,看到的父母吵架的情形,每個細節都記得十分清楚。
另一方面,父母吵架對孩子心理上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孩子會逐漸產生信任危機,長大後可能對建立親密關係感到恐懼。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裡寡言少語,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心理健康,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孤獨、執拗、粗野,成為心理方面的畸形兒。
孩子的安全感來源於父母,來源於家庭的和睦和溫暖,家庭氛圍不和諧就容易造成孩子緊張、不安、煩躁,時間久了影響孩子處理對外關係的能力,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孩子的視角,他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爭吵、打架。但父母激烈的爭吵和情緒,使孩子陷入巨大的恐慌。他會自動思維,以為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父母爭執,因而產生罪惡感,由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變成了恐懼和擔憂。如果罪惡感一直持續而得不到紓解的話,長大後比較容易漠視自己的需求,委曲求全。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是每一位愛孩子的父母應該謹記的。無論你平時多愛孩子,都彌補不了在他面前吵架對他造成的傷害。
2、父母發脾氣
孩子對父母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父母發脾氣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其實有時候,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卻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因此,爸爸媽媽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關心和愛護。
不妨在發脾氣前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和教育方法。
3、父母立場不一致
父母對待孩子的立場分歧,容易讓孩子變得遇事就依賴別人,喜歡逃避,甚至養成迴避性人格。當孩子犯了錯,父母中一方責罰他時,孩子會本能的尋找庇護。此時如果另一方站出來跟愛人「唱對台戲」,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慣性思維,認為「總會有人來幫我,即便是我做錯了。」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見了困難繞著走或依賴別人,辦了錯事也為自己開脫,沒有責任感。
此外,父母的分歧還可能影響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正常發展。自我控制能力從幼兒時期開始萌芽,比如孩子剩飯時,如果父母多次一致的告訴他「剩飯不對」,孩子就會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後就會盡量把飯吃光。這種不斷調整不當行為、發揚正確行為的過程,就發展了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反之,父母意見常常相左,這種能力自然也就無法發展了。
如果爸爸媽媽之間短時間內無法達成統一,起碼做到別當著孩子公然對抗。在一方教訓孩子時,另一方可以出去轉轉,等到夫妻獨處時,再跟愛人爭論也不遲。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可以共同學習教育子女的知識,借「權威」調整兩個人的認知,進而改變不當的行為。
4、父母相互埋怨
人生在世,孰能無錯,更何況年齡尚小的孩子,他在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用犯錯來獲得成長。然而,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錯後,就開始相互埋怨,把責任都推到對方的身上,有時也會連同孩子一起進行「炮轟」。
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當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時,就容易產生「這都是因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責下去,就會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而自卑。自卑會催生自暴自棄的情緒,孩子會覺得「反正自己會給人惹麻煩,那就乾脆把它變成現實。」,從而「破罐子破摔」,讓孩子成了不良少年。
父母不妨換個角度看問題,在教育孩子上面,父母不要急著從對方身上找原因,應該把焦點對準孩子,就是要仔細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為,分析他為什麼那樣做。然後,跟孩子好好談談,旁敲側擊的問出他的真實想法,以此來判斷孩子是不是真像自己所想的那樣。最後,進行自我反省,並且和愛人交換一下想法,但玩玩不要過分埋怨對方或自己。
5、父母偏心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父母偏心讓有的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餘光里。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零用錢、衣服、出遊等待遇卻大不一樣,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研究發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即使長大後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
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父母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被冷落的孩子會對父母或受寵的兄弟姐妹怨恨,受寵的一方則招致另一方的憎惡,日子也不好過。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絕不能有這樣的行為,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二胎家庭的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兩個孩子的情緒都要照顧到,多學育兒知識,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6、父母失信、撒謊
父母說話不算數,多是因為學習問題,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時,父母卻在兌現時推三阻四。比如有的父母承諾孩子寫完作業可以看電視,可是孩子寫完作業,家長又會留一些學習任務,讓孩子繼續學習;有的家長答應孩子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前幾名,就有什麼獎勵,可孩子真的考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孩子最討厭的就是承諾不能兌現,父母言而無信,有種被「捉弄」的感覺。
父母失信的同時,也失了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這會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成人後,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孩子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因此,父母千萬不要為了達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隨便答應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認真想一想,這種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兌現,如果是合理的、可兌現的,就要認真的承諾,同時必須兌現。
7、父母不耐心解答孩子提的問題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但不少爸媽對孩子的問題不加重視,沒有當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有的父母嫌孩子煩,三言兩語的打發掉。孩子雖小,但也能感覺到爸媽的態度,父母的冷淡會讓孩子以為自己不應該問問題,或不應該問這一類問題,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另外,爸媽的敷衍還會讓孩子漸漸失去提問的熱情,也會漸漸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
好問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好問的孩子勤于思考、愛動手、求知慾強,父母應該對孩子的提問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孩子感到提問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經常為提出問題而自豪,這對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有很好的作用。如果爸爸媽媽在當時沒有時間回答孩子的問題,也應該首先肯定孩子的提問,然後向他說明自己現在確實沒有空,並承諾在某個專門的時間來回答他的提問。
8、父母不歡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來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搞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但父母也都希望孩子的小夥伴是完美的,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好朋友不太懂禮貌,或精於算計,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然而對孩子來說,他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尊重自己在選擇朋友時所擁有的獨自意見。如果父母老是管教與間斷或不間斷的表達對孩子好朋友的不喜歡,勢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從而使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
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根據雙方意願和喜好,對好朋友進行自由選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於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有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面子,孩子也將會給父母足夠的面子。
9、父母忽視孩子的優點
很多父母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整天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又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一點不如別人的孩子好。其實,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孩子也是一樣。父母由於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總是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他的優點。
父母的做法也可以理解,他們之所以把別人的孩子過度美化和誇張,是想用激將法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但反而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甚至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於某一個方面。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發現他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要把讚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在父母的讚美聲中繼續發揚優點和長處。
10、父母當眾指責孩子
很多父母對當著眾人揭孩子短兒不以為然,看上去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殊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的指責孩子的短處,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比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來源 / 兒童心理學學堂)
推薦閱讀:
※全域數據時代已開啟:如何挖掘數據價值 擁有數據思維
※這4種行為最傷「心」,而你天天都在做!
※男女婚後哪些行為會徹底惹怒對方
※別跟我說你是佛教徒,其實你就是「假行僧」
※女人引發男人「休妻」的N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