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帝陵

 中國古代十大帝陵  1.成吉思汗陵 

 

    位於鄂爾多斯市中部伊金霍洛旗境內,距東勝區65公里,座落在高高的甘德爾山崗上。相傳,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高原,目睹這裡水草豐美,花鹿出沒,心裡特別高興,陶醉之際,失手將馬鞭掉在了地上。部將剛要拾起馬鞭,卻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並即興吟詩一首:「梅花幼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孵化之鄉,衰亡之朝復興之地,白髮吾翁安息之邦。」成吉思汗死後,人們就遵囑將他葬在這裡。15世紀中葉,守護成吉思汗陵的蒙古鄂爾多斯部落進入「河套」,成吉思汗的陵寢-「八白室」也隨之遷來。17世紀初,八白室供奉在今達拉特旗王愛召。清順治六年(1649),又將八白室移至今伊金霍洛旗,從此,成吉思汗的靈柩就長期供奉在甘德爾山崗。1939年,日本侵略者企圖搶劫成吉思汗陵,為避免遭劫,成陵被暫時遷移到甘肅興隆山。1949年,成陵又被遷往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1954年,成吉思汗靈柩遷回伊金霍洛旗。兩年後,在甘德爾山崗上新建起陵宮,成吉思汗靈柩被安放在其中。成吉思汗陵規模不算大,佔地約5.5公頃,但頗有特色。成吉思汗陵的主體是由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一字排開構成。三個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三個蒙古包式宮殿的圓頂上鑲嵌著藍、黃兩色琉璃瓦,組成傳統的雲勾浪紋圖案。。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雲頭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正殿高26米,雙層屋檐;東西殿高23米,單層屋檐;後殿和走廊高20米;從高處下望,整個大殿像一隻雄鷹,正殿像鷹的頭和身子,兩個側殿則似在雄鷹展開的雙翼。正殿正中擺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著盔甲戰袍,腰佩寶劍,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後殿為寢宮,安放四個黃緞罩著的靈包,包內分別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樞,靈包的前面擺著一個大供台,台上放置著香爐和酥油燈,還擺放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馬鞍等珍貴文物。在通連東西兩個側殿的走廊里,繪有壁畫。西走廊壁畫描繪了成吉思汗的畢生功勛和當時蒙古族的社會情況、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東走廊壁畫反映了忽必烈統一中國後蒙元帝國工、農、商、航海等各方面的盛況,臣民與朝廷的關係,以及與鄰國的通商往來。 

    在成吉思汗陵東南角,有金頂大帳、側殿、選汗高台、草原市場、文物陳列館、射擊場、賽馬場、摔跤場等設施。成吉思汗行宮位於陵園東南角約l公里處,由直徑18米、高13米的金頂大帳、側殿、高8米的選汗台、射獵場、賽馬場、3輛車輪高2米的巨大戰車等組成。殿內有成吉思汗寶座和畫像,殿外有8輛戰車,車輪高2米。選汗高台高8米,是歷史上牧民推選可汗時的仿古建築。 

    在陵區內:

    蘇魯德:形似黑纛,狀如長矛,是蒙古汗國時期軍隊的象徵和勇猛無畏的戰神標誌。傳說,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戰敗後,祈求「長生天」保佑。突然,一隻又黑又大的神矛-蘇魯德從天而降,落入他手中,成為他日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兵器。 

    神馬:在陵區,還奉養著據說是成吉思汗的兩匹愛騎的後代-兩匹白色神馬,它格外地受到蒙古人的尊崇。相傳,它的祖先受過成吉思汗的禪封,是天神霍爾穆斯德神駿薩爾勒的化身。這裡的牧民把它作為偶像供奉著。神馬從成吉思汗時代到現在代代相傳,從未間斷。當老白馬死去時,要挑選新的白馬來代替,挑選的標準是:眼睛烏亮,蹄子漆黑,全身毛色純白,不能有一綹雜毛,還要帶一點粉白、閃光,通體不能有傷痕瘡疤。

    成吉思汗於1227年病逝至今700多年來,對他的祭奠活動在草原上一代接一代地始終進行著。據記載,成吉思汗的各種祭奠活動每年要進行30多次,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時間、方式和祭品。過去,由於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限,加之由於成吉思汗陵是經常流動的,所以,祭奠活動因地制宜分散在各地進行。1955年,當地政府徵得守陵的達爾扈特人和蒙漢同胞的同意,將分散在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各旗的成吉思汗畫像、蘇魯德、寶劍、馬鞍等物集中到成吉思汗陵所在地,並把各種祭奠活動適當集中,分別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的四次大祭。

    2.皇帝陵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聞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是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蠶,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造了干支曆法,其樂官伶倫製作了樂器。我國後來能巍然屹立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勛是分不開的。據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陝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後,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橋山,起冢為陵。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後就安葬在橋山。黃帝陵區約4平方公里,山水環抱,林木蔥鬱。參觀者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3個大字。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再後面便是黃帝陵。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書有「漢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巡遊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築。黃陵下的軒轅廟裡面尚有一些建築、古柏和石碑等文物。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廟內有相傳黃帝親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有諺語稱它「七樓八紮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廟門北有一過廳和一碑亭,碑亭里陳放著47塊石碑。最北邊坐落著大殿,大殿前還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掛甲柏」,又名「將軍柏」。據傳,這是漢武帝掛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偉壯麗,門額上懸掛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華夏兒女的「根」,已成為炎黃子孫舉辦盛大文化活動的中心之一。

    3.茂陵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今興平縣南位鄉茂陵村,距興平縣城東15千米。西漢時,茂陵地屬槐里縣之茂鄉,武帝在此建陵,故稱茂陵。公元前87年,71歲的漢武帝病死,葬於茂陵。據《關中記》載:「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現封土高465米。周長240米,與書中所記數字基本相符。茂陵不僅在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修建時間也最長。從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開始,到他死前後共用了53年。《漢書?武帝紀》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茂陵營建,共歷時五十三年。據史書記載,把全國每年賦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費在陵墓的修建上,因此,陵體高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茂陵陪葬的珍寶在漢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武帝棄天下,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展藏之」。由於陪葬物品多,許多物品放不進墓,只好放入陵園內,以致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打開茂陵園羨門,成千上萬的農民俑入陵園搬取陪葬物,搬了幾十天,園中物品還「不能減半」。198年在茂陵東側出土2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鎏金銅馬,鎏金鎏銀竹節熏爐均為稀世珍品。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54年。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漢王朝達到了強盛的頂點。武帝即位後的第二年(前139年),開始修建茂陵園,在漢諸陵中建築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埋藏珍奇寶物最多。《漢書。貢禹傳》載:「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相傳武帝身穿的金縷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讀的雜經30餘卷,盛於金箱,也一併埋入。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築成,形似覆斗,顯得莊嚴穩重。今實測,陵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5米,南北寬35.5;墓冢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東西牆垣430.87米,南北牆垣414.87米,城基寬5.8米。當時陵園有許多殿堂、房屋等建築,僅陵園管理人員就達5000人。茂陵東南營建軍了茂陵縣城有27.7萬多人居住,當時較繁華。 

