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科學哲學
秋日寄語
如果我的熱情撥動了你的心弦,
那就請停一停腳步,
給自己一個休憩心靈的地方。
為什麼需要科學哲學
有一個故事,是諷刺科學哲學家的:
一隻蜈蚣正在跳舞。這時,螞蟻走過來說:「多麼漂亮的舞蹈!你這麼多腳是怎麼協調的呢?」蜈蚣停下來,想了想,回答說:「呃……我不知道。」然後它開始看著自己的腳,準備繼續跳舞。結果,它發現自己不會跳了!
故事告誡科學家:通過很多代科學家的努力,本來已經形成了公認的科學規範,不需要多想就能很好地進行科學研究。可是,經科學哲學家一番深度思考,讓科學家們信心滿滿的東西幾乎沒法再用了。所以呀,科學家,警惕哲學家!
蜈蚣與螞蟻
這麼說來,科學哲學是不是純粹多餘?是不是故意搗亂呢?當然不是。
實際上,一部科學史,也是一部科學哲學史。西方科學史上很多科學家往往就是哲學家,甚至同時還是神學家。從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笛卡爾、培根、牛頓、伽利略,再到康德、馬赫、愛因斯坦、霍金等等,他們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都不斷思考科學自身的問題,極大地豐富了科學文化內涵。
為什麼科學家也要思考哲學問題,而不是把哲學問題送給哲學家呢?
我在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的時候,室友是一位研究高分子化學的博士。有一次我問他:「什麼是科學?」
化學博士顯然沒有料到我問這麼一個低級的問題。他想了想,說:「不知道。老師沒講過。」
第二天,室友帶著這個問題去找他的導師,一位國際知名的化學專家。導師對這個問題也感到非常奇怪,他告訴室友:「什麼是科學,不是我們科學專業人員思考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是哲學家的事!」
一味把此類問題推給哲學家,怎麼可以呢?愛因斯坦說過這樣的話:
經驗迫使我們去尋找更新、更可靠的基礎,物理學家就不可以簡單地放棄對理論基礎作批判性的思考,而聽任哲學家去做;因為他自己是最曉得,也最確切地感覺到鞋子究竟是在哪裡夾腳的。
科學家思考哲學問題,把科學帶入廣闊的哲學水域,更有利於催生對科學的全新理解。
下面是愛因斯坦的科學哲學思考:
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係來思考和觀察事物。在一切比較高級的科學工作的背後,必定有一種關於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這有點像宗教的感情。
這段話內涵十分豐富。第一,科學能破除迷信,發揮人類解放功能,是重要的啟蒙工具,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第二,之所以能發揮這些功能,是因為科學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啟示——根據因果關係思考和觀察事物,注重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信仰。第三,科學家背後有科學信念的支撐,在這一點上,科學又與宗教相似。
這三點都觸及人類認識體系的深層秘密:科學與宗教究竟是什麼關係?它們在認知世界時究竟存在哪些差異?又在哪些方面是暗通的?為什麼以人類解放為主要功能的科學到頭來反而成了人類新的束縛?面對不斷湧現的新科學新技術,究竟應如何理解科學?究竟應如何塑造新科學?
可惜,愛因斯坦沒有能夠對他的科學哲學思想系統化,這些思想只是散布在不同時期的書信、會議報告和談話中。沿著愛因斯坦思考的方向繼續探索,是當代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使命。
蜈蚣只有弄清了身體原理,才能更自主地跳舞。科學家只有懂得科學機制才能更好地在科學中游弋。沒有科學哲學,科學將面臨極嚴重的干擾,自身存在與發展也都成問題。
科學家用著已有百年甚至千年歷史的科學方法,卻從來不了解它們是如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也不了解它們的未來趨勢,更不要說關心那些對人類至關重要的科學價值問題了。與科學先驅相比,現在科學家變得異常單薄,單薄得成了實驗室里的機器。面對科學困境,只剩下一個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信念:閉上眼睛,往前走。
對於人類知識系統的整體進步來說,這是很不幸的。
推薦閱讀:
※托馬斯.庫恩:範式革命
※沒有哲學,我們真的明白這個世界嗎?
※《科學革命的結構》:新知來源於不一致與勇氣
※哲學是不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