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楞嚴精華047-070】---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 - 『凈界法師...
05-29
【凈界法師】【楞嚴精華047】---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
046:三界的果報,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安住! 橋陳那比丘先講出一個譬喻說:世尊!這就好像是一個從事長遠旅行的客人,他經過長遠的旅行,就暫時投宿在一個旅館當中。為什麼呢?或宿或食,或者是住一夜,或者只是吃一餐飯,那麼等到這個時間一到,吃完飯睡完覺,他就要俶裝前途,俶就是整理,整理行裝繼續的前進,他不可能長久安住;但是身為旅館的主人,他就一直的住下去了。所以他從這個主人跟客人之間的對比,他就思惟來來去去的、生滅變化的叫做客人;永久安住的叫主人,以不能夠常久安住的就是客義。
客人蕅益大師解釋說,這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整個三界的果報。三界的果報,怎麼就是客人呢?我們過去生造了一個業,這個業力今生得一個果報,可能是一個男人或者是女人,這個果報是暫時讓你住一住,就像旅館一樣;那麼你住完以後,這個業力不斷的釋放,到了結束的時候,你又去得另外一個果報;所以我們在三界當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轉輪聖王,一下子做螞蟻,其實就好像我們住旅館一樣,今天住一個很好的旅館五星級的,下一個到一個很破舊的旅館,有時候住一個好旅館,有時候住一個破舊的旅館。
所以:三界的果報,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安住!即便是釋迦牟尼佛來到三界,他也一定要示現滅度!因為三界本來就是一個旅館的施設,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一個聖人,能夠長久在三界安住,不可能!都是暫時住的,而且都要變來變去的!你這一個旅館住到一個時間,它就要趕你走了,不管你願不願意。 說:我今生的果報住得不錯,不可以!即使你的福報再大,你說:我把所有的善業,都迴向到今生繼續住下去,不可以!你一定要離開,這跟善業沒有關係,時間一到,這個旅館就要遷單了。這個地方,它所詮釋的是一個苦諦─【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果報的痛苦。他是怎麼覺悟的呢?所以這個四聖諦,第一個知苦。 佛陀在詮釋苦諦,不是說我們三惡道的苦,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三惡道的苦,它不普遍,人天就沒有三惡道的苦啦;身為苦諦它必需要普遍在三界當中都具足。無常是苦─因為無常讓我們受不了,我們的心喜歡安定嘛!你看我們現在一成家以後,一定要買個房子?為什麼不租房子?租房子實際上更便宜,你拿這個錢去放在銀行,租房子更好。因為我們受不了整天在那邊搬家,我們要求安穩嘛!追求安穩是人的本質─快樂基礎在安穩,這個安樂嘛! 不幸的是,我們接受的果報是不安穩的,你好不容易來到三界,剛開始還不適應,小時候慢慢慢慢…這個成長過程,誒…這個環境你適應了,你有很多的朋友,事業也做得很大,誒…它把你趕走了。等到你適應的時候,你四五十歲的時候,你覺得今生也還不錯啊!準備要趕人了。等到你來生果報,你又不適應,等到你適應的時候,又把你趕走,這個就是苦,那種不安穩性就是苦。 所以你看我們在三界當中,就是一個旅館住一個旅館,一個旅館住一個旅館… 橋陳那比丘就知道說:哦!原來我們是住旅館的、是客人。所以他覺悟到三界是一個苦惱的處所,從這個地方他產生了出離心;有了出離心當然還有智慧,下文看他真實的智慧。047: 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前面的客人是約果報,這個地方是約著我們三界的因地,發明我們的攀緣心。所有的生死的業力,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我們的攀緣心。 又如新霽這個新霽就是雨後天晴,在這個清暘,就是清澈的太陽緩慢的升天,陽光透過門窗隙縫照到房間當中,透過陽光的照射,我們就能夠看到空中有很多灰塵,這個灰塵上下左右搖擺不定,但是虛空卻是寂然不動的。所以這個時候橋陳那比丘他思惟─澄清寂靜的叫做虛空;搖動變化的是灰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前面的橋陳那比丘,是看到整個廣大的三界果報是生滅的,這個時候他是向內觀察─他的心也是生滅的─你內心生滅,所以你招感生滅的果報。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註解說:灰塵,我們一般看不到灰塵,你看我們現在看不到灰塵,但是你要有陽光照進來,你才看得到灰塵。也就是說,你一個人要不迴光返照,誒…我也沒妄想啊!你不是沒有妄想,你跟妄想打成一片,當然你就感覺不出有妄想。 你看打佛七,你第一天充滿了自信,我這個人從來不打妄想,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你就知道怕,哎呀!妄想這麼多。因為你打佛七,你開始迴光返照─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時候慢慢脫離妄想,你看到你自己的內心世界,不得了啊!剎那、剎那的生滅,有無量無邊的感受、妄想現前。所以我們是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這個灰塵就是我們的攀緣心,當然我們一般人就是住在灰塵。從《楞嚴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像一個鏡子本來無一物,但是你有所住,你就產生一個灰塵;住久了,你整個心就被灰塵全部蓋住了,現在要透過《楞嚴經》─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鏡子的灰塵全部掃乾淨─破妄顯真,才能達到真實的安住。
048: 我們的心跟佛號一接觸,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身為一個阿彌陀佛,他不但要把國土創造出來,還得把眾生接引到他的國土去,他必須要施設方便!佛陀所發的願不能夠只上求佛道,還得下化眾生,你發了那麼多的願,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夠去,那就沒辦法了! 所以佛陀以他的四十八願作為眾生多善根之因,以他的六波羅密作為眾生多福德之緣。我們經常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必須要多善根、多福德!身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憑什麼積集多善根多福德來莊嚴這樣的一個凈土呢? 簡單地說阿彌陀佛把他自己的多善根,善根的力量加持在這句佛號上,也把他所成就六波羅密的多福德同時加持在佛號上,使令我們生死凡夫妄想的心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的真實義! 我希望我們在了解佛功德的時候,盡量撇開我們凡夫阿賴耶識的思考,盡量用真如的思考。阿賴耶是對立的思考、二分的思考,善惡、生滅種種的對立。佛的功德是一真法界,絕待圓融,不可思議的。《觀無量壽佛經》講到十六觀,觀佛的相好、觀佛的蓮花、觀佛的白毫光,這十六觀不是十六種都要成就,你要成就一個觀,其它都成就,為什麼?古德說佛的功德是不可以切割的!不是把佛的功德把它切割成十六份,你完成這一部份,成就這一部份,不是這個意思的。 你只要接觸到佛陀一部份的功德,就成就佛所有的功德。所以你觀想阿彌陀佛的相狀也好、稱念名號也好,它都是總持彌陀的多善根多福德,因為佛陀就是把它的多善根多福德攝持在這句佛號上,所以當我們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也就念念成就,轉成我們凡夫這部份的功德,這種功德都是已經成就的,不是現在成就的或當來成就的。 為什麼說是已成就?假設我們今天走自力法門,那是因地教,我現在布施持戒,布施持戒的因地對未來來說,你也可以說成就一種功德莊嚴,你未來的依正二報,在你每一念持戒當中點點滴滴成就,但是這樣的成就是當來成就,現在不會出現的,因為自力法門是你自己要成就的,所以這只是一個種子的功能。 但是凈土法門不同,凈土法門是一個已經成就的功德,現成的功德,它等待你來感應道交,所以這稱作他力門果地教,是阿彌陀佛已經成就,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每一願都加持在這句佛號當中,只要你跟佛號接觸,你就能得到佛號的引導而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所以善導大師說當我們要了解凈土的依正功德,你就要了解彌陀的四十八願,因為沒有四十八願就沒有彌陀的依正莊嚴,當我們要了解四十八願,你就要了解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如果沒有十念往生的接引,沒有眾生可以去,有凈土跟沒有凈土對我們是一樣的,因為我們不能受用,所以第十八願又是重點。把第十八願加以詳細的匯歸,善導大師說就是匯歸到一句佛號。
所以要了解凈土法門,我們要用《華嚴經》的思考,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當它一為無量的時候,那是極樂國土成就廣大的依正莊嚴,當它無量為一的時候就攝受在這句佛號當中。所以你能夠把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道理掌控的話,你就知道為什麼你只是在佛堂當中念佛,你就在為你來生成就這麼多依正莊嚴的道理。 所以印光大師在《印光大師文鈔》當中說:凈土的功德,不仰仗佛力,不要說生死凡夫不能夠去到凈土,阿羅漢也不能去。阿羅漢的神通只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它是個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阿羅漢都不能去。 在《印光大師文鈔》有些人跟印光大師說:我不想念佛,不想觀想、觀相,我完全不想憑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但是我很想到凈土去。譬如說,我靠我的持戒,靠我的布施,靠我的禪定力,以我自己的六度迴向凈土,可不可以? 印光大師說:不行!因為你沒有去觸動彌陀本願的加持,你根本沒辦法去,不要說你沒辦法去,阿羅漢也沒辦法去! 所以這地方大家要知道,每一個法門都有它的傳承,都有它緣起的道理,凈土宗的道理就是它是個他力門果地教!我們這樣子講,凈土法門整個修行理論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你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要想盡任何辦法跟阿彌陀佛的功德接觸,或者觀想,觀想彌陀的相好莊嚴、或者觀相、或者持名,也就是說你要跟彌陀的功德感應了以後,才能成就如是的功德莊嚴!