    茂陵周圍有陪葬墓,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禪等20多座,皆朝之勛臣貴戚。李夫人墓俗稱英陵,又名「習仙台」,當地百姓稱為「磨子陵」。《三輔黃圖》載:」李夫人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今李夫人墓呈長方形封土,在距墓頂13米處內收成台,台東西各邊寬3.5米、南北各邊寬4.5米,與文獻記載基本相符。衛青(?-前106),曾先後7次率軍出擊匈奴,斬敵5萬餘。霍去病(前140-前117),是衛青的外甥。前119年,兩人經東西兩路大軍深入北方大沙滇,尋找匈奴主力決戰。衛青在漠北擊敗匈奴單于,漢兵北至完顏山趙信城(今蒙古杭愛山以南)而還。霍去病軍出塞2000餘里,與匈奴左屠耆王接戰獲勝,至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以東)、臨瀚海(今貝加爾湖)而還。兩路遠征軍的巨大勝利,迫使佔據河西走廊的混邪王、休屠王投降,立下了赫赫戰功。百餘年來,漢朝北方所受匈奴的威脅,至此基本解除。為褒獎衛青、霍去病的赫赫戰功,武帝特設大司馬位,拜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膘騎將軍。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霍去病歿于軍中。武帝甚為傷感,為了表彰他的戰功,出殯之日舉行了隆重的送葬儀式,「發屬國玄甲,軍陣自長安至茂陵」,從長安到茂陵四十公里的路上旌旗蔽日。軍隊整齊地排列道路兩旁,文臣武將身著喪服,恭候迎送。為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德,衛青墓修成廬山(完顏山亦名廬山)狀,霍去病墓修成祁連山(霍去病曾出擊匈奴於祁連山)狀。帝霍去病墓的封土上還堆放著巨石,墓前陳列著石人、石馬、石虎、石象、石牛,石魚等。現冢前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霍去病墓」石碑一通。封土上還堆放著巨石,墓前陳列著石人、石馬、石虎、石象、石牛,石魚等14件。其中「馬踏匈奴」石雕通高168厘米,長190厘米,是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它以一人一馬的形象,概括了霍去病抗擊匈奴的偉績。石馬昂首站立,馬腹下邊仰卧一人,手持武器,拚命掙扎。造型簡潔,寓意無窮。有的注意形式,有的突出表象,有形有態,生動活潑,是難得的西漢石雕珍品。 

    在茂陵東南350米處還有白鶴館遺址。白鶴館是寢殿的附屬建築,以供墓主遊樂,今傳為白鶴冢,是一個不規整的長方形土台,東西約為53米,南北40米,高5米,附近遍布漢代磚瓦殘塊以及紅燒土,據史記載,茂陵周圍還建有供墓主遊樂的「馳逐走馬館」和「西園」,今地面已無遺迹可尋。在距白鶴館約500米處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溝渠,長500米,寬10米,深5米。多雨季節,水可蓄於渠中,避免水害的侵襲。乾旱季節,渠水又可用以澆灌園中林木,滿足宮人用水的需要,一舉兩得,充分體現了設計者的才能和智慧。陵園東面是武帝的原廟,稱」龍淵宮」。寢殿與原廟間有一條規整的通道,稱為「衣冠所出之道」。每當祭祀時,把武帝的衣冠由寢殿迎出,經此道送進廟中,接受百官謁拜,祭奠後又經此道將衣冠送回寢殿安放。 

    封土堆下的地宮是陵園的主要建築。《漢舊儀》載:地宮佔地一頃,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邊長二丈,墓室4面各設有能通過6匹馬駕之車的墓道。各墓道門還埋設暗劍、伏駑等機關以防盜。墓室內置梓棺,「柏黃腸題湊」,四周充沙,以防潮。地宮內還充滿了大量稀世珍寶。武帝去世後4年,墓室中的玉箱,玉杖就被人盜出,在長安街上出售。西漢末年,赤眉軍入長安,茂陵被掘開,數以千萬計的義軍搬運連日,但「陵中物不能減半」。到西晉時,「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唐末黃巢起義入長安,茂陵的大量珍寶再次散落四方。今茂陵周圍出土的「銅漏壺」、「犀牛樽」、「鎏金馬」等珍貴文物,很可能是當年地宮所藏。 

    當時陵園內建築物極多,除陵周之臣僚及高豪戶居住園宅外,尚有建之用以祭祀的便殿寢宮和宮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當年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園,司職洒掃等役,兼置陵令、屬官、寢廟令、園長、門吏等職。更加上當時在茂陵的東南營建了茂陵縣城,文武百官、富豪名門均定居於彼,據《漢書?地理志》載時有277000餘人,其人口之多為西漢卜五陵」之冠,繁華甲於天下,就連長安的達官顯責都對遷居茂陵十分傾慕。

    4.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位於北京西北約40多公里處的一個著名的陵墓區。這裡青山環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後人稱為明十三陵。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於昌平縣天壽山下的盆地中。其中包括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處,統稱十三陵。十三陵廣達40平方公里,建造用時長達200多年(1409-1644),工程極為浩大。陵區三面環山,蟒山、虎峪雄踞兩側;北京平原橫陳於前。神路長達20餘里。十三座陵墓呈整體布局,各陵又自成體系。陵寢建築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陵內計養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貴妃1人以及數十名殉葬皇妃。除皇帝陵外,陵寢區域內還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監墓1座,以及行宮、神宮監、祠祭署等若干附屬建築。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認為人死後,靈魂猶在,還有飲食起居的需求。因此,這十三座皇帝的陵寢建築比擬皇宮,紅牆黃瓦,樓、殿參差,顯示了真龍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臨天下的浩大氣勢。大宮門是十三陵的正門,大宮門左右各有龍、虎二山把門。門右側立有「下馬碑」,從前不論帝後、大臣等,到此必須下馬步行進入陵區,以體現皇祖們的崇高與尊嚴。長陵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明樓匾額上寫有「長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誌。獻陵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建於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個月。獻陵分為前後兩組建築,前部分建陵門,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後一院落則由三座門起始,由二柱門、石供案、明樓、寶城等組成。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其中,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與繼後孫氏的合葬陵,建於公元1435年。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歲病逝。裕陵是英宗朱祁鎮(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歲即位,1449年親征瓦剌被俘,史稱「土木之變」,一年後返回北京,七年後利用「奪門」復辟,重登帝位。茂陵是憲宗朱見深與三個皇后的合葬墓。朱見深(1447-1487)是英宗長子,在位二十二年。定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建於1584-1590年,佔地18萬平方米,耗銀800多萬兩。明樓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階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樓內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顯皇帝之陵」字樣。地宮是陵墓的主體,位於明樓的正後部。 

