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本能,控制憤怒是本事

憤怒是本能,控制憤怒是本事        智慧啟引:『憤怒是具有破壞性的情緒,會使人際關係疏遠,導致情感上、身體上和經濟上都有損失。憤怒的背後是恐懼,害怕無法控制局面,或者情勢威脅到脆弱的自我,因此將自我形象建立在對別人的控制之上的人是最容易憤怒的。如果我們改變想法,不要總想控制別人,以及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那麼憤怒就會大大減少。然而,同時,消除憤怒是不現實的,因為憤怒是人類固有的本能,是覺察到威脅或者侵犯後的反應,在必要的時候,怒火會令我們變得更強大,以利於解決危機和問題。』

  當我們發火的時候,想事情會失去理性,做事情會失去效率,甚至發生悲劇,生活被怒火吞噬著。如果和脾氣暴躁的人一起生活,就如同行走鋼絲,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何時會爆發。

  因此在美國,緩刑犯、假釋犯、家暴者和容易動肝火的男男女女,常常被推薦參加「憤怒管理」之類的課程。

  在心理學領域,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坦頓·E·塞姆諾認為,憤怒是具有破壞性的情緒,會使人際關係疏遠,導致情感上、身體上和經濟上都有損失。憤怒的背後是恐懼,害怕無法控制局面,或者情勢威脅到脆弱的自我,因此將自我形象建立在對別人的控制之上的人是最容易憤怒的。

  以「路怒症」為例,在路上碰到搗亂搶道的司機,大多數人會退讓躲避,儘管心裡光火,但不會跟這個不認識的人過不去。喜歡控制的人卻火冒三丈,非要衝上去「教育」一下對方怎樣開車,於是就闖大禍了。

  因此,塞姆諾建議,如果我們改變想法,不要總想控制別人,以及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東西,那麼憤怒就會大大減少。幫助憤怒的人,就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想法,目標是消除或減少怒氣。

  美國心理學家裡昂·F·塞爾澤則認為,消除憤怒是不現實的,因為憤怒是人類固有的本能,是覺察到威脅或者侵犯後的反應。如果能夠頂住挑釁,怒火會令我們強烈地分泌腎上腺素,變得更強大,否則我們被嚇倒,只好偷偷溜走。

  他認為,儘管憤怒是破壞性的情緒,但並不都是壞的,不能一概而論。很多時候,心裡出現的憤怒其實是一種信號,警示自己:別人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沒有尊重我們的基本需要、權利和界限。

  如果缺乏憤怒的信號,你就容易被別人利用,就容易成為受害者,例如沒完沒了的無償加班,不能拒絕不情願的性行為等。

  而且,在有意控制之下的憤怒往往能強有力地表達自己抗爭的聲音,例如當孩子鬧得很兇,家長克制怒火,提高嗓門抗議,便能贏得孩子的注意。

  塞爾澤認為,憤怒的背後除了恐懼,還可以是沮喪、失望等。

  例如,你在禁止超車的路段被前面一輛車速低於限制速度30碼的慢車擋住,你難免發怒——這種憤怒就不是恐懼造成的。還有很多情況下,憤怒是受到了傷害的結果,例如戀人拒絕了你,讓你很憤怒,其實憤怒是為了緩解你一時無法承受的痛苦。此外,罪惡感和羞恥感也可能躲藏在憤怒的背後。

推薦閱讀:

淡定看美國:從憤怒政治到分裂政治
憤怒與忍辱(界文法師主講,慈雲記錄)
妻子憤怒棒打小三反被老公暴揍

TAG:控制 | 憤怒 | 本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