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無法擁有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缺乏「主動控制力」(effortful contr...

KY作者 / 羅勒

編輯 / KY主創們

 

最近收到一條很長的留言:

 

「KY,不知道為什麼,每當關係里出現了一點點讓我感到不滿意的地方,比如,對方沒有及時回復我的消息,我就會十分憤怒,開始質疑他是否已經不像當初那麼愛我、那麼重視我了,甚至和他大吵大鬧……我常常都會因為類似的一些很小的事情,就忍不住全盤否定我們的感情。

 

但不多久,比如,當對方開始及時地回復我的時候,我就會立馬覺得他還是很愛我、很在乎我的,之前可能只不過是在忙手頭上的工作。我還會為自己之前懷疑對方、否定彼此的感情而感到懊悔和愧疚,覺得自己不應該因為一點小事就患得患失,不應該對他發脾氣。

 

他不止一次地說我『太作了』——喜歡的時候,就覺得Ta是完美伴侶,對他痴迷、對他百依百順;不喜歡的時候,又對他厭惡至極、恨之入骨,只想立刻一拍兩散。最近,他提了分手……說自己太累了,他只想要一段比較穩定的感情,不想這樣時好時壞。可我也不想這樣,但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我該怎麼辦?」

 

有著這樣類似困擾的人其實並不在少數。他們對另一半的感情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擺盪——時而將對方視若珍寶,時而又將其視若仇敵;並且,他們對自己感情的這種「擺盪」束手無策,也往往因此很難擁有一段長久穩定的關係。

 

儘管,這樣對待感情的方式,總是被籠統地概括為「作」,但其實,這背後可能有著更深層的心理動機。

情感的反覆,

可能源於「理想化與偏執化」的扭曲

 

理想化的扭曲(idealized distortion),指的是人們把他人過度理想化,認為對方是完美的,是真誠地、善良地愛著自己的;而偏執化的扭曲(paranoid distortion)指的就是人們偏執地認為他人是無情的,甚至是會欺騙和傷害自己的,即便事實並非如此(Clarkin,Yeomans, & Kernberg, 2006)。

 

儘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理想化某一些人,比如,美好的初戀情人,又或者偏執化另一些人,比如,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然而,不同的是,有著理想化與偏執化扭曲的人,他們的理想化與偏執化都是極端的,並且是在對待同一個人時交替產生的感受。

 

正如留言中所說,他們會在理想化伴侶的時候,把對方認為是完美的,而在偏執化的時候,又認為對方一無是處,並且關係里的一些小事,比如對方是否及時回復自己的消息,就會激發他們在這兩種極端之間來回「切換」。

 

事實上,這種理想化與偏執化的扭曲,是一些人應對內心負面感受的防禦機制(Clarkin, et al., 2006)。

 

  • 理想化的扭曲,可以說是一種最原始的防禦機制(primitivedefense mechanism),人們通過理想化一些關係來自我保護,彷彿這種被理想化了的關係的存在,意味著「有一個完美的人全心全意地愛著我」,於是可以證明他們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可以被愛」的,從而使內心的焦慮感能夠得到緩解和安撫。對於用理想化這種手段自我撫慰的人來說,每每想到那個理想化的對象存在、且愛著自己,就會感到由衷的溫暖和快樂。

 

  • 偏執化的扭曲,則是一種「投射」。當人們太想要擺脫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痛苦(比如,不相信自己可以被愛著)時,便有可能把它投射至外部他人,認為是他人的傷害造成了自己的痛苦——因為當傷害來自於外部而不是自身的時候,我們便有了正當性去對付它。這就是為什麼留言中,對方沒有立即回復,便會讓Ta懷疑對方不愛自己而大發脾氣。其實,她是因為那一刻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感受而痛苦,比如「我總是一個被人拋棄的人」、「我是一個沒有人愛的人」。

人們之所以會形成理想化與偏執化扭曲這樣的「防禦機制」,與他們童年的不良經歷是密切相關的。不僅如此,這些「負面的感受」,比如內心的焦慮感或不安和痛苦,有時候可能也並不來於當下的這段關係,而是童年的痛苦經驗,它們彷彿久治不愈的傷口,持續地隱隱作痛。

 

甚至可以說,真正讓他們的陷入情感反覆、「時好時壞」的,可能並不是表面上對方是不是及時回復了消息,而是過去的經歷在他們內心裡遺留下的焦慮、不安和痛苦的感受。

 

那麼,什麼樣的經歷會讓人們形成這樣的理想化與偏執化的扭曲呢?

