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腳印

人生哲理: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腳

 

魯迅先生在《故鄉》里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喻指人生,那泥濘自然指的是在人生道路上所經歷的一系列困難與挫折。由於自己時常去鄉下走泥巴路,感悟特深。人生,真的就是那樣: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腳印。

 

古人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這句話點出了生活中的現實,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很難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困難;而能夠在自己的人生歷史上留下精彩的痕迹,就需要堅強地客服,積極地進取、迎難而上,否則將會碌碌無為,人生自然也就平淡無奇了。成功不在於能夠獲得什麼,關鍵是能否戰勝自我,每個人的能力等都不盡相同。但是盡自己所能做到更好,那就不錯了。

 

有一個故事。鑒真和尚剛剛剃度循入空門時,寺里的住持讓他做了寺里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鑒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鑒真的房門,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芒鞋。住持叫醒鑒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芒鞋做什麼?」鑒真打了個哈欠說:「別人一年一雙芒鞋都穿不破,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該為廟裡節省些鞋子?」住持一聽明白了,微微一笑地說:「昨天夜裡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座黃土坡,由於剛下過雨,路面泥濘不堪。住持拍著鑒真的肩膀說:「你是願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鑒真回答:「當然是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住持捻須一笑:「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鑒真說:「當然。」住持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鑒真十分不解地說:「昨天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住持又笑笑說:「今天我倆在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鑒真說:「當然能了。」住持聽了,微笑著拍著鑒真的肩說:「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腳印啊。」

 

人生的道路總是泥濘不堪的,不可能平平坦坦、鋪滿鮮花的。但要留下有價值的腳印,就必須走過泥濘不堪的道路。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他們不經歷挫折和坎坷,平平淡淡地過一生,什麼也沒有留下。而那些經歷風雨和坎坷的人,在困難中不停跋涉,所以一生過後,他們就留下了有價值的腳印。沒有風浪不是大海,沒有坎坷不是人生。人生經歷坎坷,生命才會深刻。

 

這裡的「泥濘」,象徵挫折、困苦、磨難。每個人都要有在「泥濘」路上行走的經歷,也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才懂得平坦道路的難得與可貴,才懂得珍惜。同時,也才能得到鍛煉與提高,從而以更高的素質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當然,沒有人希望總是在泥濘道路上行走,哪個不希望走平坦的道路呢?但現實中不可能只有好路而沒有差路、壞路,而且,你沒有在泥濘道路上行走過,就難以獲得在泥濘道路上行走的經驗。

 

在生活中,有的人總是怕困難;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的人遇到複雜情況不是畏首畏尾,就是衝動蠻幹,結果處處不順。因為他沒有經受種種複雜情況的鍛煉,應對風險的能力和經驗欠缺,因而在關鍵時刻難以取勝。我們知道,無論自身的條件多麼好,每個人所碰到的現實情況總是錯綜複雜的,如果不注意在複雜困難條件下經受鍛煉,則無法應對複雜情況。因此,要真正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輝煌,就要在平時敢於直面各種困難,不怕挫折與磨難,不消極迴避「泥濘」道路,學會處理各種複雜情況,在困難中磨礪自己。這樣,才能夠應對各種困難,關鍵時刻能夠經受住考驗,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是很艱難的,每個腳印都那麼清晰可見,長長的一串,頗象藝術作品,但它不是作品而是人生的真實足跡。在那條路上,我的雙腳已經沾滿污泥,就像從一條泥濘的小路走向寬闊的大道,經歷過許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和艱辛。「泥濘的道路才能留下腳印」,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話,不僅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座右銘,也是我們處世的辨證思路。

 


推薦閱讀:

當你可以用犧牲一個人來換取一個百個人的生命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藝術對於那些無法欣賞他的人有意義嗎?
說一說你覺得最有哲理的一句話?
假設靈魂存在 那我們在思考的是靈魂還是意識?靈魂與意識的關係?他們與肉體緊密結合在一起是靠什麼?
趣談八字規則包含的深度哲理(一)

TAG:人生 | 哲理 | 人生哲理 | 道路 | 才能 | 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