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注意9要素 做出好喝養生湯

煲湯注意9要素 做出好喝養生湯

2013-02-25 10:03:02

    要使喝湯真正起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作用,在湯的製作和飲用時有一定的科學原則要遵循,否則就可能出現偏差。一起來看看煲湯的9大要素,讓你在春季煲出一碗既好喝,又健康養生的美味湯。

    1、選料要得當

    這是制好鮮湯的關鍵所在。用於制湯的原料,通常為動物性原料,如雞肉、鴨肉、豬瘦肉、豬肘子、豬骨、火腿、板鴨、魚類等。採購時應注意必須鮮味足、異味小、血污少。這類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和核苷酸等,家禽肉中能溶解於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湯鮮味的主要來源。

    2、食品要新鮮

    新鮮並不是傳統的「肉吃鮮殺,魚吃跳」的時鮮。現在所說的鮮,是指魚、畜、禽殺死後3小時~5小時,此時魚、畜或禽肉的各種酶使蛋白質、脂肪等分解為人體易於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3、炊具要選擇

    制鮮湯以陳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煨制鮮湯時,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傳遞給內部原料,相對平衡的環境溫度,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維持得越長,鮮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湯的滋味越鮮醇,食品質地越酥爛。

    4、火候要適當

    煨湯火候的要訣是大火燒沸,小火慢煨。只有用小火長時間慢燉,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濃醇。

    5、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鮮香食品的溶劑,又是傳熱的介質。水溫的變化、用量的多少,對湯的風味有著直接的影響。用水量通常是煨湯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時應使食品與冷水一起受熱,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湯,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營養物質緩慢地溢出,最終達到湯色清澈的效果。

    6、搭配要適宜

    許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營養素起到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如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肉與鹼性食品海帶起到組合效應,這在日本的長壽地區是很風行的長壽食品。為使湯的口味純正,一般不用多種動物食品同煨。

    注意調味用料投放順序,特別注意熬湯時不宜先放鹽。因鹽會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通常60℃~80℃溫度易引起部分維生素破壞,而煲湯使食物溫度長時間維持在85℃~100℃。故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C破壞。湯中適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蔥、蒜等調味品,使其別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的原味。

    7、喝湯時間有講究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這有一定的道理。吃飯前,先喝湯,等於給胃腸加潤滑劑,中途不時喝點湯水,有助食物稀釋和攪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時,吃飯前先喝湯,讓胃部分充盈,可減少主食的攝入,避免過多攝入能量。而飯後喝湯,容易引起營養過剩。

    8、應該加多少水?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該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9、煲湯時間越長越沒營養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對此,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進行了實驗研究。他們選擇了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通過檢測發現: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後明顯增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0.5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0.75小時可達到最大值;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值。長時間煲湯並沒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使這三種湯中的營養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

    專家提醒,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價值。

心腦血管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保健

2013-02-22 10:02:31

    本報記者   黎家璇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功能紊亂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梗死、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腦卒中等。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高,併發症多」 的特點。

    王天松副院長說,冬季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期,特別是春節假期將近尾聲,經過一個春節期間的高溫、高油、高脂,興奮狀態,生活很難保持規律,這對這些患者來說是很不利的。王天松提醒,春節過後,心腦血管病患者要注意日常保健,淡定從容防病治病。

    心腦血管病的癥狀及預防

    了解心腦血管各疾病的發病癥狀,有助於預防和及時治療,對身體的康復有重大意義。王天松介紹說,心腦血管疾病發病之前的癥狀主要有心慌、氣短、胸悶,胸痛、冒冷汗、言語不清,腿腳不靈等。他強調,一旦有這些情況中的幾種,患者應立即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心腦血管病患者,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有節制。不熬夜,要午睡,不要打亂生活習慣;不過飽,不油膩,不抽煙,不要過度飲酒。特別是不要吃動物內臟,肥肉,動物脂肪,尤魚、沙拉醬,少吃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多進行有氧運動,游泳,騎車,散步等運動比較適合,只要運動過後感覺全身輕鬆,不腰酸腿痛全身乏力就是適當。總之,心腦血管病人要「管住嘴、邁開腿、不抽煙、少飲酒、控制體重。」

    年輕人也要注意預防心腦血管病

    我國心腦血管病發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據我國人群監測表明,心腦血管病發病年齡平均提前10餘歲。王天松說,他接診過最年輕的患者只有28歲,本地人,因為抽煙過多誘發急性心梗,所幸及時救治恢復了健康。這種急性心梗如不及時治療,10%的人會死亡,沒有死亡的,也會有心衰,各功能器官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影響以後的生活質量。

    為什麼吸煙造成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呢?王天松說煙真的是百害無一利,他曾做過實驗,正常血壓的人,抽一根煙,血壓馬上就上升,不抽,又馬上回復正常。他認為,抽煙使血脂異常,使好膽固醇降低,從而引起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收縮、管壁變厚、管腔狹窄和血流緩慢,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腦血管病。

