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部分學習 之 密乘戒、菩薩戒  清定上師講授

   上師開示:(菩提道次第廣論學習小組)要著重好好學習密乘戒、菩薩戒、事師五十頌。

   因此這裡把上述內容重新做整理錄出,以供師兄共同學習。

    菩提道次第廣論北京學習小組,年前把新譯廣論上冊共同學完了(《新譯廣論》共上中下三冊),春節初一上師給做的開示。      

 

 

文殊五字真言 戒律綱要(能海上師版本)

 

一、  聲聞乘戒

1、皈依戒

2、七眾別解脫戒

3、受八戒偈、五戒偈

二、  大乘菩薩戒

1、 菩提願

2、菩提行偈(根本戒18條)、四纏頌、三品犯頌、舍戒復戒頌

3、惡作戒46條,其中攝善法戒即攝六度34條、饒益有情戒12條

三、密乘戒

1、根本罪十四戒

2、惡作八戒 又二

3、五方佛個別戒、五方佛總攝戒

 

具體內容如下:

一、聲聞乘戒

1、皈依戒 

皈依佛竟,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外道邪眾。

 

2、七眾別解脫戒略頌

誰稱佛弟子,總攝為七眾。皈依佛法僧,正見不邪倒。下座從師受,不犯皈戒條。

居家眾二種,近事男與女。終身受五戒日夜八關儀。五戒許缺支,八關隨力持。

開中唯除酒,余則隨律制,亦稱咨審戒。事前問律師,詳審自堪能。受時有卷伸。

出家眾有五具足比丘僧清凈出世心,如律而授受。戒相二百五,無犯犯者凈。

比丘尼戒相三百四十八清凈出世等,具如比丘論。為現身脫苦,別解脫難聞。

荷如來家務,令佛子相繼。使正法不缺,應出家受具。沙彌沙彌尼,終身具十戒。

著染衣舍俗,為具足之基。有女須正學,六法二年持。複次近事男女,或沙彌比丘,應各加入已所受戒頌,於此誦之。

 

3、受八戒偈

皈依佛法僧,凈心持八戒。不殺不盜取,不淫不妄說,不飲用諸酒,不香花蔓塗身,

歌舞娼妓等,座高廣大床,非食時而食。並供養三寶,和尚阿闍黎。一切如法教,

奉行無違逆。於上中下座,三業常恭敬。復方便勤求,坐禪及誦經。乃至諸學問,

勸助作福等廣開涅槃路,閉三惡道門。作出家之基,增長正業行。從諸果諸向,

羅漢道果成。

五戒偈

皈依佛法增,盡形持五戒。不殺不盜取,不淫不妄說,不飲用諸酒。終身無違犯,

並供養三寶。和尚阿闍黎,一切如法教。奉行無違逆於上中下座。三業常恭敬,

復方便勤求。坐禪及誦經,乃至諸學問,勸助作福等。廣開涅槃路,閉三惡道門。

菩提戒之基,增長正業行。從初地至十,菩提道果成。

 

二、大乘菩薩戒

1、菩提願

三寶財法應守護,勿因怨愛起貪瞋。勿執持愛心怨心而起貪瞋諸惡門於善知識應依止,受用作善迴向余。受用衣食等,應思來處有情而發願度脫。每做一善必迴向一切有情。

諸師尊前作欺誑,他人作善令悔疑。嗔恨罵辱於菩薩,心不正直作方誑。

於諸有情不欺誑,於諸有情正直心。於諸有情如來想,令諸有情圓菩提。以上為應修四白法

 

2、菩提行偈

(一)贊己毀他(二)慳法財 (三)不忍懺謝反打辱

(四)棄捨大乘持偽法     (五)盜三寶物(六)謗三乘

(七)奪衣反俗(八)五無間  (九)謗無業果諸邪見

(十)破壞村等(十一)妄說空(十二)退他菩提(十三)謗別戒

(十四)毀謗聲聞緣覺乘    (十五)嫉毀妄慢過人說

(十六)貪利炫賣言自得    (十七)恃力奪取禪給誦

(十八)退菩提等廿五心        如是十八根本罪

四纏頌 下二頌須連誦

於罪有怨更欲造,無慚愧心深愛樂,不見為罪謂功德,四纏具足上品犯。

三品犯頌

若但以罪為功德,或加前三之一二,如是名為中品犯,唯前三者下品纏。

舍戒復戒頌

若犯上品即舍戒,若犯中下得惡作,舍戒現身堪更受,不同比丘別解脫。

 

3、惡作罪十頌

如是惡作四十六,攝諸善法益有情,攝善法者攝六度,其中總有三十四,

障施有七戒有九,忍四精進禪定三,障般若者為八種。

障礙布施的七條

(一)三業不敬於三寶   (二)大欲無足數數貪

(三)不敬耆德(四)不好答 (五)延請不往(六)不受施

(七)如理求法不施法

障礙持戒的九種

(一)於惡有情懷嗔恨    (二)護他律儀不共學

(三)應不共學(四)開性罪 (五)邪命取財及(六)掉動

(七)不樂涅槃(八)不避護 (九)於他煩惱不制止

如是九事障屍羅

障忍四者 (一)嗔報嗔(二)犯他不謝 (三)不受悔。

(四)懷恨他惡執不舍

障礙精進惡作三 (一)攝徒(二)眠樂 (三)喜世論

障礙禪定亦三種 (一)不問(二)蓋障三)貪味禪

八種惡作障礙般若

(一)輕聲聞乘(二)廢自乘(三)勤修異道(四)樂外論

(五)於大乘中分勝劣   (六)自贊毀他(七)不往聽

(八)依文舍義不敬法      如是八者障般若。

十二條饒益有情戒

(一)八事不助(二)不看病(三)不濟七苦盲聾等

(四)見作非理不正說   (五)恩者不報(六)不解愁

(七)求財食等不給施   (八)不以財法攝徒眾

(九)不隨他心(十)不讚揚(十一)不作擯責(十二)神通等

此之十二益有情,     總攝三聚應修學。

 

三、密乘戒

1、密誓(即密乘戒)根本罪十四戒

(一)違依止法罵辱師  (二)輕玩故犯三律儀

(三)嗔恨心說同學過  (四)有情離樂生歡喜

(五)畏佛道難退菩提  (六)謗三乘法非佛說

(七)灌信不具授密法  (八)輕損自蘊不如佛

(九)於真空理心不信  (十)破法惡人身口慈

(十一)空無我觀日夜廢 (十二)堪承法器壞善根

(十三)不受供肉輕事密 (十四)諂誑妄說婦女過

除第五戒退菩提    餘四纏具犯根本

2、惡作八戒

(一)不凈伴侶演秘義(二)任意力作止戒違

(三)不隱經像鈴印等(四)於福會中作喧諍

(五)凈器問法倒妄說(六)無信聲聞中七夜

(七)初修我慢執自法(八)灌頂缺信受深義

又二 (九)加行不具入曼茶(十)觸火壞種杜貞等

3、五方佛各別戒

東方佛六攝三聚       三寶日夜六次歸

中央佛戒為四種    (一)自作本尊眾生緣

(二)雙運觀想及(三)印往 (四)阿闍黎前六次禮

南方佛戒亦復四    (一)(二)(三)無畏及(四)慈施

西方佛三(一)顯三乘 (二)密教儀軌(三)、瑜伽心

北方佛二(一)嚴持律 (二)真諦供養力供養

五方佛總攝戒

無盡眾生解脫等,安住律儀涅槃中。

 

 

 

2009年2月6日整理

 

有關戒律及發菩提心部分講解摘錄 清定上師講授(一)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筆錄》

有關戒律及發菩提心部分講解摘錄

清定上師 講授

  今天我們給你講,講五字真言,嗡阿巴雜那的……,講過傳過了,你就可以大大地修,快快地成就。

還有戒律,比方我講的《五字真言》這本書,加行法里的大部分是講戒。因為從整個修行來講,是戒、定、慧三學,一定要把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修好,而後發菩提心,知母、念恩、報恩、慈心、增上心,要發起真正的菩提心。而後入定。而後修二十空,開發成佛智慧。體、道、果,一定要照空上次第,沒有次第修行,自己不要亂搞,這是不行的,一定要照規矩。

「如理守護」,就是要守法守戒。

「母等眾生,輪迴解脫,如妙吉祥我願成」,要解脫一切眾生的輪迴生死。輪迴生死就是墮地獄等受苦啊!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幫助眾生解脫輪迴生死。《心經》最後,第一句「揭諦揭諦」,我們自己要解脫。第二句「波羅揭諦」,度一切眾生解脫。最後,要自他都成佛,叫「菩提薩婆訶」,迴向眾生及佛道。文殊師利菩薩妙吉祥菩薩,他是怎麼樣修的,我願意學,發這個願。底下是把上面所講的歸納起來。

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攝受於有情,代眾生受苦,勤修諸善根,不舍菩薩業,不離菩提心,如是等供養。

「能如說修行」,我們一定要按文殊菩薩講的、教我們的依教修行,依教奉行。

「利益諸眾生」,不為自己,而是為利益一切眾生。攝受到有情。

「攝受於有情」很多人把對自己好的人,一天到晚不忘記,攝受他。對自己脾氣不好的,甚至於打罵你的,還有要你的命的,就不依他了,甚至看都不願意看他了,那不行的。我們菩薩不許的。殺我、要我的命——生生世世要我的命,我還是要度他。他不是別人,是我的父親、是我的母親,要這樣想。

「代眾生受苦」,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歌利王割他的鼻子,割他的耳朵,割他的舌頭,打他的腳,斷他的手。歌利王打過之後還問釋迦佛:「我們這樣對你,你恨我嗎?」佛搖搖頭,表示不恨。歌利王說:「你不恨我是假的,我這樣子對你你能不恨?你怎麼表示才能證明你不恨我?」佛就講了:「假使我有恨你的心,我就這樣子永遠殘廢下去。我沒有恨你的心,我身子完全可以恢復。」他一講完了,手腳、耳朵、眼睛等完全恢復了。這樣子一來,歌利王就在佛前懺悔了。佛就對他說:「你這樣子能懺悔很好,我將來成佛時,我先度你。」結果這一次,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五比丘當中,有一個比丘就是當初打佛的這個人。佛度他成他就了阿羅漢果,以後呢,在法華會上究竟成佛了。要這樣子徹底忘我利他,代眾生受苦。

又比方說,六六年到七五年,幾年當中,我們事先不知道。六六年我們師父能海老和尚到北京開會,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告訴我,有個新的運動今年要到來。這樣我就曉得了,不久會有新的運動要來了。我一觀察,這幾十年,眾生都有苦難,要把這個苦難縮短時間,怎麼辦?修懺悔法。首先,修普賢菩薩的,金剛薩垛的百字明咒,十萬修了不夠,再修十萬,看情況有沒有轉變,能不能降伏,由三十年減到二十年,由二十年減到十年。

「勤修諸善根」,就是說,一切惡業不去造作,一切善業要努力去做。

「不舍菩薩業,不離菩提心」,菩薩業就是六度萬行專門忘我利他,菩提心是成佛的因、種子。沒有菩提心是不行的,菩薩業和菩提心要合攏來修,這一點是非常要緊的。

「如是等供養」,這是總結了,把上面所講的我們所修的一切善法資糧,用來供養本尊三寶。

底下,,是加行法的第(七)項——懺悔。

懺悔偈:

上師妙吉祥,十方諸如來,正法賢聖僧,慈悲憶念我,無始至今生,由貪嗔無明,起身口意業。

上師妙吉祥就是我們的本尊,還有十方諸佛,以及佛說的正法,住持如來教法的賢聖僧眾。請你們以慈悲心憶念我,聽我懺悔。我從無始以來直到現在,由貪心、嗔心等無明煩惱,我執煩惱,起造身口意業。由身子造作殺生業、偷盜業、邪淫業;口,妄言業、惡口業、兩舌業、綺語業;意,貪嗔痴業。

作十惡無間

十惡就是我所講的身三、口四、意三,十種惡業。無間就是五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僧。這是五無間罪。

破三皈五戒

我們皈依了三寶之後,如果心不清凈,還相信天魔外道,看外道的書,還同相信外道的人坐在一起,這個就是破三皈依。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白衣戒。

別解脫戒等

底下我們詳細地講。什麼叫別解脫戒?各人身份不同,他所受的戒也不同的,這叫別解脫。一定要持這個戒那麼什麼人都能解脫。佛弟子共有七眾嘛,底下要講七眾別解脫戒。在家居士,男居士,女居士兩眾;出家的有沙彌、沙彌尼、正學女、比丘、比丘尼。一共七眾,所以有七眾別解脫戒。

違菩薩律儀

違犯了菩薩戒,在家者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出家者有六重四十八輕戒,這是菩薩戒。

背密教誓句

我們灌頂之後,有十四種根本戒,其他還有各別戒。我們發的願,叫誓句。

底下主要的,不孝輕慢師,不敬梵行侶,墮逸遠三寶,罵僧謗正法,輕辱謗正法,輕辱有德者,危害有情類,自作若教他,或見聞隨喜,人天解脫障,輪迴諸苦因。

上面是講的戒,底下是對聖僧了。第一個我們上面講的,上師妙吉祥,十方諸如來。上師代表十方諸佛,我們將來有空的時候,要講《事師五十頌》,要怎麼樣對待上師,不起一點疑心,起恭敬心。這個《事師五十頌》,我們海公上師在西藏依止康薩仁波卿時,每天早晨兩點鐘下山,背一個背篼,把清水背回來,燒成酥油茶供養上師,七年如一日,第一次進藏七年,一天不停,下雨下雪照樣這樣修。為什麼能這樣精進修行呢?他是照《事師五十頌》來依止上師的。《事師五十頌》里詳細地講對上師的信心問題。

「不孝輕慢師,不敬梵行侶」我們對修行的人,都非常尊敬,我到昭覺寺來,對昭覺寺的老師父們,我都當他是我的剃度恩師。我是在昭覺寺受的比丘戒,所以把他看作是我的授戒恩師,我是在昭覺寺學法的,所以把他看成是學法恩師。把他們看成自己的「三師七證」。所以我們昭覺寺的師父們都歡喜我,看到我就合掌,有人頂禮,我一樣地還禮,恭敬他。要恭敬梵行侶。

「墮逸遠三寶」,有些人,家裡事情不多,開頭對三寶可能還很恭敬,天天念經,天天禮拜。慢慢地時間久了之後,經也斷了,不念了,水也不供了,也不禮拜了,這樣子叫墮逸、墮落,墮逸遠離三寶,有些人曉得我們正在講經,他有時間還不來聽。

「罵僧謗正法」,在家居士對出家人隨便批評,說壞話,這是罵僧,不可以的。那麼,僧眾當中有缺戒的情況怎麼辦呢?就是私下對他當面反映這個情況,而不能誹謗、公開地講。

「輕辱有德者」,有些人自己修行不夠,人家的修行比你的好,就心裡不高興,或者說他,他有什麼修行啊?還不是同我們一樣。這樣子叫輕辱有德者。

「危害有情類」,就是說,一切眾生我們不能害他。比方說,舉個例子,夏天來了,蚊子叮到身上咬,又癢又痛,很多人不知道,一折就把它拍死了。不信佛法的人這樣子對它。我們修密法的人不能這樣做。不能把蚊子一下子拍死。你自己進行觀察,蚊子的前輩子是什麼,還是蚊子,再前世是狗,再前世是個人,或許是你自己的母親。那你該怎麼辦?你就對它說,你是我的母親,你現在墮了蚊子了,受苦。我的血是發了菩提心的血,你盡量吃。吃夠了,以前是受苦的,下輩子你快變人。我沒有死之前,我來度你。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它懂得了,它吸過血之後,嘴巴一翹就死掉了。我們又觀察,它死了又生在什麼地方?過了十多年以後,我們再去找他,度他。這個就是說不能危害有情類。

「自作若教他」,自己做了壞事,還叫人家做。有很多人歡喜吃雞、吃鴨、歡喜吃魚,自己雖然不殺,喊人家,你幫我把這雞殺一殺,雞是人家殺的,雞是你吃的,這個命債是歸你還的啊!這是說自作教他。

「或見聞隨喜」,在我們家鄉到了過年的時候,家家都要殺豬,養豬就要殺。這個殺豬的人,殺豬的生意好得很,忙得不得了。再講這個豬,臨到要被殺的時候,被按在凳子上看到刀就怕得不得了。在這個時候,看你怎麼辦?你到底同情豬還是同情這個殺豬的人?你同情這個豬就趕快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希望它臨死的時候不要太苦。遇到有些殺豬的人,按豬按不穩脾氣了,拿剪刀剪一刀,把它喉嚨殺斷了,叫一聲就死了。那麼你就念南無大慈大悲接引阿彌陀佛。接引它到極樂世界。它剛剛才死嘛,你念阿彌陀佛它就能生極樂世界嘛,超度它嘛。見人家做壞事,我們不能夠隨喜。你隨喜這個殺豬的人就是你欠豬一條命。這是講見聞隨喜。

「人天解脫障」,你要是惡業做得多了,就會墮地獄、墮餓鬼、墮畜生。我前面講的五無間罪等,殺父、殺母,有些人平時沒有把小孩子教育好,等他長大了,結了婚以後,他看不起自己的父親母親。父母一說他,他就發脾氣。父母一罵他,他就打父母一不留心就把父母打死了。象這種罪就是無間罪,墮入無間地獄,幾百幾萬年長時受苦。能夠多造善業的人,死後就生天上;善業惡業都造的生人間。那嘛,要生在人天道是極不容易的。我們今天能夠轉法輪,今天大家能夠聞法,你不是人身你就聞不到這個法。所以人天是難得的。生在天上就是神仙,但是你能了生死,在天上福報享盡時,下輩子墮落在哪一惡道還不知道呢。這些都是你解脫的障礙。是輪迴諸苦之因。輪迴是生死流轉受苦的,叫苦因。

那嘛,這些罪障都提出來了。「我今大慚愧。一一皆懺悔」我今天生起大慚愧。什麼叫「慚」?人家有的功德,我沒有;人家沒有的我具足,我有。我過去有的善根,現在退了,別人做的惡業懺悔過了之後,我們要聽他懺悔。一一皆懺悔。我們所造的罪業,一樣一樣地發露出來懺悔。什麼叫「懺」?懺就是希望過去所做的壞事從今離開。悔,就是今後一切惡業決定不做。