    十三陵中以長陵建築最為宏偉,它與定陵一起,同為主要參觀對象。長陵:是明成祖朱慷的陵寢建築,橫恩殿亦稱獻殿、享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是舉行祭祖的重要場所。長陵被恩殿建於1427年,十分雄偉壯觀,它聳立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為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恨金絲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0米。梁、柱、擦、椽、斗拱等構件,皆用橢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如舊,香氣襲人。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定陵:是明神宗帝朱謝鈞的陵寢,他10歲即位,年號萬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48年)。陵園規制仿照長陵。定陵地宮己於1956一1958年被科學發掘,現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館。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寬闊的殿堂連結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建築。在這些殿堂間共有石門七座。石門設計非常科學,由於其重心集中在軸部,雖重達4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 

    比較中國歷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個明顯特色: 

    第一,陵區建築的整體性特別突出。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區域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隨著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現。其制導源於我國古代以宗族為單位,按貴族的等級和宗法禮制關係布葬的"公墓"制度。各個時代陵區規模的大小及建築的設置各不相同,給其他時代帝陵留條後路,不加褒貶,只說不同之處。在唐代和北宋,每座陵園都有各自的門闕、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體系。它們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個整體,但在建築的設置上彼此不講究統屬和整體聯繫。明十三陵則不同,各陵雖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樓、寶城,自成獨立單位,但陵區之內,長陵神道作為各陵共用的"總神道"出現,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區的建築緊密相聯,各陵總合形成了一個整體。 

    第二,陵寢建築制度獨具風貌。中國古代的帝陵從秦漢到唐宋,其地上陵寢建築大以覆斗形的陵台(陵冢)為中心,前設寢殿,周以方垣並四面設門,前開神道,構成大體均衡對稱的方陵體制。至明太祖朱元璋建孝陵始變更古制,創新為前方(方形院落)後圓(圓形寶城)。寶頂、明樓、享殿沿中軸線縱向排列的嶄新的陵園布局方式,陵前的神道採用多次轉折的曲路形制。明十三陵的陵寢建築布局基本繼承了孝陵制度,但又有所改變。如:十三陵台陵明樓內聖號碑的設置,更突出了該建築的標示作用,欞星、寶城馬道之設較之孝陵更便於陵園的巡守,方城前石供案及欞星門的設置,則增加了陵寢的紀念氣氛,也為空曠的方城前院補充了點綴物。在明長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的陵寢兆域門(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墓儀設施,源自孝陵制度。但兆域門前石牌坊的設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則為新創。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於秦漢時期黃腸題湊的木槨室制度,也與唐代鑿山為穴的做法有別,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構件的真正的宮殿式建築。 

    第三,自然環境幽雅壯觀。中國古代帝王陵寢的選址,大多受堪輿風水術的影響。由於明朝時皇家陵地卜選採用的是盛行於當時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勢宗風水術,注重龍、穴、砂、水的相配關係,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吉地又是永樂年間江西著名的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所選,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具有四面青山環抱,中間明堂開闊.水流屈曲橫過的特點,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處於左右護山的環抱之中。這一陵址位置的經營方式與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觀顯得更為賞心悅目,豐富多彩,更能顯示皇帝陵寢肅穆莊嚴和恢宏的氣勢。 

    十三陵一覽:

    陵名   廟名    姓名   年號 

    長陵   成祖   朱  棣   永樂 

    獻陵   仁宗   朱高熾   洪熙 

    景陵   孝宗   朱瞻基   宣德 

    裕陵   英宗   朱祁鎮   正統 

    茂陵   憲宗   朱見深   成化 

    泰陵   孝宗   朱佑堂   弘治 

    康陵   武宗   朱厚照   正德 

    永陵   世宗   朱厚?   嘉靖 

    昭陵   穆宗   朱載?   降慶 

    定陵   神宗   朱翊鈞   萬曆 

    慶陵   光宗   朱常洛   泰昌 

    德陵   喜宗   朱由校   天啟 

    思陵   思宗   朱由檢   崇禎 

    5.明孝陵 

 

    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此。獨龍阜北依鐘山主峰,阜高150米,林壑幽深,紫氣蒸騰,雲靄山色,變幻無窮,自古就有「發地多奇嶺,千雲非一狀」的說法。山南是開闊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陽光融融,和風習習,生機勃勃。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的確堪稱是風水寶地。明孝陵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到永樂十一年整個陵園建築才告結束,前後歷時32年,動用10萬軍工。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於謚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謚「孝慈」,故名。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與馬皇后合葬於此陵。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形制參照唐宋兩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時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壯麗,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圍入禁苑之中。陵內植松十萬株,養鹿千頭。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一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台、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像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明樓又稱「方城」,是明孝陵最後的一重建築,全部用巨型的條石堆砌而成。城上明樓的樓頂已塌毀,現僅存四壁。其後為寶城,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土丘,上植松柏,下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墓穴。周圍築有高牆,條石基礎,磚砌牆身,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明孝陵布局宏雄,規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陵園縱深2.62公里,當年圍繞的紅牆周長22.5公里。 

    1999年3月,考古人員發布一個驚世的發現: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圖。孝陵的神道以彎曲幽長有別於歷代帝王的寬闊直接,一直使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並由此附會出很多傳說。這一新發現解釋了這一離奇現象:古代帝王陵墓中有採用天宮、天象、星宿圖的情況,意在「天人合一」、「魂歸北斗」的效果,而朱元璋尤其對天象崇仰,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設計成北斗七星的形狀,「勺頭」為繞梅花山而環行的導引神道部分,「勺柄」為正北方向直線排列的陵寢建築部分,「勺頭」、「勺柄」上的「七星」依次為四方城、神道望柱、欞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享殿、寶城。從平面圖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與南北朝、遼代、唐代所繪製的「北斗七星」 圖是相同的。考古人員還發現,孝陵的地下玄宮也呈勺子狀,而且朱元璋的安葬地確切在明孝陵,而非民間傳說中的其它地方。這一說法遭到有關人士的質疑,其直接證據是彎曲的神道是明成祖朱棣所建,而非其父朱元璋親為,「北斗七星」一說是巧合。還有學者提出朱元璋葬在明孝陵和靈谷寺中間。一時間眾說紛紜,難有定論。 

    6.乾陵 

  

    乾陵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東距西安市約80公里。它是唐代第三個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二者既是夫妻,又先後稱帝,甚至一度更換國號。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即使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儲藏十分豐富、而且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被稱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蹟」。據史料記載,在武則天的棺槨安放好之後,墓道再全部用長方形石條黏砌封死,石條共封了39層4100塊。石條空隙之間先灑少量石質粉末,以熔化錫鐵漿灌注,發生氣化,與石條成為一個整體。最後,再在上面夯打灰土,從而使4100塊石條連成一體,堅固異常。在墓道與過道之間,設置有一道重達百噸的漢白玉門,門後布滿各類致命的奇巧機關和暗器。在前後通道內,陷阱密布,機關重重。雖然如此,仍有各類盜墓者意欲盜掘,僅史書有記載的大型盜掘乾陵事件便有26起。五代時期,連盜12座唐陵而富可敵國的刺史溫韜,曾率5萬餘眾,大規模盜掘乾陵。但歷經數月挖掘,卻始終找不到墓道,最後因溫韜暴病而亡,乾陵幸免於難。唐朝末年,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也曾盜掘乾陵。幾十萬軍士在梁山主峰西側不分晝夜,輪番挖山,但始終找不到墓口,後官軍追剿,黃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離開乾陵。至今,梁山主峰西側仍留有一溝-「黃巢溝」。民國初期,軍閥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守乾陵,動用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但士兵們用炸藥炸了多處地方,卻怎麼也找不到墓道入口。 

