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
05-29
五臟六腑 ( wǔ zàng liù fǔ ) 解 釋 五臟:心、肺、脾、肝、腎;六腑: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人體內的各種器官。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出 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每坐常閉目內視,存見五臟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用 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人的內心 示 例 楊朔《海市》:「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都洗得乾乾淨淨。」
推薦閱讀:
近義詞 骨子裡面、五藏六府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臟」,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臟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臟,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裡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裡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繫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繫,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繫、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髒髮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目前,我們討論得最多的就是臟與髒的關係,和臟與腑的關係。 [臟與臟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2.心與肝:心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凌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3.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藉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佈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4.心與腎:心腎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呂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脾,可出現腹痛、腹瀉等。 6.肝與肺:肝之經脈貫脂而上注於肺,二者有一定聯繫,肝氣升發,肺氣肅降,關係到人體氣機的升降運行。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於咳或痰中帶血等症。 7.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資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8.肺與脾:脾將水谷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食少、懶言、便搪、咳嗽等症。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濕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9l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黎明泄瀉,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滕廢冷、水腫等。 10.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臟,一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臟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六腑是傳導飲食物的器官,它們既分工又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過程。如膽的疏泄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腐熟,消化水谷;小腸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傳導糟粕;膀腕貯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等等,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發生病變,都足以影響飲食物的傳化,所以說六腑是瀉而不藏,以通為用。 臟與腑之間的關係臟與腑是表裡互相配合的,一臟配一腑,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裡是由經絡來聯繫,即髒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臟,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臟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腑表裡關係是:心與小腸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腎與膀骯相表裡;心包與三焦相表裡。 