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饒廣袤、物寶天華的八百里秦川,共有75座帝王陵墓,乾陵即是其中之一。乾陵位於咸陽市乾縣境內海拔1047米的梁山上,史書稱其為「歷代諸皇陵之冠」。在封建社會,國家稅收的相當大一部分被皇帝用於修建自己的陵墓,大量稀世珍寶往往作為陪葬品,隨葬於陵寢。乾陵也不例外,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以極其隆重的葬禮來報答高宗的知遇之恩,動用兵士和民工20餘萬人,晝夜施工300多天,乾陵玄宮才得以竣工。後來,武則天臨終立下遺囑:駕崩後與高宗合葬。唐中宗對乾陵再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大興土木,極盡奢華。由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在位期間,唐朝正值盛世,國強民富,經貿發達,文化繁榮,所以乾陵陵寢也就成為一座舉世無雙的文物寶庫。據文物工作者考證,乾陵地宮空間約為5000立方米左右,即使按地宮空間的四分之一計算陪葬品,那麼,乾陵地宮內的陪葬品體積也有1200立方米左右,文物最少有800噸。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文物包括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卷帙浩繁的文史典籍、精妙絕倫的稀世器皿、令人嘆為觀止的綾羅綢緞、不可勝數的三彩陶俑等等。乾陵地宮內的壁畫也價值非凡。據記載,在唐代200多位知名畫家中,有110位參與過唐墓壁畫創作,從而使唐墓壁畫也成了絕世瑰寶。僅從乾陵的陪葬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馬球圖》、《宮女圖》、《禮賓圖》等5組18幅壁畫,已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另有69組82幅壁畫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乾陵建於公元684年,仿唐長安城設計。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因山為陵。說起唐代的因山為陵,與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賢內助長孫皇后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后一生深明事理,非常賢德。她深得李世民的喜愛,在逝世前留下遺囑:要求喪事從簡,不佔耕地,因山為陵。以後唐代將這一作法沿襲了下來。梁山海拔1047.9米,為石灰岩質的圓錐形山體。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即為乾陵。南面兩峰東西對峙,上面各有一個土闕,是乾陵的天然門戶。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乾陵的正南。陵前的登陵石階襯託了帝陵的宏偉氣勢。它的規模比南京的中山陵還大出三分之一,多出139級台階。匠心獨具的設計賦予了平台與台階種種深刻的含意。十八座平台象徵唐朝皇帝在關中的十八座陵墓;第一層34級台階象徵唐高宗在位34年;第二層的21級台階象徵女皇武則天執政21年;第九層的108級台階象徵佛教的108顆念珠。每月的初9為吉祥日,12個月的9相加起來正好為108,象徵每年會降下108個吉祥;第17層的21個台階象徵唐朝歷任21個皇帝;最後一個平台8級台階象徵八卦。八卦以乾為首、為上,因而乾陵也意味著天陵。由於這裡所處的位置獨特,左為山崖,右為深谷,前後為墨玉石台階,能產生迴音。尤其是在第8個平台中部,聲音特別響亮。據說在這裡輕擊四掌,可以聽到「消除煩惱」的四字迴音。再擊四掌。可以聽到「降來吉祥」的四字迴音。登上台階的頂端,便是司馬道的起點。在古代,帝王生前專供其使用的道路叫「御道」。死後特意為帝王修的道路稱為「神道」即「司馬道」。司馬道兩旁的這些石刻作品以其獨特的造型,形成了從陵園外城進入內城的頭道門戶。這兩根華表形體之高,居所有石雕之首。各由一塊天衣無縫的巨石雕鑿而成,渾然一體,給陵園憑添了一份莊嚴神聖的氣氛。華表又稱「神道石柱」,這種建築起源於遠古。最初是在木柱上端穿置橫木,成為路標。並且允許國人在上面提寫意見,所以又稱為「誹謗柱」。這裡的「誹謗」是中性詞,意思是「提醒」。隨著原始社會的瓦解,奴隸制度、封建制度相繼建立,人們已經不允許在誹謗木上提意見,而演變為刻上飛龍紋的華表,豎立於皇宮或帝王陵園之前,將其作為皇家建築的特殊標誌。乾陵華表也不例外。乾陵華表是由五部分組成的:雙層方形基座,覆盆蓮柱座,八棱形柱身,蓮瓣形花紋以及桃形頂部。柱身各面採用石刻畫中的簡筆筆法。蓮瓣形海石榴蔓草花紋,方形基座,象徵著吉祥。翼馬高大的身軀造型優美,強悍雄健,特別是馬翼舒展和諧,表現出神奇浪漫的想像。據說,這兩匹馬是千里駒,「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雕塑家們便展開了豐富的想像,給馬刻了一對捲雲翅膀,使得這兩匹馬如同騰雲駕霧一般。「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也正應驗了那句古語:「天馬行空,獨來獨往」。這兩匹翼馬的品種均屬於波斯馬,外形雖同,風格卻各有區別。西邊那匹輪廓爽朗,稜角分明;東邊這匹手法柔和,性情溫順。翼馬的底座有飛龍。鴕鳥石雕造型特殊,為鏤空浮雕。由於鴕鳥腿長頸細,如果刻成圓雕肯定不牢固,如果刻成一般浮雕,又缺乏立體感。這種鏤空浮雕解決了上述兩種缺陷。中國不出產鴕鳥,到漢代才傳入我國。先傳入的是鴕鳥蛋,《後漢書》中記載為大雀卵。物以稀為貴,它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也稱朱雀或鸞鳥。乾陵開創了以鴕鳥石刻豐陵的先例,以後歷代唐陵沿襲了這一做法。在鴕鳥之後,是石馬及牽馬人。10對石人為執戈將軍,是象徵參加葬禮的文武百官。他們腳蹬皮靴,腰束寬頻,表情溫和,看上去大致相似,但卻都有細小的差別。石人又叫「石翁仲」,傳說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名大將,姓阮名籍,與匈奴作戰時陣亡,被封為咸陽城的守護者。
