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靜老給修行人的總結:真修行就是斷煩惱、斷習氣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02-19 09:49:19

關鍵字:靜老說的話,斷煩惱斷習氣,靜老對修行人的總結,增上緣,修行,修學,一門深入

【 點擊數:563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623集  2014年2月17日講於香港

 

最近有同學送一本書給我——《靜老說的話》

 

  往生凈土,難不難?一點都不難。最近有同學送一本書給我看——《靜老說的話》。這個字最好放大,最好放大一點,大家能看清楚。《靜老說的話》——大家喜歡看的話請做參考。這本書我用了兩天的時間把它看完了。內容是什麼?可以說是凈宗念佛法門的精要、精華,最簡單、最扼要的,無論什麼人,男女老少、賢愚不肖照著他的話去做,老老實實念佛,決定得生凈土。

它這裡頭後半部有相當的深度,裡面講了很多大乘經的道理。最主要教人要念佛、要改毛病、改習氣,為什麼?毛病、習氣是往生凈土的障礙。要放下萬緣,知道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假的要放下;只有念佛求生凈土是真的,真的放在心上。跟我們平常所說的完全相同,說得很透徹。真正求往生,甚至於不認識字、一部經也沒有接觸過,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能成功。諦閑老和尚那個徒弟鍋漏匠是最好的榜樣!他確實什麼都不知道,他能夠有這麼大的成就,基本的條件就是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干。老和尚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教給他一句接著一句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不分晝夜。他真聽話、他真干。念了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這不是假的,給我們做出好樣子。這種好榜樣就在眼前,決定不是假的。我們看到了、聽到了,能不相信嗎?有!真有人不相信,不相信的人還佔多數。這是什麼原因?他的業障深厚,雖然親眼看到了,信心還是生不起來。能夠看到、聽到生起信心,由信心再生願生凈土的願心,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這個人,《金剛經》上所說的,他不是凡人,他是第一稀有之人,這釋迦牟尼佛的讚歎。他聽了能相信、能理解、能夠接受、能真干,「持」就是真干。

  【解】何以故?

  為什麼?這個人肯定把四相放下了。《金剛經》前半部主要講的四相是假的。放下,證阿羅漢果。

  【解】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蕅益大師,他老人家有《金剛經》的註解,他的註解叫《破空論》,《金剛經破空論》是蕅益大師的註解。註解裡頭說:

  【解】靈峰《破空論》釋曰「此即信修大果也。

  名號是大果。他能信、他能持、他肯念。這個法門是以如來果地覺作為我們因地心,因果同時、因果不二。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就是「是心作佛」,真正不可思議!蕅益大師說:

  【解】設復計有少許我人等相,決不能信此經。

  這個「設「是假設。對《金剛經》上所說的,他不能接受、他不能理解。

  【解】設於此經信解受持,

  假設他對於《金剛經》代表大乘,他真正能相信、真正能理解、能接受、能真干。

  【解】決能了達我人等相,

  他決定能夠明了、通達「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解】當體即是無相。」

  那當然不是凡人!下面是念老的話:

  【解】準是而論,

  以《金剛經》作為標準,以本經這段經文作為標準。

  【解】本經乃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本經」是《無量壽經》。《金剛經》難信,《無量壽經》比《金剛經》還要難。

  【解】若能生信,當知是人,不是凡人,

  為什麼?這個人不久的將來他要成佛了,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成佛。信就能得度。

  【解】而是一切世間希有之人。

  不但在人間,在十法界都不容易遇到。

  【解】若於圓教能生實信,圓解圓修,可稱圓人。圓人修行一日,可當常人修行一劫。

  這個話我們能不能相信?什麼叫「圓人」?這個地方條件很簡單,對於凈土法門念佛往生真正相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而且真干、真信、真願、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凈土法門是圓教,《金剛經》也是圓教。學習的這個人對這個法門能生「實信」,真實的相信、沒有絲毫懷疑的相信叫「實信」;實實在在他相信,這叫「圓信」;「圓解」,他能理解,知道有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曾經發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我而發,這就是全部接受了!佛的大慈大悲不是為別人,是為我。佛建立極樂世界,佛發心參學諸佛剎土,結得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我,幫助我、成就我,「圓解、圓修」,這一句佛號不間斷,日夜都不間斷,這就叫「圓修」,也就是諦閑老和尚教鍋漏匠的「圓修」。一句佛號從早到晚,口念不念沒關係,心裡頭不能中斷,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這叫「圓修」。「圓信、圓解、圓修」的人,他念佛一天,平常人要念一劫。所以他三年,無始劫以來的業障消乾淨了,往生的障礙全沒有了,他能夠自在往生。

  這個理跟事,我們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這一生決定不能空過,這一生一定要抓住,假的統統放下。真正有利益眾生的大事是什麼?是講經,諸佛如來「今現在說法」,這個管用!尤其現在我們分享經法、分享我們念佛的心得。靜老這本書就是他自己修行心得報告。他是走的時候九十八歲,前面有個簡單的介紹,他是二0一0 年七月十二日往生的,享年九十八歲。年齡雖然高,一般人看他好像是六十歲的人,看不出他九十多歲。