049: 一念心轉,整個生命的因緣都轉 這一段的經文,整個思想就在這一句話【則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幾乎所有古德在解釋這一段經文的時候,重點都扣在這一句話。這一句話,會讓我們對心性有更深層的了解─我們想要安住真如,你一定要了解什麼是真如,要不然你怎麼安住呢?這一段蕅益大師說,叫做: 真心不墮妄境── 就像一個鏡子,鏡子它可以照了整個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沒有真實的結合。你看你一個男人站在鏡子面前,它就隨順因緣,顯現一個男人的相狀出來,這個男人走了以後,站了一個女人,就顯現女人的相狀;但是身為鏡子,它本身不是男人,它本身也不是女人的相狀,它本身無相,但它隨順外在的因緣,顯現男人相狀、女人相狀。 真心亦復如是,它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相狀,但它本身來說,它是無相,因為它離一切相;所以它在經典上這叫什麼呢?我們心跟外境叫做非和合,但是又非不和合。這個地方,我個人有個小體驗給大家參考一下:
我有一段時間,到一個道場去上課,是上下午的課,中午吃飽飯休息一下;它那個地方經常有很多的噪音…非常吵,但是我必須休息,因為我下午上課要有精神,但是外境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啦!所以剛開始我的心接觸噪音的時候,我感受非常不好,當然也打很多不好的妄想。 但是我想,《楞嚴經》說:其實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沒有真正的和合,如果說音聲它是真實的跟我的心性和合,那我就別無選擇了,那我肯定要受它干擾;問題是我們的一念心性,其實跟聲音是沒有真正的和合;那沒有真正和合,它為什麼干擾我們呢? 因為你有所住,所以它對你產生干擾,為什麼阿羅漢在這個地方,音聲對他不能產生干擾?因為他無住,他選擇無住嘛。灰塵在那個地方,我們選擇虛空嘛,我們不一定要選擇灰塵;灰塵要不要出現,我們沒有決定權,但是我們選擇安住在灰塵或安住在虛空,這一部分是我們做主的。釋不釋放音聲,這個我作不了主,我過去有這個業力,循業發現嘛!我為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方,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剛好有工程在施工,那肯定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過去生有造作這個業力嘛,我認命。但是我面對果報的時候,我可以選擇不受、選擇無住,這一部分是我們有選擇權;我們的生命,有些是你作得了主的,有些你真的作不了主,你要把它區分出來。所以我後來就慢慢…誒,調整我的心態,我想說…我的心本來就沒有這噪音的相狀,我不一定要隨你而轉,誒,我很快就睡著了,真的啊。 心態決定你的狀態!真的是這樣─一念心轉…一念心轉,整個生命的因緣都轉。臨命終的時候就是這樣;你看一個人起顛倒的時候─夢裡明明有六趣;醒過來的時候─覺後空空無大千。你往生凈土也就是一念的覺悟,一念的迴光返照,皈依佛陀,顯現極樂世界;你一念的顛倒執著,那就出現了三界果報。 所以它這個地方就是說:心性本身是沒有寂靜相,也沒有搖動相,它是離一切相的。這一點對我們有很大的信心,原來我們無始劫來起了很多煩惱,造了很多的罪業,但是都沒有真實染污我們的心性,我們隨時可以恢復我們本來清凈的面目。為什麼呢?因為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它根本是離一切相的。所以:一個生死凡夫憑什麼能夠說:我們能夠恢復我們本來面目?因為我們本來面目,本身是不受染污的。這個思想就說明真如它的一個的相貌是離一切相。051: 茶很香啊!你知道嗎?不是茶好,是你福報大!
從唯識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識所現跟唯識所住。首先我們看唯識所現: 這個唯識所現這個識是指什麼識呢?第八識。 第八識它含藏我們過去善惡業力的種子,等到今生成熟的時候,它的工作就是一個叫異熟,就是釋放種子,變現果報。變現果報的時候,主要有二個:第一個感受,第二個想法;感受我們前面講過是個人的循業發現;比方說,我們從一個大的總報來說─一水事件,這大家很清楚啊,一盆水在那個地方,我們人有五戒十善的業力,我們去跟水接觸的時候,感到清涼的感受;餓鬼道的眾生去接觸水的時候,他感到是一個熱惱的火。這個水本身沒有自性,是個人循業發現嘛! 又比方說,我們今天有三五個人在講話,突然間有一句話你聽得很刺耳,那你過去生這方面有罪業,你過去生肯定有批判別人,所以你聽到這一句話,你就會有痛苦感受。其實這一句話沒有錯,一句話釋放出去,每一個人得到的是什麼呢?是你自己業力變現的這一部分,你有什麼業力,這一句話進入到你心中的時候,它變現的,是你自己業力變現的,叫自變自緣。 所以在唯識學上說:一個法要進入你心中,要產生一個變現——隨順你的業力變現。你看那個水,餓鬼道接觸水的時候,它變現成火,這是循業發現!我們如果看一個人不是很高興,不是去改變他,趕快去懺悔啊,你有這方面的罪業啊!所以我們在修《楞嚴經》的人,他的思考模式法法銷歸自性─他每一個法,都在觀察自己的內心的即空、即假、即中,都是你個人的問題。從總報來說是一水事件,那別報也是這樣,你看那個[讀者文摘],講到一個個案說:
美國有一個人他吃玻璃,他吃玻璃吃得很高興,有人問:你吃玻璃感受怎麼樣?就像那個脆餅一樣,吃起來又香又脆啊。但是我們吃玻璃是很堅硬啊,他不但吃它還可以消化,他過去有這方面的業嘛!中國大陸有人吃石頭,把石頭像當花生一樣的吃,所以我們的感受,完全是個人的循業發現。感受結束以後,下一個就是你的想像─安立名言,這個就很複雜。
感受是很單純,因為感受大概就是第一剎那;你說誒,這個茶喝得很香啊!諸位你知道怎麼回事嗎?你為什麼喝茶會很香,你知道嗎?不是茶好,是你福報大!真的,你福報享盡的時候,你喝茶看看!是你的福報大,你有這個善業力;你一個苦惱的人喝茶,它不會香的,他沒有福報,它怎麼會香呢?所以你喝茶喝得很香,這個茶只是一個增上緣,是你個人過去善業強! 第一念感受,第二念想像,到想像的時候,事情就很複雜,每一個人過去的想像力不同。 比方說,有些人他吃到一個巧克力蛋糕,他第一個感受是快樂對不對?就想說,哎呦,這巧克力不錯哦,我應該把它佔為己有哦。這樣的想像,你來生啊,應該沒有太大福報,慳貪的想像。有些人說誒,這個巧克力蛋糕不錯,應該跟大家分享。你這個人經常起這種想像,你來生福報很大!這個想像它會帶動業力的。所以我們從感受而到想像,這裡就開始變成一個因緣了,這是我們的唯識所現;但這一部分,都是繼承過去生命留下來的。感受是繼承你的業力,想像是繼承你過去的心態!你過去的心態是布施的心態,你今生還是喜歡布施;你過去喜歡慳貪,你今生還是慳貪,這個叫做等流性,我們現在對過去是沒辦法啦,概括承受。 修行的困難就是─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修行的困難,就是你內心深處,留下一些亂七八糟過去的想法,這個很麻煩,有好的、有壞的。這要怎麼辦呢?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說你不要老是打這個妄想,不可能,已經打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唯識所住這個地方。 052: 想要改變我們的生命,就從唯識所住下手破那個住 修行的困難就是─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修行的困難,就是你內心深處,留下一些亂七八糟過去的想法,這個很麻煩,有好的、有壞的。這要怎麼辦呢?我們現在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說你不要老是打這個妄想,不可能,已經打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唯識所住這個地方。 所以《楞嚴經》它並沒有改變你的感受跟想法,因為我們身為一個現在,肯定要繼承過去的,這是我們的宿命。佛法不重視過去,佛法是既往不咎,佛法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這個刀子拿了無量劫,沒關係,你放下!你未來是光明的!所以佛法是重視未來。那你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怎麼辦呢?下面這一句話很重要。 你不要住在你的感受、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則你生命的歷史將不斷的重演! 我們不是要你們改變你們的感受跟想法,你們做不到嘛!你抗拒不了的,這個是一個無量劫來打了很多妄想,留下來的等流習氣,你怎麼跟妄想抗拒呢!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你只有用智慧觀照觀察它,你只要問妄想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 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就是在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就是心境碰撞的時候產生的感受,所以才引生妄想。我們今天想要改變我們的生命,就從唯識所住下手,破那個住。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講到佛印禪師── 佛印禪師有一次到河邊要渡河,他等待渡河的時候,有一個女眾,突然間跳到河裡自殺,佛印禪師趕快跳下去把女眾救起來。救起來之後,佛印禪師就說:哎呦,你那麼年輕啊,你幹嘛要尋短呢?這女眾很悲傷說:師父啊!你不知道啊,我結婚了三年,我的兒子最近死掉了,我先生也離我而去了,我什麼都沒有了,我活在這邊有什麼意思呢?佛印禪師說:你結婚了三年,就有先生跟兒子,那你結婚之前幹什麼呢?我結婚之前是年輕的女眾,很快樂啊,自由自在啊!佛印禪師說:那你現在只是回到三年前的你,你也沒損失,你三年前就是這樣;那你三年前可以快樂,你為什麼現在痛苦呢!你失去你的先生、失去你兒子,那你以前也是這個樣子啊! 問題是我們住嘛!所以你看:假設你有快樂有痛苦,諸位你會選擇先苦還是先快樂?你選擇先苦。因為我們先苦,誒,有比較,前面不好,後面好;假設你快樂是百分之五十,痛苦是百分之五十,如果你前半段是快樂,你後半段就很麻煩,因為你會有所住,你就會對比。所以世間上最痛苦的人是:前面活得很快樂,後面失掉了的人;你看他一路以來都很貧窮,他也無所謂,他從小已經貧窮慣了。所以業力在釋放果報的時候,它是公平的,但是當我們有所住的時候,這問題就出現了。 所以我們修行啊,你要知道它的方向,不是改變你的想法,因為想法你改變不了,你只要無住它自然消失掉,它對你沒有影響,有跟沒有一樣。