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漢元帝,用儒家的手,搬起王家的石頭,砸了漢家的腳】

?


點擊題目下方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免費關注 gxjhshys


【漢元帝,用儒家的手,搬起王家的石頭,砸了漢家的腳】

文/朱東(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原易》作者)

摘自《東鶴書院三字經精講深解100講》53講

西漢傳到孝平帝的時候,被王莽篡奪了政權。但是,我們要明白,在這個問題上,孝平帝僅僅是個當事人,卻並不是責任人。真正要為漢家天下的傾覆承擔責任的,是孝平帝的爺爺,漢宣帝的兒子漢元帝劉奭(shì)。

《漢書·元帝紀》中記錄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見宣帝多用文法吏,用法律管束臣下,就勸宣帝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漢宣帝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可謂一針見血的既道明了漢家的制度,也點明了元帝的錯誤。

因為,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尊之儒並不是孔子創建的原始儒學,而是經過董仲舒改造之後的「董氏儒學」。

其改造方法,就是通過加入「天命論」,使本來僅僅是一種側重於倫理學說的儒學,擁有了一定的宗教色彩和功能,進而成為一種政治工具。而「天命論」作為一種學說,為了保證它的完整性——能夠自圓其說,就必然是一把雙刃劍,既通過用「天意」附會儒學的理論,來強調君主的權威性,要求人民無條件的服從君主,又用「天意」來要挾君主,宣揚上天對君主的約束與監督。

所以,「獨尊儒術」的提出,就在新的中央集權制度下,實現了上下君民之間的相對平衡。宣帝當然明白,要用這套「懂事的」儒學來教化社會,但也要其應用限定在對意識形態領域的管理之中,而不能將其用於現實的政務管理之中,針對現實的政務,用的其實是法家的思想。

形象的說,是用法家來治短,用儒家來治長。只有這樣才能既保證當前的穩定,又能保證長遠的發展;既能保證皇權的威嚴,又保證社會的道德。

一旦專用儒術,雖然可能從理論上存在一個美好的未來,和足夠高尚的道德,但是當前的穩定,與皇帝的權威都將無從保障了。沒有始何來終?沒有本何來末?其結果,必然是在對美好的憧憬中,走向混亂和覆滅。用《大學》的話講這就叫——「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可惜,這些都是漢元帝所沒有理解的。原因可能很多,除了他個人的智力水平之外,有一個原因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這個漢元帝在事實上是漢朝歷史上,第一個接受了系統的儒家思想教育的皇帝。因此,他的思想觀念,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圍繞在他的身邊,境界未必很高的儒生們的影響。

於是,在登基之後,擺脫了宣帝管束的漢元帝,就開了他的以「純任德教」為核心內涵的,充滿了道德高尚色彩,洋溢著理想主義氣息的新政。

形象的說,元帝就像一個腦子不好使,但又十分用功的學生一樣,由於成績上不去,只好在作業本的整潔程度上下功夫,盡最大可能的在形式上做個好學生。這就導致了他向另一個心理需求的邁進——要做一個符合儒家標準的好皇帝。

在這種心理需求的驅使下,元帝從價值觀念,到行為方式,都儘可能模仿儒學的要求,尊崇天命論的指示行事:西漢皇帝,因災異下「罪己詔」一共28條,元帝一個人就下了10條;因怪異天象而大赦天下的命令一共22條,元帝一人就下了5條。兩項都是冠軍。

元帝的純任儒學,顯然獲得了社會上、朝廷中的儒生的廣泛認同,又由於這些人掌握著話語權,控制著社會的輿論導向,因此元帝的「精神」,經過他們的整理與放大之後,形成了兩個結果:

第一個,就是在事實上,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中國好皇帝的標準」。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甚至可以視為是漢元帝的「歷史功績」。因為他解決了一個「好皇帝」的標準問題,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審美觀。在客觀上,對後世的皇權形成了一定的約束,為君民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奠定了基礎。

然而,不幸的是,這一標準直接被用在了對他的後繼子孫,也就是在其身後的幾位西漢皇帝的評判之上。而這幾個皇帝,恰恰是在這個標準之下的典型的壞皇帝。

第二個,就是在事實上,通過導向作用,將全社會的專註焦點,都引向了一種對道德的理想主義追求之中。

我們說,對任何事物的追求,一旦進入了理想主義的狀態,那麼這種追求本身,就難免不是偏執的;追求的方式,就難免不是形式化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漢元帝不僅是西漢後期理想主義風潮的始作俑者,甚至還可以將其視為是此後數百年,越演越烈的以文人為主體,瀰漫於整個社會的矯揉造作之風的始作俑者。

這種風氣對國家政治的影響就是,越來越忽視實用實效,而強調形式審美;越來越忽視當前,而沉醉於對未來的憧憬。其本質,就是用未來,來替代現實,甚至是束縛現實。用理想逃避現實,來甚至是透支現實。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雖然後人往往把王莽簡單的定義為一個處心積慮意在篡政的陰謀家。但是客觀的說,這其中並不是十分的公平。

準確的說,在很大程度上,王莽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道德快男」,或者更準確的說,就是一個由漢元帝興起的理想主義風潮,催生出來的「道德快男」。

因為,王莽的父親早亡,雖然在中國傳統的家族觀念的保護下,他可以從叔伯那裡得到一定的支持和保護,但是在那個父權鼎盛的時代里,這基本上就意味著,在通常情況下,他已經失去了在家族中的話語權,當然也就是更加失去了在仕途上發展的機遇與空間。

因此,對於王莽來說,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顯現出所謂的過人之處。後來的事實證明,無論文治武功王莽都沒有多少可圈可點的地方,所以他的唯一過人之處,就是他的行為極其符合儒家的標準。並因此贏得了從家族內部,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和支持。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元帝的「純任德教」在社會上樹立起來的觀念,乃至審美標準上的導向,王莽幾乎沒有任何的機會來篡奪西漢的政權。

事實上,在經歷了元、成、哀前後三代皇帝的荒唐治理之後,在矛盾空前激化的社會中,王莽就理所當然的被朝野視為使「周公在世」,是能夠挽危局的不二人選,是天下人的希望所在,自己的身家所系。

所以,在他的身後有一大群來自朝野上下的,盼望由他來替代劉氏家族的西漢,來治理天下追隨者,擁護者。

人們之所以,會對王莽後來的種種堪稱大逆不道的行為,夠被忽略和容忍,原因就在於,這原本就是他們潛意識中的願望。

所以,形象的說,正是充滿了理想主義情懷,真誠的純任德教的漢元帝,用儒家的手,搬起王家的石頭,砸了漢家的腳

(來源 東鶴書院)


推薦閱讀:

青苔總會爬滿石頭,而我卻等你太久
壽山石的價格是多少?
鉤編剩下的零線,千萬別壓箱底了,她用它將一塊石頭鉤起來
●鉤編剩下的零線,千萬別壓箱底了,她用它將一塊石頭鉤起來

TAG:儒家 | 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