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家廊】年年重陽,人生能有多少艷「陽」天?

鍾 倩

又到一年重陽節,很多地方不約而同開展愛老、敬老、助老等主題活動,養老、贍養等社會問題也再度成為輿論熱點。一則新聞是「你爸躺在地上,你在通訊錄裡」的養老困境,另一則是「阿爾茨海默症老人開直播間」的晚年鏡像。想必很多人看完後都會心酸與反思,今天我們該怎樣贍養父母?準確地說,我們拿什麼來贍養父母?

有一幕場景,經常會在我的腦海裡浮現。那是一次飯局,有位長者,席間說起養老,他說道:「現在養老根本不能靠孩子,別說沒孩子,就是有孩子,也靠不住。孩子他自己要工作、買房、結婚、養娃,各種雞零狗碎,你住院了,等他來照顧,他請假丟了飯碗,還不是你的事兒?趁自己能動,多鍛煉,防止老年癡呆,我就天天練習說繞口令。」話音落下,一片長久的沉默。家家有老人,人人會變老,作為獨生子女這代人,我感同身受的是,一個孩子贍養父母身單力薄,力不從心,而寄望於社會養老和居家養老,又是畫餅充飢,「優雅地老去,尊貴的離席」,很多時候只是一場夢。

今年中秋節,李阿姨喜添孫子,本是一樁喜事,這個節骨眼上,她的老婆婆卻腦幹出血住進重症監護室,她和丈夫去陪床。兒媳坐月子,沒人陪,經過商量,兒子辭掉工作,她才安心跑醫院,根本顧不上小孫子了。然而,她年過八旬的老母親也是一身病,心臟不好,放過支架,過去是她和妹妹一起照顧,現在只妹妹一個人,哥哥弟弟都忙指望不上,節後老母親犯了病,也進了醫院,她只能在電話裡乾著急。說到底,養老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大家人的共同協力。正如台灣作家簡媜所說:「我們看到的固然中國人常常講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在我們現代的這樣極其繁忙的工商社會,家有一老,有時候必有一吵,家有病老,必有一倒,親情變成殉葬品。」

毫無疑問,親情破裂,反目成仇。就像本地的一檔生活欄目,上鏡的都是家庭養老糾紛,為房子、為遺產、為老人再婚,爭來吵去、斤斤計較,無非是兩個字利益,卻獨獨忽視了老人的心理感受。凡是上訴到法院,凡是撕破了臉皮,最終的結局都是兩敗俱傷,再怎麼想方設法修復,都畫不出一個完整的圓。

看新聞,有個叫楊樹的青年藝術家,令我由衷欽佩。四年前,他的父親胃癌晚期撒手人寰,母親突發腦溢血病倒,成為植物人。他做出一個讓所有人為之一振的決定:停掉所有工作,專職照顧母親。提前一天晚上,用豆漿機做飯、壓果汁、煎中藥,雞蛋、蔬菜、牛肉、半個海參;早上他來到醫院,給母親叩背、排痰、用針管打飯,而剃頭髮、剪指甲、擦身子,這些活兒家人會與他共同分擔,包括他的兩個學生。

到了傍晚,護工來接班。他把照顧母親當成一項重要工作,他認為,娘是願意活在世上的,她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她還有夢沒有圓。他借錢給母親交住院費,最困難的時候與學生湊錢;閒暇時分,他在病房裡,用「娘給的時間」手抄《心經》,為母親祈福,完成六百餘幅。有人說他是「大孝子」,他回答道:「真正的孝順人,都不會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苦,因為孝順能給人帶來巨大的平靜和滿足。我們所付出的,遠遠少於娘回報給我們的。」看到這裡,我濕了眼睛。

左手父親,右手母親,對於父母,我從來都是愧疚的。父親病癱在床十多年,靠尿管維持,母親長年照顧,也病倒了,高血壓、心臟病、眩暈症、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排著隊走來,她做不了家務,一日三餐都壓在我頭上。今年以來,父親的阿爾茨海默症日益加重,沒白沒黑的折騰,我為此痛哭過很多次,該向誰傾訴?誰又能理解呢?最終統統都吞嚥回肚子裡,任淚水倒流。

前幾日,母親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醫院回來,手握著一把化驗單,從她的表情中我便讀出了結果......心臟病又加重了。多少次,父親住院,在急診室,母親半夜給我打來電話,絮絮訴說父親的病情,我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多少次,母親去就診,做完檢查,回不來了,我打電話找人把她接回來;多少次,父病母倒,家裡兵荒馬亂,身邊沒有一個可依靠的人,輪椅上的我默默隱忍著,抱怨、心碎、絕望後,第二天則又打起了精神直面。

十六歲的一場大病致殘,使我要承受比常人要多的負重,而在贍養父母這件事上,我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一次次埋頭拚搏過後,我發現,自己努力的程度永遠趕不上他們老去的速度,或許這就是生活的殘酷之處。

我經常會想起馬爾克斯小說中《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中的老上校。開篇中寫道:「上校打開咖啡盒,發現果然只剩下一小勺咖啡了。他從火爐上取下鍋子,把裡面的水往地上倒掉一半,又用一把小刀在盒裡颳了刮,直到把最後幾片混有鐵銹的咖啡末刮下來,倒進鍋裡,方才住手。」極具傳神的細節描寫,凸顯的是老上校窮困潦倒中持守的一抹尊嚴,如冬日裡的一縷金陽,叫人感動。妻也是如此,鄰居見她家好多天沒做飯了,她便在鍋裡煮石頭,而為了鬥雞能贏,她寧可餓肚子也拿出僅有的五角錢,讓上校買玉米餵雞。

晚年生活,妻患有哮喘病,兒子早年在鬥雞中死去,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許諾發放的養老金,「用不了多久退伍補助金就會來的。」日復一日的等待,並沒有磨掉他的信心,在妻子「尊嚴並不能當飯吃」的打擊下,他依舊保持良好心態。年復一年的等待,妻徹底絕望,問他吃什麼呢?「上校活了七十五歲......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積累起來的七十五歲......才到了這個關頭。他自覺心靈清透,坦坦蕩蕩,什麼事也難不住他。他說,吃屎。」叫人心酸,又震撼。

桑榆晚景,不都是悲劇,但是,老人們能有多少艷「陽」天呢?年年重陽,今又重陽,「常回家看看」已經入法,陪護假、孝心紅包日漸潮流,我們的父母過得還好嗎?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朋友圈裡傳出尋找走失老人的信息,電視裡正播出老人與保母同居,兒女群情激奮,趕走保母......今天,我們反對愚孝,也應思考,是否「色難」,孝老、愛老,恭敬的心和感恩的心最關鍵。其次,「聆聽、陪伴、牆頭草」,牆頭草就是不管父母說什麼,你都好好好,無條件接納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被重視、被認可、被呵護,從你這裡找尋到一生的意義,這應成為現代人贍養老人之標配。

重陽是一次提醒,重陽是一種機會,告訴你,現在父母活著,你是幸福的人,你應好好珍視,盡心、盡力、盡意去愛他們,讓他們找尋到價值感和成就感,聆聽那些悠悠往事和血淚經歷,這個過程,你也能夠從中擁有更加完整的人生。

推薦閱讀:

【與紅塵不語探討古富商的風浪人生】
infp適合選什麼大學專業?
不想活又不敢死怎麼辦?
人生U轉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