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影片完全大點評
以往人們要等到12月底或者接近提名公布的1月份,才有可能見到大隊摩拳擦掌、整裝待發的奧斯卡「角鬥士」,但是今年情況有所改觀,幾乎從6月份起,電影市場就開始熱鬧起來,具備獲獎資格的實力之作紛紛登場,可以預見,明年的奧斯卡競賽將格外激烈火爆。
日前,資深電影評論家愛德華·道格拉斯(Edward Douglas)對有實力問鼎奧斯卡的影片進行了完全點評。
早期力作:
製片廠通常不會在夏季之前發行寄望奧斯卡獎的影片,因為距離12月投票的時間太久,留給評委的印象不那麼深刻,當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和《角鬥士》(Gladiator),但一般來說,影片上映越接近12月,就越有可能被評委銘記於心。
今年6月初上映的《鐵拳男人》(Cinderella Man)被認為是早期最具潛力的奧斯卡競爭者。它是影帝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和導演羅恩·霍華德(Ron Howard)兩位奧斯卡得主的再度聯手之作,2002年他們強強聯合的《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奪得了最佳導演在內的四項奧斯卡獎。《鐵拳男人》開局不利,票房令人失望,而且評委多多少少可能會受到羅素電話傷人案的影響,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尤其當他連續兩年遭到奧斯卡提名的忽略後。
去年憑藉《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獲最佳編劇提名的保羅·哈吉斯(Paul Haggis)今年帶著新片《撞車》(Crash)呼嘯而來,奧斯卡提名獲得者唐·奇德爾(Don Cheadle)、馬特·狄龍(Matt Dillon)、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等眾多實力明星的加盟,為影片增色不少。也許奧斯卡主辦方應該效仿美國演員協會,設立「集體陣容獎」,因為他們的表演相輔相成,渾然一體,評委實在很難從中單單挑出某一個人進行表彰。
克雷格·布魯爾(Craig Brewer)執導的《川流熙攘》(Hustle & Flow)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時引來了好評如潮,當然主要歸功於泰倫斯·霍華德(Terrence Howard)的表演,如果擁有足夠多的觀眾,那麼他因此而獲得影帝提名也說不定。但是鑒於只有區區2300萬的票房,影片恐怕很難在其他單元有所作為。
遭遇大致相同的可能還有諾亞·鮑姆巴奇(Noah Baumbach)的《魷魚和鯨》(The Squid and the Whale),儘管它擁有尖刻犀利的劇本、傑夫·丹尼爾斯(Jeff Daniels)和曾獲奧斯卡提名的勞拉·琳尼(Laura Linney)的實力陣容,但最終很有可能被大部分評委所忽略。
2004年獲得奧斯卡四項提名的《上帝之城》(City of God),讓人對巴西導演費爾南多·梅勒萊斯(Fernando Mereilles)刮目相看。今年他執導的《不朽園丁》儘管票房不佳,卻很有可能在導演、劇本、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影片等單元出人意料地異軍突起,成為一匹黑馬。
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的《破碎之花》(Broken Flowers)能成為他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影片,老牌影星比爾·默雷(Bill Murray)的表演功不可沒,但比起《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還是略遜一籌,所以比爾恐怕只能獲得金球獎的提名,賈木許主筆的劇本很有可能在最佳原創劇本單元有所建樹。
包括評論家在內的許多人都很喜歡大衛·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執導的《暴力史》(A History of Violence),影片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但是人們很難相信奧斯卡會青睞這種類型的影片,倒是其改編劇本、導演和演員更有可能獲得提名。
今年早些時候,女演員瓊·艾倫(Joan Allen)在影片《憤怒之上》(The Upside Of Anger)中的表現讓評論家大為嘆服,但是新院線公司似乎沒對她寄予多大希望和支持,所以投票時好萊塢外國記者們還會記得她和她的影片嗎?
