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分類?賞析

詩歌鑒賞分類 賞析

(2009-03-01 04:04:28)

轉載

標籤:

意象

詠物詩

秋社

山水田園詩

蘇軾

鸚鵡洲

教育

分類: 語文教育

詩歌鑒賞分類                                              

(一)  寫景抒情詩

1山水田園詩

特點:①以描寫為主(包括寫景、寫人、寫場景,常用「白描」的手法)

②景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

山水田園詩中的思想情感類型:①對現實不滿,寄情山水。

②流露隱逸避世之情。

③寄寓詩人生活的感悟。

④表明對恬淡閑適生活的嚮往。

⑤表達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考題回放:

(2006年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後面問題。

移居(其二)

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注釋: ①將:豈。②紀:經營。

(2)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到的樂趣,請具體說明表現了什麼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表現的?

分析:這是一首田園詩,最明顯的特點,是詩人注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和細節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嘗、躬耕農田、披衣相訪。這些生活場面,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充分表現了農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

答案:第一問:表現了一種美好的人際關係,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純真而質樸的友情。第二問:這種樂趣主要是通過「過門更相呼」至「言笑無厭時」六句對具體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現出來的。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

[正官]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雲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1)本曲前四句運用豐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自然圖景,其中      意象體現出溫潤柔美的特徵,而      意象則給人以飄逸渺遠的感受。

(2)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卻原來儂家鸚鵡洲邊住」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1)流水    白雲

(2)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1)解析:考查了對詩歌意象的理解,可將詩歌中的意象一一勾畫出來,然後根據題干要求,加以判斷。

(2)解析:解答本題要注意詩歌注釋所給內容,「鸚鵡洲是漁夫居處的代稱」,「漁夫」這一意象在詩歌中一直都有隱逸的內涵,再結合全詩內容,不難得出結論。

方法點撥:只要斷定這是一首山水田園詩,就務必注意①意象(由意象到意境,再到作者

情感)②「描寫」的運用(包括「襯托」、「白描」、「虛實相生」、「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③要掌握幾個術語: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2寫景抒情詩

一、全國卷Ⅰ

1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後舉火稱新火。

(1)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2)請從「情」和「景」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答案:(1)體現的是一種作者始終無法排遣的鬱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這種苦悶暫時排遣的心情。(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細膩難以察覺的鬱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與動作的描寫中,使全詞勾勒的畫面都隱隱浮現,這種淡淡卻無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細風、斜柳,煙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這些景物無不與本詞所表現的感情所契合,體現了作者深厚的喻情於景的功力。    解析:本題考察了對宋詞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結合背景和詞的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邊塞軍旅詩

思想內容分類:①反映邊塞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

②表現從軍邊塞、殺敵報國的意志和豪情。

③謳歌邊塞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

④抒發禦敵建功的願望和安邊定遠的思想。

⑤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⑥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默武的統治者。

考題回放

(2004年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唐代的邊塞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徵人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麼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2)詩題為「徵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分析:第一問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富有邊塞特徵的地名或景觀,如金河、青冢、黑山、玉關;二是內容,從題目就可看出詩歌是寫徵人的戍邊生活的。第二問實際上是分析詩人如何寫「怨」的。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通篇沒直接寫「怨」字,但句句都有「怨情」,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屬,實際上都統一於「徵人」的形象,要回答這一問題,抓住與邊塞有關的地名和戰爭用的器物,是關鍵之一;抓住「復」、「與」等虛字,是關鍵之二;抓住「歲歲」、「朝朝」等重疊詞,是關鍵之三;抓住「歸」、「繞」等動詞,是關鍵之四,之後展開聯想。

答案:①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徵人的戍邊生活。②怨

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

 

(2007年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

出關①

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 旆②影風翻見戍樓。

馬後桃花馬前雪, 出關爭得不回頭?

[注]①關,指居庸關。②旆(pèi),旌旗。

(2)「馬後桃花馬前雪」一句在藝術表現上有什麼特點?請作簡要分析。

分析:要讀懂這句詩的含義,必須弄清詩中兩個意象的作用,此處「桃花」是不可能出現在

邊塞的,而邊塞特有的是「雪」,此處把兩個分屬兩地的景物放在一處寫,很明顯是通過虛實結合,進行對比。再從「馬後」「馬前」,聯繫題目「出關」,可以明白「桃花」象徵了家鄉的溫馨生活,而「雪」象徵了邊塞的冷清生活。

答案:①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②「桃花」與「雪」分別代指家鄉的溫馨與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有象徵意義,蘊含了思鄉的情感。

 

方法點撥: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琵琶起舞換新聲」與「邊愁」是否矛盾?為什麼? (2)「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1)不矛盾,這樣的對照寫法更能顯示出聽者深重的別情邊愁,這是任何歡樂的新曲都無法排遣的。(2)前三句敘事抒情,後一句寫景。以景作結,寓情於景;創造意境,含蓄無限。