    在富饒廣袤、物寶天華的八百里秦川,共有75座帝王陵墓,乾陵即是其中之一。乾陵位於咸陽市乾縣境內海拔1047米的梁山上,史書稱其為「歷代諸皇陵之冠」。在封建社會,國家稅收的相當大一部分被皇帝用於修建自己的陵墓,大量稀世珍寶往往作為陪葬品,隨葬於陵寢。乾陵也不例外,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以極其隆重的葬禮來報答高宗的知遇之恩,動用兵士和民工20餘萬人,晝夜施工300多天,乾陵玄宮才得以竣工。後來,武則天臨終立下遺囑:駕崩後與高宗合葬。唐中宗對乾陵再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大興土木,極盡奢華。由於唐高宗與武則天在位期間,唐朝正值盛世,國強民富,經貿發達,文化繁榮,所以乾陵陵寢也就成為一座舉世無雙的文物寶庫。據文物工作者考證,乾陵地宮空間約為5000立方米左右,即使按地宮空間的四分之一計算陪葬品,那麼,乾陵地宮內的陪葬品體積也有1200立方米左右,文物最少有800噸。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文物包括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卷帙浩繁的文史典籍、精妙絕倫的稀世器皿、令人嘆為觀止的綾羅綢緞、不可勝數的三彩陶俑等等。乾陵地宮內的壁畫也價值非凡。據記載,在唐代200多位知名畫家中,有110位參與過唐墓壁畫創作,從而使唐墓壁畫也成了絕世瑰寶。僅從乾陵的陪葬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馬球圖》、《宮女圖》、《禮賓圖》等5組18幅壁畫,已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另有69組82幅壁畫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乾陵建於公元684年,仿唐長安城設計。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因山為陵。說起唐代的因山為陵,與唐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賢內助長孫皇后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后一生深明事理,非常賢德。她深得李世民的喜愛,在逝世前留下遺囑:要求喪事從簡,不佔耕地,因山為陵。以後唐代將這一作法沿襲了下來。梁山海拔1047.9米,為石灰岩質的圓錐形山體。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即為乾陵。南面兩峰東西對峙,上面各有一個土闕,是乾陵的天然門戶。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乾陵的正南。陵前的登陵石階襯託了帝陵的宏偉氣勢。它的規模比南京的中山陵還大出三分之一,多出139級台階。匠心獨具的設計賦予了平台與台階種種深刻的含意。十八座平台象徵唐朝皇帝在關中的十八座陵墓;第一層34級台階象徵唐高宗在位34年;第二層的21級台階象徵女皇武則天執政21年;第九層的108級台階象徵佛教的108顆念珠。每月的初9為吉祥日,12個月的9相加起來正好為108,象徵每年會降下108個吉祥;第17層的21個台階象徵唐朝歷任21個皇帝;最後一個平台8級台階象徵八卦。八卦以乾為首、為上,因而乾陵也意味著天陵。由於這裡所處的位置獨特,左為山崖,右為深谷,前後為墨玉石台階,能產生迴音。尤其是在第8個平台中部,聲音特別響亮。據說在這裡輕擊四掌,可以聽到「消除煩惱」的四字迴音。再擊四掌。可以聽到「降來吉祥」的四字迴音。登上台階的頂端,便是司馬道的起點。在古代,帝王生前專供其使用的道路叫「御道」。死後特意為帝王修的道路稱為「神道」即「司馬道」。司馬道兩旁的這些石刻作品以其獨特的造型,形成了從陵園外城進入內城的頭道門戶。這兩根華表形體之高,居所有石雕之首。各由一塊天衣無縫的巨石雕鑿而成,渾然一體,給陵園憑添了一份莊嚴神聖的氣氛。華表又稱「神道石柱」,這種建築起源於遠古。最初是在木柱上端穿置橫木,成為路標。並且允許國人在上面提寫意見,所以又稱為「誹謗柱」。這裡的「誹謗」是中性詞,意思是「提醒」。隨著原始社會的瓦解,奴隸制度、封建制度相繼建立,人們已經不允許在誹謗木上提意見,而演變為刻上飛龍紋的華表,豎立於皇宮或帝王陵園之前,將其作為皇家建築的特殊標誌。乾陵華表也不例外。乾陵華表是由五部分組成的:雙層方形基座,覆盆蓮柱座,八棱形柱身,蓮瓣形花紋以及桃形頂部。柱身各面採用石刻畫中的簡筆筆法。蓮瓣形海石榴蔓草花紋,方形基座,象徵著吉祥。翼馬高大的身軀造型優美,強悍雄健,特別是馬翼舒展和諧,表現出神奇浪漫的想像。據說,這兩匹馬是千里駒,「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雕塑家們便展開了豐富的想像,給馬刻了一對捲雲翅膀,使得這兩匹馬如同騰雲駕霧一般。「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也正應驗了那句古語:「天馬行空,獨來獨往」。這兩匹翼馬的品種均屬於波斯馬,外形雖同,風格卻各有區別。西邊那匹輪廓爽朗,稜角分明;東邊這匹手法柔和,性情溫順。翼馬的底座有飛龍。鴕鳥石雕造型特殊,為鏤空浮雕。由於鴕鳥腿長頸細,如果刻成圓雕肯定不牢固,如果刻成一般浮雕,又缺乏立體感。這種鏤空浮雕解決了上述兩種缺陷。中國不出產鴕鳥,到漢代才傳入我國。先傳入的是鴕鳥蛋,《後漢書》中記載為大雀卵。物以稀為貴,它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也稱朱雀或鸞鳥。乾陵開創了以鴕鳥石刻豐陵的先例,以後歷代唐陵沿襲了這一做法。在鴕鳥之後,是石馬及牽馬人。10對石人為執戈將軍,是象徵參加葬禮的文武百官。他們腳蹬皮靴,腰束寬頻,表情溫和,看上去大致相似,但卻都有細小的差別。石人又叫「石翁仲」,傳說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名大將,姓阮名籍,與匈奴作戰時陣亡,被封為咸陽城的守護者。 