1。心與小腸:經絡相通,互為表裡。心經有熱可出現口舌糜爛。苦心經移熱於小腸,則可兼見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等症。 2。肝與膽:膽寄於肝,臟腑相聯,經絡相通,構成表裡。膽汁來源於肝,若肝的疏泄失常,會影響到膽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膽汁的排泄失常,又會影響到肝。故肝膽癥候往往同時並見,如黃疽、脅痛、口苦、眩暈等。 3.脾與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惡濕, 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為胃行其津液,主運化。二者燥濕相濟,升降協調,胃納脾化,互相為用,構成了既對立義統一的矛盾運動,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轉輸的任務。 胃氣以下行為順,胃氣和降,則水谷得以下行。脾氣以上行為順,脾氣上升,精微物質得以上輸。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易現呢逆、嘔吐等症。脾氣不升,反而下陷,易現久泄、脫肛、子宮下脫等症。由於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在臨證時常脾胃並論,在治療上多脾胃並治。 4.肺與大腸:經絡相連,互為表裡。若肺氣肅降,則大腸氣機得以通暢,以發揮 其傳導功能。反之,若大腸保持其傳導通暢,則肺氣才能清肅下降。例如:肺氣蠻滯,失其肅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腸傳導阻滯,出現大便秘結。反之,大腸傳導阻滯,又可引起肺肅降失常,出現氣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瀉大腸,使熱從大腸下泄。反之,大腸阻滯,又可宣通肺氣,以疏利大腸的氣機。 5.腎與膀骯:經絡相通,互為表裡。在生理上一為水臟,一為水腑,共同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以腎為主)。腎陽蒸化,使水液下滲膀骯,膀骯又借腎陽的作用,通過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在病理上,腎陽不足,可影響膀骯功能減弱而出現小便頻數或遺尿;膀骯濕熱,又可影響腎臟而出現腰痛、尿血等。 6.心包與三焦:經絡相通,互為表裡。例如,臨床上熱病中的濕熱合邪,稽留三焦,出現胸悶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氣分。如果未能制止其發展,溫熱病邪,便由氣分入營分,由三焦內陷心包,而出現昏迷、譫語等症。 內臟之間的聯繫是很廣泛的。它們之間既有結構上的聯絡,更有功能上的聯繫。例如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以為全身的營養來源;但脾的運化,除了胃為主要配合外,也要依靠肝氣的疏泄、肺氣的輸布,心血的滋養,腎陽的溫煦,膽亦參予其間。內臟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了人體活動的整體性,使得各種生理功能更為和諧協調,這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持健康有重要意義。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人體是由臟腑、經絡、皮毛、肌肉、筋骨、精髓和氣血津液等組成的一個整體。 臟腑學說就是研究人體的臟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臟,包括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另外心包位於心臟的外圍,附有絡脈,是通行氣血的徑路,並有保護心臟的作用,故亦稱為臟。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骯和三焦,稱為六腑。 臟腑是化生精血津液,促進新陳代謝,維持人體機能活動的主要器官。分別來說,五臟是貯藏精氣的(精氣,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泄的。因而臟以藏為主,腑以通為用。 臟腑之間無論是臟與臟、腑與腑,還是臟與腑都是互相聯繫的。五臟與「五體」等組織以及「五官」、「七竅」等器官,也都有密切的聯繫。五臟與五體的關係是: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腎主骨。五臟與五宮七竅的關係是心開竅於舌、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和二陰(鼻、目和耳各有兩個與口稱為七竅,再加「前陰」與「後陰」二竅,又稱九竅)。因為五臟與五體、五官七竅相關聯,所以五髒的變化,常常反映到其所屬的體表組織與孔竅。 中醫對臟腑功能和病變的認識,因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概括的比較粗略。臟腑在中醫學裡不但是一個解剖的概念,而更重要的還是一個生理和病理的概念,所以祖國醫學裡「臟腑」的概念,與現代醫學「臟器」的概念是不同的。例如:中醫學裡的「心」,並不完全等於現代醫學的心臟,它除了在解剖上代表心臟以外,還在生理上包括了現代醫學中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一些器官的功能。我們在學習祖國醫學時,應當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現代醫學,抓住它的實質進行分析研究,去蕪存營,去偽存真,為創造我國統一的新醫學作出貢獻。 陰:三焦 臟腑之間通過經絡的聯繫和氣血的貫注,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生理狀態下,它們之間既分工又合作,構成複雜的生理活動。在病理狀態下,也是互相影響的。因此它們之間的關係,可從生理和病理變化上反映出來。掌握這些臟腑關係的理論,對臨床辨證施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中醫學講義 上冊 遼寧中醫學院編 223頁 1972年10月第1版 14090·8(一)臟與腑間的關係