解析:本詩是一首樂府詩,寫邊塞軍旅生活,抒發徵人久戍思家之情——隨著舞蹈動作的變換,琵琶又翻出了新的曲調,邊地樂曲的內容,總離不開「離別情」這個主要的內容;那種悲涼的曲調,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擾得人心煩意亂,可是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令人動情。這時徵人看到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悲涼,激起徵人的思鄉之情和保衛邊疆的責任感。短短一首七絕,蘊含豐富,有動作有音響,有新聲有舊情,繚亂的音響,婆娑的舞影,頭上的秋月,腳下的長城,全被綴入「不盡」的懷鄉思緒之中。這首詩,即景寓情,壯闊悲涼,蕩漾迴旋,實為七絕中的上乘之作、上乘之意境。

①要弄清邊塞詩詞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從總體上對作品進行把握。(特別說明:欣賞邊塞詩,一定要注意了解背景,知人論世.一般說來,盛唐時期,人們認為出征遠戍是光榮的,因此這個時期的邊塞詩,格調高昂,充滿了報國的雄心壯志。而到宋代,詩人流露出的多是報國無門的憤懣。)

②弄清景物描寫與所抒之情的關係。(要特別注意詩中反映邊塞特色的意象,有的需要

弄清其象徵意義。如:關山、戍樓、旗、鼓、干、戈,號角、戰車、轅門、烽火、羌笛、

胡笳、琵琶,《折楊柳》、《落梅花》、《關山月》等)

③要弄清詩中哪些地方是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對於戰爭,絕大多數詩人都採用側面描

寫,這就要抓住與戰爭有關的器物,如旗、鼓、干、戈,號角、戰車、轅門、烽火等;

還要抓住與戰爭有關的地點和人、事、物,如樓蘭、陰山、瀚海、涼州、長城、受降城、

玉門關,單于、吐谷渾,羌笛、胡笳、琵琶,《折楊柳》、《落梅花》、《關山月》等,

然後展開豐富的聯想,進行深入的揣摩。)

 

(三)詠物言志詩

特點:托物言志。

判斷詠物詩的方法:詠物詩一般以所詠之物為題,有時加上一個「詠」字。

考題回放

(2007年重慶重慶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海棠 (宋)蘇軾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注]崇光:美艷的光彩。

(1)蘇軾《海棠》詩的前二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後二句抒寫情感時使用了什麼手法?

(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裡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

分析:鑒賞詠物詩,一般按照「所詠物的特點----作者的情感----表現手法」這一流程進行,因此,首先要弄清詩中物象的特點(包括外在的特點和內在品質),蘇軾的《海棠》前二句「裊裊」寫出海棠婀娜的情態,「崇光」寫出了海棠的外型光彩明艷,「香霧」寫出了海棠香氣襲人,至於「東風」、「空濛」「月轉廊」點明了海棠所處的環境是在東風月色中。後二句的「花睡去」、「紅妝」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虛寫海棠的神態。「恐」、「照」寫出了作者對海棠的喜愛、珍惜。

答案:(1)前二句描寫了光彩正艷、香氣正濃的海棠花在春風中、月色下的朦朧美;後二句用了擬人手法,以花比人。

(2)蘇詩愛花之盛開,白詩惜花之將謝。

紅   梅  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融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讀下面蘇軾的詩論並回答問題。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說出蘇軾讚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並作具體分析。

(答案:第一問的要點是,寫紅梅、白蓮的詩能做到神似,表現了神韻、精神品格、內在特點;《紅梅》詩僅作了外形描寫。

第二問的要點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了梅的清幽、高潔;「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寫出了白蓮的素潔、清雅;「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僅從「綠葉」「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紅梅的特徵,未見其精神品格。)

方法點撥:1、首先,要抓住所詠之物的特徵,然後想想這些些特徵可以和哪些品質、精神聯繫起來。(注意詩中對這一「物」的描寫,然後從中概括出其特徵)

2、其次,要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節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載體。)

3、第三,要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手法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詠之物與詩人自我形象事例的深淺程度。

相關術語:托物言志(指抒發情感而言)、象徵(指表現手法)、比喻、擬人(指修辭方法)

 

(四) 懷古詠史詩

特點:①、借古傷今、借古諷今;②、詩歌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③、詩歌裡面的「人、

事、景、物」,只是作者抒發感慨、寄寓自己對歷史的思索的「傳媒」和宣洩物而已。

(因此,鑒賞這類詩重點應落在「借古」而「諷今」和「傷今」上。)

判斷懷古詩的方法:內容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在詩題中往往含有「詠史」、「懷古」、「覽古」等字樣,有的乾脆以歷史地域以歷史地域或人物為題。

考題回放

(2007年湖北湖北卷)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華清宮    吳融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便干。