我們今生的生命只有活五十歲,活到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不可能去抗拒無始劫來留下的東西,不要做這種無謂的犧牲,你說妄想我跟你拼了…為什麼很多人退轉,就是只有事修沒有理觀。 你要觀察:這個妄想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你只要無住就好了!所以在整個還滅門當中,我們正念真如─ 第一個、安住力─把心帶回家─不迷、不取、不動; 第二個、調伏力,就是空假中三觀來調伏; 第三個、堅持力,這個堅持力到修行門再說,以願力來堅持下去,永不退轉。054: 你這個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 我們怎麼去改造未來?因為你現在的身心是要創造未來,所以你怎麼去經營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講調伏的問題。那麼五陰的重點有兩部分: 第一個是你的感受,另一個是你的想像。 第一、首先我們會觀察到:我們的生命世界有很多的感受,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有快樂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這個感受是看到你過去生命的業力,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你今生的感受,大部分都是快樂的,表示你從善業中來,你前生造了很多的善業;如果你今生的感受,大部分都是痛苦的,那你是從罪業中來。所以我們從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過去做了什麼事情,這個感受叫做認命。佛教對於過去的東西,就是認命,佛教不試圖改變過去,因為不能改變;所以你看凡夫,就是在果報上一直改變,結果弄到自己痛苦當中、更增加痛苦。 第二、我們所要觀察的是我們心中的想像,這個是關鍵,因為從你的想像,就看到你的未來,你面對生命的快樂、你面對生命的痛苦,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看得到你未來的相貌。 有些人,他有一塊蘋果,他就有一種衝動,想要切一塊跟別人分享,這個人來生是大福報的境界;有些人,他有蘋果,他是把它藏在口袋裡面,那你來生就是貧窮。同樣一個蘋果,就看到我們每一個人不同的思考模式,也就看到他未來的生命相貌的雛型,已經看出來了。一個人到了四十歲,你的思考模式,大概就是你來生的一個圖形;當然,在你死亡之前,你都可以改變,但是等你死亡以後,你又變成另外一個認命了,你這個業又變成另外一個果報,那你又得認命了,你這個機會就喪失掉。 所以,我們對五陰身心,跟前面的破妄顯真不同:破妄顯真對於這個虛妄的攀緣心,是完全消滅;但是五陰身心當然它也是虛妄相,但是它是不能消滅,因為:你的菩提性、你來生的安樂道、解脫道,都在你一念的想像力! 菩薩對於五陰身心是轉變,你得借假修真,你這個打妄想的心,就是你成佛的心!所以佛陀在講安住以後,菩薩以不生滅心為住;下一個開始要面對生命、開始去改變你的生命。當然你要改變它,你得先了解它,所以我們這一科開始講到發明三觀─菩薩以空假中三觀來調整自己的心態、來創造安樂解脫的未來,這個是一個菩薩安住以後,下一個要做的工作,就是調伏:055: 凡夫的五陰身心,它的本質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陀攏總的征問: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要怎樣才知道,我們凡夫的五陰身心,它的本質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我們解釋五陰是分二部分: 一、它的相狀:是假借因緣所生,當然這因緣主要是業力,它的色受想行識都有它的相狀跟作用。 二、但是它的本質: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心性跟五陰的關係是怎麼樣呢? 這整體生命跟個別生命之間,我們拿一個黃金,黃金是沒有形狀的,但是你可以把黃金塑造成一個佛像,你也可以把黃金塑造成一隻螞蟻、一個轉輪聖王,這就有相狀了;不同的相狀,它就扮演不同的功能角色;但是這個相狀是暫時的!誒…我們覺得這相狀時間到了,又把它重新又熔成黃金,又創造另外一個相狀出來;那麼每一個各別的相狀,這個就是五陰的相狀,但是它們的本質統統是黃金,這個本質是不能改變的,沒有黃金,就沒有這些相狀。 這個地方所要詮釋的,就是《楞嚴經》一段很有名的話,所謂─觀相元妄,觀性元真。我們對於五陰身心─觀察它的相狀是暫時的、虛妄的,但是這個虛妄跟妄想是不一樣,妄想是完全破壞,這個虛妄是要保留的,你要借假修真,是改變它的;所以觀相元妄,那麼觀它的體性卻是真實的!所以大乘佛法對於生命是保持著:你不能執著,但是你可也不能放棄─不即不離的一個態度,這就是所謂的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五陰的相狀─是暫時的虛妄的,但是它的本質─卻是真實的。05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內心顯現出來,讓你自己受用 凈界法師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 佛陀說:阿難!佛陀也是講譬喻說:比方說有一個人,這個人的雙手雙腳四肢,都非常的安適快樂,百骸調適,百骸就是整個身體非常的調和順暢,他的內心的感受是快樂的,他整個身體的感受是順暢的。那麼就在這安樂順暢的過程當中,忽如忘生,性無違順,他突然間忘掉自己身體的存在,他心中的感受也消失掉了,那麼這個時候內心性無違順,他的感受是安住在不苦不樂。這個違就是不如意的境,就是一種痛苦的感受;順是快樂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本來的面目,從空觀的角度來照見感受─當你問感受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誒!我們本來沒有這種感受,人生本來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那本來面目是一念清凈的心性,沒有感受,那現在怎麼就有感受呢?看下一段: 【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心性本來是沒有快樂、痛苦這件事情,但是突然間無緣無故,在過去的某一生當中,遇到某一件事情啊,就以二手掌;這個二手掌,比喻這個根、塵─六根面對六塵,可能你是眼根看到佛像去禮拜,或者看到僧寶去供養,或者遇到法寶種種的讚歎學習;這個六根攀緣清凈莊嚴的六塵,根塵的互相摩擦作用,或者是你過去六根去攀緣五欲的六塵,在那個地方互相摩擦作用,就把你今生的感受創造出來了。 那麼這個感受有四種——澀、滑、冷、熱。蕅益大師說:這個澀─苦澀,就是什麼呢?三惡道痛苦的感受;這個滑指的是人天的安樂感受;這個冷是二乘的這種偏空枯寂的感受;這個熱呢?是菩薩慈悲榮耀的感受。這四種感受,就是這整個九法界的感受,就是我們過去生六根攀緣染凈的六塵,然後相互的作用(就是:造業),就把你的感受創造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感受亦復如是,所以這感受也不真實,是個人的循業發現。 我可以舉一個很清楚的事實:比方說,我們有一群人,四、五個在一起喝茶,其中某一個人講一句話,三個人聽,覺得沒什麼,其中一個人聽了就很痛苦。那你說:你的痛苦感受從什麼地方來呢?你說,是這一句話引生的。不對!如果這句話,真的可以使一個人痛苦,那其他的人聽到,都應該痛苦才對啊!其他三個人聽了都沒感受,那表示你自己有問題。我們自己這方面:可能我們曾經去毀謗過別人,我們曾經有過口業,所以應該說:這句話,去啟發我的業力。它只是敲門,那真實的感受是你的業顯現出來的。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從外面來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內心顯現出來,讓你自己受用,這叫自變自緣。唯識學說:你自己變現一個相狀,你自己去受用攀緣。外在的人事永遠只是一個助緣,沒有一件事情是離心別有的─離開你的心另外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我個人體驗很深的一件事情:我在僧團住了二十二年,我出家二十二年,我除了在外面講經以外,大部分都在僧團待著,我就看這個人啊,一個人發心出家了、又走了,來來去去看了幾百個。你看一個僧團,我們住同樣的房子,穿同樣的僧服,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整天是愁眉苦臉,有些人內心充滿了快樂,很奇怪啊,同樣的環境啊!在家人就不用講,因為在家人,有些人福報大、住大房子,我們出家人是:你不管你福報大小,你來到僧團是一視平等;但是同樣的環境接觸的時候,福報大的人,他的善業力強,他跟外面的環境接觸的時候,他自己變現的這一部分是快樂的;你有罪業的人,你本身的罪業跟飯菜接觸的時候,你自己變現這一部分是苦惱的,這是個人循業發現!你遲早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可以去改造你自己,我們一般人,都是把所有的過失推給別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生、一生,我們錯誤的、痛苦的歷史一再的重演,因為我們永遠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一個人不能自我反省迴光返照,那你就沒有一個美好的來生,你今生就空過了!一個菩薩,你可以有一個不滿意的過去,你也可以有一個不是非常滿意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安樂的未來;就是你要覺悟:你要先知道生命是怎麼回事。所以一個人,當你面對某一個人事痛苦的時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去佛堂懺悔!對啊,去佛堂懺悔,你自己的業顯現出來的,別人只是一個助緣。所以這個人的感受,是自己兩個手掌把它摩擦創造出來的。所以你想知道你前生到底都做了什麼事情?你看你的感受就知道了。感受是看過去,下一個想像就看你的未來,這個想就很重要了。057: 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內心顯現出來,讓你自己受用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 佛陀說:阿難!佛陀也是講譬喻說:比方說有一個人,這個人的雙手雙腳四肢,都非常的安適快樂,百骸調適,百骸就是整個身體非常的調和順暢,他的內心的感受是快樂的,他整個身體的感受是順暢的。