隨喜無邊善,迴向遍有情

一切正覺世界的佛、菩薩、聲聞、緣覺的一切功德我隨喜。一切眾生的善業我都隨喜,這是無邊善。以一切功德,自己的善根用來迴向遍有情。我或別人念經,念一個咒子,做一件好事,這個功德全部迴向給父母眾生。希望他們快快種善根、成佛。

我禮妙吉祥,願大悲哀愍

現在我頂禮文殊師利菩薩,菩薩是代表十方諸佛如來嘛。也代表正法賢聖僧。代表佛法僧三寶嘛。文殊師利菩薩護佑我,使我今生修行能夠成就。這個是印在書的懺悔文,還有這裡沒有詳盡的,你自己所造的罪業自己要在這個地方發露出現懺悔。

我們廟上,從我來了之後,就建立了半月半月誦戒的制度。一月二次,十五和大月的三十,小月就二十九誦戒。誦戒的時候,通知大眾集中到齊,推舉一個人來誦戒,誦戒之前我們先在佛前懺悔,把過去現在受了戒以後犯的,這半月當中犯的過失,以及過去沒有懺悔乾淨的全部要懺悔。這是很重要的。那嘛,我們要安居了,今天是五月初七了,再過一個禮拜就開始安居了,今年因為是閏五月本來是四月十五開始安居,現在我們從閏五月十五開始,經六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安居圓滿。我們講這個《五字真言》要詳細地講、講好。我們安居期間,還要講別的經,然後給師父們講戒律、講密法。能聽到《五字真言》很不容易。聽到之後,你要好好地學、好好地修。自己有罪業就好好地懺悔。我每次懺悔的時候除了文上所講的以外,還把自己犯的其他罪業都在佛前提出來。只要你在佛前提出來懺白之後,十方諸佛都承認你了,你這個罪業都消滅了。主要的是懺悔過後,不要再犯。再犯的罪就大得不得了,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到。今天就講到這裡。

 

                              第四講

 

我們修行,主要是從戒律上一步步依戒依法,精進修行。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現生修行要成就。

加行法的第誦戒,首先是皈依戒

第一個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

我們一切眾生,本來都具足佛法僧三寶的自性三寶,當初由於一念無明,把這個自性三寶蒙蔽了。現在我們遇到本師釋迦如來出現於世,給我們講的道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性,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智慧德性,都具備自性三寶,就是因為一念無明,內執著「我」。外執著「法」,眼、耳、鼻、舌、身、意,被色、聲、香、味、觸、法蒙蔽了。現在要回頭是岸,回頭是什麼意思啊?回到自己的本性、佛性、覺性、真性、清凈性。這個「性」,覺者,不迷;真者,不變;凈者,不染。我們要憶起自己的本性,覺性的作用,快快修行成佛。這個是要緊的。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要依靠事相佛法增三寶,引發我們自性的佛法僧三寶,使我們早日回到覺、真、凈的本來面目。這個是最要緊的。還有要緊的是底下講的皈依戒:

皈依佛竟,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外道邪眾。

這三個條件,大家一定要遵守,把這個皈依戒守好。我們今天都是皈依了三寶的佛弟子了,皈依的手段,完全是具足的,因此是正式的十方諸佛的弟子了。十方世界諸佛菩薩都承認我們是佛弟子了。我們一定不能改變對三寶的信心。

我們要保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子一個清凈的、無上的信心。可以把這輩子的生命舍掉,也不皈依天魔外道。比方說,假使有這種因緣,象以前文革期間,說佛法是迷信,你相信佛法就是相信迷信。他們就要整你。其次要把你抓你去坐牢房,你如果要堅持你的信仰,甚至會槍斃你。假使這種境界現前的時候,看你心裡怎麼想?怎麼辦?我們當初一進去就跟他們說了,你們憲法上規定,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我們信仰佛法是為了大眾利益,不是為了個人;我們相信佛法,但並不是不知道什麼是迷信,我們是正確的信仰,是正法,不是迷信。你要我坐牢,就坐牢;你要槍斃我,就槍斃我好了,決不動搖。結果他沒辦法了,只好承認你信仰佛法是正信了。所以要寧捨生命,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現在有個要緊的事給大家講一講。現在社會上流行學氣功,氣功里的調身,使身體健康,是有一定利益的,他裡面的很多東西是盜取我們佛教里的修定的方法。還綜合了幾千年前道家的一些修法。有些為了個人名譽,個人利益的人,去誹謗佛法,不打自招。有很多人學了氣功,結果出了毛病嘛。所以我們佛教徒對這個氣功一類的事情,要正確看待。你們皈依了佛法僧三寶以後,不要去搞氣功那一套。我們依戒定慧三學來修,不是依那些氣功來搞,搞出毛病以後,後悔都來不贏了。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了。

我們皈依了佛,決不皈依天魔外道;我們皈依了法,決不去看外道的書籍;我們皈依了僧,決不同外道的邪眾一道。我們一定要清清凈凈的,我皈依覺、皈依真、皈依凈,這是最好的。決不能夠走歪路,這一點大家特別要注意到!這是皈依戒的內容。

以下是七眾別解脫戒略頌

這個是佛滅度後,有個論師叫功德光論師,他把整個的戒律寫成一部書,叫《戒海》後來他的弟子無著菩薩又把《戒海》詳細地解釋明白。戒,包括的範圍很大,所以叫「戒海」,裡面主要是說明白別解脫戒。

各人的根器不同,受的戒也不同,但是於所受的戒一定要遵守。佛弟子一共是七眾: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二眾。什麼叫居士?在家學修戒定慧三學的在家學佛者,稱為居士。光是受了五戒的居士,叫近事,接近戒定慧三學的事;再能持八關齋戒的叫近住。這是依戒定慧修學的在家二眾。出家有五眾,沙彌、沙彌尼。沙彌這二個字就是說,皈依佛法僧,出家求解脫,這個叫沙彌、男的叫沙彌,女的叫沙彌尼。戒律完全具足的是比丘戒,比丘是受具足戒圓滿的,比丘尼的具足戒有三百四十八,還有一個叫正學女。那麼,出家五眾同在家二眾一共就有七眾了。功德光論師所寫的《戒海》以及無著菩薩寫的解釋,都很長。大家學起來很不容易記憶,因此我的師父能海老法師把它寫成頌子,大家把這個頌子背得了就全部知道了。

誰稱佛弟子。總攝為七眾。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正式佛的弟子呢。總共歸納起來,有七眾弟子,先是講在家二眾。

皈依佛法僧,正見不邪倒,下座從師受,不犯皈戒條。

這幾句是總攝,不管你是居士還是比丘,必須要正見不邪倒,見解要正,不能信邪倒見。我剛才所講的,那些學氣功的,把外道的東西當成佛法來搞,這不是正路,我們佛弟子就要依我們的戒定慧來修,有不懂的,我們可以詳細給大家講、帶大家修。要有正知正見,不能信邪倒見。成佛就要「正法眼藏」,對世間上一切事情都看得清楚。不僅一樣事情正覺它,樣樣事情都要正覺它,要覺,要正覺,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我們一定要正見,不能邪倒。不能邪見,倒見。邪見是不正的見解,倒見是危害正命、慧命的。我們要做到有正見,不邪倒。從師父這地方受戒,下座從師受。下座是什麼啊?比方說皈依時,你們跪在地上,師父坐在椅子上,上座,這表示以恭敬心求受。不犯皈戒條。這是說,從受了皈依戒之後,一直到死都不違犯皈依戒條。佛的七眾弟子都必須這樣,不管你是什麼人,都是皈依佛法僧,正見不邪倒,下座從師受,不犯皈戒條。

我們先講在家二眾,居家眾二種,近事男與女。

受了五戒的在家居士就叫近事男或近事女。

終身受五戒

一輩子到老死為止,都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終身應受持的戒。

日夜八關儀。

這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的。比如在今天上午七點鐘受戒,到明天上午七點鐘圓滿。不殺生,這個戒犯了就很嚴重了。受八戒要求盡形壽不殺生為前提,在持八關齋戒那一天,就要求更加嚴格了。你在這一天不能殺生,連走路都要當心,不要踩到蟲蟲螞蟻了。

人家的東西無論是鈔票還是別的什麼東西,他本人不同意給你,你自己拿去據為己有,這樣就犯了偷盜戒。

如果同非夫妻關係的人發生感情關係就犯了邪淫戒,連這樣的心念也不能起的。

講話呢,心裡是怎麼想的,嘴裡就怎麼說,要一致;口裡怎麼說,就要怎麼做。要做到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你講假話去編人家,騙人家就是騙自己——你自己曉得你講的話是假話。我們修行的人一定要有道德,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這樣就說應該這麼做,一點不能馬虎。

不飲酒。酒這個東西吃了之後,會使本性迷惑。一個人,本來脾氣很好,一吃酒之後,就發脾氣,打人,罵人,乃至用刀殺人,造惡業了。有家報紙曾報道過,有個人吃了酒之後,無緣無故地跑到人家家裡去強姦人家的女人。人家的丈夫不允許,他一刀把人家丈夫殺了。一吃了酒之後,什麼壞事都出來,什麼壞話都說出來了,所以這酒是不能吃的。

不用香花、香水等塗在身上。你是女人,平時這樣講究是允許的。但在受八戒那一天就不能這樣講究了,自己要調伏自己了。

在受持八戒的那一天,也不能去看歌舞演劇。

在持八戒的那一天,不能為了舒服而去睡很高、寬大的床。因為那一天是專門修行的,要打坐嘛。

還有很主要的,持八關戒那一天,過了中午十二點就不許吃東西,這叫非食時。這麼八條是很要緊的。五戒是終身受持的,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的。

五戒許缺支。

殺、盜、淫、妄、酒。什麼缺支?比方說,你是做生意的,販賣有生命的畜生,這個殺戒不能守,那你少受這一戒也可以的。其他的盜、淫、妄也是這樣的。但是這個「不飲酒」的戒一定要受。這是講「五戒許缺支」。

八關隨力持。

八關齋戒就隨你自己的力量,能夠天天持八戒就更好了。不能天天持的,那麼應該在六齋日持受: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在這六天一日一夜持。在六齋日天上的人派人到我們人間來登記,哪個人皈依了三寶在受持八關齋戒,都記下來。將來你死了之後,就轉生在天上。

開中唯除酒。

五戒可以缺支,介理不飲酒戒無論如何都要受。五戒當中,可以只受四戒、三戒,但是酒戒一定要受。為什麼呢?酒是無明煩惱的因,是生死流轉的根本。

余則隨律制。

其餘條件就依照戒律規矩來辦。在家居士的戒律,廟上在印這方面的書將來你們大家可以請來看。

五戒、八戒亦稱咨審戒。

這是說,在受戒之前,你去問授戒的師父,哪些戒可以缺支,哪些戒又必須要受,事先打聽清楚。如果於所受的戒有違犯,就要在師父前懺悔了。

事前問律師。

在受戒之前,就要先向授戒的師父問明白,比如問什麼是戒律等?那嘛,授戒師必須要懂戒的。

詳審自堪能。受時有卷伸。

五戒可以少受一條也可以,八關齋戒不能天天持的話,只於六齋日持也可以。受的時候,範圍可大可小,這是在家戒,講完了。出家人的戒,

出家眾有五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正學女。這五眾當中,

具足比丘僧

於佛所制的戒完全圓滿具足的就是比丘僧。「比丘」兩個安就是解脫的意思。比丘就是乞士。

清凈出世心。

乾乾淨淨的,為了生死,出離世間,遠離財、色、名、食、睡五欲。把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全部放下,不去執著它。不要名,不要利,不要吃好,不要圖穿得漂亮舒服,不要想法去多弄鈔票,不要講面子,把這一切都放下。

如律而授受。

照戒律規矩來,一方面師父給你傳戒,叫「授」;你求這個戒,師父問你,能持否?你說能持,這叫「受「。比丘戒有多少條呢?

戒相二百五。

一共二百五十條,一條不能少。

無犯犯者凈。

最好是不要犯戒,如果犯了戒要懺悔乾淨。犯的輕戒,要在每一個師父面前去懺悔,還要向比丘尼懺悔。受了戒就要求無犯,要求犯者凈,把過犯懺悔清凈。

比丘尼戒相

比較多了,有多少條呢?

三百四十八

比丘尼的具足戒要比比丘戒增加了差點一百條,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女眾自身的條件決定的,在善法、戒律方面要多很多規矩,所以有三百四十八條戒。

清凈出世等,具如比丘論。

以清凈的身、心了生死。這一點同比丘是一樣的。

為現身脫苦,別解脫難聞,荷如來家務,令佛子相繼。使正法不缺,應出家受具。

這是講比丘、比丘尼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是為了現生能脫一切世間的苦。一方面別解脫戒又很難得聽聞到,百千萬億劫也難得聽妝到。受了這個戒以後,就是正式的僧寶了。由僧寶來擔荷如來家務。釋迦如來一代時教,就是「家務」,由我們來負擔弘揚。我們要使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永久住世。哪個廟子需要我去幫他建設的,我就去幫他建設,哪個廟子需要我們去幫他傳戒的,我們就去傳戒;哪個廟子需要我們去講經,我們就去講經。有什麼困難,我們都要解決,擔負起如來家務。我們現在要緊的事是,僧眾里缺乏人才。要不是呢,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年輕的一些人對於佛法沒有好好用功去學,不懂。所以現在我們要培育僧才,這是最要緊的。那嘛,要佛子一天天地相繼下去。佛就是法王嘛,佛子就是法王子,要一代一代地相繼傳下下去。使正法不缺。這是說使整個住持正法的人才不缺。應出家受具。應該出家受具足戒,男的當比丘,女的當比丘尼。

沙彌沙彌尼終身具十戒。

出家眾中,年齡還沒有到二十歲,或者因受具足戒的條件還不夠,就必須終身具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不以香花蔓塗身、不觀看歌舞演劇、娼妓等,不坐卧高大之床,不在非食時吃東西、不涉及經濟和寶貝等物。依這十條來修。

著染衣舍俗。

為什麼在家人可以穿白色衣服,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不能穿白衣?不要因為夏天來了,穿白衣服漂亮就拿白衣服穿。一定要穿染衣。染過顏色的衣服,叫染衣。舍俗就是把世間一切要面子、要好看、要舒服的放下。

為具足之基。

要受具足戒首先要有出離心——出離世間的心;其次要有解脫心。這樣你才能夠受具足戒。

有女須正學,六法二年持。

還沒有受比丘尼戒的叫正學女。正學女除了殺、盜、淫、妄、酒以外,還不許非時食,獨自開鍋。要二年時間持此六法戒,為將來受比丘尼戒打好基礎。

以上是總講別解脫戒。什麼叫別解脫?各別解脫之意,各人受的戒雖然不同,但各人能持別解脫戒,你將來修行就能得解脫了。在家弟子,假使常常能持八關齋戒,現身都可以證得阿羅漢果。為什麼呢?你就得到解脫了嘛,不以香花蔓塗身,不殺生,不偷盜——。像諸佛一樣,盡形壽不殺生,你持八戒呢,一日一夜就圓滿。那嘛,一天能做到了就可以二天、六天——乃至長期受戒八戒。修行的人,持了八關齋戒還要修般若;修了般若還要修戒律,在整個修行過程中,都受持八關齋戒。這樣子,你就同比丘一樣子嘛,使你能夠決不犯戒。能真正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所以叫別解脫。各人身份不同,各人依所受之戒修行,各人都得解脫了,這就叫別解脫戒。

 

 

有關戒律及發菩提心部分講解摘錄 清定上師講授(二)

 

底下是分開來講這個別解脫戒。首先是受八戒偈

皈依佛法僧。凈心持八戒。

一方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並以清凈的心受持八戒。

不殺不盜取,不淫不妄說,不飲用諸酒。

這五條是五戒,是八戒的基礎。五戒是終身受持的,八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的。

不香花蔓塗身,歌舞娼妓等。

不要拿這個香水、花、清涼油來塗身;不參加、不觀看歌舞演劇以及男女娼妓等事。

座高廣大床。

不坐卧高大的床。

非食時而食。

要過午不食。竟日夜不犯。竟一天一夜不犯這個戒。

並供養三寶,和尚阿闍黎.

