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的世人覺察不到真實法,看到的都是虛妄的東西
盲目的世人,覺察不到真實法,他們看到的都是虛妄的東西。 就真諦或勝義諦來說,只有名(Nāma)與色(Rūpa),名是指心或精神,
色是指廣義的物質,或指狹義的物質性的身體,即色身或肉身。
盲目的世人,忽視了這兩種東西(指名與色),反而高度關注表面的東西,例如:手、腳、鼻、人、天神、梵天…等等;
就真諦或勝義諦來說,這些東西都不實在,它們只不過是被普遍公認的名稱而已。
苦受確是致道的法則,樂受會令你飄浮於生死之流。一位認真、熱誠地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必定會經歷到尖銳而難受的感覺,就在那些痛苦經驗之中,真諦才會向他揭露。
如果他想轉移或避開那些痛苦經驗,例如改變禪修的姿勢,他的痛苦感覺將會消失,取而代 之的將是安逸與舒適。
然而,此安逸與舒適會自然地令心意渙散,到時便不可能有定力了,既無定力,智慧就無法在他內部生起,他唯有繼續飄浮於生死之流。
初果與二果聖者仍須努力修習,三果聖者才能解脫淫慾。初果(須陀洹或入流果)與二果(斯陀含或一來果)仍會依戀家庭,只有當這兩種聖者都能證得三果(阿那含或不來果)的道智,他們才能遠離淫慾;
到時他們將無法過俗家人的生活,一定會自願地離開家庭,過出家的比丘聖潔生活的。
只懂得分辨勝義諦與世俗諦的人,未可稱為聖者;仍受勝義諦與世俗諦兩者束縛的人,也未可稱為聖者;了解實際情況,何時是勝義諦、何時是世俗諦的人,才可稱為聖者。
「四亡者」與「四活者」的意思(開示):道智只會出現一次,但果智可以出現多次。
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與阿羅漢道,皆只會出現一次,不會出現兩次,因此,他們被稱為「四亡者」。
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與阿羅漢果,皆可進入多次;只須情況許可,已證相關道智的聖者,是可以隨時隨意進入的。因此,他們被稱為「四活者」或可多次出現者。
不同程度的信:不同種類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信。世俗人的信並不穩固或可靠,因此,人們稱之為「頭碰頭連結型的信」。
聖者(已證道智者)的信,是穩固和可靠的,因此,人們稱之為「鉤環相扣型的信」。 佛陀的信至上堅固,因此,人們稱之為「環環相扣型的信」。
在證得初果後,佛法的證悟只會向上升進,這麼說是因為:當一個人修習觀禪,在他證得初果之後,是永不會再恢復世俗人身份的,
他只會向上升進,成為二果,然後成為三果,然後再向上升進證得阿羅漢果,成為一位阿羅漢。
迦韋大師與被譽為三果的杜維邦女士會面:當時,明昆大師有一位女弟子,名叫杜維邦,她被譽為是一位三果聖者。
她聽到,在望燕坡峽谷中出現了一位所作已辦的比丘成就者(指阿羅漢),就很想查證事實,於是便來到迦韋大師所居住的望燕坡峽谷。
迦韋大師的弟子一早已在那裡聚集,熱切地準備好聽兩位高人的討論。
大師為訪者,詳細地解說修習觀禪的每一個步驟,由入坐前的準備(如念誦願文),一直到體證道智,
他都毫不猶疑地,回答了所有杜維邦女士所提出的質疑,甚至在她未及表達出來已解答清楚了。
討論完畢後,杜維邦女士評說:迦韋大師的方法強調留意覺察(念住,Mindfulness ),那很自然實用。
接著,她禁不住站了起來,一面大力地拍掌,一面興高采烈地大聲說道:「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兒子!」
大師說:「如果你想稱我為「兒子」,你一定要提供食物奉獻僧伽。」
杜維邦女士在第二天回應了,她預備了很多食物,供養給住在寺內的所有僧眾,跟著與眾生分享她所作的功德後才離開。
(註:大師後來敘述這件事時說:其實他已預先知道,杜維邦女士會到望燕坡峽谷來找他,
但她到達後,並沒有立即前來見我,而是在寺院附近的茅屋留宿,先查詢一下這裡的情況。
我入定,預先了解她想問的問題,希望可以在她未問之前就已給她答案。
他還說,那位女士能提出適當的、有實際用途的問題,由此可知她是很有學識的;她衣著得體,舉止穩重,而且端莊有禮。
法(Dhamma)的特質開示:為了禪修者的利益,宣隆大師講解了如下之「法的特質」。
佛陀曾以下面的術語來解說法的特質:當禪修者作勤奮的修習,於禪修中生起道心前的四個速行心,即遍作心、近行心、隨順心與種姓心,他自會了解涅槃,即法是可親身體證的。
他若能如是地四次洞悉四聖諦,他自會了解Akāliko, 即法是可產生實時效果的,果智會在道智之後實時出現,無需時間等候。
自見一種像賢明君主所擁有的智慧,Opaneyyiko像君主的顧問。
Ehipassiko的字面意義是:來觀看,指法是歡迎任何人前來觀察與審查的;
