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布施平等覺
六、布施平等覺
凈空法師講述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這一個法門叫『布施平等覺』,也是諸佛菩薩所覺悟的道理,我們學佛的人更應該學習。
『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貧』就是貧乏,缺乏財物、衣服、飲食一切物資叫做貧;『苦』就是逼迫的意思。由於無衣、無食,所被饑寒逼迫而受痛苦。因為貧窮困苦,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就生起種種的怨恨心——怨天怨地,怨父母沒留遺產,怨妻子兒女給他拖累,怨師長、親戚不肯提拔,並且怨恨朋友鄰里不與周濟。像這種怨天尤人的心理,就叫做『貧苦多怨』。
『貧苦多怨』最容易『橫結惡緣』。因為貧苦的環境,怨恨的念頭積聚於心,怨氣衝天而不能自主的時候,就會產生種種不順人情的舉動,不是張三不對,就是李四不好,由怨恨而生嗔恚,所以在態度上,變成驕橫無禮,因而造作一切惡業的因。有比自己強的人,會生嫉妒;由於嫉妒而失去理智,對待一切人,都有不滿的惡意,或者不顧一切,強辭奪理,為非作歹,於是種下惡趣(三惡道)的業因,而受流轉惡趣(三惡道)的果報,不得出離。
人生在世,各有所因,各有所緣,富、貴、貧、賤是有前因後果的。前世造慳貪的業因,必然就感受貧困的果報,根本不必怨天尤人。如果貧苦的人,能夠了解因果的道理,就不會多怨,而且還會一心向善。貧苦的人只要努力勤勞去做,沒有不成功的。俗話說:『人窮志不窮。』所以有多少富紳商賈,都是從艱難困苦中奮鬥出來的,這才是真正的有志氣。佛法中說:貧、富、貴、賤,都是與前世因果有關係。不應該怨天尤人,橫結惡緣。無論環境如何貧窮困苦,只要能安分守己,奮發有為,又能儘力修善,與一切眾生多結善緣,勤勞努力,前途絕對是光明的。至於『廣結善緣』,是說與人相處,應該互相尊敬對方,互相幫助,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寧,造福人群,使每一個人都能過著良好的生活。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是說明菩薩和眾生不同的地方。凡夫因貧窮而常常與人橫結惡緣,這不是解決貧苦的辦法,所以菩薩就實踐布施行門,布施一切眾生,而不分怨親,一律平等的惠施。布施有三種:
第一、財施:就是以錢財和物品布施給別人。
第二、法施:就是對人說種種法,包括世出世間法。持菩薩戒的人,如果有人來求佛法,不為人說一句一偈,這是犯戒的,因為菩薩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再者,能為人解說不明了的道理,也稱作法施(法布施)。
第三、無畏施:就是安慰救護一切眾生,使他人離開危險恐懼。
『等念怨親』的『等念』,就是心念平等而不生分別;『怨親』,害我者稱為『怨』,愛我者稱為『親』。這是說,發心行布施的菩薩,不但深深了解上面所說的貧窮多怨的情形,而且胸襟開闊,沒有人我之見,所以才沒有怨親的分別,而實行布施一切眾生——用自己所有的財力、物力,以平等心布施給需要的人,使他們得到真實的受用。菩薩度化眾生,以布施為第一殊勝的法門,在六度、四攝法中,都以布施排行第一,這是表示一切行門,必須從布施下手,凡是能做到扶危濟貧、急公好義,就是菩薩大無畏的精神。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學習菩薩的胸襟、行為,能有一分力量,就做一分,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並且能怨親平等。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念』就是不記念;『舊惡』是過去曾經有的惡緣。『不憎』就是不憎恨;『惡人』就是為非作歹的人。這裡是說,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因為眾生的痛苦,而生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沒有怨家與親人的分別,一律給予平等的惠施,而且所要度化的眾生,即使是過去曾經有惡緣的仇人怨家,也不記掛他們的舊惡,更不起憎恨心,用以德報怨的心去度化他們,使這些不善良的惡人,在佛法中,得到佛法的利益,而能改過向善。尤其菩薩可憐他們的愚痴,所以在菩薩的眼裡,這些作惡的眾生,都不是他們自己故意要做的,而是受無明煩惱的趨使,控制不了自己,才為非作歹,才造出無量無邊的罪惡,我們怎麼忍心去憎恨他、討厭他呢!
要曉得一個人不可能沒有過錯。書上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知過能改,就應該好好地善待他們,以慈悲心去勸導他們,使他們走向光明的大道,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不應該再記恨他們過去的罪惡。所以書上又說:『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都是說明知過能改的可貴。佛法說:『懺悔即清凈。』如果能至誠恭敬的禮佛,就能懺除業障。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學菩薩的心胸,不記恨惡人,多寬恕別人。世間法也說:『寬恕別人是美德。』能這樣做,也就是當前大慈大悲的菩薩。
這一段的大意是:因為貧苦而產生怨天尤人的心理,因此與眾生橫結惡緣,而造了惡業的因。菩薩覺悟到『因果循環』的道理,於是就實行布施——怨親等施,使一切眾生,獲得惠施的利益;更不記念人過去的舊惡,也不憎恨現在作惡的人,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以上就是第六『布施平等覺』。
地藏孝親網
推薦閱讀:
※中國的少數民族之我見
※「左平等於右自由」是什麼意思,怎麼評價?
※《簡愛》中說「雖然上帝沒有這麼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怎麼理解?
※該怎麼理解毛左這種思想?
TAG: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