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杜甫的酒趣(2)

  杜甫飲酒雖然沒有留下李白那樣豪放飄逸形象——李白因此成為中國飲酒界的形象代言人——但是他也留下了很有創意的喝法。有一次來了客人,可是家裡沒有儲藏酒,去買又嫌路遠,就向鄰居暫借,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夏日李公見訪》)。最有意思的當數《客至》所描寫的情景: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這一次的飲酒場景有點不好理解,既然客人已經進了蓬門,何須再來隔籬乾杯呢?很可能是詩人再宴請熟人(前人指出:賓是貴介之賓,客是相知之客)的時候,愛酒的鄰居也來湊興。雖然酒菜簡陋,但是有了隔籬對飲的別緻場面,頓時顯得「超脫有真趣」!

  「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個愁」(《落日》),散了愁的詩人,就會顯出種種可愛的醉態來。「前村山路險,歸醉每元愁」(《題張氏隱居二首》其二),「身過花間沾濕好,醉於馬上來往輕」(《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應慮老夫見泥雨怯去……》)。醉酒後,膽子變肥變大,相信醉過的人都是有體會的。但是,《九日蘭田崔氏庄》一詩所描寫的詩人的風雅就是普通酒徒所可能擁有的:

  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

  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前人讀到這首詩的,留下了許多讚美之詞,文雅曠達、慷慨纏綿、風流倜儻、趣味深長、悠然無窮,一大堆。讀者只要讀懂了這首詩,大概沒有不表示贊同的。

  回顧杜甫一生,除了壯年「快意八九年」(736-745)和避亂入川後在成都和夔州過了六七年的安適生活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亂、逃難和貧病交加的困境中度過的,他只活了59歲。

  毫不諱言,飲酒對他來說是為了增加生命的密度,當然也是為了追求樂趣。所以,自古以來,酒色游宴是尋常連稱的。我們讀古詩十九首中的「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如此看來,飲酒難道不就是一種人生的樂趣嗎?

  再回來補充一句,先後在長安活動的飲中八仙那種令人景仰的酒後言行,除了杜甫,還有誰能如此傳神地將其雕塑成一組不朽的快樂群像呢?至少可以肯定,一個不會飲酒,沒有深刻理解酒中之趣的人,是絕無可能做到的。(車 夫)

[責任編輯:李姝昱]

第1頁 上一頁 1 2 共2頁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中杜甫唯一真朋友,若他一直在,杜甫不至於結局凄涼
圖蟲風光攝影:杜甫草堂
李白為什麼不給杜甫回信?
杜甫的詩全集
問:胡震亨《唐音癸簽》中對杜甫的評價,其中「好自標榜,即以詩入詩」,請問,以詩入詩怎麼理解?

TAG: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