    王天松說,心腦血管病增多與社會競爭壓力加大、生活節奏加快,以及人們攝取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過多和體力活動減少、吸煙等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特別是中青年人,煙酒過度、生活無規律,常以透支健康來應付生活及工作壓力,使這一病症趨於年輕化。因此,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素質,做到飲食葷素及粗細糧搭配得當,實現均衡營養,並堅持適度運動鍛煉,是預防與控制心腦血管病的關鍵。

做好9件事 感冒快速痊癒

2013-02-18 10:22:28

    第一步:找一張床。感冒後,最好給自己找張舒服點的床躺下來。專家說,睡覺就是「最好的感冒藥」,每天一定要保證8小時睡眠。

    第二步:補點維生素C。不管是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還是吃點富含維C的水果,比如棗、柳丁、獼猴桃、橘子、柚子等,都能起到緩解感冒癥狀的作用。

    第三步:吃塊黑巧克力。它不僅能補充抗氧化劑,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還顯示,其中所含的可哥鹼有止咳功效。

    第四步:打開加濕器。冬春季節乾燥的空氣會讓呼吸道感到不適,在床邊或沙發邊放置加濕器,可以讓你呼吸更順暢。

    第五步:吃流質食物。熱湯和熱粥都是不錯的選擇。幾百年來都流傳著雞湯治感冒的說法,英國學者發現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雞湯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減少咳嗽,而且熱湯和熱粥的蒸汽也有助於緩解鼻塞。

    第六步:換個大水杯。保證每天喝2000毫升水,其中有一部分最好是電解質飲料。

    第七步:遠離乳製品。專家表示,乳酪等較難消化的乳製品,感冒時最好別吃,但是可以適當喝些牛奶。

    第八步:服用非處方葯。布洛芬、撲熱息痛或止咳糖漿等非處方葯都能減輕感冒的癥狀。

    第九步:耐心等它過去。你的病需要7天左右才會自行消失。但如果癥狀一直持續或急劇惡化,最好去醫院請醫生診斷。       種食物 最適宜冬季食用

2013-01-28 10:44:20

    板栗

    果實中含糖、澱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板栗的藥用價值頗高,祖國醫學認為,栗子能養胃健脾、壯腰補腎、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咸宜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者。

    芹菜

    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並含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A原、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煙酸等。芹菜具有健胃、利尿、鎮靜、降血壓、凈血調經等作用,也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佳蔬。

    蘿蔔

    含有較多的水分、維生素C,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他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膽鹼、氧化酶素、苷酶、觸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中醫對其醫療和保健功效推崇備至。

    白菜

    白菜含維生素C、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也比較豐富,有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毒醒酒、利大小便等功效。

    大蒜

    含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B和C以及鈣、磷、鐵等物質,適量食用對抗流感病毒、葡萄球菌、傷寒、痢疾等桿菌及霍亂、白喉等病菌均有殺滅作用。

    蔥

    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A原、維生素B和C以及礦物質鈣、鎂、鐵等。經常吃蔥的人,雖有體胖者,但膽固醇並無過高,且體質強健。

    紅薯

    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

    芋頭

    質地細軟,容易消化,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

    蓮藕

    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瘀、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與紅棗同食則可補血養血,煨肉食可治脾胃之虛。

    土豆

       

幾個致癌飲食習慣 九成人會中招

2013-01-28 10:44:20

    飲食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癌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實生活中自己是否存在導致癌症的不良習慣。

    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  容易得消化系統癌症

    臨床中,醫生髮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每頓飯都恨不得吃那些剛出鍋的東西。諮詢一位被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飲食情況,發現他平日不但喜歡吃燙嘴的飯菜,還非常喜歡喝熱茶,就是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他中年發病。

    近年來,國內外的報道也不斷證明著,飲熱茶會破壞食管的「黏膜屏障」。據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熱飲、硬食、快食或飲酒。

    動物實驗也證明:飲酒、吃滾燙的食物、吃飯狼吞虎咽等都對食道黏膜有一定的灼傷和腐蝕作用,當黏膜細胞出現增生性病變後,就有可能進一步發生癌變。

    吃東西快容易得胃癌

    吃東西狼吞虎咽彷彿成為這個時代上班族的一個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上班族處於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吃飯好像只是為了簡單的身體需要,所以,吃飯速度非常快。實際上這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

    吃飯快,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飯快,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張先生就是這樣的患者,從參加工作起,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練就了快速吃飯的本領,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參加工作10年後他得了胃癌。

    我們的先輩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吃得過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黃帝內經》裡面說了句非常經典的話:「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說明一次吃很多東西,首先損傷的是我們自己的腸胃。

