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十一講專題講解對仗合掌

 對仗應注意的問題——合掌

    八句的律詩要求要有兩聯對仗,除去為了體現整齊美、對稱美之外,也是為了避免八句雷同。但是搞不好又會形成呆板。律詩之難,也難在對仗上。錢明鏘在《走出對仗誤區,創作律詩精品》一文中指出:當前律詩中精品很少,問題出在對仗上。當前律詩對仗的主要弊病是:死守舊有的、正統的對仗模式,呆鈍死板;過於求正、求工,七拼八湊,晦澀拗口;四言一法,句式雷同,單調平板;語言修辭鋪陳簡單,缺乏韻味;上下句和兩聯之間內容重複,同類連疊,語言拘束,詩味索然。這些對仗中的弊病,成為創作精品的「攔路虎」。何永沂在《涌血成詩噴土牆——熊鑒詩試評(代序)》中也說:「七律之難在於中間兩副對仗,搞不好便會走進似工整實呆板的死胡同」或「陷入「合掌」的誤區」。

    有不少人對什麼是合掌還是存在迷茫,今天對於合掌的問題在前幾次講解的基礎上再談幾點看法。合掌的害處就是詩篇顯得呆板,為了避免或減少呆板,應該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不要處處求工。嚴格的工對很難,也沒有必要。在不「以言害意」的前提下求工,是必要的。但如求工過切,即會妨害詩意的順暢表達,甚至由於用詞總是局限於狹窄的範圍而造成同義反覆、結構呆板。可以適當使用寬對、反對、流水對,靈活採用不同語法結構的對仗句式。不要為了對仗而削足傷情損意。要盡量求得自然不露斧鑿之痕。實在對不好時,寧可不對仗,不要死對仗。

    第二,避免合掌

    合掌是對仗之大忌。什麼是合掌?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一聯對仗的出句與對句,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對句用「川」;出句用 「紅」,對句用「赤」,出句用「兵」,對句用「卒」,等等,形成同義反覆。另一種觀點是,合掌除對句與出句意義雷同叫合掌外,一首詩中相鄰的兩聯對仗,句子的結構雷同也叫合掌。

    如「紅旗高舉跨時代,觀念更新促大潮。法度常抓循軌道,宏篇續寫領風騷」(王佐邦《詩詞津梁》例)。上下兩聯相對的詞類完全相同,結構完全一樣。

    兩種合掌,前人詩中也偶有之。如:「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姦宄落天羅」(洪秀全《吟劍》)。「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這是第一種合掌。「妖邪——姦宄guǐ」,「歸地網——落天羅」。「逾靜——更幽」。     「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司空曙)。「生——白髮」,「見——青山」,「過——殘壘」,「宿——故關」。兩聯四句,每句中間都是動詞,上下四個名詞。四個名詞各帶一個形容詞。結構完全一樣。這是第二種合掌。

    「溪水泠泠雜行漏,山煙片片繞香爐。仙人六膳調神鼎,玉女三漿捧帝壺」(沈佺期)。兩聯四句的結尾是「行漏」「香爐」「神鼎」「帝壺」,也屬雷同。明王士懋稱這種病為「四言一法」。

    在今人的作品中,尤其是初學者的作品中,這兩種合掌也時有發現,尤其是「四言一法」式,更為常見。隨便摘幾例。各詩也僅取其頷頸兩聯。

    「勞逸結合食素淡,心胸坦蕩重修身。稱斤掂兩惹憋氣,寡慾無私福永存」。

    「白塔妙詞傳雅韻,青城佳句誦遺篇。壇杏學士懷夫子,文苑吟儔哭俊賢」。 第一個,以上四聯都是二二一二的結構,第二個,每句一個單音節動詞帶三個名詞,「食、重、惹、傳、誦、懷、哭、」七個動詞。第三個,有很多意思相同的名詞相對,「妙詞」與「佳句」,「雅韻」與「遺篇」,「壇杏」與「文苑」,「學士」與「吟儔」,「夫子」與「俊賢」。     這些是頸聯和頷聯結構完全一樣。都犯了「四言一法的毛病。像這樣相鄰的幾聯之間,出現雷同結構,就會給人以呆板之感。尤其是在八句律詩中,中間四句完全雷同,確是對仗的大忌。

    為什麼初學者容易犯「四言一法」的毛病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正確處理語音節奏與語法結構的關係。

    律句的節奏,是以每兩個音節(即兩個字)作為一個節奏單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則最後一個字單獨成為一個節奏單位。大多數情況也可分為較大的兩個單位,五字句分為二三,七字句為四三。語法結構包括句式結構和詞語結構。如片語結構有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偏正結構、並列結構等。句式結構有三二、 二三、四一、一四,二二一、二一二、四三、三四、二五、五二、二二三、二二二一、二二一二等。