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   李約

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並作簡要說明。(4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4分)

分析:懷古詩中的寫景是為了抒情,最常用的手法是「對比」,以達到或借古諷今,或感嘆興衰等目的。這兩首詩,分別從「惟此」和「惟有」看出對比的手法。

答案:(1)兩首詩都應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2分)    ?第一首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血陰雲,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成陰,溫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1分)

(2)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於享樂的統治者。(2分)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2分)

16.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後回答問題。(6分)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     (金)吳激①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注]①北宋亡後,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喜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

(1)這三篇作品均通過        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4分)

答:(1)燕子  興亡

(2) ①劉詩今昔對照,寓情於景,含蓄深沉,體現了詠史詩的特色。②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③趙曲以議論作結,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郁的散曲風味。

江城子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台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注】姑蘇台: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台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合全詩加以賞析

「水無情」明寫落日餘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空有」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

1、首先,要弄清史實,知人論世。

2、其次,要體會作者的意圖及思想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對歷史理性的冷靜的剖析,二是感慨個人的身世,三是把史實和現實聯在一起,或緬懷前賢,表達敬仰,或類比對比,寄託傷感,或借古諷今,哀嘆興衰,或總結經驗,以古諫今等。)

3、再次,要分析寫法,把握表達技巧。

 

(五)贈友送別詩

特點:內容一般表現朋友之間的摯愛深情,離情別緒。或留戀,或安慰,或囑咐,或祝願;有傷感,有期待等。這類詩歌大多纏綿凄切(但也例外)。這類詩歌在藝術手法上大多是採用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抒情方式,也藉助於想像、聯想塑造形象。以婉約派詞人、詩人寫的較多。

考題回放

(2007年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送 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1)「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蘊含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分析:對照送別詩中常見的情感,從這兩句詩中可讀出一種「不舍」之情,從「水送無窮樹」「雲埋一半山」又可看出朋友此去是山長水遠,作者的情感已從這兩句寫景中流露出來,即寓情於景。

答案:翹首遠望,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難,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鬱悶之情。      

抒情或寓情於景。

(2)這首詞以「送人」為題, 下片寫出了哪兩層新意?

分析:題干中已暗示,這首詞在下片寫出了兩層「新意」,既是新意,就意味著不流俗於一般的送別詩只是抒發離愁別緒,這裡只要讀懂下片中的兩句,就不難看出兩層新意分別是對友人的安慰勸勉和囑咐。

答案:不應把離別(相聚)視為人間唯一悲痛(歡樂)的事。人世間的風波遠比路途風波險惡得多。

(2006安徽卷) 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柳梢青·送盧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飲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麼?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⑵作者在表達感情時主要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內容具體說明。

12.⑴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

(意思答對即可)

⑵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雲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

方法點撥

1、首先要正確理解詩中的情感內容(特別提示:不是所有的送別詩都表達一種凄切的離情別緒,有的剛好相反,顯得瀟洒、豁達,要注意辨別清楚)。

2、其次要掌握詩中情感的表達方式。(主要看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有多種形式:以喻顯情、借景抒情、借酒抒情、借事抒情)

練習鏈接:《突破2008》P11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六)羈旅行役詩

內容:是流浪他鄉的詩人通過眼見耳聞而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家鄉的憧憬

常用表現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主客移位

考題回放

(2004年全國卷)                 秋 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麼樣的情感?

答案: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2004年浙江卷)         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⑵關於這首詞表達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遊子思歸鄉」,有人認為是「思婦盼歸人」,也有人認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答案:遊子思歸鄉:一、二句是遊子眼前所見之景;三至六句是遊子觸景生情,設想家人盼望自己歸去的情景;最後兩句遊子感嘆旅途漫漫,歸鄉無期,更添愁苦。

思婦盼歸人:上片寫思婦見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寫思婦佇立玉階,見鳥歸而懷遊子;最後兩句寫思婦設想遊人歸途艱難,感嘆相逢無期。

二者兼有:全詞以遊子思歸鄉和思婦盼歸人相互渲染,傳達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思。

方法點撥:1、作者寫了哪些景?藉此抒發了怎樣的「心中情」?(多為思鄉懷人之情)

2、這類詩在感情的抒發上有何特點?(有的詩是直接說自己思鄉懷人,但有詩卻不直接說,而是從對方入筆,以想像、主客移位的方式抒發感情。)

3、詩人是怎樣把思鄉的感情與所見所聞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即思鄉之情由何景而生?


推薦閱讀:

周密《水龍吟·白蓮》鑒賞
如何鑒賞蘇軾的《阮郎歸.初夏》?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怎樣鑒賞?
中國古典詩歌鑒賞詮釋四
諜戰戀情片《觸不可及》劇照劇評鑒賞

TAG:詩歌 | 分類 | 賞析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