臟腑之間有互為表裡的關係。臟屬陰為里,腑屆陽為表, 陰經屆臟而絡腑; 陽經屆腑而絡臟。臟腑在經脈上相互銜接,在病變上互為影響。 1.心與小腸相表裡:芳心經有熱循經移於小腸,在臨床上可見舌赤糜爛或口舌生瘡,心中煩熱、小便黃赤、尿道澀痛等癥狀。 2.腫與膽相表裡:肝主疏泄膽汁而下注於膽,膽能儲藏膽汁排泄於小腸以助消化。若濕熱內蘊,影響肝或膽,都可引起脅部脹痛,胸悶,食減,黃應等症。 3.脾與胃相表裡:脾主運輸而胃主受納消化。因此,脾病及胃影響運輸消化功能,就會出現院腹脹滿、消化不良。 4.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主氣能輸布津液,大腸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如果肺熱,肅降失常,往往出現大便秘結;反之,大腸氣滯鬱熱,亦能影響肺氣肅降, 而引起胸悶喘滿等症。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泄大腸,使熱從大腸下瀉;大腸氣閉,亦可宣通肺氣以通大腸。 5. 腎與膀腕相表裡:腎主水液,膀骯主排泄尿液。但尿液的排出則有賴於腎陽。如腎陽虛,氣化失常,可導致膀骯虛寒而失約,就會出現小便淋漓不禁或遺尿等症。 6.心包與三焦相表裡:心包是心的外圍組織,三焦是臟腑的外圍組織,其經脈互相聯絡而相表裡。臨床上熱性病濕熱合邪,稽留三焦階段,表示病邪仍在氣分,如果向里傳變,內陷心包,出現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熱轉入營分丁。 臟腑相表裡的理論,在針刺治療上也具有實踐意義:例如手太陰肺經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陽明經的合谷穴,足陽明胃經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陰脾經的陰陵泉久等進行治療,都收到滿意的效果。這些都是根據臟腑表裡經氣相通的理論來運用的。 (二)臟與臟間的關係1.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的循環輸送養料的,血的正常運行雖然是心所主宰,但必須有賴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的宗氣,要貫注到心脈,才能暢通全身。
2.心與腎:心腎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上的相對平衡,稱為 「心腎相交」;如果腎陰不足,心火過盛,失去協調,稱為<心腎不交>而出現健忘、失眠、心悸、遺精等癥狀。 心與腎還有另一種生理病理關係?就是心陽和腎陽的相萬:作用,相互促進。心的陽氣足,表現著血液循環暢旺,如果腎的元陽衰微(命門火衰)叮以導致心m的不足;心陽不足,也可以影響腎陽的不足。 3.心與肝:心為一身血液循環的中心,肝是貯藏血液的—…個重要肥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也就貯藏充盈,就可以營養筋脈,促進人體及四肢屈仲的五批活功。如果血液不足,損耗過度,以致血.虧肝虛,血不養筋,則出現筋『繹痙浦,手足痔孿、抽搐等癥狀,這說明心血過耗,肝失所養造成的病理變化。 4.心與脾:脾的運化功能,需要心陽的推動,而心血的生成,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相轉輸的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心主血而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很好的統攝血液;若脾陽慮衰,就要導致血不循經等疾病。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營弊,化生血液,如脾虛,彤響血的生成,則肝血不足,在臨床上表現為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等。 肝膽幫助脾胃消化運輸,這是一方面,但當肝氣不調,也可導致肝脾不和,出現脅痛、腹脹、滿悶不舒、厭食吞酸等癥狀。如肝氣橫逆,肝氣犯脾,可5:U現腹痛、腹泄等癥狀,特別是脾虛的時候,更容易發生這種現象,所以有「見肝之病,知肝伶腫,當先實脾」的說法。 6.脾與肺:肺氣的強弱南·賴於水谷之『天的供給,水谷之氣與脾的遠化是曉切相夫,故脾虛影響到肺時,常出現面色蒼白、懶言、少食、消瘦、咳嗽、便溶等癥狀。治療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又如慢性咳嗽的痰多而稀白,身倦氣促,食欲不振等癥狀,病變雖在肺而病本在於脾,必須用健脾化痰的方法,才能奏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 由此就可以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7.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致脾陽虛弱,運化失職,出現腹膿、消化不良、大便搐泄或浮腫、腹水等腎虛癥狀,治療必須用健脾補腎的方法。 8.肺與肝:肝火盛時可以灼肺, 出現乾咳或痰血、胸脅痛、易怒等癥狀,肝氣上逆又可影響肺氣失降,而見胸脂脹滿不舒等。9. 腎與肝:腎藏精,肝得腎精的滋養, 可維持肝臟的功能正常。如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就會引起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的疾病,如頭昏眼花、耳鳴、肌肉跳動、肢體麻木、下膠無力等。常常是肝腎同治,採用滋腎養肝的方法而獲得療效。