你若仔細對它視察,法就會隨著你的成就,而逐一為你揭示出真諦,你會發覺真的是聞名不如見面。
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它讓明智的人親自清楚地看到:1.這是名,這是色,這是心,這是心所。
2.這是苦諦,這是苦集諦(苦因諦),這是道諦,這是滅諦;對此四聖諦的第一次洞悉被稱為須陀洹道與須陀洹果。
3.這是苦諦,這是苦集諦(苦因諦),這是道諦,這是滅諦;對此四聖諦的第二次洞悉被稱為斯陀含道與斯陀含果。
4.這是苦諦,這是苦集諦(苦因諦),這是道諦,這是滅諦;對此四聖諦的第三次洞悉被稱為阿那含道與阿那含果。
5.這是苦諦,這是苦集諦(苦因諦),這是道諦,這是滅諦;對此四聖諦的(第四次)洞悉被稱為阿羅漢道與阿羅漢果。
6. 這是有情世間、眾生世間或五蘊世間,這是行法世間或行世間,這是物質世間、器世間或無情世間,此物質世間是前二世間的基礎。那就是所謂的三個內在世間。
7.這是有情世間、眾生世間或五蘊世間,這是行法世間或行世間,這是物質世間、器世間或無情間,此物質世間是前二世間的基礎。那就是所謂的三個外在世間。
上述就是智者如何辨識地了解諸法,以及那些智能是如何顯露出來的一些說法。
禪修者感知到心、心所與色(肉身)皆在不斷的生滅變化,這是對苦諦的了解,即對應該被徹底了解的東西的徹底了解。
當禪修者審察苦因時,他徹底地了解到苦因,那就是經過審察後的徹底了解。
在審察時,他了解到原來渴愛是苦因,於是他捨棄渴愛,那就是對捨棄的徹底了解。
了解到心、心所與色皆苦,是有關苦諦或真相的智慧,了解到要通過道智來消除苦,是對實踐滅苦之道的智慧。
了解到潛在的污染,如渴愛等已被道智所消除,以及了解到不再有那些因素去產生結果,是對應實踐的滅苦之道已實踐的智慧。
能見諦或真相的法是法眼,所見的法是四聖諦。知道或了解的法是觀智,應被知道或了解的法是四聖諦。
消除苦的法是道智,被消除或捨棄的法是渴愛,那是苦的根源、集諦或苦因諦。
已經滅盡的法,即一切苦因的永滅,是滅諦。〔以上的開示,是一個從錄音帶整理出來的記錄〕
宣隆大師以酒鬼所做的開示:在敏建鎮的東北,有一個名叫石差當的塔。每當該塔的周年喜慶日子,都會有許多嗜酒之徒在那裡留連,他們會狂飲該地盛產的棕櫚酒,然後醉昏昏地在那裡吵吵鬧鬧。
在某次喜慶日子中,一名結了小髮髻的酒鬼,把筒裙在腰上卷折好,手中拿著一枝小棍,在人群中穿插,向著每一個經過的人說:「我要找那個囂張自大的人!」
另一名髮髻比較大的酒鬼看到這種情況,有些生氣了,他把筒裙往腰部較上的地方卷折好, 手中拿著一根較粗的棍子,走近前述的第一位酒鬼,凝視著他說:「囂張自大的人現在來了!」
跟著,第一位酒鬼對望著第二位酒鬼說:「那個囂張自大的人,正是我要遠遠避開的啊!」這麼說著,便離開了第二個酒鬼了。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提醒在坐的所有人,你們都像石差當塔喜慶日中第一個酒鬼,當他找不 到那個囂張自大的人時,便不斷地說著:「我要找那個囂張自大的人!」
當他遇上那個囂張自大的人時,便趕快避開他。你們都像那個酒鬼,因為在迦葉佛的教法仍住世時,你們都避開了他的教導。
在那個時候,你們都希望可以遇到喬答摩佛(釋尊)。可是到了現在,你們遇上喬答摩佛的教法了,但你們又在浪費時間與閑混。
希望可以再見到下一尊佛陀,在向現在的喬答摩佛奉獻香花與燭光時,口中念著:「願我能見到彌勒佛,並且是第一個見到彌勒佛的人!」
恐怕到那時,你們又會像第一個酒鬼一樣,當遇上那個囂張自大的人時,立即想避開。
你們在喬答摩佛的教法存在時期,若仍未開始修習佛法、仍在遠離他的教法,那麼,肯定會再次錯失這個寶貴機會的。
趁熱打鐵,現在是你們抓緊時機的時候啦!「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請抓緊並善用現有機會,鼓起信、精進、念、定、慧等五力,著 手去根本解脫苦吧!
以觀禪的修習、以持續地留意,覺察躲藏在鼻孔末端的出入息等方式,來消除貪、瞋、痴等污染,尤其是要消除障蔽法光的痴或無明。
如你能勤奮修習,再加上你過去累積之功德(波羅蜜),便可於今世,依次證得初果、二果、三果,或最高之四果阿羅漢道智。
不要避開這個時機啊!不要像石差當塔喜慶日子中的酒鬼啊!
順便提醒大家,不要像那售賣肥皂的小販一樣,她把肥皂包裝得很精美,然後到處叫賣,吹噓著她的肥皂功效非凡,可以清除身體或衣服上的任何污垢;
可是,看看她身上穿的骯髒衣裳吧!首先應清潔自己,未把自己清潔好,便去清潔他人,是無效用的。與其過早教導他人,不如好好地依法自修吧!不要學那個賣肥皂的小販啊!
推薦閱讀:
※黃景泓 格 局 在真宗真實內涵
※關上門後,別真實得忘乎所以
※無線版《天梯》三大爭議 真實版感動
※何謂內觀?真實中怎麼樣塑造著一個修鍊過程的人
※大佛:如何判斷網貸平台借款標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