  小時候,六歲,他記得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遇到一個出家人,教他念阿彌陀佛。小孩不懂、貪玩,就留了這個印象。出家人走了之後,再也沒有見面。他問他家裡人(他爸爸、長輩們)什麼叫阿彌陀佛?也沒人講清楚。以後他就不問了,沒有事,他真的他就念。沒有進過寺廟、沒有跟宗教有過往來,就是小時候這麼一個緣分,他一生依教奉行。這個和尚以後一生再沒有見過面,就那麼一次。這個和尚見了他很歡喜,小孩嘛,把他抱在檯子上,教他盤腿坐下、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就這麼一個很深的印象,念到九十八歲往生,留下這些話。

  這些話也是給一個有緣的李居士(有緣的年輕人),給他講的這些話,他就把它記下來。這個筆記靜老看過,記得沒錯。往生之後,這把它印出來了,給我們大家來分享。可以跟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媲美。《大經解》講得非常詳細;他這個很簡單。宗旨、方向、目標完全相同。

  如果看到《大經解》這麼大的份量覺得太多了,那你就看這本書好了、就夠了。多看、常常看,把這個裡面重要的都能夠記住,依教修行,果報相同,都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功德不可思議!這個書跟佛說的道理一樣,要度有緣人,與阿彌陀佛有緣。聽到阿彌陀佛能生歡喜心,管用!如果聽到阿彌陀佛搖頭、不相信,這就是沒有緣。那沒有緣怎麼辦?看黃念老居士的《集注》,這個說得詳細。遍數要多,一遍、二遍、三遍沒有效果,至少要看三十遍。要萬緣放下,心平氣和,用真誠、清凈心來看,你會得受用。你都看明白了、看清楚了,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你清楚,極樂世界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你也清楚,你肯定放下娑婆,一心專取極樂世界,大好事!

  難得這個老人,這個老人是山東人,戰爭的年代他到台灣了,名聞利養都不要,在台灣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平平安安往生了,他這一生的目的達到了。留下這些話,給我們學佛同學們做參考,簡單、扼要,對念佛人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絕不能把它看淺了!現在我們看末後這一段:

  【科】丙四、嘆疑惑難度

  中國古代的教學,把孩子都教老實了,對於聖賢的話、老人的話不敢懷疑。可是西方文明傳到中國之後,西方人鼓勵人懷疑,跟我們中國的教學完全相反。外國人是懷疑才會有進步;什麼都不懷疑是保守的,沒有進取心,為什麼?不敢革新,守著舊的規矩不敢創新;科學是要創新,不走老路。這個理念用在科學上可以,用在倫理道德上,問題就嚴重了!孝順父母能改變嗎、能懷疑嗎?

  ……

 

靜老給修行人的話:真修行就是斷煩惱、斷習氣

 

  【解】 二者,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無漏等之智力。

這一類的事情他知道得很清楚,三世,過去,過去造的什麼因,現在受的什麼樣的果報,現在造的得是什麼因,來世受的是什麼果報。他清楚。

  下面說,「或善不善」, 

  善因有善果,不善的因有惡果,生生世世你在六道里所受的,統統是自作自受,與別人沒有關係,這個不能不知道。

  修行那就是「有漏」跟「無漏」。修行到底修的是什麼?這個靜老給我們做了一個總結: 修行就是斷煩惱、斷習氣,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與懂不懂經教也沒關係;特別特別提得很多次的,改習氣、改毛病,這就真修行。

  毛病習氣都斷了叫「無漏」,還帶著有毛病習氣叫「有漏」。「有漏」就是有煩惱,習氣,「無漏」就是無煩惱,習氣。見思煩惱斷掉了,證阿羅漢果,見思煩惱的習氣也斷掉了,證辟支佛果,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無量無邊的方法,門道每一個方法都是幫助你改習氣的。你要真正懂得改習氣,你得受益了,那是什麼?那就叫佛法;不知道改習氣的,那就不是佛法。於是宗門裡頭這個話頭,「會么」。

 

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事物,會用的全是增上緣

 

  「會么」是什麼意思? 你用的這個方法真的是改習氣嗎?真的是斷煩惱嗎?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人來欺負你,惹你生煩惱,你對這個人怨不怨恨?這我冤親債主,我要怎樣報復他,這就錯了,為什麼?煩惱裡頭又增加煩惱了,他是來叫你生煩惱的,如果你換一個念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麼樣?不生煩惱了。看到這個人在那瞪著眼睛在發脾氣罵我、在羞辱我,甚至於在打我,看他怎麼看法呢?他本來是佛,佛喝醉了酒發酒瘋,他的理智失掉了,心平氣和,不與他計較,罵隨他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他罵得很辛苦,還去安慰他,發這麼大的脾氣傷身體不好。你看這兩種態度就不一樣了,後面這種態度是菩薩,前面那個態度是凡夫。凡夫冤冤相報,菩薩沒有怨恨,所謂化解怨恨,不用化解,根本就沒有,哪一種方法好?菩薩的方法好。菩薩用的是無漏法,凡夫是有漏。

  那麼你就曉得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事物,會用的全是增上緣,都讓我們走「無漏」這個道路,那就都是佛法。「有漏」是世間法,「無漏」是佛法,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不「會」的,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還罵人、還生氣,阿彌陀佛也不是佛法,何況其他的,什麼原因?沒放下。佛法是放下,沒放下的不是佛法。放下的時候,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妙極了!

推薦閱讀:

如何提升自己內心的修為?
佛陀說修行,就要關注當下,那麼未來如何規劃?
浮生千變,你終是我不變的修行
他人即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TAG:修行 | 凈空法師 | 煩惱 | 法師 | 總結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