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弧的對話

外弧的對話

A:近一段時間,一些乒乓網站就內外弧問題展開了熱烈和深入的討論。內外弧的概念到底該如何定義?可謂眾說紛紜。我看了討論後還是不很清楚,有「言愈多而理愈亂」、「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

B:內外弧的概念顯然與拉球時執拍手在空間划過的弧線有關。如,以右手執拍為例,從右往左看,內弧的揮拍軌跡是一呈上凸的拋物線,外弧是一呈下凹的船形彎弧。舍此感性直觀,豈非名實難符?有觀點認為,判斷內外弧的依據,要以觸球瞬間磨擦的發力方向為準。如此說來,內弧還好理解,而外弧既是指「直線收臂」,又何以非稱「外弧」不可?不是節外生枝、自設迷局么?另外,對內弧的理解似乎爭議不大,很多球迷朋友就是這個拉法,並認為拉球軌跡就應該是內弧弧線的;而外弧就爭議大了,不少人對這種運行弧線很難理解。事實是,外弧的實際情況比這種描述還要複雜:拉弧圈球時利用手腕的轉動沿球的表面做包球動作以加強磨擦,是不是就一定變成了內弧式拉球?特別是有的運動員如德國的波爾,由於動作後期加進了前臂和手腕的橫向內收,這條弧線其實已成一個緩慢過渡的S形了,你說它到底算是內弧還是外弧?

A:是啊,這些正是內外弧討論中最讓人困惑的地方。很想聽聽你的意見。

B:應該肯定內外弧的爭論是有意義的,特別是在乒乓球業餘愛好者中。因為他們的弧圈球發力一般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由於無法解決,不少人就靠轉臂、翻腕甚至抬肘的「變形內弧」方式來拉,步入了學球的誤區。而內外弧的討論,有助於澄清拉球的基本概念,樹立正確的學球理念。

  我們知道,正手進攻技術的學習過程是從近台快攻開始的。自近台攻開始培養的基本動作框架和發力機制,其實也是弧圈球發力模式的母胎或雛形。在這兩者之間貫穿著一條自然衍生、發展的內在邏輯線。何謂基本功?通俗一點說,就是構成你日後發展的基礎的東西。我認為,一個人將來所有的進步和體會如果追本溯源,就來自於他對攻球的「地道的」掌握。這個基礎建設是不能隨便跳過的,這與蓋房子要打地基是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花了很長時間打地基,到了要蓋樓時,卻突然拋開這塊基礎,跑一邊去在鬆軟的地面上往起碼磚,你會不會覺得很荒唐?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的拉球動作與攻球動作之間沒有繼承、延續和演進的可持續發展的邏輯聯繫,那你肯定是偏離了正道;同理,如果在攻球的基本動作里運拍軌跡不該出現上凸的拋物線,那麼拉球也是一樣的。

A:哦,我明白了。你前面提出的由於加進了前臂和手腕的內旋作用是否就成了內弧發力的問題,可否這樣理解:在動作後期,前臂帶腕的旋內起著強化磨擦之效,會使外弧式拉球的軌跡呈一S形,但其主體既是外弧式發力,就不能簡單看作是內弧式拉法。而真正的內弧式拉法應該不是拉弧圈的基本動作,而是臨場的變通式打法,如反拉、台內拉或步伐不到位時的回擊,意在控制而非發力。它不應該是運動員的基本動作或不構成運動員的主體動作,而是其變化型。其實拉球和攻球一樣,關鍵是要學會發力和如何發力——離開了這一宗旨,討論基本動作就沒有意義了。在條件允許發力時,應該採用外弧式打法而非揮拍軌跡兜一條上行拋物線的內弧。