當前作品:
入秋以後,各大電影廠紛紛大造聲勢,亮出殺手鐧,準備在明年的奧斯卡上一決高下。
自從9月份一上映,犯罪劇情片《卡波特》(Capote)就獲得了評論和觀眾的雙贏,主演菲利普·西默·霍夫曼(Phillip Seymour Hoffman)引發的議論和關注,不亞於去年《靈魂歌王》(Ray)的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但願他也能像後者一樣好運。
史蒂夫·馬丁(Steve Martin)根據自己小說改編的《櫃檯小姐》(Shopgirl),讓影評家們稍感困惑,但他們一致同意,克萊爾·丹尼斯(Claire Danes)是影片中真正的明星,有望獲得提名。
華納兄弟公司對尼克·卡羅(Niki Caro)執導、查理茲·塞隆(Charlize Theron)主演的《北方鄉村》(North Country)寄予厚望,但是影片低迷的票房卻擊碎了這個希望。即使如此,塞隆和另一位女配角弗蘭西斯·麥克道蒙德(Frances McDormand)還是有可能分獲第二、三次提名。
改編自詹妮弗·威納(Jennifer Weiner)小說的《姐妹鞋》(In Her Shoes)上映之前似乎頗有奪獎之勢,結果卻令人失望。導演柯蒂斯·漢森(Curtis Hanson)、編劇蘇姍娜·格蘭特(Susannah Grant)和主演卡梅隆·迪亞茲(Cameron Diaz)都是好萊塢響噹噹的人物,但要說到提名或者獲獎,恐怕還是老牌女星雪莉·麥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的配角更出彩。
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執導的黑白影片《晚安,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講述了美國傳媒反抗政客的歷史,上映伊始就吸引了眾多眼球。克魯尼有可能憑藉此片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等大導演展開競爭。主演大衛·斯特雷澤恩(David Strathairn)、劇本,以及兩片綠葉克魯尼和弗蘭克·朗格拉(Frank Langella),都有可能獲得嘉獎,而且影片本身也具備進入最佳影片單元的實力,至於能否獲獎就要看運氣了。
2000年,山姆·門德斯(Sam Mendes)的《美國美人》(American Beauty)以席捲之勢拿下五項奧斯卡大獎。他今年描寫伊拉克戰爭的《鍋蓋頭》又是一部政治題材的影片,擁有傑克·吉倫哈爾(Jake Gyllenhaal)、傑米·福克斯(Jamie Foxx)、彼得·薩斯加德(Peter Sarsgard)和特拉維斯·阿龍(Travis Aaron)的強大演員陣容,吸引各方的觀注也不足為奇,但是影片不一的反響和很快在票房銷聲匿跡的表現,對其奧斯卡之路沒有多少幫助,就連小威廉·布羅依萊斯(William Broyles Jr.)出色的劇本改編也遭到了剽竊的指責。
簡·奧斯汀(Jane Austen)小說的改編作品歷來是奧斯卡青睞的對象,象李安執導的《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主演的《愛瑪》(Emma)分別獲得了七項和兩項提名。英國青春紅星凱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主演的最新版《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不但贏得了評論家的熱情讚揚,而且在票房上開了個不錯的頭,最佳女主角和配角、以及改編劇本單元都可能榜上有名。
傳奇鄉村歌手約翰尼·卡什(Johnny Cash)的傳記片《走在路上》(Walk the Line)上映後,男女主角喬奎因·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與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的出色表現,獲得提名幾乎成了確定無疑的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單元也是大有希望,如果評委們夠精明的話,他們同樣不會忽略扮演卡什妻子的金妮弗·古德溫(Ginnifer Goodwin)傳神的表演。
在感恩節期間上映的《辛瑞納》(Syriana),正是那種容易吸引評委眼球的政治驚悚片,主演喬治·克魯尼可能會成第一個憑藉兩部不同影片中分獲表演和導演提名的人。至於能否進入最佳影片單元取決於它的票房表現,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史蒂芬·戈罕(Stephen Gaghan)的改編劇本也應該入圍。
即將上映:
