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行路難】全國一等獎《行路難》教學實錄

專題:行路難李白李白行路難行路難 李白

該課獲2010年首屆全國中學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課例展評一等獎

/執教、整理 程一凡/指導

一、導入,詩化詩仙形象

師:同學們,說起唐詩,不能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尋李白》中這樣讚歎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杜甫曾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白的名篇《行路難》,一同輕叩浪漫詩仙那扇獨特的心扉。

(板書:行路難 李白。)

二、誦讀,把握感情波瀾

師:現在請大家自由放聲地朗讀課文,並準備在全班朗誦。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誰願意為大家讀一讀?

(一生讀,師帶頭鼓掌,全班掌聲。)

師:字正腔圓,掌聲是同學們對你的讚賞。但我覺得句與句之間的停頓應該還可以再長一點。

(一生主動朗讀課文,全班掌聲。)

師:我覺得節奏有點小問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師模仿學生讀書。)

師:這種節奏和表達作者心情的節奏不太吻合,作者這時心情是比較鬱悶茫然的,所以讀時主要用四三節奏來讀。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師範讀。)

生1:聽您朗誦《行路難》,彷彿感覺老師就是李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謝謝,我多麼希望能將李白約出來,在這堂課上和大家見見面。

生2:我覺得老師讀出了感情的變化,特別是詩的後半部分讀得很有氣勢。

師:你是1個善於傾聽的學生,注意到了這首詩情感的抑揚。請同學們再讀詩歌,注意結合書下注釋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歷程。

(生自由讀詩歌及注釋。)

師:在「花間一壺酒」之中,在「舉杯邀明月」之時,在意氣風發的時候,在愁苦無助之刻誦讀李白的詩歌,都可以感受到1種力量。誰願意再來朗讀一遍。

(一生朗讀,全班掌聲。)

師:情感比較到位,請你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詩人的情感變化的?

生3:一開始是……說不出來。

師: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不著急。這首詩是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時所寫。天寶元年,李白被徵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視,一時春風得意,自以為將大展雄圖。但沒等到他「功成」便被「賜金還山」,實際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驅逐出朝了。在朋友為他送行的離宴上,他寫下了這首詩。現在,你可以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一開始詩人是怎樣的心情?

生3:應當是特別憂愁、苦悶,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板書:苦悶。)

師:好,感覺出來了。那接下來呢?

生4:接下來寫作者想要渡過黃河,卻被冰川堵塞了;想登上太行,卻被大雪封住了。這應當充滿著無奈。

師:感覺越來越好。其他同學願意接著說嗎?

生5:我覺得從「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以姜太公和伊尹自比,彷彿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可以看出詩人在苦悶之後彷彿又找到了方向。

生6:接下來又感到道路崎嶇,不知道身在何處,迷惘無措。

(板書:希望 迷惘。)

生7:最後,他很自信,認為還是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偉大的抱負。

(板書:自信。)

師:這首詩歌短短的8兩個字,生動地表達了李白被迫離開長安的時候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內容變化縱橫,百步九折。在悲憤中不乏豪邁之情,在失意中仍滿懷信心。

(師完善板書成波浪狀,「苦悶」、「迷惘」在波谷,「希望」、「自信」在波峰。)

師:請大家再次誦讀全詩,感悟詩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和豪放不羈、自強不息的個性。

三、玩味,叩擊詩人心扉

師:在唐朝,視詩歌質量為名譽的詩人們是很注重「詩眼」打造的。一般來說,「詩眼」往往是詩人苦吟錘鍊的結果,本詩的詩眼是——

生(齊):行路難。

師:「難」在何處?面對困難,又會如何?抓住詩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題內涵,可以品味詩歌藝術。我們就圍繞詩眼「行路難」,用「從___的詩句中,我讀出了1個___的李白」來說話。

生1:從「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詩句中,我讀出了1個面對行路難,憂鬱茫然、不知何去何從的李白。

師:是啊,對於「嗜酒見天真」,「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李白,面對如此盛宴,本應豪飲,此時此刻他卻舉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拋開。老師把這句換成「胸中惆悵不能食,眼中無路心茫然」,你們看行嗎?

生2:我覺得缺少對李白當時憂愁和迷惘的細膩刻畫,顯得大而空洞。

師:此句妙在借用動詞捕捉意象來刻畫渲染。所以,我們在朗讀時要注意處理好這些重音,語速慢些,語調低沉些,體會此處的情感。

(生齊讀句子。)

生3:從「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中我讀出了樂觀豪邁的李白也有愁苦之深之際,可見現實之難,行路之難。

師:這裡以黃河、太行隱喻人生之路上的艱難險阻。在受詔入京,有可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時,卻又被賜金放還,這不正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嗎?

生4:從「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中,我讀出了1個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李白。

師:這句詩怎樣理解?

生4: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裡乘舟路過太陽邊。

師:這是用典,是指用文獻典籍中的詞語或故事來說話,表達自己的心意。既是1種手法,也給人以美感,真正的含義是詩人希望有機會得到賞識,被委以重任。

生5:老師,我還覺得「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一句在全詩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師:好,有眼光。「欲渡黃河」遇「冰塞川」,「將登太行」逢「雪滿山」,詩人似乎只能賦閑了。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兩位開始在政治上並不順利而最後終於大有作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這才有下句對政治理想的執著追求。

生6:從「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中,我讀出了1個壯志難酬、仰天長嘆、慷慨悲歌的李白。

師:「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沒有,這兩句在句式結構上與全詩有些不大一致。要不,我們試著給改一下?

轉載請保留本文連接:

http://i.niubb.net/a/2015/12-22/1230055.html

推薦閱讀:

李白醉了
我行於野(36)——劉慈欣《三體》與李白《日出入行》
李斌 |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著述動機發微
怎麼理解」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句詩?
李白「上當」

TAG:教學 | 李白 | 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