B:你這樣理解是對的。我發現,跳過了攻球階段直接學拉球的人用的就是內弧式拉法,往往球也夠轉,只是發不出力來,打不出真正意義的前沖弧圈,與爆沖就更無緣了。攻球練習中要用心體會的重心轉移和用腰、以腰帶手的發力傳導方式、撞擊和打透板的感覺以及控制手腕不包球等等,正是在為日後拉球的正確發力打一個紮實的基礎。不少球迷朋友在攻球練習中根本做不到不磨擦,總是轉臂翻腕劃拋物線,搞得力量和速度都出不來。在這種錯誤基礎上學拉球,學的就是沒有基本功墊底兒的東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知道拉弧圈,對攻球基本功的要求是很高的,說前者是後者的「放大進化版」毫不為過。有人總也想不通:為什麼發力充分時執拍手就不能揮出上凸的拋物線?可見沒過攻球關就學拉球,會嚴重地影響一個人對弧圈發力的理解和判斷。我認為,這也是崇內弧而疑外弧的根源所在。

A:你能對有些紛亂繁複的內外弧討論做一個扼要的收束和歸納么?

B:首先要明確,外弧弧線並不是人為追求的結果,而是正確用腰後的一個副產品。不少朋友一看相關圖象描述中的那條船形彎弧一下子就懵掉了,感到高深莫測、很難掌握。其實這是天大的誤會!外弧打法是一個很自然的動作。如果你向體右後下方引拍充分,懂得重心轉移和用腰,懂得身體迎前,只要小臂收縮動作本身保持直線,這條?/div>

由腰髖發力談起——《弧圈速成的16個不等式》讀札

  馬凱旋教練在《弧圈速成的16個不等式》中,還強調了用腰髖發力要大於肩膀發力,這個值得特別提出來談一談。為什麼?因為業餘選手能注意到這點的不多。

  一談到腰髖發力,不少人腦袋就一片茫然:打球不就是用手來打么?用腰髖太難理解了。這就涉及到重心的運用問題。

  首先,如果你的引拍並不是身體重心向右腳轉移的一個連帶過程,那你的引拍肯定就是錯的。其次,引拍一錯,自然就沒有腿的側蹬和重心交換了;在此前提下你還要發力、還想要暴一板,那肯定是「用肩發力」,而用肩發力,自然就無法放鬆身體。如此習非成是,日久天長,你也就土坯燒成耐火磚頭——任整形專家也奈你不何了!

  以肩為發力點,用手打球之誤之所以不易被許多球迷察覺,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乒乓球的發力是要遵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沉肩墜肘,形於手指」的原則,並不知道揮拍擊球的力量傳遞是「由腳而腿而腰至肩到手」一氣哈成的。這其中的道理可用雜技師表演甩鞭滅燭的節目來說明。

  我們知道,雜技演員手中舞動的長鞭,力量並不生於鞭末部分及鞭梢,而是自鞭柄循序而起。揮鞭者若想發力不通過鞭柄就要鞭子的末端自行而動是絕無可能的。這種「錯誤」你就是想犯也犯不了,因為它違反了自然規律。

  但乒乓球技術動作卻完全可因違反科學的「自然規律」而被扭曲,因為人的神經可以隨意支配身體的不同部位,所以類似揮鞭運動中絕不可能出現的靠近鞭梢的那部分先動的現象——以肩掄臂、以手揍球——就成其為可能。

  能否養成用重心發力的好習慣,全在個人的意識和修行。這是一個長期理順和磨合的過程。最好是藉助對鏡徒手練習把動作徹底搞順溜了,以找到肢體擺動的「內在感覺」,再上台多以中等力量反覆練習鞏固。這個若無深切的感覺和體會,一門心思就想先練發力、暴力,那勢必如馬凱旋所說的那樣,業餘選手拉弧圈,不肯多多體會重心的運用和身體的放鬆,「稍微會拉了,就要暴它一板」,而「成年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練三分鐘能拉到球了,第四分鐘就開始發力,結果一定是在用肩發力,那樣打上一年半載,動作改都沒法改了,因為你發力的力點已定在肩膀上。」——球友中這樣被輕易「毀掉」的人,我可見得多了!


推薦閱讀:

出軌女人與和尚的對話
大公社評:「學聯」要務實對話脫離「佔中」
Lets talk about love a bit
玩命:官與殺的對話(中)

TAG: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