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際文壇一大撥中堅作家來華 他們都在寫什麼?

2016年08月28日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書展「國際文學周」系列活動上,除了201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白俄羅斯非虛構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帶來她身為白俄羅斯人對歷史、當下的思考,給國內讀者帶來較大啟發外,還有來自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智利、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當代具有代表性的中堅活躍作家,在上海書展期間,與讀者面對面交流。

  他們的文學關心什麼?怎麼寫的?了解這些,一方面有助於我們窺見當今世界文壇的真實生態;另外一方面,也是映照自我的多面鏡子。作為現代人,多閱讀更廣闊的世界,將有助於了解我們自己。

[俄羅斯]米哈伊爾·波波夫:現實生活與未來荒誕世界都在他的筆下展現出來

  提到俄羅斯文學,很多人想起來的是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學大師。可是,當下的俄羅斯作家在寫什麼?對這個問題感到茫然的,應該不在少數。通過「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互譯出版項目」,俄羅斯作家米哈伊爾·波波夫走進了中國讀者的視野。

  米哈伊爾·波波夫,1957年生於哈爾科夫(今屬烏克蘭),是俄羅斯實力派的散文家、詩人、政論家和評論家。1980年以詩歌作品登上文壇,此後筆耕不輟,迄今已出版4部詩集和30多部散文集、小說,多部作品被翻譯成中、英、法、德、阿拉伯和拉脫維亞語。

  波波夫先後供職於《蘇聯文學》雜誌社、《莫斯科通報》雜誌社,1999年當選為莫斯科散文家創作協會主席,2004年起擔任俄羅斯作家協會散文理事會主席。

  波波夫還深受前蘇聯、俄羅斯各類文學獎項的青睞,他曾獲前蘇聯作家協會最佳處女作獎(1989)、蒲寧獎(1997)、莫斯科市政府獎(2002)、高爾基文學獎(2012)等。關注俄羅斯當代文學的中國讀者,對波波夫也不是完全陌生。早在10多年前,波波夫的作品《該去薩拉熱窩了》(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就被翻譯成中文,並受到不少讀者的青睞。

  這是一部以現代人眼光、用後現代手法寫就的歷史故事。小說有兩條情節線索:一條是以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描寫了一個貴族莊園中的家庭矛盾糾葛;另一條描寫了俄羅斯青年伊萬·普利戈仁在歐洲的奇特艷遇。小說反映了時代更迭之際,人們的惶惑和不安。世紀初的精神頹廢帶有明顯世紀末的情緒——這是小說的現代意義所在:緊張曲折的故事,濃郁的異國情調。

  新近出版的中篇小說《伊傑婭》(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是波波夫為母親撰寫的一部回憶錄。通過母親的一生,展現了前蘇聯、俄羅斯社會的變遷。

  波波夫擅長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寫作題材豐富,既寫當代莫斯科的現實生活,也寫未來世界的荒誕幻象,還寫耶路撒冷的聖殿騎士、中世紀的法國和古埃及等。我們可從《伊傑婭》《莫斯科佬》《火紅色的猴子》3部被譯為中文的作品,了解波波夫的文學世界。

  《伊傑婭》是一部自傳體中篇小說,小說中「我」的原型是波波夫本人,「我的母親伊傑婭」的原型是波波夫的母親伊傑婭。20世紀中後期的歷史巨變,鑄成了母親一生悲劇的命運,而「我」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青年一樣,不理解也不想理解母親……《伊傑婭》是波波夫用文學對母親表達遲到了5年的理解與道歉。

  《莫斯科佬》是關於繼承者的故事。這個繼承者不是富家子弟,而是一位中年大叔,莫斯科建築大亨的弟弟。《莫斯科佬》的最初章節很容易令讀者產生「這是一部偵探小說」的錯覺,隨著情節的推進,讀者會逐漸發現作家暗藏其中的歷史的、民族的、社會的、家庭的、人性的、道德的悲劇與凄涼等。

  在《火紅色的猴子》中,波波夫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勾畫出一個遙遠的未來世界。波波夫在中文版《序》中說:「新的時代為世界一併帶來了全新的全球化惡魔的全部因素。這些因素有時註定會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產生影響。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全球互聯網、虛擬空間……我們深深地受這些盲目而強烈的力量所左右,並不完全知曉這些力量將帶給我們多少好處,又帶來多大危險。」