說到音樂片,就不能忘記幾年前大獲成功的《芝加哥》(Chicago),根據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音樂劇改編的《製作人》(The Producers)努力追隨著《芝加哥》成功的軌跡,希望能再創音樂片的奧斯卡輝煌。內森·萊恩(Nathan Lane)無疑是金球獎音樂/喜劇單元奪標呼聲最高的演員,但是正如理查·基爾(Richard Gere)所說,那並不一定意味著會獲奧斯卡提名。烏瑪·瑟曼(Uma Thurman)一改往日的冷硬作風,在片中載歌載舞,讓人領略到她另一面妖嬈美麗的同時,也有希望殺入最佳女配角單元。
另一部音樂片《吉屋出租》(Rent)為了保持原汁原味,啟用了舞台劇的大部分原班人馬,但是迄今為止各方評論褒貶不一。
導演羅伯·馬歇爾(Rob Marshall)的第二部影片、史詩巨片《藝伎回憶錄》(Memoirs of a Geisha)從一開拍就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始終被認為是最佳影片單元最有力的競爭者,直到陸續有人看過影片後,這種猜測開始有所消退。因為《卧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而為好萊塢熟悉的章子怡,以及鞏俐和楊紫瓊這三位中國女星,同樣是表演單元的熱門候選人。
在多倫多和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由華裔導演李安執導,被認為是今年奧斯卡獎的最熱門之作。只要那些老而守舊的學院評委能克服對同性戀題材的排斥心理,那麼李安、希斯·萊吉爾(Heath Ledger)和傑克·吉倫哈爾(Jake Gyllenhaal)兩位主演、配角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在各自所屬單元都大有希望。
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首執導筒的《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表演和劇本多項大獎,但是影片對奧斯卡評委來說太粗獷了,除非他們能像歡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西部片一樣,歡迎湯米的大作。
有了《走在路上》,福克斯公司似乎還怕奧斯卡競爭失利,又上了《斯通一家》(The Family Stone)的雙保險,至少在表演單元多了一層保障。老牌女星黛安·基頓(Diane Keaton)儘管只是襯托薩拉·傑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的綠葉,但她的表現應該會給學院和演員協會裡的影迷們留下深刻印象,托馬斯·比澤察(Thomas Bezucha)的原創劇本也是可圈可點。
《賽點》(Match Point)是身兼編劇和導演兩職的伍迪·艾倫(Woody Allen)多年來第一部被認為具有奧斯卡價值的影片,這要歸功於它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的承認。斯佳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nson)是否也該獲得早就該得的奧斯卡提名?
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可能是試金石影業的《卡薩諾瓦》(Casanova),前奧斯卡寵兒萊塞·霍爾斯道姆(Lasse Hallstr?m)首次嘗試的動作喜劇片,可能正好符合評委們的口味,而且奧利弗·普拉特(Oliver Platt)和傑羅米·艾恩斯(Jeremy Irons)這兩位配角中可能會有一人進入最佳配角單元。
Weinsteins公司把寶押在《亨德森夫人獻演》(Mrs. Henderson Presents)和《浪蕩子》(The Libertine)兩部影片上,英國女星朱迪·丹奇(Dame Judi Dench)、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和鮑勃·霍普金斯(Bob Hoskins)以及有望分獲主、配角提名。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執導《慕尼黑》(Munich)和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新大陸》(The New World)雖然倍受觀眾期待,但是每個人在心裡都疑惑,影片是否能如期完成。這兩部影片要到12月初才能與觀眾和影評家見面,儘管呼聲極高,但是幾乎還沒人看過,誰知道影片是不是能和人們期望的一樣。
《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的經典翻拍影片《金剛》(King Kong),娜奧米·沃茨(Naomi Watts)與奧斯卡得主阿德里安·布洛迪(Adrian Brody)的組合能否贏得奧斯卡的認可尚不得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金剛》的品質能達到《指環王》的一半,那麼可觀的票房會對其在最佳影片單元的表現起到極大的促進。
來源: 搜狐娛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