    《述聖記碑》:這塊碑石是安葬高宗時,武則天為他樹立的歌功頌德碑。高宗李治生於公元628年,死於公元68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他的母親是長孫皇后,因為得到母舅長孫無忌的幫助,所以被封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高宗本人體弱多病,朝廷大事,全由武則天裁決。高宗在位34年,於公元683年死於洛陽的貞觀殿,葬於乾陵。這通石碑高7.5米,寬1.86米,重達89.6噸,由七塊巨石組成。碑的頂部雕刻成廡殿形的屋頂結構,顯然是皇權的象徵,屋頂上雕龍畫棟,形象逼真,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基座雕有海石榴的花紋。該碑共由七節組成,即古人所說的「七曜」,也就是古代人們所理解的構成世界的七種基本物質:日、月、金、木、水、火、土。所以,《述聖記碑》也叫「七節碑」,象徵高宗的功德將永存人世。碑文由武則天親自撰寫,中宗李顯楷書,共8000餘字。內容大致是歌頌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現僅存1700餘字。該碑瀝粉貼金,異常地華貴,雖經幾千年的風雨剝蝕,上面的金粉仍依稀可辯。 

    《無字碑》:它雄偉高大,聞名於世。通碑用一塊整石雕刻而成,高7.53米,寬2.1米,側厚1.49米,重98.8噸。碑首有8條里龍纏繞,非常華貴。有趣的是,無字碑在立的時候沒有刻一個字,這也是得名為無字碑的原因。為什麼無字呢?後人的說法異常繁多: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女性,登上了皇位,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先例。如此巨大的功德,小小的碑石豈能容下?第二種說法認為,作為封建社會中的一位女性,竟然感冒天下之大不韙,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她的統治是否清明?功過是非還是由後人去評說吧;第三種說法認為,中宗李顯無法稱呼武則天,到底該叫母后還是皇帝,一時拿不準,於是沒有刻字,給後人留下一個難解之謎。不管怎麼說,作為封建社會的女政治家,武則天對促進唐代社會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功勞是不可磨滅的。無字碑在唐代空無一字,卻留有後人所刻的許多題詞。其中最珍貴的是大金天會12年,也就是公元1134年,用契丹文刻寫的《郎君行記》。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文字也早已絕跡。這段文字對研究女真族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這兩通石碑北側原有61賓王石像,現存60尊,是武則天為紀念參加高宗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下令雕刻的。石像身穿緊袖衣,腰束寬頻,足登皮靴,身背刻有國名、官職及姓名。這些石像的頭部,解放前就已被毀掉,身背後的文字也磨滅不清,只有兩尊石像背後字跡比較清晰。從字跡分析,一個人來自今天的阿富汗,另一個人來自今天的伊朗。上述石刻體形魁偉,恭敬侍立。真實地反映了大唐盛大的外交活動。  

    7.清東、西陵  

  

    清東陵、清西陵同時於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締約國大會上,被成員國全票通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河北易縣的清西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分別於今年4月和5月舉行了世界文化遺產標誌揭幕儀式。清初先建陵於遵化縣馬蘭峪西(東陵),雍正8年(1730年)選易州永寧山下太平峪為陵址(西陵),翌年興建泰陵,乾隆時有詔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間在東西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有東西陵之分。 

    清東陵位於北京以東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昌瑞山主峰兩側向東西伸展,層層降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清東陵始建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帝后妃陵寢,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寢。東陵內建有順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豐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以及孝庄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東陵、孝貞顯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孝欽顯皇后(慈禧)的菩陀峪定陵,還建有五座妃園寢。從1663年起至1935年止,先後葬入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包括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在內的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東陵建築,以孝陵為中心,左右排列在昌瑞山下。東側為景陵、惠陵,西側為裕陵、定陵,整個布局井然有序,氣氛莊重,肅穆和諧。各后妃園寢,大多數按照各墓主生前侍奉皇帝的關係環繞排列在各帝陵周圍,形成了以帝陵為中心的相對獨立系統。清東陵的建築布局,體現了中國的傳統美學觀點和宗法制度等級。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距北京120餘公里。陵區東起梁格庄,西至紫荊關,南到大雁橋,北止奇峰嶺,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餘平方公里。清西陵北依層巒疊嶂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東流的易水河,青草萋萋,古樹參天,風景雄偉而幽美。清西陵陵區內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後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西陵的陵園建築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餘間,石建築和石雕百餘座,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雍正的泰陵。泰陵居於陵區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其餘各陵分布其東西兩側。嘉慶的昌陵和泰陵並列,其規模與泰陵不相上下。道光的慕陵工藝精巧,規模雖小,但其工程質量之堅固超過了泰、昌二陵。崇陵是光緒的陵墓,在泰陵東5公里,是我國現存帝陵中最後建造的一座。 

    清王朝的帝陵陵址選擇在這二處是有原因的,特別是東陵的陵址,與政治風水極有關聯。所謂政治風水,就是假借風水外衣為其政治需要而服務。這在封建社會,是統治者所慣用的。入關後的順治帝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然而野史與傳說的雜亂,卻給東陵陵址的選定,披上了層令人恍惚的紗衣。其中一說是順治自己看中的:順治帝「嘗校獵遵化,至後為孝陵之地,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鬱非常,可為朕壽宮』。因自取佩?(即指環)擲之,諭侍臣曰:『?落處定為穴,即可因以起工』。後有善青鳥者(風水先生--筆者注)視之,相驚以為吉壤也。」(徐珂《清稗類鈔.方技類》)一說是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帝選中的,由於李自成殺進北京,崇禎帝未及為自己壽宮動工,就弔死在景山。明朝亡國之君未能如願享用的「萬年吉地」,於是就被清王朝開國之主佔用了。還有一說是欽天監杜如預、楊宏量等「勘測過孝陵」。產生多種說法的原因,是與滿族入關統治漢族有關的。清統治者入關後,在攻克揚州時,多爾袞曾致書史可法勸降,信中聲言:「國家之撫定燕京,乃得之於闖賊,非取之於明朝也。」清入關奪的不是大明天下,而是幫助明滅李自成的。反映到墓葬問題上,就出現了明崇禎帝選的陵址,傳給清世祖順治的「佳話」,這對於贏得漢人之心,在政治上是需要的。出於這個政治目的,順治的孝陵乃至清朝以後的歷代陵寢,大體都吸納了明朝帝陵陵制。 

    首先,關於墓葬的風水,完全遵循了關內漢族堪輿術的一套理論。如孝陵為順治自己選陵址一說;如乾隆帝在《哀明陵十三韻》中所稱:「英雄具眼自非常,豈待王廖陳其藝。」(王,指山東王賢;廖,指江西廖均卿,均為當時著名風水大師。)清帝選陵址,也是件宮內大事,乾隆帝自認為也學會了堪輿術,不需要聽任漢族堪輿家的點撥了。 

    其次,清東、西兩陵的地面建築,其大體格局,也同明陵相仿。以孝陵為例:石碑坊、神道、大紅門、聖德神功碑、石象生、石橋、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方城明樓及寶城寶頂等均備。只有聖德神功碑,自道光帝的慕陵開始,以後的四帝陵均沒設置。 