另外還要供佛、供法、供僧。每天要供香、供燈、供水、要供花。供香表示菩薩戒,對自己來講,就是別解脫戒;供水,表示要發大悲心;供燈,就是開發智慧;供花,表示發菩提心;或者用飲食來供,表示修定。

一切如法教。

依照佛法上怎麼樣講的,就怎麼樣做。

奉行無違逆。

奉行佛的教法不能有一點違逆。

於上中下座,三業常恭敬。

這個嘛,你們大家過去沒有經歷過,不曉得。什麼叫上座?什麼叫中座?什麼叫下座?都是出家師父。受了具足戒,五年學戒,這五年當中要背得「戒本」,要背得《比丘日誦》,要完全做到一點不犯。五年學戒就叫下座;每年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要安居。我們今年因為閏五月,所以從這個月開始安居,本來是四月十五就開始安居了。三個月時間,閏五月十五、六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安居就圓滿了。在三月安居期內,要盡量少東跑西跑,盡量避免。因為我們安居有一定活動範圍——結界了。首先,勤修戒律、依法修行。五年學戒,是下座。每年安居,安一個居叫一歲,安二個居叫二歲。所以安居是非常重要的。安居次數多少,就表示戒臘的多少。安到十多歲叫中座;安到二十歲以上的叫上座。

過去,在近慈寺時,受了戒的,先進學戒堂;進了學戒堂以後,能夠進一步去安居,安居期間接受了灌頂,並把《上師供》、《五字真言》念夠座數了,就修大威德,進入加行堂:安居滿二十歲的,大威德修了之後,請了生起次第、圓成次第課本的,進入金剛院。專門學修密乘,以期此生修行成佛。

出家受戒,安居五年叫下座;滿了十年安居叫中座;滿了二十年安居叫上座。我們在家弟子,對於下座師父、中座師父、上座師父都要恭敬。於上中下座三業常恭敬。什麼是三業?就是自己的身、口、意。你在路上碰到師父們就合掌,以表恭敬;嘴裡要念,祝師父身體健康,長久住世,利益眾生;心裡對師父生起恭敬心。這就是身口意三業恭敬。

復方便勤求。坐禪及誦經。

還要方便善巧地勤求這個法,我希望大家修三皈依觀,這就是坐禪。誦經呢,就念《五字真言》念《上師供》,

乃至諸學問。

《華嚴經》、《阿含經》、《寶生經》、《般若經》、《妙法蓮花經》我們都要知道。

勸助作福等

還要勸別人或幫助別人種福田。比如供養上師三寶是種勝福田,供養父母是種孝福田,利益眾生是種悲福田。

廣開涅槃路。閉三惡道門。

涅槃,就是成佛。修行就是廣開涅槃路,我們不造一切惡,這樣子就把入惡道的因滅了,所以叫閉三惡道門。

作出家之基。

為將來出家打好基礎。我這輩子了生死,要是女人,可以在佛前發願,下輩子轉女身為男身出家修行。

增長正業行。

使戒定慧三學方面,有所增長。戒定慧三學就是正業行。

從諸果諸向。羅漢道果成。

這就是講,在家居士能夠持八關齋戒,能夠恭敬供養三座師父的,能夠坐禪誦經的,能夠勤修諸學問的,走涅槃路,閉三惡道門。作出家之基,增長正業行,從諸果諸向,羅漢道果成。初果須陀洹果,二果,斯陀含果,三果,阿那含果,最後是阿羅漢果。這個是持八關齋戒的好處。

底下是五戒偈

皈依佛法增。盡形持五戒。不殺不盜取。不淫不妄說。不飲用諸酒。終身無違犯。

首先歸依佛法僧,盡形持五戒。這一輩子都堅持受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那嘛,在家居士戒中的「不淫」,是指不邪淫。不是把淫慾斷完了的。出家人的叫「不淫」是完全斷除了淫慾的。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的戒都是終身不淫慾的。因為要了生死,淫戒為第一。終身無違犯,一輩子都不犯五戒。

並供養三寶。和尚阿闍黎。

供養佛寶、供養法寶、供養僧寶。和尚,就是廟子里的方丈。阿闍黎,就是成道的教授師父。

一切如法教。奉行無違逆

受了五戒後,要一方面依戒,一方面依教修行,要於法教奉行而無違逆。

於上中下座。三業常恭敬,復方便勤求。坐禪及誦經。乃至諸學問,勸助作福等。廣開涅槃路,閉三惡道門。

這裡不同的是,五戒是為將來受菩薩戒打好基礎,所以是菩提戒之基。增長正業行。從初地至十。菩提道果成。

五戒是菩薩戒的基礎,在我們這裡受了菩薩戒的有二萬多人。問題是大家受了戒之後,是不是完全做到了,這還是個問題。我還要繼續講菩薩戒。五戒是菩薩戒的根本。增長正業行,從初地至十,菩提道果成。上面講的八關齋戒,講的是阿羅漢果的四果四向。這個地方就同了,是講大乘菩薩了。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菩提道果成。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乃至成佛,就是以五戒為根本。初地菩薩從資糧道、加行道修見道證初地,證得初地之後,修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了七地菩薩果位了,就相當於小乘的阿羅漢果。主要還是發菩提心證得七地。而後依次證八地菩薩位、九地菩薩位,到了十地菩薩位就靠近佛地了。最後,於菩提道場降魔成道——成佛了。以上所講的是別解脫戒。

 

(以下講解大乘菩薩戒——藏如意注)

 

底下是講菩提願。菩提願就是發菩提心。

三寶財法應守護。勿因怨愛起貪。於善知識應依止。受用作善迴向余。諸師尊前作欺誑。他人作善令悔疑。嗔恨罵辱於菩薩。心不正直作方誑。於諸有情不欺誑。於諸有情正直心。於諸有情如來想。令諸有情圓菩提。

我們皈依三寶之後,就要發菩提願。不是為求世間上一切享福之事。要求成佛度一切眾生,這就要發菩提願。

我們是佛弟子,於三寶財法應守護,我們廟子上的東西,佛寶、法寶、僧寶的所有東西、財也好、法也好,我們都應該守護。我們到昭覺寺以後,就要守護他,把這個廟子全力修好,把佛像塑好,經書印好,把昭覺寺莊嚴好。我們要傳戒,我們要講經,我們要培養出家、在家的接班人,守護佛法。要緊的是什麼啊?不能發脾氣,勿因怨愛起貪。不要對哪個人起歡喜心了,我們就想辦法幫助他,對他好;對哪個平時對我不太好的人,就起嗔心,這個是不應該的。

我們佛弟子,一進入這個道場,我們的心完全是清清凈凈、乾乾淨淨的。不對哪個人好,不對哪個人壞,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我都要度他。那麼我應該怎麼做呢?第一個是於善知識應依止。對於修行的人來講,能夠依戒修行,依定發慧,完全以菩提心利他,這樣子的師父叫「善知識」。「應依止」,應依靠他,照他的話去做。

受用作善迴向余」,我們生活上一切受用,所作之善完全迴向法界有情,比如,我們正在吃飯的時候,有娃娃跑到前面來屙屎了,首先要作五觀,當時就要想到,這碗飯來之不易。我們在出家以前,我們外出的時候,看到農民們通通在收割稻子。有時候,中午時出去看到,整片田野的稻子都成熟了,遠遠的看去是黃黃的,但是第二次再去看時,那些稻子全部都落在地上了……。所以,農夫的辛苦可稱得上晝夜不停地啊!他們把穀子、麥子從田裡收起來,還要在路上曬好,要不我們怎麼能夠吃到穀子、麥子呢!所以第一個是,當思此食來之不易;第二個,要回答自己,今天這碗飯,我有資格吃嗎?我在修行嘛,我依戒定慧修,如果沒有做到依戒依法修行,我們就懺悔,第三,在吃的時候,不是對好吃的要多吃一點,不合自己口味的就一點也不想吃,這說明你有條件心了,有了這個講條件的心就不行了,說這個飯不好吃。再有就是,這個飯食,我們可不可以不吃它?菜不好,飯不好就不吃嗎?這也不行的,不要有這個心念。只要能夠吃下去,能夠維持這個身體健康,對修行無妨礙就行了。不吃那怎麼能夠保持生命?我們保持這個生命是為了什麼?為了修行成佛、度眾生成佛。不吃就不能修行成道,所以要吃。食時五觀,專門講怎麼吃這個飯,要依五觀來想,不要糊裡糊塗地,這樣你消化不了。能夠依五觀來想的話,就是難吃的有些東西還是消化得了。這叫「五觀若存食易化」。

我們平時打坐的時候,不去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不去胡思亂想。只能夠念佛號、念咒子、修定、修三皈依觀。不要去亂想,亂想就是「三心未了水難消」。一念起來——生,一念下去——滅,一生一滅的心沒有滅掉。不要說有啥好東西你不要,一輩子,那些該吃的你都消不了,你為什麼不吃?「五觀若存食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我們五觀堂門口有幅對子,大家可以去看看。一切受用的東西,今天我吃的飯食,穿的衣服,都要思其來處,要迴向功德。我今天吃了這碗飯,應該怎麼修行?多少人的辛勤勞動才有今天這碗飯?因此要迴向一切眾生,希望他們所做的一切善事都能夠滿願,都能夠具足佛法,快快成就。

「受用作善迴向余」,迴向一切眾生,迴向眾生成佛。

底下就是我們要進一步戒的。諸師尊前作欺誑。在諸下座師、中座師、上座師前講誑話。

他人作善令悔疑」,人家做了好事反而去說他,你做的什麼好事?有什麼用?令人家生悔、生疑心,這是不好的。

恨罵辱於菩薩」,人家修菩薩行的人,做了很多好事,你不能罵人家,罵人家也不好。

心不正直作諂誑」,我過去講的,我們佛弟子,一進入道場,心裡所想的,嘴裡所說的要一致;口裡所說的同行為上所做的也要一致,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以這個標準給自己打分。你要是說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或者做的一套,講的是另一套,那就不行,諂誑嘛。因為對一切眾生都要做到不欺誑。我們不能欺騙人,你要是欺騙人,人家不知道,你自己知道嘛。你知道你給人家講的是騙人的話。你也知道欺騙人家將來要墮畜生、要墮地獄。所以要做到,於諸有情不欺誑。

於諸有情正直心」,對一切眾生,完全以正直的心來對待他們。

於諸有情如來想」,要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如來,是佛,這樣子想。你們大家都很敬愛我,有的在路上看到我說頂禮。我就給他們合掌還禮。我把他們,男的看作是我父親,女的是我的母親。你看到我,你也生歡喜心、種善根。正如《法華經》上講,常不輕菩薩,他隨便對哪個人都是:你是佛,你是佛,我不敢輕慢你,你是佛,你是佛,我不敢輕慢你。有些不懂的人,覺得他很討厭,甚至罵他,哪裡來的無智比丘?自言我不輕慢你,而與我等授此虛妄之記。這樣子罵他,他還是笑:你是佛、你是佛,我不敢輕慢你。是不是真的都是佛呢?真的。每個人都可以成佛的,都具有佛性的,這是一點也不應懷疑的。

令諸有情圓菩提」,每修一點功德,我們都發願,如《上師供》中「複次極尊恩師大慈悲,母變有情罪障痛苦等,無量(法界眾生無量)無餘(過去的業、現在的業|將來的業)現今我代受」這些惡業都是要受苦的,我都願代受眾生的若。把業觀空,消除乾淨。令諸有情圓菩提,令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滿成佛。這個是菩提願的總願。

以下是菩提行偈。這個頌子主要講十八條根本戒。

一、贊己毀他。二、慳法財。三、不忍懺謝反打辱。四、棄捨大乘持偽法。五、盜三寶物。六、謗三乘。大家注意了,

第一條,       贊己毀他

我們學菩薩的人,不能讚歎自己而去罵人家,就是心裡也不能有這種想法,不要這樣子做。不僅這一輩子要做到,生生世世都不能忘掉,不能贊己毀他。

第二條,慳法財

如果人家來向我們求法、求加持,我不理他不給他講法,這就不行,就不是菩薩。我們要把釋迦牟尼佛的正法,只要人家來問法,合理的請法,我們就要傳給他,要教他學會、修會、成就。這是不慳法。下面,不慳財,這是說我們學佛的人,對有困難的人要予以幫助。比如,他今天有什麼做不了的事,或者他想回家卻回不去了,因為沒有鈔票去趕車了。我們就應該幫助他。為什麼呢?這是解決他的困難啊,又比方說,在路上遇到個老頭子,他眼睛也瞎了看不見東西,耳朵也聽不到聲音,他睡在路上,要我們幫忙。我們一分錢也不給他,反而走了,這樣子做不好,不合修菩薩行的規矩。

第三,不忍懺謝反打辱

人人都有個脾氣,對付外人,我們家裡的人——丈夫、兒子、媳婦——他們都各有各的脾氣。有時候心情不好,回來就發脾氣了。事過之後呢,他才曉得錯了,他就懺悔了,只要他能認錯,我們就應聽他懺悔。你這樣能知錯就改就很好,雖然有過錯,但有錯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要讚歎他的這種知錯能懺的品德。你要是對他打你、罵你的事不高興,不忍懺謝,不想人家懺謝反而打辱人家,這樣就不對了。

第四條,棄捨大乘持偽法

我們所學的大乘經典,如《華嚴經》、《阿含經》、《法華經》、《般若經》等大乘經典。大乘經典是什麼啊?就是成佛的經啊!如果我們對於大乘經典都不相信而持偽法,相信那些外道的東西,那就不對了。有很多人,去學氣功那一套,出了毛病以後再來求加持——來不贏了。這就是持偽法造成的。

第五條是盜三寶物

我們廟上的東西,是佛寶、法寶、僧寶共有的,不是我們個人的。不光是在家弟子要守這條戒,我們出家人也一樣要守這條戒。常住上的鈔票,我個人不敢把三寶財產當成我私人的,要相信地獄可怖。假如你們供養我什麼什麼東西,比如送衣服給我,我也不敢一人獨穿,我不敢獨吃,這是什麼道理呢?你們這麼多人供養我,把我當作法師來供養,但最主要的是供養佛法僧三寶啊!每到了初一、初八、十五和佛菩薩聖誕日,我都要打齋供眾。都要觀察有什麼東西,並把這些供養我的東西通通散發給大眾,讓你們那些供養的人培福。所以三寶的東西我們一點也不能盜取。

第六條,謗三乘

有的人,自己相信大乘佛法,卻誹謗阿羅漢的小乘法。小乘法是根本乘。一切菩薩是為了斷煩惱求解脫,阿羅漢也是佛弟子。證得阿羅漢果了,把煩惱都解脫了,一發菩提心就證七地菩薩位了。因此,你怎麼能夠謗小乘呢?還有就是修小乘的人謗大乘行者,你們光發菩提心,自己沒有修行成就,光發菩提心沒有作用。這樣謗大乘法也不行。總之,不能批評聲聞、緣覺乘,不要批評菩薩的大乘法。這是講不能謗三乘。

七,奪衣反俗。

什麼叫奪衣反俗?像過去在「文革」當中,廟子都得關門,你們出家人也通通出去,把出家人穿的衣服脫下來,喊僧人穿俗家衣服。這叫奪衣反俗。那時候,學佛的人被叫為「牛鬼蛇神」現在完全過去了。這是十八根本罪的第七條。

第八條,五無間罪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轉法輪僧、出佛身血。父親、母親對我有極大的恩德,你發脾氣,打他(她)罵他(她)殺他(她)、是五無間罪;阿羅漢是證果的聖者,殺阿羅漢是無間罪;破轉法輪僧,僧眾是轉法輪、講經說法的,你去搞破壞也是無間罪;出佛身血,你把佛像打爛了,就是出佛身血。這五種是無間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轉法輪僧。什麼叫無間?受苦的時間沒有間斷,幾百年、幾千年、幾劫、幾十劫、幾百劫——在地獄裡受苦。不是一種地獄:火燒地獄、火湯地獄、刀山地獄——各種各樣的地獄,都得去受苦。這是講五種無間罪。

九,謗無業果諸邪見。

有些人不信因果,他不曉得前世造惡業今生受苦,今生若造惡業,來世一定要受苦。這是因果規律,絲毫不錯的。

十,破壞村等。

第十條,破壞村邑。你去破壞村邑就會傷很多生命,還有,五年以上的樹子,就是鬼神住在上面,叫鬼神村。你把樹子砍了,就是破壞鬼神村。過去,我們家鄉有個廟子,廟前有根大樹子,這個廟子在修建大殿的時候,沒有木料了,就準備去砍這棵樹。一去砍,這樹子上就象下雨一樣落下許多沙子、他們就不敢動了。第二次就擺起香案,給它們講:我們現在要修大殿、沒有樹子了,修大殿要用這個樹子,你們現在請離開這棵樹子,你們同不同意?同意嘛,我們就用它建大殿,不同意我們就不砍它。結果它們同意了。這是說,不能破壞村邑。

第十一條,妄說空。

這是說,非機妄說,過患殊多。什麼道理?佛法里所講的「空」,道理很深。佛弟子當中有利根,有鈍根,因此,不能以一法而度之。這就是說,度眾生要當機,要契合眾生的機。不能不觀察眾生的根基,對什麼人都宣說甚深空法那就不行。

十二,退他菩提。

十八根本罪的第十二條是退他菩提。一方面,我們不能勸人家只發聲聞心,只求自己了脫生死而退失菩提心;另一方面,見別人退了菩提心,要鼓勵他重新生起菩提心。在修行中,不要一吃了苦頭,遇到什麼困難,就退失了菩提心,那就不好。

第十三條,謗別戒。

誹謗七眾別解脫戒。

十四,毀謗聲聞緣覺乘。

誹謗聲聞緣覺乘,謗他是「小乘」。什麼是聲聞?聞到佛的法「離苦思斷集,慕滅乃修道」,聞到四聖諦法而證得阿羅漢果的,叫聲聞乘。什麼叫緣覺乘?修二十因緣法一一無明斷盡,行、識、名色、六處、觸、愛、受、取、有、生、老死。依次二十因緣法修成就的叫緣覺乘。聲聞乘和緣覺乘都是聖者,是證果證道的。你誹謗這個聲聞緣覺乘是大錯的。

十五,嫉毀妄慢過人說。

你不喜歡別人,認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人家。說自己:我嘛,是已經見道,修道,已經證果證道了,你什麼也不知道。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過人說。或者毀謗講經說法的法師,這也不對。

十六,貪利炫賣言自得。

為了想鈔票、騙取鈔票,就對別人講自己如何如何,實際上是未處言得,未證言證,自己並沒有得道,沒有證道,卻說自己已得已證,騙人家。

十七,恃力奪取禪給誦。

有些人自己不觀因果,自己只相信凈土宗,就把禪宗的房子全部鎖起來,給那些修念誦法的比丘。這個做法也不好,雖然是為了佛法,但是呢,不可以這樣做,因為各有各的因果。因此,不能恃力奪取禪宗之產業而與念誦者。

十八,退菩提等二十五心。

還有二十五條退菩提心的心念也應戒的。你已經發了菩提心,又退心,一共有二十五種關係。這個菩提心退失了之後,對你將來成佛度眾生有很大的障礙。

如是十八根本罪

以上所講的十八條就是根本戒。

以下是四纏頌

一、於罪有怨更欲造。二、無慚愧心。三、深愛樂。四、不見為罪謂功德。四纏具足上品犯。

你做了錯事、人家給你講了,指出來了,你曉得了還要去做。這就叫於罪有犯更欲造,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比如,亂搞男女關係,人家給你指出來,這是不應該的。好了,當時是承認錯了,過了之後還是一樣地搞。就是說,於罪有犯更欲造,沒有慚愧心,對於壞事還深生愛樂;沒有看到犯戒的過失,反而認為自己有功德。這四種都具足嘛,叫上品犯,犯菩薩戒。