那麼就在這安樂順暢的過程當中,忽如忘生,性無違順,他突然間忘掉自己身體的存在,他心中的感受也消失掉了,那麼這個時候內心性無違順,他的感受是安住在不苦不樂。這個違就是不如意的境,就是一種痛苦的感受;順是快樂的感受。也就是說,我們本來的面目,從空觀的角度來照見感受─當你問感受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誒!我們本來沒有這種感受,人生本來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那本來面目是一念清凈的心性,沒有感受,那現在怎麼就有感受呢?看下一段: 【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心性本來是沒有快樂、痛苦這件事情,但是突然間無緣無故,在過去的某一生當中,遇到某一件事情啊,就以二手掌;這個二手掌,比喻這個根、塵─六根面對六塵,可能你是眼根看到佛像去禮拜,或者看到僧寶去供養,或者遇到法寶種種的讚歎學習;這個六根攀緣清凈莊嚴的六塵,根塵的互相摩擦作用,或者是你過去六根去攀緣五欲的六塵,在那個地方互相摩擦作用,就把你今生的感受創造出來了。 那麼這個感受有四種——澀、滑、冷、熱。蕅益大師說:這個澀─苦澀,就是什麼呢?三惡道痛苦的感受;這個滑指的是人天的安樂感受;這個冷是二乘的這種偏空枯寂的感受;這個熱呢?是菩薩慈悲榮耀的感受。這四種感受,就是這整個九法界的感受,就是我們過去生六根攀緣染凈的六塵,然後相互的作用(就是:造業),就把你的感受創造出來,而我們現在的感受亦復如是,所以這感受也不真實,是個人的循業發現。 我可以舉一個很清楚的事實:比方說,我們有一群人,四、五個在一起喝茶,其中某一個人講一句話,三個人聽,覺得沒什麼,其中一個人聽了就很痛苦。那你說:你的痛苦感受從什麼地方來呢?你說,是這一句話引生的。不對!如果這句話,真的可以使一個人痛苦,那其他的人聽到,都應該痛苦才對啊!其他三個人聽了都沒感受,那表示你自己有問題。我們自己這方面:可能我們曾經去毀謗過別人,我們曾經有過口業,所以應該說:這句話,去啟發我的業力。它只是敲門,那真實的感受是你的業顯現出來的。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世間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從外面來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內心顯現出來,讓你自己受用,這叫自變自緣。唯識學說:你自己變現一個相狀,你自己去受用攀緣。外在的人事永遠只是一個助緣,沒有一件事情是離心別有的─離開你的心另外存在,不可能的事情。 我個人體驗很深的一件事情:我在僧團住了二十二年,我出家二十二年,我除了在外面講經以外,大部分都在僧團待著,我就看這個人啊,一個人發心出家了、又走了,來來去去看了幾百個。你看一個僧團,我們住同樣的房子,穿同樣的僧服,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整天是愁眉苦臉,有些人內心充滿了快樂,很奇怪啊,同樣的環境啊!在家人就不用講,因為在家人,有些人福報大、住大房子,我們出家人是:你不管你福報大小,你來到僧團是一視平等;但是同樣的環境接觸的時候,福報大的人,他的善業力強,他跟外面的環境接觸的時候,他自己變現的這一部分是快樂的;你有罪業的人,你本身的罪業跟飯菜接觸的時候,你自己變現這一部分是苦惱的,這是個人循業發現!你遲早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可以去改造你自己,我們一般人,都是把所有的過失推給別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生、一生,我們錯誤的、痛苦的歷史一再的重演,因為我們永遠找不到問題的根源。 一個人不能自我反省迴光返照,那你就沒有一個美好的來生,你今生就空過了!一個菩薩,你可以有一個不滿意的過去,你也可以有一個不是非常滿意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安樂的未來;就是你要覺悟:你要先知道生命是怎麼回事。所以一個人,當你面對某一個人事痛苦的時候,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去佛堂懺悔!對啊,去佛堂懺悔,你自己的業顯現出來的,別人只是一個助緣。所以這個人的感受,是自己兩個手掌把它摩擦創造出來的。所以你想知道你前生到底都做了什麼事情?你看你的感受就知道了。感受是看過去,下一個想像就看你的未來,這個想就很重要了。058: 你的未來─就在你一念的想像力! 這個【想】它有二個相貌: 第一個、於境取相:感受是沒有相狀的,它是一個快樂跟痛苦的感受,這種直覺的感受。這個想陰它開始去攀緣一個相狀,他心中肯定有一個相狀,可能是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等,有各式各樣的相狀。 第二個、然後在這個相狀裡面,開始施設名言;這個名言就是分別,產生善良的分別、產生邪惡的分別。 總之,身為一個想像,第一個捏造一個相狀出來,第二個在上面不斷的分別,然後開始準備造業了;想就到了思,下一個行陰就開始造業了。我們看這個想陰對我們影響是太大了,尤其是:你的未來─就在你一念的想像力!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佛陀解釋想陰也是用譬喻的,佛陀他講出兩個譬喻:第一個、談說酢梅,口中水出:這個人他嘴巴本來沒有口水,但是他心中想像酸酢,想像這個梅子,當他把這個酢跟梅子的相狀現出來以後,他在那邊談說(談說:就是分別,不斷的分別。)誒!這時候他的嘴巴就自然的流露出口水出來。 舉曹操的例子:我們中國有一個公案叫做望梅止渴,曹操他帶軍隊去行軍的時候,到了一個叢林,迷了路,這個士兵又飢又渴,士氣很低落。曹操這個人很聰明,他出來講話說:大家不要怕,我知道在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梅子林,那個梅子又酸又大,我們繼續往前走,一定可以找到梅子林,就可以解渴了。那麼曹操講這個話的時候,一般人緣這個話,他就會出現相狀嘛,每一個人就有想像力了,我們聽到這句話就會想…哦!裡面有一個梅子又酸又甜。誒!這個時候口水就出來了,口水一出來的時候,這個饑渴的相狀暫時就舒緩了,士氣大振,就往前走,果然找到水,所以你說,你的口水從什麼地方來呢?就是想像出來的嘛! 第二個、另外一個情況【思蹋懸崖,足心酸澀】。這個人他沒有真正的站在懸崖,但是他思惟自己蹋(蹋就是站立)站立在一個萬丈的懸崖當中,這個時候他的足心就有酸澀的感受出現。所以:口水從什麼地方來?足心的酸澀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想陰當知亦復如是】,我們過去的想像力、分別功能就是從這個地方而來。大概一個人的未來,就看你平常遇境逢緣,經常用什麼想像,大概就知道你來生將往哪裡而去了。 這個想像在唯識學上說,它對我們生命未來的影響,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影響你是不是安樂。第二個,影響你是不是解脫。 一、我們從安樂來看: 比方說,我們現在想像一個杯子,裡面裝了半杯的柳橙汁,那麼你面對這樣一個所緣境的相狀的時候,一個杯子有半杯的柳橙汁,你產生什麼樣的分別?有些人說:哎呦!不錯哦,還有半杯哦!這個人今生跟來生,他快樂的時間多,因為他經常想像他擁有多少。那麼有些人說:哎呀!糟糕了,這個柳橙汁剩下半杯而已!他看到那個空掉的那半杯,他看到了他失掉的這一部分,這個人不管你福報多大,你未來的生命,痛苦的時間肯定多。你經常思惟──你的想像力是著重在你得到的這一部分,你擁有多少,你的快樂的時間會長一點;你經常去思惟你失掉的部分,那你未來的生命,不管你福報多大都沒用,痛苦的時間肯定多,因為你的感受業力顯現出來以後,要經過你想像的轉換。 我們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對福報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年紀越大的人越明顯!你看,差不多四十歲是一個轉折點,我們四十歲之前,從唯識的角度,那個受─六根特別敏感,對不對?年輕人他那個舌頭、他那個身體的感受,舌頭的感受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特彆強,他對外境的苦樂感受特別厲害;但是到了年紀大了以後,他的六根暗鈍,你看年紀大的人,他吃什麼都沒什麼感受了,他六根暗鈍了嘛!但是你講一句話刺激到他,那不得了、非常嚴重。 在﹝唯識學﹞上說:年輕人重視的是身受,老人家重視的是心受─內心的感受,因為他六根暗鈍了,所以諸位,你跟老人家講話要小心一點啊!他是靠著想像力在過活的,因為他跟外境幾乎沒什麼接觸,因為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用了五六十年,大概該破了破、該壞了壞,他吃什麼都沒感覺了;那麼他的生命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完全靠想像!一個老人家,你講錯一句話,他這一句話放在心裏面好長、好長一段時間,他是活在自己的想像——心受。 這個受、這個想像我們可以這樣講:外在的環境我們沒有選擇權,我們今生會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你會跟誰在一起,這一部分,你如果一定不滿意,你要怪前生的你,你改變不了的!所以外在環境的這一部分,你沒有選擇權,你來到人生,你對今生外在環境,只有兩個字認命,就只有這樣子。佛陀不改變外境的,身為一個釋迦牟尼佛,萬德莊嚴的佛陀,琉璃王要滅釋迦族的時候,佛陀用神通力三次的阻擋,還是沒有成功,琉璃王照樣把釋迦族給滅掉;目犍連尊者不服氣,用缽救了五百個釋迦族,想要留了做種,結果變成血水。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一旦這個業成熟的時候,佛陀都不能改變。 你要永遠記住──我們是生長在一個有漏的、就是有殘缺的世界;這世界充滿了安樂,但是也充滿了痛苦,這一部份你改變不了,但是你可以選擇:我用什麼樣的想像來面對,這個你可以選擇的。 你看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老太婆,這個老太婆她有兩個女兒,她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冰棒的。到下雨天的時候,老太婆就很痛苦!哎呀,下雨天我的小女兒冰棒賣不出去了;出太陽的時候老太婆也很痛苦,糟糕了,我的大女兒雨傘賣不出去了,所以都很痛苦。後來善知識說:你不要這樣想,你換個角度,你下雨的時候,你想想你的大女兒,把那個所緣想像力放在大女兒身上,哎呦,雨傘賣得不錯;那麼出太陽的時候,你想像你的小女兒,誒,不錯啊!冰棒賣得不錯。