    第三,清入關前遵行的是火化。據《東華錄》記載,乾隆帝在追述滿清墓葬制式時曾說:「本朝肇跡關東,以師兵為營衛,遷涉無常,遇父母之喪,棄之不忍,攜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隨身捧持,聊以隨其不忍相離之願,非得已也。」土葬是滿族入關後才從順治帝開始的。順治帝雖然葬在孝陵,據載也是火化後才土葬的。他6歲登基,在位18年,24歲突然死去,成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據《大清會典事例》所載,順治十七年(1660),深得順治帝寵愛的董鄂妃紅顏薄命死去,福臨鬱郁不歡,不到半年因病痘死於養心殿。後在北京景山壽皇殿按佛教進行了火化。由浙江玉林通?的弟子茆溪行森禪師為其舉火,火化後葬入孝陵。因此,順治帝的孝陵葬式,是滿清墓葬制式轉向漢族陵墓制式的一個過渡。以後的清帝葬式幾乎全遵行漢族自古以來的「冢以藏形,廟以安神」這一墓葬制式。 

    第四,對龍文化的接受。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稱:「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咸池」、「北宮玄武」,四神拱衛天帝的「中宮」。後來有了發展,認為四神在天上是保衛天帝,在人間是保衛帝王和他的臣民,在墓中是保衛墓主和他的靈魂。四神在墓葬中的出現,最早在西漢晚期,而且很快在墓葬中盛行起來,成為中國古代漢族的喪葬習俗,陵寢制度。清帝陵中,不僅在地面建築中,隨處可見龍的形象,就在地宮裡,也是極力效法的。例如道光帝的慕陵地宮便是如此,還引出了個故事。按乾隆帝定的規制,道光帝的陵寢建在東陵,歷時七年,於1827年建成,並葬入了孝穆皇后。1828年某天夜裡,道光皇帝夢見孝穆皇后在一片汪洋中向他求救,醒來便覺不快,擔心自己的地宮出了問題,即去東陵查看,果然發現地宮浸水。道光帝大怒,下旨拆除陵墓,改在清西陵龍泉峪建造新的陵寢。道光帝認為地宮進水是「群龍鑽穴,龍口吐水」所致,在建造新陵時,將金絲楠木隆恩殿上的龍頭做了修改:整個天花板上,不用各帝通用的彩繪,而是用香楠木以高浮雕的手法,刻成龍頭向下俯視,張口鼓腮的形狀。除此,道光帝傳旨在隆恩殿的雀替、隔扇、門窗等各個部位,都用金絲楠木雕以各式的龍,龍頭朝上,形成「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景觀,以便讓龍在天上爭相吐香,不往地宮裡吐水。出於這個原因,在以後的帝陵中龍的裝飾才減少了。 

    第五,清初由於順治、康熙和雍正帝對漢地佛教的推崇,不僅表現在執政時期,在陵墓葬式上也留下了蹤跡。例如乾隆帝的裕陵地宮,在其石門、各堂的兩壁、券頂都有精美無比的佛像浮雕、圖案和經文。八扇石門雕有八大菩薩,罩門兩側雕有四大天王。前殿又稱明堂,其券頂刻有五方佛。中殿又稱穿堂,其東西兩壁刻有「五欲供」。五欲供為明鏡、琵琶、滌香、水果。天衣五件物品,寓意只要戒除五欲,即可進入西方樂土。中殿券頂處還刻有24尊佛像。後殿又叫金堂,券頂上刻著三個佛像,東西兩壁各雕「八寶」和一尊佛像。此外,地宮石棺床四壁還雕著整齊細密的經文,用梵(古印度文)番(藏文)兩種文字陰刻,達三萬餘字。簡直就是一座精美絕倫的佛堂。還有雍正帝的泰陵,在隆恩門西側有座配殿,為喇嘛念經場所。後來由於乾隆帝尊崇漢地歷代帝王所尊崇的儒學,將儒學視為正統,佛、道等視為異端,特別道光以後,漢地佛教文化在清帝陵寢中的地位才逐漸消失。 

    第六,清代每年清明的大祭,也完全仿照明代,皇帝或王爺要在寶頂上舉行上土禮。在祭禮前二刻鐘,皇帝在明樓方城下從王公大臣手中接過「竹篚』(盛貢物的小竹筐),親自奉篚將土送至墳頂,跪下畢恭畢敬地添土於墳上。為了尊敬死者,每次所用之土,均為石門工部專程預備的「客土」--精心選取的未經牛羊踩過的凈土。在舉行敷土禮時,皇帝與隨行官員們的腳上,都得套上事先準備好的黃緞襪套,如果一時疏忽,忘記穿襪套就踏上寶頂,則要被看作犯了大不孝敬之罪。 

    總之,清代的帝陵規制,處處都表現了入關初期所稱的思想,即清朝不是劫奪明朝,而是「幫助」明朝剿滅李自成的,是明朝的繼續與發展。顯然這是出於政治上的目的。關於墓葬方面,其實,無論是漢族墓葬文化,還是滿族墓葬文化,都統屬於中華民族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只是歷史在十五世紀中葉,讓這二個民族的墓葬文化交融而已,都是中華民族墓葬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寢,因坐落在瀋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與福陵和永陵齊名,合稱 「關外三陵」,但其規模宏大,結構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1651年),後經康熙、嘉慶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規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圍牆),極似一座小城。全陵佔地18萬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從下馬碑到正紅門;中部,從正紅門到隆恩門;後部,從隆恩門到寶頂。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頂。兩側呈對稱布局,建有輔助建築。前部在繚牆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築,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正紅門為繚牆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正紅門內的參道兩旁,有華表、石獸和大望柱,兩兩相對,既整飭又肅穆。石獸中最值得欣賞的是「大白」和「小白」。這兩匹石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據說是以墓主生前最愛騎的兩匹駿馬為原型雕琢而成。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裡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聖德碑」。隆恩門是方城的正南門,與碑亭相對。方城為後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於繚牆,彷彿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以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紅牆,故又顯得異常華麗。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內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8.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秦俑雕塑和製作的工藝,是中國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寶,宣示著我泱泱中華的古老文明。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秦始皇陵於公元前246年至208年營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據史載,前後歷時38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餘人。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陵園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築有內、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陵園佔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約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狀如覆斗。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現存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佔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築遺迹和陪葬物。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 

