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守住人生底線

守住人生底線

 

 

無論何時何地,人都要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線。許多人在謀劃一生時,大都從正面要求自己有所作為,要做到「這個」,達到「那個」,其實,同時還要確立反面界限:不可「這樣」,不得「那樣」。在這裡,老子的無為觀顯示了獨有而美妙的思想光芒。

「不可罵幫助過自己的人」。給你機會並幫助過你的人,在人的一生中至為重要。也許有人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話雖然沒錯,但不能成為背叛的一個借口。因為「真理」是抽象的,而「吾師」卻是具體的。

  當一個人陷入進退兩難境地時,或在強大的外在壓力下,而你的「恩人」此時又成了眾矢之的,不附和,不幫腔,保持沉默———我實在維護不了他的利益和尊嚴,但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就是人生底線。然而,現實生活中,忘恩負義、過河拆橋、卸磨殺驢、落井下石的事兒俯拾皆是,別說知恩圖報,僅僅是「不罵」、「沉默」,這最起碼的原則和底線,又有幾人能堅守?

  「我沒有辦法,不得已而為之」。事實上,很多人把生存作為自己的最高原則。為了生存,可以放棄所有的原則和所有的承擔;為了生存,無論做出多少違心的選擇都是不可指責的,誰指責就是「苛求」,就是「不設身處地」。生存原則成了人們心安理得逃避自身責任,超越人生底線的最有力的辯護詞。但此刻,人品和操守立馬分出了霄壤。因為,責任感的喪失,意味著尊嚴和人格的喪失,意味著靈魂的缺席。沒有承擔和靈魂的人,變成了一個被抽空的器皿。

  守護人生底線,強調「沉默」,又豈止關乎個人品質和德行?很多時候,沉默不是妥協,恰恰表明你的立場;沉默不是同流合污,其背後是良知屹立。

  超越了人生底線是要付出代價的。人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的呂布白門樓上被曹操問斬。本來曹操向來唯才是舉,招降納叛的事他做起來也是順順噹噹的。他確有收呂布入帳中效力的意圖。但此刻劉備揣著陰暗心理,不願曹操如虎添翼,隨即進了幾句讒言,說呂布此人反覆無常,從前他拜丁原和董卓為父,尚且忍心背叛並殺害他們,又怎肯為你曹公竭忠效命?與其養虎為患,不如防患未然。此話一出,呂布性命休矣!表面上呂布死於劉備的讒言,實則依照血酬定律,這是背叛的代價,呂布不想付也得付。

  在當今社會,涉及人生底線的事往往與日常生活中的個人利益攸關。報載河南浚縣一中有位女生在高考中金榜題名,入選北京著名學府,一家生產口服液的企業找上門來,以全包幾年在讀學費為誘餌邀她作虛假廣告,被姑娘謝絕了。她長在農村,家境貧困,從未喝過補腦液之類的保健品。讀罷新聞,令人感佩。姑娘「固窮而不施濫」,守持了「絕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的人生底線。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往往也檢驗人的品格,拷問人的靈魂。

  所謂人生底線,說到底就是人格操守。人格即人之名格,要求做人要方方正正,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按照既定的規矩,恪守一定的尺度分寸。為此,古人對名節珍而重之,視之為人之命、木之本、水之源,勸諭世人「不重幣而富,不輕冕而貴」。由此我想,一個人要有所敬畏,在自己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做人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甚至比生命還重要。面對得失取捨,並不是害怕受到懲罰,而是絕不肯喪失基本的尊嚴和人格。不論人生怎樣充滿欲求,心底里始終明白,一旦人格不守,出賣了自己的尊嚴和靈魂,那麼,一切欲求所得和成功都不能挽救人生的徹底失敗。

  守住人生的底線,既是做人的起碼要求,又是至高無上的人格本色,需一輩子努力踐行。問題在於,人本質上生活在一個偶然荒誕、極不完善的世界中,人性中天然存在的盲點和弱點,導致了人會產生各種各樣莫名其妙、輕舉妄動、無效勞動、自討苦吃甚至胡作非為的事情。對此,老子的無為思想開出了一貼智慧的藥方:要守住人生的底線,一個最基本便捷的方法是,更多的時候需要你「無為」。除了上述「沉默」、「不可」外,先人還有許多訓誡,如「見利不忘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又如「金錢名利誘之而不變,嚴刑生殺逼之而不屈」;再如「窮達沉浮身外事,不以利害移操守」如此等等,都勸人「不更」、「不變"、「不移」。是啊,人生苦短,瞬間百年。我們大多數人,也許一生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沒有顯赫業績,沒有大的作為,但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線,欲為但為不成的事不為,不能為不該為的事絕對不為,沒有那些罪孽和低級下作,沒有這樣那樣的慚愧和懊悔,由此脫離黑暗和愚蠢的苦海,不也活得清朗高潔方正坦蕩么!

 

 

 

                                

 

 

 


推薦閱讀:

人生無常,珍惜當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把握機會,主動追尋
(1 條消息)為什麼我才二十多歲,就已經遇到了好多百年一遇的自然奇觀或自然災害?
酒後姑娘
你有沒有見過那種」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那種人「?

TAG:人生 | 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