底下是三品犯頌

若但以罪為功德,或加前三之一二,如是名為中品犯,唯前三者下品纏。

上面四纏頌中,第一條,於罪有犯更欲造;第二條,無慚愧心;第四條,不見為罪謂功德,犯了這三條叫中品犯。如果只犯了四纏頌中第一、第二、第三條的叫下品犯。

舍戒復戒頌。若犯上品即舍戒。

你如果犯了上品戒,就等於把菩薩戒舍掉了,沒有了。

若犯中下得惡作。

犯了中品、下品的就是惡作罪。

舍戒現身堪更受。

惡作罪可以懺悔,你雖然犯了戒,舍了戒,還可以第二次再受戒。這叫舍戒現身堪更受。

不同比丘別解脫。

這與比丘的別解脫戒不同。比丘要是犯了殺、盜、淫、妄等根本戒,就不能再受戒了。底下是惡作罪十頌,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明天再詳細地講,現在請大家把《五字真言》念完。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請大家翻到第十七頁。昨天已經把十八根本罪講了,四纏頌也講了,今天從惡作罪十頌開講。惡作罪包括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

如是惡作四十六,攝諸善法益有情。

上面講的是菩薩戒,根本戒十八條,現在講的是惡作戒。惡作戒就是說,比根本戒要輕一點,但是呢,還是很要緊的。因為菩薩是修六度萬行,饒益有情的。假使自己不照規矩做嘛,不能利益眾生,反而有害。因此嘛,這個惡作戒還是很重要的。惡作戒分四十六條。首先是攝善法戒,一切菩薩都要修善法,不能作惡法;其次是十二條完全為利益一切有情的饒益有情戒。

攝善法者攝六度。

攝善法戒總共包括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其中總有三十四。

當中共有三十四條。

障施有七戒有九

這裡面,障礙布施的有七條,障礙持戒的有九條。

忍四精進禪定三

障礙忍辱的有四條,障礙精進的有三條,障礙禪定的還是有三條。

障般若者為八種

障礙修般若波羅密的有八種。

余攝饒益戒二十

其他的是講饒益有情戒,有十二條。

先是講障礙布施的七條

一、三業不敬於三寶;二、大欲無足數數貪;三、不敬耆德;四、不好答;五、延請不往、六、不受施;七、如理求法不施法。

此之七種障礙於施。以上七條是對修布施有障礙的。我們是佛弟子,首先第一條,我們的身、口、意叫三業,對於佛法僧三寶要起恭敬心。如果身子對佛法僧三寶不禮拜,不合掌,不問訊;口、不讚歎佛法僧三寶功德;心,對三寶起等心而不起恭敬心,這就是三業不敬於三寶。我們要轉變我們的習氣,轉變我們的惡業為善業,就要把身、口、意三業對三寶不敬的地方要消除掉。我們每天早晨一醒的時候,就要想,我現在醒了,我要曉得自性三寶,要覺、要真、要凈,這就是念自性三寶。一方面,想十方諸佛是無上正等正覺。十方諸佛所說的法,一切法自性空,但是因果作用不空。為了修行,為了能證果證道,要依真正法來修;一方面要想到,十方諸佛外的聲聞、緣覺、菩薩,都是聖眾。一天到晚都很精進,依戒依法精進修行,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沒有好好向他們學習,就要懺悔。這是第一條,三業不敬於三寶要把不敬三寶的三業轉變過來,由不敬轉成恭敬。

第二條,大欲無足數數貪。對我們一般的眾生來講,都是在求生活上要享受得好,追求財、色、名、睡。要貪鈔票,越多越好。男女關係,盡量地要樂意。希望人家都讚歎我,報子上登我的名字,揚我的名聲。一天到晚,早晨、中午、晚上都要吃得好,吃得滿意。睡覺呢,要枕頭鋪蓋都非常舒服的。那嘛,要不要這種條件呢?要,最低要能維持身體來修行,不能把這個欲心放得太大了。不能大欲無足數數貪。要知足,佛教我們,比丘就是乞士。乞士到一般人住的地方去乞食。今天向十家人或七家人乞食,乞夠了就滿足了。這個就是少欲知足。那嘛,假使自己有貪慾心,於財、色、名、食、睡不把它放下去,盡量的放縱,那嘛你修行的時間就沒有了。修行進步慢,不曉得路了。這個大欲無足數數貪,是個大大的毛病。

第三,不敬耆德。我們對於戒、定、慧三學修得好的人,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人,還有上了年紀的,修行很久的人,還有上座師父們,就是戒臘有二十歲的——安了二十個居以上的人。我們對於這些年紀大、有功德的人,我們如果對他們不恭敬,就犯了不敬耆德戒。耆德,就是年齡大的人,最主要是要有功德。如高僧大德或者就是在家居士,能夠講經修行的老居士。我們不恭敬他們的話,是犯戒的。

第四,不好答人家向我們問什麼事情,我們應該正正噹噹地告訴人家。有些事情,假使是我回答錯了,我們就要承認錯、懺悔;假使不錯的,人家問我們,我就認真地回答他。不能夠隨隨便便,不理人家。或者他問這樣事情,你答那樣事情,那就不對了。

第五條,延請不往。作為出家人來講,人家請我們去應供,要我們去幫助做法會,我們要不要去?要去。要幫助他,要滿他的願;作為在家人來講,人家尊敬你,今天請你一道吃飯,也是好事情。今天有個師父來了,是位高僧大德,我要恭敬他,請你去陪他,你不去,那也不好。

第六,不受施我們,作為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泥,人家供養布施,供養三寶,我們要受。你不受施,人家心裡不歡喜,他培不到福氣。問題是我們在受施的時候,要想到人家能修布施是很不容易的,他能夠這樣子布施供養三寶,我們要給他迴向、給他福德。祝願他因修這個布施的功德,能證果證道、健康吉祥。不受施,人家就不歡喜。比方我們觀堂里,經常有人打齋供眾。有的齋主他打五毛錢一個人、打一塊錢一個人,我們都要受這個供養;或者散給每人一個梨子、散一個桔子,我們都要受供養,是應該受施的。

第七條,如理求法不施法。人家合理的來求法,比方說,我怎麼樣皈依三寶?怎麼樣發菩提心?要儘可能地給他說清楚,怎麼樣皈依三寶,怎麼樣發菩提心。他要求初修的法,比方說,我們對初修的人,教他修《五字真言》的略法。修久了,把略法修會了,他進一步要修《五字真言》廣法,我們都要給他。他要修《上師供》,我們就要給他,而且要把修的方法給他傳授。有求法就要施法,要滿足他的要求。他求法不是為了別的什麼,是為了了生死,為了證菩提,為了成佛法。所以,要如理求法。什麼叫如理求法?一方面,他要以恭敬的心理、恭敬的態度來求法;第二,求法要有禮貌,合理的,恭敬地求法。應該施法,你如果不施法給他,令他失望。

以上七種對於布施都有障礙。

 

有關戒律及發菩提心部分講解摘錄 清定上師講授(三)

 

一、於惡有情懷嗔恨;二、護他律儀不共學;三、應不共學;四、開性罪;五、邪命取財及(六)掉動;七、不樂涅槃;八、不避護;九、於他煩惱不制止。如是九事障屍羅。

普通的一般人,他們對那些不好的壞人,容易起嗔心、恨他,看都不願意看他。我們佛弟子,特別是發了菩提心愿的佛弟子,無論出家在家,對那些惡有情,不要懷嗔恨心。如果你對他懷嗔恨心,你又同他結下冤業了,你就不能度他了。對任何人都不起恨心才對。

你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薩行的時候,有一次,他在一個三岔路口打坐。對面跑來一個人,他見前面有三條路,當中一條,左邊一條,右邊一條,還有個人在那裡打坐。那個人釋迦牟尼菩薩說:「歌利王派人來追殺我,我今天是在逃難,後面有人在追我,我要趕快逃掉,他們抓住我,我就沒命了。我現在從當中這條路逃跑,後面的人追來了你不要給他們講,你一講了,他們追到我,我就沒得命了。」菩薩嘛,是慈悲的嘛。既然他這樣子講嘛,就默認了。過了一會兒,後面的追兵追來了,一看這裡有三條路,那逃的人往哪條路逃了?他們看到有個人在這個地方打坐,可能他看到了,我們去問他。他們問「你看到沒?剛才有個人他從哪條路逃跑?朝當中一條嗎?或左邊那條還是右邊這條?」這個時候,菩薩也不好講話回答他們。你講是當中一條,那嘛,剛才那人已經請求過你了,叫你不要講。因此,這菩薩也不好講,講了就傷這個慈悲心。你說他從左或從右的路走的,又打了妄語。菩薩不能打妄語。所以他就默然不講。這些追兵都責怪他,你這個人怎麼不講?不講我們就要打你,還是不講。等了一陣子,歌利王親自來了,他手下的人向他彙報了,逃跑的人經過這個三岔路時,不知他往哪條路跑了,我們沒法去追了。當時這裡有一個人坐在這裡,他一定看到了,但是我問他,他始終不開腔。歌利王說:「讓我來問他。」歌利王要親自問他。「你看到那個犯人往哪條路逃了?你要是不講,我就命人把你的手腳都砍下來。」結果呢,他還是沒有講。於是歌利王就命人砍掉了他的手腳。又問他,我這樣子對你,你不恨我嗎?這個菩薩說:「假使我有恨你的心,你們不是把我手腳都砍了嗎,如果我有恨你的心,那嘛我這個身子就這樣殘廢下去,假使我沒有恨你的心,我是原諒你的話,願我馬上恢復如初。」話一說完,手腳等都完全恢復了。這個時候歌利王就大大地感動了,他知道這個人是個大修行的人,能夠這樣子一會兒功夫就恢復如初,是不容易的。那嘛,歌利王向他求懺悔了。那菩薩就說「大王,你這樣子求懺悔,就很好,將來我成佛的時候,我要先度你。」一句話,不但不恨他,還發願度他。釋迦牟尼在南瞻部洲示現成佛,度五比丘證阿羅漢果,五比丘當中,有一個就是這個人。惡有情這樣子打、罵、殺,不懷一點嗔恨心,還要度他,以慈悲心來對他。

第二條,護他律儀不共學。我們為佛弟子,無論在家還是出家修行者,受了戒以後,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戒律方面的規矩,叫「律」;一個是言行舉止威儀方面的規矩,叫「儀」。比方我們出家做比丘,不能夠隨便犯這個「律」,沒有這個「律」,他在佛法里就不好修行,這就是律。儀,就是要有一定的威儀,要保持威儀。比如,眼睛不要亂看、手腳不要亂動——,一定要照規矩來。護他律儀不共學,你自己要遵守戒律,還要幫助同學,同參道友,要他們也要遵守戒律。要護他律儀,應該共學的戒,就應該學。在家出家都應該依戒修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第三,應不共學。就是說,出家人的戒律,在家居士是不能學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男女居士都不能學的,因為你沒有那個身份,你去學了就犯規矩了。所以,我們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在家居士就不能看了。我們每月十五、三十誦戒的時候,我們把門關了,你們不能在外面聽。不能夠把窗戶打開看看,師父們誦戒時是什麼樣子。不要去看,不要去聽,因為這是不共學的。不共學的,你要是學了就犯規矩。

第四,開性罪。什麼叫性罪?就是四根本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四根本罪。這四根本戒,無論是在家還是出家,別解脫戒、菩薩戒都要守好這四條戒。我們是佛弟子,要大慈大悲,不要隨便殺生,特別不能殺人。不偷盜,不是我的東西,是人家的東西,人家不同意給你,你就不能據為己有。我們這個地方,在家人來修供養,要人家主動地來,那嘛我們應該受他供養。比如,大家打齋供眾,我們應該受供養。假使不是他主動的,我們布置人家來供養,那就不對了。人家的錢,哪怕是一分錢,都不能亂拿。

你們供養我的十塊、八塊、一仟、二仟,我全部拿出來供養給常住,連我的這個衣單費我都不承認是我的。要是我的,一佰塊錢的衣單費,我全部拿給公家。比丘要守比丘戒,不要想這個鈔票是我的,全部是常住的,是僧眾的,是佛法僧三寶的。假使我們有這個心,要把公家的錢變成我私人的,那就犯偷盜戒。

這個性戒呢,是我們每個人本性應戒的戒,是根本戒,要保持根本清凈的心,犯了就是開性罪。在家居士,修這個密法,他可以有男女關係。出家菩薩,修密法,修雙身法,只能觀想,不能實際。否則就犯性罪,你就把比丘戒舍掉了。

那麼,為什麼出家人要修雙身法呢?因為人能住於母胎,從母胎生出來,是依男女之欲而住胎。而現在要把無量劫以來的男女間的習氣斷掉、除掉這個習氣,要證得無上菩提,非斷這個金剛習氣不可。這個修法是不同的。

還有妄語戒,是最容易犯的。一開口,一閉口就容易犯這個戒。有的人要想得名,要想得利,希求人家供養,他本來還沒有證道,他卻說自己已經證果證道了。這樣子未證言證,未得言得,還是犯根本罪的。我們佛弟子,心裡所想的,嘴裡所講的同行為上所做的應該一致才對。你違犯了就犯性罪。

犯了性罪,你這輩子修行就沒有成就的希望。要不你坦坦白白地懺悔,在佛前懺悔,出家人還要在僧眾前懺悔,僧眾同意你懺悔,你慢慢地可能要轉變好。這個性罪,決不能犯,大家要好好記住,不能犯殺、盜、淫、妄戒。

對持戒有障礙的第五條是邪命取財。我們出家人,人家來供養我們,我們為他培福,我們作福田,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為增加居士培福。我們是福田,是善根。但是,我們不能夠為了自己享福,生活過得豐足,就犯法邪命取財戒,不合理地取用別人錢物。

有的人要想鈔票,為了生活上享受得好,這其中有五種邪命。為了生活,比丘營不如法的事,叫邪命。第一種是詐現異相。在別人面前現起一些奇特之相,表示自己有功德;第二種是自己說自己的功能,我自己有神通、有智慧,我能夠修他心通,你起心動念我都知道。這些都是自說功能,為求利養。第三,占相吉凶,為人看相、算命。卜問禍福,以求利養。比方對人說,今年一年之內,你有大災難,你一定要想辦法避免。最好是你能夠多多供養三寶,來消這個災。意思就是喊人家供鈔票給他,這是以占相吉凶來謀求利養。第四是高聲現威,說話時,豪言壯語而現威勢,以求利養。第五是,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比方說,對別人講,今天姓誰名誰的某人供養了我一仟塊錢,某人又供養了五佰塊錢——他這樣說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照著那人一樣也供養一仟、供養五佰。這樣子就叫說所得利以動人心,這樣子做,完全是為了求利,完全是不合法的。以上是講五種邪命。我們一定要離開五種邪命。生活上只要能夠過得去就算了,不要貪心太大。

障戒的第六是掉動。掉動就是說身心不安,在修行的地方,打坐時坐不穩,在大眾前面,走來走去,攪亂大眾,這些都是不好的。我們修行的人,就是要把現在這個身心要放下,一個念頭起來是生、一個念頭消失是滅,要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你們大家打坐,修三皈依觀的時候,首先就要放下身心,不起雜念,就依儀軌上規定的來修。首先第一步,要曉得,每個人都是要死的,至於哪個時候死卻不曉得,死神到來時怎麼辦?所以我們要修白骨觀,把我們的貪心,心等放下。白骨觀修了以後呢,看到一切人都變成白骨架了,那嘛,男女關係方面的心也就能放下了,嗔恨心也沒有了。這樣子,把這些放下之後,慢慢地修後面的白毫觀,皈依上師觀、皈依佛法僧觀想法——,這樣子修。心不能掉動,掉動的心對於持戒就動搖不定了。

障戒的第七條是不樂涅槃。我們現在為什麼相信佛法?我們希望能夠解脫生死,能安住於涅槃。涅槃就是,整個虛空法界,其體性是空,清清凈凈的,叫清凈性海,真如藏中。就是說,我們生於涅槃之樂。你不喜歡這個涅槃,就是最不好的。你沒有這個道心,最不好的。

障戒之八,不避護。比方說,男女方面的關係,我們每一個比丘,不好同女人單獨見面、講話。所以,為什麼要有侍者師,要他陪同呢?他能起到證明的作用。假使你講了對她不禮貌的話,侍者師就可以證明。不能同女人單獨在一起,應該避護的就要避護。

障戒的第九條,於他煩惱不制止。如果人家今天碰到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發脾氣了。隨便罵,乃至罵出家人、僧眾。這個煩惱,對他是很不利的,將來要墮落惡趣受苦的。因此,應該制止他的現行煩惱。勸他不要發脾氣了,不要吵鬧了,你這樣子罵僧眾,引起的後果對你很不利的。要這樣勸他。對於他人的煩惱不制止也不是不對的。

以上九條是對於持戒有障礙的,如是九事障屍羅。

菩薩法以六度萬行為本。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我們上面已講了,下面講關於忍辱方面的惡作戒。忍辱,對於菩薩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育我們,忍辱是第一法。「忍者最為貴」;「出家惱他人,不成為沙門。」所以,忍辱法是最要緊的。你沒有修忍辱法,那嘛你對一切眾生,他們對你有一點不歡喜的,你就生嗔恨心了。這樣子結了怨,生生世世都不好相處了。所以佛在很多地方示現出修忍辱法的艱難困苦。

障忍四者嗔報嗔。

障礙修這個忍辱法的惡作戒主要有四條,第一個是嗔報嗔。人家對我發脾氣,看不起我,對我懷有嗔心。我也不客氣地,他既然都要嗔恨我,我也嗔恨他。這樣子就是以嗔報嗔,這是不行的。我們佛弟子就是要修忍辱法,對於他人的侮辱惱害而無嗔報之心,自己不為他人之凌辱所動。不能以嗔報嗔,這是修忍辱法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條,犯他不謝。

比方說,今天我一不留心,說話時得罪了他,使他懷恨在心,那我該怎麼辦?應該向他求懺悔。如果是犯而不懺謝,對修忍辱法就起障礙了。

第三,不受悔。

人家無緣無故地罵了我、打了我、說了我的壞話。事過之後,他一想,這是不對的,就來向我懺悔了。我們就要馬上答應他。你這樣子求懺悔,我完全同意,我還是有缺點的,否則就不會引起你來說我壞話了。應該這樣子想。他來懺悔了,你如果不受他求悔,反而發脾氣:什麼懺悔不懺悔,你拿這個態度來對我,我也對你不客氣。這樣就是不受悔,也不好的。