    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 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 這些按當時軍陣編組的陶俑、陶馬為秦代軍事編製、作戰方式、騎步卒裝備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這一組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高車和安車,是迄今中國發現的體形最大、裝飾最華麗,結構和系駕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秦始皇陵(英文名稱: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於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V)( 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編號: 200-005)。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9.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迹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在我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由於八九百年來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地面建築遭到破壞,但遺迹尚存,尤其是9座王陵陵台和已探明的140多座陪葬墓交錯有序、星羅棋布地散落在賀蘭山麓的沖積扇上,仍可見昔日的輝煌。西夏王陵陵區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東西寬約4.5公里,南北長約10公里,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平坦開闊,海拔在1130米至1200米之間。其規模與北京的明十三陵相當。初建時每個陵園均有地下陵寢、墓室、地面建築和園林,獨立佔地都在10萬平方米左右,形制與布局大體相同。由於西夏與內地的關係相當密切,因此其陵園平面總體布局,按照我國傳統的以南北為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局排列,兼容了唐代和宋代帝陵形制的建築布局和基本特點,而在陵台、墓室、碑亭、角台方面,又具備西夏獨有的建築風格,形成了漢族文化、党項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兼容並蓄的特色。昔日的王陵,根據文獻記載,從南到北分布著門煩、碑亭、月城和宮城,宮城內有獻陵和塔狀陵台等建築。陵台以夯土築成,七層八角,逐層內收,每層收分處為檐木結構,並掛有瓦當、滴水和屋脊獸;夯土台外部有砌磚包裹,陵台外形呈塔狀。而如今僅存夯土陵台、殘垣斷壁和一片瓦礫。西夏王朝是11世紀至13世紀党項族建立的統轄我國西部的地方民族政權。從元吳建國,共傳10帝,歷時190年,直到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的9座王陵分別是太祖李繼遷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吳泰陵、毅宗李諒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獻陵、祟宗李乾順顯陵、仁宗李仁孝壽陵、桓宗李純?庄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西夏自景帝李元吳稱帝至末帝李硯亡國共傳10帝,若加景帝追尊的其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共計12帝。西夏只有9座王陵,後三代皇帝因死於成吉思汗滅西夏期間,故未能造陵。陵園分成三個區域:南區、中區和北區,其中以南區的裕陵和嘉陵最大,俗稱"雙陵"。 

    西夏帝王陵墓見諸史籍的有:太祖李繼遷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昊泰陵、毅宗李諒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獻陵、崇宗李乾順顯陵、仁宗李仁孝壽陵、桓宗李純?庄陵、襄宗李安全康陵。據志書載:「李王墓賀蘭山之東,數冢巍然,即偽夏所謂嘉、裕諸陵是也。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西夏陵襲用唐、宋時代的昭穆葬法,由南向北按左昭右穆葬制排列,形成東西兩行。每座帝陵都自成獨立完整的建築群體,坐北朝南,呈縱向長方形制。四周建城垣,築有角台、神牆。神牆南端正中建左右對稱的闕台,台頂有闕樓。往北是碑亭,各陵所建碑亭不一,有兩座或三座。發現的殘碑,記載有陵主的生平事迹,用漢文、西夏文兩種文字碑刻。進入月城門內,在御道的兩側,原排列有許多雕刻精美的文臣武士石像,它們面面相對。內城,四面以神牆環繞,四角原建角樓,四牆正中置門闕。城內偏西土台是獻殿遺址,為祭典場所,其後偏西北有高大突兀的陵台。從已發掘的庄陵看,陵台殘高二十餘米,塔上多有磚瓦堆積和殘留椽洞,當初為八角五層或七層的樓閣式實心建築,這在中國陵園建築中是別具一格的。現在這由黃土夯築形似圓錐體的遺物,被國外友人稱為「中國的金字塔」。在獻殿與陵台之間有成魚脊狀的土梁,是墓道封土,封土下面便是通往墓室的甬道。陵台前現遺留有一大坑,為西夏陵遭劫時所致的盜坑,坑下部便是墓室,也就是地宮。西夏陵在蒙古滅西夏戰爭中,地面建築被摧毀殆盡,財寶被挖劫幾空。現在是一片殘垣斷壁,惟剩一個個土墩。一座座金字塔般的夯土巨冢,成為西夏陵的象徵。 

    明代安塞王朱秩炅有《古冢謠》詩曰: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雲是昔時王與侯。當年拓地廣千里,舞榭歌樓竟華侈。豈知瞑目都成夢,百萬衣冠為祖送。強兵健卒常養成,渺視中原謀不軌。 

    風雨西夏,党項悲歌。西夏在我國歷史上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業績和燦爛的文化,西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園中的一簇奇葩,西夏文字則是這簇奇葩中最為閃亮奪目的明珠。西夏陵殘碑是蒙古軍隊破壞西夏陵的見證。從目前收集到的三千三百多塊西夏殘碑看,一處出土的殘碑多則千百塊,少則幾塊,除了仁孝壽陵殘碑綴合出一塊能讀通的16字西夏篆文碑額外,其餘殘碑沒能拼集出一塊完整的碑文來。還有陵區出土的八九座石像碑座,獠牙外露,怒目圓睜,雙乳豐腴作跪狀,有人說是碑座,有人說是祭床,至今沒有定論,依然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可以說,遊覽西夏王陵,宛如進入一座迷宮,直惹得中外學者爭說西夏嘆興衰,指點九陵論長短。

    10.昭陵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淵次子,母竇皇后。封秦王,通過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而後繼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後中毒死,葬昭陵,年號貞觀。 