大女兒要賣雨傘、小女兒要賣冰棒,這老太婆沒辦法作主的,他作不了主的;我們不是上帝,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但是你心中去面對生命的時候,你要怎麼去想像,這是你可以作主的! 我必須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諸位受了菩薩戒,你在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有一個法王說,一個人要行菩薩道,你不能讓自己落入到非常痛苦中,不可以;你的生命經常活在痛苦當中,你很難發菩提心。佛法不追求快樂,但是要追求安樂,適當的安樂,你連你自己都不可能讓你自己安樂,你怎麼讓眾生離苦得樂呢?所以我們改變不了外境,但是你經常要作正面的思考,這一部分是你可以作主的。 二、當然這個地方講安樂道,那解脫道更是如此! 極樂世界的功德,你對佛號的皈依;一個人對佛號萬德洪名,然後一心歸命,那你這個佛號的功德,要跟極樂世界的莊嚴相連結才可以,這部分我們等到《念佛圓通章》再來說明,我們如何把佛號跟極樂世界的功德做一個連結,然後對佛號產生強烈的皈依。總而言之:你修學當中,你想要讓你今生活得安樂,更重要你要創造美好的未來,你的想像力很重要。 你看你…你有財富的時候,你用什麼方式來想像,你喜歡跟人家分享或者獨自佔有,這樣的一個想像開始運轉的時候,其實你來生的相貌就開始出現了,所以我們的想陰會決定我們今生的苦樂,也會決定你來生的去向。059: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隔代受報的 我們前面講到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它的重點就是把心帶回家。所以《楞嚴經》在處理生命的狀態──第一個先調整你的心態:先求安住,再求調伏。你一定是安住在不生滅心,因為帶有情感的心、帶有情緒的心,是做不了什麼事情的。所以你要先檢查你的心,這個心是外境刺激產生的一種生滅的攀緣心——所謂情緒的心?還是經過你如理的思惟,產生一種智慧觀照的心?你這個心,分別它真、妄是很重要的。那麼當你把心態調整好以後,接下來就是好好的、務實的、面對你的身心世界,去改變你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創造未來。 前面的識陰、色受想行,它的根本就是第八識。為什麼呢?因為你的色、心諸法的業力,都是第八識保存。所以第八識有兩種功能:第一個攝持義,它能夠把你過去所造的善惡業,都把它保存起來。第二個變現果報,它把果報變現出來。從這個第八識,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造業的時候,它不是馬上顯現出來;譬如說,你今生持戒、布施,誒!我怎麼還是很貧窮呢?。佛法的因果論是隔代受報的,隔一代的;前生造的業,今生才來受,今生造的業,來生才受。為什麼呢?因為它要經過一個保存期、一個成熟期。所以因果的思想,很多人沒辦法接受,就在這個地方。 他今生修這樣好,造了這麼多福報,他貧苦依舊、痛苦依舊、多病依舊,要是不懂佛法道理的人,就毀謗了。前面我們講過,你今生的受用叫做認命,但是你積集的資糧是來世才受用,所以你看第八識它用餉他國,它是不斷的保存、保存,等到力量夠了,它這個頻伽瓶,又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受果報。 我講實在話:你今生造的業,當然我們也不否定有所謂的花報,你的業…特彆強,在結果之前先開個花;但是你今生所表現的果報,大概是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而已,除非你那個業特別重,那叫奪業。你那個業強到什麼程度呢?把過去的業奪過來。那一般人做不出來的,那要很強的業。我們一般人所造的業,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先保存下來。你說:誒!我布施以後,我身體變好。那個只是花報而已,那是把利息讓你先受用一下,本金等到來生,是這樣子的啊!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因為有阿賴耶識的緣故,因為有保存的緣故,所以它是隔代受報的。060: 一 念 心 性 具 足 三 觀 一、正示三觀─一心三觀 佛教的觀察,都是在觀這一念心,所以《楞嚴經》的觀心法門,它就是一個思想─莫向外求。你要了解你的過去、你想要知道你的現在、你想要預知你的未來,都在你的一念心中。那麼心中怎麼觀呢? (一)、空觀照了心性不變之體,所謂的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空觀是直接照了我們那個緣生性空、那個清凈的本體,所以這個時候空觀是離一切相。 (二)、但是假觀是照了心性隨緣之用,循業發現。心性它的本體是離一切相,但是它的作用又即一切法,這個即就是具足一切法。心性它本身沒有任何相狀,它也不是人的相狀,也不是阿羅漢的相狀,也不是菩薩的相狀,但是它隨時可以現任何相狀。為什麼呢?因為它具足十法界的諸法,只要你業力準備好了,你去熏習心性,它就把你相應的法表現出來讓你受用。所以我們是怎麼樣呢?我們是自己去受用你心性所顯現的法,因為它心性本來就具足一切法。所以假觀它是一個循業發現,你造了五戒十善的業,去熏習你的一念心性,它今生就表現人天的果報給你看;你造殺盜淫妄的業,去熏習你心性,它就表現三惡道的相貌讓你受用。假觀就是我們個人循業發現,這完全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 (三)、那麼中觀就是空有同時、空有無礙,就是同時知道我們清凈本然,我們也同時知道是循業發現。你要把清凈本然跟循業發現這兩句話把它變成一句話,合在一起觀察,就是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它同時是清凈本然,它同時是本來無一物,但是它同時又有很多的假名、假相、假用;雖然有很多的假名、假相、假用,又同時是清凈本然,這二個彼此不障礙,這個就是我們對五陰身心的一個了解。 當然從它的時間上來看,空觀比較重視的是當下現在,對當下的安住,你一定是先把現在安住下來;假觀是偏重在開創未來,因為假觀是在調伏。所以空觀偏重安住,假觀是偏重在調伏,你要改變你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改變來生的生命。 好!那麼這是一個總說,那麼當然在這個地方,空假中三觀,智者大師提出一念心性具足三觀,它的重點在假觀。061: 一 念 心 性 具 足 十 如 是 二、別明假觀─十如是 我們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謂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智者大師在觀察你內心的相狀,是從這十個角度來觀的: (一)如是相─(這是一個總說。) 智者大師把內心的相狀分成四種: 1、叫做增上的噁心:這個增上的意思就是他的心是堅定的,他經常生起很明確而堅定的惡念;你看有些人他動不動就生氣、很自然的。那麼你日常生活當中,你觀察你內心的相貌、起心動念,大部分都是貪嗔痴的,那麼這種人就是三途種性。也就是說,你內心的相貌是增上的惡念,不管你造什麼業,你來生的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三惡道。 2、如果你是增上的善心,你日常生活很自然會產生布施的心、持戒的心,別人刺激你,你經常選擇忍辱、選擇吃虧,那麼你來生的果報就是人天果報,這叫人天種性。增上噁心叫做三途種性;增上的善心,叫人天種性。 3、是出離心,二乘種性。有些人看到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的─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看到別人也沒有慈悲心,所以他對生命是全盤的拒絕,這種人,他的種性就是二乘種性。他很有可能在成佛的過程當中,他先到偏空涅槃去,然後再回小向大,因為他是屬於這種出離心的二乘種性。 4、有些人他是發菩提心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這個是菩薩種性。智者大師把這個心的相狀,分成以上四種心,決定了你未來整個未來的果報。 (二)如是性─ 那麼,心的相,它有它內在的性:這個性意謂不變,就是很難改變了,這個念念之間過去生數數熏習,產生一種強烈的習性。 (三)如是體─相是表現在外,性是隱藏在內叫做性。相一定有性,性一定有相。那麼當我們把相跟性兩個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變成一個生命的主體,這個體就是相性的結合,名之為體。把外在的相,內在的性,把它結合在一起,就是構成一個生命的主體。 (四)如是力─這麼一個生命的主體,它有它的力,它有潛在的功能;比方說一個人經常起貪嗔痴相狀的人,他雖然沒有外境的刺激,但他的心,有潛在造惡的功能,只是沒有環境刺激而已,緣缺不生而已。如果一個人經常培養一個善良的心、布施持戒的心,即便沒有環境讓他修善,但是他內在的潛在,是造善的功能。 (五)如是作─等到因緣具足了,外在還境允許了,它就產生作,它表現出來了,叫做作。力是潛在的能力,作是顯現在外的作用。 (六)如是因─那麼一個人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善念惡念呢?因——事出必有因。我們一個人的果報,外表的色身是變來變去的,所以你要是看到你前生的樣子,你會認不出來,誒!這是我嗎?你認不出來。但是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你今生還打什麼妄想。色身是不能繼承的、外表的財產也不能繼承、但是你的思想是可以繼承的。你看有些人他喜歡拜佛,他前生喜歡拜佛,他今生還是喜歡拜佛;有些人是喜歡打坐,喜歡靜態的打坐。為什麼呢?這叫等流性嘛,他前生就喜歡打坐,他今生來還喜歡打坐。所以你看那些鋼琴彈得特別好的人,他今生一看鋼琴,他就忍受不了,就趕快想要上去彈幾下。 (七)如是緣─我們內在的思想,是繼承前生的思想,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你今生還打什麼妄想。當然這當中有一個過程就是緣,你今生所接觸的教育,這當中特別是佛法的教育。一個人要徹徹底底的改變思考模式,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覺悟,沒有其它的方法!我講實在話: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你,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而那種改變的力量,來自於你內心的覺悟。你看受戒,為什麼佛陀要你自己發心?你自己緣境發心─我重新開始,過去的種種譬如昨日死,我從今天開始,我生命當中有三大目標:第一個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化。