  [印度]阿米塔夫·高希:小說之刃洞穿歷史之軀 努力重新反思鴉片戰爭

  「我們的歷史課本是胡扯!」曾於2007年被印度總統授予印度最高榮譽「卓越貢獻獎」的印度當代實力作家阿米塔夫·高希說。

  19世紀的鴉片戰爭,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環境以及不同的人物,被迫交織在一起。高希認為,這段歷史是中國的歷史,也是印度的歷史;鴉片戰爭是中國的鴉片戰爭,也是印度的鴉片戰爭,中國和印度都是鴉片戰爭的受害者。

  然而,讓高希感到不解的是,「我們國家學習、認識歷史以及傳播歷史的方式有問題。現代印度對於鴉片戰爭幾乎保持沉默,無論是在教材或是小說,這段歷史幾乎成為真空,他們似乎忘記了曾經和鴉片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印度人對歷史的淡漠導致的結果是,那段英國殖民歷史似乎變得美好起來。」

  高希正努力通過他的文學和歷史的書寫,讓更多來自印度、中國以及世界的讀者,更加詳細了解鴉片戰爭,讓他們重讀那段歷史。在他看來,鴉片戰爭對世界歷史、對當代東亞的形成,發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對我們亞洲人來說,鴉片戰爭之於我們的意義,相當於法國大革命之於歐洲人的意義。」

  在19世紀,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鴉片的來源,主要來自英殖民統治下的印度國土。印度人民種植的罌粟花,帶來怎樣複雜的後果?

  為詳細了解鴉片戰爭的歷史,為更接近真相,高希踏上了尋訪、考察、思考之路:到大英圖書館、英國國家檔案館等地研究大量資料,閱讀關於印中關係史、廣州、鴉片貿易與戰爭的出版物;到印度和中國實地考察。

  從2008年起至2015年,他相繼出版了「鴉片戰爭三部曲」小說:《罌粟海》《煙河》和《火海》。開篇之作《罌粟海》(2008),重點記錄了朱鷺號跨越印度洋的流散旅程,進入了當年的布克獎終選名單;第二部小說《煙河》(2011),猶如一座語言的迷宮,呈現出鴉片戰爭前夕廣州「番鬼鎮」多元文化的國際都市狀況,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第三部作品《戰火洪流 》(2015),入圍當年的曼布克國際文學獎。

  今年59歲的高希,在國際文壇早已頗負盛名。他出生於加爾各答,先後就讀於新德里大學、牛津大學,是一位社會人類學博士。

  他曾是田野工作者,也曾經任職記者,但最終他成為一個小說家,並以其獨有的人類學關懷、學者的豐富知識背景,以及細膩入微的描寫,構成了當代印度英語文學重要的一部分。

  由於自身經歷豐富,加上學術素養高,高希的寫作起點頗高。他出版了6部長篇小說,皆獲好評。高希曾於2007年被印度總統授予印度最高榮譽「卓越貢獻獎」。

  評論家們認為,高希的作品改變了當代歷史小說風格,故事以一個單獨的地域為起點,在昔日帝國的版圖上爆發蔓延。他追蹤了東方與西方、古老與現代的交匯。

  [日本]吉田修一:跨界大眾小說和純文學 探尋都市年輕人的狀態

  吉田修一的名字,對中國大多數讀者來說,也許並非耳熟能詳。但他的作品已在日本文學讀者與日本影視愛好者中廣為流傳。

  從日本狂銷 200萬冊的《惡人》,到探討都市年輕人無力感與孤獨感的話題作品《同棲生活》;從乾淨得不摻一絲雜質的青春小說《橫道世之介》,到關於罪惡複雜性的《再見溪谷》,吉田修一的作品,深受影視界青睞,把導演李相日、演員真木陽子等影視從業人員,捧上了號稱「日本奧斯卡」的日本電影學院獎的領獎台。

  1968年生於長崎的吉田修一,被譽為日本當代文壇不可或缺的領軍人物,也是重量級的天才作家。1997年以《最後的兒子》獲文學界新人獎,2002年以《同棲生活》獲第15屆山本周五郎獎,並以《公園生活》獲第127屆芥川獎,彰顯其跨界大眾小說和純文學的才氣。