    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2公里九?山的主峰上。九?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有涇水環繞其後,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頗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嫉妒太宗之功,屢次陷害,欲置於死地而後快。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唐太宗先發制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爾虞我詐、嗜酒色如命、畋獵成性的兄長李建成,並同時殺死了謀害他的弟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自己當了皇帝。第二年改元「貞觀」。他繼位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勇於納諫,發展經濟,國力昌盛,出現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昭陵依九峻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後葬於昭陵。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後,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這裡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精心設計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於秦漢以來的座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潛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長安城的建制設計的。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宮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宮城之南,為百官衙署(即政治機構),外廓城從東南北三方拱衛著皇城和宮城,是居民區。昭陵的陵寢居於陵園的最北部,相當於長安的宮城,可比擬皇宮內宮。在地下是玄宮,在地面上圍繞山頂堆成建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門。據史書記載,昭陵玄宮建築在山腰南麓,穿鑿而成。初建時駕設棧道,棧道長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於玄宮,而棧道並未拆除,就在棧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宮人居住,象對待活人一樣對待皇后,待太宗葬畢,方拆除棧道,使陵與外界隔絕。玄宮深75丈,石門五道,中間為正寢,是停放棺槨的地方,東西兩廂排列著石床。床上放著許多石函,裡面裝著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干塊大石砌成,每塊石頭有二噸重,石與石之間相互鉚住。據《舊五代史.溫韜傳》載,「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陵墓的外面又建造了華麗的宮殿,蒼松翠柏,巨槐長揚。杜甫在《重經昭陵》詩中說:「靈寢盤空曲,熊黑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在主峰地宮山之南面,是內城正門朱雀門,朱雀門之內有獻殿,是朝拜祭獻用的地方,與門闕距離很近,整個遺址約10米見方,加門闕南面約20米見方的場地,仍然是一個狹小的遺址。在這裡曾出土殘鴟尾一件,經復原後高1.5米,寬0.6米,長11米,以此件的高度來推想,獻殿的屋脊,其高應在10米以上,應該是重檐九間,才能合於比例。門闕之間約5米,恰在獻殿正中。由此可推想這座殿堂是多麼高大;所有這樣的殿宇樓閣構成的建築整體,又是多麼宏偉。獻殿南面過20米的場地,是橫向的一條深溝,可證這裡不可能有別的石刻,也不可能再有別的建築物。九?山屬石灰岩質,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沖刷,不僅山陵建築無存,就連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但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造遺留之痕迹:山勢外形逞馬鞍形(當地俗稱筆架山),南面山體兩側岩層伸出,逞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窟窿等痕迹,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築有關。根據文獻記載,昭陵建築時,在南面山腰鑿深75丈為地宮,墓道前後有石門5重;墓室內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裝隨葬品。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這都可想像這個「山下宮殿」內部寢殿層層竅深和宏麗的情景。當時地宮外面還有許多木構建築,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於地宮前面四周山勢陡峭凸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用棧道連結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築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迴繞旋轉,這從杜甫所寫的《重經昭陵》「陵寢盤空曲」詩句中得到證明。雖然前人的這些記載未必絕對可靠,但從中卻可看出其規模的富麗堂皇和工程繁難的程度。昭陵四周當時建築,根據宋敏求《長安志圖》記載:「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寢宮為中心點,四周迴繞牆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周圍12里」。在主峰地宮山之北面,是內城的北門玄武門,設置有祭壇,緊依九?山北麓,南高北低,以五層台階地組成,愈往北伸張愈寬,平而略呈梯形,在南三台地上有寢殿,東西廡房,闕樓及門庭,中間龍尾道通寢殿,是昭陵特有的建築群。在司馬門內列置了十四國君長的石刻像:突厥的頡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爾、李思摩、吐蕃松贊干布,高昌、焉耆、于闐諸王,薛延陀、吐谷渾的首領,新羅王金德真,林邑王范頭黎,婆羅門帝那優帝阿那順等。這些石像刻立於高宗初年,反映了貞觀時期國內各民族大團結、唐對西域的開拓以及與鄰邦關係的盛況。這些石像在早年已遭破壞,今可見者有七個題名像座,幾軀殘體和幾件殘頭像塊。前人曾說這些石像,「高逾常形,皆深眼大鼻,弓刀雜佩,壯哉,異觀矣!」從發現的殘體來看,石像高不過六尺,連座約9尺許,並未超過常形,頭像殘塊可以看出確有深眼高鼻者,有滿頭捲髮者,有辮髮纏於頭者,有頭髮中間分縫向後梳攏者,有戴兜鍪者,但未見有弓刀雜佩者。服裝有翻領和偏襟兩種,其餘則不能確知。僅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這些石刻像也應屬於寫實之作。 

    在祭壇東西兩廡房內置有6匹石刻駿馬浮雕像,馳名中外,曾有詩云:「秦王鐵騎取天下,六駿功高畫亦優。」這是李世民自己選定的題材。他在隋亡以後,為統一割據的局面,鞏固唐王朝新建的政權,南征北戰,馳騁疆場,他騎過的六匹馬,聯繫他的戰叻。據說當時擔任營山陵使、工部尚書、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起圖樣,由築陵石工中的高手雕鐫而成的。這六具石雕駿馬是在平面上起圖樣,雕刻人馬形狀的半面及細部,並使高肉突起,稱之浮雕,也叫「高肉雕」。每邊三具,皆背靠後檐牆而立。居記載,原石在每塊上角有歐陽詢書太宗自撰的馬贊詩,隨後另有殷仲容隸書刻於座上,這些今俱不可見,原詩收入《全唐文》中。六駿的名為「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馬咼」、「白蹄烏」。現存西安市博物館,其中「颯露紫」、「拳毛馬咼」二駿,於1914年被盜運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昭陵六駿刻於貞觀十年,各高2.5米,橫寬3米,皆為青石浮雕,姿態神情各異,線條簡潔有力,威武雄壯,造型栩栩如生,顯示了我國唐代雕刻藝術的成就。在「颯露紫」中表現了唐太宗在與王世充作戰時為流矢所中,丘行恭進前為他拔箭那種親切形象。昭陵的這些石刻在品類、造型及題材上,既不取生前儀衛之形,也不用祥瑞、辟邪之意,獨具一格,所有石刻都是寫實,富有政治意義的不同凡響之作。 

    昭陵的寢宮,是供奉墓主飲食起居的地方,起初建築在陵墓旁邊的山上,後因供水困難,移到山下,稱「陵下宮」,在山陵的西南腳下,與南面的朱雀門大致在一條線上,後因山火焚毀,就移於封內的西南方的瑤台寺,距陵18里。據瑤台寺遺址出土的題刻殘石看,晚唐時期與建陵同祭於此。這裡是守陵宮女住宿之處,不但是皇帝謁陵、公卿巡陵必到之處,也是春秋祭、朔望祭、節日祭、日進食、朝夕祭之處,不是宮人供養如常制之處。 

    今昭陵下宮遺址未作清理,其規模不可知。

    昭陵還分布有功臣貴戚等陪葬墓167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個龐大的陵園。這是援引漢代的制度,唐代從獻陵開始。起初只限於賜葬,隨後允許申請陪葬,漸次擴到子孫亦可從葬陪陵。據昭陵有碑及出土墓誌記載:陪葬者或享受國葬,喪葬所需概由官府;或官為立碑;或贈米粟布帛;或賜衣物;或給羽葆鼓吹等。還有預賜塋地,以便生前就修造墳墓。也有為紀念戰功而起冢者,如李靖墓起冢象陰山、積石山;李績(徐懋功)墓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犍山(即郁都斤山);阿史那社爾墓起冢象蔥山;李思摩起冢象白道山等。再還有皇帝親為撰書碑文者:如魏徵碑為唐太宗撰書;李勛碑為高宗撰書,更足以說明他們所受的寵榮。陪葬墓的石刻也極為精美,溫顏博墓前的石人,魏徵墓碑首的蟠桃花飾、尉遲敬德墓誌十二生肖圖案和石槨,的仕女線刻圖等,皆為當時藝術精品。從墓內還發現大量的精緻的工藝品,例如李績墓中出土的「三梁進德冠」,花飾俊美,據說唐太宗親自設計了三頂,賜予最有功之臣,李勛得了一頂。眾多陪葬墓襯託了陵園的宏偉氣勢,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屬,更能點綴陵園繁華景象。同時也反映了唐太宗時君臣之間『義深舟楫」的關係。有「榮辱與共,生死不忘」之意。唐太宗能與功臣「相依為命」,既不濫殺功臣,且妥善安置,使能保持晚節,死後還能安葬在一起,這種做法在帝王中實屬罕見。 

    昭陵地面建築雖被毀壞了,又屢遭戰亂的破壞,但陵園遍布著豐富的古迹和文物,還藏有大量的古代美術工藝品及其他文物,有待發現。昭陵博物館裡展示了許多墓碑和墓誌,保存了大量的有關唐代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史料,為我們展示了初唐書法藝術的高度水平。   
推薦閱讀:

十大細節,小心婚姻潛在殺手
廚房裝修不可忽略風水廚房裝修十大風水知識
中國十大毒蛇,你認識幾個?
心理學家:解析十大夢中鬼

TAG:中國 | 古代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