《述聖記碑》:這塊碑石是安葬高宗時,武則天為他樹立的歌功頌德碑。高宗李治生於公元628年,死於公元68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他的母親是長孫皇后,因為得到母舅長孫無忌的幫助,所以被封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高宗本人體弱多病,朝廷大事,全由武則天裁決。高宗在位34年,於公元683年死於洛陽的貞觀殿,葬於乾陵。這通石碑高7.5米,寬1.86米,重達89.6噸,由七塊巨石組成。碑的頂部雕刻成廡殿形的屋頂結構,顯然是皇權的象徵,屋頂上雕龍畫棟,形象逼真,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基座雕有海石榴的花紋。該碑共由七節組成,即古人所說的「七曜」,也就是古代人們所理解的構成世界的七種基本物質:日、月、金、木、水、火、土。所以,《述聖記碑》也叫「七節碑」,象徵高宗的功德將永存人世。碑文由武則天親自撰寫,中宗李顯楷書,共8000餘字。內容大致是歌頌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現僅存1700餘字。該碑瀝粉貼金,異常地華貴,雖經幾千年的風雨剝蝕,上面的金粉仍依稀可辯。 《無字碑》:它雄偉高大,聞名於世。通碑用一塊整石雕刻而成,高7.53米,寬2.1米,側厚1.49米,重98.8噸。碑首有8條里龍纏繞,非常華貴。有趣的是,無字碑在立的時候沒有刻一個字,這也是得名為無字碑的原因。為什麼無字呢?後人的說法異常繁多: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女性,登上了皇位,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先例。如此巨大的功德,小小的碑石豈能容下?第二種說法認為,作為封建社會中的一位女性,竟然感冒天下之大不韙,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她的統治是否清明?功過是非還是由後人去評說吧;第三種說法認為,中宗李顯無法稱呼武則天,到底該叫母后還是皇帝,一時拿不準,於是沒有刻字,給後人留下一個難解之謎。不管怎麼說,作為封建社會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對促進唐代社會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功勞是不可磨滅的。無字碑在唐代空無一字,卻留有後人所刻的許多題詞。其中最珍貴的是大金天會12年,也就是公元1134年,用契丹文刻寫的《郎君行記》。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文字也早已絕跡。這段文字對研究女真族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這兩通石碑北側原有61賓王石像,現存60尊,是武則天為紀念參加高宗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下令雕刻的。石像身穿緊袖衣,腰束寬頻,足登皮靴,身背刻有國名、官職及姓名。這些石像的頭部,解放前就已被毀掉,身背後的文字也磨滅不清,只有兩尊石像背後字跡比較清晰。從字跡分析,一個人來自今天的阿富汗,另一個人來自今天的伊朗。上述石刻體形魁偉,恭敬侍立。真實地反映了大唐盛大的外交活動。 7.清東、西陵 清東陵、清西陵同時於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締約國大會上,被成員國全票通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河北易縣的清西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分別於今年4月和5月舉行了世界文化遺產標誌揭幕儀式。清初先建陵於遵化縣馬蘭峪西(東陵),雍正8年(1730年)選易州永寧山下太平峪為陵址(西陵),翌年興建泰陵,乾隆時有詔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間在東西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有東西陵之分。 清東陵位於北京以東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昌瑞山主峰兩側向東西伸展,層層降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清東陵始建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帝后妃陵寢,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寢。東陵內建有順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豐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以及孝庄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東陵、孝貞顯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孝欽顯皇后(慈禧)的菩陀峪定陵,還建有五座妃園寢。