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大師之---張愛玲: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人生態度--

她的作品寫到芸芸眾生,嘲諷,刻薄,最後心還是軟了

張愛玲的《到底是上海人》里有這樣的話:

「誰都說上海人壞,可是壞得有分寸。上海人會奉承,會趨炎附勢,會混水裡摸魚,然而,因為他們有處世藝術,他們演得不過火。」

過去我只由此看見她「透」,現在我想她是透得有人情味。人性的所有弱點她都看在眼裡,這是她的深刻之處;同時她知道人性的弱點如同優點一樣有局限性,所以一切總歸是能被諒解。她諒解正因為她深刻。張愛玲的確無情,但她是無情而至於有情。我們喜歡用「小奸小壞」來概括張愛玲筆下的人物,這句話也可以表述出她看待人的整個態度,真的是「奸」是「壞」,不過「壞得有分寸」,好像這是一種藝術,其實還是出乎不得已:他們在他們賴以生存的小小秩序里小心翼翼、委曲無奈然而又有幾分得意地活著。

張愛玲常常被說成不脫俗,不脫市民氣,然而她只是在原宥這俗、原宥這市民氣而已;她理解人性的弱點,但絕不能說她就等於它們。她把根扎在最低處,從這裡長高,高到俯視人類的悲哀,卻並不高高在上,她與一切同在。張愛玲寬容人性的弱點,說到底她還是悲天憫人,還是愛人性的;她作品寫到芸芸眾生,嘲諷,刻薄,最後心還是軟了,這都是基於她的這種深藏著的愛。

情感世界--

對待兒女情長,乃至生老病死,她只是憐憫;她感動於別人顧不上、達不到或不懂得的地方

  但是如果僅僅如此,張愛玲也還不是張愛玲。她與一切同在,卻並不同於一切。張愛玲能體諒天下人的情感,這種體諒就是她的情感;而她的情感不限於體諒。在她的作品中我們常常看見她也有所感動,甚至落淚,但是讀的時候很容易就視而不見,因為她的感動與我們的不大一樣。大家容易感動之處,比如兒女情長,乃至生老病死,她對此只是憐憫;她感動則在別人顧不上、達不到或不懂得也許乾脆說就是麻木罷的地方。比如:

「坐在自行車後面的,十有八九是風姿楚楚的年輕女人,再不然就是兒童,可是前天我看見一個綠衣的郵差騎著車,載著一個小老太太,多半是他的母親吧?此情此景,感人至深。」(《道路以目》)

「不知道人家看了《空城計》是否也像我似的只想掉眼淚。為老軍們絕對信仰著的諸葛亮是古今中外罕見的一個完人。在這裡,他已經將鬍子忙白了。拋下卧龍岡的自在生涯出來干大事,為了『先帝爺』一點知己之恩的回報,便捨命忘身地替阿鬥爭天下,他也背地裡覺得不值得嗎?鑼鼓喧天中,略有點凄寂的況味。」(《洋人看京劇及其他》)

張愛玲有著自己的一個獨特的情感世界,這個世界並不離開我們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但是有所超越,朝向那廣大而深邃的所在。胡蘭成曾引用她的話:「我是個自私的人。我在小處是不自私的,但在大處是非常的自私。」她說的「自私」其實也就是情感投入。她不在「小處」感動而在「大處」感動,大處都是從小處發現出來。張愛玲是被歷史、歲月、人類世世代代最根本的希望和無法逃避的命運所感動,這種感動無限滄桑。

文學成就--

張愛玲的中文水準迄今仍是個謎:19歲寫出《我的天才夢》,22歲考大學因國文不及格未錄取

  張愛玲的家庭背景對她此後的人生與創作均至關重要。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而父親後來成了位遺老氏的人物,——張愛玲作品中濃重的沒落貴族氣息大都來源於此。父親的狂暴,家庭的不幸,又使得她深深體會到人生陰暗與悲哀的一面。最後,是母親和姑姑的獨立自主,她由此感受了一種自由意識。

張愛玲的文學才能很早就表現出來。現在保存下來的她中學時代的幾篇散文和短篇小說習作,可以略見她後來成就的端倪。而十九歲時寫的《我的天才夢》中深刻的自省意識,說明她已經完全成熟了。其中的名句是:「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幾乎可以概括她的一生。