 

我們曾不止一次地提到,當我們還是個嬰孩的時候,由於認知與心理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我們對於外在他人的認知是局部的、碎片式的。比如,當照顧者(主要是母親),回應我們的需求時,我們便會認為Ta是「好的」,而當Ta未能回應我們的需求時,我們便會認為Ta是「壞的」(Klein, 1935)。

 

隨著在與照顧者的互動中積累了足夠多的被滿足/關愛的經驗,以及認知能力的發展,我們才有了對「外在現實與內在感受」複雜性的理解力和容忍力。

 

意思是說,我們才能夠逐漸認識到真實世界並非是非黑即白的,「好與壞」可能同時存在於同一個人身上,才能夠理解「一個我認為的好人、愛我的人,也可能做出一些讓我感到不滿的事」,並且在照顧者偶爾無法滿足我們的時候,逐漸學會去忍受這種暫時的不快。

由此,我們也才擁有了一種對他人的完整的、連貫的認知(anintegrated concept of others)(Klein, 1957; Clarkin, etal., 2006)——在成年之後,當面對所信任的人偶然做出的令我們不滿或失望的事情時,我們對Ta的態度與看法也才不會輕而易舉地被顛覆。

 

相反,如果我們在幼年時期,沒有得到照顧者足夠的關愛與回應,甚至持續地被忽視或虐待的話,我們對他人的認知便會停留在之前的「分裂」(splitting)狀態(Klein, 1946),即在絕對的「好與壞」之間來回擺盪——當對方做出讓我們滿意的舉動時,我們便會「理想化」,而當對方令我們不滿時,我們便又立刻「偏執化」對方。

 

不僅如此,幼年時得不到回應與關愛,還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持續的焦慮、不安與痛苦等負面感受,這便是前文所謂的「久治不愈、隱隱作痛的傷口」。

 

在過去那個「創傷性」的環境中,理想化與偏執化扭曲的確是發揮著一定的功能與保護作用的,比如,它使得人們在得不到滿足與愛的時候,可以通過理想化在內心擁有一個的完美照顧者的陪伴。

 

不過,當人們不再處於那樣的情境時,就需要有意識地去覺察自己的這種理想化與偏執化的扭曲,並且管理和調節與之相關的情緒和行為。因為顯然,這種模式,對關係有著巨大的破壞力。當偏執化扭曲發生時,對關係是充滿毀滅性的。

缺乏主動控制力(Effortful control),

「情感反覆」便轉化為損害關係的舉動

 

人們之所以能夠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自己,避免讓情感的反覆傷害到彼此的關係,就需要依賴於一種被稱為「主動控制力」的特質。

 

主動控制力,指的是人們能夠在面對一些情境時,有意識地剋制自己的「首選」(dominant)反應,而選擇做出「次選」(subdominant)反應的能力(Rothbart &Bates, 2006; Eisenberg, 2012),它涵蓋了人們對於自己注意力、情緒、行為等的自主調節能力,是個體自控力的一個方面

 

也就是說,當面對對方在某件事情上無法滿足我們,比如,沒有及時回復消息時,我們能夠主動地控制,有意識地讓自己從「關注對方沒有回復」(首選反應)轉移到「想著Ta平時有空的時候都是會及時回復消息的;Ta很坦誠,有什麼事情也會直接表達;Ta一直以來都很愛我」(次選反應)

 

抑或是,我們會在對方沒有回復時,感到憤怒。而憤怒可能會讓一個人做出衝動的、破壞性的舉動(首選反應),比如瘋狂打電話聯繫對方,逼迫對方給解釋,威脅要分手等等,然而,主動控制會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憤怒的同時,選擇不做出衝動的舉動(次選反應),比如,試著等到對方回復自己時,在詢問剛才不回復的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這種主動控制力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人們避免「一葉障目」,讓人們主動地去看到對方當下的行為之外的「整體」,避免自己因為偶然的事件就全盤否定對方;也能夠幫助人們調節和控制衝動的行為,避免因一時情感的波動而做出傷害關係的舉動。

