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電子版

    國寶檔案

    名稱:野拂藏寶、

    「九驢十八擔」寶藏

    年代:明末

    地址:張家界市南郊天門山、

    莽山林區

    據說將財寶分散藏於天門山的民工均已被毒死

    明末,李自成兵敗退出京城,國庫中的金銀財寶被掠奪一空。據傳,當時其部下野拂負責運輸這批寶藏,並分批藏於天門山附近,以備他日東山再起。數百年來,在巨大利益驅使下,一批又一批尋寶者進山尋寶,但最後都空手而歸。

    同時,在湖南的莽山林區,也流傳著闖王「九驢十八擔」寶藏的傳說,因為這個傳說,又有不少人一頭扎了進來。那麼,傳說是真的還是只是人們的一個美好願想呢? 

    距離湘西張家界市南郊8千米處的天門山,是武陵南支脈高峰之一,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盛譽。關於天門山,一直有個傳說。相傳明末,闖王李自成帶領著一大幫農民起義軍大敗明軍,攻陷京城後迅速佔領皇宮,掠奪了大量金銀財寶,後來敗退離京時更是將國庫中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並由其手下大將李過將軍負責藏寶一事,以備他日東山再起。後來,李過為躲避官兵追剿,剃度出家,法號野拂。野拂帶著一眾徒弟,將之前交予鏢局保管的木箱一隻一隻地裝運上船,趁著暮色降臨,整裝出發了。

    幾天後,船隊在古鎮溪口境內的五獅寨下平坦村岸邊停了下來。五獅寨因其五個山頭像五隻伏在河邊的獅子而得名,山上還有一座庵,名曰五獅寨庵,庵內香火鼎盛。野拂深感此處是個可以休養生息的風水寶地,還可以操練兵馬,自耕自足,於是決定暫住於此,順便等待闖王他日起事的號令。

    野拂上山到五獅寨庵求見住持,庵內原本住著二十來個年邁的尼姑,住持真誠地接待了遠道而來的野拂,並邀其講法。野拂與眾徒弟在庵內做了小小的休整,不久便向庵主靜安師太作別。臨走前,靜安師太把一封信交予野拂,並囑咐野拂拿著信前往天門山寺,去投靠她的師兄——法圓方丈。野拂感激萬分,將信揣於懷中,與師太告別後帶著一幫徒弟乘船直奔天門山。不幾日,船隊駛進永定境內,野拂帶著五獅寨庵靜安師太的舉薦信來到天門山寺,法圓方丈見信後收留了野拂等人,還在天門山寺專門新修宅院給他們住。相傳,天門山寺內祖師殿匾額上的「天門仙山」四字就是為他所書。此事在清光緒《永定縣誌》上有如是記載:「明季野拂自夾山寺飛錫此山。野拂為闖賊餘黨,事敗,削髮為僧,竟逃天誅。」

    野拂最終未能等到李自成起事號令之日。隨著農民起義軍土崩瓦解、清廷的建立,野拂抑鬱成疾,於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1年)逝世,葬於慈利縣高峰茅庵。野拂一死,幾船金銀珠寶再無下落。據說他在臨死前,將帶來的財寶全部分散藏於天門山中幾個秘密去處,只是當年藏寶的民工均被毒死,所以,此說法也無法獲得證實。

    村民從山洞裡挖出了價值7000萬元的文物

    觀音山,位於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範圍內,與天門山相隔數里,宏偉、峻峭。山下有個村子,名叫汪家寨。2001年6月25日,永定區汪家寨村村支書李慈祥和村主任曹玉在村委會中召開村支部會議。李支書在會上發言,號召汪家寨借開發天門山的機會,把觀音山這一景點也作為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如此一來汪家寨就能早日脫貧致富了。李支書的發言得到與會人員的熱烈擁護,村主任更是提議即刻成立景區旅遊資源考察小組,並深入觀音山進行探險。

    從7月20日開始,考察進行了五六天,一直沒有取得重大收穫。直到8月15日這天,旅遊資源考察隊中張金長在路上無意間發現一件銹跡斑斑的東西,他趕緊叫住了李慈祥。兩人手挽手,李慈祥抓著一根樹藤,張金長又拉著李慈祥,然後由張金長俯身去撿這件東西。張金長拿起這東西一看,原來是一把砍刀的銅柄。因年代久遠,刀身已消失不見。顯然,這裡曾有人來過。第五天,考察小組爬到觀音山山頂,一組隊員腰捆麻繩,順著懸崖往谷地下放,在懸崖中間,一個隊員發覺腳踩的地方有泥漿般的東西,於是掀開枯枝茅草仔細看了一下,發覺此處與天然石壁不同,這裡更像是由人工壘好的一塊補巴,長約三丈。當他掰下一塊泥塊和一片亂石,又發現泥塊中除了石灰和砂漿外,還有一種黏糊糊的東西。他把採集到的樣品擺到考察隊員面前,有經驗的隊員經過分析,一致認定這是一個被封堵的暗洞。面對這一重大發現,隊員們決定親自下去一探究竟。

    李慈祥下去後,發現眼前見到的的確是一個朝天石洞,洞前有一小塊可以立足的峭岩,但不知為何被人用亂石封堵,如果不仔細查看,極易忽略這一細微的差別。這一發現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也讓李慈祥陷入沉思當中。考察小組在對封門洞所處方向做好標記後,於下午返回營地。