張愛玲的中文水準迄今仍是個謎。《我的天才夢》所表現的成熟,以及後來《傳奇》、《流言》等的突出成就,毫無疑問她是運用漢語的大師。然而二十二歲投考聖約翰大學時,卻因國文不及格而未被錄取。幸而這樣,她沒有得到這個前往英國的機會,淪陷的上海才有可能誕生一位二十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張愛玲在成為中文作者之前是一位英文作者:就在這一年裡,她用英文為《泰晤士報》和《二十世紀》寫過不少文章,以後又都自行翻譯為中文發表,構成散文集《流言》的重要篇章。

張愛玲因其小說和散文的成就,而獲得了大量的「張迷」,包括讀者和後來的小說、散文作家,特別是女性作家。模仿學習張愛玲者不無成就,但迄今還沒有一個人能超過她。她有一句話,對於晚輩的影響可能要更大,也更確實:「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句話至少對張愛玲自己是沒錯的,她創作的黃金時代一共只有兩年,如果不「趁早」,中國文學史上恐怕就沒有這麼一個人了。

別樣生活--

總疑心有不知名的小蟲子咬嚙她,晚年時間都花在搬家上

  張愛玲身邊有兩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個是她的姑姑,一個是她的錫蘭朋友炎櫻。她分別為她們寫過語錄。姑姑的特立獨行,炎櫻的天真浪漫,與張愛玲自己的性格有種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關係。

  張愛玲的作品與時代的關係,較之她的前輩、同輩和後輩筆下要疏遠得多;然而張愛玲的創作生涯的榮枯興衰,受到她所處時代的影響最大。「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首先就破壞了張愛玲。短短兩年的繁華過去,張愛玲的創作困頓下來,雖然她仍有少量佳作問世,但是總的來說,中國文學史上再也沒有一個屬於張愛玲的時代了。

  張愛玲的最後歲月,沒有做多少事情,除了一本由若干照片和似乎過分簡潔的說明文字組成的《對照記》以及少數散文之外。《對照記》中沒有胡蘭成和她後來的美國丈夫賴雅的位置,說明張愛玲寧肯大家和她一起把她的感情生活徹底遺忘。曾經預告過的自傳作品《小團圓》迄今也不見面世,也許根本就沒有寫罷。她的時間花在不斷搬家上,而不斷搬家的原因是因為皮膚過敏,她總疑心有不知名的小蟲子咬嚙她,這讓我們想起了幾十年前她說過的「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難道真是讖語不成。不過張愛玲的生命的確是「華美」的,無論先前的顯赫,還是後來的寂寞。(完)

   張愛玲,一九二一年生於上海,一九九五年死於美國洛杉磯。主要著作有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和長篇小說《半生緣》等。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有《張愛玲全集》十六卷。此外盜版書無數。

他們眼中的張愛玲

記得很清楚,她穿一件暗灰薄呢窄裙洋裝,長頸上系了條紫紅絲巾。可不是胡亂搭在那裡,而是巧妙地調協衣服的色澤及頸子的細長。頭髮則微波式,及肩,由漆黑髮夾隨意綰住,托出長圓臉盤。眼珠有點突,沒戴眼鏡,想必有隱形鏡片,所以看人時半把下巴,半垂眼瞼。我不認為她好看,但她的模樣確是獨一無二(oneofitskind)。——於梨華

  張愛玲看到墳墓就折回頭去,我也想走過墳墓去看。

  我出生的時代上海已經是無產階級的天下,張愛玲的上海是小資產階級情感為主的上海。上海是個舞台,作家寫小說需要周圍的人物生活在一個舞台上。

  我認為我的情感範圍要比張愛玲大一些,我不能在她的作品中得到滿足。我與她的經歷、感受沒有共通之處。

  ——王安憶

  我覺得「張愛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無波,越淘越有。於她又有什麼損失?

  「張愛玲」除了是古井,還是紫禁城裡頭的出租龍袍戲服,花數元人民幣租來拍個照,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她還是狐假虎威中的虎,藕斷絲連中的藕,鍊石補天中的石,群蟻附膻中的膻,聞雞起舞中的雞……

  文壇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李碧華

  她的脾氣就是喜歡特別:隨便什麼事情總愛跟別人兩樣一點。她曾經跟我說:「一個人假使沒有什麼特長,最好是做得特別,可以引人注意。我認為與其做一個平庸的人過一輩子清閑生活,終其身,默默無聞,不如做一個特別的人做點特別的事,大家都曉得有這麼一個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壞,但名氣總歸有了。」這也許就是她做人的哲學。

  ——張子靜(張愛玲之弟)


推薦閱讀:

被人背後說閑話怎麼辦?
1.見聞播報
講解《千里命稿》——老貓講八字系列【閑話國粹】
閑話俗語品人生!
閑話「用神」

TAG:生命 | 大師 | 美的 | 張愛玲 | 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