  他的作品有著豐富的面向,兼具草食的溫情與肉食的生猛,既有溫情如《橫道世之介》,也有散淡背後隱藏驚悚的《同棲生活》,或是荒誕戲謔的小人物列傳《平成猿蟹合戰圖》。

  其筆力最犀利的,當屬《惡人》(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版)和《怒》(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相隔7年的這兩部小說,都是借罪案揭露人性的幽微,讓人讀後心有迴響。

  他專註於描寫日本都市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探尋現代人的孤獨與憤怒,也讓他被評論界預言為:「村上春樹之後,最有機會成為下一位在華文區中人所共知的日本流行小說家。」

  近日,世紀文景引進出版了吉田修一繼《惡人》後最重要的長篇小說、最新代表作《怒》,以及講述都市年輕人另類合租故事的《同棲生活》。

  在《怒》中,他以一起殘忍的兇案為線索,講述了一個關於現代人的愛與信任的故事。2011年的夏天,東京郊外一對普通夫婦慘遭殺害。兇手山神一也作案後逗留屋內長達6個小時,並用被害人的血在牆上留了一個「怒」字,方才離去。案件的兇殘性讓人髮指,其動機則讓警方困惑。

  《怒》擁有推理小說的閱讀快感,社會小說的思考深度,純情小說的情感容量。其爆炸性的結尾,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到底。

  而這個故事真正要講述的,是關於愛,也關於信任。吉田修一在接受訪談時說:「相信自己,就能夠信任對方;而沒有自信,就會轉變成憤怒。」

  獲得第15屆山本周五郎獎的《同棲生活》,則講述了一個看似平淡,實則暗藏驚悚的東京合租故事。吉田修一以詼諧的筆觸,寫出了出人意料、驚心動魄的結局,揭示出潛藏在日常中的人性崩壞,顛覆人們對群租生活的所有認知與想像,也悲哀地展現了當代都市年輕人那無處訴說的孤獨與精神層面的孤軍奮戰。

[美國]朱諾·迪亞斯:不信所謂的美國夢 書寫夢想與現實的差異

  如果說文學分巨獸與飛鳥兩種氣質,那麼,迪亞斯應該屬於後者。

  出生在多米尼加的朱諾·迪亞斯,6歲那年隨父母到了美國。從這樣一個人生設定,幾乎可以預見到迪亞斯的文學主題:移民身份,文化困惑背景下男女感情的糾葛,現代人的精神困惑。

  書中人物或多或少帶有其個人印記,或者來自他的耳聞目睹,情節則源於他從那個拉美島國到美利堅大陸的成長記憶。

  即便在《你就這樣失去了她》這樣看似簡單的愛情故事裡,你也經常能感受到一個移民在情愛關係里的特殊處境。他結合自身經驗敘述的多米尼加裔美國移民生存境遇和處在成長過程叛逆期的青少年的心路歷程,承載著有色人種、少數族裔如何以文學表達自己,進而改變個人命運,實現某種美國夢的救贖。

  對每一個到美國的外國人,都不可避免地面對一個問題:如果看待美國夢?迪亞斯說:「如果我相信美國夢,我就不會當作家。我一直在寫的,正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異。」

  迪亞斯是當前美國同代人中風頭最勁的作家。自從1996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集《沉溺》以來,迪亞斯產量不多,但每一部都屢獲好評。2012年,迪亞斯出版短篇小說集《你就這樣失去了她》,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同年,迪亞斯榮獲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麥克阿瑟「天才獎」。

  現年48歲的迪亞斯,至今只出版了3部作品。1996年發表處女作《沉溺》後,他的第二本書《奧斯卡·瓦奧短暫而奇妙的一生》花了11年,第三本書《你就這樣失去了她》花了14年。僅出版過3部作品,他卻被譽為堪與菲利普·羅斯比肩的作者。

  在長篇小說《奧斯卡·瓦奧短暫而奇妙的一生》中,他塑造了一個心思細膩而面對殘酷現實選擇逃避的宅男形象。這位來自多米尼加、生活在美國的小夥子叫奧斯卡,胖,內向,長得不好看,想要融入美國社會,又時時懷念老家,英雄夢想和愛情渴望如此遙不可及,他只能窩在房間里,從超級英雄傳奇、科幻世界中尋求安慰……

  這部作品,讓迪亞斯於2008年獲得普利策獎。這部小說還被美國主流媒體投票推選為「21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智利]亞歷杭德羅·桑布拉:「新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旗手 從童年入手書寫智利歷史