    10月12日,經區旅遊局相關領導的同意,李慈祥帶隊前往封門洞口處進行開挖。經過一系列艱難的挖掘工作,終於在第三天的時候在僅挖出兩三米深的洞旁發現一個露出的耳洞。耳洞是空的,李慈祥趕緊劃燃了一根火柴,在耳洞的岩孔中發現一根根像亂草根一樣的物體,他用手輕輕掏出,拍一拍,物體竟然在手中閃閃發光。「洞里居然有金子!」李慈祥大聲驚叫起來。他先後取出擱在岩孔中的金釵、金簪、金箍等物品,共14件。

    2001年10月21日,李慈祥在永定區專車及武警護送下驅車前往長沙,將這些珠寶送往省文物局請專家進行鑒定。通過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是一批元明時期的宮廷飾物,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14件珠寶中,十七花金釵、鳥頭金簪兩件,屬國家二級保護文物;葉花金釵、素金簪、鳳頭銀釵、鳳頭銀簪、蓮花銀簪等8件,屬國家三級保護文物;其餘為一級飾品。此批文物的價值在7000萬元左右。僅從耳洞中就掏出如此高價值的財寶,那洞內的財富簡直難以估算吧?這些寶物既然確定為元明時期的宮廷飾物,可見建洞的時間應該不會早於元明,那麼或許跟李自成藏寶天門山有關,出家後的野拂將寶藏分批藏於天門山附近山頭,觀音山剛好與天門山只相隔數里。 

    盜墓賊裝神弄鬼,要尋找的究竟是什麼?

    在湖南南部邊陲莽山腳下,有一個至今保存著兩百年前歷史風貌的古老村落——天塘村。村子裡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石岩沖,三座橋,慢行百步走,三窯金。」據村裡的老人們講述,只要能破解此話的玄機,就能得到一筆巨額的財富,而這財富,正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兵敗後在莽山所埋的「九驢十八擔」。

    20世紀70年代末,正是莽山尋寶活動的高峰期。天塘村內就有這樣5個男丁,為了得到這筆誘人的寶藏,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祖墳面前發下誓言:不管誰先發現了寶藏,都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然而,5人辛苦挖了好一陣子,卻一無所獲。不僅如此,包括這5人在內的前來尋寶的村民,回去後便一病不起,甚至有些離開人世。難道,他們中了亡靈的死亡詛咒?更令人感到害怕的是,村裡好多人都看見了一個披頭散髮的人影,夜幕降臨之時更有像「鬼火」一樣的東西飄來飄去,嚇得老人小孩兒一到夜裡就不敢出門。

    但有些村民不相信真的有鬼,為揭穿謊言,他們來到村莊後面的大山裡面,發現有幾個土堆有人為挖掘的痕迹,土堆旁邊還散落著陶器和瓷器的零星碎片。原來,村裡夜晚出現的一些鬼影之類的都是一些盜墓賊搞的鬼,他們為阻止更多的人前來盜墓,故意裝神弄鬼。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很多有價值的文物竟然被盜墓賊隨意丟棄了,顯然盜墓賊要找的不是這些東西,那麼,他們究竟是在尋找什麼呢?天塘村有位德高望重叫譚相吉的老人對此事進行了大膽的推測:這伙盜墓賊要找的一定是傳說中李自成留下的「九驢十八擔」寶藏。

    種種跡象證明,闖王李自成確實到過莽山。至於是否藏寶於此,這恐怕是困擾也是引誘眾多探險者前來一探虛實的原來所在吧!在莽山林區內,村民找到一個叫「皇藏岩」的山洞,洞名頗具皇家風範,山洞洞口非常隱蔽,洞內怪石林立,青煙裊繞,寒氣逼人。洞口處還設有一平台,並鋪有一層防潮的三合土沙層。村民大膽猜測當年李自成所帶寶藏應該藏於岩洞之中。然而,最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洞內除了一些銅錢外,再無其他。

    村民們頓時泄了氣,莫非有關李自成攜帶「九驢十八擔」金銀財寶的傳說,只是一個美妙的故事而已?又或者是藏於某個更為隱蔽的無人知曉的地方。就在尋寶行動陷入絕境的時候,一個新的發現再次燃起眾人尋寶的熱情。在離莽山80里外的白沙圩鄉,村民們發現了一塊刻有闖王之墓的石碑,碑文為陰刻,如此一來更加證實了闖王人生中的最後一站就是莽山。

    儘管闖王之墓的發現對於寶藏發掘沒有直接的幫助,但卻給尋寶指示了一個新方向。或許藏寶的地點沒有在李自成軍隊曾經活躍過的莽山核心區,而是在與之相反的方向。

    根據新的啟示,一行人繼續尋寶旅程。他們沿著逆方向行走,在路邊的山坡邊上發現一堵人為壘砌的石牆,長100多米,寬10多米,共有3層。工程浩大,非一般百姓所能打造。同時在距離石牆不到1000米的地方,還有一個巨大的山洞,叫溶家洞,位於莽山對面。岩洞極大,並有一個水洞和一個旱洞,如果藏人,最多能容納一萬多人。當地村民一直盛傳,當年被清軍追殺的李自成就曾躲進洞中。溶家洞的洞口因山體遭雷擊而被掩埋。

    為了一探究竟,不少人投身於溶家洞的發掘當中,但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人找到傳說中的寶藏。

    《國家寶藏全檔案》

    作者:胡楊   

    定價:39.8元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推薦閱讀:

《今日說法》這個節目為何基本上不報道經濟犯罪?
為什麼有很多人認為保障人權健全法制和國家強盛是衝突的?
法制黑豆的配方有哪些?

TAG:電子 | 法制 | 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