10. 腎與肺:(1)從水液代謝方面來說, 腎的經脈上連於肺,管理三焦,腕磅上靠肺的通調,下靠腎的開合,中靠脾的運化,故肺、脾、 腎三臟對全身水液代謝都有密切關係,一臟功能失職,均會使水液滯留而發生水腫。 (2) 從氣的關係來說,肺主呼吸而腎主納氣,二臟有協同維攤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三)腑與腑間的關係 六腑是傳化食物的器官,它們即分工又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轉輸和排泄。如膽的疏泄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消化、下灌腸道;小腸的承受吸收、分別清濁;大腸的吸收水份和誹便,膀骯的貯存和徘出尿液等等.o三焦則聯繫各部分的功能,協同蒸發氣化,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它們的關係十分密切,一腑失職或病變,都要影響飲食物正常的傳化。 臟腑與形體組織 形體組織主要指脈、筋、肌肉、皮膚、骨等。它們與五髒的關係是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肌肉(及四肢),肺主皮毛,腎主骨。同時,人體臟氣的盛衰,又會反應到最明顯的部位。如;心,其華在面;肝,其華在爪;脾,其華在唇;肺,其華在皮毛;腎,其華在發。可見臟器和肌體的關係是密切的。 此外,肝有病變,病人可出現抽筋,指甲變薄變軟;心有病變,可使血脈衰弱,面色無華;脾有病變,可使肌肉消瘦,口唇談白;肺有病變,可使皮毛枯搞;腎有病變,可使骨生長不正常,毛髮稀少等等。這都說明了臟器的病變反映到相應的形體組織。 中醫認為「脾」、「胃」、「小腸」、「大腸」之間的相互關係如何?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關聯的,是整個機體活動的一部分。它們以經絡為通道,在各臟腑組織之間,相互傳遞著各種信息,在氣血津液環周全身的情況下,形成一個非常協調的統一整體。脾與胃通過經絡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滋養全身,故脾胃共為「後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喜燥而惡濕,胃喜濕而惡燥,兩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飲食物的轉化過程。如果脾氣不升,則胃氣就會失降,會出現納差、噁心、腹脹、便秘等症;如果飲食不節,使胃失和降, 則會影響脾的升清,使運化失司,出現腹脹、腹瀉等症。
同樣,胃與小腸、大腸的關係也相當密切,它們之間的關係主要體現在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過程的密切配合。小腸接受經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後,進一步消化、泌別清濁,清者即精微物質,上輸於脾,經脾轉輸於全身,以起營養作用,水分則吸收後成為滲入膀胱的尿液。濁者,為食物的糟粕,下達於大腸,經大腸的傳導與糟化,再由肛門排出體外。所以, 傳化水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受納、消化、傳導和排泄,虛實更替,宜通而不宜滯,即飲食物在胃腸內必須更替運化,而不能久留。 當胃內有實熱,消灼津液,則可導致大腸傳導不利,大便秘結不通;而大腸燥結,便閉不通,就會影響胃的和降,出現噁心、嘔吐、食少等症。 中醫認為「腎」與「脾」、 「胃」之間的關係如何?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腎與脾胃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腎的精氣有賴於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而脾、胃轉化水谷精微則必須藉助於腎陽的溫煦。故有「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之說法。 如果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會出現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瀉及水腫等脾陽虛的證候;如果脾陽虛,日久則會導致腎陽虛,脾腎陽虛則導致腸道傳送無力,使大便艱澀、排出困難 ,伴有腹中冷痛,四肢不溫,腰膝酸冷等症。 肝、脾、肺、三焦、小腸如何參與水液代謝? (1)肝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水液代謝的調節和肝有密切關係。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而水的運行亦有賴於氣的推動。肝調節水液代謝,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來實現:一是調暢三焦氣機,使三焦水道通利;二是促進肺、脾、腎等臟腑氣機的升降,從而發揮它們主持水液代謝的作用;三是氣行則血行,血行則水利,氣血運行通利,水液運行也就正常。若肝有病變,疏泄不利,氣機不調,則影響氣、血、水的運行;血瘀水阻,氣滯水停,從而導致水液代謝障礙。臨床可見臌脹、腹水等病症。 (2)脾對水液代謝的調節脾主運化,在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運化水液的含義是很廣泛的,包括「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以及水液在體內各臟腑組織器官的轉輸、布散、排泄等升降出入過程。脾居中焦,為全身氣機升降、水液代謝的樞紐。水液在體內由肺而下降於腎,或由腎蒸騰氣化而上升於肺,均需靠脾的轉輸作用,方能維持正常。脾氣充足,運化水液功能健旺,人體水液代謝才能協調平衡;若脾虛失運,則水液難於轉輸排泄,導致水濕內停,產生多種病症。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即是強調了脾在水液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肺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肺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水液有清有濁,其中之清者,經肺的宣發布散作用,分布到體表和臟腑,以滋養濡潤臟腑、肌腠、皮毛;而其中之濁者,則通過肺的肅降作用,經過三焦水道下降於腎。所以,肺對水液代謝的調節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節排汗和通調三焦水道來實現的,故「肺為水之上源」。