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79))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79))

——俄羅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5月09日   第 06 版)


  餐飲

  俄羅斯人口味偏重,不過,現在很多人注重科學飲食,口味逐漸趨於清淡。他們愛吃麵食,尤喜黑麵包,伏特加酒必不可少,對我國生產的二鍋頭等白酒也感興趣。進餐方式、上菜次序與西方相同,但是俄羅斯菜肴特點鮮明,如魚子醬、紅菜湯、傳統小煎餅都很有名。

  俄羅斯人習慣用盤盛湯,喝湯時可吃麵包。喜喝紅茶,且常加入牛奶或奶油、檸檬、糖、蜂蜜、果醬等,用茶匙攪拌,但不用匙喝茶。用完茶匙,放在茶碟上,不能留在杯子里。參加家庭宴會,應適當讚美主人,尤其是女主人的廚藝和盛情款待。按俄羅斯人的習慣,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興。他們表示吃飽的動作,是把手橫放在喉部,比劃著說:「погорло」,(到嗓子眼兒了)。

  習俗

  俄羅斯人喜歡結交朋友,待人友好親切,感情熱烈奔放。流行握手、擁抱、吻手等禮節,女士優先也很受重視。公共場合,人們談話低聲細語,不大聲喧嘩。初次見面,不問別人生活細節,尤其對婦女,不能當面問年齡。

  登門拜訪或逢年過節,贈送鮮花很流行。花枝應為奇數,三枝、五枝或九枝。花的顏色以一兩種為宜,不要多種顏色混雜。而追悼亡人時,需送雙枝數鮮花。俄羅斯人普遍偏愛紅色,視其為美麗的化身,而黑色僅適用於喪葬活動。

  俄羅斯人視鏡子為「神聖物品」,打碎鏡子意味著個人生活將出現疾病和災難。打翻鹽罐是家庭不和的預兆,但打碎盤、碟則意味著富貴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壽筵和其他隆重的場合,人們還特意打碎一些碟盤表示慶賀。

  稱呼

  目前,「先生」、「同志」、「公民」在俄羅斯都可使用。商務、媒體和官方機構中,人們習慣互稱「先生」;而前蘇聯時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現在國營企業、軍隊、公安部門仍在使用;至於「公民」一詞,通常在公共場所使用,如火車站、商店等。當然,對婦女的稱呼,如「女士」「小姐」「夫人」等也可在一些場合使用。交談時,常稱呼某些職銜,如「教授」「工程師」「上校」「博士」等,但俄羅斯人不習慣稱對方的具體職務,如「司長」「處長」「董事長」「總經理」等,更不把姓名與其職務連在一起。

  對稱呼「您」和「你」界限分明:「您」用來稱呼長輩、上級和不熟識的人,以示尊重;而「你」則用來稱呼熟人、朋友、平輩、晚輩和兒童。這點與我們相同。

  俄羅斯人的名字由姓、名、父名三組片語成,對姓名的稱呼有點特別:只在正式文件中才使用全稱;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稱呼姓,只稱對方的名和父名,有尊重、客氣的意思;若只稱名,如安德烈,或稱名的愛稱——安德留沙等,則是熟人、家人對其的稱呼;多年的老友之間,有時還以其父名稱呼,更顯得親密無間。

  服飾

  俄羅斯人講究儀錶、注重服飾。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街頭,時髦女郎的長統靴、單絲襪、超短裙、銀狐或藍狐等裘皮盛裝,把這座城市打扮得美麗動人。不過,日常男女則多穿西裝、西裝套裙或連衣裙。上班或參加社交活動,女士都會認真化妝,仔細審視衣飾搭配是否妥當,紐扣是否一一扣好。普遍認為,不系紐扣或者將衣服拎在手上、搭在肩上、圍在腰間,都是不文明的表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且以白色為主;未婚姑娘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晚間出席音樂會、觀看演出,尤其是觀看芭蕾舞劇,人們更講究衣著,不少人會穿晚禮服,文明高雅。

  禁忌

  多人握手時,忌交叉形成十字;隔著門檻,不可與人交談和握手。贈送禮品忌贈刀叉等帶有利刃或齒狀的物品以及手帕等;把金錢當禮物送人,會被對方認為侮辱其人格。過分讚美人,會讓人感到虛偽或居心叵測。恭維別人身體保養好,易讓人感到不快。忌提前祝賀他人生日。

  俄羅斯人愛整潔,亂扔垃圾會受到譴責。在公眾場合卷褲腿、撩裙子、剔牙以及蹲在地上或席地而坐等,都是失禮行為。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5-05/09/content_1562704.htm
推薦閱讀:

握手方式——社交禮儀技巧
社交禮儀要點
女性日常禮儀:不同的場合著裝的禮儀要求
掌握交往禮儀,融洽人際關係
酒桌禮儀

TAG:禮儀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面面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