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與孟子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被尊為「聖人」和「亞聖」。他們的思想觀念,對中國社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遠及日本、朝鮮、歐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十五歲立志學習,先後做過吹鼓手、倉庫和牧場管理員、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為師;五十多歲後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晚年收徒講學,並著書立說,編修整理了《詩》、《書》、《禮》、《樂》、《周易》、《春秋》等書,直至七十三歲逝世。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貴的資料,成書大約在戰國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東漢時,《論語》進入經書行列,成為讀書人的必讀之書。南宋理學家朱熹將《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其中《論語》被列於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間,「四書」一直是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據稱孔子門人多達三千人,比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這些弟子及其後學努力傳播孔子的思想學說,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即儒家學派。「七十二賢人」中,有以德行著稱的顏回、閔損,以口才著稱的端木賜、宰予,以政事著稱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稱的曾參等人。

孔子的倫理思想--「仁」。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最簡單的表述就是「愛人」,即對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統攝「義、禮、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個人修養的最高標準。

孔子的政治理論――「德治」與「正名」。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國主張,認為統治者應「正己然後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擴充到政治領域,

要求君主愛民,

施行仁政。

他還提出「正名」的主張,認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應安守本分,

名實相符,並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倫觀。

孔子的天命觀――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主張「敬鬼神而遠之」。他主張祭祀,

是對鬼神表示誠敬的意思,

至於鬼神是否存在,

則可以不問。相對於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強調人的主觀努力,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觀--

有教無類:他主張教育的對象不應分貴賤賢愚,

而要一視同仁,

開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在教學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視啟發式教育,是現代民主個性化教育和啟發式教育思想的源頭。

學思並重:在治學方法上,

孔子主張學思並重,

認為「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均衡發展:對於學術的傳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並以「詩、書、禮、樂」等內容教導學生。故孔子之教,

可謂重視德、智、體、美的均衡發展。

孔子名言:

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3、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7、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9不學禮,無以立。

1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孔子的思想:

 ⑴ 孔子的倫理思想──「仁」。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是「仁」。即對人尊重和同情,是個人修養的最高標準。

 ⑵ 孔子的政治理論──「德治」與「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國主張,認為統治者應以德治民。並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倫觀。

 ⑶ 孔子的天命觀──敬鬼神而遠之。注重人事,強調人的主觀努力

 ⑷ 孔子的教育觀──

  有教無類:他主張教育的對象要一視同仁,開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提出「因材施教」,重視啟發式教育

  學思並重: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均衡發展:以「文、行、忠、信」四目,並以「詩、書、禮、樂」等內容教導學生。

 孟子的主要思想:

 ⑴ 性善學說: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礎,是人類文化規範──仁、義、禮、智的萌芽和根本。

 ⑵ 「仁政」思想:孟子繼承並發展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學說。這是孟子學說中最光輝的組成部分。

 ⑶ 理想人格:「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捨生而取義者也」等等,都是激勵人心、傳頌千古的名言。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他幼年喪父,家庭貧困,在母親的教導下勤奮學習。青年時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後來退居講學。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亞聖」。孟子能成為「亞聖」,多得力於他母親的教誨。孟子的母親仉(zhǎng)氏一生克勤克儉,含辛茹苦,撫育兒子。孟母教子故事如「孟母三遷」、「斷織教子」、

「為兒媳訓子」等廣為流傳。《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五代後蜀時,《孟子》開始列入「經書」,南宋朱熹編《四書》時列入了《孟子》。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孟子》中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性善學說: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礎。

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文化規範——仁、義、禮、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認為,一個人如果不願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棄」、「自賊」。

「仁政」思想:孟子繼承並發展孔子「仁」的思想,從其性善論出發,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學說。「仁政」就是國君能夠「與民同樂」,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學說,包含了對人民的重視,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說把人民看作是國家政治的根本。這是孟子學說中最光輝的組成部分,是對我國古代人道主義思想的總結和提高。

理想人格:孟子學說中還有不少關於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為堯舜」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等等,如此種種,都是激勵人心、傳頌千古的名言。

孟子名言:

1、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7、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8、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9、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0、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推薦閱讀:

孟子一生很悲慘嗎?
十五、梁惠王的疑問
如何理解孟子「富貴不能癮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論?
怎樣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為什麼孟子喜歡說一些空話,推導出一些不現實的結論?

TAG:孔子 |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