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曾這樣一路走來2010
書籍文獻曾這樣一路走來…
第一章 發生了什麼?
1040年代…活字版印刷…
1100年代…農業革命,人口20%↑
1250年代…十字軍東侵人口下降
1300年代…蒙古人西侵人口下降
1400年代…文藝復興,農民起義…
1500年代…馬丁路德宗教革新…
1600年代…天文革命,動力術…
1700年代…牛頓力學,機械化…
1800年代…自然對數,經驗主義…
1900年代…航海移民,產業革命…
1940年代…電晶體,電子革命…
1980年代…語言之繭,自主再生…
2000年代…掌握資源,獅子策略…
2010年代…數位出版,電子書…
機械的專門化衝擊…知識成為少數人的活動?專業,與整體在維系整個廿世紀文學的有機統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450 古騰堡的活字排版Movable Printing Press,15世紀與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之知識爆炸,古騰堡之印刷術是為主因之一。
1860 Rotary-web Press的捲筒紙輪轉印刷機
1940年代…文化理解轉變,被民族國家視為反思文化認同的任務,由哲學轉向民族文學研究。
1950 phototype setting的照相排版
1950年代…個人崇拜時期,許多官方作家和詩人由於「出格」的寫作被投入集中營,而由他們中的倖存者創作出的「集中營文學」,在「解凍時期」卻得到了官方的首肯和倡導,一時竟成了時尚,之後不久,在「停滯時期」,這一題材又再度成了寫作禁區。另又「官方文學」和「地下文學」的標簽本身並不論証作品的優劣,通俗地說,「官方文學」中也不乏傳世之作和經典之作,而「地下文學」中更不乏平庸之作,甚至還充斥有廉價的西方意識形態宣傳品。最後,作家和詩人們自身的角色轉換,更為兩種文學間的復雜關系增添了新的變數,劃分為「官方文學、鄉土文學、(地下文學)自由派文學」三大板塊,這大約是較早的文學史意義上的表述。這裡的「官方」一詞,其中不無諷刺和調侃的意味,可以想像,在官方文學處於絕對權威的時候,反而不會流行官方的之類的說法。由於「官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往往都成了作家協會為數眾多的學者書記有人又稱其為「學術文獻」。
1960年代…美術與戲劇…
1970年代…傳播與出版…
1970 電腦已能處理照相組版的功能
1980 更進一步使用電腦文書處理器(word processor)來呈現「文字」內容,並出現對於標示(markup)語言的開發研究
1980年代…project Gutenberg古騰堡計畫與電子文件建置…百萬圖書供全球人自由取用, 古騰堡計畫的任務是把已經出版的圖書電子化,放在網路上供大眾自由取用。以公版著作public domain為主,本來就沒有著作財產權,或著作財產權消滅的作品,少數作品由作者主動授權…
1985所出現的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 DP)系統展現了文圖(表)並茂之設計與排版風格…
1990 陸續出現文字結合其它多媒體的光碟與網路出版革命。
從電子出版(Electronic Publishing)的發展史作進一步的分析,電子出版依製作處理過程與載體之不同,可泛指四大類型:
⑴桌面出版DP視訊系統(包括 Teletext 或 Videotex) …
⑵光學出版Optical publishing包括了微縮資料與光碟等…
⑶網路出版(或稱為虛擬出版和線上出版)尤其是Internet出版,甚至直指WWW出版為主要焦點…
⑷電子出版(視訊系統視為電子出版的傳遞媒介之作法)出版、資訊與傳播三者的大匯流convergence時代…出版、傳播、資訊…趨近中的同心圓「出版」是一種文化與資訊之「傳播」過程和成果;「資訊」須要借重「傳播」始有其意義;而網路上呈現出的資訊資源與網路化電子出版品已難以區別。出版、傳播與資訊三者之關係將密切整合,其意義將愈趨一致。
1990年代…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
2000年代…掌握資源,獅子策略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
2010年代…數位出版,電子書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
大眾文化的蓬勃發展,這種現象看似人民活力的展現,但事實上,卻只是一種受到資本家操縱的文化工業。這個文化工業的主要特徵,便是在資本主義原則的支使下,一切的文化產品變得通俗化、普及化、全球化、規格化,成全了大眾文化內在的生命力。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係十個方面的全球化網路文獻。
由於學科數極多、處理科學知識的方法差異甚大,科學家對於將研究成果開放獲取的意願幷不一致,情況相當複雜,有時還引起爭議,無法對各個方面的論點給予描述和評論。例如,有幾個領域涉及發明和專利權,其商業考慮起著很大的作用,因而我們不能指望在現在或未來能夠免費獲取其研究成果和數據。