第四,懷恨他惡執不舍。

每個人,每個眾生,都有脾氣,都有習氣。假使能夠把習氣都放下了,那他老早都成就了,我們對別人的缺點,應該幫助他慢慢地改。如果懷恨他的「惡」,執著不舍,心裡想「這個壞蛋,對我不好,對人家也不好,什麼壞事都做——」。始終不起一念,要度他。如果執著他的「惡」,光是看到他的缺點,那就不好。一個人,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要學習人家的優點,要原諒人家的缺點,並幫助他改缺點為優點。不能夠執著他的缺點而恨他。以上四條是對修忍辱法非常要緊的。

我們要修行成就,靠什麼?靠精進。什麼叫精進?於諸法無染,專一一心叫「精」;天天向上,向好地方發展,叫「進」。

障礙精進惡作三

第一個是,攝徒。

像我現在,授的皈依弟子那麼多,這是僧眾們決定要我擔負起授皈依的責任。所有皈依了三寶的人,有幾千幾萬,我只是代表三寶為他(她)們作證明人,承認他(她)是皈依弟子。並不是說他(她)們是我個人的皈依弟子,而是三寶的皈依弟子。也不是說是我的皈依弟子,我就是要一天到晚帶著他(她)們一起修學,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度出家比丘,度一個、二個、三個,就夠了。太多了不行,弟子多了,事情就多了,你的工作就做不起來了。攝徒不能多。我現在作為一個法師,那是沒有辦法,人家硬要跟你出家,他發心要終身依止你,他發了這個心,你如果拒絕他,你沒有大悲心了。因此,還是同意他跟我出家。不過呢,有個辦法,等他出了家之後,我們要把他交給廟上的知客師、侍者師、維那師——,請他們大家來管理,假使你收的徒弟太多了,就沒有工夫修行了。這就障礙精進修行了。

對精進有障礙的第二是,眠樂。

一般人睡覺,要睡八個鐘頭乃至十個鐘頭。那嘛,寶貴的時間被你睡覺睡完了,你用什麼時間去修行呢?睡覺的時候要作觀,目的是把睡眠時間縮短。從八個小時縮短到四個小時。佛規定我們出家人,前夜後,常在禪定,中夜念經。什麼叫前夜?傍晚六點鐘到夜裡十點鐘是前夜。下半夜二點鐘到六鑽鍾是後夜,我們在晚上十點以前,應該修定。下半夜二點鐘以後。應該起來修定。所以,我們一般在二點半鐘就打鐘了。從三點鐘開始念經,念到早上七點鐘。這段時間是最寶貴的,遊客少,聲音寂靜,利於修行。我們在這段時間裡,就把《上師供》、五大金剛——,全部念完了。吃過早飯,人家要燒往生、要念《藥師經》,我們才有時間。下午要講經,合理地安排好時間,否則就沒得空來講經了。真正修行的人,要這樣練習。在家居士不這樣要求,為什麼呢?他(她)的家務事多了。

要儘可能地把睡覺時間限制在四個鐘頭以內。睡覺之前,你要想,現在要休息了,但是我一刻也不能忘記,我一定要「覺」,睡下了不要做惡夢。睡的時候,心裡要念著文殊師利菩薩或觀世音菩薩。口裡不要念,舌頭不要動,心裡默念,耳朵聽到心裡默念。心裡想,我明天早晨二點鐘要醒起來。這樣子,夜裡睡覺,沒有一點夢,到醒來的時候,一看錶,二點鐘了,一分鐘也不少的。這是菩薩的感應。慢慢地把睡眠時間再縮短到二個鐘頭,從上半夜十一點鐘到下半夜一點鐘。夜裡十一點鐘,才算今天的太陽下山到底。凌晨一點鐘,是新的一天開始,太陽就慢慢地開始升起來了,到早上七八點鐘,完全升起來了。

睡覺的時間多了,沒有修行的時間了。沒有去修行,而貪樂睡眠,那嘛你福報就沒有了,你要廣建三寶,常轉法輪,就做不起來了。所以,我們要盡量要求自己,生活上的一切從簡,睡覺時間不能太長,把修行時間浪費了。

障礙精進的第三惡作罪是喜世論。

很多人,都歡喜講閑話,講這個講那個,談論世間上的事情。我們一天到晚始終在修行,不要光講些世間上的閑話。像我們很多師父們,在念經的時候,要儘可能地使自己不要講閑話;吃飯的時候,也不要同人家講話。嘴巴最容易出毛病。身、口、意三業中,口業罪易犯、最難修。一開口、一閉口,不是妄語就是兩舌,就是惡口,這樣就出毛病了。盡量地少講閑話,不要歡喜世論。

以上三種惡作罪是障礙精進的。

底下是講障礙修定的三種惡作罪。

障礙禪度亦三種

首先要戒的是(一)不問。

你們大家,很多男女居士同在修定,很多人來問修定方面的經過、情況。不問,是不對的,就不能懂得怎樣修定。比方我們《五字真言》的人,念《上師供》的人,我還勸你再修《三皈依觀》。《三皈依觀》這個修法,就是四禪八定總的修法,全部都在裡面。你看看《三皈依觀初修略法》這本書,這是我們海公上師講的、隆蓮法師記的。你看過之後就知道了。你要先懂得,要調身、要調脈、要調息、要調心。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徹底皆空,虛空無邊,法界無邊。十方圓明。就是我們的法身的根本,念念不要念記。「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到,要曉得修定的辦法、次第。

障礙禪定度的第二條是(二)蓋障

貪心、嗔心、愚痴心、我慢心、疑心,這五心就是五蓋,把我們的心蓋住了。障,就是業障、報障、煩惱障——影響我們。

現在很多人要跟氣功師學修禪定,我們修定,要不要得禪定之樂?要得樂。但是要把這個禪定之樂也要觀空。不要被樂包住了,被樂包住了,就停止了,沒有進步了。所以,不能(三)貪味禪

以上三種是障礙禪定的。

底下的八種惡作,是障礙般若的。

(一)輕聲聞乘。(二)廢自乘。(三)勤修異道。四、樂外論。(五)於大乘中分勝劣。(六)自贊毀他。(七)不往聽。(八)依文舍義不敬法。如是八者障般若。

第一惡作,輕聲聞乘。我們不能夠輕視聲聞乘。現在有很多人,自己學的是凈土宗,就說人家學禪宗不好,或者學密宗不好;我們學密宗的人,不能說我們學的密宗第一,凈土宗、禪宗都不行;或者我們現在修的是大乘法,受了菩薩戒,就說聲聞緣覺是小乘法而輕視聲聞緣覺乘。聲聞乘和緣覺乘,相對大乘而言,沒有發大乘所講的菩提心,只是為了自己修行解脫。他們勤修戒、定、慧,息滅念、嗔、痴;知苦思斷集,慕滅乃修道。這是佛陀教的修行法,是根本乘。我們如果輕易地看輕聲聞乘,是不好的。

第二惡作罪,廢自乘。就是大乘。我們受了菩薩戒、修菩薩法,對於大乘經典——《華嚴經》、《般若經》、《妙法蓮花經》——我們始終要看,不看的話,就把自己的自乘廢掉了。

障礙般若智慧的第三惡作罪是勤修異道。現在有些人去修鍊氣功,修這個外道法。你說他修的這個氣功有沒有作用嘛,他裡面的調身法等對身體還是有一點幫助的。你執著了它以後,把自己的戒定慧三學、法報化三身放下不修了,那嘛你修來修去,還是修的世間法。勤修異道也不對的。

第四,樂外論。如果喜歡看一些不相干的書,現在印的這種書很多。你把時間浪費掉了,我們一天到晚,看我們的經、律、論三藏都來不贏,你看那些外道的東西,你怎麼能夠修呢?所以呢,不能樂外論。

障礙般若的第五惡作罪是於大乘中分勝劣。大乘經典當中的意趣,完全是統一的。《華嚴經》、《般若經》、《妙法蓮花經》等,都是喊我們發菩提心,忘我利他,修行成佛的。你要說哪個經好,哪個經不好。諸佛如來所說諸經,是無上甚深微妙法,都是好的,不要去分別。

第六,自贊毀他。自己有一點點學問,有一點修行,就一天到晚讚歎自己。比如,某人對別人說,哪個居士講法,哪個法師講法,我不需要去聽我都知道他講些什麼。這就是自贊毀他。

第七,不往聽。如果有聞法的機會,應該去聽。能夠當一個法師,他不簡單。沒有他的修行,沒有他的學問,就談不上轉法輪了。有這樣的聞法機會,你不聽就犯惡作罪,障礙你修般若度。

還有,第八條,依文舍義不敬法。有很多事情,你光是看文字,比方我們前面講《金剛經》,分開來講,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這三個雖然是分開來講的,但都不能離開。你離開了文字般若,你怎麼修觀照般若?你離開了觀照般若,怎麼能夠證實相般若?證得實相以後,你說一切法空是斷邊的,那就錯了。自性雖然是空,但因果作用絲毫不謬的。光是依文,把法義都違背了,不尊敬法。

以上八種是障礙般若的,是很要緊的。《般若經》是佛母經嘛,一切佛成佛,都是依靠《般若經》修行成佛的。

上面三十四條,是攝善法戒。障施有七戒有九,忍四精進禪定(各)三,障般若者為八種。底下是講十二條饒益有情戒。完全是為利益他的,饒益眾生的,有十二條惡作罪。

(一)、八事不助。(二)、不看病。(三)、不濟七苦盲聾等。(四)、見作非理不正說。(五)、恩者不報。(六)、不解愁。(七)、求財食等不給施。(八)、不以財法攝徒眾。(九)、不隨他心。(十)、不讚揚。(十一)、不作擯責。(十二)、神通等。此之十二益有情。總攝三聚應修學。

我們上面講的攝善法戒三十四條是講六度、下面要講的饒益有情戒是四攝方面的戒,攝持眾生的,有十二條。

首先,我們要做菩薩,有八項事情應該幫助人家。要常常考慮,要看人家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合法的,合戒的?如果他的行為不合戒律,應該給他提出意見,幫助他改正,這是第一事應助。

第二,如果別人現在要為三寶做什麼事情,力量不夠,做不起來,我們也要幫助他。

第三,人家要去朝峨眉山,朝五台山,卻不知道該怎麼走,不知道路,我們應該引導他。前一陣子,有些從香港、台灣來的人,到我們昭覺寺來住。我們給他安排好,車子給他們預備好,把他們送上山去,圓圓滿滿地朝拜好了。應該引導的就要幫助他。

第四,對於做勞動工作的人,做工人、做農民都要有方便,我們知道的,我們就要幫助他。

第五,我們為什麼對三寶的鈔票、對三寶的東西這麼重視呢?就是使三寶的實力——福智力量,能夠保持下去,使佛法興隆。

第六,遇見別人吵鬧、發脾氣,我們要勸解、要幫助他。我們都是佛弟子,大家都是菩薩,都要彼此互相合作、幫助,不要吵鬧。這點是要緊的。第七,我們每半月半月開一次會,誦一次戒。我們開會,要解決僧眾的事情,要大家合作解決三寶的事情。

第八,幫助興建三寶福會,比方說,我從一九八五年來到昭覺寺以後,我們大家在一起,把整個昭覺寺的平面圖畫出來。現在要怎麼樣修建,我們準備從後面的祖師殿往前修藏經樓,藏經樓側修觀音殿,藏經樓前修大雄寶殿,再往前面一直到山門口,兩邊兩廊怎麼恢復起來,我們有一定的計劃。把這個計劃給大家講清楚了,大家都同意這這樣修了,這個恢復重建廟宇的工作才能夠做起來。

這樣子八種事情應該幫助人家做的就要儘力幫助,要是這八事你不幫助他們,就犯惡作罪。

饒益有情戒的第二條是不看病。在我們廟裡,無論哪個師父身體生了毛病,只要我曉得了,我就要去看他的病情。一方面,我能夠針灸,能夠治病。哪種病用什麼方法治,對症施藥。學了佛法以後,還會治五臟六腑方面的毛病。吹、呼、嘻、呵、噓、呬,這六個字,能夠治世間上一切醫藥醫不好的毛病。所以,生了病的人我去看看他的病情,給他弄一弄,他就可以消除毛病。不去看病者,是不應該的。

第三惡作,不濟七若盲聾等。眾生都有苦,首先,生病是苦;第二,身體有殘廢,也苦;第三,缺手、缺腳苦;第四要到別的地方去,遠去朝山,自己的經濟力量不夠,走遠了身體就疲睏了。這四種是身苦。還有心若,首先是五蓋——貪嗔痴慢疑;四障苦——煩惱障、業障、所知障、報障,還有八種妄想,男女的欲心,彼此間的嗔害心;分別親疏心;想國土;想自己將來怎麼樣結果;怎麼樣才能使他人不輕視我;怎麼樣才能資財豐饒;乃至想生在什麼種族中去。象這八種尋思妄想、同五蓋、四障屬於心苦。假使我們不去憐惜愍他,不知道濟救七苦就是惡作罪。眼睛瞎的,耳朵聾的,我們要幫助他,救濟他。

第四,見作非理不正說。看到人家做的事情不合理,我們應該好好給他講。一方面先鼓勵他,你很有善根,但是你現在的這種做法,有點不大對,我給你提點意見供你參考,你看好不好?

第五惡作,恩者不報。對我們有恩德的人——父親、母親、師父、剃度恩師,授戒恩師、傳法恩師、皈依恩師、我們都應該報恩、不報恩就是惡作罪。

第六,不解愁。對一切有苦有難,心裡憂愁難過的眾生,我們不理他,不給他解憂愁。人家有愁心裡過不去,我們要幫助他,不幫助他,他不能解決。不幫助他解憂愁是不應該的。

第七,求財食等不給施。在馬路上遇見有年紀老的或是殘廢人,問我們要點吃的東西,要點鈔票,我們有錢卻不給,這叫不給施,是不對的。

第八,不以財法攝徒眾。我們要把寺廟搞好,就要把大家的生活安定好,吃飯問題,穿衣問題,衣單費問題都要給他安排好。你不管是不行的,要以財、以法攝徒眾。

第九,不隨他心。我們要學普賢菩薩,好好地恆順眾生。我們要把世間上的事情做好,要把佛法里的事做好,都要恆順眾生。有些人他這樣子想他這樣子做,但是他這樣做只要對三寶有利益,我們就接受,不要固執我的意見而不接受人家的意見。這是不隨他心,是不對的。

第十,不讚揚。人家有功德,我們要讚揚他。要大家向他學習。我們同學當中有些人,晚上不睡覺,白天做很多工作,發心舉腔念誦。像這樣的同學我們要讚歎他,的確是好的。

第十一惡作,不作擯責。這個人犯了戒、不守規矩。比如,隨便外出,不守規矩,我們就要擯責他。

第十二,神通等。自己修行,得了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神足通,六通得到之後,不能講,要保密。神通好比世間上的金子、銀子、寶貴的東西,你給大家看了,容易發生危險。現在馬路上壞人多得很,你有鈔票讓他看見了,那你的鈔票遲早會被壞人搶去,弄得不好,他一刀就把你殺死了。你們大家都要留心,我們在火車上都看到好幾次這種事。壞人在火車上搶別人的鈔票,搶了之後,火車一開了,他們就跑下去了,把你的東西全部拿走了。因此,自己有功德神通都應該保密。有神通不要向人家說。有些人在大眾前顯神通,希望顯了神通之後人家給他鈔票,那就糟糕了,沒有益外反而有害。

此之十二害有情,總攝三聚應修學。

以上講的是饒益有情戒,共十二條。這個戒總攝了攝善法戒、攝律儀戒、所以叫總攝三戒。是我們應該修學的。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明天開始講後面的密乘戒。現在請大家把五字真言念完。

 

(以下講解密乘戒——藏如意注)

有關戒律及發菩提心部分講解摘錄 清定上師講授(四)

第五講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請大家翻到第二十頁。昨天已經把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講完了。今天開始講密誓,就是密乘戒。根本罪十四戒

(一)、違依止法罵辱師。 (二)、輕玩故犯三律儀。

(三)、嗔恨心說同學過。 (四)、有情離樂生歡喜。

(五)、畏佛道難退菩提。 (六)、謗三乘法非佛說。

(七)、灌信不具授密法。 (八)、輕損自蘊不如佛。

(九)、於真空理心不信。 (十)、破法惡人身口慈。

(十一)、空無我觀日夜廢。(十二)、堪承法器壞善根。

(十三)、不受供肉輕事密。(十四)、諂誑妄說婦女過。

除第五戒退菩提。餘四纏具犯根本。

第一條,違依止法罵辱師。我們學密法的人,首先第一個要緊的就是依止上師方面的問題。因為密法與顯教不同,顯教是「教」,密法是「傳」,在西藏一般不叫密法,就叫「傳」。就是師父親口教出一個弟子,弟子聽到後,他照著去修行而成就。不是隨便說的,所以叫「傳」,弟子呢,要完全依照馬鳴菩薩著的《事師五十頌》來依止上師。宗喀巴大師對《事師五十頌》有詳細的解釋。我們將來有機會的話,我們都要給大家講。總之,一切都應依教依法奉侍師父,師父怎麼教怎麼說的,我就怎麼修。那麼假使你自己在沒有依止之前,對師父要進行觀察,然後決定是否依止他。這是說選擇師父,在沒有選定之前,你可以觀察他的功德、缺點。等到你決定了——這是我的依止師,那就只能夠觀察他的功德,不能觀過失。假使你心裡不高興,對師父不尊重,或者在師父面前說侮辱師父的話,這就犯根本戒了。你這輩子要修行成就就成疑問了。不光如此,還要墮無間地獄。這條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修行成就,就要把這個依止法完全做對。

第二條,輕玩故犯三律儀。我們所講的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律儀戒是非常要緊的。我們佛弟子,首先就要守好戒。這個「戒」,就是使我們身、口、意三門不去造惡業的。佛要我們依戒依法精勤修行,依戒生定,由定發慧,完全依戒、定、慧三學來修。你要是對這個三聚凈戒不加守護,視戒為兒戲,故意違犯的話,不僅犯了根本戒,還是要墮無間地獄的。所以啊,這個「戒」是我們修行成就的基礎,不能夠輕玩故犯三律儀。

第三根本戒是嗔恨心說同學過。假使我們遇到同修、同學做了什麼有過失的事,應該怎麼辦呢?是以嗔恨心來指責他呢還是瞧不起他、不開腔?都不對的。我們要好好地同他談話,把他做得不對的地方指出來,勸他改正。你同他說,我們都是佛弟子,都希望能夠解脫生死、利益眾生,但是你現在的某些做法有點不合律法,我給你提點意見供你參考,你看好不好?不能夠以嗔恨心來說同學的過失。這一點也是很要緊的,希望大家都要注意。