為什麼這樣的願你要自己發出來?就是這個緣,你內心當中要產生一種覺悟的力量,然後去改變你過去的因。所以這個因要變成果跟報之前─禍福由因,改變在緣! 我們對於過去所留下來的思考模式,有二個選擇: 第一個、你選擇隨順:反正我小時候就是這個想法,現在還是這個想法,那麼這個時候就增長廣大了。諸位要知道啊…你不對治妄想,就表示隨順、就是增長廣大。說,我沒有對治它,我也沒有隨順、沒有增長啊!你沒有對治就是在增長,你順從它嘛! 第二個、你採取懺悔對治:它的勢力就減少、減少。 (八)(九)、如是果,如是報─那麼經過這個緣的改變以後,你可能是用覺悟的方式,或者你是用這個放縱的方式,那麼最後會產生一個果跟報。這個果是約著等流果來說的;這個報約著異熟報。什麼叫果跟報呢?比方說,你造了殺生,這個殺生你會有一個果、一個報;你造了殺生…你來生還很想殺生,這個嗔心增加了─等流習性增加了。第二個你因為殺生,你可能會來生短命多病,這個是報,報受完就沒有了。所以我們比較害怕的是那個習性,因為這個報是生滅法,它受完以後,就像這個電池放電,放完以後就沒有了;但是你留下那個痕迹,那個功能、那邪惡的功能啊,就像那個滾雪球一樣,它就不斷在你內心當中不斷的醞釀,所以你看有些小孩子,看到眾生就很想去傷害它,這個就是前生的等流性。 (十)、如是本末究竟─那麼:我們從我們內心的相狀→我們看到過去的因→也看到你現在面對的緣→也可以預測你未來的果報。那麼這樣子的一個整體過程…這個本就是你最初的相,這個末就是最後的果報,彼此是互相相應的,你有這個相,你未來就會有這個果報。062: 你不要自不量力去對治妄想,你不是它的對手啊! 當然,這個地方,我們從這個相所觀察的,理論上是通於五陰,但是智者大師所說的相,主要是第六意識,就是想。 五陰當中:色沒有必要花時間,那只是個果報而已;感受你也改變不了,我們佛法不改變感受的;行陰跟識陰特別微細,你也改變不了。所以整個五陰當中,我們要掌握的是你的思考、想像。你面對你的想像的時候,第一個…你知道你的過去,大部分的時間是打什麼妄想,你大概知道了;你看你一天當中的起心動念,你大概知道你前生大概都在想些什麼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承當過去的…但是問題就在這裡─ ─所以有時候我想:一個人生命,如果今生才開始那該多好?那很簡單啊,才幾十年嘛,你能夠產生多大的妄想?我們學佛難,就難在我們要承當過去無量無邊的生命,這個就很麻煩。每一生都打很多妄想,都留下痕迹來,所以內心當中很多、很多的想法。 當然:過去是不能改變,我們只有承當,重點是你要怎麼面對它?本經的思考模式很簡單─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不管妄想怎麼樣,不要隨順它,它本身沒有真實性的,達妄本空。我們《楞嚴經》沒有要你去把妄想斷掉,你動一個要斷妄想的心,想跟它抗拒,那你就很辛苦了。 《楞嚴經》只告訴你──不要住在妄想,沒有要你去對治妄想!你不要不自量力啊!去對治妄想,你不是它的對手啊!它無始劫熏習而成,你短時間的修學佛法,你不是它的對手的。所以你修行要有理觀,不能只是用事修的。 所以:首先你不要住在妄想,要安住在真如,然後你去─培養一個善念,來取代妄想。所以這個調伏,就是開始培養一種善念,用布施的念頭來取代,或者用布施的念頭來調伏慳貪的心;用持戒的念頭來調伏破戒的心;用忍辱的心來調伏嗔恚的心。所以整個在觀心法門當中,關鍵點在第一個相,你從相當中看到過去。063: 什麼樣的發心,才是正確的呢? 審觀發心: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勸修無生: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行動是因為你有願力,才會產生行動的;但是這個願力它本身也有堅固跟不堅固的差別,我們看看佛陀在發明菩提心的兩種差別,說:阿難!第一個決定的理解,就是你一定要對聲聞人這種偏空思想的遠離,而修習大乘的菩薩道,最後成就入佛知見。 這個入佛知見就是悟入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從一個攀緣的妄想,而悟入佛的知見,佛的知見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性。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要好好的審查、觀照你因地所發的心跟果地的覺心,是相同還是不相同?你發心了,你受了菩薩戒,你緣境發心,你那一念心跟你最後成佛─在菩提樹下那個覺悟的心,是相同?還是不相同? 佛陀說:阿難!假設你因地的發心,是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滅之果,無有是處!所以你的菩提心,有生滅性的跟不生滅性的差別。你看有些人受了菩薩戒,剛開始很熱誠,沒多久,這個人不見了,在菩提道上不見了,這個菩提心就不堅固!在生滅跟不生滅當中,本經佛陀講得不多。但是你看《大乘起信論》講得很詳細了,它說:一個人是緣人而發心─這個菩提心非常不堅固。 緣人而發心有兩種:第一個,你緣佛而發心,看到佛的相好,哎呀,不得了,我應該好好修行。這種人緣人發心會退轉,因為佛會滅度啊! 第二個,緣僧寶而發心,看到某一個出家眾持戒莊嚴、功德具足而發心,但是人畢竟是會死亡的。所以你是住相發心,住在佛的相,住在僧寶的相而發心,這樣的心是生滅心。你看很多人他學佛,是因為某一個老和尚修行不錯而學佛的,老和尚在的時候,他用功得很精進;老和尚一不在,他頓失了目標,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感覺心住在一個外在變化的相狀。 那麼:什麼樣的發心,才是正確的呢? 你要發自內心的覺悟。所謂的:依止一念心性。我為什麼學佛?只有一個目地─我要開顯我內在自性的功德。 所以這裡就說:你的因地發心是生滅的,你要去求佛果菩提不生滅的功德,是無有是處! 諸位我們要知道:你為什麼可以拜佛,你知道嗎?拜佛是誰?是那一念心嘛!你為什麼可以布施?所有的法門是心在推動的。我們不要只是注意到修什麼法門,你那個法門的背後是生滅心,你永遠得不到不生滅的果;就好像說你今天用沙,你煮不出飯出來,道理是一樣的。你用生滅心拜了一千拜的佛,雖然福報很大,但是它的本質還是生滅的。生滅就是生滅,它本質改變不了,不會因為你數量多,而改變,不可能! 你用攀緣心來拜佛,這個果報就是攀緣、就是生滅的人天果報!什麼叫生滅?說白了:就是人天果報,你跟解脫道完全沒有關係,所以我們要重視改變心態。 修行─有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修的法。能念的心它是主動─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嘛!心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心為名利,一切法為名利。所以:你用什麼心態來修行,這個是很重要的,比你修什麼法門還重要。你的心是不生滅的,你在佛堂裡面掃地,也是成佛的資糧;你的心是生滅的,你供養一個佛像,也是一個生滅的果報。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064: 什麼樣的發心,才是正確的呢? 審觀發心: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勸修無生: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行動是因為你有願力,才會產生行動的;但是這個願力它本身也有堅固跟不堅固的差別,我們看看佛陀在發明菩提心的兩種差別,說:阿難!第一個決定的理解,就是你一定要對聲聞人這種偏空思想的遠離,而修習大乘的菩薩道,最後成就入佛知見。 這個入佛知見就是悟入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從一個攀緣的妄想,而悟入佛的知見,佛的知見就是現前的一念心性。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要好好的審查、觀照你因地所發的心跟果地的覺心,是相同還是不相同?你發心了,你受了菩薩戒,你緣境發心,你那一念心跟你最後成佛─在菩提樹下那個覺悟的心,是相同?還是不相同? 佛陀說:阿難!假設你因地的發心,是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滅之果,無有是處!所以你的菩提心,有生滅性的跟不生滅性的差別。你看有些人受了菩薩戒,剛開始很熱誠,沒多久,這個人不見了,在菩提道上不見了,這個菩提心就不堅固!在生滅跟不生滅當中,本經佛陀講得不多。但是你看《大乘起信論》講得很詳細了,它說:一個人是緣人而發心─這個菩提心非常不堅固。 緣人而發心有兩種:第一個,你緣佛而發心,看到佛的相好,哎呀,不得了,我應該好好修行。這種人緣人發心會退轉,因為佛會滅度啊! 第二個,緣僧寶而發心,看到某一個出家眾持戒莊嚴、功德具足而發心,但是人畢竟是會死亡的。所以你是住相發心,住在佛的相,住在僧寶的相而發心,這樣的心是生滅心。你看很多人他學佛,是因為某一個老和尚修行不錯而學佛的,老和尚在的時候,他用功得很精進;老和尚一不在,他頓失了目標,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感覺心住在一個外在變化的相狀。 那麼:什麼樣的發心,才是正確的呢? 你要發自內心的覺悟。所謂的:依止一念心性。我為什麼學佛?只有一個目地─我要開顯我內在自性的功德。 所以這裡就說:你的因地發心是生滅的,你要去求佛果菩提不生滅的功德,是無有是處! 諸位我們要知道:你為什麼可以拜佛,你知道嗎?拜佛是誰?是那一念心嘛!你為什麼可以布施?所有的法門是心在推動的。我們不要只是注意到修什麼法門,你那個法門的背後是生滅心,你永遠得不到不生滅的果;就好像說你今天用沙,你煮不出飯出來,道理是一樣的。你用生滅心拜了一千拜的佛,雖然福報很大,但是它的本質還是生滅的。生滅就是生滅,它本質改變不了,不會因為你數量多,而改變,不可能! 你用攀緣心來拜佛,這個果報就是攀緣、就是生滅的人天果報!什麼叫生滅?說白了:就是人天果報,你跟解脫道完全沒有關係,所以我們要重視改變心態。 修行─有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修的法。能念的心它是主動─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嘛!心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心為名利,一切法為名利。所以:你用什麼心態來修行,這個是很重要的,比你修什麼法門還重要。你的心是不生滅的,你在佛堂裡面掃地,也是成佛的資糧;你的心是生滅的,你供養一個佛像,也是一個生滅的果報。