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螳螂捶

螳螂拳是合十八家短打精華融為一體的、技法精密、在武林中影響巨大的一門拳種。筆者曾跟師父學習七星、六合,跟師伯隆昌權先生學習梅花螳螂拳。雖然這兩種拳法均不是本門正統的拳術,但時常習之,於技擊一道幫助很大。師父最喜歡用「十二捶」(註:即周身七拳);師伯習慣用「四通捶」,均各有所長。今綜合平時練習之心得,整理出六式,僅供螳螂拳技擊愛好者們參考。

  1.底漏捶:敵我雙方相峙而立(圖1),當對方前滑步用左直拳朝我方面部擊打而來時,我方迅疾後退左腳一步,右手成裹臂式,用右小臂格敵左腕部外側,將其攻勢化解(圖2)。緊隨著,左手上翻,穿繞於敵左臂外側反劃,空出右手朝敵左腋下軟肋抖拳擊打,將其致殘於地(圖3)。

  要點:底漏捶,實質就是螳螂拳中較為著名的「勾摟采手」;在目前世面比較熱門的「截拳道勾漏手」就是從此而演化的。這一招的用法沒有固定的框架,完全靠靈活運用,只要了解了底漏的含義,於實戰中就能見勢化勢。有一點需注意的是,不管用哪一隻手先作防禦,另一隻手都是緊跟著,前手一旦接觸敵手,後手立即跟上,前手就能空出擊敵;發拳的方式以彈抖勁為主,也就是「寸勁」。

  2.鎖口捶:敵我雙方相峙而立(圖4)。我方螳螂勾自然晃動,以誘敵方注意力的同時,右腳猛前上一步接近對方,左勾成掌直撲敵面部。假如敵方用雙手阻住我方的左掌,化去我方的攻擊力時(圖5),左腳跟步,左掌運勁與敵較力,以作迷惑之狀,右拳彈射而出,直奔敵唇上人中穴部位,致使其暈仆於地(圖6)。

  要點:螳螂拳中有「八打」、「八不打」之說,實際都是人體要害部位,八打者只能令其昏倒,八不打則皆致命。鎖口捶的打法比較奇特,所擊部位不要擔心打不準,偏上可擊鼻,偏下可擊咽喉,只要招式用上,均可致敵仆跌。出拳的方法以螳螂「四通捶」的進步穿捶為主要進攻方式。

  3.壓頂捶:敵我雙方相峙而立(圖7)。當對方前滑步用左直拳朝我方面部擊打而來,在我方見其勢兇猛而不可硬碰時,迅速左腳朝右前側方上步,右偏身避閃其鋒芒的同時,左手反劃,用螳螂爪掛擊其左腕臂外側(圖8)。動作不停,左手下壓勁,右腳繞步上進於敵方襠前的同時,右手成蓋捶直劈敵頭頂百會穴(圖9)。

  要點:此招也稱「力劈華山」,本為力大勁猛的招術;但是,於實戰時得以巧妙取之才行,如一味猛攻直撞,則有失螳螂以巧制勝的風格;此招中之妙法重在用「螳螂爪」掛擊上,此螳螂爪並非是在形狀上,而在於功力。少林七十二藝中有一藝稱為「螳螂功」,功成能勾腕打死人,純熟短寸之勁;所以,在這一招中用此法都易將敵腕打折,並且是用「閃」法對敵,緊隨而上的壓頂捶就輕而易舉地用上了。

 

  4.撩襠捶:敵我雙方對峙而立(圖10)。當對方左墊步用右腿朝我方腰腹部踹擊而來時;我方迅疾後撤步挪身避開(圖11),如果對方右腿落空乘勢擁身落步,右手直拳猛擊向我方面部而來,見此機,我方立即起身左旋體,左手反踏格彈敵右腕內側,將其攻勢阻截住(圖12)。緊隨著,左腳進步,貼身靠近的同時,右手抖拳擊打敵襠部(圖13)。

  要點:撩陰捶的用力方法重在一個脆、冷、彈、抖之勁上,據筆者了解,目前世面流行的門派的用力方法都大同小異,而本門(流通門)所擅長的用勁方法尚屬少見,就連螳螂門中的用勁,均沒有。

  5.摘頦捶:敵我雙方對峙而立(圖14)。當對方上右步擁身用右擺拳朝我方頭部左側貫擊而來時;我方迅疾後退右步,矮身避過(圖15)。如果對方見拳落空而乘機發出左鞭腿踢向我右腹腰而來時;我方立即前移左步,提起右膝攔阻截住其左鞭踢的同時,左手前推攔其右臂,右手成提勾拳猛擊向對方下頦,旋鑽勁將敵擊跌(圖16)。

 

  要點:摘頦捶的發揮必須要在貼身時方行,在遠距離時是發揮不了的。所以,不管敵方是進攻或退避,我方均不可輕易冒然發拳,要在周旋中尋找戰機,團身而上貼靠住敵身,繼而才能發出摘頦一拳。在發這一拳時的勁力並非只一提鑽勁便完事,最重要的還在旋鑽推一法上。

  6.迎面捶:敵我雙方對峙而立(圖17)。當對方前滑步接近我方的同時,右直拳擊向我方面部而來;見此,我方速後撤右腳一步的同時,上提穿右拳,格化於敵右腕臂外側(圖18)。緊隨著,右拳反壓其臂,左腳反壓其臂,左腳進步之際,左拳直彈射向對方面部,如果敵抬左拳架阻住我左拳的攻擊時(圖19)。我方左拳猛壓勁,抖出右拳再度其面部,以連環性的出擊打跌對方(圖20)。

  要點:迎面捶乃梅花螳螂的代表佳作,一出手就是五點梅花,耀眼奪目;不管對方防守不守,跟上去就是「砰砰」五拳擊打面部,出手快如閃電,在不移步的情況就打翻敵方。

推薦閱讀:

楚共王三子爭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為什麼史前的生物體型都比現在大很多?
《太極梅花螳螂拳論 》(之七) 作者 郝恆祿
螳螂上身,蜜蜂下身的結合體昆蟲,有認識的嗎?
螳螂拳連手技法例析

TAG:螳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