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基礎知識
05-29
佛教教理以修行高低來論處:人乘最低,天乘較高,聲聞乘相當於大學,菩薩乘相當於研究生,而佛陀則相當於博士。各級修行要求各異:佛教分為五乘教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法是以人天乘,趣於大乘直達佛乘為基礎。人乘:
五戒(人乘):修成後可不墮惡道輪迴。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妄語,不飲酒。八關齋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不妄語,不飲酒。不塗脂粉、香水、穿華麗衣服,不觀玩歌舞妓樂;不睡卧高大床褥。不非時即食。八關齋戒是針對在家修行弟子。五戒為人乘正法,可保人身不失(不墮惡道輪迴)。天乘:十善業(天乘):修成後可得天福。十善業:身三善業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口四善業戒: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推薦閱讀:
意三善業戒:不貪,不瞋,不痴。
由五戒擴大,即十善業道,謂之天乘,能修善到達上品的,來生可享受天福。聲聞乘:是指需要聆聽佛法佛理的教誨方能成就功德。此期畢業後為阿羅漢。聲聞乘主要明四聖諦為始,八正道為終。最終成阿羅漢,超脫生死, 消除煩惱。四聖諦:世間的因果:苦諦:(迷的果,即苦果):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集諦:(迷的因,即苦因):人生集起貪瞋痴等許多煩惱的「因」,卻造種種的不善業,招致苦果。出世間的因果:
滅諦:(悟的果,即樂果)修道所證的聖果,即煩惱滅除,獲得無生(解脫生死)的真理。道諦:(悟的因,即樂因)正道,道有多種,主要指修習八正道,就會得到最勝智慧(般若),修善斷惡,解脫生死痛苦。聲聞乘修行四聖諦的過程:A.初果——須陀洹(預流)——預備入聖流B.二果——斯陀含(一來)——修至此果位,以後可以上天,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來到塵世,不受欲界生死之苦C.三果——阿那含(不還)——不來人間受生死D.四果——阿羅漢(無生)——a.殺賊—破煩惱之賊 b.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後有 c.應供-應受天上人間供養修習法門:三十七道品1.未覺:(1)四念處:
A身念處 觀身不凈B受念處 觀受是苦C心念處 觀心無常D法念處 觀法無我重修智慧(2)四正勤:A已生惡今斷滅B未生惡今不生C未生善今生起D已生善今增長
重修智慧(3)四神足(四如意足):A欲神足B勤神足C心神足D觀神足重修禪定(4)五根:信,進,念,定,慧五慧根能生聖道
(5)五力信,進,念,定,慧五慧根能入聖道2.由迷而悟,由未覺而覺七菩提分(七覺支)A擇法菩提分——以智慧擇法之真偽B精進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C喜 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歡喜D輕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E念 菩提分——明記定慧,使其均等
F定 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亂G行舍菩提分——舍諸謬妄,更行進益由凡夫從迷而入悟,由未覺而成覺,修此七覺支3.悟,覺八正道A正見——見四諦理,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正,走向正道B正思惟——思四諦理,斷滅惡的慾念,生起正當的慾念(又名正欲)C正語——常攝口善業戒,說出和善真誠的言語D正業——常攝身善業戒,努力做自己的正當行業E正命——以正業維持生命,不做不首先的職業,來政法聖潔的生命
F正精進——心專精,不間斷地向善的方面努力(又名正勤)G正念——憶念正道,精進正業,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H正定——身心清凈,入無漏定大乘重於般若,小乘重於正見。小乘的最高境界就是正見。即達到八正道。實踐八正道即可達到阿羅漢境界。 緣覺乘: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講有情生死流轉,世間自然界,亦或一切眾生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又名十二有支之「有」,即指三界五趣器世間一切所有。支即支分,謂一切所有生死流轉,勓在此十二支分循環不息,亦即生死流轉之因緣。十二因緣:過去二支因:集諦內容無名:-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或愚痴,或迷暗之意。
行:行為或造作。依過去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三業,有時作善的行業,有時作惡瓣行業,即過去所做的惑和業。現在五支果:識:初入胎心識,由過去惑業動力,使阿賴耶識受果報,遇緣托胎,完成現在之生命體。名色:名是心識,各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六入:為六根完具位,謂於胎中名色漸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漸次具足。具六根模型,但僅稍感入外界。人生胚胎期。觸:出胎後與境界接觸,生起感覺,亦即對境界認識之開始。(1-5歲期)受:對外境接觸的感受,指苦樂舍三受。(6-23歲)註:阿賴耶識:即心的主體,人死後,阿賴耶識,脫離軀體,叫做中陰身,等等有適合父母之緣,再去投胎的心識,就是阿賴耶識。現在三支因:愛:染著貪愛為義,由受而來,對於所受之境界賓士追求。取:執取為義,即對所愛之境界執取追求,也即對物慾境界起貪戀,強列執取,據為己有,方滿自己慾望。有:即是現有業力存在的意義未來二支果:(苦諦)生:未來受生,由於自身潛在業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老死:說明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生生不已的道理。緣覺乘無須噑地,即仍自力得覺悟,所以又稱為獨覺乘,較聲聞乘高深,卻下於菩薩乘和佛乘。菩薩乘:推薦閱讀:
※佛教論壇有人宣傳15天證得阿羅漢果是什麼意思?
※如何免去淫慾的干擾,修一顆清凈的心?
※浮囂時代的年輕人是該去「修行」
※在佛教中,極樂世界,六道輪迴中的天道,成佛,這幾個境界如何區別?謝謝?
※蒂帕嬤:生活中行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