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 065: 世 俗 菩 提 心 【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那麼只有一個東西是不會被破壞的,就是虛空啊!為什麼呢?因為虛空不是有為的因緣創造出來的,所以它不會有所謂的變壞。這段文是表示什麼意思呢? 我們的心,有的是造作出來的,有些是你本來就有的。你看你緣一個佛像,那麼佛的功德相是造作出來的啊,它是有為諸法,佛陀必須有因地六波羅蜜的功德,才有這個佛的相狀出來啊!那麼佛像也會因為因緣而消失掉;但是有一個東西,是你本來就有的,所以只要是經過造作,才有的心態,都不能當因地發心,你要找一個你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不是造作出來的心,你安住在那個地方;這時候不管因緣怎麼變化,臨命終的時候──諸根敗壞、眷屬舍離,你的信心永遠不動搖,因為你那個心,是住在一個非常堅固不可破壞的一個基礎。 所以這裡的發菩提心,它不是一般的發菩提心,是要產生一種堅定、不可破壞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要堅固,你產生的力量才會堅固。實際上,我們可以看看很多的例子:一路走來,我們看到很多在家居士,修行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能夠保持最初發心的,沒幾個人了!在這個菩提道上,繼續往前跑的…你看有些人跑得很快,但是到最後跑到…沒這個人了,是生滅心嘛!問題是: 一、什麼是生滅的菩提心?二、什麼是不生滅的菩提心?了解這二個,是很重要的!當我們開始要付出行動,開始去返妄歸真、去創造未來的時候,第一個你要有一個願力、一個願景,在這個當中,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菩提心的立足點,是生滅還是不生滅?我們看這當中有兩段: 壹、二種差別:(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二種差別。) 一、世俗菩提心他的思考模式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種,剛好配苦、集、滅、道。 依苦諦而產生─眾生無邊誓願度; 依集諦產生─煩惱無盡誓願斷; 依道諦產生─法門無量誓願學; 依滅諦產生─佛道無上誓願成。 那麼這四弘誓願當中,其實菩薩是有二種: (一)悲增上菩薩:他在緣境的時候,他緣的大部分是眾生的相,眾生的苦惱相而發心,這種人是悲增上菩薩;就是啟動他修行的動力,來自於眾生的苦,這種人是悲增上菩薩。 (二)有些人他的發心是緣佛的功德,他為什麼願意放棄他生命的享受,還要減少睡眠、減少飲食,他要減少他福報的受用而修學呢?因為他看到佛的功德。那麼緣佛的功德而發心的,是偏重在智增上。 這兩種菩薩有么不同呢?悲增上菩薩的修學:你看他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在佛堂,他是在人群,那個塵勞的世界,去跟人家助念啦、參加義工啦,這種人是悲增上的,他大部分的時間是跟眾生打成一片的;當然這個也沒什麼好、壞,人生就是你的抉擇。那麼這種菩薩在成佛之道當中,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他成就聖道的時間會比較晚。 那麼智增上菩薩,他的生命當中的時間,大部分是在佛堂,或是去打佛七,或是去聽經。因為他偏重在上求佛道。悲增上菩薩偏重在下化眾生。所以我們講上求下化,其實這個過程是有所偏重的,沒有一個人,兩方面都具足的,不太可能。 總而言之,菩薩是有兩種,一個緣眾生相而發心,一個緣佛道相而發心,就產生悲、智。智增上的菩薩,他會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總之,只要你緣眾生相也好,緣佛道也好,只要你發起了菩提心,你就是一個菩薩,你就有菩薩的戒體了。066: 菩薩的戒體有兩種相貌 菩薩的戒體有兩種相貌: 第一個、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一個人受菩薩戒跟沒有受菩薩戒,有什麼差別?受了菩薩戒,他當然也會犯過失嘛!但是他是怎麼樣呢? 雖作惡業,速疾能悔。 所以一個人,如果你造了一個身口意的過失,你到晚上的時候,誒!你自己會檢查出來。哦!你這個菩薩戒體很強,這個防非止惡的力量,雖作惡業,速疾能悔,那種增上慚愧。你今天講一句話傷到別人,你自己都不知道,到晚上也不知道,你的戒體可能很羸弱了,你那個防非止惡、自我反省的力量薄弱。所以你檢視菩薩戒體,就從這個因地檢查。 第二個、果報─雖墮惡趣,終不久留。發了菩提心的人,即便這個菩薩由於過去的罪業,墮落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他馬上彈出來。 所以懺公師父常講一句話發菩提心,逍遙自在。你一個人發了心以後,你的業就改變了,你那個重大的業力,就被破壞了,真正發心的人,你即便墮三惡道,也是很快出來。 你看某甲跟某乙在過去生,兩個同時造了一個重大的罪業,兩個人同時變成一隻螞蟻,但是這個某甲是受了菩薩戒的,他變成螞蟻的時候,他那個菩提心的戒體,發生了作用以後,他很快的就從螞蟻當中,產生了增上慚愧,他那個螞蟻的壽命不會太長的。有些人做螞蟻是─七佛出世猶為蟻子;你看這種人,根本就沒有戒體的。 所以一個人墮落到三惡道以後,他跳不出來啊!這個人沒有發心過,沒有戒體,沒有那種防非止惡、滅惡生善的功能。 所以這個戒體,的確是有它的效果,但是這樣的戒體你要堅固,你必須要提升到勝義菩提心。067: 勝 義 菩 提 心 二、勝義菩提心 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法法消歸自性。我們剛開始發心,的確要假借相狀,這個是正確的,緣境發心──緣眾生的境、緣佛道的境而發心。但是最後你要把它堅固、回歸到一念心性。你要告訴你自己: 所謂的眾生在哪裡?在你的心中。所謂的佛道,也在你的心中。它們都只是你心中的一個影像而已。你是假借這個影像,來開顯你真實的功德,叫借相修心。發心要假借相狀是沒有錯,但是你那個相狀要回歸到你的內心,借那個相來修心,你才不會退轉! 你看:我自己做僧教育十多年,我實際帶領新生帶十多年,一個苦惱的眾生髮心,我們從輔導…陪著他拜佛,幫他開示,解決他的煩惱,然後開啟他的智慧,創造很多因緣,讓他修福報,福報不錯了,走了、離開了!你會怎麼想?你要住在這個眾生相,你肯定退轉嘛!所以菩薩住相修行,你會有挫折感的,你受不了的!但是你是想說:誒,我假借這個眾生的相─借假修真,我因為眾生這樣的因緣,而啟發我自心的福德智慧資糧。這個時候你從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而提升到自性眾生誓願度。如果你受了菩薩戒,你現在還有挫折感,表示你的心住在外境,只有這個情況,沒有其它的原因。 我告訴你:外境不能住!因為外境是你不能控制的,外境是你過去的業顯現。我們菩薩是要有相沒有錯,但是你是假借這個相,因為你沒有相你也不能修啊,借相修心,不是說:教你整個是住在這個相狀啊,那你就叫心隨境轉,就不是在修心!所以如果你受了菩薩戒,你在這個眾生的世界裡面,斷惡、修善、度眾生,你弄到最後是─心有千千結,那表示…你是住相。不可以這樣子!你這個菩薩戒、菩薩道走不遠,而且你的功德也不會大,第一個不夠堅固,第二個你功德不會圓滿。068: 從世俗菩提心而提升到勝義菩提心 如果你受了菩薩戒,你在這個眾生的世界裡面,斷惡、修善、度眾生,你弄到最後是─心有千千結,那表示…你是住相。不可以這樣子!你這個菩薩戒、菩薩道走不遠,而且你的功德也不會大,第一個不夠堅固,第二個你功德不會圓滿。 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呢?從世俗菩提心而提升到勝義菩提心。 你要知道眾生相、佛道的相都是一個我們假借的相狀,用來啟發我們內在的本性的功德。所以你生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開顯你的自性的功德,來做這件事情。我們接著看這一段的交互運用─那麼世俗菩提心的相狀,跟勝義菩提心的心性,怎麼運用呢? 這段文,馬鳴菩薩說明:如何來做一個凈法熏習。修行就是凈法,以凈法來熏習染法,使令凈法的功德不斷的生起。我們現在承當了過去的妄想,那麼怎麼樣把妄想轉成真如呢?這以下講出三個次第: 第一個、安住力─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 首先,你要安住在不生滅心,不要向外攀緣,安住在不生不滅的清凈心,依止這個安住力,不隨妄轉,慢慢的折損無明妄想的力量。 第二個、調伏力─因為你不斷的熏習,這個熏習就是假借這個相狀,能令這個第六意識的妄想──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所以我們修行要借相,雖然你安住在不生滅心,你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了,你還得要借相,我們要假借觀察眾生的苦惱相。什麼叫厭生死苦呢?比方說:有些人會執著今生,福報大的人啊,今生放不下…你看他過去善業強、身體健康、身相莊嚴、財富具足、眷屬美好,那這怎麼辦呢?你要用無常相來觀察,其實這個死亡到來的時候,你就全部破壞了,所以從無常觀的思惟當中,來息滅對於今生的執取。 第二種人,他對來生是有期待的,因為他今生過得很痛苦,他把所有的期望放在來生。那麼這怎麼辦呢?要思惟三惡道的痛苦。你今生造了善業→你來生快樂。但是你來生快樂的時候,菩薩在安樂的環境產生放逸→放逸再造業就墮落了,叫三世怨。所以你對來生有安樂的祈求的時候,你要小心啊,那個快樂果報之後,下一個就是三惡道,就是三世怨的因果。所以人、天的因果有三世怨的危機,第三生就墮落。我們透過無常跟三惡道的苦,觀察這個假相,產生厭惡生死的心態;也觀察涅槃的安樂解脫的功德,產生好樂的追求,這個叫調伏。 在安住的時候,是無相的;調伏是要借相的,最後以此第六意識的空假中三觀,產生厭惡、欣求的相狀,再加強你真如的熏習。這是什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一開始是安住在無相的真如,所謂的安住在體─心性的本體;依體起用產生相狀;那麼這個相狀,又再加強我們安住的本體。懺公師父常說依體起用,用還照體。─ 依止不生滅的體,而生起菩薩六波羅蜜的作用,但所有的作用呢,又再開顯你的體。也就是說:你本來是一分的安住,產生一個六波羅蜜的相狀;這個相狀,又再加強你變成二分的安住,你安住的力量更深;這二分的安住,又產生一個相狀,又產生三分的安住。所以由一念心性,產生六波羅蜜;由六波羅蜜,又加強你的一念心性,就構成一個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以一心真如,開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又開顯你一念心性,就是所謂的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的相狀緣故,又再一次熏習真如。