這種主動控制力的形成與發展,被認為受到先天與後天因素的共同影響。研究發現,那些在基因上表現出某種與血清素相關的多態性(serotonin-related polymorphisms)的人,更可能天生缺乏這方面自控的能力(Eisenberg, 2012)。

 

另外,中科院對雙生子的研究證明,那些從小接受更多溫暖平和、更少敵對嚴厲的家庭教育的孩子,能發展出更好的主動控制力(Fei, et al., 2011)。

 

研究者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孩子能夠在與家長的互動中,觀察學習家長們「主動控制」的行為模式(Eisenberg, 2012),比如當父母被孩子惹怒之後,仍能心平氣和地與之講理,孩子便可能從中習得面對憤怒所能做出的次選反應。

 

看到這裡,也許很多人也會困惑:如果自己也是這樣容易情感反覆,時而將對方理想化,時而又將對方偏執化,並且常常都控制不住做出傷害對方和彼此關係的事情,應該怎麼辦?

 

如何應對情感的反覆

與缺乏主動控制力?

 

首先,你要學會在當時當地的情境中去看待對方的行為,因為往往「一葉」之所以能「障目」,與人們的過度想像和解讀有關。比如,在對方沒有回復的時候,有些人也許會想像對方可能正在做一些背叛自己的事,或者,對方之所以沒有及時回復自己就是因為Ta已經不如從前那樣重視自己、在乎自己了。

 

但,很多時候,「未及時回復」就是未及時回複本身,而它所承載的其他意義是我們主觀賦予的。

 

其次,你也要學會從情境中走出來,不要失去整體性與複雜性的眼光。要學會去理解這個世界與他人的複雜性,真摯中也可能包含做作,高尚中也可能包含被逼,而在邪惡里也同樣找得到美德。即便在與對方陷入矛盾衝突或是令你不安痛苦的時候,也要能夠想起你們彼此擁有的美好時光,或是一起克服困難的時刻。

 

最後,一段穩定、安全的關係,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到你。這段關係不一定非得是親密關係,也可以是專業的諮詢關係。對方不會因為你的理想化與偏執化扭曲,情感的反覆起伏而離開,能夠在面對你的「偏執化扭曲」(激怒Ta、傷害Ta)時,仍然關心、支持你,能夠持續地給予你安全和信任,滿足與回應。

 

這一方面能夠幫助你擁有更多的積極經驗(「對方總能及時回應我的需求」),讓你得以學會忍受消極經驗(「對方有時不能回應我的需求」)以及隨之而來的痛苦感受,繼而逐漸獲得對他人「完整」的認知和對消極感受更為健康的應對機制。另一方面,Ta在被你「激怒」、「傷害」時候的表現也有助於你去學習和獲得主動控制的方法。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於解決有這種模式和狀態的人來說,這些解決方案尤其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你發現你的確存在本文所說的情況,且嚴重破壞了你的親密關係,你發現自己無法擁有穩定的親密關係,建議你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你可以在我們公號的菜單欄,找到求助入口,預約專業心理諮詢師(我們不從中做任何抽成,利益不相關,大可放心使用)。

 

以上。

References:

Clarkin, J.F., Yeomans, F.E., &Kernberg, O.F., (2006). Psycho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Focus on ObjectRelations.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Eisenberg N. (2012). Temperamental EffortfulControl (Self-Regulation), 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Fei, G., et al., (2011). Non-sharedenvironment and monozygotic adolescent twin differences in effortful control. Social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9(3), 299-308.

Klein, 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The Writings of Melanine Klein,vol. 1, p.262-289. London, Hogarth Press.

Klein, M. (1957). Envy and Gratitude, aStudy of Unconscious Source. New York, Basic Books.

Rothbart, M. K., & Bates, J. (2006).Temperament. In N. Eisenberg, W. Damon, & L. M. Richard (Eds.), Handbook of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6thed.) (pp. 99-166). Hoboken, NJ US; John Wiley & Sons Inc.

配圖:Tumblr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室里的故事】第四期——無法建立關係的邊緣人格
在關係中我們感受到自己確實存在著
【表達愛的小動作系列】進門二話不說,先來個大大的擁抱
關係中的依戀 | 約翰·鮑爾比與依戀理論
我對十個女生說:「我看《金瓶梅》時想到你了」

TAG:親密關係 | 控制 | 穩定 | 關係 | 控制力 | 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