  如果說,近幾年國際文壇興起一股「新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潮流,1975年出生的智利小說家、詩人亞歷桑德羅·桑布拉,無疑是站在潮頭的主將。

  作為智利年輕一代作家中的翹楚,他的第一部小說《盆栽》即轟動文壇,並獲得當年文學評論家獎最佳小說獎和國會圖書大獎,被稱為「智利文壇的一次放血,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或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他還著有詩集《無用的海灘》《移動》,散文集《未讀之書》和小說《樹的私密生活》。2010年,他被著名的文學雜誌《格蘭塔》評為「西班牙語最優秀青年小說家」之一。

  《回家的路》是桑布拉最新創作的小說,榮獲智利2012年度「阿塔索國家藝術獎」和同年全國圖書理事會獎。

  在《回家的路》(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中,桑布拉採取了雙線結構。小說以敘述者「我」對兒時夥伴珂羅蒂雅的回憶開篇,直到第二部分,「我」以作家的身份出現,讀者才知道,原來前面的回憶都是作家的創作。

  後面兩部分又分別回歸「虛構」和「現實」的語境。在虛實相間的敘述中,《回家的路》以兩個家庭的遭遇,描繪了智利某個獨裁歷史時代。書中對童年、故土、戀人、親情的追憶,如流水潺潺,婉婉道來,十分動人。

  桑布拉的小說一般篇幅不長,簡潔有力,文字優美而意象深遠。他被視為波拉尼奧以來國際影響最大的智利作家,有人稱他是「新波拉尼奧」。對於小說該怎麼寫,桑布拉認為,目前的許多創意寫作課和寫作教材中,充斥了各種「應該這樣寫」,「不要那樣寫」之類的說辭,使得許多人可能會忘了文學的本質是很難定義的。

  在桑布拉的寫作工作坊中,他說不打算提供寫作建議或者指導。他將帶領熱愛文學、有志寫作的學員,探索小說寫作不確定的、模糊的邊界。[

  韓國]李惠敬:「韓國遲子建」的女性寫作 書寫被冷落被遺忘的人們

  關於韓國的當代文學,我們所知道的,遠遠比不上對韓國流行文學的了解。其實,在韓國,有不少實力不俗的純文學作家。了解他們,閱讀他們,無疑是更深刻了解韓國,了解我們自己的好通道。

  2016年8月20日,韓國女作家李惠敬來到中國思南文學之家,與中國評論家、天津師範大學教授張莉就「韓國VS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生活」的主題展開中韓之間的文學對談。

  據張莉介紹,李惠敬在韓國的寫作事業,相當於中國的茅獎女作家遲子建。

  李惠敬1960年出生於韓國忠清南道寶寧,畢業於慶熙大學國語國文系,1982年在《世界文學》發表中篇小說《我們的離層》,從此登上文壇。她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那家門前》《花蔭下》和《縫隙》等,作品曾獲今日作家獎、現代文學獎、德國自由文學獎、ISU文學獎等多項大獎,被公認為是韓國當下最有代表性的中堅小說家。

  李惠敬生長在一個男權主義的大家庭,作為女性的她,經常感到自己受到歧視。因為這種不滿,李惠敬少年時期多次離家出走。她的寫作,也與她個人的生活經歷有很大的內在關聯。

  李惠敬說,自己只寫親眼看到的故事,文學就是每個人觀察自己生活中特別的存在。進入文壇30多年來,李惠敬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她的每部作品均用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關照生活的旮旮旯旯,特別關注被冷落被遺忘的人們,並用精緻的筆墨,逼真地描繪出他們的生活以及悲歡離合。

  在中國最新發布的長篇小說《路上的家》(上海譯文出版社2016年版)中,李惠敬關注的主題是生活中隱形的暴力。她通過一個平常人家的生活,以冷靜的心態和適當的距離,娓娓道來,描繪著我們走過來的那個時代,描繪著人們心中最隱秘的情感,讀罷不得不令人讚歎作者再現和剖析生活的功力。

推薦閱讀:

攤上「地價門」大事兒,安倍「二進宮」生涯結束?
「毒氣島」和731部隊,敢揭日軍二戰罪行,為有良知的日媒點贊
深度國際是個什麼節目?
韓片《軍艦島》揭開日本刻意隱瞞罪惡歷史的醜陋面目
半島上空,陰霾從未散去

TAG:作家 | 國際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