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你的飲料——深度讀懂食品標籤

    夏天難免會喝些飲料,凡是有點健康知識的人,購買飲料的時候都會仔細查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試圖找到那些糖少、能量低、天然食物原料相對比例較大的飲料。不過,看食品標籤也沒那麼容易,其中還會有很多容易誤導的問題,也有一些讓人困惑的方面。

   這裡就把常見的問題整理一下,供消費者們和營養師們參考。

    1 有些飲料號稱不含能量,可是,飲料真的有零卡路里的嗎?為什麼有些零能量飲料是甜的,有些是不甜的?

    人們通常認為只有甜的才是飲料,其實,只要能解渴,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稱為飲料。白水就是零能量的。因為水不含有能量,能提供能量的,只有碳水化合物(澱粉和糖)、脂肪和蛋白質這三類東西。按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法規GB28050-2011,只要能量低到每100毫升飲料4kcal(17kJ)以下,就可以號稱為「零能量」,用不著絕對「零卡路里」。符合零能量要求的飲料其實很多,只是市售飲料中除了礦泉水之外,這種類型比較少罷了。

    比如說,所有的茶,不管紅茶、綠茶、普洱茶、烏龍茶、茉莉花茶,都是零能量。因為它們沒有糖,沒有澱粉,沒有油,蛋白質含量也微乎其微。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銀花茶、梔子茶、竹葉茶、大麥茶、蕎麥茶等等,也都是零能量。在綠豆沒有煮破皮,澱粉沒有溶出之前,如果把綠色的湯撈出來,這種綠豆清湯也是零能量。

    市面上所出售的茶飲料,只要味道不甜,沒有加糖,就是零能量。如果是甜的,但這甜味完全是來自於非糖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甜蜜素、蔗糖素等等,那麼也是零能量。

    2 飲料中的能量是主要來自於糖嗎?如果買的是果汁飲料,果汁中本身就含糖,製造中也可能人工添加糖,這兩種糖在健康方面會有什麼差異呢?

   是的,飲料中的能量主要來自於糖。這個糖可能來自於原料中,比如水果、蔬菜天然含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也可能是人工添加的蔗糖(包括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等),或者是人工添加的果葡糖漿(含果糖和葡萄糖),也有可能是人工添加的其他糖漿,比如麥芽糖漿、澱粉糖漿、楓樹糖漿、龍舌蘭糖漿等,或者是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

    不管什麼來源,都是增加了飲料中的糖。糖是含有能量的,每克糖含有4千卡能量。一般來說淡甜飲料的糖含量是4-5%,而正常甜度飲料的糖含量是8-11%。一瓶飲料是500毫升左右,5%的糖就是25克糖,10%的糖就是50克糖,含200千卡能量,相當於大半碗米飯。

    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就會讓人發胖,在含能量著方面,無論是自帶糖的純果汁,還是人工添加糖的甜飲料都一樣。純果汁通常都很甜,含糖量多在8-10%之間。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純果汁喝多了也會增加發胖危險,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為裡面的糖實在是很多。

    3 飲料標籤上,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這一項,是否可以直接等同為加入的白糖的含量?怎麼知道飲料中的糖是不是果汁來的?

    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配料中原有的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的含糖甜味劑的總和。包括澱粉、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乳糖等所有人體能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品種。如果是含乳飲料,其中就包括乳糖;如果是果蔬汁,就包括水果蔬菜原本含有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此外,如果添加了麥芽糖漿、葡萄糖漿、澱粉糖漿等,其中的糖、糊精和澱粉也算在碳水化合物當中。

    如果是果蔬汁飲料,其中必須標註出原果蔬汁的含量。比如說,果汁飲料通常會標註「原果汁含量≥10%」。這就說明,飲料中果蔬汁只佔10%,其他90%都是用糖、酸、香精等勾兌而成的。所以就很容易明白,90%的甜味來自於外加的糖。

    4 在營養成分表這一塊,美國、澳大利亞和香港是有規定需要明確標出人工添加的「糖」的含量的,而我國則絕大多數產品不標註添加了多少糖(提問記者調查了市場上常見的六大類共51種飲料,發現標出來添加糖數量的只有5個)。我國是否有必要制定在食品外包裝上強制標出糖分含量的法規?

