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寒節氣養生(轉錄)

        今日大寒!         大寒為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三禮義宗》:「大寒為……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養生        大寒來臨,天氣嚴寒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中醫講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適當調整。二十四節氣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一年之中物候的變化都與節氣密切相關,大寒節雖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但卻是一年「運」、「氣」循環變化的開始,做好大寒節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1、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2、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時節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大寒養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最簡單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時。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3、生活:適當泡泡腳         「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可用熱水適當泡腳禦寒。建議45度左右水溫,泡腳15分鐘左右。

4、運動鍛煉: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葯」。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在「大寒」節氣里,氣候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寒冷易致氣血阻滯不通、筋脈拘攣抽搐、關節屈伸不利,所以如果要運動的話,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進行戶外鍛煉。由於戶外氣溫比室內低,人的韌帶彈性和關節柔韌性都沒有之前的靈活,為避免造成運動損傷。建議冬天在運動前先要做一些運動前的熱身準備。可以到空氣較好的公園裡慢走、打太極拳等,但運動不要太激烈,以免擾動陽氣。

5.食補: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        另一方面,大寒時節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二是葯補。「葯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建議食用如烏雞、泥鰍、黑魚、木耳等。葯補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狀選擇服用,且在中醫明醫指導下進行,如體質虛弱、氣虛之人可服人蔘湯,陰虛者可服六味地黃丸等。能飲酒的人也可以結合藥酒進補,常見的有枸杞酒、蟲草補酒等。

7.穿葯衣        大寒,久病體虛者及老人易感受寒邪,氣管炎、哮喘、胃潰瘍患者應準備一件中藥背心。有關節炎、風濕病的人,可在貼近膝蓋、腰部增加藥墊。但皮膚過敏者、孕婦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止咳背心        麻黃、桂枝、細辛、白芥子、紫苑、冬花、法半夏各10克,乾薑5克,艾葉30克。上藥共研為粗末,艾葉搗絨,摻在棉花中間,用布縫製成背心。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人,冬季常由感冒誘發,纏綿難愈,經常穿此背心,能起到散寒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散寒護腰        獨活、川斷、蘇木各30克,防風、白芷、附子、川烏、草烏各20克。上述藥物研為細末,用薄棉布做成棉布兜,將藥粉鋪在其中,穿戴在腰部,具有溫腎陽、散風寒的功效。

溫經護膝        艾葉30克,細辛15克,川烏、草烏、獨活、川牛膝各10克。將中藥共研為細末,裝入小布袋內,置於雙側護膝內使用。此護膝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可治療膝關節冷痛。也可用熱水袋置護膝上熱熨15~20分鐘,每天1次,效果更佳。

推薦閱讀:

養生奇書——遵生八箋《清修妙論箋》
【精緻女人篇】感冒流鼻涕吃什麼好
冬天泡腳的正確方法是?泡腳的又禁忌有哪些?
內八段錦,躺著就能練的道家養生功!
被甲亢長期折磨的巨星

TAG:養生 | 節氣 |