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是大漢第一謀士張良的廟宇,鍾靈秀氣,氣宇渾厚

張良為「漢初三傑」之首,年少時為國復仇在博浪沙(河南原陽縣)刺殺秦始皇,歷史上有記載的刺秦只有三次,荊軻和高漸離都是作了有死無生的打算;唯有張良在行刺失敗後成功逃脫,並且逃過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後又幫劉邦平定天下,劉邦自己就這樣說過:「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與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安撫百姓,籌集糧餉,我不如蕭何;統帥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此三位都是人傑。」但張良深知和劉邦共事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所以當西漢立國之時,正是張良「辭漢」之日,留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上潛心修道辟穀成仙。此舉正中劉邦下懷,當他當了西漢開國皇帝之後,就敕封張良為侯。

?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急流勇退」,託名「辟穀」,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裡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張良廟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坐落於秦嶺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漢中101公里,北鄰鳳州76公里,距漢中留壩縣城17公里處的廟檯子街上。川陝公路橫越門首,交通較為方便。2006年05月25日,張良廟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圖為張良廟正門) 據說,最早的張良廟是由張良的10世玄孫漢中王張魯所建,歷經1700年,原址已無從考察.廟檯子張良廟是明、清建築,6大院,有房舍150餘間,佔地14200 平方米,為陝西大型祠廟之一。

來到山前,青磚砌成為山門,可見上方橫刻「漢張留侯視」5個朱紅大字,大門左右刻著一副對聯:

博浪一聲震天地,

圮橋三進升雲霞。

上聯指他在博浪沙派人刺殺秦始皇一事,下聯指他在圮橋求教黃石公一事.廟門右側豎一石碑,上旋「紫柏山漢張良留侯辟穀處」。

?穿過木橋進入大殿,木橋名曰「進履橋」,取張良在圮橋為黃石公撿鞋穿鞋一事。橋上有欄杆和靠椅,橋下流水潺潺

??

??院內有馮玉祥將軍所立的石碑:「豪傑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長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載空餘憑弔處;神仙古來稀,設黃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願作逍遙遊。

?(圖為授書樓)人間仙境的「授書樓」,它取黃石公給張良授書之意。凌頂舉目,天地之間,谷幽漳明,神意飄然。

?無官殿

??

??三清殿

?五雲樓

?南花園

?拐竹林

?北花園

?洗心池

?東華殿

?木竹雕刻床

??

張良廟依山傍水,四季風景如畫,建築眾多,古樸典雅,終年雲靄繚圈椅狀,廟前一水和廟後一河又成環抱之態,廟四周幽靜肅穆,方圓百里蒼松紫柏挺拔蒼翠,大有護法衛道之像。其中匾額對聯、文字兔詞多有佳句。

廟中碑石、摩崖近百塊,各種書法,流派紛呈。正是由於這些優越的條件,四季遊人不斷。

?文中所述僅為張良廟的冰山一角,廟裡還有很多風景古迹、名人字畫,明代趙文淵、清代林則徐,以及後來的馮玉祥、楊虎城等都曾在這裡留下墨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遊覽一番。
推薦閱讀:

TAG:謀士 | 張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