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師課程——【入行論】連載(二十五)
上師課程——【入行論】連載(二十五)
原創 2016-06-02 堪布昂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大恩傳承上師,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上師宣講《入菩薩行論》(二十五)
2016年2月19日蘭州
修行大乘佛法首先需要有所依圓滿和意樂圓滿,有了所依圓滿,具足了暇滿人身,我們基本上有了修學佛法的基礎。再加上意樂圓滿,對大乘佛法有很強烈的意樂心和信心,這樣可以說就具備了大乘佛教法的根器。
薩迦班智達在《顯明佛陀密意》裡面說,沒有入佛門的人、沒有受皈依的人,如果對佛法很相信,有一種意樂,很歡喜,常有樂於助人的念頭,愛他人的念頭,有利益自他一切眾生的忍辱心,能忍受自他的傷害。比如有的人雖然沒入佛門,還沒有受皈依的戒條,但是他在生活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艱苦艱難,都能忍辱,能接受別人。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有可能遇到下大雨,或者遇到災害,遇到別人傷害自己,或者自己得病等等,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況,這時,他能忍辱,能接受,這說明他有大乘根器,也可以說是有了佛的種性。
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如來藏就是佛的種子。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脫離輪迴,可以成就,可以得到像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那樣的功德,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裏面有佛的種子,在我們暇滿人身的基礎上,已經有了這個種子,因和緣具足之後就會示現。無論藏地漢地都有一種看法,就是我有佛性,我們都有佛性,心裡有佛就好,但這個意思他有可能並不明白。如果能如理聞思佛經當中所提到的佛性問題,我們就會明白心裡有佛指的就是我們每一個眾生都具有佛性,成佛的種子。
那我們學習佛法的目標是什麼呢?眾生雖然有佛的種子,但是想要種子成熟,還需要因緣具足。這個因緣誰來補,我們修行者要補上去。就像在好的地上種上青稞、藥材等等,只有種子不行,還要有陽光,水、土壤等等因素,一切都要具足,四大都要和合,才能逐漸成長。同樣的道理,從佛乃至地獄的眾生都有如來藏,但我們眾生的內心是有煩惱的,佛是完全清除了煩惱障、所知障的。所以說眾生的如來藏是不清凈的,因為沒有去除一切煩惱。佛已經清除了一切罪障,所以示現了清凈光明的如來藏。什麼時候能證悟如來藏,要看個人的精進和努力,要靠自己。所以修行者要通過正知正念來培養如來藏。
如來藏有自性種性和隨自性種性。自性種性是每一個眾生都有,都平等具備,就像我的桌子上有各種物品,比如各種不同形狀的寶瓶,不同的顏色,不同的材料,金銀銅鐵泥巴做出來的各種寶瓶。從表面上看,是不一樣的,但在寶瓶里的空間都是一樣的,平等的,你打開後都是同樣有一個空間。同樣的道理,在座各位也好,或者是不同民族,或者不同的眾生,都有不同形象,但從本性的角度來講,就像瓶子的空間一樣,都有平等的如來藏,這叫自性種性。隨自性種性不一定每個眾生都有。隨自性種性用什麼方法來培養它呢?發菩提心的人,修學大乘佛教,修學願行菩提心,這樣的修行者的心相續中就有隨自性種性。自性種性是所依、依靠,隨自性就是能依,因為我們要慢慢示現佛的自性種性,就要通過菩提心、慈心、悲心,修行六度波羅密多。如布施,持戒等,這樣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就能積累福德資糧,然後通過修禪定,修空性,就一天天接近自性種性。如果說不修行慈心、悲心、菩提心,大乘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等,雖然有如來藏,但無法示現。如來的本性並不是一個我們肉眼能看得到的東西,也並不是耳朵能聽見的,如來的本性、智慧可以嘴上說說,但並不是有形的東西,而是在一種自明自知的境界中感受到、感悟到的東西。比如說一個人吃一個糖或水果,特別甜特別好吃,這種好吃的感受,沒辦法用語言讓沒嘗過的人真實體會到。同樣的道理,我們修行者的境界,從外表上沒辦法看得出來。修慈心也好,修悲心也好,修行境界是自明自知的。我們要培養如來種性的話,必須要修大乘的教言,才能會實現。種性分小乘,大乘,各有各的緣分。小乘又分為聲聞和緣覺,有部派和經部派,大乘有唯識宗和中觀宗,從宗派來分的話,你有了小乘聲聞種性的話,你會入到那裡去,修學它的法。我們真正的如來種性通過誰來實現呢?通過哪個宗派,通過修哪個法來實現呢?就是大乘。大乘里通過什麼來修的呢?就是慈心、悲心、菩提心等。
感恩大德傳法上師!感恩所有參加整理工作的師兄!
推薦閱讀:
※心理學家揭秘孕育喜歡和愛情的四大因素|心理學課程15
※教育部:研學旅行不是旅遊,要有課程開發
※生命的起源之胚胎實驗室揭秘【在線授課,一起聽哦】
※吳懷雲八字高級班課程
※地理五訣風水術的文件夾【風水課程】
TAG: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