科學家希望他們的發現能夠快速且廣泛的傳播,引起全球的討論,促進知識成長。電子傳播與獲取使他們的目標容易達成。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多年來一直可以在出版物於同行評審的同時放在電子預印本服務器http://arxiv.org 供自由獲取。
至今2010已有超過百萬件電子印本放置於服務器上,廣受關注的質量控制問題,似乎也已獲得圓滿解決。當務之急不僅是將開放獲取哲學應用至出版物,而且應用至原始數據,包括如提供數據分析、數據挖掘data mining及呈現數據和成果所需的工具。然而,對在研究過程的初期階段就公開這些數據的意願各不相同。太空研究科學家總想確保儘早取得資料,幷長期保護其記錄下來的數據,而觀察地球的科學家就不同了。常見的爭論是,財務手段只能提供科學本身所需,無法顧及數據存檔服務。這裡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改變贊助者的思維方式及科學家的習慣,在申請資助時,就考慮出版數據的費用需求。
配合上大眾低俗化的傾向(不單創作變得容易,閱讀也變得簡單,如網路文學、無機文學、有機文學等等等),更造成人文作品價值的低落。在資訊化時代,幾乎每天的生活都有網路的參與,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成了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相信大家聊QQ、上人人網的很多,還有一些專業性質的聊天群或主流論壇。每天,當我們打開電腦,好友們五花八門的動態資訊便充斥著螢幕,轉載文章的、個人發表的、上傳圖片的、留言評論的…等等。人們喜歡寫自己的事情、轉載喜好的東西,大家有這個自由的。
現今網路世界,大多事情並不是我們親眼所見,而是間接地得到資訊,很多的東西甚至都可以是造假的,所以,當我們獲取資訊的時候要加以區別,固然不易,但卻必不可少。不要以為
一件不起眼的事情、
一句無關緊要的言辭或是
自己不經意間的舉動就真的那麼無足重輕,量變引起質變這道理的確適用,如果人人都不在乎這微小的細節,人人都「以假亂真」,那或許假的就真的成真了,但也只是我們自己認為是「真的」罷了!
走入大自然,體驗自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小型實驗,之後由實驗所得探討上,前後對於自然觀看法有何轉變,並延伸探究此種看法及轉變對於目前所學,專業領域有何助益,進一步拓展學習者對於有機思維在生活實踐上的想像空間。另又自報章雜誌中,蒐尋最新科學進展之資訊,並簡略探索其意義,藉以強化日後持續在「觀聞問觸讀寫思」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 有機文學
強調科學、多元文化、有機文學的新的研究方向。站在今天的立場,反觀(1960-2010)近人的新觀點,應該說,網路文獻開拓了新思路。Wikiis …
有機文學的源起,在自然界裏,每一樣東西都有一個機會、一個空間,沒有一個人是老闆,沒有一個人是主人,也沒有一個人是僕人。
關於有機體的關係,認為生命整體的各個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個部分都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把對立物綜合成更高的第三體,它的各個組成部分既相異又相同,把這種功能歸於美學領域中的想像——在所描述的「善於綜合的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在使相反的、不協調的性質平衡或和諧中顯示出自己來」。因此。強調創作中想像力的發揮是因為想像的整體性不是把「沒有生成力的微粒」機械地並置起來,也不是新古典主義的部分的得體性,而是一個有機整體:它是一個自生系統,由各部分在生命上的相互依賴所組成;如果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能生存。
2.1,自然幾乎是以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運作,在那個有機(事物各部分的統一性)的整體裏,個體性沒有喪失,但是在它裡面,自我沒有機會發展,因此樹木沒有自我,鳥類沒有自我,各種動物也都沒有自我。只有人有這個自我問題。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我跟真理在一起,自我可以單獨站出來反對整個世界,這是人的特權,只有人有這個特權。如果你覺得這是引導到自由的方式,那麽你就必須接受任何責任,那麽所有那些責任對你而言都不會是一個重擔。它們都會使你變得更成熟、更歸於中心、更根植於存在,更能夠成爲一個很美的個人。
人類對於大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若借用熱力學第二定律之系統科學語言描述——「人」作為一個主體,其本身內部與其周圍兩者系統的訊息場變化 (或entropy熵增變化) 型態能否達成一體和諧的表徵,美的知感能力越強則愈為和諧,可藉此提醒學習者,有機系統思維對於統整「不同的」認知領域,尤以「人文」與「科學」之間如何產生微妙之聯結。人類探索大自然—繽紛的生命,神聖的平衡:重尋人類的自然定位。