    按我國的食物營養標籤法規,沒有強制要求標註其中的外加糖分。實際上,即便標註,意義也不是非常大。因為果蔬原有的糖也好,還是添加的糖也好,它們都是糖,都含有同樣的能量,都需要引起注意。

    人們看看「原果汁含量」這個項目意義更大,所有果蔬汁飲料都需要註明這個項目。如果沒有註明原果汁含量,那麼就不要期待裡面有超過5%的量,95%以上的糖是外加的。按相關標準,果蔬汁飲料至少要含有10%的果蔬原汁,也就是說,通常果蔬汁飲料中90%的糖分是外來添加的。而對於純果汁,它的糖應當全部是來自於水果本身的。不過,由於水果原料每年會有點含糖量變化,如果原料含糖量偏低,不排除產品中添加少量糖維持到標準水平的可能性。

    5 很多飲料中會添加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即使產品標註「無糖」也只是代表沒有額外添加的白砂糖,不代表沒有糖類物質。那麼,是否有必要標註來自食品添加劑的糖含量有多少?

    食品添加劑里不包括以上所說人體可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種糖。添加劑只包括不會升高血糖的那些非傳統甜味物質,比如各種糖醇和各種合成甜味劑。除了木糖醇之外,其他甜味劑幾乎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不會帶來熱量。這些食品添加劑的品種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進行說明,但是其添加數量無需標明。

    6 在產品包裝的營養成分表必須標註佔NRV(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數一欄,消費者在購買飲料的時候,怎樣利用這項指標來做出健康選擇?

    食物中營養成分佔NRV的比例,是個很有意義的指標。按我國食品營養標籤法規,有幾個項目必須標註: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其他項目都是「自選動作」,這幾個是「規定動作」。

    對於除了牛奶和豆漿的其他飲料來說,我們不指望它提供大量的蛋白質或脂肪。通常飲料里的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無論是果蔬汁中的還是外加的糖,都會帶來能量(俗話所說的「卡路里」、「熱量」)。所以,飲料中意義最大的項目就是能量。

    正因如此,看看一款飲料產品的能量佔NRV的比值是多少,在選購時很要緊。一般來說,占的比例越高,則越需要慎重購買。哪怕其中添加了維生素,只要能量高,就不能以含維生素為理由大量飲用。相反,飲料中能量越低,說明其中的糖越少,在喝同樣數量時,引起發胖和慢性病的風險較小。

    同時,為了避免商家玩貓膩,還要仔細看一下營養成分表是按每100毫升的量來計算,還是按照一瓶(500毫升左右)或一聽(355毫升左右)來計算的。有時候,由於其中所含能量(糖)太高,商家就選擇用100毫升中所含的數值來做營養成分表,猛一看,會以為其中能量較低糖較少,容易誤導消費者。

    7 我國的飲食指導書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對每日攝入的油和鹽的上限是有明確要求的,但是卻沒有糖分攝入的推薦量標準,為什麼?是否有必要針對糖分含量也給大眾一個每日推薦值或每日上限值?

    外加的糖很難建立一個推薦標準,因為根本不需要吃。一輩子不吃外加的糖絕對不影響健康,只能說有利於健康。而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它在食品中天然含有,有時很難區分添加的糖和原有的糖。比如說,喝「純」的果汁,其中的濃濃甜味是來自於水果,不是人為添加糖的結果,但一樣可以喝進去大量的糖,一樣可能帶來肥胖,並增加糖尿病的危險。一般建議是,除了水果和水果乾之外,盡量不吃任何甜味突出的食物,不喝甜飲料。即便水果和水果乾也需要限量,水果推薦數量是每天200-400克(不算果皮果核),其實也就相當於1-2個大蘋果的量,不是放開來猛吃。

    個人建議是,如果一定要吃人工增甜的食物,控制在每天一品的範圍內(一份冰淇淋或一瓶低糖飲料)。


推薦閱讀:

【嚴肅】我們喝了傳說中最難喝的5種飲料,然後……
便利店粉色「少女心」飲料集合!告訴你哪個好看又好喝!
裝x飲料不是只有82年的拉菲,這些土豪飲料你都喝過幾個
我要對你做,春天對櫻桃樹做的事
不如,我們一起喝一杯吧

TAG:飲料 | 食品 | 標籤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