由無相的真如,產生菩提心的相狀;由菩提心的相狀,又加強你無相的真如;那麼如是的輾轉,就產生一個不生滅的功德出來,是這個意思。 所以當我們講安住是無相的;但是你講調伏,那你就要假借─眾生的相狀來遠離,假借─佛菩薩的功德來欣求,你才會產生一種前進的動力,但是:你所有的動力,都要依止無相的清凈心才能夠堅固!這裡,我們開始講到修行的觀念,諸位要好好體會。069: 凈土宗的修學者一生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應道交 我們身為一個凈土宗的修學者,當我們開始在佛堂中,憶佛、念佛的時候;也就是說當我們明了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一接觸的時候,在我們生命當中,會產生二種強大的力量: 一個是我們內在一個心靈的力量,我們那種皈依的心;一個是外在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這種強大的加持力──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那麼,當這兩種力量在交互作用的時候,我們稱為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從兩方面來說:當我們平常在感應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是消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報;但臨終的時候,感應道交,使令我們帶業往生、求生凈土。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凈土宗的修學者,他整個生命的目標,就是追求一件事情─感應道交,想盡任何辦法跟阿彌陀佛的本願,能夠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你就成功了! 感應道交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啊?古德說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是高高的掛在空中,充滿了廣大的光明,那我們沒有光明,我們希望把佛的光明,轉成我們自己的光明,怎麼辦呢?千江有水,你把這個臉盆準備好了,這個月亮的光明就映上了。感應道交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把佛的功德,轉成你內心的功德——轉他成自。那麼站在一個轉他成自的角度,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佛菩薩對我們的加持力,佛陀永遠居在被動的角度。 所以我們修凈土宗的人,要知道一個真相,佛陀無法主動的救拔我們,不可能!月亮雖然有無量的光明,但是它不能主動的照耀我們,我們必須把水準備好了,它才能夠成就感應。所以我們的心靈力量,永遠都是居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我們今天在念佛的時候,你釋放出一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一分的感應;你釋放出是三分的力量,佛陀給你三分的感應;你是十分的力量,他給你十分的感應。 所以從這當中,就知道一件事情─你念佛,問題不在你念的數目多少,而是你在憶念佛陀的那個明了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產生多大的力量,就產生多大的回應,所以如何加強我們心靈的力量,變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當然我們內心的力量,從本經來說,是有兩種差別─ 一種是從真實的心所發出的力量,一種是從虛妄的心所發出的力量: 什麼叫真實的心?它的內涵叫做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個人,進入真如三昧的時候,他心中是沒有相狀的。古人說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沒有對立、沒有相狀,它也不是雜染相,但它可也不是清凈相,所以說是離一切相,或者說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禪宗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沒有相狀。它雖然沒有相狀,它可也是即一切法,它具足無量無邊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種功德之法,它有那種強大的能量,所以它隨時可以現出雜染相,和現出清凈相,所謂的普門示現。所以一個人把心帶回家以後,他本身沒有相狀的,但是他隨緣可以顯現任何相狀,這種力量是特別的強大。 但是不幸的是,我們現在不是安住在真實的力量,我們現在凡夫是什麼力量?是一種虛妄的力量。 什麼叫虛妄的力量?就是我們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有五種相貌會出現,過去的業力有這個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相貌在心中同時顯現出來。我們跟每一個人、跟任何的事情接觸的時候,有一個色塵的相貌。這個色塵包括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福報大的─顯現安樂美妙的色塵;福報差的─顯現一種苦惱卑賤的色塵。接下來是感受,快樂痛苦的感受。第三個是想像。那麼這都沒有錯,因為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這個叫循業發現!我們的心,只是如實的把我們過去的善惡業力,把它顯現出來,如此而已。過去造的業今生表現出來,而自作自受。問題出在哪裡呢?在於我們的心跟色塵接觸的時候、跟感覺接觸的時候、跟心中想像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啊,就住在上面,這個就糟糕了! 整個因緣一念方動,烏雲遮,風雲變色!我們強大的真實力量,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住在我們的感覺、住在我們的想像。我再講一次:感覺有沒有錯?沒有錯!我們打很多妄想,也沒有錯!阿賴耶識如實顯現出來,你有這個種子,遇到外緣顯現出——現行。但是問題是我們住在上面的時候,這就叫顛倒了。我們錯誤的開始,就是當我們的心,把我們的五陰現出來的時候,唯識所現沒有錯,但是唯識所住這個地方,很多生死的問題,就產生出來了。070: 住在我的感覺、我的想像有二種過失! 在經典上說:我們的心,住在我們的感覺、住在我的想像,有二種過失: 第一個、你經常喜歡住在─心中的感覺跟妄想,心的力量變得很狹隘。 我們住在某一種相狀,就像我們去追求一個水泡,結果失去了廣大的大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去念大悲咒,我們的感應是如此的小;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產生這麼大的力量。同樣是法力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同的心,去接觸大悲咒的時候,效果是不同的呢?因為我們的心─心有千千結。我們住在很多的相上,結果我們強大的力量都失掉了。所以祖師告訴我們把心帶回家─見相離相。因為,我們住在相狀,使令我們心靈變成非常的狹小,所以一個人對相越執著的人,他的胸量肯定越小,他今生的成就也就越小,不管你做多少定課…因為你作功課是心力嘛! 第二個、你經常喜歡住在─心中的感覺跟妄想,你的心變成非常脆弱。 為什麼呢?因為感覺跟妄想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你經常會覺得心不安,——弟子心不安啊!你看,我們很多念佛的人,你問他說,你有沒有把握往生?沒有幾個講得出來。佛力是現成的啦,佛力不可思議─這一部分是佛菩薩已經準備好了,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已經整個攝持在一句佛號當中,這個地方沒問題。那麼為什麼我們沒有把握把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全部把它開顯出來呢?因為我們的心力太薄弱了。 我們住在一個相上,我們會覺得自己沒有安全感;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因為你心中有所住,(這種攀緣心,要假借外緣而有),你就要假設你臨命終的時候,沒有人來干擾你;你要假設你心中的煩惱,不要來刺激你;你要假設你臨命終的時候,不發生任何的狀況;你還要假設臨命終的時候,善知識的現前跟你開導安慰…所以我們用生滅的攀緣心來念佛,你要達到臨終正念,你必須要很多、很多條件的具足,而每一個條件你都沒有把握,所以你在念佛的時候,你完全不是操之在我。 而我們修了《首楞嚴經三昧》以後,我們會告訴我們自己──臨終的正念,是我自己作主的。因為你開始學著:勉強自己─去離開自己的感覺、去離開自己的妄想,把心帶回家。你慢慢知道,原來你真實的力量,是可以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的,這件事情是做得到的!就像祖師說的,不管房子外面風吹雨打,你房子裡面,是安然無恙的! 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最大的特點,就是你可以成就平時的自在、平時的正念;你也可以得到臨終的自在、正念。因為很多外在的環境,是你沒辦法決定的,但是你可以決定─你要不要住在上面?外境要顯現什麼樣的因緣,這個叫做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是這個業顯現的時候,你要不要住在上面,這個是你決定的,可以操之在我。 所以《楞嚴經》它的整個思考模式只有一個,就是把心帶回家!你不要去攀緣外在的色塵,不要去攀緣你內在的感受跟你的想法,這對你沒有好處,會把你的心量弄得很狹隘、會讓你所修的功德不圓滿,會把你內心弄得很不安定。反過來,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是常樂我凈,所以回家是好的。總之,整部的《楞嚴經》主要就是告訴我們:返妄歸真─把一個虛妄、在外面攀緣的心,帶回到我們真實的心。推薦閱讀:
※正法:【善知識】 云何名為法師
※唯識學概要講記 2 凈界法師
※佛學基礎知識03 廣超法師主講 果逸居士筆錄
※延參法師經典語錄(轉載)
※昌臻法師:八關齋戒的內容及其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