肺病,則水液代謝失常,可形成水腫、小便不利等。 (4)三焦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三焦屬六腑之一,為氣機、水液升降之通路,是參與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臟腑之一。《素問· 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這是對三焦通行水液功能的很好說明。因此,三焦有病,往往影響水液代謝。從臨床實踐看,三焦病變多屬實證,常見尿閉、水腫等症。三焦壅塞,水液受阻,不但可以見到皮膚、肌肉等全身性水腫,同時,還可見到腹水、懸飲等病症。 (5)小腸對水液代謝的調節 小腸具有泌別清濁的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吸收水谷精微;(2)將食物殘渣下輸大腸;(3)吸收水液參與水液代謝。小腸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時,也吸收部分水液,下行膀胱為尿,故又稱「小腸主液」。若小腸有病,清濁不分,並走大腸,則可見腹瀉、小便短少等症。 中醫認為與消化系統相關的臟腑有哪些? 中醫和西醫(祖國醫學和現代醫學) 是兩個不同的醫學理論體系。與西醫相比,中醫對人體的認識,主要建立在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和臨床經驗的總結,以及人體解剖結構的認識基礎之上,其中的概念比較抽象,而且包涵的內容較多。一個西醫臟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幾個中醫臟腑功能之中,而中醫一個臟腑的名稱雖然與西醫相同,但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含義卻不完全一樣。了解了中醫特點,在閱讀有關的內容時就不致於產生含糊不清的概念。 古人在《難經》中對消化系統的解剖、生理功能有過詳盡的論述,「……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此言消化系統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一部分。這段經文譯為:口唇像門一樣自由開合,是消化道最外圍的一道關口;飲食入口,必須經牙齒的咀嚼,才能下咽;會厭是食管和氣管的相會處,既是食物下達食管的必經之處,又是呼吸的門戶;賁門是胃的上口;盛受食物的地方,就是胃;胃的下口,小腸的上口為幽門;小腸的下口和大腸的上口連接處是闌門,它說的是飲食物中的精微物質由此得到阻攔;消化道的末端,即指排泄糞便的肛門,稱為魄門。七沖門,是消化道中的七個關口,任何一關發生病變,都會影響受納、消化吸收和排泄。雖然在消化系統中,參與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的還有其他臟腑,但關係最密切的當屬肝、膽、脾、胃。 肝:肝位於腹部,橫膈之下,右脅之內。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調暢氣機,即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臟腑器官等的活動也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則可以出現氣機受阻,或肝陽的升發太過兩種病症。 肝的疏泄功能在脾胃消化系統中是一個主要的環節,關係著脾的升清與胃的降濁之間是否協調平衡;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消化功能正常運作的一個重要條件。肝的疏泄有助於脾胃的運化,亦有助於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如肝能正常地疏泄,則膽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有助於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反之則出現消化功能不良的病變。故古人言,食氣入胃,全賴肝氣以疏泄,而水谷乃化。 膽:居六腑之首,與肝相連,互為表裡。膽儲存膽汁,是肝的精氣所化生,膽汁注入小腸,以助飲食物消化,是脾胃運化能夠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膽汁的化生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調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膽汁排泄暢達,脾胃運化功能也健旺;反之膽汁排泄不利,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也可以出現膽汁外溢而導致黃疸。 胃:又稱胃脘,分上、中、下部。胃的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胃的中部稱中脘,即胃體的部位;胃的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胃的主要功能是儲納食物,腐熟水谷,胃氣以降為順。胃的迫降作用還包括小腸將食物殘渣輸於大腸及大腸傳化糟粕的功能。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升清、攝血。脾胃,一臟一腑互為表裡,為消化系統的主要臟器,機體的消化運動,主要依賴脾胃的生理功能。脾的運化功能主要有兩點:一是運化水谷,即是對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的功能健旺,水谷精微物質的吸收就充分,身體就健壯,氣血就旺盛,所以脾胃又稱為後天之本。另一點是運化水液,主要是指它把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餘的水分及時轉輸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化為汗和尿排出體外。此外,脾還有造血、攝血的功能,脾氣旺盛,氣血充足,血液能循正常的軌道運行,反之氣血衰敗,血不能循經而出血、溢血、便血。推薦閱讀:
TAG:五臟六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