    初學者在對仗時,為了工整,往往追求兩個一致性。一個是句式結構和語音節湊的一致性。如七言的語音節奏是四三,句式也搞成四三。另一個就是片語結構的一致性。如四三式中如果構成上句四的片語是個並列結構,下句相對片語也搞個並列片語。 這兩種一致如果只發生在同一聯內,是完全應該的。這兩種一致,無論哪一種,如果同時發生在相鄰的兩聯上,都屬於「四言一法」。如:

    「勞逸結合食素淡,心胸坦蕩重修身。稱斤掂兩惹憋氣,寡慾無私福永存」,

    「破霧沖雲尋富裕,舉旗指路別寒貧。劈波斬浪乾坤締,拉朽摧枯駿驥奔」。

    「破霧沖雲」、「舉旗指路」、「劈波斬浪」、「拉朽摧枯」,它們都是並列片語。出現在一聯裡面當然可以,出現在兩聯裡面就是片語雷同合掌。

    王力先生認為「在節奏單位和語法結構發生矛盾的時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語法結構」。為了避免雷同,我們應當從語法結構上入手。在基本符合平仄要求的前提下,變換語法結構。

    由於語音的平仄、節奏是相對穩定的,這裡只談語法結構問題。

    在一對仗內,對句和出句之間的結構大體要相同,但也允許半對半不對。這在前面對仗的種類中已講過。相鄰兩聯的結構應儘可能不同。這種不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句式結構,一是詞語結構。下面舉幾首為例(所舉都是頷聯和頸聯)。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杜甫《月夜憶舍弟》)。

    頷聯兩句是一四結構;頸聯兩句是二三結構。頷聯出句把「白露」一詞分開,對句把「明月一詞拆散。頸聯是個「有無對」。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杜甫《春宿左省》)。

    頷聯兩句是四一結構,頸聯兩句是二三結構。詞語結構兩聯各異。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許渾的《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頷聯是二一二結構,頸聯是二二一結構。「殘雲」「疏雨」和「樹色」「河聲」結構不同,「歸太華」「過中條」和「隨關迥」「入海遙」結構也不同。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杜甫《江村》)。頷聯     頷聯四三結構,頸聯二二三結構。「自去自來」與「老妻畫紙」,「相親相近」與「稚子敲針」,「樑上燕」與「為棋局」,「水中鷗」與「作釣鉤」結構都不一樣。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遊《書憤》)。

    這兩聯從句式看,結構基本相同,按兩分法都是四三結構。但詞語的結構不同。頷聯的「樓船夜雪」「鐵馬秋風」與頸聯的「塞上長城」「鏡中衰發」不同;頷聯的「瓜州渡」「大散關」與頸聯的「空自許」「已先斑」不同。這樣, 我們讀時,也不會產生雷同感覺。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這是一首前三聯都對仗的五律。八句中相鄰六句對仗而不覺其呆板,三聯結構不同當是原因之一。這對仗的三聯粗分都是二三結構,但細分 分別為2-3,2-2-1,2-1-2結構。三聯開頭相對的片語「客路」「行舟」、「潮平」「風正」、「海日」「江春」的結構,也是本聯內相同,各聯間相異。後面的三個字詞也是如此。

         絕句如果兩聯都對仗,也須注意結構雷同問題。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雖然兩聯按兩分法都是二三結構,但兩聯間相對位置的詞語結構不同。並且第一聯是正對,第二聯是流水對。

    為了避免或減少雷同,使作品流暢自然,不僅要注意盡量避免對仗聯之間雷同,也要注意整首詩的句式結構,除對仗聯內盡量相同,其他應盡量有差異。下面試舉幾例。

    杜甫《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首聯兩句 是二三結構,頷聯兩句是一四結構;頸聯兩句也是二三結構,但和首聯不同,是個「有無對」。尾聯兩句是二三結構,但「寄書」與「況乃」,卻是一實一虛。

    王維《酬張少府》:「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從句式結構看,首聯和頷聯都是2-3結構,但詞語結構不同。「

    崔顥《行經華陰》: 「岧嶢—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樹—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四聯結構各不相同。這樣錯綜變化,作品就會顯得自然而不至於呆板。     

    總之,在運用對仗這一技巧時,既要保持對仗的整齊美、對稱美,又要避免因雷同而造成呆板。


推薦閱讀:

【了凡四訓】專題
你怎麼看? | 米其林收購羅伯特·帕克《葡萄酒倡導家》及網站的40%股份
酒單上的杯賣酒該怎麼選?
南方周末 -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專題】血戰平型關
[功法專題]清泉淋浴法、

TAG: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