第四條,有情離樂生歡喜。我們為什麼要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因為要解脫生死,要得到究竟的安樂——成佛。不光是自己成就這個成佛的安樂,還要度眾生都成就成佛的安樂。假使你看到人家造做惡業了,身三、口四、意三,造十惡業乃至五無間罪等,結果會怎麼樣?受苦。離這個成佛的安樂就遠了。你看到這樣的有情,不生悲愍心反而生歡喜就不對了,就犯根本戒了。

第五,畏佛道難退菩提。有很多人,都知道依戒依法精勤修行,希望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利益眾生。但是呢,有的人卻害怕修行成就佛道不容易,因而退失了菩提心。菩提心一退,就糟糕了,脫離佛道了。大家知道,佛道是我們修行的終究目的,要成就佛道,要以菩提心為因。因此,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忘失了菩提心,這樣子,就一定有成佛的希望。為什麼有些人會畏佛道難呢?因為他修行沒有善巧方便,沒有次第法。修行一定要有次第法。比方說,你要是直接上樓去,是不容易的。但是,只要你有樓梯,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就不難了。我們前天到竇團山去,那山很陡,陡得不得了,但是他們造了電纜車,一人坐一個位子,把你送上山去。他有這個方便,無論是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可以上這個高山,都能夠看到佛像,殊勝境觀。要有方便,就容易上山了。所以,文殊化身的宗喀巴大師,為我們造了《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指引我們有次第、有方法的修學。有了這個方便,你不要怕成佛不容易。有很多人來向我說,他這裡痛、那裡痛、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一坐起來就要打妄想——。我說,你觀空嘛。他說觀不起來、空不下去。這個「觀空」很重要的,你看我們現在講的這本書,書中最後部分就是總結——二十空。修行過程就是十地頌。先是文殊菩薩十大願,其次是十地頌,最後就是證果證道的二十空,證到無上菩提。你不要害怕,你怕佛道困難而退了菩提心。那嘛,今生退了菩提心,將來哪輩子才能夠發這個菩提心呢?所以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根本戒。但是這一戒雖然是十四根本戒之一,如果是退失了菩提心,還是可以重新發的。

第六根本戒,謗三乘法非佛說。有很多人造謠言,說什麼經什麼經不是佛說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跟不上密乘,都是非佛說。這個是誹謗三乘法非佛說。

第七條是灌信不具授密法。比方說,有很多人念《上師供》《五字真言》,已經念夠了一千座或五百座,但是他沒有經過灌頂手續,他還要求《大威德法》,我們不能給他。我問他,你受過灌頂沒有?他沒有灌頂,我們就不能授與密法。第二,你雖然灌了頂了,你對這個大威德本尊是不是有無上信心?是不是堅信我這輩子依這個法修行成就?總之,灌頂法不具,信心不夠,不具足,就不能傳與密法。否則是犯過失的。我們當師父的人,不好隨便把這個主要的法隨便傳了。為什麼道理?你見了這個法之後,但你沒有灌頂,沒有手續,就是「缺」;再者,你沒有信心,將來會生錯念邪見,不但不能成就,還會使你發生障難。所以我們由這個大悲心出發,要尊重戒、尊重法、尊重你這個有情,使你能修行成就,不要墮落。所以對灌信不具的人傳與密法,就犯大戒了。像大威德這種法,上師給你傳過了,別的人他要修這個法,喊你教他,你不能教。他要自己到上師前去問,由師父觀察,那個人灌頂沒有,有沒有信心,師父同意你修,那嘛你就可以修學。要是師父不同意,你就不能隨便學了。

第八條根本戒,輕損自蘊不如佛。大家要尊重自己。我們現在得到一個圓滿的人身,一個圓滿的男身,一個圓滿的女身。今生這樣修行,今生就可以成就了。你把身子隨便損壞掉了,有個比丘尼,發心是發心了,把一個指頭搞斷了,來寫《金剛經》、《妙法蓮花經》、《華嚴經》,經書寫了很多。她還想發心寫下去,拿自己指頭上的血、舌頭上的血來寫。從密法來講的話,是不允許這樣做的,因為把自己的身子損害了,不具足成佛的條件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沒有辦法顯現了、這就是輕損自蘊不如佛。我們一天到晚,對自己的身子,不是貪他的樂,要借這個身子修行成就,這是要緊的。

第九條,於真空理心不信。我們整個佛法的核心是般若波羅密。世間上一切法的本性都是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要被假相所迷惑。密法是現生修行現身成就。我們每天要修內空、外空、內外空、內無我、外無法。假如有一天沒有修這個法,你就犯戒了。所以每天都要這樣做。早上一起來,就調身、調脈、調息、調心,開始修空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就把身子空了。對眼、耳、鼻、舌、身、意,對外境色、聲、香、味、觸、法,一切的一切都要觀空,把整個的虛空、整個的器世界、有情世界、正覺世界全部觀空。念念不忘諸佛法身,平等法身十方圓明。這個法身是無始無終的,永遠不滅度、不變化的。我們要成就,這個法是根本。你沒有修空無我觀,就不能證得這個法身,一天到晚內執身心、外執外境、被它包圍起來了、不識自性了。你不修空無我觀就犯戒了。對於這個空理,你目前雖然還沒有證得,但是信心是要緊的。

第十根本戒,破法惡人身口慈。我們對人是以慈悲心為主。什麼是慈心?就是與樂;什麼是悲心?為他拔苦。但是,假使有人修了這個法以後,又破壞這個法,他將來要墮無間地獄。我們對他不能夠隨喜,隨喜他破戒犯戒。我們要勸他,你前輩子有很大的善根,今生能夠聞到佛法,能夠修這個無上乘的法,能求到無上乘的戒,是很不容易的。你現在破法破戒,是害你自己,害無邊眾生,你將來會隨落受苦。一定要給他說。假使你做的是假慈悲,見人家破戒犯戒,你卻說,犯了嘛就算了,破了戒嘛就算了。不要鼓勵他的做法,像剛才那種講法,完全是錯誤的。你這樣說,不是要他好而是要他墮地獄。你的身子隨喜他的破犯,口裡還是同情他,這樣做是不行的。

在這裡再講一講第九條根本戒,於真空理心不信。一切法自性空,這是我們佛法超過一切外道的真理。我們曉得一切法自性空,所以,放下一切執著,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煩惱,證解脫,忘我利他,究竟成佛,於真空道理要堅決相信。在一百多年以前,很多科學家都不相信佛法中講的「一切法空」的道理,到現在為止,他們反覆研究了,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他們研究的結果表明,世間上沒有哪個東西體性不空的。他們把一個東西拿來分開,分成分子,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再分成離子,離子再分,就是介子,介子再分,就是鄰虛塵,鄰虛再分——空。因此,現在科學家們都相信一切法本性空的道理了,因為事實如此。不要不相信一切法空的道理。那嘛,心裡相信了,嘴裡也說了,但你的身心是不是與這個道理合在一起呢?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都要時刻不忘記空無我的道理,因為這是真理。比方很多人身上有病,被病包住了就沒辦法了。我們修行的人,見人家有病、有障難、有困苦,不但不去救他,還認為這個人平時對我不好,現在有障難了我也不管。這是不對的。我們就是要消除他人的障難來斷自己的煩惱。聲聞緣覺就是光修戒定慧、觀空等法來斷煩惱;菩薩除了這樣修以外,還要把眾生的一切罪障惡業、病痛煩惱全部觀到自己身上來,以大悲心代眾生受苦。以「空」、「滅」二種修法來消除它。在這個世界上,現在正有二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他們在研究核武器。萬一有一天發生了核武器戰爭,多少人要死?整個地球都被核武器包圍了。所以,我們天天要發願,願世界和平,永無戰爭,人民安樂。為什麼這樣想?一切眾生都是我無量劫來的父母,要使他(她)永遠安樂。我們現在愛國,愛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為什麼道理?這個國家不是為個人謀私利的,是為眾人的。資本主義是為個人老闆服務的。封建主義是為皇帝服務的。我們修行,是為全中國、全世界的人民能得永遠安樂而修行。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第十一根本戒是空無我觀日夜廢。這條戒在上面的內容里已涉及到了。就是說,每天都要修內空觀、外空觀、內無我、外無法,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山河大地,其性本空。你不修空無我觀的話,就犯根本戒。

第十二條,堪承法器壞善根。你們將業修行成就當了法師了,人家來向你求法,那你要觀察,這個人前輩子有什麼善根,今生處在什麼環境中,為什麼他現在要求法?他求法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解脫呢還是自他皆度?是不是為護持正法永遠傳下去?假使是這樣發心的接班人,他就是「堪承法器」,是能夠擔負如來家務的繼承人。對這樣的法器,你如果不幫助他成就,使他走上壞路,開頭是犯少數戒,而後慢慢地越來越厲害。使法器的善根壞失了。他來求法,你不給他,見他犯戒也不勸導他,使他的善根壞了。我們在座的四眾弟子,今生能夠聞到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是過去的善根,非常難得的。我們今生要好好地學修戒定慧,斷滅貪嗔痴,發菩提心,忘我利他,莊嚴無上菩提,把過去的善根繼續不斷地增加,直到圓滿成就。這個是最要緊的,所以我們在安居期內講經傳戒,就是希望大家增長善根、趨向成就。假使你對有善根基礎的人,不幫助他增長善根而使他的善根壞失了,就不對了,就犯密乘的根本戒。

第十三條根本成,不受供肉輕事密。這一條,是密法中特別的戒。其他的戒,如不殺生,是說不傷殺生命,不吃肉,不吃葷的。從密乘上來講,分事密、理密、瑜伽密、無上密。事密,就是以事表理,先曉得事相,後明其理。你皈依了佛法僧三寶,但是,香也不燒一枝,燈也不點一盞,水也不供,花也不供;不重視供養事相三寶。你照佛法去修行,業障消了,毛病去了,你不去供養三寶就不對了。沒有供謝三寶的心,像這樣子,你怎麼能夠增加善根呢?要由事相來明理相。我們今天講經之前,為什麼要供燈呢?這個燈是代表文殊菩薩的智慧,要大家都開發成佛的智慧嘛。這個燈,就是事相,燈所表的菩薩智慧就是理相。所以,我們講這部經,就要從頭至尾念《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除了講以外,還要熟修。第一個是白凈種子力,第二個就是熟修力,第三是特別定力,第四是拔困力,第五是發願迴向力。你沒有熟修力不行。你要修大威德,最低都要念夠一千座《五字真言》,目的就是要熟悉儀軌內容,要求從頭到尾都能背誦,不看書。有了這個基礎以後,那你修起來就比較有把握了。我們每月初八會供,供的糌粑是用麵粉、酥油、白糖等做的供,供品外面塗成紅色,紅的代表血。在西藏,完全是供肉,因為那地方很冷,一年到頭沒什麼別的吃的,他不吃肉不行。在印度釋迦佛的教法傳下來,分成食肉派和不食肉派。各人按照各自的教法來修就行了。去年,我們規定大眾要過午不食。那嘛,我們會供時散分給大家的供品吃不吃呢?要吃,為什麼道理?這是格外特別的供品,你吃了就得加持嘛。這也是修密法的事密嘛。我們供了佛的供品,如果不吃,就不能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不要輕事密。

第十四根本戒,諂誑妄說婦女過。不要說我們出家人,就是在家的男居士也要注意,自己不要驕傲。對哪個女的不喜歡,就給她造些謠言,說她怎麼搞男女關係不守規矩。這是犯戒的,這種話不能說。你知道她有是非,你應先問她,搞清楚了再勸她依法精勤修行。不能諂誑妄說婦女過失。

以上十四條都是根本的,你犯了就是捨去了密戒。其中,除第五條退菩提,即「畏佛道難通菩提」,在修行當中,遇到困難就退菩提道心了。這一條雖然是根本戒,如果犯了,還是同意你可以重新再發心的。其餘的十三條,具足四纏就犯根本。四纏具就是說,於罪有犯更欲造,無慚愧心深愛樂,不見為罪謂功德,四纏具足上品犯。犯了戒不去懺悔,知道某種行為是犯戒的還要犯。對犯戒的行為不見為罪反而還說是功德。這樣子的四條具足了是上品犯。這十四條根本戒,大家要好好地守好。這與你們今生的成就,將來成佛都有很大的關係。

底下還有惡作八戒,八項應戒的壞事。

(一)、不凈伴侶演秘義。(二)、任意力作止戒違。

(三)、不隱經像鈴印等。(四)、於福會中作喧諍。

(五)、凈器問法倒妄說。(六)、無信聲聞中七夜。

(七)、初修我慢執自法。(八)、灌頂缺信受深義。

第一惡作戒,不凈伴侶演秘義。我們要傳這個密法,要求他(她)受五戒、八戒、菩薩戒,三門比較清凈了,叫「清凈伴侶」。然後再接受過灌頂,而且對佛法有極大的信心,對密法也有信心,那嘛,可以給他(她)講密法。對灌頂不具,信心不夠的人傳密法是犯戒的。

第二,任意力作止戒違。要是佛規定不能做的犯戒的事情,你自己卻去做了,犯了戒也不管,這個就不行了。

第三,不隱經像鈴印等。我們修密法的人,因為要修事密,要修理密,所以要用鈴和杵;我們有密乘的經典,我們念經的時候打開,不念經的時候關攏,上面用東西蓋好。因為護法菩薩發了願,他要護持文殊菩薩的法,你把經書打開了,他就不能休息,一下都不能動。所以,要尊敬這個書,經書不好隨便給人家看。我們用的鈴杵,杵是五鋒,當中一根,四方四根,表示五方佛的戒及修行的善巧方便;鈴子(叮噹、叮噹)表般若智慧,錶轉法輪。我們要隨著戒、定、慧三學來修,要發菩提心,忘我利他。要護持好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給你灌頂的時候,第一是寶瓶灌頂,第二是杵灌頂,第三鈴子灌頂——。杵灌頂,把你過去犯的五戒或八戒或菩薩戒或密乘戒,所有過去犯了的戒由這個杵一灌頂,全部都清凈了,還特別成就新的戒——三昧耶戒。經過鈴子一灌頂,就把你過去的執著、我執煩惱、都消滅掉,使你曉得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證得實相般若。隨時隨地都要覺察到自性清凈,在清凈性海真如寶藏中安住不動。搖這個鈴子,表示使自己開智慧,使一切眾生開智慧。這個是今生能成就的。像我們這個鈴杵,由一代一代上師傳下來,師父到圓寂的時候,就把鈴杵交給你。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把鈴杵保護好。經書、佛像也應保護好。像大威德的像,不好隨便給人家看,他沒有受灌頂,他沒有修這個法就不要給他看。他看了之後,不生歡喜心。生一念不尊敬心他就要墮落。所以,要隱藏好經像鈴印等。

第四條,於福會中作喧諍。什麼是福會?比方,我們開始講經那一天,我們舉行會供。一方面是轉法輪,一方面是供養上師三寶,這樣子的法會就是福會。大家都是來培福的,你們很多人都捐了鈔票,表示對上師三寶尊敬供養,以此培福。在這個福會中,大家要好好地念經,好好地聽經,不要講話,不要互相爭吵。這是福會,大家如果在福會中喧鬧、爭吵是不行的。

第五,凈器問法倒妄說。一個持戒清凈、皈敬三寶、誠誠懇懇、清凈的法器來問法,你應該正正噹噹地隨時隨地給他說法。為他倒妄虛說是不行的、犯戒的。

第六,無信聲聞中七夜。有些修阿羅漢果修聲緣乘法的人,他對密乘法沒有信心。我們同他住在一起,他就會誹謗密乘法,使我們對密乘法失去了信心。所以在無信心的聲聞眾中,不能同住超過七夜,超過七夜就犯惡作戒。

第七,初修我慢執自法。比方說,你修《上師供》,就要想到,自己要成就宗喀巴大師的功德。「由大樂中自成上師身」自己觀空之後,現起童貞文殊,成就文殊師利菩薩;你修「大威德」,一剎那間自成大威德怖畏金剛身。但是,你如果執著這個法,認為自己成就了。這就不對了,應該觀空。我們念《大威德》的時候,念「嗡雅馬達迦吽呸」,我是大威德、大威德就是空,不要執著。你修大威德的人,大膽的想自己成為三十四臂、十六足——大威德金剛的樣子。你修完了,最後修八門勝解,觀空以後,現起一面二臂大威德。為什麼又要觀成一面二臂大威德身子呢?假使你現起牛頭三十四臂十六足的大威德樣子,走出去會把外面那些各種各樣無邊無盡的鬼魂嚇壞,他們看到你的樣子,會嚇得不得了。要是一會兒工夫,你忘記了自己是大威德了,會嚇壞那些鬼魂。所以要觀成一面二臂,又是人的模樣了。那人家開玩笑說,你這個傢伙,一下變成怪模樣,一下又變成一面二臂。所以我們出定以後、就觀成一面二臂大威德,同普通一般人一樣。從初修的時候,就不能執著自己是大威德而生我慢心,應該觀空。

第八,灌頂缺信受深義。人家灌過頂的,而且對他密法也有極大的信心,你(上師)可以傳法給他。對沒有灌過頂的人或者受過灌頂但沒有信心的人,不能傳深法給他,傳了就要犯過失了。

以上是八種惡作罪,底下還有二條

又二。(九)加行不具入曼茶。(十)觸火壞種杜貞等。

第九,加行不具入曼茶。比方說,在灌頂之前,先宣布:明天要灌頂了,今天我們要洗澡,要換衣服,要懺悔以前的罪障,把身子弄得清清凈凈的。明天到了壇場里,先念入壇的咒子。這個曼茶羅就是大威德的宮殿。你的「手續」沒有具備就進入曼茶羅(壇場),就污染了這個曼茶羅。

第十,觸火壞種杜貞等。我們比丘,是不準隨便觸火的,不準私自在房間里燒火煮東西吃。還有,你切菜,有些東西你隨便把它切斷了,就壞了它的種,比如成熟的豆子,本來撒播在田地里。它就會發芽、成長、結很多豆子。但是你把它煮了、炒了,就再也不會發芽了,壞了它的種了。這個「杜貞」,你們在家居士是不懂的。每天早晨,我們比丘先要在佛前學「比丘十念法」。就是說,在今天一天之中,有哪些事情是為了利益眾生故,為如法修行故,應該開許的就請佛開許我們去做,不至於犯戒。也不好詳細給人家說理由了。