    中醫古書《濟生方》也指出:「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症瘕。」從古人的經驗看,飲食過量就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間久了,生病得癌也無法避免。

    經常在外吃飯容易吃到更多的致癌物質

    許多人由於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經常在外應酬,其實,這樣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一方面,由於經常在外吃飯,造成了飲食無定時,時間一久必然使自身的脾胃功能受到損害,進入一種「癌狀態」中。另一方面,外面售賣的食物,為了追求色香味,通常會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或者加入大量調味劑,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它們含有更多的致癌物質。

    過量飲酒容易招致癌症

    適量飲酒對人體有益處。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過量飲酒則對健康有害無益。研究表明:直接喝烈性酒,或一天喝4兩以上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症的飲酒方式。

    值得提出的是,要避免空腹飲酒。空腹飲酒時,由於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直接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因此在飲酒前應先吃些食物,尤以碳水化合物為佳,因其分解時產生的能量可供肝臟「燃燒」酒精之用。

    膳食不平衡增加患癌風險

    膳食講究平衡,蔬菜水果是我們日常膳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果平時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就增加了患癌的風險性。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C與纖維素的最好供給源,一直被認為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研究顯示:胡蘿蔔、西紅柿、蔥、大蒜、蘿蔔、橘類水果等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尤其是對口腔、食道、胃、結腸、肺等部位的腫瘤作用更強。  

養生的三大法寶

2013-01-28 10:44:20

   本報記者 黎家璇 楊 洋 實習生 林 婷

    被訪專家:三亞市中醫院院長、國家「特貼」專家劉德喜

    從本期起,《健康養生》版主打本地原素,介紹本地的醫療保健相關信息、健康養生的方法做法。主要開設的欄目有:專家支招,健康故事,美食養生,葯膳保健,運動健身,健康說法,尋醫問葯等。如您有健康寶典或養生秘笈,請致電13518827076或348820446@QQ.com(本版編輯)

    中醫養生強調天人相應、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亞市中醫院院長、國家「特貼」專家劉德喜認為,養生有三大法寶:心態平和、合理飲食、適當鍛煉。

    一要心態平和。劉德喜用100分當標準。保持心態平和身體健康60分。我國最早的醫學名著《黃帝內經》記載:「精神內傷,身必敗之」。還特彆強調「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在一切對人體不利的因素中,最使人短命的就是不良情緒。良好的情緒是人體一種最有助健康的力量,因為當人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因此,不僅食慾好,睡眠好,而且頭腦敏銳,精力充沛。而長期情緒鬱抑,恐懼悲傷,嫉妒貪求,憤怒激昂或情緒緊張的人比精神狀態穩定、心態平和的人容易患一些不治之症。很多病都是心情鬱抑引起的,心情鬱抑,氣血受阻,身體容易出毛病。如女性乳腺癌就是和心情好壞,壓力大小有比較大的關係。劉德喜說,時間和生命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健康頤養天年,就要有知足常樂的心態,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達觀心情,輕輕鬆鬆過好每一天。

    二要合理飲食。合理飲食身體健康25分。不能暴飲暴食,要講究營養搭配,葷素搭配;要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劉德喜說他在海南行醫20年,發現包括三亞在內的海南許多人多發性患有胃、肝、消化道等疾病,這是因為海南本地人習慣於早上吃稀飯等比較清淡的早餐,這些營養不能滿足一個上午的工作學習,久而久之,胃和肝都受到影響。而晚上又高脂肪高蛋白飲食,這些食物還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又進入夢鄉。「長期以往,什麼脂肪肝、高血脂呀都出來了。」

    三要適當鍛煉。適當鍛煉身體健康15分。人們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現代人健康意識提高了,都知道鍛煉身體好。可是劉德喜說鍛煉不是越多越好,鍛煉身體要適當。不能太過度,太過度鍛煉反而會損害身體,不管是年輕人年紀大的人。「就像超負荷的車,經常超負荷運載,肯定不到使用年限就提前報廢了。人也一樣,經常過度鍛煉,會損壞身體的各個零部件,人很容易就累垮掉了。」所謂適當鍛煉,是每次鍛煉時身體不感覺到累,第二天起床後全身不酸痛,不覺得全身無力。

    劉德喜說,人是小宇宙,大自然是大宇宙,人的養生要道法自然,盡量做到有規律。比如身體各器官都有相應的養護時間,在這些相應的時間裡人們要好好休養才能生息。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時不同又有不同的養生方法。要做到天人相應,順自然而為,養好身體,開開心心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

推薦閱讀:

[養生精選]沒事按按大拇指居然有如此奇效
感謝大躍進,讓你喝上涼白開
今日冬至|你該知道的養生秘訣!
整天盯著電腦眼睛發乾?你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TAG:養生 | 煲湯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