從1663年起至1935年止,先後葬入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包括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在內的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東陵建築,以孝陵為中心,左右排列在昌瑞山下。東側為景陵、惠陵,西側為裕陵、定陵,整個布局井然有序,氣氛莊重,肅穆和諧。各后妃園寢,大多數按照各墓主生前侍奉皇帝的關係環繞排列在各帝陵周圍,形成了以帝陵為中心的相對獨立系統。清東陵的建築布局,體現了中國的傳統美學觀點和宗法制度等級。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距北京120餘公里。陵區東起梁格庄,西至紫荊關,南到大雁橋,北止奇峰嶺,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餘平方公里。清西陵北依層巒疊嶂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東流的易水河,青草萋萋,古樹參天,風景雄偉而幽美。清西陵陵區內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後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西陵的陵園建築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餘間,石建築和石雕百餘座,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雍正的泰陵。泰陵居於陵區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其餘各陵分布其東西兩側。嘉慶的昌陵和泰陵並列,其規模與泰陵不相上下。道光的慕陵工藝精巧,規模雖小,但其工程質量之堅固超過了泰、昌二陵。崇陵是光緒的陵墓,在泰陵東5公里,是我國現存帝陵中最後建造的一座。 清王朝的帝陵陵址選擇在這二處是有原因的,特別是東陵的陵址,與政治風水極有關聯。所謂政治風水,就是假借風水外衣為其政治需要而服務。這在封建社會,是統治者所慣用的。入關後的順治帝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然而野史與傳說的雜亂,卻給東陵陵址的選定,披上了層令人恍惚的紗衣。其中一說是順治自己看中的:順治帝「嘗校獵遵化,至後為孝陵之地,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鬱非常,可為朕壽宮』。因自取佩?(即指環)擲之,諭侍臣曰:『?落處定為穴,即可因以起工』。後有善青鳥者(風水先生--筆者注)視之,相驚以為吉壤也。」(徐珂《清稗類鈔.方技類》)一說是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帝選中的,由於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帝未及為自己壽宮動工,就弔死在景山。明朝亡國之君未能如願享用的「萬年吉地」,於是就被清王朝開國之主佔用了。還有一說是欽天監杜如預、楊宏量等「勘測過孝陵」。產生多種說法的原因,是與滿族入關統治漢族有關的。清統治者入關後,在攻克揚州時,多爾袞曾致書史可法勸降,信中聲言:「國家之撫定燕京,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也。」清入關奪的不是大明天下,而是幫助明滅李自成的。反映到墓葬問題上,就出現了明崇禎帝選的陵址,傳給清世祖順治的「佳話」,這對於贏得漢人之心,在政治上是需要的。出於這個政治目的,順治的孝陵乃至清朝以後的歷代陵寢,大體都吸納了明朝帝陵陵制。 首先,關於墓葬的風水,完全遵循了關內漢族堪輿術的一套理論。如孝陵為順治自己選陵址一說;如乾隆帝在《哀明陵十三韻》中所稱:「英雄具眼自非常,豈待王廖陳其藝。」(王,指山東王賢;廖,指江西廖均卿,均為當時著名風水大師。)清帝選陵址,也是件宮內大事,乾隆帝自認為也學會了堪輿術,不需要聽任漢族堪輿家的點撥了。
其次,清東、西兩陵的地面建築,其大體格局,也同明陵相仿。以孝陵為例:石碑坊、神道、大紅門、聖德神功碑、石象生、石橋、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及寶城寶頂等均備。只有聖德神功碑,自道光帝的慕陵開始,以後的四帝陵均沒設置。
第三,清入關前遵行的是火化。據《東華錄》記載,乾隆帝在追述滿清墓葬制式時曾說:「本朝肇跡關東,以師兵為營衛,遷涉無常,遇父母之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隨身捧持,聊以隨其不忍相離之願,非得已也。」土葬是滿族入關後才從順治帝開始的。順治帝雖然葬在孝陵,據載也是火化後才土葬的。他6歲登基,在位18年,24歲突然死去,成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據《大清會典事例》所載,順治十七年(1660),深得順治帝寵愛的董鄂妃紅顏薄命死去,福臨鬱郁不歡,不到半年因病痘死於養心殿。後在北京景山壽皇殿按佛教進行了火化。由浙江玉林通?的弟子茆溪行森禪師為其舉火,火化後葬入孝陵。因此,順治帝的孝陵葬式,是滿清墓葬制式轉向漢族陵墓制式的一個過渡。以後的清帝葬式幾乎全遵行漢族自古以來的「冢以藏形,廟以安神」這一墓葬制式。 第四,對龍文化的接受。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稱:「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咸池」、「北宮玄武」,四神拱衛天帝的「中宮」。