以上所講的是密乘戒的根本戒及惡作戒。

底下講五方佛各別戒。這個嘛,你們灌過頂的人都曉得的。

什麼是五方佛?東方佛、中央佛、南方佛、西方佛、北方佛,就是文殊菩薩的咒子——一阿巴雜那;就是五智,大圓鏡智,法界體性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東方佛六攝三聚,三寶日夜六次歸。

這個三聚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其次,每天在佛前念六次皈依,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我們在講經之前先要念「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念三遍。東方佛戒包括了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每天早晨一定要念、要想,每天早晚都要念皈依三寶。這個是東方佛戒。

中央佛戒為四種。(一)、自作本尊眾生緣。(二)、雙運觀想及(三)印往。(四)、阿闍黎前六次禮。

中央佛戒有四種。就是毗盧遮那佛戒。

第一條,自作本尊眾生緣。一天到晚都不要忘記,我自己要成就大威德本尊,並加持一切父母眾生都成就大威德。

第二條,雙運觀想。「雙運」,是止觀雙運。先要放下、放下、再放下,而後提起、提起、再提起。把所有外緣先放下,然後修儀軌,照規矩來修。這叫止觀雙運。你不修止觀雙運就犯戒了。第一個是白凈種子力——持戒。第二個是熟修力,就要修觀想法。

第三條,印住。我們念「阿剛、巴當、布白——,」要做手印;還有五欲供「入巴、下答乃至白下」也有手印;還有札札那一一金輪寶,七寶供手印;金剛手印,要請佛的時候,要做這樣子的手印,自己的心間心放光出去,到諸佛心間,請如來本尊降臨為我灌頂。平時有空就要打坐,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舌頭抵在上齶。兩手手指相接,接指之前,身上沒有感覺。修好了,全身的氣脈一下就通了。平時有空的時候,就應該這樣結著手印,安住不動。

第四條,阿闍黎前六次禮。給自己傳法的師父叫阿闍黎,每天都應該頂禮六次。你看我們的佛堂里,供有海公上師像、康薩仁波卿、得戒恩師、得法恩師——,對這些阿闍黎,每天都要六次頂禮。

南方佛戒亦復四。(一)、財。(二)、法。(三)、無畏及(四)、慈施。

南方是寶生佛,修這個法要修布施,利益眾生。布施有四種,財施、法施、無畏施、慈施。為什麼要修財施?對於一般人來說,把財、色、名、食、睡看得很重要,特別是鈔票。他有了鈔票,吃的用的都有了。見人家缺這個財,有困難,我們要布施給他。

其次要以法施人。要修行,沒有「法」不是行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底下的該怎麼修,不知道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兩句話就解決生死問題了。這是法施。

有很多人在修行當中、經常做惡夢,見到那些怪境相,而怕得不得了,我們告訴他,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徹底皆空、即得無畏。這是無畏施。

再其次是慈施。見別人修行不得法,不能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不得安樂,我們要布施他,使他能夠得安樂。以上是南方佛戒。

西方佛三(一)、顯三乘,(二)、密教儀軌,(三)、瑜伽心。

西方佛就是阿彌陀佛,蓮花部主嘛。第一,於顯教的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法都要學。

其次,於密教的儀軌一定要學會,依儀軌念修。

第三是瑜伽心,一定要修定、要修相應法。我們修事密、理密、瑜伽密、無上密。所以,念阿彌陀佛的人你不要說,哦,我們是念阿彌陀佛的,我不能修密法。這是錯誤的。我們灌頂就要灌蓮花部嘛。阿彌陀佛的法是最廣的,三乘法、密乘法、瑜伽法、都在蓮花部學的。

北方佛二(一)、嚴持律。(二)、真諦供養力供養。

北方成就佛的戒有二條。第一個是嚴持戒律。第二是要修供養、真諦供養就是把修行證得的一切法空的供養,又叫法供養。力供養又叫事供養,用你自己的身命財力修供養。比方我們廟裡的香燈師們,一天到晚搞殿上清潔,安排座位給大家念經、聽經、供燈供香、這些都是力供養。以上是五方佛的各別戒,我們大家都要守這個戒。

底下是五佛總攝戒。

無盡眾生解脫等,安住律儀涅槃中。

這是五方佛戒的總戒。是歸納起來的總戒。整個佛法的根本,就是成佛度眾生。自己要成佛,要度一切眾生成佛,使無盡眾生都得解脫。學聲聞緣覺乘的法是求自己得解脫。學菩薩乘、無上乘的密法,是自己要修行成佛,度一切眾生成佛。「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沙婆訶。」主要的就是自他解脫,了生死,證涅槃。先把一切眾生安住在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密乘戒中然後了生死、證解脫、趨菩提,最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安住在律儀中、安住在涅槃中。這個就是總的五方佛戒。

 

(以下講解發菩提心——藏如意注)

 

有關戒律及發菩提心部分講解摘錄 清定上師講授(五)

 

我們從開始講經那天到現在所講的,都是加行法。什麼叫「加行」?是為正修做準備的。下面,要開始講正修部分了。正修裡面的內容,第一是發菩提心,第二就是要修供養、要發願、正修是重點,重要的是觀修文殊菩薩的咒子,嗡、阿巴雜那的——,成就五佛五智,這個重要部分要詳細地講,大家好好地,仔細地把這個經文看看。

(一)部分,發菩提心

初發菩提心修行觀法方便頌。引言(發心之法喻及方便總說)

怎麼樣發心?用比喻、用方便來讓大家知道,要不然不知道怎麼樣發心,這裡面用二十二種法喻來說明怎麼樣發心。開始總說。

大般若佛母。諸佛佛子生。由圓頓次第。證果貴初心。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

這是總說。根據什麼來發菩提心呢?根據佛教我們的六百卷《般若經》。佛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經》二十二年,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龍宮裡有十萬卷,我們現在的六百卷是十萬卷的總攝,該經分十六會。第一會最廣,有四百卷,是《般若經》的總相,主講廣般若、深般若。第二會至第八會,這七會共一佰七十卷。第九會只有一卷,就是現在大家常念的《金剛經》,這是最重要的。經中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把整個佛法的道理、修法都講了。第十會專門講密法,就是《大日經》。第十一會至十六會這六會是分別講六波羅密的,就是講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個《般若經》又叫「佛母經」因為一切諸佛成佛都靠這部經,所以叫佛母經。將來我們把六佰卷《般若經》印出來,大家可以看看。全部的藏經看不完,最低都要求在這輩子把六佰卷《般若經》要看完。

「諸佛佛子生」,一切佛,一切菩薩從這個經生出來了。修行的方法就是「由圓頓次第」這一句。我們主要是按次第修行。這個「次第」,就是宗喀巴大師之三士道修法。先由下士法修起,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斷煩惱證解脫;還要發菩提心,知母、念恩、慈心、悲心、增上心、忘我利他,度眾生成佛。而後專修止觀,修習禪定。由菩提道次第再進一步修密宗道次第,現身成就。那嘛,我們今天要懂得「圓法」,要懂得「頓法」,要懂得「次第法」。最後呢,要證果。你能夠現量地看到一切法空了,沒有一點影像了,看到的都是實相的「空」,那嘛,你當下就成佛了。但是,要緊的是「證果貴初心」,看你當初怎麼發心。發心從大悲心開始,「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要緊的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修大悲心。所以我們念《上師供》中,「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摧伏魔軍無餘秘密尊,雪頂智嚴善巧宗喀巴,賢慧普聞足下作白啟」。第一個就是大悲心。一切菩薩當中,同我們比較有緣的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叫「無緣大悲」。不論哪個人,無論好和壞,乃至墮地獄的人,都一樣的以大悲心度化你。怎麼度化他?就要學文殊師利菩薩,叫他發菩提心。怎麼樣發菩提心?就要勸他,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學普賢菩薩。怎麼才能夠圓滿成佛呢?就要學地藏菩薩,「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們全國有四大名山,文殊菩薩道場——山西五台山;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觀世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我們都去朝拜過了,見過面了。我們要念念不忘四大菩薩。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一定要成佛,要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要覺,要正覺,要等正覺,要無上正等正覺。那嘛,現在要緊的是先把十地菩薩發心法喻給大家講一講。

(初地)如地、金、月火、大藏。

這是初地菩薩發心的比喻。發心正了,就證初地菩薩位了。你看我們這個世間上,哪樣東西離得開「地」?行住坐卧,時刻也離不開地。我們就要發個心——大悲心,一切眾生我都要象大地載物一樣地負擔他,並沒有在我身外。金,這個金子怎麼來的?是從金礦里提煉出來的,菩薩大行,也以違緣煉之。月,是大悲心,清凈、光明。今天已經十三了,等到十五日,你看那個月亮就生歡喜心了,人人看到月亮都很歡喜的,因為它清凈而光明。菩薩發心也要象月一樣,清清凈凈的。火,在寒冷的冬天,生一個火盆就去寒了。南方人可能不知道,你到北方去,冬天就用得上了。火起什麼作用?燒滅我們的煩惱,把煩惱滅掉。大藏,我們發的心如大藏一般。整個的經、律、論三藏,就是我們的大藏寶貝。以上是初地菩薩發心法喻。初地菩薩由這些發心出發,慢慢地明心見性。眼睛往裡看,開頭的時候看到的是黑的。再仔細一看,心裡不要動,不要起什麼念頭,心裡慢慢地念咒子,不要動念頭。再看、再看,一下子現起個月輪,一下又沒有了。就這樣一下現起,一下又沒有了。你不要動,仔仔細細地觀。假使你觀不起月輪,你就求加持。求上師三寶加持我能夠早日明心見性。你這樣觀修久了,這光明就上至頭頂,下至腳底心,光明充滿全身。把身子上過去積的不幹凈的東西——罪障惡業、病痛煩惱通通從毛孔中排出去。頭一次排出去的是黑氣,第二次排出去的是灰氣,第三次就是白光了。這樣白光放出去之後,慢慢地放大、放遠,十里、佰里——往前面、右面、左面、後面放光出去,都是放十里、佰里。還要往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方、下方,向十方放光出去。這個光明要慢慢地放大。開頭是觀不起來,那就觀一個身光,頭上圓光、身上圓光,象佛像上的光明一樣。慢慢地身子放鬆,光明放大,放到無邊無際,同十方諸佛的法身光明合在一起。諸佛的法身光明同我們心裡放的心光合在一起——慧光返照,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光明照在身子上,完全變光明了。而後怎麼辦?再由這個光明放光照法界一切眾生。因為每個眾生都有佛性。法界光明同我的光明一樣。而後,我把光明、眾生的光明放出去,而後收回來。開頭是黑的氣,慢慢地收回來的是白光了,那麼,放的也是光明了,收回的也是光明了。這個時候,整個法界中,自性光、佛光、眾生光,三光合一了,整個光明遍虛空、遍法界。能夠這樣子觀就叫登初地了,叫明心見性。看到自己本性的作用,看到自己的佛性。這是初地菩薩的修法。初地菩薩完全修布施,把我們一切功德,布施給眾生。

(二地)寶源

二地菩薩完全修持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昧耶戒。因為這樣持戒後,完全清凈了,就叫寶源,一切功德都增長起來。

(三地)瀛

這個瀛是什麼啊?就是大海,無邊無際的大海。無邊無際大海中的眾生,都要放在心上,一個也不放鬆,全部都要度他。這樣子就要修忍辱。不管這個眾生好、眾生壞、對我好、對我壞,我都要度他。打我、罵我、殺我,要我的命,我還是度他。胸襟如大海一樣的,這就是修忍辱,是三地菩薩所要修的。

(四地)金剛

這是四地菩薩發心法喻。「金剛」喻什麼啊?不壞不爛,不變不動。我們修行的人要修精進,要具備一種「向上向上再向上」的思想。從初地、二地修到十地,直到成佛。

(五地)山

到了五地菩薩,要修止、要修觀。主要的是心不動搖,心象須彌山一樣不為八風所動,沒有掉舉、也沒有昏沉,所以用「山」來喻五地菩提心。我們修曼茶供的時候,觀想「金剛大地自在基——其中妙高,須彌山王」。自己的身子成了須彌山了,什麼也動不了他。

(六地)葯

六地菩薩修般若波羅密,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開發我們的一切智慧,治我們一切「執著」毛病,這就是般若妙藥。

(七地)善

七地菩薩修善巧方便法。要度眾生,只按照一種方法是不夠的,度不了。要用種種善巧方便,要轉法輪、要傳戒、要灌頂。為什麼要這樣做?由這個方便,他才能發起心來。

(八地)如意

如意是寶貝,人人看到都歡喜,能滿願,能起大作用,所以叫如意。以此來喻八地菩提心。

(九地)日。美音。

自己的身子象大太陽放光一樣,遍照十方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是黑暗的,沒有哪個眾生不度。全部放光明。還有,轉法輪時,講經的聲音無論哪個眾生聽到都生歡喜——美音。這是九地焰慧地菩薩的菩提心喻。他能夠觀察一切眾生各是什麼樣的根機。上根上智、中根中智、下根下智、劣根劣智。又怎麼樣把劣根劣智轉成下根下智,把下根下智轉成中根中智,把中根中智轉成上根上智。讓他怎麼樣發菩提心。

到了(十地)菩薩,就更進步了,實際上就成佛了。不過是沒有坐成佛的位子罷了。十地菩薩叫「法雲地」。好比三年五年沒有下過雨一樣,天天都是大太陽,萬里無雲萬里天。現在好了,今天天上起雲了,要下大雨了,一下就把乾旱問題解決了。這樣來比喻十地菩薩的法雲地。其實就是大悲心。

第一個法喻是「王」,王就是法王,有權力有福德,於法能自在宣說。

庫藏

表示把一切功德都積聚起來。

大路

引導眾生走上成佛的大路。就象現在建成的公路、自行車可以走、汽車也可以走,都可以走嘛。大家的根機雖然不同,但都可以走上成佛大路。我們密法中的方法、修法,就是象坐飛機一樣嘛,修行成就快。一般的都是在地上走,如火車、輪船、汽車等,但是「直升飛機」在飛上天之後,仍不離這個地上發心。

乘騎

騎上快馬,走得很快。

流無盡

發大悲心法流無盡,什麼樣的眾生都能度。以上是十地菩薩發心法喻。底下的佛地。

(佛)樂聞聲

每尊佛出世,都要轉法輪,他講經說法的聲音使眾生都樂意聽聞。南方人聽到到是南方音,北方人聽到是北方音,牛聽到是牛音,馬聽到是馬音,雀子聽到是雀音——。都能聽到,所以是樂聞聲。

度眾生的大悲心象大河一樣,象長江從西北流到上海、黃河從西北流到東海。

雲。

就是法雲。多年沒有下雨了,今天天上起雲了,大家都歡喜了。以上所講的都是修法,專門修定的,修這個菩提心的二十二種等發心法喻。

贊發心性相

讚歎發心的本性、影相。

余處復廣明

這在講後面的慈心、悲心、增上心時再詳細講。

行假無三世,一多大小平

這是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總是未來,現在的是虛幻。怎麼成過去的?一剎那間也不久住而成過去。未來的一剎那間變成現在的,現在的在一剎那間也變成過去了。這個「三世」,是假的。過去如夢,現在如幻,未來如泡。一天到晚的行為都是如影子般的假法。三世都是假名安立,如去年是一九八九年,現在是一九九〇年,那一九八九年就是過去了,再也不會有了。到了明年這個時候,是一九九一年了,今天又成了過去。天天都在變的。所以說三世是假法。

「一多大小平」,在空法中,一個法一個影像,幾個法幾個影像,大影像小影像,都是平等的——一切法空。懂得這個道理,徹底無我。內無我,外無法,人法皆空即無相。

悲圓菩提滿,發心佛即成。

這樣的大悲心修圓滿了,度一切眾生成佛,決定要證無上菩提。能夠發這個心就是「佛即成」,當下就成佛了,打好成佛的基礎了。

發心證果二分別,由是中間發心難,發心非難難常繼,常繼方便應當說

從最初發心到最後證果,這二個是沒有分別的。比方我們現在念這個經,文殊菩薩當初發了十大願,最後證到不動佛果,發心、證果二者沒有分別,。那麼要緊的是「由是中間發心難」這是說發心不容易。你看看文殊菩薩的十大願,這樣那樣的人,共我有緣,令發菩提心;這樣那樣的人,恨我殺我打我,自己要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這個發心不是一天,不是一次,而是經常這樣發心。

「發心非難難常繼」,發心並不是難的,難的是常常繼續不斷地發這個願心,所以我們要念文殊菩薩十大願,怎麼念法?「常繼方便應當說」,怎麼能夠繼續不斷地發心,方便法應當講。明天開始就講這個正觀修法。現在請大家把五字真言念完。

 

第六講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請大家翻到第二十四頁,我們昨天把二十二種發心法喻講了,今天開始講正觀修法,這個正觀修法有六個部分,所以是正觀分六

一、        知母(決定盡法界之有情,無一非三世之父母)

這是正觀修法的第一步,亦是發初地菩提心。觀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我過現未的父母。能夠這樣觀修起來,對以後的修行是很有利的。佛教我們,「一切男子為我父,一切女子為我母」。有了這樣的的決定,發心度一切父母眾生修行成就,使他們獲得成佛的安樂。這樣子修,不僅能斷煩惱,而且能斷習氣。

恆發意觀想,日夜各三次,信六道九有,恆河沙眾生,盡法界有情,皆過現父母,以長劫輪迴,當知如演劇。

我們從發這個心開始,一直到將來成佛,每天都要觀修六次,觀六道九有如恆河沙數般多的眾生,都是我過去、現在世的父母。因為長時在六道中輪迴,如劇院中演戲的演員一樣,經常變演不同的角色。我們發心要度這些六道九有的父母眾生。六道,加上三善道通三惡道。天、人、阿修羅是善道,地獄、惡鬼、畜牲是三惡道。九有,就是把三界劃分為九有,欲界為一有,色界、無色界各四有,共為九有。