經19、20世紀文化理解轉變──被民族國家視為反思文化認同的任務,由哲學轉向文學研究。理由是:文學範疇的發現導致C.P. Snow區分科學文化與文學文化。因為文學與科學對立,哲學則否,在英語系國家尤然。Schlegel清楚認識到文學的角色:結合人民形成國家的是文學而非哲學,因為哲學少了民族大眾根基,又過多菁英主義色彩。民族文學興起於德國,但在英語系國家影響更大。
1858年Newman明確定位文學做為發展國家理念和當做訓練國民主體的文學研究的位置。肯定文學是一個民族文化有機統一的動因與表現,是正在發展中文化的綜合力量。「經由偉大的作家將群眾結為一體,凝結民族的性格,一個民族發聲了,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因此得以交流溝通。」
文學將大眾的聲音融合成一國民族之音,文學與個體一同成長也訓練了個體,如此一來民族、文學在統一產出與過程、一般客體與個體教養的雙重意義上取代哲學性的科學。文學與民族自我意識的公開聯結直接走上了帝國主義的路程。
英語世界的回應主要與教會與國家的交融相關,而使客觀文化知識(科學)話語,無法與做為文化統一載體的教會相抗衡。在英語中所謂的文化,是在技術[科技](technology)──即科學──的對立面意義上被理解的。
經過十九世紀科技增長而轉換為(有機系統思維)社會統一的問題。零碎化不再是德國民族特別問題的結果,而是工業化呈現的普遍威脅。文學因此取代哲學被當做保存種族認同,以及與出現危險的跨國際的歷史進展理念結合為一。
就英國人而言,詮釋的語言學不能結合科學與文學(letters);而寧可說是以結合文學(字)文化的確認的一種對工業化技術的回應。Huxley所遊說的發展自然科學與醫學的意見:「要想獲得真正的文化,專門的科學教育與專門的文學教育一樣有效。」
Newman的文本中,與德國觀念論一樣將知識定位為一個有機整體。認為大學研究的對象不是特別知識,而是超過它機械性的獲得所有部分總和的,他所謂的「知性文化」。文化的一般觀念呈現出既是全體性的又是特殊識本質的有機綜合;「沒有這種綜合則沒有全體、沒有中心。」
「有兩種教育的方法:一種的目的是哲學的,另一種則是機械的」[目的論/機械論]。哲學或博雅(紳士生活)教育的迂迴從事,旨在尋求概括理解和知識統一的意義,而非特殊實用的知識。知識的目的是「specificity知性文化」的內在原則。他們彼此間的溝通交流,旨在從事知性文化的內在追求。知性文化運用在知識的產出與個體的教導,是個共同體,是有學問者的組合。
知識的統一本身不是一種哲學的科學對象知識的形式,因此也不能將這種形式做為研究的項目。神聖真理的佔置仍然由啟示知識產生統一所佔據,而在德國模式中(Wissenschaft)則由科學所佔據。這就是為什麼文化表象為紳士生活,而不是理念。改造世界依賴宗教信仰而非科學知識。
Newman認為哲學不是概括科學,而是主觀態度、習慣、個人擁有的內在才能。雖然Newman將「知性文化」定為哲學,但此文化的學科卻非哲學。文學是一種知性完美specivisity/ sensitivity或感性美德的主體性質。人這個主體,對一切的客觀的認知(包括科學與日常生活),有系統地反思他的思想,而清楚的言說,表達這思想的一切便是哲學。故此哲學常常被認為是,打爛沙盤問到底的一門學問。
Copleston以「sensitivity感性文化教養」做為達到生活與知識在各方面共同聯繫的手段;做為標誌博雅(紳士生活)教育的一般理解的真正模式。文學為博雅教育主題的另個組成的主要構成部分。物理科學研習生活世界的知識,但知識的生動統一、對知識在世界中的位置理解,卻要在文學中發現其形式化。
將文化當做有機全體的而與工業文明的機械的外在的影響抗衡。此時,
西方文學的任務是將
希伯來宗教之"光"與
希臘"詩"性甜美的優雅結合,此為民族文化的光輝。
文化(cultivate)有機體的希臘神話與鄉土文學, 自發起源的(1564- 1616) 莎士比亞[回歸自我心靈覺醒的文學]。莎士比亞、歌德和但丁,被視為文化的有機體的起源,為民族國家發現自己起源的例子。
文學欣賞(cultivate動詞指學識)的觀念:文學作品的文本是為欣賞者創造的,而非只是依照詩學與修辭規則的技術生產的。而文學導讀(satisfaction)的觀念:則是採取一種將文學批評放置在主要文本之前的序言中,做為引導的方式,以克服規則與欣賞間的張力。
文化指稱有機整體的理想失落,社會成為文明的機械性過程。分辨文化與文明(大眾機器時代或「科技?邊沁[功利」文明)。主張透過批評的實踐,阻止與改造大眾文明;並重新賦與語言活力,復甦詩歌語言。
文學批評行動甚至催生批判詩歌的觀聞問觸讀寫思,從傳統元素中融冶出新的統合。
參照Snow區分藝術與硬科學的兩種文化的方法,以藝術:知識的社會取向;以科學:追求技術理性;而提出第三種文化:(社群)社會科學;有機共同體[社群]和大眾傳播科技,建立明瞭自身的[透明]文化。並以社會科學取代哲學、文學,以交往理性代替文化觀念,擔負統一各種知識的任務。而成為新的網路文化開拓了新的時代。而不再是批評或思考,做為價值與實用題的統合取向。文化的意義不是指向絕對,而是指向共識。共同體建立在理交往的基礎上而非機體認同。
2.2, 人口的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
雖然任何文明古國都有古老的人口資料,但是除了中國、印度、波斯(伊朗)、埃及、希臘與羅馬(義大利)之外,如,巴比倫等古國早已消失,人口史料自然無法延續下來。而印度、波斯、埃及、希臘與羅馬等國,雖然延續至今,但是人口史料長期付之闕如,中斷過久,喪失了連續性。
2.3, 漢字文獻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