後來有了發展,認為四神在天上是保衛天帝,在人間是保衛帝王和他的臣民,在墓中是保衛墓主和他的靈魂。四神在墓葬中的出現,最早在西漢晚期,而且很快在墓葬中盛行起來,成為中國古代漢族的喪葬習俗,陵寢制度。清帝陵中,不僅在地面建築中,隨處可見龍的形象,就在地宮裡,也是極力效法的。例如道光帝的慕陵地宮便是如此,還引出了個故事。按乾隆帝定的規制,道光帝的陵寢建在東陵,歷時七年,於1827年建成,並葬入了孝穆皇后。1828年某天夜裡,道光皇帝夢見孝穆皇后在一片汪洋中向他求救,醒來便覺不快,擔心自己的地宮出了問題,即去東陵查看,果然發現地宮浸水。道光帝大怒,下旨拆除陵墓,改在清西陵龍泉峪建造新的陵寢。道光帝認為地宮進水是「群龍鑽穴,龍口吐水」所致,在建造新陵時,將金絲楠木隆恩殿上的龍頭做了修改:整個天花板上,不用各帝通用的彩繪,而是用香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龍頭向下俯視,張口鼓腮的形狀。除此,道光帝傳旨在隆恩殿的雀替、隔扇、門窗等各個部位,都用金絲楠木雕以各式的龍,龍頭朝上,形成「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景觀,以便讓龍在天上爭相吐香,不往地宮裡吐水。出於這個原因,在以後的帝陵中龍的裝飾才減少了。 第五,清初由於順治、康熙和雍正帝對漢地佛教的推崇,不僅表現在執政時期,在陵墓葬式上也留下了蹤跡。例如乾隆帝的裕陵地宮,在其石門、各堂的兩壁、券頂都有精美無比的佛像浮雕、圖案和經文。八扇石門雕有八大菩薩,罩門兩側雕有四大天王。前殿又稱明堂,其券頂刻有五方佛。中殿又稱穿堂,其東西兩壁刻有「五欲供」。五欲供為明鏡、琵琶、滌香、水果。天衣五件物品,寓意只要戒除五欲,即可進入西方樂土。中殿券頂處還刻有24尊佛像。後殿又叫金堂,券頂上刻著三個佛像,東西兩壁各雕「八寶」和一尊佛像。此外,地宮石棺床四壁還雕著整齊細密的經文,用梵(古印度文)番(藏文)兩種文字陰刻,達三萬餘字。簡直就是一座精美絕倫的佛堂。還有雍正帝的泰陵,在隆恩門西側有座配殿,為喇嘛念經場所。後來由於乾隆帝尊崇漢地歷代帝王所尊崇的儒學,將儒學視為正統,佛、道等視為異端,特別道光以後,漢地佛教文化在清帝陵寢中的地位才逐漸消失。 第六,清代每年清明的大祭,也完全仿照明代,皇帝或王爺要在寶頂上舉行上土禮。在祭禮前二刻鐘,皇帝在明樓方城下從王公大臣手中接過「竹篚』(盛貢物的小竹筐),親自奉篚將土送至墳頂,跪下畢恭畢敬地添土於墳上。為了尊敬死者,每次所用之土,均為石門工部專程預備的「客土」--精心選取的未經牛羊踩過的凈土。在舉行敷土禮時,皇帝與隨行官員們的腳上,都得套上事先準備好的黃緞襪套,如果一時疏忽,忘記穿襪套就踏上寶頂,則要被看作犯了大不孝敬之罪。 總之,清代的帝陵規制,處處都表現了入關初期所稱的思想,即清朝不是劫奪明朝,而是「幫助」明朝剿滅李自成的,是明朝的繼續與發展。顯然這是出於政治上的目的。關於墓葬方面,其實,無論是漢族墓葬文化,還是滿族墓葬文化,都統屬於中華民族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歷史在十五世紀中葉,讓這二個民族的墓葬文化交融而已,都是中華民族墓葬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因坐落在瀋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與福陵和永陵齊名,合稱 「關外三陵」,但其規模宏大,結構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1651年),後經康熙、嘉慶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規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圍牆),極似一座小城。全陵佔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中部,從正紅門到隆恩門;後部,從隆恩門到寶頂。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兩側呈對稱布局,建有輔助建築。前部在繚牆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築,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正紅門為繚牆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正紅門內的參道兩旁,有華表、石獸和大望柱,兩兩相對,既整飭又肅穆。石獸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大白」和「小白」。這兩匹石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據說是以墓主生前最愛騎的兩匹駿馬為原型雕琢而成。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裡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聖德碑」。隆恩門是方城的正南門,與碑亭相對。方城為後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於繚牆,彷彿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以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牆,故又顯得異常華麗。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內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