又現生活我,衣食等增上,毒蛇諸惡人,與我不相違,為作解脫因,賢聖知識等,一切惡有情,及諸仇怨類,悲田六道眾,能長菩提因,成佛之父母,亦一切有情。

在現世生活中,很多眾生都於我有恩。比如,你沒有親自去種稻種麥,卻能吃上白米飯,你沒有編織一絲一縷,卻能穿上好的衣服——,因此,這樣的順緣眾生於我三有恩的,恩同父母嘛,所以你要度他。還有那些惡人、毒蛇類有情,都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危害。現在與我不相違犯就是於我有恩了,我們也要度他(它),為他們種下解脫因。那麼,這樣一來一切順緣、一切違緣都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所以說能長菩提因。

二、念恩(應觀無盡悲流)

既然知道了父母於我有極大的恩德,就應常念圖報,救度他們脫離輪迴之苦。

父母生養教,悲流恆無盡,隨子生憂喜,慈愛過己身,現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齊,縱使兩肩負,何能報萬一

父母生我們,養育我,,教育我們成人,這個恩德很大。伏,對子女的慈愛往往超過愛護自己。現世的父母對我有如此大的恩德,過去世的父母也是如此的。《本事經》上說「假

令有人,一肩荷父,一肩荷母,盡其壽量而不暫舍,供給衣食醫藥種種所需,猶未足報父母深恩」。因此,縱使兩肩負,何能報萬一。

三、報恩(不知報恩,實世間之大無慚愧者)

母流轉三有,正法多不聞,況在地獄中,或墮鬼畜生。

父母眾生因為輪迴生死苦海中,聽不到解脫正法,現在墮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受苦了,一劫二劫不能變人,聽不到佛法。

盼子作救拔,子自安不聞,雖人頭而畜,不如鴉羊等

有這麼一個公案。有個殺豬匠,過年的時候去幫人家殺牛。殺牛用的尖刀閃閃發亮,這個老牛生有一頭小牛,小牛見有人用刀要殺它母親,小牛就跑上去把這個刀一口吞到肚子里了。它要想救自己的母親。那個殺牛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就不去殺了,小牛把刀吞掉後卻並沒有死,仍然跟它母親一起參加勞動。後來它母親死了,小牛也死了,把它肚子剖開一看,那把尖刀還在裡面,已經被血絲完全裹住了。這是佛經上講的「犢子救母」的故事。像這個畜生都這樣孝敬父母,寧捨生命去救父母。你看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父母?怎麼樣對待眾生呢?現在墮在地獄,餓鬼、畜生道里的眾生,他們常常期盼著,「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啊,應該來救救你的媽啊,我現在正在受苦啦」。我們自己,現在雖然是人的模樣,難道還比不上畜生嗎?我前天講過了,老烏鴉哺了五個小烏鴉,天天給它們吃東西,等到把小烏鴉哺育到能夠飛的時候,老烏鴉已經因哺育小烏鴉搞得身體枯竭了。小烏鴉就飛出去把吃的東西找來喂到母親嘴裡。這叫「烏鴉反哺」嘛。還有,剛剛生下來的羊,要吃母親的奶,就把前腳跪著,這叫「小羊跪乳」。孝敬父母嘛,烏鴉反哺,羊解跪乳,要孝敬父母,報父母恩。法界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怎麼不管他呢?

由不聞正法,不遇善知識,今在佛前誓,願盡度慈親

為什麼我過去不管呢?「由不聞正法,不遇善知識」,因為過去沒有聽到佛說的法,不知道要報恩,要念恩,不知道一切眾生是我父母,沒有遇到善知識給我們說明白——要生起知母、念恩、報恩的大悲心。

「今在佛前誓,願盡度慈親」,今天我曉得了,聽到這個法了,我要發願,今天講經結束的時候,大家禮佛三拜的時候就要發願:願盡度慈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一切眾生都是我父母,我都要度他成佛。要在佛前發這個願,願盡度慈親,一個眾生沒有得度,自己都不能不管。象地藏王菩薩發願: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們發這樣的大悲心愿。

四、悲心(決定代彼受苦)

對於我們來講,要緊的是要生起大悲心。還有慈心、增上心都是要緊的。一切眾生,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中流轉受苦,我願意代他受苦,希望他能得到安樂。所以我們要在上師三寶前發願:

嗚呼師尊三寶大慈悲,父母有情罪障惡業等,不聞正法八難並三途,險厄愁憂無量一切苦,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惟願現今我身皆代受,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

發這樣的大悲心非常重要。《上師供》中,「複次極尊恩師大慈悲,母變有情罪障痛苦等,無量無餘現今我代受,凡我善根安樂施於彼,有情具足樂善求加持」。就是發這個大悲心。慈心。用「嗚呼」兩個字來表示大悲心的因。在上師三寶前發願,希望上師三寶以大慈大悲心來聽我發願。法界一切有情都是我無量劫以來的父母。他們現在墮落在地獄、餓鬼、畜生道中,乃至在人道中受苦。都是因為煩惱造業、造十惡業等,引起的業障報障而受苦。因此,「不聞正法八難並三途」,八難就是八種苦難。包括地獄、餓鬼、畜生的苦難,人道中的盲聾喑啞等,他們同北俱盧洲的眾生一樣,不相信佛法的。因而難聞佛法。特別是地獄、餓鬼、畜生這三餘的眾生,不是一輩子而是千輩子、萬輩子都難聽聞到無上的佛法。

險厄愁擾無量一切苦」,即使在人間,也有無量的苦,要是你犯了罪,被關在監牢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槍斃,這還是苦,一天到晚,因險厄而憂愁。無量一切苦,這個「苦」字,是說不盡的,講不盡的。受苦的種類無限,受苦的地方無限,所以叫無量一切苦。那我們怎麼辦呢?現在我們要發願代受。

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這些父母眾生的罪障惡業,充滿了一切有情界,一切器世間。有情界就是六道眾生。器世間就是山河大地。整個法界有三千世界,有情世界,器世界和正覺世界。正覺世界就是成道的聲聞、緣覺、菩薩、佛的世界。我們所居住的地方,叫器世間,我們的身子就是煩惱眾生。「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在過去十世、百世、千世、萬世——造的惡業,使現在得到的果報一起下來密如雨。

在過去近百年之內,人類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了那麼多人,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之後,過去沒有的核武器也出現了。這個東西一旦用起來,起碼要死二十億、三十億人,整個地球被核武器包圍了,怎麼能生活?這個不是哪一個人造的業,是眾人的共業。那麼該怎麼辦呢?我們要發願,在十方諸佛、上師三寶前發願,「惟願現今我身皆代受,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我們早上起來,洗了臉,洗了手之後,在佛前供燈供香,供好之後就發願:「複次極尊恩師大慈悲,母變有情罪障痛苦等,無量無餘現今我代受——」。無邊眾生造的惡業所感的果報無量,不光是過去的,今後他們造的惡業所感的惡果,我全部——無餘——一樣也不留,全部歸我為他們代受這些惡果。惟願現今我身皆代受,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不光是今生、過去的罪障由我代受,盡未來際一切眾生的罪障惡業都歸我來代受。那嘛,有人問,你一個人的業報、果報都受不了,一切眾生的的罪障惡業都歸我來代受。

那嘛,有人問,你一個人的業報、果報都受不了,一切從生的苦報都歸你,你受得了嗎?要是不學佛法、不懂佛法,你當然受不了。我們懂得佛法,第一個,一切法空。這個業不是我造的,是眾生的共業、別業,我是代他受報。把他們的罪障惡業全部收攏到我一個人身上來,我隨境作觀——空。這些業的體性是空的。我以大悲心為使他們離苦得樂,把這個罪業全部觀空滅掉。就象三年、五年沒有洗的衣服,脫下來之後,用開水一泡,用肥皂粉一搓,再用熱水一衝洗就乾淨了。法界從生的罪障惡業是無量無邊的,到了我們身上,我們曉得一切法空的道理,曉得「生滅俱滅,寂滅現前」的道理,就能代他受苦了。有的人常常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這叫三心未了,是流轉生死的因。我把這個「三心」滅了,生滅俱滅。一個念頭起來叫「生」,一個念頭消下去叫「滅」。把這個生滅的心滅了——寂滅現前。不起念頭,毗盧法界乾乾淨淨,像阿彌陀佛(無量光佛),藥師琉璃光佛,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叫毗盧遮那佛,光明遍法界,十方圓明,不動不搖,不變不移,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這樣,把問題解決了。生滅俱滅,寂滅現前。主要是我們執著「我」,由這個我執煩惱而造業。現在我們修行,就是懂得「空」,把貪、嗔、痴、慢等放下,徹底觀空,滅除無明。本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不動不搖,清凈自在的。一念無明,執著一個「我「就出毛病了。因此要把無明滅掉,使圓覺妙心,本來圓滿覺悟的清凈自性豁然現前。一天到晚不起一念,寂光真性早日現前,你就是佛了。

「盡未來際無息無止期」我這樣的做法,不是我今生才這樣發願,這樣做,生生世世都要代眾生受苦,滅一切眾生的業,使眾生得安樂。所以我們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今生為菩薩,下輩子要做菩薩,尺未來際成了佛之後還要化身為菩薩來度眾生。這個就是大悲心,拔一切眾生的苦難。

五、慈心(決定施以已之利樂)

凡我三時善根諸利樂,願悉無餘施供眾有情,有情惱我罵咒打殺等,觀若生身父母悉順承。

上面講的悲心是拔苦的,這個慈心是與樂。把我過去世修行所得的一切善根利樂、現在世所得的善根利樂,未來世上直到成佛所得的善根利樂,這是我修行所感得的福德嘛,「願悉無餘施供眾有情」,我一點也不保留,全部用來布施一切眾生。希望他們快快成就善根成佛。假使碰到一些對我不好的眾生惱我——就是使我心裡不安;罵我,天天罵我;念咒子害我;毆打我;用刀殺我,所有這一類對我不利的,使我難受的眾生,對他該怎麼辦?「觀苦生身父母悉順承」,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生身父親、母親。父親、母親有時候因為我自己不讀書,父親要打我,要罵我,這種事還是有的。把那些違緣眾生當父親母親看待,對他們的行為一一順承。聽父母的話,一點不起報復心。對我們要緊的是要修四無量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為什麼道理?把無量劫的冤結全部解乾淨,這個是最要緊的,要修這個慈心悲心。

六、增上心(決定成佛心作報恩之究竟)

我們要報父母恩。怎麼才能夠真正報父母恩呢?把父母度成佛了,我報答父母的恩也就圓滿了。父母一天沒有成佛,他都沒有完全得安樂的。我們首先要教父母發菩提心,這是得安樂的因。要教他怎麼樣修菩薩行,直到成佛為究竟樂,證得常樂我凈的涅槃大樂。那嘛,要度父母成佛,我們自己沒有成佛是度不了的,所以決定自己要先修行成佛,以決定成佛的心作為報恩之究竟。要發起無上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為什麼道理?為了報父母恩。

父母究竟離苦得安樂,要當成佛一切乃堪能

要使父母都能夠究竟離苦得到安樂,世間上的的一切樂都是有苦的,只有成了佛的樂是永遠無苦的。你把我們佛法的戒定慧三學修好了,只有樂沒有苦。世間上的樂都是有苦的,比如男女之間的樂,你搞多了就出毛病了。世間上的樂是有苦的,只有解脫道的樂是沒有苦的一一成佛。

「父母究竟離苦得安樂,要當成佛一切乃堪能」,要自己成佛,要度一切眾生成佛。《心經》里的咒子「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第一個「揭諦」表示要斷一切惡;第二個「揭諦」表示要修一切善;第三,「波羅揭諦」表示斷盡煩惱證得解脫;第四,「波羅僧揭諦」表示自己要斷煩惱證解脫,度大眾斷煩惱證解脫;第五,「菩提薩婆訶」表示自己斷金剛習氣成了佛,還要度一切眾生成佛。整個六佰卷般若經就是講的這個事情。

底下講萬德莊嚴釋迦妙法王

釋迦牟尼佛是「萬德莊嚴」。他在無量劫以前就成了佛的。他在因地時發願「我將來成佛,要到極苦的世界度極苦的眾生成佛」。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這是印度話,翻過來叫「堪忍世界」。這個世界的人最能忍受苦報的。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生死流轉苦,總名「三苦八難」,苦苦、樂苦、行苦。釋迦牟尼佛以後,到我們娑婆世界來化身成佛度眾生,有多少次數?把《法華經》上講「八千返」,已經八千次了,每隔幾萬年來一次示現成佛。娑婆世界有佰億個須彌山,有佰億個四大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佛洲、北俱盧洲。每一次來示現成佛都在我們居住的南瞻部洲這個地方,三苦八苦對這個地方的眾生來講是很普通的。眾生要想離苦得樂,因而相信佛說的法,並轉法輪度他人,教眾生髮菩提心。佛說的《華嚴經》、《妙法蓮花經》、《般若經》等都是度眾生而說的。每一次釋迦牟尼佛都化身千百億身子來度眾生,所以叫「萬德莊嚴釋迦妙法王」。

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就成了佛的,叫「正法明如來」。他在因地時跟過去的觀世音佛出家。觀世音佛對他說:「每個人來皈依我,我都要給他一個法名,你有善根,我就把我的法名給你,我叫『觀世音佛』,你就叫『觀世音菩薩』。你要好好發願」。因此,觀世音菩薩發了無上菩提願:將來我成佛時,一切眾生受苦受難,只要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我立刻就度他。他修行修不起來,只要他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我馬上幫助他修行。只要他修的是善法,不是壞事,求樂得樂、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滿他的願。壞事嘛就不能滿你的願。他對一切眾生都不起分別。不會說哪個人我要度他,哪個人我不度他,所以叫「無緣大悲」。不起分別念,一切眾生都要度。像我本人,六歲的時候,我的父親教我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到現在我八十八歲都沒有停過。我碰到過一些的事情,一念觀世音菩薩就解決了。修行修不起來的時候就求他,他會給你講,你就懂得了。有很多感應的事。

在我的家鄉,有一年天很乾,連吃的水都沒有了,有一家人因為不留心,失火了,房子燒起來了。我們村莊里有五佰多戶人家,有三佰七十多家人的房子被燒了。傢具燒光了。還有個小孩子也燒死了。在這個時候他們沒有辦法,幾個老太婆集中在一起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這時候正當夏天,天天都是大太陽,萬里無雲萬里天,我們念了兩個鐘頭,天上起雲了,念到四個鐘頭時就下大雨了,把房子上的火澆滅了。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無量無邊,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他的大悲心象無上的寶庫,你一念他的聖號就有感應。你們出門去,無論是坐飛機、坐火車、坐輪船,都不要同人家講閑話,心裡默念「南無馬世音菩薩」。我就是這樣子的,所以一切災難都消除了。

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妙吉祥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他在無量劫以前就成了佛的,是十方諸佛法中最早成佛的,叫「不動佛」。他在因地時是妙吉祥菩薩。他成了佛之後,還是化身為菩薩,依他發的十大願來度眾生。無論什麼樣的眾生,只要共我有緣,令發菩提之心。他專門教人家發菩提心。受他教化發菩提心,受菩薩戒,行菩薩行成了佛的菩薩有百千萬億數。所以大家尊文殊師利菩薩為「諸佛之師」一切佛的師父嘛。現在我們修文殊法,我們發菩提心,就能快快成佛。什麼叫「無垢大智」六佰卷《般若經》中,有一卷是文殊菩薩講的摩訶般若。般若經里的所有問題都是他向佛提出請求,由佛宣說的。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他說法韻音無礙,說法的時候,天、人、阿修羅、畜生都能聽懂,這是韻音。所以尊為「無垢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上面講的「萬德莊嚴釋迦妙法王」用「萬德」來表示釋迦佛所成就的法、報、化三身和斷、智、悲三德。以上講幾位菩薩,都是已經成了佛的,但是依然化身為菩薩來度眾生。第一個,要我們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觀世音菩薩是大悲怙主,同樣具有大智慧,只是側重於大悲心,我們要學習他的無緣大悲。文殊菩薩也一樣具斷智悲三德,他側重表現以智慧來度眾生,教眾生髮菩提心修行成佛。大行普賢菩薩是側重表現斷德,所以叫「摧伏魔軍無餘秘密尊」。他就是金剛手菩薩,徹底無我的斷德成就。我們要好好地學。

大悲恩流諸祖諸師等,自他成佛唯願垂加被

還有歷代祖師,為了自己要修行成佛,要度一切眾生成佛;為了要度眾生成佛,自己決定要先眾生成佛。因此,求師尊三寶加持我,使我早日成就。

以上所講的是正觀修法的六個部分。知母、念恩、報恩、悲心、慈心、增上心。底下是總結。

結語 

所緣盡有情。次第總別修。行相須明了。決定心不動。智慧德速圓。伏滅諸我見。成佛之始基。亦頓超十地。(不念)

上面所講的知母、念恩、報恩、悲心、慈心、增上心的修法非常重要。所緣的境界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一個也不例外)全部都要度.

「次第總別修」,修的方法或專修、東次第修、或共修。把知母、念恩——分開來一段一段地修,這叫次第修;每天早上起來專門作觀,十分鐘、二十分鐘、乃至一個鐘頭仔細地觀修。

「行相須明了。決定心不動」作觀的境,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全部要觀到,都是自己的父母,都對自己有極大的恩德,一定要報他的恩,按照知母、念恩乃至增上心來修。

「決定心不動」,為度一切眾生成佛,決定自己要先眾生成佛,這個心不能動。

「智慧德速圓」,大智、大悲、大德、快快修圓滿。

「伏滅諸我見」,上句是智、悲、德圓,這句是「斷德」,把我執煩惱先斷掉。

「成佛之始基,亦頓超十地」。以上六種觀法,是成佛的開始、基礎,亦是頓超十地菩薩的修法。那嘛這一段是不念的,是觀想的。

底下是正修的第二部分,迎請供養灌頂持誦法及發願詞。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明天開始講,現在請大家把五字真言念完。

 


推薦閱讀:

學佛之人就一定要戒葷嗎?
人生未必完美 佛法即為良藥——戒律是束縛還是保護?
和尚不吃肉是因為不殺生,那為什麼也不喝酒呢?
學佛之人是否應該參與到可能與人有爭議甚至是爭吵的辯論中呢?
關於犯五戒的幾個問題?

TAG:學習 | 戒律 | 菩薩 | 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